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周练(共8篇)
(五)命题人:黄燕华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总分:75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将答案填入下面的方框内:
1—5□□□□□6—10□□□□□
11—15□□□□□16—20□□□□□ 21—25□□□□□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撩.(liáo)拨蕴藉.(jiâ)混.(hùn)凝土因噎.
(yē)废食 B.晕.(yūn)车洗漱.(shuàn)老鹳.(guàn)河不即.(jí)不离 C.潜.
(qián)力寒砧.(zhēn)汗涔.(cãn)涔百喙.(huì)莫辩 D.下乘.(chãng)翘.(qiáo)楚抟.(tuán)扶摇闾.
(lǘ)阎扑地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糍.粑/龟兹.搠.倒/溯.流舂粮./珐琅.髭.须/睚眦.必报 B.央浼./冠冕.纱幔./石墁.戗.兽/怆.然撅.嘴/大放厥.词 C.岑.寂/下乘.倚.靠/迤.逦接榫./鹰隼.遄.飞/命途多舛. D.清沁./分泌..连累./累.乏诘.问/赍.发婵.娟/箪.食壶浆
3、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莞尔一笑泻露腾蛟起凤一蹶不振 B.味同嚼腊炼字歧路亡羊管窥蠡测 C.垂涎欲滴通牒臭名昭著云销雨霁
D.模棱两可木讷没精打彩缉拿归案
4、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玷辱窸窣编缉心无旁骛 B.尺牍流苏喧阗弊帚自珍 C.酒馔付梓阈值感恩带德 D.悖谬窠臼筹划得鱼忘筌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随着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宽以及金融“脱媒化”的提速,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未来的生命力将更加零售银行的发展。
②流入长江中游的汉江________着巨大的电力资源,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建成了湖北最 大的水电站——石泉水电站。
③C2B要想真正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主流,绝不是单凭一个天猫、一次大促就能达成的,它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使其从逐步走向常态化。A.器重蕴藏偶尔
B.倚重蕴藏偶然 C.倚重隐藏偶尔
D.器重隐藏偶然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2011年太阳进入活跃期,太阳黑子随时可能大爆发,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______太阳的活动。
②国外有种说法:“人的一生只有两件事是逃不过去的,那就是纳税和死亡。”纳税是和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
③中国政府将不惜一切捍卫领土主权,日本政府若一意孤行,要把钓鱼岛国有化,此举无异于。
A.监测因为玩火自焚B.监测因此作茧自缚 C.观测因为作茧自缚D.观测因此玩火自焚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 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 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C.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某酒店大堂的 墙壁上贴满了委员们写给酒店的感谢信.D.她对着镜子,发现自己越来越精神了,不由想起“人逢喜事精神爽”的话语,禁不住顾影自怜....
起来。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只有战战兢兢....,才能保证学有所成。
B.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若想表达清晰明确的多层意思,不如把一个长句换成几个短句,咬文嚼字....,仔细斟酌。C.钱钟书是我国杰出的学者,学贯中西,他的恢宏学术著作《管锥篇》轻鸢剪掠....,令人歆羡。
D.几千年来,中国人喜闻乐见....本民族建筑,中国的建筑创造了光辉灿烂、风格独特的中华文化。
9、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地王大厦是中国当时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代表作,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也可以堪称先进。
B.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和发展临港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重要措施。
C.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两大保险巨头在春晚推出的拜年字幕,远远超过同样在春晚砸
下重金的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等金融业兄弟。
D.竞争上岗、庸者让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对那些不思进取、天天混日子的干部职工,的确会感到很不适应,因而产生了不稳定感和危机感。
10、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那些相信中国经济可以继续高速增长的人往往认为,北京可通过以消费支出取代投资、以内需取代出口的方式做到这一点。
B.如果艺术没有震撼人们心灵的力量以及引起人们感情深处共鸣的内在感染力,那么就没有生命力了。
C.我用力地咬着自己的手指,想看看是否还有痛感,以此来证明我的头脑和意志是否清醒。
D.上任以来,他本着“厂兴我荣,厂衰我耻”为宗旨,做了大量的工作,忠实地履行了董事长的职责。
1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B.“以前觉得国学都是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说:“听了谢教授的讲座,才发现它其实就在生活中,它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
C.在我的印象里,江南小镇的模样依然停留在戴望舒的诗歌里:油纸伞、雨巷、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等„„
D.如果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到两家饭店,一家是麦当劳,另一家是不知名的当地小店(有本地风味的食物),你会到哪一家去吃饭?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简单的如台基啦、栏杆啦、台阶啦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B.济慈说:“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
C.洛阳路立交隧道工程竣工后,开车通过隧道仅需两、三分钟,将大大缓解二七路和洪都大道的交通压力。
D.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1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愧我秉性愚鲁,不善于作邃密深奥的哲学思维。
②张先生是哲学家,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精湛的造诣,这是学术界的公论。③独对于先生的为人,则心仪已久。④因此对先生的学术成绩不敢赞一辞。
A.①③④②B.③①④②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__________,仿佛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恤。
①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②你不想要它
③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④因为我认识到生命中的缺口 ⑤它却如影随形⑥但现在我却能宽心接受
A.③②⑤①⑥④B.③②①⑥④⑤C.①⑥④③②⑤D.①⑥②⑤④③
15、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第三次出行先是前往波索拜见他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娅,却被桑丘蒙蔽,并未见到这位姑娘。后来在林中与参孙学士假扮的白月骑士展开较量,参孙学士落败,堂吉诃德继续他的骑士之旅。(《堂吉诃德》)
B.堂吉诃德劝说一个又矮又胖的名叫桑丘的农民当自己的侍从,并许诺将来征服个把海岛后就封他做海岛的总督。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于是就答应了堂吉诃德的请求。《堂吉诃德》
C.听说关羽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兄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张达无故被鞭打,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三国演义》
D.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察大臣们的反应。打围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弓箭射中鹿背。群臣以为天子射中,高呼“万岁”。曹操纵马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关羽欲斩曹操,被刘备制止。(《三国演义》)
1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卓到长安后更加骄横,自号“尚父”,自比为周武王时吕望,司徒王允看不惯董卓作为,想利用府中歌伎貂蝉采用连环计刺杀董卓。《三国演义》
B.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关羽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张飞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也上来助战,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三国演义》)
C.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女管家用了六百个鸡蛋把他的身体调养好了。他从邻居参孙·加尔拉斯果学士那里,打听到萨拉果萨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他想到那里去赢得荣誉,便和桑丘又瞒着家人出游了。(《堂吉诃德》)D.堂吉诃德梦中行侠仗义,挥剑到处乱刺,把客店里盛满红酒的皮袋当作巨人给刺破了。红酒像血一样四处流淌。桑丘以为是主人砍下了巨人的脑袋,还说这客店中了魔法。店主人气得诅咒:“谁戳破了我的酒袋,叫他的灵魂到地狱里泡着去!”(《堂吉诃德》)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中国绿色技术发展现状
①我国污染末端处理技术即‚深绿色技术‛发展较早,技术水平也较高。而‚浅绿色技术‛即减少污染产生的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滞后。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世界各国通过不断增加投入,治理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但末端处理只能减轻部分环境污染,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原因很简单,一边治理,一边排放。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以末端处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战略必须改变。于是,清洁生产的思想产生了。②清洁生产其基本内涵是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取预防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的产生,概括地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采用清洁的能源,少废或无废的清洁生产过程,以及对环境无害的清洁产品。我国的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是从处理‚三废‛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废水、废气、废渣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在废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工业废渣处理与利用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技术。
③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才引入清洁生产概念。清洁生产在我国推广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我国的清洁生产技术的水平和推广程度都比较低。不少工厂企业至今仍沿用20世纪50—60年代的老工艺设备,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加上管理不善,布局不合理,物资利用率低,物耗、能耗、水耗很高,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且还使生产成本增高,造成环境污染。在发展清洁生产方面我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需要开展以清洁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培训,以改变单纯从生产的终端来考虑污染控制的传统观念;建立清洁生产技术指标体系和资源应用及排污总量控制指标,促进企业工业污染控制和企业技术进步;建立相应的资源运用和排污总量控制方法,促进企业应用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的合格评定与市场驱动机制,为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研究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模式、产品生态设计技术和方法等。我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开展清洁生产并为此制定了要实施的行动计划和措施,表明了我国政府执行清洁生产的决心。
17、下列对“清洁生产”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洁生产是对产品和产品生产过程采取预防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的产生的生产。B.治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就是清洁生产。C.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是:采用清洁的能源,生产过程少废或无废,以及对环境无害的清洁产品。
D.清洁生产即“浅绿色技术”,它是不同于“深绿色技术”的一种“生产技术”。
18、对原文最后一段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清洁生产技术的水平和推广程度,相当于国外50—60年代的水平和状态。B.我国清洁生产落后的原因,是许多工厂企业至今仍用国外的一些落后设备。C.我国发展清洁生产最重要的任务是进行宣传和培训,更新传统观念。D.研究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模式、产品设计技术和方法等,是提高我国的清洁生产
术水平的重要环节。
1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培训,我国清洁生产技术和推广程度,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B.为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今后的一段时间,我国也不会放弃发展和推广
“深绿色技术”。
C.在废水处理、大气污染、工业废渣处理与利用等方面发明成功了许多技术,说明我国清洁生产技术有一定的基础。
D.21世纪,我国绿色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积极推行“浅绿色技术”即清洁生产技术。
三、(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
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
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
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
闻。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形容诚挚恳切的样子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惜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不许:不可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可能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臣具以.
表闻,辞不就职。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D.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22、对下列各句意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译:我小的时候常常生病,九岁的时候还不会走路。孤苦伶仃,一直到成人自立。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诏书特地下达,任命我为郎中,不久承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C.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译:而且我年轻的时候在伪朝做官,历次在郎署供职,本来希图仕途通达,不自夸
名誉节操。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译:我的辛酸悲苦,不仅(是)蜀地人士以及梁、益二州长官所看见的,明明白白
知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3—25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并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②,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阻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耶?‛慎行从客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橓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③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拊④,祧⑤仁宗。万历改元,穆宗升褙,复祧宣宗。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故事为.据。其言辨而核。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又言:‚南昌、寿春等十六王,世次既远,宜别祭陵园,不宜拊享太庙。‛亦寝.
不行。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
。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数日卒,年六十三。《明史•于慎行传》 【注】①鹿鸣宴: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举人。②夺情:古礼,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张居正父亲病故,他不想遵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情”。③帷盖:受恩乞恩之典。④升拊: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⑤祧(tiāo):迁庙。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七,举.于乡举:举荐 B.偕同官具疏.谏疏:给皇帝的奏章 C.侍郎丘擤往籍.
其家籍:登记 D.亦寝.
不行
寝:废止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章累上,乃.许B.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C.引晋、唐、宋故事为.据D.居正闻而.
怒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于慎行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直到万历年间,明朝的宗族祠庙祭祖礼制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行熟悉历代典章制度,引古代有关的事例来论说,令有见识的人敬佩。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上两次降旨责备,于慎行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万历皇上很不高兴,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
高二年级语文周练
(五)参考答案
1、B(晕车—yùn,洗漱—shù)
2、D(A‚糍‛‚兹‛均读cí;B‚幔‛‚墁‛均读màn;C‚倚‛‚迤‛均读yǐ,‚榫‛‚隼‛均读sǔn)
3、C(A泻—泄;B腊—蜡;D彩—采)
4、D(A缉—辑;B 弊—敝;C带—戴)
5、B(器重:看重,重视;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倚重:依靠,器重。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强调自然形成的结果。隐藏: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多指人有意识的行为。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偶尔:间或,有时候平常使用时,对‚偶然‛侧重在它的形容词性,与‚必然‛相对;对‚偶尔‛侧重在它的副词性,与‚经常‛相对。)
6、A(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等)。监测:(借助仪器、仪表)监视并检测。因为:表示原因或者理由。因此:因为这个。作茧自缚:比喻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使自己陷入困境。玩火自焚:比喻冒险干坏事的人,必然只能自食恶果。)
7、C(A觥筹交错:酒杯酒筹错杂,形容欢聚宴饮的情景。B言不及义:说不到义理上。C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规模较小。不合语境。D顾影自怜:形容在孤独失意的时候自己怜惜自己,也指自我欣赏。)
8、B(A战战兢兢:形容因恐惧而发抖或特别小心谨慎的样子,含贬义。B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现也指认真推敲某一个字。C轻鸢剪掠:原意是指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比喻简短轻灵。D喜闻乐见:形容很受大众欢迎,作谓语时后面不跟宾语。)
9、B(A‚可以堪称‛词语重复累赘。C‚拜年字幕……超过……金融业兄弟‛主宾搭配不当。D是主客颠倒。)
10、A(B属语序不当中的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整个句子的主语是‚艺术‛,那么关联词‚如果‛就应放在主语后面。C‚意志‛和‚清醒‛搭配不当,应把‚和意志‛删去;或删去‚头脑和‛,然后把‚意志‛改为‚意识‛。D‚本着……为宗旨‛结构混乱,可改为‚本着……的宗旨‛。)
11、D(A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B将冒号改为逗号;C省略号与‚等‛重复,将‚等‛去掉。)
12、D(‚台基啦‛、‚栏杆啦‛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B句号放到下引号外面;C‚两、三‛表概数,应去掉顿号)
13、C(由题干给的四句话,结合②中的‚张先生是哲学家‛的主语是‚张先生‛,可以确定②是此段话的中心句。①是和自己作比较引入话题。④中是对①的进一步引申和作结论。③中‚独‛是对上面陈述内容的转折和肯定。故选C。)
14、A(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题中横线前后的语句,由横线前的语句,可确定③紧承其后,由横线后的语句,可确定④在其前,由上述两点即可确定答案。)
15、A(‚白月骑士‛应为‚镜子骑士‛。)
16、B(应是张飞先战吕布,后关羽加入)
17、B(治理‚三废‛属传统的‚深绿色技术‛。)
18、D(A原文中说的是‚不少工厂企业至今仍沿用20世纪50—60年代的老工艺设备‛,并没有说‚我国清洁生产技术的水平和推广程度,相当于50—60年代的水平和状态‛,更
没有说‚相当于国外‛;B太片面,注意第③节中的‚加上‛‚而且‛;C原文中说的是‚首先‛,这不等于就是‚最重要‛。)
19、D(A‚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无依据;B‚不会放弃发展和推广‘深绿色技术’与原文不符‛;C处理‚三废‛技术不属于‚清洁生产技术‛。)20、C(不许:不被允许)
21、A(均作‚因为‛解。B前一为介词,用;后一为连词,来。C前一为连词,因为;后一为介词,用来。D前一为介词,用;后一为介词,凭借)
22、B(‚除臣洗马‛应译为: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23、A(举:中举。)
24、A(均为副词,才。B前者为指示代词,这样;后者为形容词词缀,……的样子。C前者为动词,作为;后者表判断,是。D前者为连词,表顺承;后者为连词,表假设。)
25、D(‚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有误,停了他的下属的俸禄,于慎行是因为考试出问题而引咎辞职的。)【参考译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今山东平阴县)人。17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鹿鸣宴上为他举行加冠礼(即成人之礼),他以未奉父命而婉言谢绝。隆庆二年成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万历初年,《穆宗实录》编成,他被推荐为修撰,担任日讲官。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于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以史官得到这一职位,有不同一般的命数啊。曾经讲课完毕,皇帝拿出御府的图画,叫日讲官分别赋诗题字。慎行不擅长写字,自己写成诗后,委托人写在上面,把实际情况全部告知皇上。皇上很高兴,曾写了‚责难陈善‛四个大字赐他,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朋友都躲避他,只有于慎行去探视他。等到张居正授意门生‚夺情‛,于慎行与同僚上书劝谏,吕调阳阻止,没能上书。张居正听了之后很生气,有一天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学生,也做这样的事吗?‛于慎行从容地回答说:‚正是因为你厚爱我的缘故啊!‛张居正听了很不高兴。不久,于慎行因为疾病归乡。张居正死了之后,于慎行被重新起用,官复原职。当时张居正家道已经败落,侍郎丘橓前往登记家产、抄没全家。于慎行写信给丘橓,说张居正的母亲年事已高,孩子们再没有家,困苦潦倒,令人悲伤,应该推行贤明的君主不轻易离弃的恩德,顾全大臣的旧日情分。言词非常诚恳,当时人们评论他,认为他做得对。
于慎行清楚熟悉典章制度,大的礼制多由他来裁定。在此之前,嘉靖年间孝烈后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迁庙于仁宗,穆宗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又迁庙于宣宗。于慎行认为不合礼制。写《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的旧例作为依据,他的语言明晰而实在。事情虽然没有被实行,但是有见识的人都佩服他懂礼制。他又说:‚南昌、寿春等十六位王,世次已经很远,应该另外在陵园祭祀,不应该享受在太庙祭祀。‛也废止而没有实行。
万历十八年正月,上书请求早立太子,接受教育。到了冬天,又上书请求。皇帝很生气,两次降旨严厉指责。于慎行不为所震慑,第二天又上书说:‚册立太子是我部掌管,我们不说,过失应归到我们身上。希望皇上赶快定下大计,我宁可弃官归里。‛皇上更加不高兴,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礼部下属官员都停了俸禄。山东进行乡试,预先传出了主持考试者的名字,不久果然如此。进言者于是就弹劾礼部,官员
一、互动反馈系统及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
互动反馈系统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简称IRS) 是指在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环境下, 引入具有“1对1”特性的数字技术, 将课堂教学过程的多媒体演示、信息反馈、师生及生生互动等环节进行高效整合的系统平台。[2]它作为反馈信息收集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 主要有以下优势: (1) 实时诊断教学效果,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加强师生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3) 全体公平参与, 关注问题解决; (4) 随堂形成性评价, 减轻教师负担; (5) 支持多种格式教学资源展示, 方便教师灵活运用。[3]
二、互动反馈系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实例
分析对象是浙江省金华市某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应用IRS执教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其教学按点与对应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三、基于个案的即时反馈信息分析与处理
IRS正以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准确的独特优势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 并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熟知。针对所收集到的数据, 教师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以便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提高教学效率。以下将从正答率和应答时间两个角度, 对收集到的即时反馈信息进行具体分析。
(一) 从正答率角度分析即时反馈信息
正答率是教师了解学生整体认知水平、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IRS活动记录中的正答率统计表, 绘制如图1所示的柱形统计图。
由图1可知, 题目5的正确率远远低于60%。此时, 教师通过提问发现:学生对“络绎不绝”和“源源不断”间的联系与区别已达成共识, 但在具体运用阶段容易混淆。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利用IRS提供的即问即答功能临时设置题目6、题目7 (具有真实情境的例句) 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此外, 题目2的正答率稍有偏低, 表明少部分学生对引号作用的认识仍处于模糊状态。据此, 教师通过再次总结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引号作用的印象。
由此可见, IRS提供的正答率统计功能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查找作答错误的原因, 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教学策略, 加强学生对易错知识点的把握, 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二) 从应答时间角度分析即时反馈信息
应答时间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按点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选择的科学性, 同时, 也为教学策略调整以及教学行为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根据IRS系统提供的历程与报表追踪功能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团体反应曲线图。
团体反应曲线是对原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得到的, 反映应了作答时间与应答人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团体反应曲线, 教师可以有效调整教学策略, 深入分析教学行为, 以下将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按点进行具体分析。
1. 调整教学策略
无应答时间是指从问题提出到第一个学生作出反应所经历的时间, 在团体反应曲线中即为曲线起点所对应的时间。总体而言, 无应答时间越短, 题目越简单。由此, 教师可根据团体反应曲线的起点判断教学按点的难易程度, 从而有效调控教学步调。观察图2可知, 题目1、5、6、7对应的无应答时间相对较短, 同时, 结合正答率统计图可发现, 题目1、6、7的正确率普遍偏高, 据此可判定题目1、6、7所应对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 应适当减少教学时间;而其中题目5的正确率却显著偏低, 此时教师应深入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所在, 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此外, 题目2、3、4的无应答时间相对较长, 但正确率却不低, 表明学生对此类知识点已基本理解, 只是掌握不够扎实, 教师可在今后教学中有意识加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
2. 分析教学行为
面对简单提问, 多数学生几乎可在同一时间做出反应, 理论上而言应答率应在瞬间达到100%,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总有部分学生因精力不集中、误解题意等原因导致应答迟缓, 此种情况在团体反应曲线中表现为指数函数图形。如图2所示, 题目1、3、4、6、7的反应时间曲线均呈指数分布, 教师可据此推测大部分学生对上述题目都能较好理解。而题目2、5的团体反应曲线趋向于S形, 表明此类问题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需经过充分思考与大量分析后才能做出反应。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寻找其本质原因, 并在今后教学中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来促进学生对此类知识点的理解。
四、利用互动反馈系统开展教学的策略调整建议
(一) 根据正答率调整教学策略
1. 调整教学方案,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教学方案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进行预测而设计的最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内容编排及时间分配过程, 实施过程中, 需要结合反馈信息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当IRS显示的正答率高于85%时, 可适当减少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时间, 以留出更多时间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而正答率低于60%时, 有必要调整预设的教学方案, 选择一种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另外, 根据正答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也同样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例如:当正答率高于85%时, 可适当减少针对该知识点布置的课后练习, 在保证教学目标达成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2. 开展同侪教学, 解决认知冲突
同侪教学是指组织学生以小组协作方式讨论具有严重认知分歧的知识点的教学过程, 开展前提是同伴间产生较大的思维冲突, 全体学生对所涉及的知识点处于概念模糊状态。[4]
利用IRS的直观统计图, 教师可了解每位学生的思维倾向, 并对认知分歧现象一目了然。当发现学生产生认知分歧时, 即可开展同侪教学, 为所有学生提供向同伴解释自我观点的机会, 引导他们在互动环境中相互说服, 彼此精益概念, 加深认知印象, 牢固新知识记忆。
总而言之, 教师应根据正答率的高低, 并结合课堂实况采取适当措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促使学生形成并巩固对相关知识点的正确认识。
(二) 根据应答时间调整教学策略
1.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答题过程中, 应答时间往往因少数学生反应较慢而延长, 我们称这部分学生为慢智型思维学生。相比于其他学生, 慢智型学生的思维过程相对缓慢, 经常在教师、同学的催促下仓促完成作答, 不仅不利于正答率的精确统计, 而且还容易使这类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对自己缺乏自信。面对慢智型学生, 教师应采取列举案例、分析优势等方法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 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学会有效学习。
2. 分析思维过程, 实施分层教学
利用IRS提供的追踪与统计功能, 可及时明确全体学生的作答情况, 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实现分层教学。针对反应快但作答错误的学生, 教师可在按键后要求其说明理由, 阐述思考过程及思路以检验其学习态度。若经过认真思考, 只是思维过程出现错误, 教师应予以鼓励;相反, 可进行适当批评, 使其认识到自己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促使其及时改正。另外, 若该类学生较多, 教师还可不定期调整学生座位, 将此类学生安排在同一组或同一方向, 便于教师于按键前进行观察与提醒。而对于作答速度快且选择正确的学生, 教师应鼓励其在完成作答后进行自主学习, 或给予这部分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 以做到兼顾全局, 促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 教师并不能全靠IRS收集的统计数据直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实情, 还需在课后对数据加以深入分析, 挖掘其中隐藏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这无疑会增加教师工作量, 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并保持足够的耐心。但从另一方面而言, IRS的应用也为教师进行高效教学提供了决策依据, 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
五、结论
利用IRS及时准确收集学生的作答信息, 并进行自动化统计处理, 最终以视觉化图表形式呈现反馈信息的方式, 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从而做到适时分层,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实施因材施教, 但要将IRS拥有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关键还在于按点设计及教学过程实施。可见, 完全依靠IRS来改变教学效果显然不可取, 教师需要在不断实践中亲身体验IRS的独特价值, 形成个性化的使用风格。
此外, 除了从正答率和应答时间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还可以根据IRS提供的学生按键频率、平均分数、标准差等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找到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 力求更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立新.教学传播过程中反馈信息的精细处理[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7) :16-20.
[2]林建祥.互动反馈教学培训材料[M].北京:北京松博科技有限公司, 2007.
[3]张晓彬, 李霜爽.互动反馈系统 (IRS) 及其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J].中小学电教, 2007, (9) :26-27.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基础竞技场(48分)
一、拼音冰糖串。(11分)
1.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这个周末,阳光míng mèi( ),爸爸开车zài( )着我们全家去旅游。我们来到了被yù( )为“空中花园”的城西公园。这儿原来是lā jī( )场,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绿水绕长廊、鲜花映绿树的jǐn xiù( )美景。听着园内广播的jiè shào( ),呼吸着花儿的fēn fāng( ),沐浴着从树的fèng xì( )透过来的阳光……我chén zuì( )在这美景之中了。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1)A.tiè B.tiē 妥帖( ) 临帖( )
(2)A.jiè B.jiě C.xiè 理解( ) 押解( ) 跑马卖解( )
二、词语泡泡堂。(11分)
1.我来纠正生活中的错别字。(2分)
(1)“你形我塑”理发馆 ( )( )
(2)“花之招展”花卉展 ( )
(3)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 )
2.根据情境填上一对反义词。(4分)
(1)《滴水穿石的启示》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 ),绝不能( )。
(2)这突如其来的危险让大家( ),只有他( ),沉着地指挥大家紧急逃生。
3.理解词语并填空。(5分)
(1)“金蝉脱壳”出自《三十六计》,在课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出自《三十六计》中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分)
(2)欣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啧啧赞叹。(1分)
(3)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欣喜若狂,大声欢呼起来。(1分)
三、句子直通车。(13分)
1.把下列句子补充具体。(2分)
他高兴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儿的景色真美,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和其他句子不相同的是( )(1分)
A.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B.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C.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一叶小舟。
D.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3.给下面一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1)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2)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它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4.根据情境填上合适的名言、俗语。(4分)
(1)读了伽利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名言,我知道观察和实验对于科学研究非常重要。
(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若要唱好戏,幼年时的刻苦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5.学校标语面面观。(3分)
徜徉在草坪的小径上,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爱护小草的标语;欣赏五彩缤纷的鲜花,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禁止攀折花木的标语;走到水池旁,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告诉同学们要节约用水的标语……
四、课文刻录机。(13分)
1.古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营养,如《清平乐 村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我们描绘了贫寒但优美的生活环境;成语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等可以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生动刻画了儿童想要捕蝉时静立不动的神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我感受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真挚友情。(7分)
2.读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我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生活中,我也有“给”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对“我在学堂里放牛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1分)
A.王冕是个顽皮的孩子,他不想学习,一心只想着玩。
B.王冕说这话是在宽慰母亲,让母亲不因为不让他上学而感到难过。
4.下列名言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主题不一致的是( )(1分)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C.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D.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综合展示厅(7分)
五、看图片,回答问题。(7分)
1.请你为这幅漫画取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将下列图中所画之物与那个孩子所要补习的课程连线,并回答问题。(3分)
毛笔 美术
吉他 乐器
画纸 书法
从那个鼓鼓囊囊的包裹中,我可以想象,他可能还带着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去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看了这幅漫画,结合自己或身边同学假期补习的情况,你有什么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1分)
A.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将不必要的垃圾带走。
B.希望孩子们学会独立,自己背起行囊独自上路。
C.描述了目前小学生假期补习课业负担之重,呼唤给小学生适当减负。
阅读冲浪板(15分)
六、美文赏析苑。(15分)
英雄(节选)
老头很高很瘦,显得干巴无力。他在这座大楼里做收发,顺带负责一楼大厅的卫生。
每天,出入这座大楼的“白领”很多,但很少有人正眼瞧过老头。后来“白领”们听说;老头是一位老干部,打过平津、淮海战役,是位战斗英雄,至今身上还留有一颗敌人的子弹。他把每个月的退休金,全部捐给了贫困山区的一所小学,自己就靠这份临时工作的微薄薪水生活。但是,没有人相信老头的故事是真的,更没有人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头会是一个战斗英雄。
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真正的面目。当两把白亮亮的匕首扎(zhá zhā zā)进他的胸膛时,他竟然一声没吭,仍死死揪住了两个歹徒的衣服。
歹徒是与下班的“白领”一起走出电梯的,当经过收发室门口时,老头一声炸雷般的大吼惊动了每一个人。老头身形一晃就闪出了收发室的门并立在了两个年轻人的面前。这时“白领”们方才注意到身边这两张陌生的面孔。人们同时也看到,老头怒睁的双眼里喷着让人胆寒的火。
年轻人极不情愿地打开手上的包,“白领”们看见了钳子等工具,人们还来不及细看,就见两道寒光刺向了老头,同时,一道黑影迎着寒光去了上去,两只暴着青筋的大手死死地卡(qiǎ kǎ)住了年轻人的喉咙……
这座大楼里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在老头的骨灰里,白领们清楚地看到了子弹,不是一颗,是两颗,亮闪闪的,就像老头的勋章。
1.给文中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认真读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2分)
老头身形一晃就闪出了收发室的门并立在了两个年轻人的面前。
句中的“闪”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着( )的作用。(1分)
A.设置悬念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填空。(8分)
(1)“两道寒光”在文中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道黑影”在文中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我从“很少有人正眼瞧过老头”和两个“没有人相信”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与课文后面的“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形成了对比,反衬出了老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老头把退休金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小学,这说明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他挺身而出,与歹徒厮杀搏斗,直至牺牲,这说明他是一个___________ 的人。(2分)
(4)我从文中的“一声没吭”“ ”“怒睁的双眼里喷着让人胆寒的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词句感受到了老人的勇敢顽强和奋不顾身。(2分)
5.作者为什么说那子弹就像老头的勋章?请你结合文中的内容来谈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芳草地(30分)
七、习作抒写园。(30分)
一、基础夯实 1.看拼音,写词语。
Yuán liàng xiàn mù fâng xiàn kāi huājiã guǒ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xiǎng shòu sī suǒ
zhuī qiú
guō xiǎo juān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qián ã fù yù chãng kěn bǎo yòu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fù měi liú xuã
gòng xiàn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选字填空
娟 捐 绢
()款()秀 手()
幕 慕 募 暮
屏()羡()()色()捐
凉 晾 谅 椋
()爽()晒 原()灰()鸟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
()牵梦绕 广阔无()()波斩浪()指一算 朝思()想 水天一()从以上词语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种感情”指的是_____________。
(2)一位诗人这样赞美巴金:时光如水,________________。真心真爱,_______________。大智大悟,________________。大作大家,___________。(3)我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_________而不在于______________。人活着不是为了______________,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_______________。(4)巴金,原名李尧棠,又名李芾甘,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情三部曲)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巴金这样著名的作家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5)书信的格式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难点突破
1、句子练习(1)修改病句:通过这次复习,让我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2)改转述句: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照样子,用上一句古诗写句子。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一)非连续性文本
小明在阅读课外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啊,大海有这样大呀!跟它比,我实在是太小了。”河伯望洋兴叹。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去查《成语词典》,词典里是这样写的:
望洋兴叹
兴,发出。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仔细读了几遍后,小明终于明白:
(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根据意思,“兴”应读作()。
(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
(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现在多比喻()。“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原意或比喻意)。
(二)狮子和野牛 ①傍晚,一群野牛正沿着河岸缓缓地向前行进,全然不知道前方已经是危机四伏——六七头狮子正躲藏在草丛中,等待着它们的到来。有两头野牛带着一头小野牛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欢快地奔跑着。它们离牛群越来越远,却离危险越来越近了。②突然,埋伏的狮子纷纷跃起,扑向离群的三头野牛。野牛猝不及防,掉头就跑。狮群紧追不舍,其中一头狮子几个腾跃,就将落在最后的小野牛扑进河里。小野牛在河里拼命挣扎,其他的狮子赶来一起咬住它,想把这个战利品拖上岸享用。就在狮群即将如愿以偿的时候,一条巨鳄突然从河里一跃而起,张开血盆大口牢牢地咬住了小野牛的尾巴。这时,狮群和鳄鱼在河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拉锯战。几个回合下来,鳄鱼寡不敌众,小野牛被群狮拖上了岸。∥
③可怜的小野牛,也许即将成为狮子的美餐了!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数百头身强力壮的野牛狂奔而来,如风而至,把狮群和小野牛团团围在中间。原来,是离群的两头野牛搬来了救兵。救兵中,一头野牛开始挑战一头狮子,它怒目圆睁,踢跳腾跃,吼声如雷,被挑战的那头狮子先前的威风荡然无存,只能落荒而逃。但是,其他的狮子仍然紧紧地咬住小野牛,不肯松口。众野牛发怒了,它们排成战阵,缩小包围圈,一步步逼近狮子和小野牛。又有一头野牛,对准其中一头狮子猛冲过去,牛角用力一挑,那头狮子就被挑飞到空中,然后狠狠地摔到地上!它惩罚狮子的几个动作干脆利落,一气呵成,使人很难相信它居然是一头食草的野牛!
④紧接着,群牛嘶鸣,声震旷野,野牛向狮子发起总攻了。面对群牛那雷霆万钧的气势,剩下的几头狮子惶恐万状,只得松开口四散逃窜。那头可怜的小野牛挣扎着,摇摇晃晃地回到牛群中,被群牛紧紧地护卫在中间。落荒而逃的狮子,在远处眼巴巴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凶悍和霸气。∥
⑤残阳如血。牛群浩浩荡荡,仍然沿着河岸缓缓前行,犹如一头头黑色的精灵。它们用团结、勇敢和力量,演绎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生命之歌!∥
1.“如愿以偿”的意思是 ;
“寡不敌众”的意思是。2.“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千钧一发之际”指 “奇迹”是 3.判断,在最正确的说法后面打“√”。小野牛奇迹逃生的原因是:
(1)小野牛非常机智、勇敢,挣脱了狮子的撕咬。()(2)一条巨鳄和狮子争夺小野牛,小野牛趁机逃脱。()(3)两只非常勇猛的野牛和狮子搏斗,救下小野牛。()(4)是野牛们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击败了狮子。()
4.如果用文中的“狮子”和“野牛”分别代表生活中的一种势力,你认为,“狮子”可以代表,“野牛”可以代表 5.文章已经用∥分为三部分,请用简单的小标题概括三部分的意思。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6.(1)在第③自然段中画出一句描写一头野牛对战狮子的句子。在第④自然段中画出一句群牛对战狮子的句子。
(2)如果只细致描写一头野牛对战狮子的情境而不写群牛对战狮子,你认为怎样?为什么?
班级姓名成绩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茶杯与茶壶
①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②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惧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年轻人精神一振,问:“画什么呢?”释圆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尤其喜欢那些造型典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信心十足地说:“这还不容易?”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信手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流出一道茶水来,注入那茶杯中。
③年轻人沾沾自喜,问:“这幅画你满意吗?”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不错,但还是有失偏颇,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说:“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④释圆听了 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此时,年轻人。
1、“颇”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颇”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不正;②很。第二自然段中“颇爱收集”的“颇”应选第种解释,第三自然段中“有失偏颇”的“颇”应选第种解释。我们在一篇课文中接触的一个主要人物,名字中也含有“颇”字,他是,文中直接写他的一个故事是这样一个成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嗜好徒有虚名
3、请你照样子各写出两个成语:
①一心一意(ABAC式):
②寥寥数笔(AABC式):③千里迢迢(ABCC式):
4、将第三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句子原意不变。
5、给第④自然段加上标点。
6、请你依次摘录文中描写年轻人神态或内心的词语、、、,并在文章最后的横线上填上描写年轻人神态或内心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
7、释圆和尚的做法巧妙吗?请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年班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jīnɡxīnxī wànɡyī ránfēi wǔpīn mìnɡbēnpǎo
()()()()()()dǒudînɡxúnzhǎomîfánɡjìxùdà jīnɡshīsâ
()()()()()chuí tïusànɡqìqiānhūwànhuàn
()()
二、给带点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词语
1.知有儿童挑促织()挑:①肩上扛;②挑担子;③捕捉
2.每逢佳节倍思亲()倍:①一倍; ②更加;③多得很
三、组词:
异()深()精()杨()枚()导()探()情()扬()牧()邮()仙()梨()粮()丧()油()灿()犁()狼()哀()
四、给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换个说法。
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2.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3.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迹。()
五、选词填空:
依然果然突然
1、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下课时()下起了大雨。
2、我们()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3、中午,()刮起了狂风,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
六、改写句子:
1、缩句
(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2)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2、修改病句:
(1)我们精心地做着风筝,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失望。(2)在教室里写作业。
七、默写古诗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叶绍翁王维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独:异:倍:
2、这首诗中传诵至今的名句是(前、后)两句,意思是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我会做
①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②我们垂头丧
(sànɡsānɡ)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fúfïu)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zhuànzhuǎn)着,将水扬起来,半圈(quānjuàn)儿在闪着白光。③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1.划去文中带点字不正确读音。
2.第①句中的说明了我们找的时间长;①②句中能体现我们悲伤心情的词有、。
3.从此段中的可以看出我们还是没有找到风筝。4.第③句中的“那里”指的是。
三年级语文周练五答案
一、略
二、1.③2.②
三、1.用心或认真、向往
2.仍然或依旧 3.突然
四、略
五、1.略
2.半个下午、哭了、垂头丧气3.没有踪影
4.木伦所在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周练五答案
四、略
五、1.③2.②
六、1.用心或认真、向往
2.仍然或依旧 3.突然
四、略
五、1.略
2.半个下午、哭了、垂头丧气3.没有踪影
4.木伦所在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周练五答案
七、略
八、1.③2.②
九、1.用心或认真、向往
2.仍然或依旧 3.突然
四、略
五、1.略
2.半个下午、哭了、垂头丧气3.没有踪影
4.木伦所在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周练五答案
十、略
十一、1.③2.②
十二、1.用心或认真、向往
2.仍然或依旧 3.突然
四、略
五、1.略
2.半个下午、哭了、垂头丧气3.没有踪影
4.木伦所在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周练五答案
十三、略
十四、1.③2.②
十五、1.用心或认真、向往
2.仍然或依旧 3.突然
四、略
五、1.略
2.半个下午、哭了、垂头丧气3.没有踪影
4.木伦所在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周练五答案
十六、略
十七、1.③2.②
十八、1.用心或认真、向往
2.仍然或依旧 3.突然
四、略
五、1.略
2.半个下午、哭了、垂头丧气3.没有踪影
4.木伦所在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周练五答案
十九、略
二十、1.③2.②
二十一、1.用心或认真、向往
2.仍然或依旧 3.突然
四、略
五、1.略
2.半个下午、哭了、垂头丧气 3.没有踪影
4.木伦所在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周练五答案 二
十二、略
二十三、1.③2.②
二十四、1.用心或认真、向往
2.仍然或依旧 3.突然
四、略
五、1.略
2.半个下午、哭了、垂头丧气 3.没有踪影
4.木伦所在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周练五答案 二
十五、略
二十六、1.③2.②
二十七、1.用心或认真、向往
2.仍然或依旧 3.突然
四、略
五、1.略
2.半个下午、哭了、垂头丧气 3.没有踪影
一、合理选择综合性教学主题
主题是语文综合性教学的核心,通过主体活动,学生可以发展自身综合能力。如果缺乏主题,语文教学活动就会显得零散,失去方向。教师设计语文活动主题时应从学生现实生活中选取主题,注重贴合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如讲解《燕子》时,学生对小燕子十分感兴趣,意犹未尽,教师可以展开以“燕子”为主题的综合语文活动,指导学生在课后搜集带有“燕”字的故事、成语、春联、歌词等。学生在课余时间翻阅辞海、词典,查找诗词歌词和对联,到各个班级搜集人名,到购物商场搜集含有“燕”字的品牌名字。学生经过这个活动,从教材走向了生活,拓展了知识,并且加深了对学习中语言积累的运用,体验了中华文化瑰宝。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讨论交流,各个小组展示自己在课外搜集的资料,有的制作了“燕”字成语收集卡;有的组织了“燕子”知识大考察的有奖竞赛活动;有的小组展示了表现燕子生活的图片和音频,十分引人入胜;有的小组排演了“小燕子学艺”的话剧。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展了语言组织能力,提升了审美情趣,培养了合作精神[1]。
二、科学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合作既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又是人类个体和集体发展的需求。对于如今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尤为重要。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初期阶段,导致很多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够完善,无法有效与他人完成合作学习。因此,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首先组织学生划分学习小组,班级学生可以根据特长、兴趣和个人意愿自由组合,但是教师需要特别强调———“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间同质指的是各个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接近;组内异质指的是组内成员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学习互补性。教师还应该注重小组组长的选拔和培养,需要选择合作意识强、反应敏捷、乐于助人的学生担任学习组长。教师可以对学习组长进行定期培训,教会学生组内合作方法和策略。教师应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只有教师落实了任务,使学生明确了自己分工。如果不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那么小组间的合作就会处于闲散状态,做得好、做得坏都不会有人过问,这种学习小组的划分就会流于形式,根本实现不了互相促进和集思广益的目标,导致学生如同“南郭先生”一样,坐在一起聊天乱扯,好像看热闹一样[2]。
三、避免随意性的语文综合教学
讲解诗词《惜时》时,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时间的飞速及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努力进步。在学生感悟时,教师随之提出问题:同学们想想以前浪费的时间,是不是觉得可惜呢?以后要怎样做呢?让学生相互讨论总结,以此开展关于珍惜时间的综合性活动,从而充分让学生体会时间的意义。这样学生在不断的讨论中了解以前的状况,并且开始逐渐学习,不断努力。教师开展综合性活动后,让学生制订一个有效的学习计划,以及后期发展规划,树立人生目标,努力奋斗,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并且了解时间的重要性,不断努力进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由学习内容引发一些联想,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活感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教师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不能随意,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特点,针对性开展,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中的综合性学习将语文教学延续到了学生社会和生活多个领域,为学生自主探究及学习作品提供了广阔舞台,面向社会各个层面,最大限度发挥潜力。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发展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实现了综合素养的提升,显而易见,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长远影响和重要作用。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综合性教学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十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小学五年级是小学语文基础教学的重要阶段,教师应积极思考综合性教学方法,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作者结合小学语文五年级综合性教学的提点,阐述学科融合、组织综合性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性等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探究
参考文献
[1]葛海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J].新课程,2016(1):32-33.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刘克东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二、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押解(jièjiě) 归还(háihuán)
装载(zàizǎi)翁(wōngwēng)媪
三、按要求写词语。(18分)
1.填字成词,并解释所填的字。(8分)
()手不及永世不()
脍()人口劫富()贫
2.按要求写词语。(6分)
(1)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
(2)含有“说”的意思的词语:
3.填合适的形容词。(4分)
()的心情()的犯人()的长江()的王冕
四、将下列朝代与相对应的名人用线连接起来。(8分)
汉李白战国王羲之
三国李时珍晋陆游
唐司马迁隋屈原
明曹操南宋隋文帝
五、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0分)
1.下面四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1)茂蜜依旧安祥半途而废
(2)经历辩别介绍按奈不住
(3)漆黑欧洲判断身临其境
(4)慈善控制坎坷誊满天下
2.在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的括号中打“√”,反之打“× ”。(8分)
(1)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之一。
()
(2)“查”在姓氏中读“zhā”,在“检查”这个词语中读“chá”。
()
(3)孔子姓孔,《三国演义》中的孔明也姓孔。()
(4)“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与“地痞无赖”中的“无赖”意思相同。 ()
(5)《百家姓》把“赵”放在第一位,是表示对宋朝皇帝的尊重。 ()
(6)“傅”当姓用时,不可以简化成“付”。()
(7)《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
(8)王冕说:“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王冕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真的不想读书了。 ()
六、按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完成练习。(15分)
1.“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发配”的意思是。这句话选自课文《》,故事是根据写的古典小说《水浒传》改写的,文中的林冲乃是(官职)。
2.山上青一块,;山下树木葱茏,。
3.王冕是一个的人。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送给孟浩然的诗,表达了。诗中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是,。请再写出一句送别诗中的名句:。
5.隋唐五代又十国,。
6.“醉里吴音相媚好,。”这是《清平乐·村居》中的句子,“相媚好”的意思是。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奶牛和猫
奶牛的美德在动物中间传(颂诵)着: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奶……大伙都非常尊重她。
一天,一只猫敲响了奶牛的家门。
“我尊敬的奶牛大婶,让我来照顾你的生活,学习你的品德吧!”
从此,猫就在奶牛的家中住下了,他每天都认真(按安)照奶牛的吩咐,把牛奶分发给老弱病残。
一连几个月,奶牛挺满意猫的工作,渐渐地放心让猫去(按安)排牛奶的分配和使用。
“真是个好小子!”奶牛满意地嘟哝(dū nong)着,从此便只顾产奶了。
狡猾的猫得到奶牛的信任后,马上就用牛奶贿赂(huì lù)了动物中的权贵们。当然,受贿最多的是狮子大王。
“猫真是好样的!”狮子呷(xiā)了一口鲜奶。
“猫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猴大臣快速地眨着眼睛。
“这样的人要重用!”狼大臣有些激动。
“对,要破格提拔!”狗大臣拼命地点着头。
奶牛知道了猫的行为后,气愤地要轰他走。猫冷笑着:“什么,轰我走?哼!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上司了,你要给我好好地产奶,完不成指标的话……哼哼!”奶牛看着猫手中的委任(壮状),上面赫(hè)然写着“兹(zī)任命猫为畜牧大臣”。她一阵眩晕……
小人虽然可恶,轻信才是祸害的根源。
1.用斜线画出短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吩咐() 照顾()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快速() 信任()
4.联系猫对奶牛说的话,想一想,猫的态度前后为什么会有所不同。(3分)
5.读这则寓言,你觉得奶牛怎么样?猫怎么样?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6分)
八、作文。(20分)
题目:一次有趣的实验
【五年级上语文周练】推荐阅读:
五年级语文周周练11-20
高二年级语文周练05-10
九年级语文周周练12-15
六年级语文下册周练03-17
一年级语文第二周周周练12-09
五年级语文上教案06-05
五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09-19
五年级上语文单元总结11-18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试卷03-05
五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