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教案(精选7篇)
活动目标: 知道在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培养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有哪些安全隐患?应该怎么样做才能保证自己安全地上学和回家 呢? 让我们认真研究一下吧!**准备研究的问题 同学们对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大家一起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看看有哪些问题 值得研究。
二、开阔思路: l 乘车上学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l 步行上学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l 我们应该了解哪些交通规则? l 遇到陌生人该怎么办? …… 这里提供了一些供参考的主题,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开展活动。
三、小组合作确定主题 1 小组交流谈一谈根据以上的主题谈一谈上学路上如何保安全。
2、选择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研究。
3、班上交流。
四、作业: 小组成员根据确定的主题进行研究活动。
第二课时
一、交流 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把自己见到的或听到的事例讲给大家听。小组交流,将各自的见闻分享一下。如:一次,我边走边看书,差点儿被车撞到。我看见几个同学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很危险。……
二、收集 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或到相关部门采访等方法,收集小学生在上学路上出出安全事故的案例,了解 相应的防范措施。结合书本第 2 页的图片资料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交流。去工地玩耍易受伤 l l 一名小学生在放学路上被陌生人接走,后来被拐卖。l 12 岁以下不能骑车上学。l 上学、放学路上不要在小巷、村道上乱跑。看清情况再拐弯。……
三、小结 调查路上安全隐患 第三课时
一、谈话 我们在上学路上可能会遇到哪些安全问题呢?让我们仔细观察,寻找在上学路上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记录下来 地点 学校门口 上学路边 上学路上发现的安全问题 有不认识的人来接 有池塘、危墙 有很多车辆 自己填写,并在小组内交流。师:还可以把发出的总是拍摄下来,这样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二、一路安全伴我行
1、收集资料 观察上学路上有哪些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识,并通过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它们的含义和 作用。让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更多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识。
这时, 走在前面的老奶奶装梨的袋子破了一个大洞, 梨掉了一地。
这下可急坏老奶奶了, 她有没有多余的袋子, 小兰看了看自己的书包, 也没有可以装梨的袋子。就在这时, 小兰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她把自己的小红帽取下来, 然后把老奶奶的梨一个一个地装进小红帽里。
小兰捡完梨后说“:老奶奶, 梨有点重, 我送你回家吧!”老奶奶高兴地答应了。
【关键词】质朴童心儿童电影
中国西部山区,贫瘠而荒凉的西海固,蓝天、红旗、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历经曲折的王燕气喘吁吁地跑到老师面前。带着山区孩子特有的纯真质朴的笑容,摊开了手掌。手指如莲花般绽开,已经被汗浸湿的24块8毛钱静静躺在她的手心里——这是电影《上学路上》给我留下的最深的记忆。
24块8,这是一个在平常人眼里不大的数目,但是对于一个生活在宁夏贫苦山区的孩子来说,这是一年的学杂费。影片讲述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为赚取这点学杂费而劳累、奔波的故事。影片叙事线索简单明了,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王燕赚取学杂费的事件展开,形成了卖鸡蛋——卖圆珠笔——卖小羊——采摘枸杞——挣到学费这样一个完整而有序的情节线索。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伊朗的儿童电影。伊朗儿童影片向来是以一个明确的目标为叙事动因。通过纪实而又写意的镜头语言,牵动整个剧情的发展。例如《白气球》、《天堂的孩子》、《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天堂的颜色》等。把《上学路上》与上述影片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本片对伊朗儿童电影的借鉴以及为求创新而做的种种努力。
一、富有张力的叙事技巧和质朴的拍摄风格
以《白气球》和《天堂的孩子》为例《白气球》的主人公是希望能有一条漂亮的金鱼来庆祝新年,《天堂的孩子》中的主人公则是希望为妹妹赢得一双小鞋子,而《上学路上》同样是通过镜头语言表达了孩子的希冀:我要上学。王燕为了挣足24块8毛钱的学杂费,辛苦地奔波在贫瘠、荒凉的黄土地上。显然,这几部片子的主人公的愿望都与物质的匮乏有关,如果《白气球》里的小女孩不是在苦苦哀求之后才能得到买金鱼的钱,《天堂的孩子》里的兄妹出生不是出生在一个极为贫困,连增加一双鞋子都是负担的家庭中,所有感人至深的情节将无所依附,所有叙事也将变得苍白、虚伪。而《上学路上》的王燕,如果不是因为家境贫寒,面临辍学的危险,只能靠自己来挣取学杂费,其情节的张力及影视语言的冲击力同样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这三部影片在对故事结局的处理上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处。《白气球=》中的小女孩在她哥哥、玩蛇的艺人、店老板、归家的士兵和卖气球的男孩的帮助之下。终于得偿所愿。但是那个卖气球的男孩坐在地上的孤零零的身影,又使得观众在如释重负的同时,心里仍留有一种淡淡的思索与回味《天堂的孩子》中的主人公阿里虽然得了冠军,却很绝望,因为他不能得到妹妹梦寐以求的小鞋子。他沮丧、疲惫地回到家中,在妹妹期待的目光中,他变得更加无助、内疚。最后一个镜头是阿里把肿胀的双脚泡在金鱼池里的特写:又红又肿且磨出水泡的双脚,阳光倾泻到水中,水中嬉戏的小金鱼缓缓游过,轻轻碰触着这双伤痕累累的脚……多么温情而又令人深思的结局,在马基·麦基迪的镜头中,孤独、温情的感觉已经深入人心。
再让我们来看看《上学路上》的结尾气喘吁吁的小王燕在母亲和老师焦急的等待中,在欢快而又喧哗的喇叭声中,傻傻地笑着,把紧握的拳头反转过来,五指如莲花般绽开,已经被汗水浸湿的24块8毛钱静静地躺子她的手心里——这个充满诗意的镜头将影片所传达的情感推向了顶点。让我们记住这动人的一刻吧,虽然王燕所在的小学得到了新的捐助,可是这凭着小主人公的能力辛苦赚来的学杂费,不仅震撼了观众的心灵,也赢得了所有成人的尊重,使影片摆脱了中国儿童电影所惯有的教化、宣传的窠臼。
二、童心、真心、爱心
导演方刚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好的儿童电影剧本太少。创作缺乏儿童视角和对儿童生活的真实体验,不尊重身为观众的儿童,这是儿童电影的最大硬伤。一代孩子有一代孩子独有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要出好的作品,创作者必须深入了解孩子的世界。作为一个优秀的儿童电影创作者,最不可缺的不是艺术水平和导演能力,而是‘童心、真心和爱心”’。好一个童心、真心、爱心,反观我们90年代以来的儿童影片,为了达到影片的教育功能,创作者往往忽略了儿童的心理感受,将成人的思维强加于儿童,无论多调皮、叛逆的儿童,最终只会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成为成听话、懂事的“小大人”。这样的影片,也难怪孩子们反感,成人也不感兴趣。
让我们来看看伊朗儿童影片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白气球》中的小姑娘。兴冲冲地拿着好不容易得到的钱来到了街上,儿童的好奇心使她被卖艺老头的表演吸引住了。等到她终于气喘吁吁地到了金鱼店并与店主讨价还价后。她发现鱼缸里的钱没有了!她哭了……就是这么一点点小事,却因其童心、童趣,为创作者营造了广阔的叙事空间,也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被牢牢吸引。影片几乎是运用白描的手法,于细微处着手,每一个动作甚至小姑娘的穿着都成为透视人物情感的工具,把小姑娘焦虑、沮丧、忐忑的心情表露无遗,也使得影片具有了真实、温情、含蓄动人的艺术效果。《天堂的孩子》电是以儿童的视点来构筑整个故事情节的。摄影机一直追随着男孩奔跑,写实朴素的目光对准了伊朗社会中最底层的普通百姓,没有谁能用“如此简单的方式拍电影”。但不事雕琢的故事和人物,同时就具有了最朴素天然的感动和思索。
《上学路上》能够一举拿下第24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最佳编剧”和“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其影片所获得的重视和好评是不言而喻的。导演方刚亮说:‘《上学路上》我不在乎她说的一个西海固的孩子求学的精神如何感动人,我更在乎她是怎么一点点赚到学费的。我愿意拍这部电影是因为这个剧本本身技巧娴熟,我有热情是因为我还比较喜欢故事里的那个实实在在的小王燕。”是的,导演抛弃一切说教成分,用童心、真心、爱心为我们述说了一个贫困地区的女孩子坎坷的求学经历。影片借鉴了伊朗儿童电影的朴实、纪实的拍摄风格,从细微处着手,把细节刻画和西海固独有的民族风情结合起来,使得影片在质朴、温情之外更添几许厚重。更具哲理性和启发性。
三、人性柏光芒和温情
我们不会忘记这一幕幕场景:简陋的学校操场,迎风飘扬的红旗,低矮的土墙。几乎寸草不生的黄土丘陵,还有被洪水冲出的深深的沟壑:一只母鸡卧在窝里,王燕守候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母鸡,期盼它多下几个蛋:王燕在学习讲价钱的手势:“十一”,“十三”,“十七和十九”:王燕一双小脚在干涸的土地上飞奔:王燕终于追上了三花的花轿,把那支为她们带来欢笑和忧愁的圆珠笔牢牢地插进了那个凝聚着三花的梦想和希望的笔套……
编剧赵冬苓说:“这个故事自始自终都流淌着大西北明亮的阳光,阳光下的孩子们脸上看不到因为贫穷而带来的抱怨和自卑。穷苦人之间没有互相仇视,而是相互帮助,相互同情,仿佛回到纯真澄净的世界,回归人性之初。”
是的。在孩子眼里,世界是美好的,生命是充满希望的。如果说孩子们所承受的压力和委屈令人心疼的话,那么在他们身后默默承受生活之苦的大人们则更加表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坚忍不拔的品质。王燕妈妈是一个朴实、倔强的农村妇女,虽然她曾对王燕说过要上学就自己挣钱的话,虽然她曾劝王燕说“我当年和你一样,可最后还不是嫁人了”,可是她还是屡次向王老师求情、担水、砌墙。她对王燕卖鸡蛋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她的言行中流露出重男轻女的思想,可谁又能理解她转身之后。沉重的背影中所饱含的母爱的深沉和无法为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的悲哀。而老师用高价购买王燕的圆珠笔,还有那个抱着山羊的大汉。在王燕的哭诉声中把山羊以超低价格卖出的行为,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芒和温情。
刚入学的孩子刚接触到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生活,对于学校的一日常规还不是非常的了解,对于自己参与学习的目的也不十分明确。然而枯燥无味的说教明显是不起作用的,只有让孩子们参加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活动中了解常规,才能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正常有序的学习生活中来。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培养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四、教学准备
学生:调查和了解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在上学路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观察交通标志和设施,了解有关交通规则。
教师:制作“帮助小明安全上学”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真情求助,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上班的路上,碰到了小明的妈妈,她有一件事求我帮忙。
(出示课件:小明的妈妈)
(小明的妈妈:今天,我没时间送小明上学,只好让他一个人去上学。可是我心里一直好担心,小明能平安、准时地来到学校吗?)
师:你们愿意帮小明安全到达学校,让他妈妈放心吗?
那么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小明一路上要经过的地方,想想妈妈在担心什么。
活动二:观察发现,感知危险
(出示课件:小明的上学路线)学生仔细观看。
师:观察到了吗?小明妈妈担心什么?
生:围绕妈妈担心小明过马路被车撞,爬桥栏杆掉到河里来谈。
师:妈妈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请看一段录像。(课件:两起交通事故)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两起交通事故呢?
生:围绕未看红绿灯就过马路,不走天桥翻栏杆被车撞了来谈。
师:看来为了不让妈妈操心,上学路上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三:互帮互助,学会避开危险
师:其实你们的家长也和小明的妈妈一样担心你们上学路上的安全。经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是走路上学,有的是乘车上学,有的是家长骑车或开车送来的。下面我们就分步行组、乘车组、家长接送组,想想好办法来保证上学路上的安全吧!
《上学路上》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熟悉自己的上学路线,了解上学路上明显的标志物,关注到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知道上学路上要遵守规则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的安全。
2.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小学生有不同的上学路,都要平安、快乐地来到学校。
3.发现、感受自己生活中的受到的关心与爱护。
二、教学重点
观察熟悉自己的上学路线,了解上学路上的明显的标志物。
三、教学难点
关注到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知道上学路上要遵守规则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的安全。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平安上学校
1.请学生说一说上学的路线,路上观察到的重要标志,路上发生的有趣事情?
2.请每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上学路线。
3.教师播放学生上学路上的照片和重要标志,请同学寻找辨认。
小结:同学们的上学路线有所不同,上学路上经历的事情也不一样,上学路上,大家应留意路上的重要标志,熟悉上学路线,快乐平安上学校。
活动二:别样路线同快乐
1.请学生看书第14、15页找一找有哪些不同的上学路? 2.说一说,书中的上学路和我们的有哪些不一样?
小结: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孩子有不同的上学路,大家都要平安、快乐地来到学校学习。
活动三:安全问题齐探究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6页,图中的小学生在做些什么?这样的做法安全吗?可能会造成哪些后果?为什么?
2.你想对图中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3.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不安全的问题,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4.教师拍摄学生生活中上学路上的场景,把关爱学生的人和学生一起拍照,请学生猜一猜,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从他们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结:上学路上,大家给予我们很多的关爱与温暖,我们一定要杜绝不安全的行为,让大家放心!
活动四:安全宝典共分享
1.请学生说一说以下三种情况如何应对:?人员较多、交通情况复杂的地点;?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同学抢走你的帽子横穿马路。
2.针对问题,分小组讨论安全宝典,全班交流!
3.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安全宝典。(如童谣、连环画、口袋书等等)小结:希望同学们牢记安全宝典,遵守规则,学会保护自己,争做安全小卫士!
总结:希望同学们熟悉上下学路线,遵守规则,学会保护自己,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懂得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树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2.规范上下学路上的安全行为。
3.了解常见交通信号的含义,并能够主动遵守。
二、教学重点
1.树立交通安全意识,规范上下学路上的安全行为。2.了解常见交通信号的含义,并能够主动遵守。
三、教学难点
懂得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树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怎样上学才安全?
教师出示资料故事:小学生上学途中安全事故的报道。小组讨论,怎么才能避免事故发生。观察P16四幅上学路上的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演一演,如果你和P16图中小朋友一起上下学,此时,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结合你的出行和你这一周的小观察,想想自己或身边的小朋友上下学时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应该怎么做更安全。(本环节需要请相同上学方式的学生为一组,共同讨论本组上学方式和路线的注意事项等)小组汇报,全班补充。小结:如果大家都能像刚才这个小组同学一样懂得上下学路上注意安全,我们就可以确保健康平安的上学和放学回家,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
活动二:交通信号我知道 孩子们,从刚才你们调查的例子中,我们发现有时候一些人并不是有意要违反交通规则,而是并不清楚一些交通信号的含义,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知道的交通信号多,好不好?
“交通信号我知道”竞猜大比拼。
小结:你们太厉害了!既然你们这么棒,那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能从下面的图片里快速发现问题。
活动三:他们哪里做错了? 1.出示违反交通规则的图片。
2.抢答:他们哪里做错了?(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请你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3.自选图片中的一个图景,演一演,当你的小伙伴像他一样做错了,你会怎样做。(对话、动作等)小结:我们真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能发现他们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老师相信大家不仅今天演得好,今后在真实的生活中也会这样做的,对吗?!活动四:故事告诉我…… 出示故事:《明明上学途中》 听了这个故事,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么做?(早些起床、等绿灯过人行道)小结: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交通规则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或怕别人笑话才必须遵守的,它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出行安全才需要自觉遵守的,即使没人监督,我们也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是一名合格小公民、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总结: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熟悉了上下学路上常见的交通信号,老师知道你们都很聪明,都能记住它们的含义。但是保证上下学和出行的安全,不能仅仅是知道就行的,更不是有人监督才遵守的,老师相信,你们会像课上说的和演的一样,真正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按照交通信号行动,做一个自觉守规则的好孩子。
附:相关资料
《明明上学途中》
一路上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宽广的大道,融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时,正好到了最拥堵的时间,也是最拥堵的路段。之前周围还是冷静静的,可是,现在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到处都是人群和车子,道路堵得像块面包似的,人们在挤来挤去。
我在车上面无表情地看着窗外的红灯,心想:哎,又堵车了,又要迟到了,该怎么办才好呢?就在这时,绿灯亮了,我赶紧把爸爸的喇叭按了几下,但在这时,突然又变成了红灯,爸爸连忙刹住车子,我刚刚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没了,“哎,刚刚如果爸爸一踩油门冲过去,就不会迟到了,真可惜。”我丧气地自言自语。
过了一会儿,绿灯又亮了,我们终于冲了过去,可是,没开多远,前面的红灯又出现了。我很失望,我们迟到可是要惩罚的。万一被老师批评惩罚了,那多糟糕啊。我想着,脸上的表情又挂了下来。
这时,前面的车微微流动了一下,又停了下来,我们缓慢地移动着,还是没有赶上这次的绿灯。我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失落了。但是,没办法,又不能飞过去。唉呀,真是要迟到了。
情急之中,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我和爸爸改去骑自行车。霎时,我感觉心里一片明亮,身体也变轻松了。我望着坐在车上的妈妈,心想:妈妈今天上班一定会迟到了,她真倒霉。
我和爸爸骑着自行车,一路穿行,很快就到学校了。我很高兴,因为我没有迟到。
作者:黄泓颖
为啥呢?
在上学路上,我们常常谈论到班里的同学和老师。有时三三难免发发牢骚,抱怨班级纪律不好,总有不自觉的同学影响老师讲课,害班里扣分。
每到这时,我总是先认可她的感受,“啊?真的啊?!太可惜了,又没拿到优秀班级……”她对于班级的关心,是真实的,是自发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表现,我不能去否定。
作为正在寻找自己人生定位的少年,自我在集体中所处位置的认识,以及与小伙伴们相处过程中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学习成绩。
说实话,这世上哪有完美的集体呢?
因为根本没有完美的个人。
認可感受之后,我会将她的视线引向积极的方向:我们一起想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或者,就看看路边的榕树又生出了新的气根,公园里小路旁的鲜花开得正艳丽。
蛇口是个小地方。
育才小学和中学,上学都要走过林荫小路。榕树上,鸟儿总是欢快地鸣叫;路边,总有小狗撒欢跑来跑去。走在这样的路上,很享受。
从我家到学校会经过一片有些设计感的小店,尽管人流稀疏,这里还是保持着不变的风格。以至于,支撑不下去的就要关门易主了。
二中的隔壁是四海公园,路边景致更是郁郁葱葱,养眼养心。
经过学校的厨房,我们总忍不住偷看光线阴暗的地下室里,厨师们正在忙些什么。食堂再往前,转过排球场,学校就到了。
有时走到半路,就会遇见班上的同学,这时候我就知趣地返身离开,把更多时间和空间留给少年。毕竟,我陪伴她的时间还长,而同学一场,有些就只是三年。
为人父母,其实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自己也会面临这样的时候,忍不住想去抱怨总是运转不畅的制度、整天勾心斗角的同事、效率低下的团队、只爱阿谀奉承的领导和执行力为零的下属……
生活中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这里那里的不称心。如果我们自己整天抱怨,牢骚满腹,回到家里也挑三拣四,对孩子或伴侣横挑鼻子竖挑眼,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对他学习和生活环境抱怨连连。
其实我们真正不满的对象,是我们自己。所有对别人的指责里,都映射着对我们自己的不满。学会接纳自己,才会接纳别人。
想要改变别人,首先应该做出改变的,正是自己。
少一点抱怨,少一些挑剔,其实你会发现,所有的遇见都是缘分,有些美好,有些不然,都会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
谢谢你,遇见我。
【上学路上教案】推荐阅读:
上学路上电影07-12
上学路上11-20
上学路上见闻作文01-09
上学的路上诗歌02-27
上学放学的路上作文09-21
上学路上教学设计04-29
看《上学路上》观后感05-29
上学路上的作文500字12-25
小学生上学路上作文03-12
上学路上作文700字初中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