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车床操作实训教程
1、学生进入实训室实习,必须经过安全文明生产和车床操作规程的学习。
2、进入实训场地后,应服老师从安排,并按规定穿好工作服,不得穿裙子、高跟鞋、拖鞋。女生必须戴好安全帽,辫子应放入帽内。同时要戴好防护眼镜,不得戴手套和围巾进行操作。
3、车床开动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机床各部件和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安全可靠,加油润滑机床,并作低速空载运行3—5分钟,检查机床运转是否正常。
4、机床运转时,严禁用手触摸机床的旋转部分;严禁在车床运转中隔着车床传送物件。装卸工件,安装刀具,清洗上油以及打扫切屑,均应停车进行。清除铁屑应用刷子或钩子,禁止用手清理。
5、机床运转时,不准测量工件,不准用手去刹住转动的卡盘,用砂纸时,应放在锉刀上,严禁戴手套用砂纸操作,磨破的砂纸不准使用,不准使用无柄锉刀,不得用正反车电闸作刹车,应经中间刹车过程。
6、加工工件切削量和进刀量不宜过大,以免机床过载或梗住工件造成意外事故。
7、高速切削时,应有防护罩,工件、工具的固定要牢固,当铁屑飞溅严重时,应在机床周围安装挡板使之与操作区隔离。
8、机床运转时,操作者不能离开机床,发现机床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车,向任课老师报告,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严禁设备带病工作。
9、当突然停止供电时,要立即关闭机床或其他启动装置,并将刀具退出工作部位。
10、工作时必须侧身站在操作位置,禁止身体正面对着转动的卡盘。
想要学好普通车床, 要先对它有一定的了解。普通车床车切削加工的范围很广, 就其基本内容来说, 有车外圆、车端面、切断和车槽、钻中心孔、车孔、铰孔、车螺纹、车圆锥面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带有旋转表面。一般来说, 机器中带旋转表面的零件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 如果在车床装上一些附件和夹具, 还可以进行镗削、磨削、研磨、抛光。等到清楚这些内容之后, 就在教师的教学安排下逐一将以上内容掌握。“听、看, 练”这是学习的三部曲。听, 是听教师讲哪些重点难点要注意的;看, 是看教师的正确操作, 记住要点;练, 就是经过反复练习, 最终达到熟练地掌握。例如转动小滑板车外圆锥时, 先把外圆车到大径尺寸, 然后根据圆锥半角转动小滑板的刻度, 中滑板对刀, 后摇小滑板, 中滑板进刀, 匀速手摇小滑板车到车刀不接触工件, 后摇小滑板, 中滑板进刀, 这样反复车削工件 (在车削过程当中要时时测量, 调整小滑板的刻度) , 等到最后一刀, 提高转速, 中滑板的切削深度要小, 匀速手摇小滑板, 经过这样的车削, 外圆锥的尺寸和光洁度都能得到一定的保证。
常言说:“三分技术七分刀具。”从这句话我们可知道, 车刀在车削加工中的重要性。要磨好一把车刀, 首先要了解车刀的每个角度以及每个角度的作用。教师在作示范磨刀的时候, 我们要注意老师站的姿势和拿刀的姿势, 搞清楚老师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拿刀, 充分掌握其用意, 自己磨刀时要边磨边对照“样板刀”, 看其中的不同之处, 然后慢慢修正。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刀磨不好, 就会欲速则不达。因此, 磨刀时要注意安全, 要顺着砂轮去磨, 手抓紧刀柄, 不能用太大力去磨刀, 否则, 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事故;磨刀时也要不怕脏, 不怕累, 不怕苦。经过反复磨刀练习, 我们就会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磨刀的姿态和方法。
以上是本人在车工实习操作中得出的学习经验, 希望大家能认真学好这门技术, 为自己的将来描绘出美好的蓝图。
【关键词】三角形外螺纹;车削;普车实训;教学
实训课是技工学校的教学重点,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意志品质。培养一名技能型人才,并非一件易事,要理论联系实际,在操作中要精益求精,必须要潜心研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有效的培养方案。下面就以“三角形外螺纹车削”这一课题为例,谈谈如何在普车实训中的教学应用,我将“三角形外螺纹车削”这一课题分解为“知、熟、巧”三个阶段并分别谈谈其中的应用。
一、知
外三角形螺纹车削课题是普通车工专业第二学期实训课的重点内容,学生经过两个学期的普通车床学习,已基本掌握车削大部分基本操作,对车削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生产实训前学习了螺纹的有关工艺知识,对螺纹部分的知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没有实际接触,因此只能停留在表面认知阶段。若想加深学生对螺纹部分的了解,首先组织学生进行样件的直观讲解,了解螺纹种类、用途、各部分尺寸计算、常用车削方法等,从而增加感性认识,以激发学生对实训的兴趣和热情。在进入实际操作时,注意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时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此时学生对新课题感到好奇,在注意力上也只集中在个别动作上。在这阶段实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并保证每个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并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
针对螺纹车削课题进行讲解。操作开始前:第一,先让学生了解的内容有:1.三角形外螺纹车刀刃磨的角度:刀尖角度60°,前角粗车时5°到15°,精车时0°到5°,后角大小受螺旋升角的影响,根据螺纹旋向进行正确刃磨。在刃磨高速钢材料的外螺纹车刀时要特别注意冷却并且刀刃平直、光洁、对称。2.刀具安装:保证刀尖对准工件中心,车刀刀尖角的中心线与工件的中心线垂直,刀具伸出长度在保证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短些,以提高刀具的刚性。3.车削螺纹前要对机床进行调整,根据所要加工螺纹导程的大小,按铭牌上标准的手柄位置变换手柄。调整大小中拖板运动间隙,防止出现“扎刀”现象,检查和调整中拖板丝杠和丝杠螺母是否有窜动,检查开合螺母工作情况是否正常。4.用开合螺母法或倒顺车法车削螺纹:根据工件螺距的大小,选择进刀方式(直进法、斜进法或左右进刀法)。5.螺纹尺寸的测量和检验:用千分尺或卡尺测量螺纹大径,螺纹中径千分尺测量螺纹中径或采用螺纹环规进行综合测量。第二,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通过了解螺纹的种类及用途,掌握三角形外螺纹的尺寸计算、车削方法、螺纹测量等。第三,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量具、夹具。正确使用螺纹角度板,螺纹环规、螺纹千分尺、螺纹规等。第四,要求学生在车削螺纹时要遵守有关注意事项,初学者一般采用低速车削,并特别注意在练习过程中要精神集中,粗车时要留精车余量。第五,教师进行装刀,对刀、直进法、斜进法、左右车削法、中途换刀、测量等演示。整个过程中教师讲解要得当,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对课题的示范操作步骤进行分解并多次进行,课题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教师在现场巡回指导,并根据学生实训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经过对螺纹车削学习,对此课题的知识由感知认识慢慢进入理论认识,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操作,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熟
在学生“知”道了最基本操作实训后,就要求学生在熟练方面下功夫,不仅要求正确规范的操作达到要求,还要在熟悉操作步骤和时间上有所要求。一般情况下车削螺纹课题时,先由螺距较小的螺纹车削开始练习,在掌握基本车削方法后在进行大螺距螺纹的车削。每一次的练习时间也由原来的较长时间逐步减少,让学生逐步进行,直至达到教学要求。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是重复第一阶段的实训教学内容,学生失去刚刚学习时的新鲜感,甚至产生厌倦的心理情绪,学习的主动性降低。针对这种现象,可采用课题竞赛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对于表现一般的同学同样给予表扬,要全面评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到每位同学的身上都有优点,都有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使学生在“知”的程度上有所提高,达到“熟”的程度,正所谓“工多手熟”。根据学生掌握理解专业技能熟练情况,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熟”能生“巧”的实训阶段。
三、巧
在最后这一阶段的实训尤为重要,是在熟练掌握前两阶段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巧妙运用,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让学生进行全过程的操作。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锻炼学生自己解决,同时鼓励学生多学多问以及同学之间要相互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提高。在操作中学生若出现乱牙、崩刀、扎刀等问题,要求学生沉着、镇静、有次序、有步骤地根据出现情况对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解决,如出现特殊情况来不及思考,就及时切断机床电源及时躲闪以保证人身安全。
四、总结
经过三个阶段的实训,学生能熟悉地掌握三角形外螺纹的车削,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对课题掌握情况,可以延长或减少某一练习环节的时间,将时间合理分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生产实训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教学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只有教师与学生都积极互动,相互促进才能提高教学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规定,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来培养学生,让每一堂课都有内容,让每一名学生都受益。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三个阶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以上就是我对三角形外螺纹车削在生产实训中的教学应用的一些认识。
参考文献
[1]吴云飞,刘锐主编.《车床与数控车床操作实训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刘治伟主编.《机械加工常识》.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成效
1、无安全事故发生
车工实训不像一般的课堂教学,在实训车间里学生面对的是高速旋转的机床,在车床上随时会因为操作不当而飞出高速运动的工件、刀具、金属碎块等,还有高速旋转的砂轮,且随时因操作不慎而爆裂。这些都可能对学生的人身甚至是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这也是车工实训课堂上的最大隐患。而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安全第一的教学思想,每节课上课前的集中都要强调安全,学生操作过程中始终能严格要求学生规范操作,下课前的总结都要把存在的安全隐患加以强调。老师不厌其烦的讲安全、强调安全,不断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操作意识,久而久之学生逐步养成安全操作、规范操作、文明操作的思想意识,从而保证了整个实训过程中无安全事故发生。
2、加强管理,减少消耗,降低实训成本
车工实训成本投入较高,实训过程中材料、工、量具等消耗较大,但为了节约成本,降低消耗,在每次实训过程中,重点加强了材料、刀具、量具的管理,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的出入,对每个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需的材料,都有学生亲自下料,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材料进行登记,并对每个材料做标记号,便于学生对自己的材料进行加工管理,最后在实训结束时,对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材料加工的零件进行登记并打分。
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出现各种失误所造成的刀具、设备等损坏,先由学生自己报告班长,再由班长上报教师,然后共同分析事故原因。进而教育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按老师要求认真规范操作,极大的降低了各种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各种材料、刀具、量具、设备的认为损坏,减少实训中的消耗,极大的降低了实训成本。
3、加强实训考核促使学生认真操作
按照学院教学要求,加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本期实训过程中,把学生实训成绩进行了细化,一个工件按工艺进行考核评分,既缩短了学生轮换加工的周期,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完成实训任务的质量情况,便于实施控制、调整实训任务和进度。
二、学生掌握情况
1.对最基本的操作学生掌握比较好。2.对轴类零件的编程、加工操作及工艺流程学生普遍掌握比较好,都能够独立完成对工件的加工。
3.对于螺纹加工方面80%的学生都能够熟练操作,10%的学生操作不够熟练,其余10%的学生对圆锥、滚花加工比较含糊,在别人的指导下勉强能够完成加工。
4.轴套配合件加工相对而言比较难,只有70%的同学做的件能够配合上,其余同学不是轴的问题就是套的问题,配合不上。这部分学生相对掌握比较差。
三、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进入实训室不安心操作。2.个别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造成操作障碍。
3.人多床子少,实训周期过长。学生相对操作机床时间较少(即人均使用床子时间)。4.重复操作比较少,一个件学生只能做一个件,他对自己在第一次操作中所犯的错误不能在做同样的件时加工以改正。
四、解决方法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教育,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2.加强理论教学,为实训教学打下扎实基础。
3.进一步完善实训管理办法(学生可以采用模块淘汰制教学,对于这门课总共需要完成几个模块,学的好的同学提前进入下一个模块学习,相对较差的同学可以对同一个模块多学一段时间;此外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之前提前结束实训,这样学的较差的同学多腾出一些训练时间)。
五、今后的打算
在今后的实训教学中,首先从自身做起,要求学生要完成的工件,自己提前先进行首件试切,寻找可能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为学生提前打好预防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多研究教材、教法使实训教学搞的更好。
【普通车床操作实训教程】推荐阅读:
车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18
数控车床操作基本技能12-29
数控车床基本操作03-13
数控车床回零操作10-09
数控车床基本操作转12-07
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感想02-10
普通话训练(实训)01-15
数控车床通讯03-13
数控车床实习小结11-29
车床工岗位职责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