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留学生朗诵的诗歌(精选8篇)
篇一:《乡愁》
敖红亮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
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篇二:《南方的夜》
冯至
我们静静地坐在湖滨,听燕子给我们讲讲南方的静夜。
南方的静夜已经被它们带来,夜的芦苇蒸发着浓郁的热情──
我已经感到了南方的夜间的陶醉,请你也嗅一嗅吧这芦苇丛中的浓味。
你说大熊星总像是寒带的白熊,望去使你的全身都觉得凄冷。
这时的燕子轻轻地掠过水面,零乱了满湖的星影──
请你看一看吧这湖中的星象,南方的星夜便是这样的景象。
你说,你疑心那边的白果松,总仿佛树上的积雪还没有消融。
这时燕子飞上了一棵棕榈,唱出来一种热烈的歌声──
请你听一听吧燕子的歌唱,南方的林中便是这样的景象。
总觉得我们不像是热带的人,我们的胸中总是秋冬般的平寂。
燕子说,南方有一种珍奇的花朵,经过二十年的寂寞才开一次──
这时我胸中忽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
篇三:《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篇四:《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篇五:《预言》
何其芳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那温馨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来,停下你长途的奔波,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听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火光将落叶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文,半生半死的藤蟒蛇样交缠着,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等我和你同行,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你可以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之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所说的无语而来
一、有效示范,形成朗读意识
在藏区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时候,学生并不具备诗歌朗诵的基本能力,例如:学生在进行朗诵的过程中不知道怎样的姿势才更美观;不知道调整气息;不懂得朗诵节奏;情感的基调把握不准,没有把本诗歌豪放的风格体现出来;轻重顿挫不明显,语调缺少变化,表现不出诗歌天然具有的情感冲击力和感染力。这些问题不是单靠训练就能够实现的,必须要通过有效的示范才能够全面形成基本的朗读意识,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诗歌朗诵基本功。因为,如果只是靠听录音来让学生模拟,就无法做到一字一句的详细指导,学生还是无法找到停顿、顿挫和情感基调、节奏的把握方向。例如:在朗诵藏文诗歌《古钟》的过程中,针对“说你的雄姿是人间的顶极;说你的神采是世界的骄傲;还说你的吼叫镇住了全球;是啊——;这都是遥远的故事”有着明显的高亢到低沉的语气转变,教师要先指导学生进行朗诵,体会期间的中转变化,然后在让学生进行模拟,对模拟不当的地方要重点指导。可以说,朗读指导必须要采取“一对一”的基本形式,不可以强调齐读,否则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让藏族学生充分理解到一首诗通常分为几个诗段。而诗段之间的划分是由诗的内容决定的。诗段之间的关系在书面形式上用空行来体现,在朗读时只能用停顿来处理,而各段间的疏密只能用停顿时间的长短来区别。最后,再让学生听一下优秀播音员的朗读录音,感受到更为优化的朗读方式。“模仿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朗读。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二、情境诱读,激发学生情感
朗读诗歌要有充沛的情感沉淀作为基础,朗读诗歌的训练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朗读情境,最后形成根据朗读内容能够自己调动情感的朗诵技巧。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标,教师可以尝试从这几方面着手:第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态情境。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应用转变了传统教学的静态化模式,可以实现文字的动态转变,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第二,通过诗歌背景的介绍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作为当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有关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彼时彼地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让学生把握正确的朗读情感。第三,通过实物来激发情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小道具来完成情感的激发处理。例如:在藏文诗歌的朗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民族服装、民族生活物品等小物件的把握来让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在环境暗示下,他们各自选择喜欢的民族用品,借助他们的服饰特点,丰富情感区域,自然能够将朗诵情感体现出来。第四,情感诱发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朗诵材料,随时激发情感,因此教师还是要让学生多听,多感受。例如:央金朗诵的《心智》;扎西东知朗诵的《命运》;青海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拉姆朗诵的《你走了》等,都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素材。
三、评价促读,关注个体差异
培养藏区学生诗歌朗诵能力必须要明白对于朗诵而言,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的差异,声音条件的束缚等原因形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要实现这种关注就要通过良好的评价指导来实现。第一,要推行合作学习,合作朗诵的模式。朗诵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也就是将基础较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组合到一起。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优等生能够在合作朗读过程中带动后进生,形成良好的整体朗读效果,激发学生的信心,当然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要针对每个人的表现和整体表现,以及合作帮扶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价。而后期的分组则是要针对优等生进行个别指导,激发潜能,形成良好的教学促进。第二,为了让学生有更为专业的评价机会,教师也要组织一些诗歌朗诵的大赛活动,让青少年从小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赞美大美海西、歌颂社会主义好、歌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景象,并设立相关主题的藏族民语诗歌朗诵大赛活动,请更为专业的人士来进行朗诵评价指导。
踏在他乡的土地上
虽说他乡 故乡
是一个月亮
却仍在那月圆之夜想:
故乡的月应该更圆
更懂我的心
秋节 八月节 八月会
月节 月夕 追月节
玩月节 拜月节 端正节
团圆节 女儿节
古老的节气名
个个牵动游子的心
想那团圆的月饼
只能一个人品尝
多少_客诗人
曾在这天把酒当歌
只把那份心愿托玉兔捎回
想吴刚忙碌了一生
如今是否
也该吃块月饼
点滴停留
月亮
你收藏了多少古人 今人的
思乡情和那不能言说的
点点忧伤
可月宫还是那样澄净
难道嫦娥只是冷眼旁观我们
俗人的感慨
哦, 月亮
我们有着共同的故乡
军人为了友谊,
为了和平从八一南昌第一枪
到今日劲旅扬国威
用绿色书写了生命的赞歌
用绿色描绘着新长城的蓝图
七十七年的风风雨雨万水千山
七十七年的艰难岁月千辛万苦
你,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在南昌城头
在长征途中
在井冈山上
多少个血雨腥风的日子里
在青纱帐中
在铁道线上
在三大战役中
多少个硝烟弥漫的日子里
在青藏、新藏、川藏线上,
在三峡工地上,
在祖国建设的角角落落多少个挥汗如雨的白天黑夜
绿色中成长的你
没有任何力量
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
大兴安岭的熊熊烈火铸就了你钢铁般的身躯
长江汹涌的洪水
磨砺了你坚强的意志
你孕育着乐观的信念和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军人你充满着生机活力代表着坚强
代表着希望
军人
你蕴含着忠诚和力量
你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强支柱
是一座坚不可破的万里长城
军人你的名字叫责任你的名字叫威
你的名字叫可爱
你的名字叫奉献
军人
在你面前
什么坎坷什么磨难
什么艰难
什么险阻
在你绿色的身躯面前
都显得那么脆弱和渺小
军人
你的选择气壮山河你的选择撼天动地
你的选择亘古绵长
你的选择今生不变
有你,共和国的春天更加年轻有你,共和国的人民更加幸福
有你,共和国的太阳更加火红
有你,共和国的岁月更加永恒在这片土地上,
军人为了友谊,
为了和平从八一南昌第一枪
到今日劲旅扬国威
用绿色书写了生命的赞歌
用绿色描绘着新长城的蓝图
七十七年的风风雨雨万水千山
七十七年的艰难岁月千辛万苦
你,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在南昌城头
在长征途中
在井冈山上
多少个血雨腥风的日子里
在青纱帐中
在铁道线上
在三大战役中
多少个硝烟弥漫的日子里
在青藏、新藏、川藏线上,
在三峡工地上,
在祖国建设的角角落落多少个挥汗如雨的白天黑夜
绿色中成长的你
没有任何力量
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
大兴安岭的熊熊烈火铸就了你钢铁般的身躯
长江汹涌的洪水
磨砺了你坚强的意志
你孕育着乐观的信念和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军人你充满着生机活力代表着坚强
代表着希望
军人
你蕴含着忠诚和力量
你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强支柱
是一座坚不可破的万里长城
军人你的名字叫责任你的名字叫威
你的名字叫可爱
你的名字叫奉献
军人
在你面前
什么坎坷什么磨难
什么艰难
什么险阻
在你绿色的身躯面前
都显得那么脆弱和渺小
军人
你的选择气壮山河你的选择撼天动地
你的选择亘古绵长
你的选择今生不变
有你,共和国的春天更加年轻有你,共和国的人民更加幸福
有你,共和国的太阳更加火红
一群众节目和群众文化的基本概述
1. 群众节目
群众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的边缘学科, 是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相对于专业性艺术节目来说的一种群众性、大众化的群体活动和文化生活。群众节目属于社会型活动, 具有业余性、群众性、多样性等特点。同时也是俗与雅、大众化与普及化相结合的文化艺术载体。
2. 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主要是广大社会群众在日常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创造形成的, 同时也在劳动和生活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使社会群众能够从中获得精神享受和身心放松的一种文化。群众文化活动在加强人们锻炼身体的同时, 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升精神文明建设, 而且群众文化拥有大量的群众基础, 其几乎不存在任何限制因素, 下到儿童、上到老人等都可以参与进来。群众文化具有普遍性、多样性以及大众性等特点。
二群众节目的具体作用
1. 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诗歌朗诵是群众节目中的一种。诗歌朗诵是人民群众在深入生活中感悟人生的一种文化体现, 其主要就是通过对生活的认知和体验, 实现自身情感的一种表达过程。诗歌朗诵是人们传递信息和情感表达的有效手段之一。《诗大序》中曾表示, 当人们感到非常激动或者兴奋已经无法用正常言语表达时, 那么就将这种情感融入诗歌当中吧。从古至今众多诗歌中无不蕴含着诗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在诗歌朗诵过程中, 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 都可以从中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情感共鸣。当前, 人们主要是通过表达、宣泄以及交流等形式, 来缓解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压力和不满情绪。所以, 他们在参与诗歌朗诵过程中, 不仅可以从中体会到群众文化的魅力, 同时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群众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2. 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 诗歌朗诵属于一种高尚而且时尚的艺术文化活动, 通过群众朗诵可以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在进行群众朗诵活动中, 记忆、学习各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语言文字符号, 群众可以通过肢体运动和语言, 将诗歌文化所蕴含的形与神充分“再现”出来。通过这种记录方式, 能够将传统诗歌文化中的动作精髓、韵律节奏、文化内涵等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将传统艺术形式继续发扬光大。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传统手段和途径才能将传统诗歌文化继续保留和传承, 从而在传播中不断进行创新和发扬。群众在对传统诗歌文化的继承、记录以及传播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所以, 群众朗诵作为一种文化形式, 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在群众节目编排中体现群众文化
1. 明确诗歌朗诵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编排诗歌节目中应该正确了解诗歌的具体表演形式, 从而促使群众节目的有效进行。通常情况下, 诗歌朗诵主要分为配乐诗朗诵和情景诗朗诵。首先, 配乐诗朗诵是我们在群众表演中经常看到的一种朗诵形式, 其主要是运用一首现成的诗歌或者即兴新创一首诗歌, 然后配上一首相配的音乐营造氛围, 通过多人在台上进行朗诵。其次, 情景诗是随着群众节目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各种LED屏幕、演员表演、布景道具以及灯光效应等多种元素的融入, 逐渐衍生出的一种新形式, 同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以及舞台元素、舞台调度等,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 使得舞台表演更具有综合性和感染力。此外, 在情景诗的基础上还逐渐衍生出了一种情景诗小品和情景诗歌舞诗等。总之, 不管是情景诗还是朗诵诗, 都需要在诗歌朗诵的基础上增添各种舞台表现形式, 深化诗歌情感的表现力, 为群众带来一种强烈的共鸣。
2. 结合群众文化特点, 合理选择朗诵题材
群众文化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社会风貌与时代精神的重要反映载体, 在群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因此, 群众朗诵作为群众节目的重要部分, 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需要创作者认真对待朗诵节目的编排工作, 结合群众文化和主体的特殊性来选择编舞题材, 通过巧妙构思来精心编排出可以反映社会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群众文化的一个朗诵作品, 从而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在实际选材过程中, 编排者可以将眼光放到群众普遍关注的内容或者热点话题上, 根据群众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 有效选取和整合各种素材, 使其能够成为一部完整的群众朗诵作品, 从而吸引广大群众的目光, 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群众节目中来, 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3. 巧妙地构思和编排朗诵内容
在朗诵节目的编排过程中, 编排者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特点和表演水平, 使得群众朗诵节目编排具有较强的普及性、大众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诗歌内容选题进行巧妙的构思和编排。我们需要从群众的实际生活中寻找他们所熟悉的素材, 尽可能地设计出符合群众思想的诗歌情境形式, 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出群众的即兴创作作用, 从而实现诗歌内容的创新, 提升群众朗诵节目的整体质量和效果。群众的创作力是无穷的, 我们在进行诗歌节目的编排时可以充分地融入群众的文化生活中, 从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将群众的各种即兴表达语言和思想融入诗歌节目的编排中, 提升诗歌节目的大众性, 这样更能够被群众所接受, 从而实现理想的效果。
4. 结合诗歌主题内容, 合理配制音乐
音乐的选择和配制, 也是群众诗歌节目编排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群众节目编排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主要是由群众诗歌节目的特点所决定的, 因为群众节目的适用对象就是群众, 他们所具有的表演水平和文化素养, 使得他们对诗歌朗诵表演的参与通常都是靠“感觉”才能有效发挥出来, 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能够很容易地调动人们的情绪和感觉, 从而激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所以, 在群众朗诵节目的实际编排过程中, 我们也要遵循大众化、普通化的特点, 最好选择大众喜闻乐见、当下最流行的音乐, 而不是那些内容深奥、语言多样、韵律复杂的音乐作品, 尽可能地保证音律的明快性和简洁性, 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群众的感觉, 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提升群众诗歌朗诵节目的整体编排效果。
5. 合理运用道具, 发挥其修饰作用
道具在群众诗歌朗诵编排中的作用与音乐大致相同, 也是需要编排者重点考虑的内容。在编排中合理运用道具不仅可以对作品起到一个良好的修饰效果, 将群众朗诵的意图充分表达出来, 也是吸引群众注意和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能够使节目构思变得更加具体化, 从而进一步提升朗诵节目的编排效果和水平。此外, 还要注重道具选择与朗诵主题之间的相符性, 充分运用道具实现创新的效果和目的, 使群众朗诵的主题、思想情感更加深刻和具有感染力。
6. 融入真情实感, 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
文艺作品通常都是将“情”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基础, 更是连接创作者、观看者以及表演者的重要线索。群众节目也是这样, 节目编排中所融入的真情实感和观众的共鸣程度等都是衡量群众节目的重要评价标准。目前, 在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环境中, 群众节目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和喜爱, 其中所蕴含的群众文化也是丰富群众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群众文化不仅具有社会实用、审美娱乐、文化传播以及宣传教育等功能, 而且朗诵诗歌节目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具有一定的宣传教育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 其中宣传教育功能比较突出。例如, 《看, 这就是我的家乡》这首朗诵诗, 其在开篇就运用了抒情描述手法, 将母亲河的旧貌描绘出来, 唤醒群众的记忆, 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 同时也为母亲河的变化和改造埋下伏笔, 让群众的大脑随着诗歌运转起来, 发挥想象将家乡的新颜和旧貌进行对比, 唤起群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结语
总而言之, 群众朗诵节目作为一种群众节目, 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 具有一定的群众性、文化性、业余性等特点, 通过群众朗诵节目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还能提升群众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 有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建设。因此, 我们在群众朗诵节目的编排过程中, 要注重体现群众文化, 从题材选择、动作设计、音乐选择以及道具运用等各个方面, 充分考虑群众的特点和基础水平, 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参与兴趣, 提升群众节目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金园园.探讨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大众文艺, 2014 (12)
[2]刘成骥.最活跃的群众文化——解析广场舞对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的影响[J].神州, 2012 (14)
[3]王书.广场舞——城市文化与群众体育的桥梁[J].搏击 (体育论坛) , 2013 (10)
[4]秦宗琼.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解析[A].2 0 1 6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5]严玮玮.群众舞蹈创新编排的几点思考——基于江苏省泰州市的大众文化探究[J].华人时刊 (校长) , 2015 (7)
适合朗诵激昂的诗歌一
风
再大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
风吹过去
什么都变了
你却没有变
风
再大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
风吹过去
什么都没变
你却变了
适合朗诵激昂的诗歌二
半夜吹来风雨声
不见风来不见雨
只见花瓣雨纷飞
飘落苍茫孤独人
夜深人静风雨声
不见风来不见雨
只见树摇呼吸声
飞舞花瓣寂寞心
适合朗诵激昂的诗歌三
小时候
在一张白纸上
画画涂涂
画出了大大的太阳
小房子还有小树
看了又看
笑容里塞满了幸福
长大了
在一张白纸上
涂涂改改
呆呆地握着笔颤抖
真不知道画什么
一路走来
垃圾桶里满是纸团
小时候
在一张白纸上
涂涂画画
画出了大大的太阳
小房子还有小树
看了又看
荡漾出幸福的阳光
适合朗诵激昂的诗歌四
青春是风,豪放而疯狂,单纯而激昂
当风吹过脸庞
谁不曾朦胧过眼眶。
青春的光芒,不停闪耀
指引我们驶向远方
去把那纯真的梦想点亮
如今站在台上,思绪不住飘荡
年轻的战场,我们拥有最自信的力量。
劈波斩浪,追逐梦想,不甘被遗忘。
誓言如此铿锵,热情那样豪放。
从此我们不再迷惘。
也许曾失望,也许曾彷徨,但那早已成为过往,挺起脊梁,奋发图强,任汗水肆意流淌
换我们无悔成长
选择目标,定格航向,前程由我们自己主张
一路放歌高唱,迎接胜利曙光。
燃烧的青春,短暂辉煌;
激昂的青春,自由翱翔。
小草的惆怅
在妈妈的孕育下
小草终于有力气顶破土壤
露出个小脑袋,伸了个懒腰
哇好美耶
妈妈告诉我你看
蓝蓝的是天白白的是云
还有好多美妙的声音
原来这就是我梦想的大自然
妈妈......救命!
妈妈和小草一起被碾压到泥土里
妈妈走了把最后一丝希望给了小草
小草借助露珠哭了
点点露珠滑落在泥土上
抚慰着它心灵的创伤
孩子别哭你要学会坚强
太阳为它擦拭去眼泪
小鸟给它歌唱
微风历练着它要坚强
小雨为它换上干净的衣裳
大自然呵护着它一天天成长
每当小草遇到危险困难的时候
它总想在躲回土壤的怀抱
可那只是它一个奇幻的渴望
小草随着车轮来到梯田上
来到小树旁,来到大草原
如今的小草历经沧伤
已经没有力气在挪动它的双脚
最后扎根到小河旁依偎在柳树下
看着黄昏渐渐逝去的夕阳
仿佛看到了新的曙光
一棵小草
一棵小草在原野上摇曳
为了守望梦似的星空
借助风的温柔
它看到了渐渐隐去的月亮
它看到了东方淡淡的微黄
它开心极了,它爱这虹似的梦
一棵小草在原野上摇曳
为了守望虹似的初霞
借助水的清明
它看到了冉冉东升的朝阳
它看到了山腰分明的金光
它开心极了,它爱这梦似的虹
诗人与小草
那是围墙一角的一丛草坪
我最喜欢走动的地方
在这样一个寒冬,阳光怜惜地
把光洒向人间
这更坚定了我接近草坪的信心
那样绿,不亚于春天的季节
这是整个冬天,我能看到的最绿的一处
一种淡然的,谦卑的绿
从那一刻,我的生命中便流淌着
它的执着它的绿
这是我所需要的,在无处安顿
我灵魂的时候
小草,依然不炫耀,它羞怯的低着头
在无数赞叹的目光中
它唯一所向的是厚实的大地
今夜,月亮好圆,清辉泻地
水中能见她婀娜的倩影
但我知道,那只是水中月,只是浩瀚
天际一星,属于全人类
而我更愿意与一棵小草对话
听它的絮语,关于它的故事:
那天,小草悠闲地享受冬日的阳光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哭声,啜泣似咽
小草使劲招摇着臂膀,小孩走近了它
它俯下身问发生了什么事?
小孩说,她妈妈没了,也没玩伴
小草打量着小孩:破旧的棉袄,破旧的鞋子
小孩一边哭一边抹着鼻涕
小草沉默了,小草心痛了,小草眼睛湿润了
小草说:“孩子,你把我采去吧,你就会有新棉袄,你就会有新鞋
你就会见到你的妈妈,你就会有
很多很多小伙伴陪你玩。”
小孩高兴极了,采了满满的一把
接着,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
小孩穿上了新棉袄,着上了新鞋
在一群小朋友中间,小孩是最美的一个
妈妈也从远处笑着向她走来……
我无限赞美小草的爱心
她依旧羞羞的,谦卑的,可爱的……
你走的时候,
对我说,
留下那把伞,
是为了我遮风挡雨,
是为了我遮挡那炽热的阳光,
可是,你却悄悄地带走了那风,那雨,
还有那炽热的阳光。
(男)
我走的时候,
留下了那把伞,
我知道,
你心里肯定会埋怨我,
责怪我带走了那风,那雨,
还有那炽热的阳光。
我走的时候,
除了我那沉重的脚印,
还有我那阴霾的影子,
其实,我什么也没能带走,
我什么也带不走。
(女)
你走的时候,
还对我说,
那把伞还是放回到原来的地方,
是为了我寻找方便,
可是,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那风声和雨滴,
再也没有出现那炽热的阳光。
(男)
我走的时候,
其实,我什么也没能带走,
我什么也带不走,
因为,那风声和雨滴,
还有那炽热的阳光,
早已经深深地扎根在那里。
(女)
望着你存放的那把伞,
听见了吗?
窗外的风声,雨声,
可是,不管我怎样摆弄,
还是没能撑开那把伞。
当湿润的阳光,
随着微风飘落到窗前时,
那把伞却悄悄地撑了开来。
(男)
想念着存放在心里的那把伞,
听见了吗?
窗外的风声,雨声,
留下来的那把伞,
已经撑开来了吧?
当湿润的阳光,
随着微风飘落到窗前时,
【适合留学生朗诵的诗歌】推荐阅读:
适合小学生朗诵的诗歌有哪些06-19
适合小学生朗诵的清明节诗歌06-08
适合大学生诗歌朗诵稿01-21
适合小学生的朗诵稿05-31
适合集体朗诵的诗歌11-30
诗歌朗诵适合配乐的01-05
适合小学生朗诵的经典美文12-05
海子的适合朗诵的诗歌05-15
适合朗诵的诗歌散文01-20
适合三个人的朗诵诗歌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