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复习习题(精选8篇)
一、选择题
1.直流电路中,(A)。
A 感抗为0,容抗为无穷大
B 感抗为无穷大,容抗为0 C 感抗和容抗均为0
D 感抗和容抗均为无穷大 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D)。
A 负载串联电感
B 负载串联电容
C 负载并联电感
D 负载并联电容
3.线性电阻器的额定值为220V,880W。现将它接到110V电源上,消耗的功率为(B)。
A 440W
B 220W
C 880W
D 1760W 4.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源与负载均为三角形联接,当电源不变时,而负载为星形联接, 对称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B)。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5.在对称三相负载中,功率因素角是(B)。
A线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角
B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角 C线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角
D相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角
6.若把电路中原来电位为10V的一点改选为参考点,则电路中各点电位比原来(B)。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7.某元件功率为正(P>0),则说明该元件是(A)。
A负载
B电源
C电感
D电容
8.两个电容C1=3uF,C2=6uF串联时,其等效电容量为(D)
A 9uF
B 6uF
C 3uF
D 2uF 9.电压和电流的关联方向是指电压、电流的(B)一致。
A实际方向
B参考方向
C电压降方向
10.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当负载Y形连接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C)倍。
A 1
B 1.414
C 1.732
D 2 11.某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相电压为220V,则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为(D)。
A 220V
B 311V
C 360V
D 380V 12.理想电压源的内阻为(A)。
A 0
B ∞
C 10 D 1 13.理想电流源的内阻为(B)。
A 0
B ∞
C 10 D 1 14.RLC串联电路,当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路的阻抗(B)。
A最大
B最小
C不确定
15.RLC并联电路,当电路发生并联谐振时,电路的阻抗(A)。
A最大
B最小
C不确定 16.电感的平均储能与它的(A)平方成正比。
A 电流
B 电感
C 电压
D 电容 17.电容的平均储能与它的(C)平方成正比。
A 电流
B 电感
C 电压
D 电容 18.电阻的平均功率与它的(A)平方成正比。
A 电流
B 电感
C 电压
D 电容 19.叠加定理适用于以下电路(B)。A 任意电路
B 线性电路 C 非线性电路 D 三极管放大电路
20.对线性电路而言,若所有输入信号同时变化2倍,则输出信号跟着同时变化(C)倍。
A 6
B 3 C 2 D 1
二、判断题
1.电感中电流只能连续变化,不能跃变。
(√)2.在RLC并联电路中,当LC发生谐振时,线路中的电流最小。
(√)3.沿顺时针和逆时针列写KVL方程,其结果是相同的。
(√)4.通常电灯接通得越多,总负载电阻就越小。
(√)5.电容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短路。
(×)6.RLC串联电路谐振时阻抗最大。
(×)7.RC电路的时间常数Г=RC。
(√)8.一个6V的电压源和一个2A的电流源并联,等效仍然是一个6V电压源。
(√)9.基尔霍夫定律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10.电阻元件上只消耗有功功率,不产生无功功率。
(√)1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它的最大值、角频率和初相位。
(√)12.谐振电路的品质因素Q越大,电路选择性越好,因此实用中的Q值越大越好。
(×)13.在正常供电情况下,不管外部电路如何变化,其端电压基本能保持常量或确定的时间函数的电源称为理想电压源。
(√)14.对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瞬时,流入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总和,这就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5.对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瞬间,沿着该回路绕行一周,经过各段电路时所有电位升的总和等于所有电位降的总和,这就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6.在相同的线电压下,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取用的平均功率是星形连接时的3倍。
(√)17.三相电路中,任意两相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
(×)18.在电力系统中,利用高压传输和提高功率因数来减少输电线损耗,从而提高传输效率(√)19.视在功率的单位是瓦。
对于电磁感应中的闭合回路问题:电磁感应过程中要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导体受到磁场力作用,继而影响其切割磁感线的加速度和速度,而速度的变化又影响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循环过程,且在这一复杂的动态循环过程中,要涉及闭合电路中各用电器的消耗功率的变化,存在多种形式能量的转化.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既要弄清楚变化的物理过程中各物理量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又要弄清楚变化的物理过程中参与转化的能量种类及能量转化的方向.这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对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分析的习惯,是大有帮助的.因此,此类问题历来备受高考命题人关注.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涉及此类问题的题目中,既有难度中等的选择题,也有难度中等偏上的计算题,特别在倡导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当今高考形势下,此类问题会更加受到青睐.
一、考点回顾
1.理解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
2.理解电阻的串、并联及其应用;电功、电功率、电热(Q)
3.掌握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4.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表的使用.
5.理解通常的直流电源、感应电源、以及各种电源对应的电路分析(交流电路、电磁感应中的电路)
6.理解含容电路与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层级Ⅱ
7.电路和元件的选择
二、方法总结
本专题涉及的问题综合性较强,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通过练习,培养灵活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电路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极值问题:在物理问题中经常出现,一般先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再利用数学知识求解,在电路部分,有时还可以利用电路的对称性,先定性分析,然后求解.
2.电路故障分析:关键在于根据电表提供的信息分析电路出故障所在,画出等效电路,再利用电路规律来求解,通常情况下,电压表有读数表明电压表与电源连接完好,电流表有读数表明电流表所在支路无断路.
3.含电容器电路:在涉及电容器的电路问题中,要特别注意电容器的接法和电源的正负极,据此分析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和电势高低情况.在恒定电路中,电容器相当于断路,求其两极板间的电压时可把它看做是一个电压表即可;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器相当于导线.
4.电路问题在电磁感应和交流电中的应用,首先确定电路中的电源部分,在电磁感应中,先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导体切割磁感线或穿过回路磁通量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再根据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求解未知量;在交流电路中,也是先确定电源,再利用欧姆定律求解.
5.电路设计问题,首先应根据用电器工作的要求设计可能的方案;其次还要考虑所设计的电路的电能消耗问题,选择能使用电器正常.工作,同时整个电路能耗最小的电路.
6.电路的等效变换的基本原则:
①无电流的支路可除去;
②电势相等的各点可合并;
③理想导线可任意伸缩;
④理想电流表(内阻为零)看成短路,理想伏特表(内阻无穷大)看成断路;
⑤非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看成串入和并入电路的一个电阻;
⑥直流电路中电容器支路可看成断路而撤走,需求电容器电荷量时再补上,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器支路可看成短路而用导线替换.
7.实验要求: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中,对实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材料及用具,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近年来的理科综合卷中的物理实验题往往通过提供一些材料,提供相应的方案,根据方案选材或是根据材料设计方案,重点在于考查一种创新的实验思维.
实验思维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与众不同的方法,别开生面的思路,从侧面间接地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对典型的物理实验问题,在源于课本的基础上进行变异,达到了很好的考查创新能力的要求.
高中物理实验一般可分为测定性的实验和验证性的实验,测定性的实验是测量某个物理量;而验证性的实验,除了测量物理量以外,还要验证这些物理量的数量关系对于验证性的实验要注意,所测的各物理量要从正确的途径得到,要设计从没做过的实验,首先应熟悉课本中的各个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是设计实验的基础.
三、高考预测
近几年专题内容的高考试题多集中在电路的变化、电路的故障的检测、含容电路以及含电表(理想或非理想)电路问题的分析上,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另外,由于该部分知识与学生实验结合紧密,因而往往通过实验考查知识的运用情况,实验考查即具体又灵活,像仪器选择、读数、电路的连接、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电路在电磁感应和交流电中的应用等,每年试题均涉及,在复习中应给予重视;再者,用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设计或处理未遇到过的实验问题是高考实验题的趋势,本专题所占分值大约为全卷的10%-15%所以不要轻视.
四、经典例题选析
例1 (2009年天津高考)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质量为m,则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的电子束内的电子数为()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以知道,电子束经过加速电场后的速度为:
电子束运行ΔL所需要的时间:
由电流定义式I=Q/t=Ne/t可以知道:
所以答案(B)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流的定义式,由此题可以看出高考并不都是高难度的题,其实大多数都是中等难度以下的试题,对此种题,我们应该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给予重视,抓住基础,从基础出发,对于高考来说还是很有效的,注重基础.
例3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发生断路或短路,使A灯变暗,B灯变亮,则故障可能是()
(A) R1短路
(B) R2断路
(C) R3断路
(D)R4短路
解析:由于A串联于干路中,且故障发生后,A灯变暗,故知道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小,即电路总电阻变大,由此推知,故障应该为某一电阻断路,排除(A)、(D).
若假设R2断路,则其断路后,电路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A灯变暗,同时R2断路必然引起与之并联的灯B中电流变大,使灯B变亮,推理结果和现象相符,故选项(B)对.若假设R3断路,则也引起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使A灯变暗,同时R3断路后也必引起与之并联的电路中电流增大,灯B中分得的电流也变大,B灯变亮,故选项(C)正确.答案:(B)、(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电路故障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应该对电路产生故障的原因有所了解,对断路和短路的特点也要很清楚的知道:
(1)断路的特点:电路中发生断路,表现为电路中的电流为零而电源的电压不为零,若外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不为零,则这两段之间可能会出现断点,则这两点与电源相连部分无断点.
(2)短路的特点:电路发生短路,表现为有电流通过短路电路支路,但该支路两端的电压为零.
(3)电路故障检测的方法:电路故障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检测,第一是仪器检测法,即用电压表检测,按照短路和断路特点就可以判断出故障所在;第二是用假设法,先假定某个元件出现何种故障,通过该元件出现的故障,进行推理,得到结果与现象相符,则假设成立,如果不符,再假设其他元件出现故障,直到找到故障为止.
例3 (2006年江苏高考)如图2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S为单刀双掷开关,P是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U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I1、I2分别为原线圈和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持P的位置及U1不变,S由b切换到a,则R上消耗的功率减小
(B)保持P的位置及U1不变,S由a切换到b,则I2减小
(C)保持P的位置及U1不变,S由b切换到a,则I1增大
(D)保持U1不变,S接在b端,将P向上滑动,则I1减小
解析:根据理想变压器的规律,用n1、n2代表原副线圈的匝数,则
若保持P的位置不变及U1不变,S由b切换到a相当于n2变大,就会有U2增大,则R上消耗的功率增大,故(A)错误;由I=U/R可以知道I2增大,I1也会随之增大,故(C)正确,同理可以得到(B)也正确;保持U1不变,S接在b端,U1不变,将P向上滑动,R减小,由I=U/R可知,I2变大,由I1=n2I2/n1,n2/n1不变,I2变大,所以I1增大,故(D)错误.答案:(B)、(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首先要分清变量和不变量,弄清“谁决定谁”,然后利用直流电路中的动态分析方法即可.
例5 (2009年四川高考)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40 cm.电源电动势E=24V,内电阻r=1Ω,电阻R=15Ω,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从B板小孔以初速度v0=4m/s竖直向上射入两板间.若小球带电量为q=1×10-2C,质量为m=2×10-2kg,不考虑空气阻力.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时,小球恰能到达A板?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多大?(g取10 m/s2)
解析:小球进入板间后,受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且到A板时速度为零,设两板间电压为UAB,由动能定理得: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设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由欧姆定律可得: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答案:8Ω;23W.
点评:本题由动能定理先求出UAB,在转入闭合电路中求电阻值;熟练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注意电源的输出功率为外电阻消耗的功率,非常重要.
例6 (江苏高考)电热毯、电饭锅等是人们常用的电热式家用电器,它们一般具有加热和保温功能,其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图4①为某种电热式电器的简化电路图,主要元件由电阻丝R1、R2和自动开关S.
(1)当自动开关S闭合和断开时,用电器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2)用电器由照明电路供电(U=220V),设加热时用电器的电功率为400W,保温时用电器的电功率为40W,则R1、R2分别为多大?
(3)若将图4①中的自动开关S换成理想的晶体二极管D,如图4②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该用电器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
解析:(1)S闭合,处于加热状态;S断开,处于保温状态.
(2)由功率公式得,
由上面两式可得:
(3)二极管导通时处于加热状态,二极管截止时,用电器处于保温状态.
答案:(1)S闭合,处于加热状态;S断开,处于保温状态.
点评:此题考查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中电功率的计算,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设计问题,是物理考试的主流,问题在书外,知识在书中,此类问题只要将书中的知识理解透了,就能轻易地解决问题.
例7 (1)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5所示,此示数为_mm.
(2)利用图中给定的器材测量电压表V的内阻RV,图中B为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R为电阻箱,K为电键.
①将图中实物连接为测量所用的电路.
②写出实验中必须记录的数据(用符号表示),并指出各符号的意义:______.
③用②中记录的数据表示RV的公式为RV=______.
解析:(1)8.116(在8.116±0.002范围内)
(2)①连线如图6所示
②R1.R2,它们是电阻箱的两次读数;U1.U2,它们是相应的电压表的两次读数
点评:对于此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千分尺主尺的横基准线上下每错开0.5毫米刻一个最小分度,其测量范围是25毫米,测量时大于0.5毫米的长度由主尺上读出,小于0.5毫米的长度可由动尺上读出.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2)在实物连线时要简洁,不能出现相交线和未接到接线柱的情况,还要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的选择,内外接法的选择等.
例8如图7所示,光滑的平行导轨P、Q相距L=1 m,处在同一水平面中,导轨左端接有如图7所示的电路,其中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C两极板间距离d=10 mm,定值电阻R1=R3=8Ω,R2=2Ω,导轨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B=0.4T的匀强磁场竖直向下穿过导轨面.当金属棒ab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开关S断开)时,电容器两极板之间质量m=1×10-14kg、带电量q=-1×10-15C的微粒恰好静止不动;当S闭合时,微粒以加速度a=7m/s2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取g=10 m/s2,求:
(1)金属棒ab运动的速度多大?电阻多大?
(2)S闭合后,使金属棒ab做匀速运动的外力的功率多大?
解析:(1)带电微粒在电容器两极板间静止时,受向上的电场力和向下的重力作用而平衡,则得到:
求得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由于微粒带负电,可知上极板电势高
由于S断开,R1上无电流,R2、R3串联部分两端总电压等于U1,电路中的感应电流,即通过R2、R3的电流为: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ab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其中r为ab金属棒的电阻.
当闭合S后,带电微粒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求得S闭合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这时电路中的感应电流为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将已知量代入①②求得E=1.2V,r=2Ω,又因E=BLv,
所以v=E/(BL)=1.2/(0.4×1)m/s=3m/s,
即金属棒ab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为3 m/s,电阻r=2Ω.
(2)S闭合后,通过ab的电流I2=0.15A,ab所受安培力
ab以速度v=3 m/s做匀速运动时,所受外力必与安培力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0.06N,方向向右(与v同向),可见外力F的功率为: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的选项。
( )1. —Is ________ elephant from Africa?
—No, its ________ Asian elephant.
A. the; an B. an; an C. the; a
( )2. —How do you do?
—________
A. Nice to meet you. B. How are you? C. How do you do?
( )3. —Whats her ________ name?
—His name is Black Smith.
A. uncle B. uncles C. uncles
( )4. This is not ______ watch. I think its ______ watch.
A. you; he B. she; my C. his; her
( )5. —Are those your ________ brothers?
—Yes, ________ are.
A. two; those B. two; they C. /; these
( )6. —Have a good day!
—________.
A. Im glad to hear that B. Thanks!You, too C. Id love to
( )7. —________, can I borrow your pencil?
—Yes, here you are.
A. Excuse me B. Sorry C. Thank you
( )8. —________ this in English?
—Its a cake.
A. Whos B. Hows C. Whats
( )9. —Are these your erasers?
—No, they are ________.
A. she B. her C. hers
( )10. —________ is your hat?
—Its ________ my head. Cant you see?
A. Where; on B. Whose; in C. What; under
( )11. —Im Janet, ________ my brother is John.
—You are tidy, ________ your brother isnt.
A. but; and B. and; yet C. and; but
( )12. —________ you speak English?
—Yes, I can.
A. Do B. Can C. Are
( )13. —Is your photo in the drawer? —________.
A. Yes, I am B. No, it is C. Yes, it is
( )14. —Does Eric ________ a ping-pong pat?
—Yes, he ________.
A. has; has B. have; does C. have; have
( )15. —Soccer is not easy for me.
—Me, either. I think its too ________.
A. difficult B. relaxing C. interesting
二、完形填空。
阅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Most English people have three names: a first name, a middle name and a family name. Their 16 names come last. For example, a boys 17 name is Tim Allen White. White is 18 family name. His 19 gave him two other names.
People 20 use their middle names very much. So“Tim Allen White” is usually called “Tim White”. People 21 use Mr., Mrs., or Miss before their first names, 22 you can say Tim White or Mr. White, 23 you should never say Mr. Tim. They 24 Mr., Mrs., or Miss with the family name but never 25 the first name.
( )16. A. middle B. family C. first
( )17. A. every B. all C. full
( )18. A. his B. him C. he
( )19. A. parents B. teachers C. friends
( )20. A. havent B. doesnt C. dont
( )21. A. usually B. ever C. never
( )22. A. so B. because C. then
( )23. A. and B. but C. or
( )24. A. have B. use C. make
( )25. A. for B. in C. with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出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的答案。
A
Mr. King goes to a dinner party. He is wearing old clothes. He comes into the room. But people in the room dont look at him. They dont ask him to sit at the table.
Mr. King goes home and puts on his good clothes. He goes back to the party. Everyone in the room stands up and smiles at him. They give him very good food to eat.
Mr. King takes off his clothes, and puts them in the food and says, “Eat, clothes!”
The other people ask, “What are you doing?”
He answers, “Im asking my coat to eat food. I am wearing my old clothes. You dont look at me. You dont ask me to sit down. Now Im in these clothes. And you give me very good food. Now I see, you give the food to my clothes, not to me!”
( )26. Mr. King goes to the dinner party, but people in the room dont look at him. Because ________.
A. he doesnt come by carB. he is young
C. he is wearing his old clothes
( )27. Mr. King goes home to ________ his ________ clothes.
A. put on; good B. puts on; fine C. take off; good ( )28. Mr. King goes back to the party. People in the room stand up and smile at him because ________.
A. he is wearing his old clothes
B. he comes by a very good car
C. he is wearing his good clothes
( )29. Mr. King takes off his good clothes, and ________ them ________ the good food.
A. ask; to eat B. asks; to eat C. lets; to eat
( )30. Mr. King says the good food is ________.
A. for he B. for his good clothes C. for me
B
A ship was on its way to spring travel in Korea. There were 476 people on the ship. Most of them were students and teachers. Students were 325 and teachers were 15. But unluckily, the ship hit a big stone in the sea. Then it began to fall down.
The accident happened at 8:58 a.m. on April 16th, 2014. The ship was from Korea and there were two Chinese people on it. At last, 292 people were dead, 172 people were wounded and 12 people were missing. Two days later,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韩国政府) said on TV that they would try to stop this kind of accident happening again.
( )31. How many students died?
A. 292. B. 172. C. We dont know.
( )32. How did it happen?
A. It met bad weather. B. It hit a stone. C. It didnt work.
( )33. When did the government say in public?
A. On April 14th. B. On April 16th. C. On April 18th.
( )34.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wounded” mean in Chinese?
A. 受伤 B. 失踪 C. 死亡
( )35. If you want to travel,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________.
A. weather B. traffic C. safety
四、摘录信息。
阅读短文,摘录信息,每空不超过三个单词。[
[What do they 36 ?
WhereSimon plays football 37 and Allen plays basketball in the park.
WhenSimon plays football after 38 and Allen plays basketball on weekends. Why Simon wants to be a 39 because he loves playing it very much.
Allen likes basketball because he wants to keep 40 . ]
五、语篇翻译。
将划线部分翻译成对应的中文或英文。
This is a room. 41. I can see a table in the room. A chair is behind the table. 42. 桌子上面有什么? I can see a dictionary and two books. 43. There is a bag on the table, too. The bag is Marys. 44. 它是什么颜色? It is red. 45. Where is the volleyball? Its under the chair.
4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请你向你的同学介绍你的一家人:
[Father 40; computer engineer; like playing ping-pong ball
Mother 38; math teacher; be good at volleyball
You 13; junior school student; Class One, Grade Seven; like football
Your sister10; pupil; Class Three, Grade Four; like drawing]
可做适当发挥,60词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在显示表面形貌衬度时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
相同处:均利用电子信号的强弱来行成形貌衬度
不同处:
1、背散射电子是在一个较大的作用体积内被入射电子激发出来的,成像单元较大,因而分辨率较二次电子像低。
用来指示电极表面待测离子的活度,用于测定过程中溶液本体浓度不发生变化的体系的电极,称为指示电极。用来发生所需要的电化学反应或响应激发信号,用于测定过程中本体浓度会发生变化的体系的电极,称为工作电极。主要区别是:测定过程中溶液本体浓度是否发生变化。因此,在电位分析法中的离子选择电极、极谱分析法中的滴汞电极都称为指示电极。在电解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的铂电极上,因电极反应改变了本体溶液的浓度,故称为工作电极。
2、比较化学滴定、电位滴定、库仑滴定之间的异同。(5分)
普通的化学滴定法是依靠指示剂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如果待测溶液有颜色或浑浊时,终点的指示就比较困难,或者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
而电位滴定法是在滴定过程中,通过测量电位变化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和直接电位法相比,电位滴定法不需要准确的测量电极电位值,因此,温度、液体接界电位的影响并不重要,其准确度优于直接电拉法。但是在滴定到达终点前后,滴液中的待测离子浓度往往连续变化n个数量级,引起电位的突跃,被测成分的含量仍然通过消耗滴定剂的量来计算。库仑滴定是指在特定的电解液中,以电极反应的产物作为滴定剂(电生滴定剂,相当于化学滴定中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物质定量作用,借助于电位法或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与其他的滴定相比,库仑滴定并不需要化学滴定和其它仪器滴定分析中的标准溶液和体积计量,简化了操作过程;库仑滴定中的电量较为容易控制和准确测量;沉定剂来自于电解时的电极产物,可实现容量分析中不易实现的沉定过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较高;易于实现自动滴定等特点。
3、极谱定性、定量的依据是什么。(5分)
极谱定性分析的依据是:在一定条件下,每种物质的半波电位是个固定值,不因该物质在电解液中所含的浓度不同而不变化。
定量分析根据极谱扩散电流方程和极谱波方程式
极谱扩散电流方程(id)平均1121362(i)dt607nDmtcdt0
当温度、底液及毛细管特性不变时,极限扩散电流与浓度成正比,这既是极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极谱波方程式de12RTnFln(id)cii(id)a
4、盐桥的作用是什么?对盐桥中的电解质有什么要求?(5分)
主要作用是:1.在两种溶液之间插入盐桥以代替原来的两种溶液的直接接触,减免和稳定液接电位(当组成或活度不同的两种电解质接触时,在溶液接界处由于正负离子扩散通过界面的离子迁移速度不同造成正负电荷分离而形成双电层,这样产生的电位差称为液体接界扩散电位,简称液接电位),使液接电位减至最小以致接近消除.2.防止试液中的有害离子扩散到参比电极的内盐桥溶液中影响其电极电位。盐桥里的物质一般是强电解质而且不与溶液反应,常用氯化钾,但对于溶液中有Ag+的则不能采用氯化钾,一般用硝酸钾代替。
5、为什么要引入条件电极电位?对参比电极有何要求?(5分)
条件电极电位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考虑了溶液的离子强度、配位效应、沉淀、水解、pH等因素的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参比电极必须是电极反应为单一的可逆反应,电极电势稳定和重现性好,通常多用微溶盐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6、简述色谱基础理论中的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10分)
塔板理论是由以下四个假设构成的:
1、在柱内一小段长度H内,组分可以在两相间迅速达到平衡。这一小段柱长称为理论塔板高度H。
2、流动相(如载气)进入色谱柱不是连续进行的,而是脉动式,每次进气为一个塔板体积(ΔVm)。
3、所有组分开始时存在于第0号塔板上,而且试样沿轴(纵)向扩散可忽略。
4、分配系数在所有塔板上是常数,与组分在某一塔板上的量无关。(3分)速率理论:是由荷兰学者范弟姆特等提出的。结合塔板理论的概念,把影响塔板高度的动力学因素结合进去,导出的塔板高度H与载气线速度u的关系:
HABuCu
其中:A 称为涡流扩散项,B 为分子扩散项,C 为传质阻力项
涡流扩散项 A 气体碰到填充物颗粒时,不断地改变流动方向,使试样组分在气相中形成类似“涡流”的流动,因而引起色谱的扩张。由于 A=2λdp,表明 A 与填充物的平均颗粒直径 dp 的大小和填充的不均匀性 λ 有关,而与载气性质、线速度和组分无关,因此使用适当细粒度和颗粒均匀的担体,并尽量填充均匀,是减少涡流扩散,提高柱效的有效途径。
分子扩散项 B/u 由于试样组分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后,是以“塞子”的形式存在于柱的很小一段空间中,在“塞子”的前后(纵向)存在着浓差而形成浓度梯度,因此使运动着的分子产生纵向扩散。而 B=2rDg
r 是因载体填充在柱内而引起气体扩散路径弯曲的因数(弯曲因子),D g 为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分子扩散项与 D g 的大小成正比,而 D g 与组分及载气的性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组分,其 D g 小 , 反比于载气密度的平方根或载气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所以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如氮气),可使 B 项降低,D g 随柱温增高而增加,但反比于柱压。弯曲因子 r 为与填充物有关的因素。
传质项系数 Cu C 包括气相传质阻力系数 C g 和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 1 两项。所谓气相传质过程是指试样组分从移动到相表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试样组分将在两相间进行质量交换,即进行浓度分配。这种过程若进行缓慢,表示气相传质阻力大,就引起色谱峰扩张。(7分)
7、简述HPLC仪器的基本构成及常用的一些分离类型。(10分)
HPLC仪器一般可分为梯度淋洗系统,高压输液泵与流量控制系统,进样系统,分离柱及检测系统等5个主要部分(5分);液相色谱有多种分离类型,根据使用的固定相不同,主要有如下分离类型:液-固吸附色谱,液-液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亲和色谱等。(5分)
8、色谱分析法区别于其他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分)
1、分离效率高,可以分离分析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等;
2、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出μg/g级甚至是ng/g级的物质量;
3、分析速度快,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
4、应用范围广,气相色谱适用物沸点低于40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或无机气体的分离分析。液相色谱适用于高沸点、热不稳定及生物试样的分离分析。离子色谱适用于无机离子及有机酸碱的分离分析。
9、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分别由哪两个参数表现出来?两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较大就一定能够分离完全吗?(5分)
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因数是是保留值之差,而区域宽度是色谱分离过程中的动力学因数,他们分别是通过分离度和分配系数这两个参数表现出来的。
不一定能分离完全,判断两个峰能否分离完全是用分离度来表现的,当分离度R=1.5时,分离程度达到99.7%,为相邻两峰完全分离的标准。
10、选择气相色谱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判断化合物的出峰顺序?(5分)
固定液通常中高沸点、难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或聚合物。选择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相似相溶”原理。即根据试样的性质来选择与其相近或相似的固定液。
根据组分与固定液的极性来判断出峰顺序。如果组分与固定液的极性相似,固定液和被测组分两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强,被测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就大,分配系数就磊,就不能先出峰,即组分与固定液的极性相差较大的、分配系数小的先出峰,而分配系数大的后出峰。
11、HPLC分析法中为什么采用梯度洗脱?如果组分保留时间太长,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调节?(5分)
在气相色谱中,可以通过控制柱温来改善分离、调节出峰时间。而在液相色谱中,分离温度必须保持在相对较低和恒定状态。改善分离、调节出峰时间的目的,需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和极性的方法即梯度洗脱的方法改变,从而可以使一个复杂样品中的性质差异较大的组分能按各自适宜的容量因子k达到良好的分离目的。
如果组分保留时间太长,可以通过改变柱长,增加流速,改变流动相的极性来调节。
12、简述光分析仪器的基本流程,并举例说明各基本单元所用的器件。(10分)
光分析仪器种类很多,原理各异,但均涉及以下过程:提供能量的能源及辐射控制、辐射能与待测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信号发生、信号检测、信息处理与显示等。(首先是被测物质与辐射能作用后,通过信号发生部分产生包含物质某些物理或化学性质信息的分析信号,再由信号检测部分将分析信号转变为易于测量处理的电信号,最后由信息处理与显示部分将信号和结果以展现出来,变成人们可以观看的形式。)
光分析仪器通常包括五个基本单元:光源、单色器、试样室、检测器、信息处理与显示装置。(5分)
光源:在光谱分析中通常根据方法特征采用不同的光源,如:可见光谱分析法中通常使用钨灯,而紫外光谱分析法中通常使用氢灯和氘灯,红外光谱分析法中经常使用能斯特灯。单色器:作用是将多色光色散成光谱带,提供光谱带或单色光。是光分析仪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决定了光分析仪器的分辨率。包括色散元件(光栅与棱镜),狭缝、准直镜等元件。
检测器有光检测器和热检测器两种,光检测器可分为单道型检测器和阵列型(多道型)检测器,单道型检测顺有光电池检测器、光电管检测器和光电倍增管检测器等,阵列型检测器有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电荷转移元件阵列检测器等。热检测器有真空热电偶检测器和热电检测器。信息处理与显示装置主要是计算机,配合专用的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5分)
13、光分析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有什么突出优点?(5分)
光分析法在分析过程不涉及混合物分离,某些方法可进行混合物选择性测量,仪器涉及大量光学器件,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途广泛等特点。它涉及辐射能与待测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及原子或分子内的能级跃迁,能提供化合物的大量结构信息,在研究待测物质组成、结构表征、表面分析等方面具有其他分析方法难以取代的地位。
14、为什么原子光谱通常为线状光谱而分子光谱通常为带状光谱?(5分)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所产生的吸收,包括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三种,都经过原子化的过程以后,利用原子能级之间跃迁实现检测的,根据量子力学基本原理,能级跃迁均是量子化的,且满足一定条件时才能有效发生,所以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谱线宽度很窄,其半宽度约为10nm。(同时由于原子内部不存在振动和转动能级,所发生的仅仅是单一的电子能级跃进迁的缘故。)分子光谱包括紫外-可见、红外和荧光三种,是通过分子价层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由于分子中广泛存在分子的振动、分子的转动,会叠加到电子能级之上,又由于其产生的振-转能级低于价电子能级,结果是价电子能级的展宽,最终表现为为带状光谱而不是线状光谱。-
315、为什么分子的荧光波长比激发光波长长?而磷光波长又比荧光波长长?两者有那些共性和不同?(10分)
1、分子吸收外界光辐射以后,价层电子吸收能量发生能级跃迁,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高能态的电子不稳定需要释放多余的能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其中之一是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回到基态,2、电子由第一激发单重态最低能级回到基态时发射的光称为荧光,而电子由第一激发三重态最低能级回到基态时发射的光称为磷光。(5分)
3、由于分子受到光激发以后,可能跃迁到高电子能级的各个振动能级上,而不是只有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能级,由 ΔE=hν和c=λν 可知,荧光波长比激发光波长长,类似的,由于三重态对应的是自旋平行而单重态对应的是自旋相反,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可知第一激发三重态比第一激发单重态的能级还要小一些,因此,磷光波长又比荧光波长长。
4、两者均属于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的光子发射过程,都具有两个特征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其不同之处除了波长不同以外,其发射时间也有不同——荧光大约在10-8s左右,而磷光则在10-4-100s之间。(5分)
16、分析线、灵敏线、最后线、共振线各表示什么意义?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5分)
分析线在测定某元素的含量或浓度时,所指定的某一特征波长的谱线,一般是从第一激发态状态下跃迁到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
每一种元素都有一条或几条最强的谱线,即这几个能级间的跃迁最易发生,这样的谱线称为灵敏线,最后线也就是最灵敏线。
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频率的光,叫共振发射线,简称共振线。
17、已知某种化合物C10H12O2,其HNMR数据如下:δ7.3(5H,s),δ5.21(2H,s),δ2.3(2H,tetra),δ1.2(3H,tri)推断结构。(5分)δ7.3
δ2.3
δ 5.21 5H
2H
δ1.2 2H
3H
计算自由度:U=10-6+1=5,由δ=7.3ppm(5H,s),推断可能含有一个苯环还可能含有一个
OH2COCCH2CH3双键。结合其他数据,最后得出该化合物的结构为:。
18、(10分)分子式为C4H10O的化合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请根据HNMR数据分别确定其结构,并标示出各组峰所对应的化学位移:结构(I)δ1.9(3H,三重峰),δ3.7(2H,四重峰);结构(II)δ0.7(3H,三重峰),δ1.0(3H,二重峰),δ1.2(2H,五重峰),δ1.3(1H,单重峰),δ3.6(1H,六重峰)。
结构(I)应该为:CH3CH2OCH2CH3 结构(II)应该是:CH3CH2CH(CH3)OH
19、(10分)分子式为C4H8O2(M=88)的化合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请根据下列数据分别确定其结构,并简要说明依据:结构(I)HNMR——δ2.2(3H,单峰),δ3.5(3H,单峰),δ4.1(2H,单峰);MS——主要质谱峰有88,58,45,43 结构(II)FTIR——主要吸收峰有2985,1741,1464,1438,1357,1203cm-1;MS——主要质谱峰有88,59,57,29
自由度为4-4+1=1
结构(I)应该为:CH3COCH2OCH
3质谱中88到58是脱去两个甲基所得的离子,而88-45是脱去CH3CO(43)所得。
结构(II)应该是:CH3CH2COOCH3,由红外图可以推知,其中含有:甲基,羰基等,同时结合质谱图可以得出其结构应为CH3CH2COOCH3。
20、质谱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5分)
质谱仪包括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真空系统。其中以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器为核心,且必须处于高真空状态。进样系统,将样品气化为蒸气送入质谱仪离子源中。样品在进样系统中被适当加热后转化为即转化为气体。离子源是使试样分子在高真空条件下离子化的装置。电离后的分子因接受了过多的能量会进一步碎裂成较小质量的多种碎片离子和中性粒子。质量分析器是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按m/z大小顺序分离,顺序到达检测器产生检测信号而得到质谱图。相当于光谱仪中的单色器。检测器,通常以电子倍增管检测离子流;真空系统使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处于高真空状态。
21、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试设计鸭蛋中苏丹红III的分析检测方案。(15分)
如下基本信息供参考:
“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1995年欧盟(EU)等国家已禁止其作为色素在食品中进行添加,对此我国也明文禁止。但由于其染色鲜艳,印度等一些国家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违法使用苏丹红,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化学式:苏丹红1号:1-苯基偶氮-2-萘酚:C16H12N2O
苏丹红2号:1-[(2,4-二甲基苯)偶氮]-2-萘酚
苏丹红3号:1-[4-(苯基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
苏丹红4号:1-2-甲基-4-[(2-甲基苯)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
黄色粉末,熔点134°C。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油脂、矿物油、丙酮和苯。乙醇溶液呈紫红色,在浓硫酸中呈品红色,稀释后成橙色沉淀。
非唯一方法,只要基本原理正确,有比较详细的步骤,即可给12-15分;如果步骤过于简略或者有明显错误出现,则给8-11分;如果基本原理不明白,实验步骤不清晰,则给4-7分;其他情况给0-3分。
如果给出多个方法,则按照最高原则给分。
用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检测:
原理:将鸭蛋用打浆机或粉碎机磨细,将着色剂经乙腈提取后,过滤,然后将滤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色谱分析。
试剂与仪器:乙腈(色谱纯)、水、冰醋酸、氯仿及苏丹红1号、苏丹红2号、苏丹红3号、苏丹红4号等标准品;分析天平、溶剂过滤器、0.45µm滤膜、185mm滤纸、移液枪、一次性注射器、打浆机、均质机、高效液相色谱仪及进样瓶。
实验:
1、样品处理:
将已知质量M的鸭蛋放入一个容量较大的密闭容器中用打浆机或粉碎机磨细混合均匀,称取一定量(准确至 0.01g)样品于三角瓶中,用量筒加入 一定量的乙腈。之后在均质机中充分混合数分钟,振荡后过滤于三角瓶中。
2、标准及标准曲线
流动相:溶剂 A:酸性水溶液溶剂 B:乙腈
流速:0.7ml/min
基线稳定后开始进样 将一定量的苏丹红1号、苏丹红2号、苏丹红3号、苏丹红4号等标准品溶于乙腈中配成已知浓度的乙腈溶液,测出各物质的出峰时间,并配制具有浓度梯度的5个标准工作溶液的测定值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检测
将制好的样品过 0.45μm的膜装入自动进样器的小瓶后进行液相色谱测定。记录其中的浓度C。
结果:
着色剂含量按公式:R=C×V×D/M 计算。单位:mg/kg 其中:C-样品中待测组分的浓度,单位:µg/mL,V-样品溶液体积(mL),D-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M-检测样品取样量(g)
22、(10分)在现有奶粉检测的国家标准中,主要进行蛋白质、脂肪、细菌等检测。三聚氰胺属于化工原料,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所以现有国家标准不包含三聚氰胺检测的相应内容。由于中国采用估测食品和饲料工业蛋白质含量方法的缺陷(“凯氏定氮法”测出含氮量乘以6.25来估算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常被不法商人掺杂进食品或饲料中,以提升食品或饲料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左右,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66%左右),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作假的人称为“蛋白精”。为保障食品安全,打击非法活动,请你设计牛奶中三聚氰胺的分析检测方案。
如下基本信息供参考:
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密度1.573g/cm3(16℃)。常压熔点354℃(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0℃时,约为3.3 g/L,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
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联用方法:
试剂与样品
牛奶,甲醇、乙腈;氨水、乙酸铅、三氯乙酸;三聚氰胺标准品、柠檬酸、辛烷磺酸钠、实验方法
(1)
标准样品配制:
取50mg三聚氰胺标准品,以20%甲醇溶解定容至50mL得到1000ppm的标准溶液,使用时,以提取液(0.1%三氯乙酸)稀释至所要的浓度。(2)
提取:
称取牛奶样品5g,加入50ml0.1%三氯乙酸提取液,充分混匀,加入2mL2%乙酸铅溶液,超声20min。
然后取部分溶液转移至10mL离心管中,8000rpm/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3mL过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小柱(PCX)。
(3)测量
23、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叫做己二胺盐酸盐的产品准备出口,采购方需要生产厂家提供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检测方案,由于没有现成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以采用,作为品质主管的你将如何完成此项工作?(15分)
已知如下一些基本情况:
中文名称:1,6-己二胺盐酸盐
英文名称:1,6-hexa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 分子式:C6H18Cl2N2 分子量: 189.13 mp : 256-257 °C 结构式:
通过定性和定量来进行检测:
性状:白色结晶,有吸湿性,水溶性好
定性用质谱进行检测,而定量则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量
定量:原理: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用银离子作标准溶液进行测量,通过硝酸银的用量算出原液中氯离子的含量m1,进而折算出其中的1,6-己二胺盐酸盐的量m2,m1/m2算出其纯度。仪器:
自动电位滴定仪
银电极
甘汞电极(外盐桥为浓度为0.1mol/L的硝酸钾溶液)试剂:
氯化钠
硝酸银 1,6-己二胺盐酸盐,去离子水,分析步骤:
1、采用氯化钠溶液标定硝酸银溶液
将氯化钠置于坩埚内,在500~600℃加热50min,冷却后称取1.4625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制得浓度为0.1000mol/L的氯化钠标准溶液。
配制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对电位滴定仪进行滴定参数设置,建立滴定模式后,开始硝酸银溶液。测得浓度c0.2、样品处理及测定:
称取一定量m1(已知,精确至0.0001g)的1,6-己二胺盐酸盐,用去离子水将其稀释至50mL,备用。平行移取三份稀释5倍未知样溶液10mL置于烧杯中,同标定硝酸银的操作步骤进行测定。记录硝酸银溶液用量V
3、回收率测定
为了检测该测定的准备性及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回收率实验。平行移取2份10mL待测样置于烧杯中,依次加入氯化钠标准溶液3mL,10mL,用自动电位滴定仪重复操作步骤进行测定。
结果计算:
通过硝酸银的用量算出原液中氯离子的含量m1,进而折算出其中的1,6-己二胺盐酸盐的量m2,m1/m2算出其纯度。
一、单选题
1.(2016•茂名)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灯L1、L2均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两灯突然熄灭,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变大,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A.L1断路 B.电流表断路 C.L2断路 D.L1短路 A.小明卧室的照明电路发生了断路 B.小明卧室的灯泡发生了短路 C.他家工作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D.可能是进户线断了
3.(2017•西宁)小明晚上做功课,把台灯插头插在书桌边的插座上,闭合台灯开关,发现台灯不亮.为了找出故障原因,小明把台灯插头插入其他插座,发现台灯能正常发光,用测电笔插入书桌边的插座孔进行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孔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障原因可能是()
A.进户线火线上的熔丝烧断 B.进户线零线断了 C.书桌边的插座与零线断开 D.书桌边的插座与火线断开
4.(2015•达州)小刚晚上做作业时,把台灯的插头插入插座,闭合台灯开关后,他家所有的照明灯都突然熄灭,检查发现总开关已跳闸,故障可能是()
A.台灯插头处出现了短路 B.台灯灯泡处出现了短路 C.台灯开关的两接线碰线 D.插座处出现了短路 5.(2015•揭阳)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开关“跳闸”不一定是出现了短路 B.只有36V的电压对人体才安全 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用手把触电的人移开 D.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
6.(2015•宜昌)家庭电路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来各用电器都正常工作,当把一个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家里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其原因可能是
A.这个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B.插头与这个插座接触不良形成了断路
C.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D.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
7.(2017•眉山)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灯L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用试电笔测试灯头的两端C、D,发现这两处都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再用试电笔测试B处氖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
2.(2017•兰州)傍晚小明卧室的灯突然灭了,但客厅的灯正常发光,对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13
A.AC段某处断路 B.BD段某处断路 C.电灯L断路 D.电灯L短路 8.(2015•长沙)如图是一条刚装好的家庭电路,在未装保险丝之前,先把灯泡L0接在装保险丝的两个接线柱上,当只闭合S1时,L0和L1发光都偏暗;当只闭合S2时,L0正常发光;当只闭合S3时,L0不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四只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
A.灯泡L1所在支路正常 B.灯泡L2所在支路断路
C.灯泡L3所在支路短路 D.装好保险丝,合上所有开关后,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9.(2015•十堰)某家庭电路中安装有“220V 10A”的空气开关(未画出),下图是电路中的四种情况,开关全部闭合后,不会引起空气开关“跳闸”的是()
A.B.C.D.10.(2015•巴彦淖尔)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三盏灯突然全部熄灭,经检查保险丝完好,用试电笔插进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插座发生短路了 B.进户的零线断了 C.进户的火线断了 D.某盏电灯的灯丝断了 11.如图所示,是小刚家里部分电路的示意图。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灯L不亮,检查保险丝没有熔断。小刚同学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电灯L接口的两根电线C点和D点,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他
/ 13
再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火线A点和零线B点时,氖管在测火线A点时能发光,在测零线B点时不发光。你判定此电路故障应是:。
A.火线和零线短路 B.电灯L短路 C.电线AC段某处断路 D.电线BD段某处断路 12.如图所示的家庭照明电路,已知其中一只灯泡的灯头接线处存在故障。电工师傅为查明故障,在保险丝处接入一只“220V40W”的灯泡L0。当只闭合开关S、S1时,灯泡L0 和L1都呈暗红色(比正常发光状态暗得多);当只闭合开关S、S2时,灯泡L0正常发光,L2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A.L1灯头接线处断路 B.L1灯头接线处短路 C.L2灯头接线处断路 D.L2灯头接线处短路 13.用电高峰期,会看到家里的白炽灯泡比正常发光要暗一些.这是因为,用电高峰期并联用电器增多,造成()
A.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 B.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小 C.白炽灯泡的实际功率减小 D.白炽灯泡的额定功率减小
14.图示为小刚所连的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的电路图,通电后发现不能正常工作。下面几个措施中可能引起危险的是()
A.拆掉灯丙,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B.拆掉插座甲,两条导线连一起 C.拆掉开关S
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D.拆掉开关S
2,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15.晚上,小亮把台灯的插头刚插入插座时,家里原来正常工作的用电器突然都停止了工作,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插头与这个插座接触不良形成了断路
B.插头插入这个插座前,火线和零线就已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C.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D.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
16.下列三个现象:①灯头里的两个线头相碰;②插座中的两线头相碰;③照明电路的开关里两线头相碰。其中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7.下列三个现象:①灯头里的两个线头相碰;②插座中的两线头相碰;③照明电路的开关里两线头相碰.
其中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
/ 13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8.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B.雷雨天,可以在大树下避雨
C.低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都是安全的 D.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 19.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只有插入右孔时氖管才发光.用试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检测B点氖管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泡短路 B.灯丝断了 C.开关接触不良 D.插座短路
20.小茜家新购住房刚装修完毕,家中部分照明电路如图所示。验收工程时,小茜闭合了开关S(家中其他用电器均处于断开状态),白炽灯L亮了一段时间熄灭了,她用验电笔分别测试了图中插座的两个孔,发 现验电笔都发光。她断开开关S,再次用验电笔测试插座的两个孔,她将观察到(假设故障只有一处)()
A.测试两孔时验电笔都发光 B.测试两孔时验电笔都不发光 C.只有测试左边的孔时验电笔才发光 D.只有测试右边的孔时验电笔才发光 21.下面列出白炽灯不亮的常见故障与对应的检修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灯头接线松动——检查加固 B.灯泡的灯丝断了——换新灯泡
C.灯头内的电线断了——换新线并接好 D.连接灯泡的两条导线短路——换新灯泡
22.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用试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只有插入右孔时氖管才发光.用试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检测B点氖管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泡短路 B.灯丝断了 C.开关接触不良 D.插座短路 23.小明同学寒假在家看电视时,为了取暖,便将一个电暖器拿出来.当他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时,听到“叭”的一声,同时从插座中冒出一股黑烟,电视机和电灯也都熄灭了,这个现象首先会导致的结果是
()A.电视机烧坏了 B.空气开关断开了 C.电暖器烧坏了 D.灯丝烧断了
/ 13
24.家庭电路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来各用电器都在正常工作,当再将一个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家里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关于这种现象以及形成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这个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B.可能是这个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没有形成良好接触,仍然是断路状态
C.可能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D.可能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
二、填空题
25.(2015•茂名)如图甲所示的两种使用测电笔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如图乙所示是两种硬导线与螺钉压按式接法(箭头方向表示拧紧螺钉的方向),其中不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的是________ .如图丙所示,用电水壶烧水时,若不慎有水溅入旁边的插座里,可能导致电路________,使空气开关跳闸.
26.(2015•威海)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试电笔(也称测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接触E点时不发光,说明D、E间 ________ .若试电笔接触A至F各点都发光,说明________ .
27.(2015•连云港)家里某用电器发生短路,熔丝立即熔断,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如图所示,断开所有用电器的开关,用一个普通的白炽灯L作为“校验灯”与熔断的熔丝并联,然后只闭合S、S
1,若L正常发光说明L1________ ;只闭合S、S
2,若L发出暗红色的光(发光不正常),说明L2________(选填“正常”“短路”或“断路”).通常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 ________ V,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
/ 13
28.如图所示,开关断开时会触电的小鸟是________(选填“甲”、“乙”、“都不触电”、“都触电”),开关闭合时会触电的小鸟是________(选填“甲”、“乙”、“都不触电”、“都触电”).
29.现代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组成示意图,图中电灯正常工作时电压是________V;如果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测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接触E点时不发光,说明D、E间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若测电笔接触A至F各点都发光,说明进户零线________路(选填“短路”或“断路”).
/ 13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如果灯泡L1断路,整个电路断路,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为零,故A错误; B、如果电流表断路,则电压表无示数,故B错误;
C、如果灯泡L2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增大,故C正确; D、如果灯泡L1短路,则电流表有示数,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闭合开关,灯泡都能发光,电流表、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正常.电压表示数增大,原因有两个:与之并联的导体断路,与之串联的导体短路.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卧室的灯与客厅的灯并联,是互不影响的,所以,卧室的照明电路发生了断路时,卧室的灯熄灭,客厅的灯仍正常发光,故A正确;
B、若卧室的灯泡发生了短路,家中的保险丝会熔断,则所有房间均会断电,客厅的灯不会发光,故B错误;
C、他家工作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家中的保险丝会熔断,则所有房间均会断电,客厅的灯不会发光,故C错误;
D、若进户线断了,整个家庭电路都没有电,所有电灯都不会亮,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均为并联的;但若某一个电器短路会烧坏保险丝,使整个房间断电.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进户线火线上的熔丝烧断,台灯不会发光,故A错;
B、进户线零线断,台灯不会发光,故B错;
C、书桌边的插座其中一个孔接火线,能使氖管发光,若零线断开,使得灯不能发光,故C正确; D、书桌边的插座与火线断开,不会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D错. 故选C.
【分析】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能否使测电笔的氖灯发光,就要看测电笔的笔尖能否通过导线或闭合的开关接到火线上,接到火线上氖灯发光,接不到或接到零线上不发光.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若台灯的插头短路,即应该插上插头后保险丝就烧断,而不是闭合开关后,故不符合题意; B、台灯的灯泡短路,当插头插入插座时,若闭合开关,会造成电源短路,使保险丝烧断或跳闸,使室内电灯立即全都熄灭,故符合题意;
C、台灯的开关内短路,此时台灯的灯泡不经开关的控制,即始终发光,但不会发生电源短路,不符合题意;
D、若插座短路,即应该还没有插台灯时,保险丝就烧断,故不符合题意.
/ 13
故选B.
【分析】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保险丝烧断或跳闸,使室内电灯立即全都熄灭,因为是台灯,功率不会太大,可能是发生了短路,据此分析.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空气开关“跳闸”不一定是出现了短路,也可能是电路中总功率过大,故A说法正确;
B、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B说法错误;
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用手把触电的人移开,这样会造成施救者也触电,应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物体将电线挑开,故C说法错误;
D、工作的用电器越多,相当于导体并联,总电阻会越小,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短路或总功率过大;(2)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3)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采取措施使人脱离带电体;(4)电阻越并越小,相当于增大了其横截面积.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若是插座处原来有短路,则在没有插入手机充电器之前,电路就已经出现了短路,室内用电器不会正常工作,所以选项A不正确;
B、若是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断路状态,则用电器不工作,不会影响室内其它用电器,所以选项B不正确;
C、若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室内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若不及时断电会发生火灾,所以选项C正确;
D、手机充电器的功率很小,使用后不会导致干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所以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室内用电器全部停止工作,表明干路上的保险丝被熔断了,保险丝被熔断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产生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另一个是发生短路.由生活常识可知,手机充电器的功率比较小,因此造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不会是因干路的总功率过大.
由手机充电器插头插入插座,室内用电器全部停止工作可知,是手机充电器的两个接头短路了.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A、AC段某处断路时,则试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不发光,故A错误; B、BD段某处断路,则试电笔接触CD点时,氖管发光,接触B点时不发光,故B正确; C、电灯L断路,则试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不发光,故C错误;
D、电灯L短路,则电源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会熔断,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保险丝没有熔断,说明没有发生电流过大的情况;测量火线氖管发光,证明进户火线正常;测量零线不发光,说明零线也正常.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当只闭合S、S1时,L0和L1都偏暗,L1所在支路正常,故A正确; B、当只闭合S、S2时,L0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存在短路,故B错误;
/ 13
C、当只闭合S3时,L0不发光,说明L3所在支路断路,故C错误;
D、据上面的知识可知,装好保险丝,合上所有开关后,灯泡不可能都正常工作,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将额定电压220V的“校验灯”,接在保险丝的两只接线柱上,是相当于把此灯串联入电路中,它会有三种状态:“校验灯”恰能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短路,“校验灯”发光不正常(偏暗)说明该支路工作正常,“校验灯”不发光说明该支路断路. 9.【答案】D
【解析】【解答】A、如图的电路中有大功率用电器,且用电器较多,开关闭合容易造成总功率过大,引起空气开关“跳闸”,不合题意;
B、图中闭合开关后,电路发生短路,会造成电流短路,引起空气开关“跳闸”,不合题意; C、图中闭合开关后,电路发生短路,会造成电流短路,引起空气开关“跳闸”,不合题意;
D、图中闭合开关后,其中一只灯泡被短路,但另一只灯泡仍能工作,电源不会短路,不会引起空气开关“跳闸”,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空气开关自动跳闸的原因是电流过大,引起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短路或总功率过大.根据给出情况中的现象,进行判断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试电笔能亮,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上本该不亮,但也亮了,说明是进户线的零线开路了,故B正确;
插座处发生短路,会使保险丝熔断,故A错; 进户线的火线断了,试电笔的氖管不会发光,故C错.
因各灯并联,互不影响,某个电灯的灯丝烧断了,其它灯仍还亮,故D错; 故选B.
【分析】三盏电灯全部熄灭但保险丝完好,说明电路中干路上有断路,测电笔测试插座的两孔,氖管都发光,说明两孔与火线是连通的,故只可能是零线断了. 11.【答案】D
【解析】【解答】当测电笔与火线相连时,氖泡发光;当电路导通时,测电笔接触各部分电路都会发光;而电路不通电时,接触零线是不发光的.测电笔接触C和D点时均发光,说明灯泡完好,并与火线接触良好;而接触B点时不亮说明B点与火线断开;因此故障应是电线BD段某处断路了;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家庭电路中故障的分析,需要掌握测电笔的使用方法。12.【答案】D
【解析】【解答】分析电路图知,仅闭合开关S、S1时,灯泡L0与L1串联,两灯的实际电压都小于额定电压,故灯泡都暗红,说明灯泡L1正常;仅闭合开关S、S2时,灯泡L0与L2串联,灯泡L0发光正常,说明灯泡L2处相当于导线,故L2出现短路。
【分析】根据开关的断开和闭合,判断出灯泡间的串并联关系,在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电路故障。13.【答案】C
【解析】【解答】家庭电路是并联的,并联的用电器增多,就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总电阻变小,A不符合题意;在并联电路中I=I1+I
2,因此并联的用电器增多,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大,B不符合题意;在家庭电路中,输电线和家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用电高峰期,接入电路的用电器变多,干路中的电
/ 13
流变大,而输电导线有一定的电阻,输电导线损失的电压U损=IR,输电导线的电阻R一定,当I增大时U损增大,所有用电器与输电导线是串联在一起的,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U1+U2)可知,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减小,由公式 可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减小,灯泡比正常发光要暗一些,C项符合题意;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的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额定电压只有一个,对应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它不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D项错误。
【分析】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意一个电阻,且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14.【答案】A
【解析】【解答】设在上图中,电路与电源相接的两个接头中,上端接头与火线相接,下端接头与零线相接,则图中电灯丙的连接是正确的,插座甲直接接在火线上,不对.应将插座甲取去并将其左、右两条线直接连在一起.作此改正后,则插座丁的连接是正确的,而对于灯泡乙来说,则应将开关S移至乙灯的上端,才是正确的接法。在上图的电路中,若拆掉灯丙将两条导线连在一起.此后,若将开关S1闭合,则会造成电路中火线与零线短路,这是有危险的.若拆掉插座甲,将两条导线连在一起,这正是把电路中的错误接法改为正确接法,不会产生危险.若拆掉开关S
3,将两条导线连在一起,则灯乙将没有开关控制而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但并不会发生危.若拆掉开关S
2,将两条导线连在一起,则使插座丁没有另外的开关控制而此插座仍能正常起作用并不会发生危险. 【分析】电路故障的分析,要求对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非常熟悉。15.【答案】C
【解析】【解答】 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可以是断路或短路.台灯的插头刚插入插座,不会造成断路,再接入台灯也不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可能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或电路的总功率过大.一般情况,瞬间出现的跳闸现象属于短路造成电流过大.16.【答案】B
【解析】【解答】灯头里的两个线头相碰,插座中的两线头相碰会造成电路短路,电路中电流很大,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照明电路的开关里两线头相碰,相当于开关闭合,故B选项正确。【分析】灯泡、插座短路,会导致电路中电流很大,而开关短路相当于开关闭合。17.【答案】B
【解析】【解答】当电路电流过大时,造成保险丝短时间发出大量的热,使得温度升高到保险丝的熔点而熔断,大电流是造成保险丝熔点的原因。灯头里面两个线头相碰,插座里面两个线头相碰都会招致火线和零线不经过任何用电器而接通,整个电路220v电压而电阻只是输电线电阻很小造成很大的电流,都会造成保险丝熔断。由于开关里面和用电器是串联的,开关里面两个线头相碰使得用电器接通,电流等于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电流保险丝不会熔断。B正确。【分析】家庭电流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短路、过载等 18.【答案】D
/ 13
【解析】【解答】A.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故A错误;
B雷雨天躲在大树下会使得强大的电流经大树流过人体入地引起人身触电,故B错误; C低于36V的电压对人体都是安全的,故C错误;
D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杆将人与火线分开,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雷雨时,不能躲在大树下避雨;不使用收音机.录像机.电视机.且拔出电源插头,拔出电视机天线插头;暂时不使用电话,如一定要用,可用免提功能健; 低于36V的电压对人体都是安全的;
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断开电源再救人或用干燥的木棒使人与带电体脱离;发现用电器着火了,要立即断开电源再想法灭火. 19.【答案】B
【解析】【解答】解:AD、若灯泡短路、插座短路,会使火线和零线连接,造成短路,使保险丝烧断或跳闸,用试电笔测A点氖管不会发光,故AD错;
B、灯丝断了,开关闭合后,A点连接火线,可以使氖管发光;B点与零线相连,不会使氖管发光,符合题意,故B正确; C、开关接触不良,A点不能连接火线,不会使氖管发光,故C错; 故选B.
【分析】试电笔在使用时,应将笔尖接触导线,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这样就可以形成回路,如果是火线,氖管会发光. 20.【答案】D
【解析】【解答】(1)闭合了开关S(家中其他用电器均处于断开状态),白炽灯L亮了一段时间后熄灭了,说明灯泡、火线与零线不能构成通路.可能是火线断路,也可能是零线断路;
(2)灯泡熄灭后,用测电笔分别测试了图中插座的两个孔,发现测电笔都发光,说明左孔和右孔都和火线相连,故是因为图中的零线断路;
(2)当断开开关时,切断了左孔和火线的连接,所以测电笔接触左孔时,氖管不会再发光,接触右孔时,氖管照常发光.
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家庭电路的连接和故障判断.当开关闭合时,用测电笔分别测试了图中插座的两个孔,发现测电笔都发光,说明左孔和右孔都和火线相连.当开关断开时,左孔切断了火线,再接触左孔,氖管不发光. 21.【答案】D
【解析】【解答】A.灯头接线松动,检修方法是检查加固.说法正确.B.灯泡的灯丝断了,检修方法是换新灯泡.说法正确.
C.灯头内的电线断了,检修方法是换新线并接好.说法正确. D.连接灯泡的两条导线短路,检修方法是检查电线,说法不正确.
【分析】灯头接线松动.灯泡的灯丝断了.灯头内的电线断了都属于电路断路.连接灯泡的两条导线短路,是电线短路,要找出短路原因,换新灯泡不起作用. 2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D、若灯泡短路、插座短路,会使火线和零线连接,造成短路,使保险丝烧断或跳闸,用试电笔测A点氖管不会发光,故AD错;
B、灯丝断了,开关闭合后,A点连接火线,可以使氖管
/ 13
发光;B点与零线相连,不会使氖管发光,符合题意,故B正确; C、开关接触不良,A点不能连接火线,不会使氖管发光,故C错; 故选B.
【分析】试电笔在使用时,应将笔尖接触导线,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这样就可以形成回路,如果是火线,氖管会发光. 23.【答案】B
【解析】【解答】解: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电路,各支路间互不影响,因此当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时,听到“叭”的一声.同时从插座中冒出一股黑烟,虽然电视机和电灯也都熄灭了,但它们并没有损坏,因此选项A、C、D不正确.
当他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时,听到“叭”的一声,可能是引起短路造成的,短路时,电路中电流过大,会导致熔断器自动切断电路或空气开关断开,所以选项B正确. 故选B.
【分析】保险丝通常安装在火线上,它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路中有过大电流通过时,保险丝发热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24.【答案】C
【解析】【解答】A.如果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短路,那么在没有插入手机充电器之前,电路就已经出现了短路,室内用电器不会正常工作,A不符合题意;
B.若是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断路状态,则用电器不工作,不会影响室内其它用电器,B不符合题意;; C.若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室内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若不及时断电会发生火灾,C不符合题意;;
D.手机充电器的功率很小,使用后不会导致干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分析】解答本题,须理解电源短路的定义,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电流过大使空气开关断开.二、填空题
25.【答案】A;C;短路
【解析】【解答】解:(1)使用测电笔时,笔尖接触被检测的导线,如果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时,笔尖无论接触火线还是零线,氖管都不发光.所以手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氖管发光时接触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时接触的是零线.读图可知,A的使用方法是正确的;
(2)在图C中导线绕半圈,其环绕方向和接线柱拧紧方向相同,导线和接线柱接触良好了;在图D中导线绕半圈,其环绕方向和接线柱拧紧方向相反,接线柱拧紧时,导线容易脱落,容易造成接触不良.(3)若不慎有水溅入旁边的插座里,会造成电路短路,电路电流过大,使空气开关跳闸. 故答案为:A;C;短路.
【分析】(1)用测电笔来辨别火线与零线.使用测电笔时,笔尖接触要检测的导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才能在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
(2)导线和接线柱之间连接时,导线环绕方向要和接线柱的拧紧方向是一致的,并且导线要在接线柱上绕半圈,这样接触会更好;
(3)空气开关跳闸是因为电路中电流过大,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和总功率过大. 26.【答案】断路;进户线零线断路
/ 13
【解析】【解答】解: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接触E点时不发光,说明火线有电,零线也正常,故是DE之间断路了;点F在正常情况下,测电笔应该不亮,亮了,说明零线断路了. 故本题答案为:断路;进户线零线断路.
【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开关闭合后,A、B、C、D与火线相通,用测电笔时,应都亮,E、F与零线相通,用测电笔测时,应都不亮. 27.【答案】短路;正常;36
【解析】【解答】解:家用电器工作电压为220V,将一个普通的白炽灯L与那个熔断的熔丝并联,如图所示闭合闸刀开关,然后逐个合上各用电器的开关,若发现校验灯发出暗红色的光(发光不正常),此校验灯电压应小于220V,则此时应该是检验灯泡与另一电阻(如另一灯泡)串联接在火线与零线之间,故该支路没有短路,故正常;
当检验灯泡正常发光时,该灯泡两端的电压应为220V,则此时一定是灯泡L1发生了短路. 经验表明,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 故答案为:短路;正常;36.
【分析】(1)当检验灯泡发光而亮度不够,则加在灯泡上必有电压,但此电压应小于220V,则此时应该是检验灯泡与另一电阻(如另一灯泡)串联接在 火线与零线之间.当检验灯泡正常发光时,该灯泡两端的电压应为220V,则此时一定是灯泡的一端与火线相接,另一端与零线相接.(2)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 28.【答案】甲;都不触电
【解析】【解答】(1)当开关S断开时,甲小鸟的两脚在同一根电线上,当开关断开时,小鸟起到了导线的作用,有电流流过它的身体,因此有可能触电;对于乙小鸟,乙小鸟与一段导线并联,由于两个爪子间的距离很小,即小鸟自身的电阻远远大于小鸟两爪子之间导线的电阻,所以小鸟乙被导线短路,故通过其身体的电流也非常小,故不会触电.(2)当开关S闭合时,甲、乙均被导线短路,不会触电,【分析】当小鸟的两脚间有电压时,会有电流流过身体,会触电,当没有流过身体或电流太小时,不会触电.
29.【答案】220;断路;断路
【解析】【解答】解: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故图中电灯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20V;
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接触E点时不发光,说明火线有电,零线也正常,故是DE之间断路了;若测电笔接触A至F各点都发光,即都是火线,没有零线,说明进户零线断路了. 故答案为:220; 断路;断路.
【分析】(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2)在正常情况下,开关闭合后,A、B、C、D与火线相通,用测电笔时,应都亮,E、F与零线相通,用测电笔测时,应都不亮.
84.男性病人, 45岁。因腹股沟斜疝要求手术, 一般情况尚好, 血压140/90mm Hg, 针对血压偏高的处理选择下列哪项
A.用降血压药物, 使血压下降至正常
B.可以不用降血压药物
C.用降血压药物使血压稍有下降
D.用降血压药物使血压明显下降
E.用降血压药物使血压降至略低于正常
85.女, 28岁, 被人发现昏迷且休克, 屋内有火炉, 且发现有敌敌畏空瓶, 查:体温36℃, BP 90/60mm Hg, 四肢厥冷, 腱反射消失, 心电图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尿糖 (+) , 尿蛋白 (+) , 血液COHb为60%, 下列哪项疾病可能性大
A.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B.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C.急性C O中毒
D.糖尿病酸中毒
E.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86.男, 60岁。在家中浴室洗澡, 2 h后发现已昏迷, 呼吸不规则, 有间歇性暂停, 室内烧煤球炉取暖, 门窗紧闭, 本例现场急救的首要措施是立即
A.吸入高浓度氧
B.使呼吸道通畅
C.口对口人工呼吸
D.搬离现场
E.给予呼吸兴奋剂
87.患者, 男, 44岁, 右胸车祸伤2h, 右胸痛, 呼吸困难, 发绀。查体:右前胸未见反常呼吸运动, 胸部挤压试验阳性, 右肺呼吸音降低。胸片显示右侧第8~10肋骨后端骨折。不恰当的处理是
A.胸带固定
B.牵引固定
C.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D.应用抗生素
E.镇静镇痛
88.足月男婴, 出生时有窒息史, 出生10h出现烦躁, 间断抽搐, 拥抱反射亢进, 拒乳, 经对症治疗后出现嗜睡, 拥抱反射消失, 呼吸不规则, 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
A.新生儿败血症
B.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C.新生儿破伤风
D.新生儿头颅血肿
E.新生儿颅内出血
89.足月儿生后2天出现黄疸, 母血AB型。血清胆红素18.8μmol/L (11mg/dl) 。本例诊断最大可能是
A.A B O溶血病
B.R h溶血病
C.生理性黄疸
D.败血症
E.胆道闭锁
90.一新生儿, 胎龄36周, 生后3h出现呼吸困难, 青紫, 伴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 呈进行性加重, 双肺听诊呼吸音减低, 诊断最大可能是
A.羊水吸入性肺炎
B.胎粪吸入性肺炎
C.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D.产后感染性肺炎
E.新生儿败血症
91.34周女婴, 出生后母乳喂养, 但哺乳时即出现唇周青紫, 应给予正确措施是
A.哺乳前吸纯氧1 h
B.用奶瓶哺母乳
C.禁哺乳
D.用滴管哺乳
E.继续直接母乳喂养
92.新生儿生后1分钟检查, 皮肤苍白, 无呼吸和心跳, 肌张力松弛, 弹足底无反应。其Apgar评分为
A.0分
B.1分
C.2分
D.3分
E.4分
93.足月男孩, 18天, 面部、躯干、前胸及四肢皮肤明显黄染, 且有日渐加重趋势, 查血清总胆红素1 8 8.5μmo l/L, 该男孩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水杨酸、磺胺类等阴离子药物。因为此类药物可
A.增加胆红素的生成量
B.阻止胆红素竞争结合清蛋白
C.抑制肾排出胆红素
D.抑制肾排出胆红素
E.抑制肠道细菌还原胆红素
94.女婴, 1岁, 人工喂养, 8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因不能站立来诊, 查体:体重在同年龄、同性别中位数-2Sd~-3Sd范围, 精神萎靡不振, 消瘦, 肌肉松弛。最可能的诊断为
A.正常儿童
B.轻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C.中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D.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E.佝偻病
95.一个婴儿突发惊厥, 无热, 反复发作3次, 惊厥缓解后神志清, 活泼如常, 患儿为人工喂养, 极少户外活动。查体:出牙延迟, 肋膈沟明显, 方颅, 血钙1.6mmol/L, 血糖4.6mmol/L。血镁1.0mmol/L, 最可能的诊断是
A.佝偻病初期
B.低血磷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C.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低血糖症
E.低血镁症
96.患者, 男性, 19岁, 车祸致伤来院急诊。神志欠清, 咯血, 口鼻中有泥沙及血液, 呼吸困难, 烦躁, 左胸壁严重擦伤, 心率98次/分, 血压120/90mm Hg, 左侧股中下段严重肿胀、瘀斑、活动受限, 此时首要的措施是
A.胸外科医师会诊
B.清理上呼吸道, 保持上呼吸道通畅
C.左下肢夹板固定
D.吸氧
E.输血
97.5个月婴儿, 体重6kg, 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及额外喂水量各是多少
A.牛奶量为4 4 0 m l, 水量为1 6 0 m l
B.牛奶量为6 0 0 m l, 水量为3 0 0 m l
C.牛奶量为6 6 0 m l, 水量为2 4 0 m l
D.牛奶量为7 0 0 m l, 水量为3 5 0 m l
E.牛奶量为7 8 0 m l, 水量为3 6 0 m l
98.已婚女, 29岁, 月经规律, 结婚3年, 未避孕未曾妊娠, 末次月经40天前, 阴道少量出血5天, 尿妊免检查 (-) , 突然右下腹疼痛, 面色苍白, 恶心, 出汗, 体温不高。下列叙述哪项可能不恰当
A.B超提示右附件囊性包块3~4 c m
B.妇科检查:子宫颈举痛, 后穹隆饱满, 右附件区饱满、压痛明显
C.测血压下降, 脉搏增快
D.血H C G可能升高
E.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性液体
99.一产妇分娩, 胎盘滞留, 经人工剥离胎盘, 产后出现寒战、高热, 持续下腹疼痛, 放射至腹股沟及肋脊角, 检查下腹软, 但有左侧深压痛, 子宫活动受限制, 移动时感左上腹疼痛加重, 本例最可能是
A.急性输卵管炎
B.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C.急性盆腔腹膜炎
D.盆腔内血栓性静脉炎
E.急性子宫内膜炎
100.孕40周临产, 规则宫缩12h, 破膜10h。肛查:宫口开大8cm, S+1, 目前的诊断以下哪项恰当
A.正常潜伏期
B.胎膜早破
C.正常活跃期
D.潜伏期延长
E.第一产程延长
101.患者, 女, 35岁,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应用硫酸镁治疗, 镁中毒时最早的表现是
A.心率下降
B.呼吸减慢
C.尿量减少
D.膝腱反射亢进
E.膝腱反射迟钝或消失
102.初产妇, 已确诊为横位, 胎头在右侧。宫1∶3开大8cm, 为确定胎位, 做阴道检查, 发现胎手已脱出至阴道内, 证明为右手。本病例应诊断为
A.肩右前位
B.肩右后位
C.肩左前位
D.肩左后位
E.不能确定胎位
103.25岁初孕妇, 妊娠35周, 自觉头痛眼花5日, 经治疗3日未见显效。今晨7时突然出现腹痛并逐渐加重, 呈持续性, 检查腹部发现子宫板状样。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轻型胎盘早剥
B.重型胎盘早剥
C.先兆子宫破裂
D.前置胎盘
E.先兆早产
104.某县1982年全年出生10 000人, 死产20人, 新生儿10天内死亡10人 (其中7天内死亡5人) 。先天愚型儿1人。唇裂1人, 无脑儿3人, 巨大脑积水2人。该县1982年围生期死亡率为
A.2.8‰
B.2.7‰
C.2.5‰
D.3.5‰
E.3.6‰
105.初孕妇, 末次月经第l天为4月21日。持续6天, 于12月29日就诊。腹部检查:子宫底在剑突下2横指, 枕右前位;胎心l40次/分, 血压12 0/77 k P a, 尿蛋白 (-) , 本病例现在是
A.妊娠满35周, 子宫底高度符合正常情况
B.妊娠满36周, 子宫底高度低于正常
C.妊娠满36周, 子宫底高度符合正常情况
D.妊娠满36周, 子宫底高度高于正常
E.妊娠满37周, 子宫底高度高于正常情况
106.女性, 50岁。右乳房外上象限内扪及1.5cm×1.5cm肿块, 与皮肤及胸肌无粘连, 右腋淋巴结不肿大, 诊断右乳癌, 按TNM分期为
A.T1N0M0
B.T1N2M0
C.T2N1M0
D.T3N1M0
E.T2N2M0
107.29岁, 妇女。经前乳房胀痛及出现肿块, 经后自行消退, 应考虑
A.乳腺癌
B.乳腺纤维腺瘤
C.浆细胞性乳腺炎
D.乳腺囊性增生病
E.乳管内乳头状瘤
108.成年伤员, 工作中不慎其头颈面部、左上肢、躯干后面、左小腿及左足被火焰烧伤, 按新九分法计算, 其烧伤总面积应为
A.2 7%
B.3 3%
C.3 8%
D.4 1%
E.4 5%
109.6岁患儿, 8月2日突然高热.发病5h后反复抽搐, 四肢凉, 血压下降, 项强 (±) , 血白细胞21×1 09/L, 最可能的诊断为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恶性疟疾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病毒性脑膜炎
E.中毒性菌痢
110.男性, 30岁, 洗澡中无意发现左侧前臂皮下2枚结节, 无压痛, 活动好, 黄豆大小。为确定诊断应做哪项检查
A.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B.囊虫皮试
C.活体组织学检查
D.脑C T
E.以上都不是
1 1 1.间日疟患者经奎宁治疗3天, 临床症状消失, 2个月后又出现疟疾, 并在血中查到疟原虫, 此种情况应考虑
A.疟疾再感染
B.疟疾复发
C.疟疾复燃
D.不同疟原虫混合感染
E.疟原虫重复感染
注:本栏由环球医学网校 (网址www.yx24.com) 协助, 特此志谢
答案在下期找或登录本刊网站 (www.crmp.cn)
【答案解析】
61.轻度营养不良可从每日60~80kcal/kg开始, 中度及重度营养不良可参考原来的饮食情况, 从每日40~6 0k cal/k g开始, 并根据情况逐渐少量增加;当增加能量至满足生长需要时, 一般可达150~170kcal/kg。在营养重建过程中, 应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消化能力和对食物耐受情况逐渐增加热量和营养物质的供应量。
63.软产道裂伤、宫颈裂伤造成的产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A、D项为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特点;软产道裂伤与急产或阴道手术助产有关。
71.年龄小于3个月的幼婴和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表现多不典型: (1) 体温可高可低, 或不发热, 甚至体温不升; (2) 颅内压增高征不明显, 可能仅有吐奶、尖叫或颅缝开裂; (3) 惊厥可不典型, 如仅见面部、肢体局灶或多灶性抽搐、局限性或全身性隐匿性惊厥; (4) 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79.宫内节育器有脱落或带器妊娠之缺点, 安全期避孕不安全, 口服药避孕效果好, 但此三种方法均不能减少性传播疾病 (STD) 传播;阴道隔膜可能减少盆腔感染和宫颈病变, 但对STD无预防作用, 而且患阴道炎、宫颈炎及反复泌尿系感染者不宜使用。
80.由于单纯和绞窄性肠梗阻的关键区别是肠壁有无血运障碍, 这5个答案中只有呕吐物的性状能反映肠壁血运情况, 故应选E。
81.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确诊后, 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 早期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 也应行阑尾切除术, 腹腔如有脓液, 应仔细清除, 注意保护伤口。阑尾脓肿尚未穿孔破溃, 按化脓性阑尾炎处理, 穿孔性阑尾炎除上述外, 必要时还要放置腹腔引流, 阑尾周围脓肿病情较稳定者, 宜采用非手术治疗, 应用抗生素等治疗, 待急性炎症消退后3个月, 再择期手术, 切除阑尾。如非手术治疗效果不好, 有扩大趋势则行切开引流术。
原题 A、B两个矩形木块用轻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木块A的质量为m,木块B的质量为2m.将它们竖直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1)用力将木块A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木块A向上提起多大高度时,木块B将离开水平地面.(2)如果将另一[TP2GW37.TIF,Y#]块质量为m的物块C从距木块A高H处自由落下,C与A相碰后,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再将弹簧压缩,此后,A、C向上弹起,最终能使木块B刚好离开地面.如果木块C的质量减为m/2,要使木块B不离开水平地面,那么木块C自由落下的高度h距A不能超过多少?
该题考点为机械能守恒定律;胡克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在浙江省高考属自选模块内容,在自选模块中又不要求动量守恒定律结合能量解决问题,而该题背景又能很典型的反应出一类问题的处理,所以思考着改编后再用.
1 改编意图
原题中涉及到的弹簧做功属变力做功(弹性势能问题在《意见》中明确不要求,所以关注弹力做功问题),一般我们解决变力做功的方法是:(1)微元法;(2)分阶段转化为恒力做功;(3)应用动能定理,能量关系(含Pt);(4)图象法(浙江省不要求).其实在人教版中“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的实验中,提到了“倍增法”,只要相同规格的橡皮筋,伸长相同的长度,在恢复原长的过程中,橡皮筋做的功是相等的,迁移到弹簧弹力做功,只要选择好合适的过程,可以将弹力变力做功消去,而无需知道弹力做功的具体数值,这一处理强化了“过程选择”的 [LL][HJ1.165mm]重要性,而过程选择的能力是学生物理思维敏锐的标志之一.
改编题 A、B两个矩形木块用轻弹簧相连接,木块A的质量为m,木块B的质量为2m,将它们竖直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甲所示.若用力F将A缓慢向下压后释放(如图2乙),最终恰好能使木块B离开地面,F力做的功为W;若将另一质量为2m的物块C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如图2丙),C与A相碰后,立即与A粘合在一起,不再分开,此时的速度为v,将弹簧压缩后,A、C向上弹起,最终也能使木块B刚好离开地面,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改编后的题目在巩固动能定理,辨析弹簧形变量与位移关系之余,关注到过程选择的重要性及方程组“并联”思维的训练.
2 改编题在物理教学不同阶段处理
改编后习题综合性不大,涉及到了胡克定律,动能定理,但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我们对该题的使用及讲题的方法应不同.
(1)动能定理新课后练习
不适用.当一个新的定律建立,根据安德森等修订出版了《面向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事实性知识方面注意选择应用定理背景的典型性;概念性知识方面应注重动能定理的描述(动能的概念,动能的变化量为“末-初”,功作为过程量与状态量动能的对应等);方法性知识方面应注意动能定理应用时的注意点(选好初末状态,做好受力分析,求好合力的功,明确正负功等);元认知知识方面应比较牛顿第二定律解题与动能定理解题的处理过程突出动能定理解题的优势(可以处理变力做功,在不涉及时间问题时较简洁,可以不管加速度是否改变,利用全过程处理等),所以在新的定律刚建立时,我们更关注学生对定律内涵与外延的清晰,该题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目标,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关注点.
(2)阶段(期末)复习
拆开用.根据信息加工原理,为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熟悉理解知识,我们需要将学生在各节获得的信息,按一定的线索将知识整合,进行加工,从而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体系.例如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学生需要先学会找好过程,列好方程,注重功的正负,那么“若用力F将A缓慢向下压后释放(如图2乙),最终恰好能使木块B离开地面,F力做的功的值为W”仅对该过程进行训练,再告知弹力做的功的值为W′,求k.也综合了平衡条件,胡克定律,动能定律,用胡克定律中的形变量为线索将平衡条件,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动能定理中功对应的位移有机结合,有一定的整合作用,又便于学生以后遇到问题提取信息.
(3)高三一轮复习
整题用.一轮复习的目的夯实知识基础,形成知识体系,弥补知识结构中的漏洞,同时形成对小综合问题处理的策略,根据这样的一个目标我们采用学案教学:
弹簧问题学案1(部分)
一、目标
1.知道弹簧伸长量与对象位移的联系
2.两个对象的多过程处理(抓临界或抓不变)
二、典型例题
例1 如图3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例2 如图4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下降阶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B.在C位置小球加速度最大
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小球动能的增加
D.从B→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
三、限时练习
1.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图5)上端系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连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球被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A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挡板A以加速度a (a (1)在匀加速过程中,小球向下运动多少距离时速度最大? (2)从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时所经历的时间t为多少? (3)从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时外力对小球做的总功为多少? 2.采用此改编题 高三一轮复习从有效性来说,既要避开“炒冷饭”区别于单元章节复习和期末复习,又要关注处理问题的系统性,知识的结构性,方法的泛化性,所以如何兼顾两者,是一轮复习课的增长点.从建构主义的角度说,学生脑海中的知识方法是建构起来的,是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的任务,在教师引导或同伴帮助下,获得新的知识或方法.所以学案中的例题属于对知识的应用,巩固学生原有知识,对学生脑海中知识结构进行加固,并找到下面综合应用会使用的固化点.综合应用分析则是将匀加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胡克定律、动能定理进行结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任务,如何将固化点进行发散,联系到各个定律.从限时1,用好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到限时2的选好弹簧弹力做功相同的两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到选好“过程”的处理方法的重要性,正好成为此节复习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4)二轮复习 拓展用.像弹簧弹力这样的变力,在处理时选好过程的意识一旦养成,在处理类似问题时的切入点就有了,在二轮复习时我们以该题作为“引子”进行形散而神不散的问题拓展,让学生体会到所选例子共性处理的点后,对以后该方法的迁移会起到积极的效果.比如选用: 库仑力在带电粒子运动中也会因为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物体运动的复杂性,而其处理的方法与弹力类似,牛顿第二定律及动能定理双管齐下,找好过程仍然很重要.经过这样的迁移使学生去关注处理问题思维顺序:确定对象→受力分析→过程确定→列原始式→计算并分析,从而形成处理变力做功问题,变力作用下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的研究策略,达到二轮复习的目标.除此以外如涉及变化的安培力做功处理,洛伦兹力作用加入下的摩擦力做功等都有类似的处理.当一个、两个看似不同的问题用同一方法处理体会后,那这一方法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一旦学生亲身体会到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后,去研究,理解后产生泛化的经验,对遇到新问题的迁移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对不同的复习阶段,采用不同功能的习题是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思考的! 【电路分析复习习题】推荐阅读: 电路基础期末复习题05-07 逻辑电路分析题01-05 动态电路分析教案01-12 串联电路动态分析教案11-11 信号点灯电路故障分析12-15 电路分析基础要点总结01-01 高速电路板电磁兼容性分析05-29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02-02 电路原理复习总结01-07 初中物理电路图连接练习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