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性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精选4篇)
长人社集审字[2011]号行业工会委员会:
我局于年月日收到你单位送审的《行业性集体合同》及相关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2号令)及《湖南省集体合同规定》(省人民政府令第193号)的规定。
1、经审查,你单位集体协商双方主体资格、协商程序、内容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审查合格。
2、有效期限年(年月日—年月日)
3、请你单位及时将生效的《行业性集体合同》向你行业内各企业全体职工公布,并将集体合同文本报送上一级工会组织。
一、送审劳动合同名称:实习生劳动协议
二、送审劳动合同编号:昌协20130701
三、送审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2013年7月1日
四、送审人:
五、审查时间:
六、送审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事由或案由):
佛山市昌盛贸易有限公司就聘用王小丫同学担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员相关事宜,由双方签订的劳动协议。
七、劳动合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理由:
1、...........;
2、...........;
3、...........;
...........
八、审查修改意见及法律依据:
1、...........;
2、...........;
3、...........;
...........
九、其他意见:
1、...........;
2、...........;
3、...........;
...........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审查人(姓名+学号):_______
沪劳保关发(2008)43号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企业主管部门,控股(集团)公司:
为了规范集体合同报送、审查程序,现将《上海市集体合同审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八年八月五日
上海市集体合同审查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集体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集体合同规定》等相关规定,现对本市集体合同的审查工作制订如下办法:
一、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审查范围
1、市属国有企业及其控股的外资企业,以及注册资金一千万美元(或者相当于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外商独资企业的集体合同;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集体合同规定》指定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的集体合同;
3、本市行政区域内,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需要由其审查的其他集体合同。
二、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审查范围
1、各区县行政区域内除应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范围之外的企业的集体合同;
2、各区县行政区域内的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
3、各区县行政区域内的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集体合同。
浦东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查浦东新区行政区域内除国家特别指定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之外的各类集体合同。
三、报送审查时限
1、企业集体合同报审时限
企业与职工一方签订或者变更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后,由职工一方的首席协商代表将讨论通过的情况书面告知企业一方。企业自收到书面告知之日起十日内,负责将集体合同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2、行业性和区域性集体合同报审时限
行业性集体合同草案经认可该草案的企业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方获通过。
区域性集体合同草案经本区域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认可该草案的企业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方获通过。
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由企业方面代表或者工会组织在草案通过后十日内将集体合同以及相关材料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四、报送材料
1、报送企业集体合同,应当提供下列材料各一份:
(1)企业集体合同;
(2)企业集体合同送审表(附件1);
(3)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4)企业工会法人证书(或者工会委员会成立批复)复印件;
(5)协商代表基本情况表(附件2);
(6)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草案的决议。
企业分支机构报送集体合同还应提供上级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与上级法人授权分支机构负责人与分支机构职工方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书面委托材料。
2、报送行业性或区域性集体合同,应当提供下列材料各一份:
(1)行业性或区域性集体合同;
(2)行业性或区域性集体合同送审表(附件3);
(3)企业认可行业性或区域性集体合同的证明材料(附件4);
(4)认可行业性或区域性集体合同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5)工会组织主体资格证明复印件;
(6)企业方面代表产生的证明材料(附件5);
(7)职工方代表产生的证明材料;
(8)行业性或区域性协商代表基本情况表(附件6);
(9)区域职工代表大会同意区域性集体合同草案的证明材料,或者认可行业性或区域性集体合同草案的企业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该草案的证明材料。
五、审查时限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于收到报送材料后开具《集体合同受理回执》(附件7)。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报送材料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集体合同生效后,双方协商代表应当及时以适当的形式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报送材料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见告知报送单位或组织,并发出《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附件8)。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提出异议的,集体协商当事人双方可就异议事项重新协商。重新签订集体合同的,应按照本通知第三、四条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将集体合同文本及相关材料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六、保存期限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受理的集体合同进行保管。集体合同期满后,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继续保存的期限为2年。
七、附则
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报送审查集体合同的,依照企业报送审查集体合同的规定办理。
第五十三条 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
【解读】本条是关于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的规定。
随着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各级工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近年来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例如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共同联手,积极推动本市区域性集体合同、行业性集体合同工作。据统计,截止2006年底上海市共签订了4923份区域性集体合同,覆盖企业63559个、职工858820人;签订了325份行业性集体合同,覆盖企业3979个、职工412607人。可以说,推行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有利于跳出单个企业的局限,促进某行业、某区域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平等协商,从而能够保护更大范围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法律明确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法律地位,一方面将更加有利于推动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对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的发展起到规范作用。因此,劳动合同法在该条对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作出了规定。
一、行业性集体合同
行业性集体合同主要是指在一定行业内,由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与相应行业内各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所签订的集体合同。例如2006年3月27日,山东省机械电子工会与省机械工业办公室的首席代表分别在《山东省机械行业集体合同》,由此,全国第一份行业集体合同在济南诞生。该合同内容涉及职工工资、工作时间和休假、保险福利、劳动争议等多个方面。全省3000余家企业、科研院所和300多万企业职工,包括农民工、协议工都适用该集体合同。该合同有许多“闪光点”:如明确规定职工最低工资在当地最低工资基础上浮20%——50%;工资要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工资增幅不得低于利润增幅三个百分点;企业应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工资;职工在企业连续工作满8年,职工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企业应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可见,行业性集体合同一般具有以下优势:(1)同一领域的各企业具有行业共同性,在利润和职工工资水平、职业危害状况、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往往比较接近,可以就某一方面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共同标准,从而容易达成行业性集体合同。(2)行业性集体合同能够更广泛地保护整个行业内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在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基础上,行业整体素质也得到提升。(3)协商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能够减少劳资谈判的社会成本,因此行业性集体合同有逐渐向越来越广大区域扩展的趋势。
本条规定里提到的,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特点都比较显著,决定了这些行业容易订立切实可行的行业性集体合同。例如建筑业、采矿业大量使用农民工,拖欠农民工工资或者造成人身危害的问题比较突出,就此工会出面签订行业性集体合同,对于约束建筑企业、保护农民工利益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据《劳动午报》2005年10月19日报道,通州区总工会针对建筑业是高危行业,在制定建筑业行业性集体合同时,积极协调区建委等职能部门,把职工保险等难点问题纳入集体合同文本中,使集体合同真正起到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像餐饮服务业,劳动者工资报酬通常比较平均、比较低下,在这些方面签订行业性集体合同能够建立良好的工资调整机制、有效提高餐饮服务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二、区域性集体合同
区域性集体合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指镇、区、街道、村、行业),由区域性工会联合会与相应经济组织或区域内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所签订的集体合同。根据《劳动午报》2005年11月9日报道,北京市朝阳区德胜街道工会推行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四步走”方法,一是精心做好准备;二是加强指导,搞好协商;三是严格按照程序签订协议;四是按时报送审批。街道工会牵头搞好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相对于企业内部的集体协商无疑是一种新型的实践。
发展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区域性集体合同是不适合在大范围大区域内推行的,由于企业性质差异、各行业劳动者需求不同等,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往往比较困难,即使签订集体合同也往往因为缺少针对性而难以实施。(2)区域性集体合同的优势在于基层(镇、村、街道)较小的区域内,发挥好基层工会熟悉当地企业和劳动者的优势,就当地某些特殊情况、特殊需要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
【行业性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推荐阅读: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09-22
电力行业先进集体事迹11-09
烟草行业先进集体事迹11-16
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书概要01-26
物业行业安全工作意见11-06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实施意见05-19
行业合同示本06-21
国务院印发发展意见 快递行业发展前瞻10-23
金融贸易行业劳动合同09-17
娱乐、酒店、商业行业劳动合同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