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伴奏(通用9篇)
关键词: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实用性;分类教学;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99-02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伴奏形式中一种最实际、最常用、最快捷的演奏技能,它要求伴奏者将钢琴演奏技巧、键盘和声手法、作曲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旋律条件的限制下,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瞬间的艺术再创作。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已成为全国各师范院校的必修课,是师范院校钢琴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
钢琴即兴伴奏对于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实用性体现在:它是声乐伴奏、舞蹈伴奏、视唱练耳、乐理、和声课程的课堂教学及中小学音乐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毕业以后作为音乐教师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音乐教学技能。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只有体现实用性,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钢琴即兴伴奏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技能,从而真正从根本上缓解当前音乐教师因缺乏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而制约音乐课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个现状。
如何根据它的实用性进行教学呢?笔者根据多年从教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在钢琴即兴伴奏基本功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声乐伴奏、舞蹈伴奏、少儿歌曲伴奏、合唱伴奏版块的分类教学
(一)声乐伴奏板块
在声乐艺术的表演实践中,钢琴伴奏是音乐作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无数优秀的艺术歌曲更是以重要的钢琴伴奏作为歌曲发展的纽带和基础。然而不是所有声乐作品都附有钢琴伴奏谱,我国很多声乐教材上的曲谱甚至是单旋律的简谱,这就要求声乐教师或者伴奏者掌握熟练的钢琴即兴伴奏技能。
钢琴即兴伴奏在声乐伴奏中的运用,主要指简谱声乐作品这部分。简谱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应如何教学?
首先,要求学生掌握首调唱名法及移调能力。对钢琴上的12个大小调的位置,要求熟练掌握,能快速地反应并奏出。这就要求学生对12个大小调的每一级音,调内的每一个和弦及功能在钢琴键盘上能够熟练奏出。这不是一两天时间就能练成的,需要长时间积累,可以从《粉刷匠》、《小星星》这类旋律、和弦、织体编配都非常简单的歌曲入手,从c大调开始,逐渐增加调号进行练习。
其次,要求学生具备歌曲中前奏、间奏、尾奏的创作能力。有些歌曲只有主题部分,学生要学会创作出前奏、间奏及尾奏,让歌曲达到完整的效果。如何创作前奏、间奏及尾奏呢?最简易的方法是,重复歌曲最后一个乐句作为前奏和尾奏,尾奏还可根据需要移低或移高一个八度进行重复。或者根据歌曲的风格和情感,进行模仿创作。间奏的创作要注意与前后段落的承上启下。前奏、间奏和尾奏不仅能使歌曲更完整,还能给演唱者起到提醒的作用。
再者,要求学生把握歌曲的风格与情感,选择合适的伴奏织体进行编配。伴奏织体即伴奏音型,伴奏织体一般情况下分为三种:柱式和弦音型、半分解和弦音型与分解和弦音型(琶音)。
柱式和弦音型多用于表达豪迈、庄重、气势雄浑的风格与情感,如《长江之歌》;半分解和弦音型多用于表达活泼、灵巧、跳跃的风格与情感,如《蓝精灵》这类儿童歌曲;分解和弦音型多用于表达抒情、连绵、悠长的风格与情感,是最常见的织体,如《走进新时代》。伴奏织体的适当运用,在声乐伴奏中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运用得当,就会导致伴奏与歌曲的风格与情感不符,从而影响整首声乐作品的表达。但不是每一首歌曲都用一种伴奏织体,而要根据歌曲不同段落、不同乐句所要表达的不同情感而编配相应的织体。
最后,声乐伴奏要配合好声乐演唱而进行,不能喧宾夺主。这就要求学生在伴奏过程中做好静与动的处理。一般情况下,采取你静我动,你动我静的形式,即演唱者在演唱时,伴奏者静下来,演唱者停下来或演唱长时值的音符时,伴奏者才动起来。静与动可用音的弱与强、音符的少与多来处理。
(二)舞蹈伴奏板块
钢琴即兴伴奏在舞蹈伴奏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舞蹈基本功教学的训练动作调整中。在舞蹈教学课堂上,由于舞蹈教师经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将训练动作调整或把几个动作或几个技巧融合在一起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伴奏者有较强的即兴伴奏能力,能够根据舞蹈动作的需要迅速对伴奏音乐作出调整,处理好乐句的结束、节奏型的转换、节奏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有时还得满足舞蹈教师临时对不同音乐风格的需求。因此,伴奏者的即兴伴奏能力在舞蹈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教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时,要注重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首先,要求学生积累大量的舞蹈伴奏曲目,使之能够在舞蹈教师在做教学的动作调整时,挑选与该动作相符合的伴奏曲,在挑选好曲目后,能够将曲目进行缩减、扩充或拼接组合,使之与舞蹈动作相配合。比如教师把擦地和踢腿组合起来训练,擦地要求两个八拍,踢腿要求四个八拍时,伴奏者要在挑选好擦地和踢腿的伴奏曲目后,将擦地的伴奏曲缩减成两个八拍,踢腿的伴奏曲缩减成四个八拍,再将两首曲目进行拼接组合,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伴奏曲,为了配合舞蹈基本功动作的节奏时长,有时还需要将原曲进行改编,使之能在同一时间与舞蹈动作结束。
其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编曲能力,能够根据舞蹈基本功训练动作的风格编写相对应的伴奏曲,这就要求伴奏者必须了解舞蹈专业基本功训练的动作类型及每种基本功的动作要领。舞蹈专业基本功训练的动作类型有擦地、蹲、踢腿、弹腿、跳跃、转、翻身、控制等,伴奏者在编曲时要根据每一种动作的动作要领来编写相应的音乐作为伴奏曲。比如平转这个训练动作的伴奏,应选用与该动作相匹配的音乐形象来编写伴奏曲,可以选用十六分音符的音阶作为旋律,选用半分解和弦音型作为伴奏音型,体现灵活、动感的动作特点。
(三)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歌曲伴奏板块与合唱歌曲伴奏板块
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少儿歌曲伴奏和合唱歌曲伴奏方面。
少儿歌曲钢琴伴奏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各个音乐院校中的各种钢琴即兴伴奏教材中均有体现,可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对中小学音乐教材上的歌曲 “不会配弹伴奏”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笔者经过多年从教经验,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症下药”——学生不会配弹中小学音乐教材上歌曲的伴奏,那教师就教中小学音乐教材上歌曲的伴奏。其次,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移调能力。当学生学习的歌曲不在他们的音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时,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对歌曲进行移调,从而避免学生因达不到音域还使劲唱,造成学生对歌曲乃至对音乐产生畏惧感甚至厌恶感。
合唱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要注意的是和弦的选择。合唱歌曲不像单旋律的声乐歌曲,它至少由两个声部构成,这就要求学生在伴奏时,不能只根据主旋律声部进行和弦编配,而要考虑其他声部与主旋律声部构成的纵向和声关系来进行和弦编配。其实合唱歌曲伴奏的和弦编配较单旋律声乐歌曲伴奏的和弦编配更容易,特别是四声部合唱歌曲,因为四个声部的音符即构成了和弦内的音符。所以我们在编配和弦时,就根据合唱声部纵向的和声来进行即可,当然,偶尔也会出现合唱歌曲声部中隐藏和弦音的情况,这时还得根据和弦编配原则——横向和弦的功能序进来进行编配。
二、各科音乐理论课程与钢琴即兴伴奏融合教学
音乐理论课程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课程,在这些理论课程中,都有涉及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理论知识,如乐理学科中的音程、和弦、调式等知识是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基础。如果我们在教授音乐理论知识时,能结合钢琴即兴伴奏进行融合教学,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达到相互促进教学成效的作用。这种融合教学方式,不会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课程时,因为纸张谈兵的枯燥教学方式影响到他们对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又是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这类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前提,也不会使学生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这类实践操作技能课程时,因为音乐理论知识的基础没有很好的掌握而影响到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而得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如何进行各科音乐理论课程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融合教学呢?
以乐理课程为例,在教授和弦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先把和弦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运用以演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先弹奏一曲学生感兴趣的乐曲,使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和弦在音乐中的魅力,再从理性上讲解和弦的概念、类型、色彩、构成方法等,待学生掌握好和弦的基础知识后,再教学生和弦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枯燥的乐理知识,且可为学生学习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如,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在学生掌握好该节课重难点内容后,可加入视唱曲目的钢琴即兴伴奏配弹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会了视唱,同时还学会了对视唱曲目进行即兴配弹,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更为学生今后成为“会教又会弹”的视唱练耳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想弹好伴奏, 则必须要正确的分析作品, 明确歌曲的风格, 确定调式。歌词是词作者最直接的表达情感方式, 通过反复熟读可以较好的理解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处理歌曲的强弱快慢。通过反复的哼唱旋律, 根据旋律线结合对歌词的理解, 更好的把握歌曲的风格, 是抒情优美的, 还是活泼欢快的, 或是坚定有力、高亢激昂的, 只有明确了歌曲的风格, 我们才能进一步来确定伴奏织体和音型, 更明确的表达歌曲的内涵。
调式调性的明确使我们能更准确的为歌曲配和声。要确定歌曲的调式、调性通常可以通过歌曲的结束音 (通常为主音) , 判断调式调性。五线谱要按首调唱名法视谱, 若结束音为D o, 那么这首歌曲就是大调或宫调式;若结束音为L a, 则是小调;若结束音是D o和L a以外的音, 那就可以判断是民族调式了。大调和宫调试的区分, 是看歌曲中有无F a和S i以及它们在歌曲中占的位置, 若在主要音的位置, 则为大调, 若在经过音或辅助音的位置上, 则是宫调式。
首先, 选择和设计和弦是歌曲伴奏中具有“灵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和弦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整首旋律伴奏处理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2]在确定了调式调性后, 根据旋律的理解来配置和声。例如:大调和小调在和弦配置上以ⅠⅣⅤ正三和弦为主, 副三和弦为辅, 一般一小节1-2个和弦, 且要在强拍上换, 若弱拍上换和弦, 则紧跟着强拍必定会再次换和弦, 否则视为和声切分, 造成整个乐曲节拍混乱。旋律开始的第一个和弦为主和弦, 以强调调性。旋律中间可根据歌曲发展, 选用不稳定的和弦 (副三, 七和弦等) 使乐曲更加丰富流动, 最后要回归属到主的进行, 增加终止感 (一般结束在Ⅰ级正三和弦上, 流行乐中也有结束在七和弦上的) ;民族调式常使用非三度叠置的和弦, 突出民族调式的风格。民族调式由于缺少F a和S i音, 在配置和声时, 会对和弦中的F a和S i音进行处理, 即用相邻音代替[3]。如:属和弦是5 7 2, 而实际弹奏时则为5 1 2。另外, 由于民族调式所有音均可为调式主音, 应多使用属到主的进行以明确调性, 避免造成转调或离调的感觉。
其次, 根据旋律的内容、情绪等选择适当的伴奏音型。旋律的内容、情绪等选择适当的伴奏音型决定了即兴伴奏的成败好坏。坚定有力、高亢激昂的乐曲多为进行曲, 一般用柱式和弦, 和声效果非常强, 有很强的力度, 突出歌曲坚定高亢的风格。如《中国, 中国, 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活泼欢快的乐曲则可以用柱式半分解和弦以八分音符的形式演奏 (左手跟音然后右手柱式和弦, 接着左手五音右手柱式和弦, 以八分音符的形式交替出现) , 节奏鲜明。如:民歌《美丽家园》的变奏部分。新疆民歌则采用半分解和弦切分的节奏。如:《帕米尔, 我的家乡多么美》。抒情缓慢的歌曲通常使用分解和弦、琶音等, 比较平稳。如:《但愿不是在梦里》。以上的几种伴奏织体经常使用, 有些歌曲并不是单一的风格, 如:《美丽家园》前面是比较抒缓的, 而后边则变为活泼欢快的风格, 所以, 需要熟悉各个伴奏音型, 在歌曲需要的地方变换使用。而同一种风格也要变换着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织体, 这样, 使得伴奏更为好听, 不会显得呆板。
钢琴即兴伴奏是综合素质的反映, 它不仅需要我们具有敏捷的思维、灵活的手指、丰富熟练的理论知识, 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的锻炼, 才能最终获得即兴伴奏的本领。即兴伴奏的不同之处还在于, 这种伴奏展示了伴奏者即兴动脑、动手的能力, 它能即兴地填充和声、丰富节奏、烘托气氛。要想真正进入即兴伴奏的自由、随机应变, 还需要经过长期刻苦的习练。■
参考文献
[1]刘聪.钢琴即兴伴奏教程新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8.
[2]凯斯特莱尔·略林茨.键盘和声学教程.张瑞等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8
[3]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泰儿.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钢琴技巧;和声基础;伴奏织体;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7-0152-02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一方面,在工作和艺术实践中会经常用到;另一方面在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自己的艺术实践能力等方面也具有很大作用。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在没有写成正规伴奏谱的情况下,为歌曲或乐曲所弹奏的钢琴伴奏,具有很强的即兴性,但是也不可随意弹奏,可以事先有所准备。比如,分析一下作品的体裁、风格、曲式结构、情绪、作一下和弦标记、设计一下伴奏织体等等。
钢琴即兴伴奏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所以要想将其弹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只要用心,多听、多想、多练、多学习、多实践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将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是完全可以弹好钢琴即兴伴奏的。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弹好即兴伴奏应注意的问题。
1钢琴技巧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要想弹好即兴伴奏,就必须具有一定的钢琴基础。钢琴技巧方面,除了要掌握技巧课中要求掌握的演奏法、表情记号、速度、力度等方面的演奏要求之外,还应熟悉各大小调的音阶(包括半音阶)、琶音、和弦。这些内容是弹好即兴伴奏的基本功之一,所以应每天练习。
2和声基础
钢琴即兴伴奏属于多声部音乐范畴,当然离不开和声基础。对和声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即兴伴奏的表现力。
在钢琴即兴伴奏过程中使用的和声,应以西洋大小调体系的传统和声学理论为基础。先掌握正三和声(主、下属、属和弦)之间的进行力度、功能特征、风格特点、连接方式等方面,并在键盘上练习熟练。而后再加入副三和弦、重属和弦、副属和弦、副下属和弦等,辅以各种转位,和声色彩就丰富了。
在为旋律选配和声时,应以正三和弦、终止式为框架,以明确旋律的调性及其结构。再根据作品的体裁、风格等,适当加入副三和弦、重属副属和弦等,丰富其色彩。
例如下面旋律片断,乐曲的开始和结束处均为正三和弦,结束于正格半终止。再看选配和声方案(1)与方案(2)的比较。方案(1)所用的都是正三和弦,很规范;方案(2)在(1)的基础上,将第三小节的IV用VI代替,第七小节的I用V/V7代替。经过这样处理后,其和声效果明显要好于前者。变动不大,但效果却好了许多。
在为具体的作品配弹伴奏时,选择的和声应以简捷为主。要根据作品的风格、体裁等特点选配和声。如果是进行曲、欢快的歌曲等,和声的力度一般都较强,宜多选用原位的正三和弦,根音关系上四度的和声进行,以突出其进行的强力度;如果是较为抒情的歌曲,就需加入副和弦,并适当使用和弦的转位,减弱和声进行的力度。
3掌握一定量的伴奏织体
掌握了一定的钢琴技巧,和声基础,就要用一定的形式进行陈述。伴奏织体就是和声基础应用于具体作品中有规律的陈述形式。而这个形式是否恰当,怎样选择才能恰当,应当有一定的根据。如伴奏织体的特点与表现力、演奏方法以及钢琴技巧、综合应用能力等。伴奏效果的好坏,除了和声效果以外,主要就是伴奏织体的应用了。因此,设计好伴奏织体对于弹好即兴伴奏很重要。
伴奏织体大致分为和弦式、分解式、半分解式和综合式几种类型。每一种织体类型既有其本身的特点,又表现了某些相同之处。
和弦式:表现坚定有力、气势磅礴、庄严宏伟等形象;分解式:表现抒情流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等形象;半分解式:表现欢快、跳跃、舞蹈特点、机警果断、节奏感强的形象。
由于演奏法、组合方式(音区、速度、力度、排列法、节奏等)的不同,每种织体又可具有不同的表情和特色。如和弦式的织体,均匀的、一拍一个和弦的织体,可表现出坚定有力的特点,而长音的和弦又可表现出安静、抒情的特点;分解和弦式的织体平稳中速的八分音符要表现出抒情的特点,而跨高、中、低音区、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进行的琶音音型又可表现澎湃起伏、波涛翻滚、激情动人的情感。如果再将上述三种基本的织体类型加以恰当的综合运用,所表现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
在具体运用时,要从歌曲的体裁、风格、情绪、表现内容等方面来考虑,设计伴奏织体。如为《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这首歌曲选择伴奏织体,首先要对其进行分析:这是一首二段体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节奏铿锵有力,赞颂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应以和弦式织体为主。
A段(5~12小节):5~10小节是陈述部分,应相对平稳;11~12小节是向B段高潮部分的过渡,应比前面激越一些。
B段(13~16小节)是高潮段落,织体应浓重,低音声部要尤为突出,要加入高音区的旋律,中音区应加入填充的和弦,以避免出现中空的音响效果。这首歌曲的织体可这样分布:
A段(5~10小节):
B段(13~16小节):同前奏。
在即兴伴奏中,关于伴奏织体的设计与运用,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推敲,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
4综合应用能力及对其他基础理论的掌握
综合应用能力是指钢琴技巧、和声基础、伴奏织体的运用等方面的综合,以及伴奏与演唱者的合作、艺术实践经验等。这一能力很重要,它决定着即兴伴奏编配及弹奏的质量及总体效果的好坏。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它所涉及到的知识很多。所以要想弹好钢琴即兴伴奏,就需要从各方面提高自己。除了和声之外,还应学习一下曲式分析、复调、作曲、配器等方面的知识。要弹好钢琴即兴伴奏,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了解各个时期的作曲家及其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分析其风格特点,如和声的进行、和声的节奏、低音进行的特点、伴奏织体的运用等。当我们把它总结出来之后,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就好象是我们自己的一样,运用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非常自如了。
综上所述,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项涉及到很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虽不易掌握,但只要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定能掌握这项技能。
参考文献
1 徐慧林、林棣华.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10
2 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8
3 戴定澄.钢琴即兴伴奏基础训练的突破口[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2)
4 孙维权.论即兴伴奏教学的十大要领[J].音乐研究,1995.12(4)
Piano Improvisation Exploration
Chen Jiwei
Abstract:The piano accompaniment is a very practical improvisation skills. Articles from piano technique, harmony based accompaniment texture, comprehensive capabilities and improve their musicianship discussed several aspects of how to better your improvised piano accompaniment.
2011年7月我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三天的培训。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即兴伴奏的知识,以下是我培训几天来的心得:
钢琴即兴伴奏是在只有歌曲旋律而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的一种弹奏,学习时不要过分强调”即兴”,实际上即兴伴奏必然事先要熟悉旋律,了解歌曲的调式、调性,考虑一下伴奏音型后才能进行伴奏。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在看到或想到旋律的同时,就在脑海中形成和弦配置的能力。为了适应不同演唱者的音高要求,即兴伴奏需要能做到随时变调。钢琴上实际音高有12个调,但常用的也就五六个,即C、D、F、G及降B等。歌曲的百分之八十都集中在这几个调中。熟悉以上几个调,基本上就可以应付了。即使某个调不熟悉.也可以用最邻近的调来代替。学习即兴伴奏的另一个重点是伴奏音型的配置。伴奏音型有柱式和弦音型(适合进行曲)、带低音的和弦音型(适合午曲)、分解和弦和琶音和弦音型(适合抒情歌曲)。不同的歌曲应根据其特性选择不同的伴奏音型,有时候同一首歌曲需要采用两种以上的伴奏音型。即兴伴奏中,配置和弦用得最多的是正三和弦(1级、4级、5级和弦)和属七和弦。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熟习常用的几个调中的正三和弦和属七和弦在键盘位置上,放在和弦之间的连接上,这样在伴奏时才能应用自如。抒情歌曲的即兴伴奏通常可采用带低音和弦及分解和弦音型来伴奏,但用得比较多的是采用琶音伴奏音型,这是因为用琶音音型伴奏相对简单,同时伴奏的歌曲更为优美动听。但琶音伴奏音型也会遇到和弦配置的问题,同样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也是将旋律节拍重音作为配置琶音和弦里的基本音,即左手从低到高的第一个音。琶音和弦的第一音确定了,后面的几个音就可以按顺序弹了。
(一)钢琴弹奏技巧的训练
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需要从钢琴基础入手,只有拥有熟练的钢琴弹奏技巧演奏者才可能拥有即兴伴奏的能力。钢琴弹奏技巧可以按照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熟能生巧”原则进行训练。首先,学习了解不同的触键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根据歌曲要求选择合适的触键方法。演奏者在基础训练上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熟练弹奏钢琴的24个大小调、音阶、和旋、半音阶,做到“烂熟于手”,为即兴伴奏打基础。其次,钢琴是一门艺术,演奏者必须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不同的人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同一首曲子,弹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弹奏者要善于将自己融入其中,不能机械的将弹琴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要将其做为朋友,互相认真对待。
(二)和声基础的训练
钢琴弹奏技巧是进行即兴伴奏的基础,和声则是即兴伴奏为了达到必然效果所必须的辅助工具。相比现代和声,传统和声局限性较高,存在诸多规定和限制,不利于演奏者的发挥,因此受到现代和声的极大冲击。但是,传统和声是现代和声的基础,进行钢琴演奏必须从传统和声进行学习,打好基础,在传统和声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声基础训练完成后,学习者还要对和声布局原理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为了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学习者还要扩展学习领域,研究分析通俗歌曲。
(三)伴奏音型的训练
为了灵活运用伴奏音型,进行有效的伴奏音型训练,学习者必须了解伴奏音型的原始形态及其发展脉络。伴奏音型以和声为基础,在和声的基础上进行变换,辅以钢琴演奏的基础技巧,以此达到想要的演奏效果。钢琴的伴奏音型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分别为和弦式、分解和弦式、半分解和弦式。和弦式、分解和弦式、半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是任何一个钢琴学习者所必须掌握的基本伴奏音型,为了能够拥有即兴伴奏的能力,钢琴学习者还要在此基础上对这三种伴奏音型进行扩展。和弦式主要是变换节奏,增加音乐表现力。分解和弦式的扩展主要通过改变和弦音的顺序、节奏、演奏方法来实现。半分解和弦的扩展主要通过变化交替音的方式实现。
二、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研究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
(一)教学观念的改变
为了从整体上提升钢琴学习者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和水平,就要改变传统的以钢琴和声乐为学生唯一必修课程的观念,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提到与钢琴和声乐同等重要的位置。钢琴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以传统观念为基础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在继续进行钢琴和声乐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即兴伴奏教学。
(二)课程设置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课的课程设置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要想进行钢琴即兴伴奏,首先,演奏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钢琴和声乐基础,因此在开课时间上可以比钢琴和声乐课晚一年。教师利用这一年时间对学生进行钢琴和声乐训练,钢琴上重视基础训练,声乐上重视和声学课程和试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其次,在学生拥有一定钢琴和声乐基础后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并且逐渐增加课程时间。
(三)教学方法
钢琴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灵活多变,合理分配课堂时间。钢琴即兴伴奏首先要懂理论,同样要重实践,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分配,1/2用于理论讲学,1/2用于课堂实践。其次,教师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经常弹奏较为古老经典的曲谱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偶尔以通俗流行歌曲为案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要善于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一定要把握课堂实践时间,通过观察学生演奏及时发现错误,帮助学生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结语
钢琴即兴伴奏是演奏者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需要综合钢琴、声乐、心理、社会等多种学科知识。为了提升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和水平,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和教学方法,采用全新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钢琴弹奏技巧、和声基础以及伴奏音型进行特殊训练。
摘要:在幼师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师生不仅具备扎实的钢琴基础弹奏技能,还需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钢琴的即兴弹奏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即兴弹奏的能力。当前幼师专科学校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暴露有非常多的问题,笔者试从即兴伴奏的训练目的,训练方法入手浅谈幼师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训练。
关键词:即兴伴奏 钢琴训练 幼师钢琴
钢琴的即兴伴奏,指的是依据音乐作品的风格以及内容,有逻辑地快速配以正确的和声,鲜明的织体,形成对音乐作品的衬托和补充,并在钢琴上即时演奏出来。钢琴即兴伴奏作为幼师生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应当已具备基本的钢琴弹奏能力,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通过大量难度层次逐层递进的训练,掌握即兴伴奏的相应技巧,形成即兴伴奏的能力。但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幼师生的钢琴弹奏能力参差不齐,音乐基本理论基础薄弱,多数学生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钢琴即兴伴奏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才能充分应对以上问题?实施有效的的即兴伴奏技能训练,实现钢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即兴伴奏的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一、了解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
(一)即兴伴奏综合性强
钢琴的即兴伴奏综合性非常强,是将钢琴的音乐理论知识以及钢琴的弹奏技能集于一身的复杂训练,可是在幼师生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训练中,非常多的学生并不能达到良好的即兴伴奏效果。究其原因在于,钢琴即兴伴奏对于和声基础和基本乐理有很高的要求,虽然幼师生在一年级时候已经学过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在正式学习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前,很多学生已经遗忘了大部分的理论要点,所以音乐理论同和声知识的学习与练习要贯穿与钢琴基础课程学习的始终,确保以熟练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钢琴弹奏能力,顺利过渡到即兴伴奏的学习当中。
(二)即兴伴奏是一种创作
即兴伴奏实际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工作,在创作过程中音乐情感会得到快速的强化,对日常的音乐积累越多这种强化水准就越高。在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中,幼师生要具备高度的音乐敏感性以及扎实的键盘能力,在和声的选择上,不仅仅会熟练使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从属和弦等的灵活运用再加以建立在熟练钢琴技巧上的丰满的钢琴织体,才能顺畅地表达出想要的音乐效果。
二、建立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训练体系
(一)明确即兴伴奏课程目标
幼师生在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学习时,首先要树立深刻的认识,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是为了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依据幼儿的音乐活动需要进行即兴的发挥,帮助幼儿进行歌唱,律动等音乐活动学习。幼师生必须要从内心认识到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从事幼儿教育专业教师的必备基础技能之一,通常来说包含了唱和弹两个方面的技能训练,二者互为补充,成为有机的整体,所以在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时,教师要时刻围绕着这二者做文章,时时不忘体现即兴伴奏的实用性和综合性特点,广大幼师生只有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才能够发自内心地产生学习的欲望,认真刻苦地练习即兴伴奏。
(二)创新即兴伴奏教学模式
当前传统的幼师专科学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大部分都是大班教学,由于幼师生的钢琴功底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大量学习困难的累积,带来了学习上惰性,使得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非常差。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基础训练中,必须要创新教学的模式,采用竞赛课、指导课、小课、大课结合的方法,依据钢琴素养接受能力的差异,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学习。另外,在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从钢琴弹奏入门开始,就要打破只弹不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开始学习钢琴时,就养成良好的边弹边唱的习惯,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单手和双手训练中,达到同步弹唱的目的。
(三)阶段性的即兴伴奏训练
1.基础训练阶段。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键盘等理论知识,进行钢琴键盘基本功的训练,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教师要为学生讲述常用的基本伴奏音型。不同的节拍,不同的题材歌曲,伴奏音型都会有所不同。教师要依据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教材,进行相应歌曲的即兴伴奏弹唱练习。在教学中,还可以播放幼儿经常演唱的歌曲,进行即兴伴奏训练,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学习中,快速的提高应用能力。
2.能力提升阶段。是在进行基础能力训练之后进行进一步的提高,掌握更加熟练的手法以及演奏技术,依据幼儿歌曲的效果探究其作品风格。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提注重训练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幼儿音乐活动中经常使用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巩固和声以及键盘的认识;尝试从文化层面理解幼儿歌曲的创作特点;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嗓音条件、音域状况,选择恰当的伴奏音区,为幼儿展示纯真童趣的音乐风格;重视重属和弦的使用,深入分析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弦的应用情况。在能力提升阶段,幼师生的理论认识得以加强;能够独立的分析幼儿歌曲的特点;可以从调性、和声、题材、情绪、趋势、节拍、节奏、调式等方面,通过大量的作品在比较过程中总结幼儿歌曲的类型,确立正确的音乐风格;能够在钢琴即兴伴奏编排时,依据幼儿的思维特性,使用各种丰富的表现方法。
综上所述,幼师专科学校钢琴即兴伴奏课作为幼师必备的基础技能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幼师生只有在认清其教学目的的重要性时,才能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经过阶段性的大量伴奏训练后,才能提升即兴伴奏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但是,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理念的更新、新音乐课标的实施, 我们应从更高的点上去认识钢琴即兴伴奏在培养未来小学音乐教师中的作用, 并力求在实践中探索一种新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音乐思维的教学模式, 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潜在素质与能力, 夯实基本功, 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有关音乐理论书籍中, 也陈列了一系列关于即兴伴奏方面的专著, 但对于中师这一块, 或者是说专门解决中师即兴伴奏这一块, 其实际意义不太大, 其罗列的各种方法对于中师生来说起点有点太高, 大多数中师生大多数中师生基本上搞不清楚其编配方式与进程, 不太切合中师生实际, 因而, 有必要对中师钢琴即兴伴奏进行必要的专门陈述。
我从进入高校学习至今, 经常性地实践和探索这一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注重经常性地更替与更新不同的教学模式, 并进行一系列归纳, 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即兴伴奏与相关理论
所谓即兴伴奏, 是指弹奏者在一首乐曲没配好伴奏谱的情况下, 自行在短时间内即兴为它做钢琴伴奏。它需要弹奏者融基本乐理、和声编配、曲式分析、伴奏音型、弹奏技巧为一体在短时间内即兴综合运用, 并即时地发挥出来。即兴伴奏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技能和技巧能力, 在音乐教学、专业训练等领域有很强的实用性。
1. 基本音乐理论
基本乐理是我们为歌曲编配伴奏的基础性知识, 只有全面掌握基本乐理, 才有具备钢琴即兴编配弹奏能力的可能性。让学生掌握音、音区、音律、节奏、速度与力度、调式、转调与移调之外, 最关键的是掌握音程与和弦两大块。我们要讲解清楚音程的种类、音程的原位与转位、音程的构成, 不协和音程与不稳定音程的解决;三和弦与七和弦的种类与构成、和弦的转位、调式和弦的特性等重要问题, 便于为乐曲编配伴奏。实践证明, 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 如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 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基本乐理, 才能逐步为乐曲编配即兴伴奏模式。
2. 和声学理论
和声是研究和音的结构, 以及它们如何连接的理论, 也就是几个和弦如何展开功能性进行的问题。即兴伴奏与之相关的和声应称之为应用和声, 而非理论和声, 因而在实际编配弹奏过程中, 应灵活运用, 不能死搬硬套传统和声模式。
我们要讲解清楚大三和弦、小三和弦与四部和声;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与原位三和弦的连接;教会用正三和弦为旋律编配和声;正确进行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之间的转换;和弦的终止与终止四六和弦;大调与和声小调功能体系与自然音体系;原位属七和弦的进行与解决等。
3. 曲式学理论
音乐作品中的曲式是指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音乐事件在一个时间段中按一定逻辑加以分布、组合而成的结构关系。简言之, 曲式也就是音乐过程的结构, 它讲求整体性。
在编配伴奏时, 我们要考虑到音乐作品的基本结构, 它是一段体、两段体或是三段体?构成原则是前后呼应、起承转合或是变奏形式?只有分析清楚这些结构, 我们才能为不同的音乐素材编配不同的伴奏音型, 最大限度地体现乐曲音乐风格特色。
同时, 在编配伴奏中要重点考虑到乐曲主导乐思———主题的编配。因为在一首乐曲中, 最能反映情绪风格的往往是主题, 只有充分为主题编配好音型, 才能体现乐曲的基本风格。
4. 配器学理论及其他
乐曲钢琴伴奏的编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不仅要考虑到乐曲的题材、体裁、内容、结构、旋律、风格、调式调性、节奏特点、所供演唱对象, 还要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具体布局与编配。
如运用的伴奏形式是带旋律伴奏还是和声性伴奏。如果选择带旋律伴奏, 则要明确是变化重复旋律还是严格重复旋律;将旋律置于高、中、低哪个声部?如果选择和声性伴奏, 则要注意和声音型的选择与和声功能色彩、和声的厚度与风格、伴奏音型是用一种还是几种贯穿形式?在伴奏中尽量体现出音乐的呈示、展开、结束;乐曲引子、间奏、尾声的伴奏处理、高潮的烘托方式等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即兴伴奏与听觉训练
即兴伴奏离不开听觉的训练, 我们要求学生建立良好的和声听觉能力与分辨和声的能力。中师生在编配伴奏时不知道如何按照和声进行的规律为乐曲配和声, 不知道和弦之间的关系与运行规律, 这需要教师在重点讲述和声进行规律的基础上, 为学生范奏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乐曲中不同和声配置的音响效果, 让学生依靠听觉感受优劣, 决定取舍, 逐步使中师生建立起敏锐的和声分辨能力, 掌握和声进行的主题框架, 培养内心听觉和对和声色彩的想象力。此类听觉训练亦可通过视唱、合唱等音乐活动进行辅助培养, 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和声进行概念。
中师生的钢琴基础较弱, 反映在即兴伴奏上的能力也不一样, 因而教师在照顾大多数同学的基础上, 逐步示范其他和声进行模式, 让学生继续听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七和弦相结合的伴奏效果与原本正三和弦伴奏的听觉效果, 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多种和弦进行在和声色彩上的变化效果,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它, 并逐步运用它。
三、即兴伴奏与实践弹奏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 它很注重实践弹奏。教师在课堂中讲授了大量的相关理论, 但学生的实践弹奏应该是主体, 因而教师应当在实际示范中融入理论, 进行边弹边讲, 及时解决现实问题, 针对学生编配弹奏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示范弹奏与多种实例分析来解决, 让学生现学现用, 效果更佳。
在学生实际弹奏中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理论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在学生实际弹奏中, 教师也可以检查作业、考试打分, 如此面对面的现场批改作业要比作业本上的批改方式有效得多。通过现场弹奏, 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实践弹奏能力, 又使其他学生从中收获一些知识, 一举两得。同时, 要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实践, 经常性地安排前次作业优秀者为全班同学演奏, 教师现场点评, 学生参与讨论, 启动学生的思维分析与改进并举。
四、即兴伴奏与新型教法
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师生传承式教法, 此教法至今仍在沿用, 教师怎样教, 学生怎样学, 课堂讲授是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 即兴伴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如果将它变成以讲授理论为主而不进行演奏能力的训练, 学生学完之后还是不会弹即兴伴奏, 如此教法对学生来讲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如果我们尝试打破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 改以启发与引导式教学方法, 就可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将即兴伴奏理论分为几个模块, 采用大课理论讲授与小组实践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 大课主要进行即兴伴奏相关理论讲授并布置课后练习的作业, 小组实践辅导时面对面为学生即兴弹奏指正与指导, 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辅导环节, 使小组内的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在同学面前演奏作业, 教师客观的评价与指导使每位同学都能检查作业中的相关问题, 这比单纯的传承式教学收获更大, 理解得更为全面、透彻。
大多数同学基本掌握了即兴伴奏的相关理论, 但不知道如何在伴奏中运用, 缺乏综合应用与快速、即兴反应能力, 为此, 可适当通过固定模式与规律性功能进行模式强化训练, 让学生觉得即兴伴奏是一门有章可循的学问, 而且在每一模块理论讲授中, 安排几位弹奏较好与编配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中演奏, 并由演奏学生介绍编配思路与想法, 全体同学来评价, 营造一种浓厚的氛围, 使得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五、即兴伴奏与学生主体
即兴伴奏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在以实践基础的训练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逐步启迪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与思维表现能力, 培养创造性。
即兴伴奏属于形象思维, 而现在的中师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 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或书本上的知识, 更热衷与现代流行音乐。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度, 既保证正常传统理论的讲授, 又不排斥学生的这些想法, 尊重他们对不同音乐文化的体验, 促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形成一种综合而又独特的弹奏风格。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 将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交给学生, 让学生不仅学到即兴伴奏的知识, 更学会一种体验音乐与创造音乐的思维方法。教师要以一种互动的教学形式与学生交流编配规律与演奏心得, 与学生建立一种心灵上的沟通, 形成一种默契、和谐的教学氛围, 以便教学获得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高天康著.钢琴即兴伴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
[2]斯波索宾著.和声学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方式;教学特点
通常来说,钢琴即兴伴奏主要指的是:当只存在旋律或者是一定音乐动机的状态下,即时即兴地为某段歌曲或者是乐曲实施伴奏行为。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我国基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要求不断更新先进的教育理念,实施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从全新的角度出发,针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重要特性进行重新审视,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一、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所具备的相关特点
1.综合性
这门课程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其可谓是将音乐理论以及钢琴弹奏技巧集于一身的复杂类课程。其中,音乐理论涵盖有复调以及和声、曲式等内容。音乐思维发展的关键在于音乐理论的汲取,基础训练则是钢琴技能,因此,钢琴即兴伴奏课程需构建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
2.创造性
从严格的角度来说,钢琴即兴伴奏可谓是一种简明、特别以及快速、具备较强情感化的创作形式,跟配器作品以及对位、作曲创作相同,其同样需要日常酝酿与积累。若缺乏刻苦的钢琴技能训练以及熟练的键盘和声掌握,欠缺丰富的实地操作经验以及高度功能性质敏感程度,就想创作出完整的能够进行乐曲特色表现的伴奏则是不可能的。
3.不可替代性
弹奏者所具备的音乐素养以及音乐修养、实际应用能力的高低跟钢琴即兴伴奏的优劣程度是有着直接必然联系的。在钢琴上进行这一即兴能力的确定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其拥有宽广的音域以及较多声部等优势特性,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意一种乐器可以将其替代,钢琴即兴伴奏可谓是进行音乐创作有效表现的关键性内容。
二、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方式
1.有效培养学生的基本识谱能力
在实施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过程当中,需培养学生的熟练识谱的能力,力求做到在看见调号以后,则立即明了调。在结合旋律的主要支点音基础上立即领会到相应调式,对于乐曲中的调以及调性、调式所体现出的主要意义进行深入理解。当看到拍子以后,则需了解旋律与重音的基本规律,强化基本的节拍律动意识,紧抓旋律脉搏。当遇到不同的结合音的时候,则能够由两音间的音程关系中将旋律的起伏变化及时判断出来,有效增强音乐情绪意识。在不断推进意识的进程当中,便于学生针对曲式结构以及乐曲的分割有着较为准确地判断。
2.树立键盘技术即兴意识
具备一定的键盘演奏技术是进行伴奏的必要保证。在教学中,需从练习基本功的角度出发,要求每位学习键盘技术演奏者由最基础开始进行键盘演奏技术的学习。唯有清楚地意识到每种弹奏技巧,才能在该项学习上倾注更多精力,对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理解以及表现造成积极影响。与此同时,需培养学生的边弹边编制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其自弹自唱能力的不断强化,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声乐伴奏机会,使学生可以跟各类型歌曲音乐有着广泛的接触。
3.强化教学方法
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所涉及使用的手段方法有着很强的多元性,不管是和声式的主调伴奏织体,还是对位式的复调伴奏织体,其具备各自独特的展现,如何恰当地使用则是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弹奏伴奏织体是得以全程贯穿,其作为训练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从浅到深地进行伴奏方法学习,可谓是提升学生相关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教师在钢琴课的讲授过程中,需分析讲述学习钢琴及钢琴音乐的发展史。在讲授声乐课的时候,需为学生介绍学习歌唱艺术的发展史及对各种流派的深入了解。在进行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的时候,需顺带讲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及相关史料的讲述。
4.开拓学生的藝术创造思维
即时性和即兴性充分展现着真正的钢琴即兴伴奏艺术美丽,可是,这两个性质并不是代表着随意跟任意,钢琴即兴伴奏的即时即兴主要是在扎实的音乐基础上进行构建的,与其较为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这样说,若是缺乏扎实、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则一切音乐学习都是空谈,没有任何实施意义。若是只具备深厚的音乐理论知识,却缺失较为灵活的艺术创造与想象能力,会导致艺术能力的发挥受到严重的制约。
就钢琴即兴伴奏而言,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与灵活的艺术创造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在日常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过程中,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譬如,讲课的时候要求学生即兴地为同样一首乐曲或者歌曲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伴奏方案。教师有针对性地就此进行指正与评价,如此一来,能够尽可能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扩展,同时,不断强化的学生实践能力。可见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钢琴即兴伴奏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运用意义。
5.注重实践考核
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需针对具体的检查考核机制实施重点关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仍存在有不重视即兴伴奏课程的现象。即使针对实际考核进行明文规定,但考核内容却是在考核的前一到两周的时间内就被提前告知,如此一来,导致学生即兴伴奏能力难以实现真正提高。因此,在进行实践考核的时候,能够事先选出多首类型不同的歌曲,待学生到达现场以后再抽取,即时准备,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认识歌曲的调号、拍号、调式以及根据歌曲的基本情绪的时间,可以及时地进行音型织体选择便可。采用这种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平时学习中倾注更多精力,使其增加即兴考核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有效地展开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地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使学生创造出更多个性的音乐,找到属于自己的伴奏方式,实现自身综合实力的优化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中升.浅析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和声问题[J].大众文艺:理论,2009(17).
[2]梁智源.浅论钢琴即兴伴奏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
朱永江
工作单位: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第四小学
指导教师:徐敬民
一、问题提出的意义
所谓钢琴即兴伴奏,是指没有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在脑中形成和声的配置和音型织体的编配脉络,用钢琴为歌曲(乐曲)快速有效地伴奏,起到对歌曲的补充和衬托作用,它是理论作曲知识和钢琴演奏技巧相结合的产物,是即兴创作和表演的特殊艺术方式。
钢琴即兴伴奏在现今中小学及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中,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它能起到艺术指导作用。教师用富于音乐感的即兴伴奏带动学生投入作品的情感,用音乐前奏作预示,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进入,用间奏来推动歌声,激起音乐的转折掀起高潮。尤其在幼儿的音乐课中,钢琴即兴伴奏在体态律动、歌舞剧表演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用钢琴即兴伴奏与即兴弹奏替代教师的语言导向,用以启示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通过琴声的渲染使教学充满音乐的气氛。
钢琴音域宽音量能大能小,音色和演奏技巧变化丰富,能表达优美抒情、轻快活泼、气势雄伟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在我国音乐教育学是最年轻的学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音乐教育专业是我国音乐专业中发展最迅
速的专业。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的突飞猛进。钢琴即伴奏不仅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许多专业和业余爱好者也争相学习,钢琴即兴伴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音乐修养,它能扩大艺术视野,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同时可获得更好的舞台实践机会,提高钢琴演奏的歌唱感、节奏感和视奏能力。对于有志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的人,是一种必备的技能。本研究以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其钢琴即兴伴奏的现状,依据自己收集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调查研究问题
1、音乐基础较差的教师存在的问题
(1)、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说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伴奏最基本的音型如和弦及转位的弹奏指法和触键方位不明确。
(2)、在和弦序进方面没有规范的设计,调性不明确,在键盘上每个大小调最基本的Ⅰ、Ⅳ、Ⅴ级不熟悉,在伴奏中左手只是跟着旋律弹八度或单音,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
(3)、伴奏音型掌握的少,对于不同体裁风格的歌曲所使用的音型分辨和使用能力差,千篇一律。如:都用1535或分解和弦和柱式和弦,不能分辨是抒情歌曲还是进行曲,对比段落之间音型的变化太少或不恰当。
总之,这部分教师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步骤还不了解,或者说缺乏练习。这样的教师大多集中在农村中小学,他们的进修机会少,教学条件较差,在我们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集中有限的培训时间,并利用他们自学和岗位自练来提高即兴伴奏能力,是需要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2、音乐基础较好的教师存在的问题
(1)、这部分教师在弹奏技巧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但技巧应用时,往往不实用,不能快速转化为弹奏即兴伴奏音型的技巧,不能熟练地与键盘和声相结合,不能弹奏各调和弦序进及转化出多种音型。
(2)、键盘和声方面缺少色彩和风格性的变化,在掌握基础和弦序进上应进一步丰富和声手法。
(3)、在为民族风格的歌曲伴奏时和弦音型的选择不规范。在伴奏音型运用方面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整体的设计及灵活的转化,这部分教师在教学基本功方面基本上过关,并基本能胜任音乐教学工作,但仍然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三、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几点想法
1、用指腹弹奏出有变化、音响有层次的声音
在弹奏时手型要平点,用手指肉多的地方来弹琴。因为那里有很多的神经,可以刺激我们的耳朵,让我们用耳朵去聆听音乐。在弹奏时注意声音有变化,和声的各个声部要有层次,而旋律声部是灵魂应突出,要把好的发音变成弹奏的习惯,让自己喜欢弹。熟话说:“素质教育乃习惯教育,让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养成习惯”。这一点对钢琴演奏者非常重要。
2、和弦的运用
①、三和弦和七和弦并重,尽量多用七和弦。②、和弦连接首选上行四度连接。
③、为了延长和声语句,可进行三度替换。
④、如需和弦变化色彩,可以将自然三音升高或降低伴音进行变化。⑤、五声调式七和弦弹奏方法:大三和弦加大六度,小三和弦加小气七度,终止属七和弦加九度。
⑥、将终止式和声语汇(V7——I)与其他语汇加以区别,要在句尾用。⑦、舞曲节奏型应按照规范化特点弹奏,其它织体可根据需要疏密适度掌握,不要过分规范化。
⑧、句尾补充:模仿式(旋律节奏不变化,提高八度,有回声的感觉)、华彩式(可以上、下行音阶)、线条式(在分解和弦的基础上,加点和弦外音)。
3、伴奏织体与节奏型的运用
①、节拍性柱式和弦。柱式和弦是指以三和弦(也可以用七和弦)为基础的三个音(或五个音)同时发音的柱形的和弦形态。主要特点是具有丰富和充实的和声效果和主体感,在节奏上突出了节拍的拍律作用。节拍性柱式和弦可用基本形态、琶音、震音等三种方式演奏,可用于伴奏进行曲。
②、柱式和弦的节奏分解。柱式和弦可用各种节奏奏出而构成柱式和弦的节奏分解音型。柱式和弦的节奏分解包含着节奏与和声两方面的表现意义。优点是:既有和声的主体感,又有节奏流动感,可用于伴奏舞曲。
③迂回式分解和弦。是指将一个和弦上、下迂回,微微蠕动的波浪型进行而构成。可以用单音的分解或双音的分解,也可以单、双结合的分解。其主要特征是微波型流动感,可用于抒情歌曲伴奏。
④、线条式分解和弦。是指和弦以单音先后奏出而形成上、下行的线条式进行的织体音型。它具有和弦分解与节奏分解两种涵义。其主要特点在于音的进行方向所形成的直线上行或直线下行及上下行结合的波浪型的进行形态,具有延绵不断的流动感与线条波澜起伏的特性,可用于抒情歌曲伴奏。
4、钢琴即兴伴奏的分类
①、带旋律伴奏。这种伴奏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一只手弹奏歌曲旋律,另一只
手弹奏伴奏音型。这种的伴奏方式要求弹奏者具有良好的试奏能力,或对伴奏歌曲的旋律非常熟悉。带旋律伴奏的伴奏音型大多集中在中左手,但是当“旋律左手化”时,伴奏音型也就会到右手上去了。要弹奏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歌曲,而且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的时候,采用低音与两个八度以内的伴奏音型来弹奏是比较常见的,这种伴奏方式可以把歌曲明确分出三个相对立的部分,即:低音声部、中音声部、旋律声部。例如:给歌曲《卖报歌》伴奏,就可以运用有旋律伴奏。左手采用八度内的半分解和弦音型跳跃式进行,右手弹奏旋律,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②、不带旋律伴奏。是指左右两只手分别弹奏低音与伴奏音型,在伴奏中不带旋律或偶尔出现旋律或将旋律隐藏于和声织体中。由于不弹奏旋律,双手的分工合作就更灵活,伴奏音型的样式与组合会更多样,伴奏音型的音区也更加宽广,色彩更加丰富及富于变化,也加强了音乐表现力。与带旋律伴奏相比较还降低了弹奏难度,因而成为被众人首选的一种即兴伴奏。例如:为歌曲《歌声与微笑》伴奏时,采用无旋律伴奏,双手共同弹奏活泼欢快的半分解和弦进行,左手加重低音的BASS效果,伴奏出来的效果会很好。
③、综合型伴奏,无论是带旋律伴奏还是不带旋律的伴奏,相对来说都有一定缺陷,如果仅仅采用一种方法,很难把一首歌曲的伴奏效果发挥到较高的境界,若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则两种方法相互补充、相互对比,就恰如其分的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之处。例如:为歌曲《军港之夜》伴奏时,在前奏、间奏、尾奏以及歌曲的高潮部分都采用有旋律伴奏,而在其他部分运用不带旋律伴奏,即降低了伴奏难度,又丰富了伴奏形式,烘托了音乐的表现力,且使音乐层次更加明显。
5、处理好前奏、间奏、尾声是弹奏好伴奏的关键
前奏至关重要,通过前奏可以使歌唱者和听众共同进入歌曲所需要的特定环境,在音乐形象的提示、情绪的酝酿方面做好准备,使歌唱者听众在一个恰当的氛围中表现音乐与欣赏音乐。间奏是连接乐段与乐句的桥梁,如果没有间奏部分的参与是无法顺利完成音乐的转换与过度的。特别是大型作品和艺术歌曲中间奏显得更加重要。尾声的弹奏可以使歌曲的主题得到升华,在结构上起到了补充的作用,特别是在强调结束时给歌曲增加了功力与结束感。三者在伴奏中都属于弹奏者个人华彩展示部分。
6、要想弹好钢琴即兴伴奏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如和声学、作曲法、作品分析等。钢琴即兴伴奏属于多声部音乐的范畴,当然需要和声基础,而和声理论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伴奏的音响效果和表现力。应用和声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歌曲的体裁形式、调式、曲式、内容进行分析,对于一首完整的作品,是否能恰当的选择和声、织体、伴奏音型,主要是看看对作品
分析的是否明确深刻,如调式是怎样的、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节奏怎样、速度怎样、什么样的风格等这些都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确定。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和一首坚定有力的进行曲肯定有着诸多方面的不同,就是同一首歌曲在每个乐段之间以及从呈示发展到高潮再现的处理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们从伴奏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要掌握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
②、要掌握一定的键盘弹奏能力。要掌握大调和小调的常用调性、基础练习、各调的音阶琶音。掌握各调的正
三、副三和弦,在进行同音保持练习、平稳进行练习。这样才不会显得有些笨拙,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使钢琴技巧与即兴伴奏的技巧同步发展。掌握了钢琴的基础,就要用一定的形式进行陈述,伴奏音型就是应用到具体作品中有规律的陈述形式,而这个形式是否恰当应有一定的根据。如钢琴的性能、伴奏音型的特点与表现力,演奏方法以及伴奏者现有的钢琴技巧水平,应用能力的水平等。
③、要养成随时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勤奋科学的练琴、刻苦专研的精神。首先要有思想准备,要从听、看、练、写等方面入手。其中“听”听音乐,尤其听伴奏音型与织体;“看”指在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上,多看乐谱,分析作品;“练”指实际弹奏基本功练习与乐曲练习;“写”指将弹奏熟了的即兴伴奏用五线
谱默写成正式的钢琴伴奏谱。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勤学苦练、勇于实践、持之以恒,一定能弹好即兴伴奏。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1、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的问题主要是为了说明怎样提高教师运用键盘和即兴伴奏的能力,在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中能把钢琴作为一件得心应手的教学工具,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2、钢琴即兴伴奏应该是伴奏创编、自弹自唱及实际伴奏这几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
【即兴伴奏】推荐阅读:
即兴伴奏的论文01-20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研究的论文09-19
诗朗诵伴奏09-17
钢琴伴奏基础知识12-30
音乐课堂教学呼唤教师钢琴伴奏的回归07-19
浅谈钢琴伴奏对芭蕾教学的重要性04-01
即兴讲话技巧06-07
英文即兴演讲09-25
即兴英语演讲04-24
即兴演讲题目1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