喜气中秋节对联

2025-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喜气中秋节对联(推荐9篇)

喜气中秋节对联 篇1

宿花蝴蝶梦魂香。

明月清风景物秀;

神州春色画图新。

轮影渐移花树下;

镜光如挂玉楼头。

笙歌曲中千家月;

红藕香里万颗珠。

喜得天开清旷域;

宛然人在广寒宫。

霓裳舞起终宵朗;

玉女歌扬彻夜辉。

爆竹声中千家月;

桂子自金蟾而细落;

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桂花开时,香云成海;

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庾亮登楼,平分秋色;

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衮冕羽衣,上方奏曲;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天上一轮月;

人间万里明。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白人随鹤舞;

明月逐人归。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明。

天际月常圆。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辉。

银汉漾金波。

亭空千霜月;

水续万古流。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薄帷鉴明月;

高情属云天。

明月本无价;

高山皆有情。

皓月无幽意;

清风有激情。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国强家富人寿;

花好月圆年丰。

一曲霓裳传玉笛;

四围云锦拥金徽。

一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光辉增。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玉镜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箫管乐中秋。

三五良宵开玉宇;

大千世界涌冰轮。

三五良宵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玉轮。

天上则琼楼玉宇;

人间亦贝阙珠宫。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乐团圆。

玉轮光满大千界;

银汉秋澄三五宵。

日射晚霞新世界;

月临天宇玉乾坤。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月满一轮辉宇宙;

花香千里到门庭。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来明月十分圆。

应推明月十分圆。

叶脱疏桐秋正半;

花开丛挂树齐香。

金鸡啼明天破晓;

嫦娥起舞月高悬。

鱼戏平湖穿远岫;

乔迁喜气的对联(精选) 篇2

1. 杰构地乃幽,水如碧玉山如黛 诗人居不俗,凤有高梧鹤有松

2. 宝盖万年在 华厦千秋辉

3. 祥云浮紫阁 喜气溢朱门

4. 东风开画栋 旭日映华堂

5. 借得山川秀 添来气象新

6. 旭日临门早 春风及第先

7. 莺迁乃故里 燕贺即新居

8. 燕报重门喜 莺歌大地春

9. 松菊陶潜宅 诗书孟子邻

10. 帘短能留月 楼高不碍云

11. 阳和辉大地 瑞气霭重门

12. 五云蟠吉地 三瑞映华门

13. 芳室芝兰茂 春风桃李新

14. 远水碧千里 夕阳经半楼

15. 远山花作伴近岸柳为城

16. 眼中沧海小 衣上白云多

17. 兰径香风满 松窗夜月圆

18. 春风迎绿树 山色上红楼

19. 留云笼竹叶 邀月伴梅花

20. 庭前芳草皆生意 树上流莺作比邻

21. 秀水绕门蓝作带 远山当户翠为屏

22. 择地适值东风劲 上梁正遇丰收年

23. 福星高照勤劳宅 喜气长留俭朴家

24. 承家事业辉堂构 经世文章裕栋梁

25. 莺歌燕舞乐金谷 花红柳绿映画堂

26. 紫气迎祥双阙晓 彤云献瑞五门春

27. 择居仁里和为贵 善与人同德有邻

28. 燕喜新居春正暖 莺迁乔木日初长

29. 移取春风门栽桃李 蔚成大器材备栋梁

30. 新居焕彩盈门秀色 华构落成满座春风

31. 安居乐业喜庆乔迁乐 国隆家昌盛赞勤俭家

32. 留云笼竹叶 邀月伴梅花

33. 庭前芳草皆生意 树上流莺作比邻

34. 秀水绕门蓝作带 远山当户翠为屏

35. 择地适值东风劲 上梁正遇丰收年

36. 福星高照勤劳宅 喜气长留俭朴家

37. 承家事业辉堂构 经世文章裕栋梁

38. 莺歌燕舞乐金谷 花红柳绿映画堂

39. 紫气迎祥双阙晓 彤云献瑞五门春

40. 择居仁里和为贵 善与人同德有邻

41. 燕喜新居春正暖 莺迁乔木日初长

42. 移取春风门栽桃李 蔚成大器材备栋梁

43. 新居焕彩盈门秀色 华构落成满座春风

44. 安居乐业喜庆乔迁乐 国隆家昌盛赞勤俭家

45. 莺迁到处寻基督 燕贺择栖步保罗

46. 莺迁仁里感主爱 燕喜德邻谢天恩

47. 燕喜新第欣主赐 莺迁上林乐神恩

48. 荣迁新居神恩满溢 进住高厦主爱充盈

49. 杰构地乃幽,水如碧玉山如黛 诗人居不俗,凤有高梧鹤有松

50. 乔新居,紫气东来展宏图,志新禧,福星高照基永固。

51. 入室春风,不论寒门朱户 潜窗细雨,何知汉瓦秦砖

52. 新居轩昂老少安居绵世泽,华堂迪吉子孙衍庆振家声

53. 金富千载肯构肯堂凌云志,麟贵万世美奂美轮宏开基

欢乐中秋节对联 篇3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里明

清光同普照 秋色正平分

天开清旷域 人在大明宫

两仪皆皎洁 四海倍澄明

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衮冕羽衣,上方奏曲;

琼楼玉宇,高处生寒。

银汉流光,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琼宇高寒,捧出一轮月影;

冰壶朗澈,平分五夜天香。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中秋节对联有哪些 篇4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里明

清光同普照 秋色正平分

天开清旷域 人在大明宫

两仪皆皎洁 四海倍澄明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素风

冰壶明雪魄 银汉漾金波

人逢大治无穷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海上蟾生情共寄 天边鸟倦念当归

几处笙歌邀月老 万家糕饼乐中秋

海畔骊龙珠复得 天心玉兔镜初磨

三五良宵开玉宇 大千世界拱冰轮

皓月丹霞明上下 狂歌劲舞乐团圆

占得清秋一半好 趁将明月十分圆

霓裳舞劲通明殿 玉女歌酣不夜城

笙歌声里千家月 饵饼香中百岁心

人影欢移花树下 蟾光高挂玉楼头

叶落疏桐秋正丰 花开丛桂夜来香

百年眷念波千叠 一片冰心月九垓

月下有楼皆博饼 天涯无客不思家

心随皓月同升起 血与沧波共漫流

最是蟾精无贵贱平分秋色到蓬瀛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桂花开际香云成海 月轮高处玉窟为宫

银汉无尘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中秋节的对联赏析 篇5

中秋节基本上没有贴对联的习俗。但古人在此日此夜举杯对月、饮酒赋诗,也产生了不少的佳联名作,流传至今,也是人们认识中秋佳节的宝贵资料。

袁宏泛渚;

庾亮登楼。

上下联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说新语》。上联故事出自此书的《文学》篇。袁宏少时贫困,为人江上运租。某秋夜清风朗月,镇西将军谢尚坐船过江,听闻江渚客船之上有诵诗声,觉其诗情优文美,又非前人旧作,赞叹不已。遣人询问,知为袁宏咏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扬。下联故事出自前书之《容止》篇。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或则因月夜吟诗而名闻于世,或则人虽暮年而登楼秋咏之兴致不减,秋夜赏月吟诗看来确实是一件赏心乐事。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点。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此联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见,意境清幽,使人气定神闲。从形式上讲,简洁凝练,对仗工整,属小类工对。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二仪,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洁,端在于月光之皎洁。四海之所以澄清,缘于月光如水。此联的妙处在于其含蓄,未尝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仪”对“四海”,“皎洁”对“澄清”,颇为工整。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同为咏月,遣词不同,意境遂异,有此“明”字,心胸便起畅亮之感。若套用佛家“体”、“用”二字,上联为“体”,仅指名为圆月;下联则为“用”,月之光满玉宇,灼然可见。流水对写到此境界上,着实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所撰。据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史称“生题死对”。上联两用“半”,下联以“中”对之,又有“二”、“八”之对,十字之中六者为数,且皆合于情理。若无才情者,难以成此对联。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联为陶渊明《移居二首》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下联为左思《招隐诗》的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联,工稳妥贴;处士情怀,悠然可见。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李白《把酒问月》诗有句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来明月犹在,古人已逝,今之视昔,正如后之视今,怎能不唏嘘感慨!此联意境正如李白诗,不同者在于,白诗豪情奔放,此联简约含蓄。然感叹明月长存、人生苦短的意绪,并无二致。从形式上讲,“青史”对“绿窗”,“在”对“无”,工稳且灵活,平仄上也无问题,乃佳对。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迹前已言之。正如重阳节联中屡用陶渊明与孟嘉,中秋节对联中也用袁宏与庾亮之事,以显得更具人文气息。不过相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阳,其重要性要略逊一筹。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则指政治清明,所以说“同会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说“秋色正平分”。

1.关于中秋对联大全

2.中秋节诗句 对联 灯谜

3.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中秋节对联的故事来由 篇6

中秋节对联的故事来由

具有历史典故和传说,有关与“中秋月”这个主题佳联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写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生题死对”。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能对。到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朝有个才子施伯雨,自幼聪颖敏捷。有一年中秋节,其父携其出游,夜宿临江一楼。翌晨黎明入山,宿雾未霁,适有其父一文友同游,遂出上句:“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让小施续对。小施当即对出:“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用水来比喻月光皎洁明亮之色,真是联功不凡!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此联如下: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相传,清朝时广东东乡的才子宋湘,在一年的中秋之夜仰望明月时,吟得一句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抓住了农历每月月半便月圆的客观规律这一特点。但他苦思冥想,就是拟不出可相媲美的下联,直到当年年底除夕夜晚,想到明日是新年的头一天,触动灵感,才写出下联:“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上下联珠联璧合,文采互映,从而成为传世佳作。下联也同样揭示了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问题,即除夕这一天,是一年的年尾,明日就是第二年的年头,每一年都是年尾紧接着年头。

清代,有李北水和张南月于中秋登楼赏月。李北水眼望北斗出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上联巧妙嵌入“北水”之名。张南月忽见楼顶孤雁飞过,对出下联:“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下联嵌入“南月”之名,异曲同工,回味无穷。

明末清初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有一次游览扬州桃花庵,好客的方丈与李渔同登绎经台赏月。两人兴致勃勃,边赏月边作对。方丈道:“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李渔对:“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方丈又出上联:“天尽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李渔对:“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一经诗化,便使人感到格外优美。

江苏扬州瘦西湖中小金山岛上,有清初所建供人们月夜赏景的“月观亭”。有一年中秋,清朝著名的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游览于此,手书一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此联形象、贴切,充满诗情画意,后人把它刻在柱子上,为瘦西湖增添了秀丽的风景。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自幼聪明过人,抱负不凡。16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月上中天,老师即景生情出一上联:“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让他应对。李自成望着一轮皓月,想起当时一片腐败的朝廷,随即对道:“天昏地暗,须臾不见旧江山。”对仗之工整,蕴意之深长,令人佩服不已。

明末清初,作家、戏曲理论家李渔游江苏扬州桃花庵时,庵中方丈好客,邀李渔同登绎经台赏月。两人兴致勃勃,边赏月边作对。方丈道:“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李渔对:“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方丈又出上联:“天尽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李渔又对:“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一经诗化,便使人感到分外的生动、优美、迷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那最圆、最亮、最大的中秋之月来临时,往往使宝岛台湾同胞思乡伤怀。原国民党“总统府”的俞大维先生曾书一联:“母亲泪落吴江冷,望月魂归蜀道难。”抒发了台湾同胞思乡念亲和回归故里的强烈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台湾同胞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据说,有一年中秋夜,苏小妹随兄东坡及佛印和尚泛舟赏月。小妹出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佛印和尚望望圆月后对道:“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最妙的是把苏小妹倒映在水中的窈窕身影描写出来了。

清代,有李北水和张南月于中秋登楼赏月。李北水眼望北斗出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上联巧妙嵌入“北水”之名。张南月忽见楼顶孤雁飞过,对出下联:“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下联嵌入“南月”之名,异曲同工,回味无穷。

明末清初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有一次游览扬州桃花庵,好客的方丈与李渔同登绎经台赏月。两人兴致勃勃,边赏月边作对。方丈道:“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李渔对:“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方丈又出上联:“天尽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李渔对:“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一经诗化,便使人感到格外优美。

江苏扬州瘦西湖中小金山岛上,有清初所建供人们月夜赏景的“月观亭”。有一年中秋,清朝著名的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游览于此,手书一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此联形象、贴切,充满诗情画意,后人把它刻在柱子上,为瘦西湖增添了秀丽的风景。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自幼聪明过人,抱负不凡。16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月上中天,老师即景生情出一上联:“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让他应对。李自成望着一轮皓月,想起当时一片腐败的朝廷,随即对道:“天昏地暗,须臾不见旧江山。”对仗之工整,蕴意之深长,令人佩服不已。

明末清初,作家、戏曲理论家李渔游江苏扬州桃花庵时,庵中方丈好客,邀李渔同登绎经台赏月。两人兴致勃勃,边赏月边作对。方丈道:“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李渔对:“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方丈又出上联:“天尽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李渔又对:“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一经诗化,便使人感到分外的生动、优美、迷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那最圆、最亮、最大的中秋之月来临时,往往使宝岛台湾同胞思乡伤怀。原国民党“总统府”的俞大维先生曾书一联:“母亲泪落吴江冷,望月魂归蜀道难。”抒发了台湾同胞思乡念亲和回归故里的强烈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台湾同胞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八月十五中秋节对联赏析 篇7

月月月 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 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注: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二)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注: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三)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注: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四)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注: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中秋国庆对联 篇8

导语:中秋猜谜觅知音,谜谜皆有因;众客作对来助兴,对对颇用心。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中秋国庆对联,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联:一聊相识,再聊相知,相见更叹恨晚,红线巧牵姻缘

下联:千里共月,万里共网,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一江水东流,几多愁,相顾影自怜

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

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

上联:往事难回首,回首断肠回

今宵醉苦酒,苦酒独饮苦

下联:明朝奔圆月,圆月中秋圆

上联:八月中秋占八卦,乾八卦,坤八卦,卦卦八面玲珑

下联:九九重阳登九重,上九重,下九重,重重九霄云外

上联:美酒佳人伴身侧,春风自得意

下联:夜市千灯映皎月,人月俩团圆

上联:中秋八月中,月月明,赏好月,赏月好

下联:小屋活动时,日日欢,作美文,作文美

佳节美酒佳,酒酒香,把欢酒,把酒欢

天涯一片天,片片云,剪云片,剪片云

上联:碧空月圆逐花影,龙灯笑舞闹中秋

下联:国强民富显龙威,彩旗飘扬迎国庆

上联:去年秋别泪暗垂,远渡重洋,满载辛酸,独在异乡为异客

下联:今夜月明人尽望,海外游子,心系故土,每逢佳节倍思亲

上联:秋风玉露,纤云弄巧,举樽共邀娟娟月

下联:才子佳人,对影成双,抚琴同唱绵绵曲

上联:少年游虞美人,相见欢花心动

下联:杨柳枝柳梢青,沁园春绮罗香

上联:蝶恋花木兰花解语花,一从花开满庭芳

下联:江南柳宛溪柳楼下柳,杨柳枝头柳梢青

上联:浮曦步晨,悬月环素,朝朝暮暮总相循!

下联:晚霞漫天,落日披彩,年年岁岁惹沉醉!

上联:月如水,情如丝,你思我思,一样相思。

下联:秋正红,夜正浓,举头低头,愁上眉头。

上联: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阁亮

下联:秋风扫落叶,片片相思枫叶情

上联: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阁亮

下联:咸阳游唐陵,代代唐王李氏名

上联:寂寞空守寡

下联:泪海汇湘江

上联:张相如 蔺相如 司马相如 名相如 人相如 其实不如

下联:童无忌 叟无忌 男女无忌 言无忌 行无忌 百无禁忌

上联:处处飞花飞处处

下联:夜夜笙歌笙夜夜

点点落雨落点点

上联:中秋节国庆节 节节同庆节节高

下联:芙蓉饼荷叶饼 饼饼团圆饼饼香

上联:中秋猜谜觅知音 谜谜皆有因

下联:众客作对来助兴 对对颇用心

上联:十八年擦肩而过,今日喜相逢,十一国庆庆中秋,双节迎双喜。

下联:一地球可分为二,南北两半球,北边金秋南边春,中秋变中春。

上联:举国庆国庆

下联:出对联对联

上联:应对对对联

下联:好问问问题

上联:桃脸绯红如客醉

下联:人面雪白似凝脂

上联:春风夏雨秋月冬雪,一年四季,季季皆有美景

下联:红梅白兰绿竹黄菊,满庭芬芳,样样可作画题

上联:三才女四才子七骚客,中秋小屋同奏《清平乐》

下联:新朋友老朋友众嘉宾,欢聚一堂共唱《洞仙歌》

上联:十月初一寿辰日,宴寿辰,贺寿辰,母亲子女共寿辰。

下联:八月十五团圆夜,月团圆,人团圆,中秋国庆也团圆。

上联:孤灯孤网伴孤人

下联:风言风语话风情

上联:春风夏雨秋月冬雪,一年四季,季季皆有美景

下联:唐诗宋词元曲明文,名满历朝,朝朝尽出才子

上联:秋时枫叶红,绿了红

下联:初七桥头聚,初八桥尾散,哪堪忍受聚了散,散了聚

何故无人 因无故人

风本无情 我赋其情

春时叶正绿,怎敌相思红了绿,上联:思雨海盗贝雷帽 雨中有雷 海中有贝

下联:诗词对联情感文 词里寄感 对里寄情

上联:三笑定情,郎才女貌,恩恩爱爱羡煞神仙

下联:一水难阻,双星暗渡,猎猎爱帜飘扬太空

上联:烟也濛濛,雨也濛濛,葡萄架下闻私语,柔丝一缕萦梦

下联:山也重重,水也重重,鸿雁翅上寄祝福,难解两地相思

上联:女乞巧,男乞才,乃七夕古俗

下联:胜为王,败为寇,系千古定律

上联:女乞巧,男乞才,乃七夕古俗

下联:天为媒,地为妁,成金玉良缘

上联: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下联:雨落心湖涟涟漪,忆起昨夜星辰梦

上联: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下联:一天共存,岩颜难比虹丽

上联:一纸彩票一笔财,搏搏搏

下联:半靠天运半在人,发发发

上联:十载寒窗始做仕

下联:一时春雨易湿衣

上联:万载冬柏挽青蔓

下联:一时春雨易湿衣

上联:万马奔腾庆新春,小屋笑迎八方客

下联:一曲哀歌道别离,游子面挂两行泪

上联:秋水长天凭栏望 此处有家乡风月

下联:离人悲事倚窗泣 他年无今朝雨雪

上联:辞众人,背井离乡,沿途洒泪,鸿雁难寄一厢情

下联:迎新春,登高望远,临风寄语,海水紧连两岸心

上联:天涯若比邻共聚小屋,笔舞龙飞书壮志

下联:海内存知己同赴异国,情深义重担甘苦

上联:天南海北才子佳人齐聚小屋共唱同一首歌

下联:江东族西俊男靓女相对红烛互诉万千种情

上联:迎春花开喜迎春,卿卿应是东风第一枝

下联:情人草长送情人,侬侬可谓西节最佳物

上联:雪化冰消,花红柳绿,又是一年新春景

下联:风吹尘散,情深缘浅,换得半生悲情事

上联:春来秋去,你来我往,终究缘聚缘散明日难期

下联:日升月落,夜梦晨醒,无论是真是假执迷不悔

上联:千秋万载,流不尽滚滚长江东流水。

下联:百媚千娇,数不完代代绝色俏佳人。

上联:春到杜鹃山,花香鸟语

中秋对联 篇9

2、上联:薄帷鉴明月;下联:高情属云天

3、上联:春秋多佳日;下联:山水有清音

4、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5、桂花开时,香云成海;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6、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7、上联:皓月无幽意;下联:清风有激情

8、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无。

9、玉轮光满大千界;银汉秋澄三五宵。

10、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箫管乐中秋。

11、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团圆。

12、上联:尘中人自老;下联:天际月常明

13、日射晚霞新世界;月临天宇玉乾坤。

14、上联:中天一轮满;下联:秋野万里香

15、冰壶含雪魄;银汉漾金辉。

16、上联:二仪含皎洁;下联:四海尽澄清

17、庾亮登楼,平分秋色;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18、国强家富人寿;花好月圆年丰。

19、白人随鹤舞;明月逐人归。

20、上联:冰壶含雪魄;下联:银汉漾金辉

21、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22、仙偶幸逢,明月妆成银世界;灵胥未泯,涛声逐白马齐来。

23、三五良宵澄银汉;大千世界光玉轮。

24、明月映天;甘露被宇。

25、天上一轮满;人间万家明。

26、共赏圆月,不忘骨肉父老;喜迎中秋,怀念台湾同胞。

27、巫山丝竹;翰苑金莲。

28、三五良宵,秋澄银汉;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29、上联:明月映天;下联:甘露被宇

30、明月清风景物秀;神州春色画图新。

31、辉映终宵,明月妆成银世界;香波满斗,瑞烟笼罩碧琉璃。

32、占得清秋一半好;应推明月十分圆。

33、上联:几处笙歌留朗月;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

34、爆竹声中千家月;红藕香里万颗珠。

35、轮影渐移花树下;镜光如挂玉楼头。

36、上联:天上一轮月;下联:人间万里明

37、上联:寂寞空守寡;下联:泪海汇湘江

38、一曲霓裳传玉笛;四围云锦拥金徽。

39、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激情。

40、佳节倍思亲,盼望和谈成一统;明月争送辉,实现合作共升平。

41、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42、上联:露从今夜白;下联:月是故乡明

43、银汉流光,水天一色;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44、三五良宵开玉宇;大千世界涌冰轮。

45、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46、上联:一逢喜事精神爽;下联:月到中秋光辉增

47、上联:一天秋似水;下联:满地月如霜

48、月满一轮辉宇宙;花香千里到门庭。

49、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

50、天上则琼楼玉宇;人间亦贝阙珠宫。

51、亭空千霜月;水续万古流。

52、琼宇高寒,捧出一轮月影;冰壶朗澈,平分五夜天香。

53、薄帷鉴明月;高情属云天。

54、上联:白人随鹤舞;下联:明月逐人归

55、二仪含皎洁;四海尽澄清。

56、上联:半夜二更半;下联:中秋八月中

57、喜得天开清旷域;宛然人在广寒宫。

58、金鸡啼明天破晓;嫦娥起舞月高悬。

59、上联:清光同会合;下联:秋色正平分

60、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61、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挂树齐香。

62、桂子自金蟾而细落;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63、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玉镜明。

64、上联:桃脸绯红如客醉;下联:人面雪白似凝脂

65、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66、上联:春风夏雨秋月冬雪,一年四季,季季皆有美景;下联:红梅白兰绿竹黄菊,满庭芬芳,样样可作画题

67、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

68、上联:国强家富人寿;下联:花好月圆年丰

69、天上一轮月;人间万里明。

70、笙歌曲中千家月;红藕香里万颗珠。

7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72、占得清秋一半好;算来明月十分圆。

73、上联:绿窗明月在;下联:青史古人无

74、上联:人逢喜事精神爽;下联:月到中秋玉镜明

75、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76、上联:巫山丝竹;下联:翰苑金莲

77、上联:中秋猜谜觅知音谜谜皆有因;下联:众客作对来助兴对对颇用心

78、尘中人自老;天际月常圆。

79、月静池塘桐叶影;风摇庭幕桂花香。

80、冰壶含雪魄;银汉漾金波。

81、献镜;饮羹。

82、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83、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84、清光同会合;秋色正平分。

85、上联:天上一轮满;下联:人间万家明

86、尘中人自老;天际月常明。

87、霓裳舞起终宵朗;玉女歌扬彻夜辉。

88、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89、上联:亭空千霜月;下联:水续万古流

90、上联:泛渚怀袁子;下联:登楼学庾公

91、泛渚怀袁子;登楼学庾公。

92、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93、一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94、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95、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96、上联:美酒佳人伴身侧,春风自得意;下联:夜市千灯映皎月,人月俩团圆

97、上联:一曲霓裳传玉笛;下联:四围云锦拥金徽

98、一天秋似水;满地月如霜。

99、月夕;霜容。

上一篇:适合留学生朗诵的诗歌下一篇: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