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感动中国》有感作文550字

2025-0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观《感动中国》有感作文550字(通用10篇)

观《感动中国》有感作文550字 篇1

这样的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这三句话真的打动我了。我在想,陈斌强为什么不拿条新的绑带?回顾那一个镜头,他为痴呆母亲做的详详细细的计划表,他为母亲的照顾和安全,随时陪伴在母亲身边。他用那根绑带,带着母亲工作、生活。在看到他每次为母亲系绑带的画面我就懂得,他系的不是绑带,不是那简简单单的一根绳,是绑在一起的身体,是绑在一起的爱,更是拴住母子的心。

这样的画面总浮在脑海里,久久退隐不去。这让我联想到自己,更懂得陈斌强的那种爱。生活中,我总会害怕自己的父母会出事,想到如果有一天他们将要离我而去,那该怎么办?虽然自己有独立性,但父母的爱对于我永远没有独立性,因为父母代不会有相同重复的爱,是不一样的。所以害怕,害怕失去他们。每个人都会害怕失去所重要的。所以我理解陈斌强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爱,那是对母亲的回报,也有对母亲浓浓的爱。

陈斌强所做的一切,让我更加确信,在这世界上爱能填平一切。他为母亲所做的,都让我感受到“孝更绝伦足可矜”。爱能让人放下一切去付出的。生活也许不是艰难困苦,或许那时爱的滋味,需要尝遍每一个味道,便能成就我们的成长。

观《感动中国》有感作文550字 篇2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到处洋溢着喜庆和欢乐,学校也给了我们许多吃的,我边看“感动中国”的电视,边吃零食。电视里有许多悲惨动人的情节,但是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参加救援队的那位叔叔—————武文斌。

灾难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类的灵魂;灾难是一把尺子,量出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象疯狂的恶魔,瞬间夺取了8万多人的生命,吞噬了无数的房屋。面对这样的灾难,20岁,30岁……在这些父母的眼里都是一些稚嫩的孩子,可他们却表现出常人所发挥不出的力量,武文斌就是其中一个。

观《感动中国》有感小学生作文 篇3

一个九十八岁的耄耋老人,应该和儿女说说话;应该在家里休闲娱乐,安享晚年;还应该好好的享受退休的时光,享受天伦之乐……可她却没有这么做,她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胡佩兰。

胡佩兰奶奶虽然已经是九十八岁的高龄了,本应该在家安享晚年,可有一天,她听说镇上很多人没钱看病,于是,她又开始给人看病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胡奶奶就开始给人看病,不仅不收钱,有时还资助那些病人。大家都很敬佩她。

她的.学生这样说:“我也是一名医生,我都已经退休了,可老师却还这么尽心尽力的为别人看病,真是太了不起了!”

只可惜,在一月二十二日,胡佩兰奶奶在睡梦中安然离去,她那天下班时还这么说:“病人都看完了,咱们回家吧!”

看到这儿,我思绪万千,又感动,有震惊,更多的是敬佩……胡佩兰奶奶这么大年纪还为他人奉献,我却从来不替他人着想,只是自顾自。当同学没带文具时,向我借时,我怕他把我的东西弄坏了,就找借口说没带,但有人需要帮助时,我却从来不帮忙……

现在,我真正懂得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的含义,你帮助别人的事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但你却拥有了美好的品德。

观《感动中国》有感 篇4

在这些人当中,有“家在玉麦,国是中国”的央宗、卓嘎;有“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的黄大年;还有“用锄头、钢钎、铁锤、双手耗尽30年凿出9400米‘生命渠’”的王大发……

最让我感动而心生敬意的,是消防英雄——杨科璋。

杨科璋是一位消防员,他在一次消防事故中从大楼救到一个小女孩,却在返出时,由于烟雾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

在杨科璋向下坠落的地方,即将修成电梯,道内十分狭窄,容易附着、攀爬,但杨科璋没有,他紧紧地护住怀抱中的小女孩,最后坠入黑暗,献出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

“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杨科璋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观《感动中国》有感 篇5

一幕幕,一点点,微小的细节,都在我心中种下深深的根。他们是普通的人民教师,也是普通的为人父母,而正是这样平凡,却化成一种伟大,一种博爱的伟大。而正是这种爱,这淳朴的爱,这深切的爱,这用生命唱响如梵曲一般净化心灵的爱,是那么温暖。我倾佩他们的精神与勇气,倾佩他们不怕高原的辐射,不怕艰苦的生活,不怕放弃“美好”的人生。看着他们的一言一行,心中的涟漪不禁泛起。

做为中学生的我们,正逐步走向人生的十八岁。回忆、青春、梦想,这些伴随着我们人生花季的东西,是否还为我们的未来铺路?是否正成为我们人生的助推器?然而,我们仅仅是沉醉在这些所谓的如醉如痴的梦里,殊不知青春是奋斗,是拼搏,是追求理想的季节。我们所拥有的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活力、激情,创造力,思想并盛的时期。我们为何不珍惜这些宝贵的人生财富,而忠诚于娱乐,忠信于游戏,忠贞于恋爱?想想胡、谢夫妇二人,即使年途不惑,仍坚守他们不变的追求,一个伟大的追求——奉献。而我们的心中是否也用一颗定向的指向针,向着一方永恒地朝拜?

他们艰苦耐劳,放弃了城市的灯红酒绿,甚至将他们的孩子也带去一起受苦。微薄的几百元志愿补贴仅够我们几盘游戏的花销,而他们却要支撑数十人的生活。这些担子全部担在胡、谢夫妇身上,而他们不曾叫苦、叫累。眼泪,只是为不能赶去给孩子们上学而流,而那些病痛的泪又何去何从?我们的生活和他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也许仅是吃了一半的馒头被丢弃,他们也是视如珍宝地爱惜。他们为何能屹立不倒?不正是那鼓雄厚的精神所支撑,不正是那种执着的信念所扶助。

人,最怕失去信念。有如教徒失去信仰,那便是没有了至圣的方向,没有了精神的寄托。我们并非生来毫无使命,我们肩负责任,承担做为一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义务,兢兢业业,恪守职责,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虽蜉蝣于天地,虽沧海之一粟,倘若真正遵守自己崇高的理想,倘若正如胡、谢夫妇以平凡之心铸造伟大。我们也何常不能用心面对世界,用爱感动世界?

这种信念是一种根基,此外更重要的是要付出必要的努力,行动起来。我们往往想得到,但却做不到。那还是归究于信念的浅薄。强有力的信念最终化身于欲望之火,才能燃起行动的斗志。

观《感动中国》有感 篇6

我最喜欢陈斌强,他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人。他是一个中学教师,却每天都把母亲背到学校里。这是因为他的父亲死了,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每天上完课,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宿舍照顾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陈斌强获得了《感动中国》的认可。

看完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很惭愧,因为我不是很孝顺父母,这点一定要改掉。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我都要先想着父母,不让父母生气,做一个孝顺又听话的乖孩子。

从今以后,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吃饭时多给父母夹菜,不能老想着自己,还要帮父母洗碗……

观《感动中国人物》有感 篇7

何玥12岁得了肿瘤,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下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当何玥告诉父母要捐赠自己的器官,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可何玥哭着说:“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后,她的父母含泪同意了。

一个人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她的这种精神,我相信世界的许多患者听了后,一定对自己更有信心了。有着爱心的何玥,她在天上看见那些因为她而恢复了健康的患者,一定会很高兴的。何玥那充满爱的心,我一定要向她学习。

在我们身边一定也有不少有着爱心的人!在我家楼下有一位为人正直的保安,每天上学放学我都会看见他乐于助人的事。有一天,我正要去超市买东西,前面站着两位老爷爷和老奶奶,不知他们停在前面干什么。这是,王叔叔——保安从远处跑来,按了一下开门按键,老奶奶看见了,高兴的说:“谢谢你!”我这才明白,原来老爷爷和老奶奶年纪大了,眼睛有点迷糊,看不见按键,王叔叔就跑来帮忙。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篇8

虽然“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但是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而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这也同样感动了我,我们青少年不也应该出一份力吗?

林秀贞,一个普普通通的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30年如一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道。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村里修路、打机井、文化娱乐队伍建设等公益事业出力。如果是我,我一定做不到。特别是母亲即将去逝,却还不忘去照顾老人。

观《感动中国》有感作文550字 篇9

每一个年底,我们国家都会举行一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因为要借此活动来评选出每一年里国内值得赞颂的先进人物,所以每一次的活动都十分隆重。在2011的评选活动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一位已经80多岁但仍然在坚持植树造林的老人——杨善洲。

杨善洲,这位80多岁的老人,曾经做过地委书记,现在的他早已退休在家了。在现代社会里,一般80多岁的老人都是在家里享清福的,而杨善洲却继续为人民、为社会服务:带领村民们植树造林。据统计,他已经坚持植树造林22个春秋了。在这22个春秋里,他共计造林5.6万亩。当然,他的先进事迹还远远不止这些,他还曾经带领村民们为山区人民架设长达4公里的电线。眼看,光秃秃的山头绿了,山区人民笑了,而时间却染白了他头上原来乌黑油亮的头发,但他却依然无怨无悔。他还说,要将自己所造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他声称,他还将继续植树造林,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看完他的事迹后,我十分感动,我被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被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被他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被他那种淡泊名利的精神所感动,他身上的这些精神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虽然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象他那样去植树造林,但我想在这个物质膨胀的社会里最重要的是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的思想,很多人做事情时总喜欢斤斤计较权衡利弊,难道我们就不如一个80多岁的老人那样去奉献吗?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我觉得 除了要学习他的奉献精神,还要学习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轻言放弃,要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地将它做好为止。

观《决胜时刻》有感550字 篇10

?《决胜时刻》这部影片讲述了党中央毛主席从西柏坡进入北京,举行震惊世界的开国大典,建立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党中央毛主席领导全党全军和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斗的历史故事,既要和武装牙齿的全部美式装备的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军队作斗争,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打过长江去占领总统府,推翻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又要和暗藏的国民党特务进行殊死的斗争。我们看到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英勇牺牲了,无论是年过半百的航夫还是以小田为代表的十几岁的解放军战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新中国的诞生!

?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我们世世代代不能忘记。党中央毛主席领导全党全军进京赶考,既要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两个“务必”记心间,又组织指挥了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并取得了伟大的的胜利,彻底打败百万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打过长江打进南京直搗蒋家老巢总统府。胜利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确定了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确定了国都是北京,确定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了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国旗,还确定了国徽。确定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新民主主义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决胜时刻》完全尊重历史事实,是一部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毛主席,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全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好影片,是今天在全党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课教育不可缺失的影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迎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而努力工作。

上一篇:在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思想纪律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