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写作

2025-0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究生论文写作(精选8篇)

研究生论文写作 篇1

问题一:如何准确拟定论文题目

选题问题不在这里讨论,论文初稿完成后,准确拟定题目是一件很考人的工作,需要与导师多讨论;很多论文的题目与内容不吻合,大题小作是普遍现象,题目不能准确涵盖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工作内容;题目中的关键词使用不严谨;题目过长或过短。

问题二:论文解构松散,总体思路不连贯

无论是学位论文还是一般投稿发表论文,一个基本的思路应该是这样:

1)选题依据,说服评委或读者你为什么要干这件事?这项研究工作的意义何在?前人是如开展研究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注意,并不是要把存在的所有问题都罗列,跟本研究相关的方面要重点指出。

2)科学问题(研究目标),跟随立项依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问题,这个问题不能过大过于笼统,也要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在科学问题下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就是论文的研究目标,告诉评委我就是要解决这几个问题,很多同学把“研究目标”写成了“研究内容”。

3) 解决方案,包括总体技术路线、材料与数据来源、具体研究方法(采样、模型、分析等),一些本研究涉及的关键方法或者特殊技术手段要在这部分讲清楚,常规的方法简单带过。

4)结果分析,用图和表展示获得的主要结果,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条理层次地表达结果,并给予客观的分析说明,引导评委进行思考(把评委往你的结论方向带);结果一定要围绕研究目标来展示的,不要把细枝末叶统统照搬,特别是答辩过程,时间有限,一定要突出主要的研究结果。

5)结论与展望,很多同学把结论和结果混为一谈,结果是通过研究得出的客观事实(数据),揭示了一些不容易发现的现象,而结论是本质,就是通过研究和结果分析,能够得出的规律、观点和看法;能明确的一定要简明了当地给出的结论,有风险的.地方一定要小心下结论,要给出前提条件再下结论,否则很容易遭到评委攻击;结论不能多,最多四、五条,每一条结论在论文中都能找到客观依据,放之四海皆准的结论千万不要放在论文和答辩中;所谓创新点和展望不宜过多,适可而止,千万不可夸大贪多;最忌讳“本研究数据有限……,没有实际验证……,还在存在……”这种颠覆性的收尾。

总之,论文和答辩的总体思路一定要清晰,简而言之,就是告诉评委,“有件事很值得一做—我具体想做什么—怎么做的—做出了什么—做出来的东西解决(或部分解决)什么问题”。

问题三:写作语言文字表达欠缺

具体表现是:章节、段落缺乏过渡,段落没有中心思想,有的一个段落就是一整页,也不管读者或评委看得是否累(把评委的心情搞坏,后果很严重!);每个核心段落应该围绕章节的目标有一个“主题句(topic sentence或centrel message)”;最糟糕的是,很多同学读到研究生阶段了,基本的语法错误比比皆是,真怀疑他的语文课是体育老师教的,一个句子两三行长,状语定语叠在一起,写下来自己都找不到北,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一公里”长的句子拆解成几个短句来写?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口语化表达大量存在,不符合科技写作的严谨性;语言生硬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这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总之,写作是一个从小到大的长期训练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和提高,要达到一种“才思泉涌”的写作境界还真不容易。

问题四:答辩过程照本宣科

答辩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不看听众对象,把整个内容照搬念稿,重点不突出,时间过去一半了,还在讲国内外现状,有时还会出现思维短路现象,把导师和评委都急死。答辩过程语言组织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写作,“口头写作”,根据本人经验,这里给出些改善建议:

1)按照“讲故事”模式,参照“问题二”中的给出逻辑框架组织材料;2)把评委都当“学生”,相信自己是这个小领域的“最权威”的专家;3)用图表说话,避免过多文字,突出重点;4)用眼神与评委听众交流;5)回答问题简练,直奔问题核心所在;6)不与评委过分纠缠辩论,有的评委喜欢批评人,也是为你好,咱就虚心接受,只要没有致命性的问题,答辩通过再说。

问题五:写作格式不规范,答辩PPT版式不美观

内容很重要,形式同样重要,不要让糟糕的格式版式把你精彩的研究工作埋没了。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字体行距不统一、图表不规范、参考文献不规范、引用不规范等等。毕业答辩季节评委都是很忙的,如果你一再让他心情变糟,他难受你也不会好受的。

研究生论文写作 篇2

一、写作策略

人们对二语写作者写作过程的注意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观点认为, 要影响和提高写作结果, 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形成过程。写作是一系列复杂的认知行为的结果。二语写作研究就是采取一些研究方法:如提问、观察、录像、录音、在写作者边想边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做实验记录等来认知大脑行为。下面就是关于二语写作研究的两个例子:

Zamel (1983) 对其大学写作选修课上的六名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ESL) 的学生进行了研究, 观察他们说明文写作的准备过程。在设计问题时, 运用了以过程为中心的传统研究方法, 并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写作者如何写作?其想法如何形成?想法记录下来之后又如何?写作者何时阐明这些想法?写作者何时开始处理技术上的问题?

研究结果如下:

1.计划并非一个单独的阶段而是一个思考的活动。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会不时进行计划。

2.写作者运用不同的策略开始写作。有的记笔记或画示意图。所有学生花大量时间思考如何开始。其中两名最好的学生直到正式写作前一笔未动。

3.写作过程是反复的、有创造性的。学生重复阅读写过的内容, 对其进行评价, 然后继续写作。在重新阅读时, 差一点儿的写作者只注意语篇中的句群, 而好的写作者会注意整个段落。

4.修改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修改涉及很多方面, 如加入新的内容, 删改句子, 调整段落, 删除段落。

5.所有写作者都会注意文章的表层特征。差一点儿的写作者边写边修改词和词组, 而好的写作者会在写作后期处理这些问题。

6.写作者似乎最不关注语言层面的问题。好的写作者运用一定的策略, 如留下空白或用母语替代以防在写作时受到干扰。

7.写作一经完成, 写作者就会对于表层特征进行编辑加工:如语法的正确性、选词、拼写和标点符号。

这些研究结果得到许多他人研究的印证。Raims (1985) 的研究印证了Zamel对于语言在写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观点。她认为, 从缺乏写作能力的学生身上可以看出, 和语言能力差相比, 组织文字能力差是其写作能力差的一个更重要因素。她记录下写作者边想边说出的想法, 研究其写作过程, 对于有经验的写作者作出以下评论:

他们会考虑写作目的和受众, 他们参考其背景知识, 酝酿出想法并作出计划。在写作过程中, 他们会重新阅读已写过的内容。和许多教科书的建议相反, 好的写作者并不盲从计划、组织、写作、修改这一顺序。尽管写作者的产品——论文、故事或小说是一行行文字, 而写作过程并非是线性的。

这一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研究都表明:按照线性的写作顺序来写作 (计划、打草稿、修改) , 这种教学方法可能存在错误。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写作过程的反复和写作者个人的策略。

在考虑这一研究对教学的意义之前, 有必要谈一下这一研究方法:Raims在其研究中运用了记录下写作者边想边说出想法的策略。运用这一方法时, 研究者要求写作者报告他们的任何想法。这些想法通常都有简单的指导方针。研究早期写作者还须观测者的鼓励。实验记录长短不一, 有的只有几分钟, 有的却长达几个小时, 因此, 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了语音记号和编码。例如, 研究者可能注意到写作者在解决词汇问题时所运用的策略 (如:行文中留出空格, 在空白处用母语代替) , 因此, 研究者会用不同的编码记录不同的策略。

这一方法遭到许多抨击 (Cooper and Holtzman 1983; Dobrin 1994) 。首先, 由于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和发散性, 认知过程涉及视觉及语言表达等要素, 因此, 人们不会完全意识到这一过程。另一种批评认为试图记录影响写作者行为的认知过程, 事实上却扭曲了这一过程。还有人认为实验数据不全面, 这些实验数据只提供了大脑活动的痕迹, 却没能提供足够的数据以推断大脑认知过程。与此相反, 运用实验数据方法的研究者, 如Hayes and Flower (1983) , 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实验记录提供了来自写作者大脑的直接证据;实验记录提供了翔实的数据, 以便我们能够进一步研究其可能性;实验数据可以检测到其他方法观察不到的过程。毫无疑问的是, 实验数据分析揭示了教师感兴趣的大量内容, 而我们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不同任务中写作策略的变化。足够的证据表明, 在写作过程中, 写作者会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二、写作过程

1.计划

好的写作者会依据文章的整体意义和组织结构进而作出计划, 即考虑写作目的。写作目的决定文章的组织结构和适应读者的写作风格。譬如, 抱怨服务质量差的投诉信属于正式文体, 要选用严肃的、带有责备口吻的体裁, 而写给朋友的信是非正式、甚至口语化的文体, 其间包含描述和评论。

从基于大脑快速计划的即兴写作到之前列出详细计划的正式写作, 写作计划根据写作类型的变化而变化。计划也会随个人偏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人正式开始写作前没过多思考结果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 这是因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不时停下来思考。Hayes and Flower (1981) 认为, 计划发生于各个层面上, 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其中一个层面是句子层面, 这时写作者把计划转换成文本并把其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好的写作者会随时设定目标, 制订下一步写作计划。这一行为称作“酝酿性暂停”。当写作者回顾写过的内容或者采用新思路、新方法写作时, 他们会随时重新审视事先的计划。Widdowson指出:“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到达一个事先未曾设想的目标, 或者按照事先未曾规划的路径。”随时计划是创作和思考之间的互动, 而写作前做好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写作的方法则缺乏创造性。因此, 写作更须灵活。

2.修改

好的写作者在边创作边反思的过程中, 重新审视原有计划, 思考如何进行下一步写作。一部分完成之后, 他们会自问一些问题:“我的观点是否逐条表达清楚?读者是否要有跳跃式思维才能跟上我的思路?”“是否有重复?可否省略?”“句序是否需要调整?”写作者通过增加、删减和重新排序来提高写作质量。值得注意的是, 所有这些问题都与文章的意义和组织结构有关。Perl (1979) and Sommers (1980) 所做的研究都表明:缺乏经验的写作者只关注语法正确与否, 未注意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组织结构。

Faigley和Witte (1981) 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很有影响力, 其研究表明:好的写作者不仅在修改方式上和缺乏经验的写作者不同, 并且他们之间的修改方式也不尽相同。其中一位有经验的写作者未加任何修订, 另一位几乎以意识流的形式开始写作, 直到第二稿才有步骤地组织文章, 还有一位通过删节来修改文章。他们指出, 修改不仅取决于写作者的写作技能, 还取决于写作目的、写作类型、正式程度、写作者与读者的熟悉程度、文章主题。通过比较写给陌生人的投诉信和写给海外朋友的普通信件, 这些因素就很好理解, 投诉信肯定在修改时更须仔细斟酌。因此, 修改多少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修改后可否提高文章的整体水平。修改应能使写作目的更加清晰, 写作类型更恰当。通过课堂训练要让写作者意识到修改涉及写作的方方面面。

3.创作“以读者为基础”的论文

成功的写作者的第三个特征就是要有读者意识, 能写出“以读者为基础”的文章。换句话说, , 他们要想读者所想, 行文清晰流畅, 使读者易于接受, 选取恰当的风格。绝大多数写作会有特定的读者群:朋友、导师、官员等等, 对读者群的了解有助于为写作提供上下文, 进而影响写作内容和风格。例如:学年论文中的文学人物、警局通缉的罪犯、青少年读物中的流行歌星、写给父母信中的男友, 用于刻画这些人物的内容和体裁大相径庭。写作是互动的, 写作者与假想中的读者进行“对话”, 预知读者的反应, 选取恰当的信息和表达方式。

摘要:对于写作策略的研究表明, 好的写作者并不盲目按照计划、组织、打草稿、修改这一线性顺序进行写作。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写作过程的反复性和写作者个人的写作策略。

关键词:写作过程,写作策略,运用

参考文献

[1]Zamel, V. The Composing Process of Advanced ESL Students: Six Case Studies[M].TESOL Quarterly 17/2, 1983.

[2]Raims, A.What Unskilled ESL Students Do When They Write:A Classroom Study of Composing[M].TESOL Quar-terly19/2, 1985.

[3]Cooper, M. and M. Holtzman. Talking about Protocols[M].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34/3, 1983.

研究生论文写作 篇3

关键词:过程写作法;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工具。众所周知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听和读作为语言的输入,而说和写则是语言的输出,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发展。写作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起着中重要作用。写作作为语言学习的一种反馈形式,可以真正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语言,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对听、说、读进行反馈与巩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们既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学的手段。

一、过程写作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过程写作法能够发展学生思维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英语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促进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写作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技能,写作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创作的过程。成果写作教学法下,写作过程被看成是练习语言的手段而缺少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而过程写作法将写作看成是思维往复运动的结果。赵晓冬(2005)认为,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要运用过程教学法。学生从收集信息、文章构思、内容起草、成文、修改到定稿的整个过程都需要进行积极的思维。写作过程中学生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写作法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

成果写作教学法下,学生依靠英语范文进行写作,模仿范文句型和结构,一旦脱离范文时,学生往往感到不适应,无从下笔或苦于无法表达头脑中的想法。过程写作教学法指导下,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构思和创造写作内容,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写作文本发现,实验班学生写作文本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班学生,过程写作法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王初明教授曾提出英语写作教学”写长法”并开展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写长法”使学生写作信心增强,带动学生听、说、读能力的提高。过程写作法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3.过程写作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策略

写作策略是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从构思、搜集素材、撰写草稿、修改、评价作品所采取的有目的的思维和行动。它既包括对新信息的分析、组织、评估等思维活动,又包括随后釆取的行动。写作策略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构思文章,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写作学习有重要意义。过程写作法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步骤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觉运用写作策略,不仅使写作变得简单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目前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正是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掌握一定的写作策略对于今后的学习有积极作用。学生在接触过程写作法后认识到写作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由提纲、草稿、修改、编辑等步骤构成,在写作过程中他们能够自觉的运用不同的方法拓展写作内容并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通过写作策略提高写作成绩。

4.过程写作法能够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传统写作教学法由教师主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的进行写作,学生的个性的不到发挥,写作被认为是个人行为,过程写作法指导下,学生通过与同伴交流与合作获取信息,在交流与讨论中无形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合作精神,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过程写作法应注意的问题

1.英语写作话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写作话题产生兴趣时往往能更自信的面对写作并且能产生更丰富的写作内容。因此教师在选择英语写作话题时,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或从真实的任务情景出发,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对英语书本写作话题进行二次开发,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写作任务。

2.小组讨论要积极有序,调动学生参与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监控和指导,使学生的讨论积极有序,尽量使小组内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英语讨论中。由于小组内学生水平存在差异,有些学生不愿意与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意见,使得小组讨论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给不同学生布置不同任务并给予指导,尽量使得所有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反馈促进学生参与。

3.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学习进行反馈

心理学研究表明,反馈对学生学习有重要影响作用,积极的反馈对学习者有促进作用。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翻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改改变以往的结果性评价,突出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适当的反馈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在过程写作教学的各个阶段,让学生适当的反馈在英语写作中的问题,能使学生对英语写作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率。

4.英语写作训练要系统化、常规化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写作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速成的。仅仅依靠写作课提高学生写作成绩几乎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训练或口头写作训练,通过仿写、改写、写英语片段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学生课外英语阅读量,写作作为一种语言输出,离不幵一定的语言输入。

三、结语

写作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掌握书面表达能力,以便在真正的交际中使用语言。所以,今后要加强其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林英.初中英语任务型写作教学的行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研究生论文写作技巧 篇4

毕业季即将来临,想必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毕业论文,怎样写好一篇论文呢?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研究生论文的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一、论文选题:两个“依托”、五个“关注”

(一)两个“依托”

1.依托老师的学术专长或当前学术兴趣点

我们是研一的学生,没有什么知识体系,也不像老师们都有自己的投稿渠道,所以我们要依托老师研究专长或当前学术兴趣点。依托老师的擅长的领域,你自己就要知道导师和学习老师的研究方向。如果你写作与导师的研究专长结合,往往前期具备了较为丰富的数据、案例、文献等素材,学生在论文写作或调查研究中能够依托以上优势进行较为深入、扎实、系统的研究,亦能得到老师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是老师不擅长,就可能没法给你指导了,或者指导的效果就会降低。法学院老师的研究方向分得很细,他不熟悉就没办法给你指导。

2.依托老师的研究课题

以老师课题中的某一块研究内容为切入点,作为自己写作或者研究的方向,将个人的写作与老师的工作相结合,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发文章可以挂老师的课题,通过这个方式,老师一般都会比较乐意的。

(二)五个“关注”

要关注社会各类信息,尤其是掌握全面高效的获取信息的途径。没有资讯就没有灵感,就没有办法找到选题的方向。

1.关注时政报纸

(1)《环球时报》的评论。评论的栏目虽然不一定和法律有关系,但是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

(2)《参考消息》的“问题与建议”。参考消息把一些信息原汁原味地展现,文科生必须有所关注。《参考消息》的“问题和建议”栏目,很有前瞻性,新的东西,文章没写过。比如关于“达芬奇家居”事件的建议,比较热,就是结合法律来提出的,谁先写出来谁发表。这个栏目一般在后面的版面,不起眼,但一般每天的报纸都有(不是每次都有)。

社会上的新事件和新事物往往最先出自媒体记者的眼光,学者写的东西往往是旧东西、老东西,如果你想用学者眼光把新东西写出来,就必须紧紧跟着媒体记者的脚步。

2.关注专业领域内的重要报纸

《法制日报》(“视点”栏目)。这个栏目的评论文章不错,值得大家看。例如关于今年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公务员就业歧视的报告的评论、动车问题等,根据这些评论的观点,扩充加工可以写成发表论文。《法制日报》比较权威,有新意,是川大认定的C类文章,1500以上文章就视同发表一篇CSSCI来源刊物。《检查日报》和《人民法院报》也值得关注。

3.关注全国两会法律提案

关注全国两会的法律提案,可以写立法方面的论文,立法涉及法学的各个学科。

4.关注权威的时政分析参考读物

(1)《半月谈(内部版)》。《半月谈(内部版)》我建议每个人都要看,考公务员很有帮助。这个刊物是中宣部委托新华社办的,它把我国的大政方针和国内外时事热点的评论都涵盖,既代表官方主流的观点,又融入一些新的思路。我有个政治学院的博士师兄(已经毕业),他考公务员分很高,同时考中央统战部和四川省发改委。他说他养成一个习惯,喜欢读半月谈。现在工作了,有时还让我帮他在川大买。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有,读这个对写申论很有帮助。

(2)《新华月报》等。《新华月报》是新华社办的,很有前瞻性,里面的素材写论文都是好东西。里面有一个专门的法制栏目,详细介绍近期我国各地的立法动态和热点事件的法律评论,很有参考价值。

5.关注理论性、思想性、启发性兼具的学术网站。共识网是我经常看的。共识网的东西比较有前瞻性。我了解到,这个网站是思想相对不是那么保守、比较超前的一些人推动的,许多知名学者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上面都有(这些其他渠道是发表不了的),比如华东政法大学的童之伟教授、北京大学的.张千帆教授教授等。

小建议1:建议硕士生同学养成每天保证不少于1个小时的读报、读新闻习惯。

二、论文写作

写论文是规范性工作,没有太多创新性。四平八稳就可以,不要搞创新。写论文都有模板,知名教授都有模板,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一)写作模板

1.根据题目类型找模版

前5个我参考的是王竹老师的PPT内容,我觉得就写法学论文而言,概括比较全面了。

(1)问题解决型:论……。

(2)案例评析型:“……案”评析、反思……。以案例来写论文,这个现在比较热。《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最近以专栏形式专门刊登了两次案例方面的论文,大家可以去看看。案例写文章,我想研究生写起来比较好模仿,因为案例文章的谋篇布局大同小异。

(3)条文解析型:《……法》第……条的理解与适用。这种文章法学核心刊物上比较常见,大家自己去找来研究下。

(4)资料整理型:……问题研究。

(5)调查分析型:……问题调查分析。这个最好参照社会学、人口学、农村经济方面的刊物,里面这种文章很多。

(6)对策建议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这些都可以找一些学者代表性的文章或者好刊物的文章来模仿写。

2.根据分析视角找

(1)社会排斥理论。下面的案例1我根据自己的论文来展示怎么根据分析视角找参照论文。

(2)社会融合理论。

(3)社会支持理论。

(4)法经济学视角。这个现在诉讼、民商、经济法这种写法比较多见的。

(5)制度经济学视角等。

法律是制度的体现,所以用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有关法律问题(例如刑事政策、法院制度、检察制度)应该是研究法律的人应该掌握的。川大图书馆关于制度经济学的书不少,大家有空可以了解下。

以我自身的一个案例来讲讲怎么找参照的论文。

左边是我的论文的结构,右边是我所参照的论文的结构。我的题目原本也是参照右边这篇论文写的,只是后面被编辑改了。左边是框架,主题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公平就业的调查,我参考的就是右边的论文,分析理论都是一样的。我这边多了“研究设计”,因为我有实证调查的案例,应该交待下研究的方法。我的第三块和他第四块一样,我以“临时法律措施”提出建议,对方论文以“社会工作”来提出建议。以后你们写论文,最好找分析视角一样的论文,依葫芦画瓢。

再给大家两个小建议:

小建议2:法理学、法律史学专业的同学应多关注社会学、历史学、人口学的写作研究方法,宪法、行政法专业同学应多关注政治学、社会学分析问题的方法,诉讼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专业同学应多关注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方法,环境法、国际法应多关注公共政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的研究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小建议3:优先参照被人大复印资料及三大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论点摘要、推荐论文篇目的文章,作为论文写作模板。川大认定的《中国法学》、《中外法学》,这些刊物教授都不好发。所以,被转载很好,转载侧重于文章的好坏,每年都有硕士生文章被转载。被转载被摘要是一个文章的学术影响的重要指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相当于发了一个B刊。

(二)篇幅字数

1.合理字符数,控制在6000至8000(大约4到5个版面),0.8到1.2万字则太多。可能是法学核心大多是这个范围,但是硕士生很难发法学核心。

2.篇幅不宜过长的原因

(1)绝大多数办刊相对规范的刊物要求字数控制在这一范围。大部分刊物,包括很多C刊都是要求这个字数范围的,少的也有要求5000字以内。

(2)刊物一般不会给学生文章过多版面。刊物不会给学生文章太多版面,三到四个版面就是看得起咱们了。写长了会写乱了,不好控制。

(三)注释规范

1.注释格式参照所投刊物。国内涉及到毕业论文,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统一的注释规范。如果我们这种发表性的论文,一般投稿前自己大概都有几个意向性的刊物,注释参照所投的刊物就可以了。

2.间接引用转变为直接引用。这是学术道德问题。间接引用,可能引错了。如何间接转直接?找到原文,认真比照核实,发现没有错误,再进行直接引用。这样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了。

3.尽量不引用网络文献。网站上的东西很多不规范,尽量不引用,因为首先存在以后这个网页打不开的问题。但是官方性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官方的不会被黑,这个还是可以引用的。

4.网页中转载的报纸文章,通过文章信息找到纸质版的具体信息。哪个报纸第几版的,纸质东西都一直能够存在。

5.引用部分要加“”号,引用部分较多要另起一段。有的文章在句号后面突然来了一个引用注释,我们就不知道到底是注释序号前面一句话,还是两三句话才是引用的。

(三)参考文献

1.所研究领域内代表学者的学术成果(论文、著作等)。多了解研究领域内的学者,编辑熟悉,会给文章加分。举个例子,假如你写检察制度,龙宗智老师、万毅老师,编辑们都知道他们,比较规范,也比较权威。引用一个不知名人的文章,不熟悉就不知道靠不靠谱。

2.权威刊物或重要刊物发表的文章。各学科领域都有权威刊物和重要刊物。(1)权威刊物(A刊):《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国际问题研究》、《民族研究》等22种;(2)重要刊物(B刊):《中国法学》、《法学》、《比较法研究》等(这个每个学校认定的有区别)。

3.产生重大学术及社会影响的文章及著作。可以看他的引用频率(后面给大家讲如何使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4.学术界公认、再版、翻译成多国语言。这个你就需要多向老师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学习,你才能把握好。但是可以多观察嘛,看看那些权威的刊物经常引用的文章和著作,你就能把握好了。

5.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及三大学术文摘摘要的文章。被转载的文章不一定是教授的文章,有的是学生的文章。但是,被转载,肯定文章有它的新意和特色在里面。

6.所投刊物编委的文章、著作。第六个建议比较投机取巧的。编委的文章、著作,同等条件下你的文章更有优势。好的刊物里有编委信息,万一刚好你引用他的文章,他又刚好给你审稿,同样的文章你们想想编委要谁的文章嘛。以上讲的这6个方面都可以通用。这也是我自己和理工科同学交流的体会。以后你们写文章多结合进去。

小建议4:学会使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检索具体某一学者及某一文献的引用率。川大主页进去“核心期刊”,好几个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并不起眼。想知道文章或著作的引用率。

三、论文修改

(一)初稿完成后先行修改2到3次

1.修改时间段要集中

三五天或者一个星期集中修改,否则改一下,放几天再改,可能就会没感觉了。

2.重点针对文章结构、标题、注释等

(二)听取周围同学、老师修改意见

1.个别联系

可以找和自己的研究方向很相近人的看看。建议多找自己导师看,好学的同学老师很愿意帮助。

2.集体讨论(沙龙、自发、征文比赛、学生学报投稿)。要利用身边的资源。沙龙形式很好,这么多同学的意见给你参考。还有年级自发的讨论小组,宪行专业博士生较多,以后每个月都可以有个讨论,有同学做主题发言。硕士生论文要开题,开个讨论会,让同学们给提提意见,就相当于预答辩。征文比赛,请评委老师能够给我们的论文提出修改意见。给学生学报投稿,我给大家讲一下,川大有份学报,《四川大学学生学报》,质量还是很好的,办刊质量比少部分C刊好,做得比较精,一年顶多2期,每期也就二十篇文章,编委会也会提供修改意见。

(三)录稿返修重点针对题目和摘要

大家不要觉得硕士生发文章事情看得很简单。现在学术风气不是很好,交钱了事,其实真的不是很好。我班上我知道的,有的同学认真写作业论文。放寒假了,写一两篇可以。我们年级有3个同学文章都被录稿了,有的也给稿费的。

录稿后为什么要针对题目和摘要修改呢?因为题目和摘要写好,很可能被转载。文章录稿也一样的道理,编辑每天要看很多文章,觉得题目还可以,继续看摘要,然后才会看内容。

《社会排斥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公平就业的调查研究》修改前后摘要对比。这是我被转载的文章。最直接的原因,编辑让我写一个1500字的摘要,可以帮我推荐一下。我请导师看了,他让我重点改摘要,也给我提供修改摘要的意见。

研究生开题报告写作基本要求 篇5

论文题目的选择可在研究生充分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并经导师同意后确定;或在导师充分了解研究生情况的基础上,首先由导师提出,征求研究生的意见后确定。具体要求如下:

1.选题应遵循学科发展现状、学科理论前沿、学科争鸣热点、学科发展趋势,在学术方面具有创新性,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2.选题应密切结合实际,力求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些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难点和现实问题,并尽量结合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争取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选题应立足于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条件,结合导师的专长和研究生本人的基础进行。

4.论文题目大小适宜,在时间安排上留有余地,确保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5.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教育硕士选题应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实际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应用价值。

第二条开题报告内容

1.选题来源。研究生选题可来自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校级课题或自选课题。

2.选题依据。(1)研究背景及意义:对所确定题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和可能达到的水平,给予充分的阐述;(2)国内外现状分析:充分分析本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说明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本人对开展此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不少于字。

3.研究方案。(1)研究目标、研究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和可行性分析;(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4)研究特色和创新性分析;(5)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4.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篇。

第三条开题报告程序

1.以学科方向为单位,由相关方向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组成3至5人的开题报告专家评议小组;

2.开题报告会必须在学院(部、所)进行,院长主持开题报告会,在召开开题报告会之前,应张贴海报公布开题报告的时间、地点等,并邀请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加;

3.研究生填写开题报告,封面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字、1.25倍间距,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并将开题报告于开题报告会一周前送交开题报告评议组成员,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

4.召开开题报告会,由研究生阐述选题来源、选题依据、提出研究的初步研究方案,再有指导教师做必要的补充说明,最后由评议组成员进行讨论、审核。审核标准为:(1)论文选题很有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2)文献调研广泛,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3)开题报告内容充实、结构合理,书写规范;(4)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较强,具备论文撰写能力。

5.开题报告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依据审核标准对选题适当、论据充分应批准论文开题;对存在明显问题的,不批准论文开题,限期修改补充,并要求3个月内完成重做开题报告;若再次开题不能通过,则推迟论文答辩时间,随同下届毕业生按相关程序申请学位。

6.开题报告通过后二日内,研究生将开题报告纸质版一式三份与电子版送交研究生秘书,再由研究生秘书统一报送研究生部审核,审核完成后由研究生本人、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各存一份。

第四条其它

1.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的,不允许参加当年度论文答辩,随同下届毕业生按相关程序申请学位。

2.开题报告更改。开题报告通过后,一般不得随意更改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者,开题后三个月内研究生本人可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理由,导师、学院(部、所)签署意见,经研究生部批准,方可更改研究主要内容,但必须按上述开题报告程序重新做开题报告,填写开题报告并报研究生部备案。私自更改导致学位论文最终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生部备案开题报告主要内容不符者,一经发现,推迟论文答辩时间,随同下届毕业生按相关程序申请学位。

研究生论文写作 篇6

社会现象型(题目给出一种社会现象,给出两种观点,要求描述评论现象并写出你的观点)

第一段

1.of, the quality(质量)of our lives has been(改变),(随着……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相当大大的改善。

2.This(The above)(讨论)can be frequently(频繁地)found(发生)in media(媒体)of every kind.(这种现象立即引起了社会关注,相关的话题和讨论在各种媒体上频繁出现。

3.Recently(最近),(广泛的)attention(注意)/has become the focus(焦点)of public(公众)concern(关心).最近,……问题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颇受关注)。

(失业:unemployment,安全Security,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

4.of,that………(随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计算机:computer,高级教育:high education,农业:agriculture,工业:industry,商业:commercial,互联网:internet,手机:mobile phone,经济:economic,全球化:globalization)

第二段

1.has two sides,(例外).(凡事都有正反面,这种现象也不例外。)(持不同意见)greatly intheir viewpoint(人们对此观点不一。).Somethat it’s understandable that_______(有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Of course,other people have radically(完全彻底地)different(不同的)view(观点)(其他人不这样认为).For them(他们持截然相反的态度,他们认为)___________.2.Every thing ha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凡事有利有弊。Each person has his own view。每个人观点不同。Some people think that…(有人认为……),the other peopleview that…(另外一些人认为…)

第三段

1.Weigh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se arguments,I am inclined to agree with the(后者)(前者)point of view……权衡这些争论的肯定和否定意见,我倾向于同意后一个/前一个观点。深入说明或扩展一下。)

2.Therefore,should be viewed as,.But we should.The best policy,as I see it,(最大化)its advantages(优点)and eliminate(消除)its unhealthy(不健康)influence

(影响).Or in other words,we should further develop it and exert proper supervision(监督)over is so that it can benefit(造福)us in a better way.所以,……应该被视为双刃剑,既带来方便又制造了麻烦。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扩展它的优点,消除它的不利影响。或者换一句话说,我们应该发展它,并且施加适当的监督,这样它才能以更好的方式为我们造福。)

3.It seems there is no ground for these two groups of people to reach an agreement on this phenomenon(看样子在这个问题上双方很难达成一致).As for me(对我来说),it’s not bed to(我认为…也不错)________.Therefore,(小题大作)over the phenomenon(因此我认为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小题大做).Afrer all(毕竟),…决定)最终由…做决定).(消费者:consumer,学生:student,国家:state,商场:market,知识:knowledge)

图表作文(题目给出一个统计表或统计图,要求描述图表并发表观点)

第一段

(图表)/table(饼状图)/pie(饼状图)(根据作文要求写)above describe(描写)clearly that significant/remarkable(显著)changes(变化)have taken place(发生)in terms of……(……填图表标题)

第二段

1.,one may see(看到)that the number(数据)of……(按题目要求填写…数据)has been on a steady(稳步的)rise(上升)/decline(下降)from1998 to 2010。(根据图表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从1998年到2010年…的数据有一个稳步的上升/下降。)

2.(根据最近的一个网络调查),about。

第二段

1.In the year of 2004,the unmber is merely 2500 of …(看题目上面的内容),but within no more than several years,it went up to move more than 35,000 in 2004.(数据按作文要求填写)(2004年的数据仅仅是2500,但是仅仅过了几年,到2008年数据就超过了35000.)

2.It is of no difficulty(困难)for me to put forward some arguments to illustrate(解释说明)my reasons(原因)。(对我来说不难解释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3.It is of no difficulty for me to recognize the significance of it.(对我来说不难解释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4.At the top of the list(列表的顶端),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看题目内容)

5.Last but not the least(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the fact cannot be ignored that(不能被忽视的事实是),in th long run(从长期来看),to live and learn will get rooted in everyone’s mind(生活和学习将会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第三段

1、the fact(不可否认的事实是)that people will have diverse views on the same issue(人们将对这同一个问题持不同意见,),(立场)(明确的)and well founded in the foregoing discussions(在上述讨论中可见)

2、Given what has been argued so far,l,m inclined to view this tend as a blessing(好事)/curse(坏事)综上所述,我比较倾向于这是一件好事/坏事。

3、Therefore, l believe, the current trend should be encouraged rather than discouraged or even banned,因此,我认为当前的趋势应该鼓励而不是劝阻或禁止。

4、Therefore, l believe,the current trend(趋势)or even(禁止),因此,我认为当前的趋势应该劝阻或禁止。

漫画作文(题目给出一幅漫画,要求描述解释漫画并发表观点)

第一段

1、Looking at this carton/drawing/picture(漫画/图片),l believe,people cannot keep pondering.(看到上面这幅图片,我认为人们不会持怀疑态度)

2、by the drawing……(根据图写)上面这幅图生动地描述了……

3、Here is a vivid and lively cartoon in which we can see(这里有一幅生动地漫画写的是…)This picture conveys(传达)a clear strong message(信息)to us that 漫画意思.(这幅画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清晰明确的…信息)

4、As depicted in the picture/As we can see in the picture/As can been seen from the picture/As is shown by the drawing…(如图所描述的,…/我们在图中可以看到…/如图所示…)

5、(普通)(有意义)(画).As we can see in it,……(说明画的内容).这是一幅普通但是意味深长的画。我孟能看到……。

6、and far-reaching(影响深远的)……(具体说明画的内容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尽管画很简单,但是它所传达的信息却是深刻的、有影响的。……

第二段

1、(卡通、漫画)is both profound and thought provoking which is meant to the importance(重要)of the phenomenon(形象)of 图片主题。(这幅漫画很深刻,发人深省,主要是为了强调这种…想象的重要性。)

2、lt is not difficult at all for us, upon careful thought,to understand(理解)the problem as depicted(描述)in the picture(只要认真思考就不难理解图片中描述的意思。)First of all,Besides(其次),(最后),3、lt is of no difficulty for me to put forward some argunments to illustrate my reasons.对我来说提出几点理由来说明我的观点一点也不难。

In reaction to the phenomenon/ln answer to the problem/ ln response to the on-going social change(对于这种现象/对于解决该问题/对于社会变化),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点,(一些人认为…),in their minds,解决该观点,(在他们看来,…),but others set forth

a totally different argument about the issue.(但是其他人则对此持完全相反的观点。)

第三段

1、Last but not the least(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the fact cannot be ignored that能被忽视的现实是…),in the long run(从长期来看),to live and learn will get rooted in everyone,s mind(生活和学习将会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

2、According to what,s discussed above,(根据上面讨论的)l believe(认为)that 上面对的观点。Only in this way can we sure that 我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

3、ln order to make our lives better in which we live,we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overcome the every difficulties.(为了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应该努力克服各种困难)

4、To sum up,this picture is indeed instructive.Actually意义的那个东西)is essential(重要的)if we want to makeachievement(取得成功)in ourstudies or work,or indeed in any other aspect of lives,总之,这幅画具有指导意义。事实上,如果我们想要在学习中或者工作中或者我们生活的任何一方面取得成就,是必须的。

研究生论文写作 篇7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不完善。在传统观念、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之下,高中英语教学中依旧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阅读等方面,忽视了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理念并不完善,存在着急功近利、脱离实际、忽略过程、评价不一等问题,导致英语写作教学效果不佳。

2.教材与高考大纲不健全。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交际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英语教材与英语考试大纲中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写作课程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教材方面分析,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英语写作练习大部分都是仿写,而且相关的题材、内容等都与真实写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无法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作能力。从高考大纲方面进行分析,英语写作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较低,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进行写作练习的动力,教师也缺乏必要的重视程度。

3.学生学习动力与方法不合理。高中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不合理。在学习动力方面,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积累与练习才能够有所收获,部分学生缺乏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精神,常常半途而废。在学习方法方面,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将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单词背诵与阅读练习方面,无瑕顾及英语写作,同时缺乏系统的写作知识,导致英语写作水平始终难以有效的得到提升。

二、基于“过程写作”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措施

当前,过程写作已经成为了进行写作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有效利用过程写作的理念、原则及方法已经成为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面临的重点课题。基于“过程写作”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裁教学。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第一步应该对写作的体裁进行判定与应用。教师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熟悉与应用各种写作体裁。在英语写作题材教学中,主要的措施包括三个方面: (1)在体裁选择的过程中要遵循趣味性与关联性原则,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语言水平进行体裁选定;(2)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范文的方式让学生对体裁进行了解与掌握;(3)体裁选择的过程中要注重真实性,强调写作要体现真实世界、真实情感与真实反馈。

2.倡导进行英语合作写作教学。过程写作中强调要将写作转化成为学生参与实践、交流支持的语言交际活动过程。 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自主进行写作的选题、初稿、反馈、修改、展示等活动。在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 依据学生知识、个性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小组划分,为每位小组成员分配相应的职责,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实现学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3.促进英语写作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在过程写作理念的指导之下,学生在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中占据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小组互评等,通过沟通与交流实现观点互换、取长补短,促进英语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实现评价标准的制定,主要的内容包括写作方式、文体结构、语法句法等。在写作评论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写作作品发表,通过竞赛、广播、发表等方式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4.转变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角色。在过程写作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与以往并不相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讲解者与评改者,而是成为了课堂的引导者、提供者与读者。在过程写作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与帮助,为学生的参与、互动与反馈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学生进行写作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例如设定情境、小组划分、讨论指导、 反馈点拨等。写作属于非线性的学习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开发与发展写作潜能方面,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写作教学互动中,实现自身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

通过实践可知,过程写作符合语言教学理论原则与高中英语课标要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过程写作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当前,已经有部分教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中应用过程写作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过程写作理念的本土化与多元化发展,更好地发挥过程写作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当前,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在理念、方法等方面并不完善,严重阻碍了高中英语写作新课改的效果。本文以“写作过程”为基础,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为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与高考英语写作提供一些参考。

研究生论文写作 篇8

关键词:摘要写作    高中英语   英语阅读    写作教学    教学质量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150

一、重视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摘要写作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种写作教学方式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要想更好地开展摘要写作必须重视英语的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在一线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我发现阅读课形同虚设,很多的学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也没有给学生设置阅读课时,只是在英语课的常规教学中有所涉猎罢了。重视不足导致很多的学生阅读能力欠佳,也影响到英语课的整体学习,不利于摘要写作教学模式的开展。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优化摘要写作教学的过程,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先要给予阅读课应有的重视,优化阅读课程设置,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在阅读的内容设置上要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选材上也要有所甄选,紧扣教材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或紧扣教学大纲和考纲,采取一定的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课,学会主动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必须认真重视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自觉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当前的英语阅读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讲授,还包括学生的学习,粗略地讲就是,教学应该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中学生的学才是课堂的主题,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就是由学生的学习效果决定的,这就告诉我们,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发展。阅读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说是方法,指的是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必须广泛开展阅读,熟能生巧,只有经过阅读学生才能有所进步;说是一种能力,指的是对于同样一篇阅读素材,不同的人在阅读之后有不同的认识,存在明显的理解偏差,这就显示出读者的阅读能力,反映在摘要写作上就是力求个性化和创新性。阅读更需要学生自觉和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的阅读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这样学生才会爱上阅读、主动阅读。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还可以设定相应的阅读任务,给学生增加一定的阅读压力,实现英语阅读的寓教于乐,这样学生在进行摘要写作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教学过程一般是比较单一、枯燥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如果不感兴趣或者阅读量较大的话,就会显现出阅读的厌倦性、怠慢性和懈怠性,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在开展摘要写作的时候也显得手忙脚乱,无从下手,找不到正确的文章切入点。其实,阅读和写作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作文的写作等部分密切相关的,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先要夯实学生的英语基本知识,提升基本的英语素养,在英语作文创作的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突出写作中心,这样这些好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对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做到针对性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抓住文章的中心;会分析重要段略和关键句;做好阅读记录和阅读笔记,强化阅读反思的作用;拓展阅读素材等。这样,对日后学生的摘要写作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依葫芦画瓢”开展文章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写作有基本的主线,就是围绕文章或者材料的主体开展写作,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设计要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掉入俗套,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和混乱性。摘要写作其实不能随意,在设计上要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高中生爱好模仿,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对于美好的句子或者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段落句子,学生都会模仿造句,而这就会大大提升学生的仿写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当前,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得起推敲的,也是比较有意义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不妨多花一点时间,让学生仿写优美的句子,甚至是续写文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挑选仿写段落和句子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选择仿写性较强的部分进行创作。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分析还是考试所占分值的角度分析,阅读和写作都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摘要写作就恰恰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值得推广。但是,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训练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只有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兰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J].校园英语,2015(2).

上一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下一篇:围城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