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复试资料(精选7篇)
考资料
一、总体概况
北化没有单独的法学院,只有包含法学、马克思主义和公共管理等专业在内的文法学院,其中法学专业每一级有一个班,大概40多人。研究法理学的老师总共两位,分别是陈传法和薛长礼。陈传法的特点是为人严肃较真,讲课比较学术,对学生要求较高;薛长礼老师这学期才开始上课,还不清楚其讲课风格,但是为人很和善,是法律系的系主任。两位都可以考虑作为导师人选。
由于法理学专业的老师较少,所以最后面试时的老师很大可能并不是法理学专业的老师,所以面试相对其他专业来说稍微轻松一些,一般不会被老师追问太多的问题,所以关键是自己要自信,讲话要有底气、流利。同时,也正因为研究法理学的老师较少,所以一般不会问特别细的、特别专业的法理学问题,通常会设置比较宏观的问题,例如我去年抽到的问题就是非常宏观的“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所以复习时应从大处着手,不必拘泥于某一个人的理论或某一种学说。
二、复试的流程
1、报到,资格复审。详情见《2014年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办法》,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复试费,报到当天就可以知道笔试考场和时间,一般都会安排在当天笔试,所以来报到的当天就要做好笔试准备。
2、笔试。所有法学专业一般都会在一个考场笔试,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必答题(20分),必答题通常为民商法类题目,同样也是比较宏观的题目,考查方向主要为基本的民商法基础。相信准备过考研的人都能答上来,所以建议参照自己在准备考研时复习民法时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我当时是翻了魏振瀛的大红皮民法书,因为之前做过一些笔记,所以只需要把民法总论部分重点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复习,应该就可以搞定这道20分的必答题。第二部分是根据报考的专业方向选做相关部分的试题。由于所有专业都在一张试卷上,所以只需要找到法理学部分进行作答即可。通常会有2~3个问题,包括简答、论述、法条分析等题型。此部分为法理学专业课的复习,后面会单独讲到,暂且不提。
3、面试。面试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在报到当天通知,一般会在笔试第二天或者更后面,这个需要看具体通知,每年应该也会有一定的变动。北化的复试是没有英语听力的,只有英语口语测试。去年的时候是口语测试与专业面试合在一起进行的,今年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也是如此。复试口语的老师也是法学专业课的老师,而不是英语老师,所以并不是非常正式的英语测试。专业课的面试为抽题作答,应该有一次换题的机会,具体能否换题根据现场老师的要求吧,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跟去年一样的。抽到题目有一分钟左右的思考时间,然后作答,作答时间在3分钟到5分钟左右,具体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熟悉程度以及复试考官的反应来掌握吧。
4、体检。
5、领取录取通知书。
三、复试专业课
1、民商法。
如上所述,建议参照自己考研时候的复习资料进行回顾式复习,这样比较容易上手,效率较高,不必要看新的资料,因为考的内容都会比较基础。重点复习民法总论部分、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等内容。
2、法理学
由于我们的法理学基础都比较弱,本科上过陈景辉老师的法理学原理的课程,对法理学稍微有些了解,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应该着重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听一下陈景辉老师的课程录音第一课,对法理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一个宏观的掌握,同时参照其讲义,对法理学的重要问题进行整体把握;
(2)参照其他学校的真题进行思考,找出回答问题的感觉;
(3)阅读一定量的法理学方面的论文,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如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秩序、自由、正义等的关系,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等;
(4)练习一下法条分析题的答题思路;
四、复试英语
北化的复试只有英语口语测试,提问的问题主要为生活类问题,很少问特别专业的问题,所以不用担心会有听不懂的法学专业词汇。我当时被问到的问题是:你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什么规划。应该都是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可以提前准备一段英文的自我介绍,然后准备几个现成的句子,能够回答这种有关理想啊、自己对法律的看法啊、自己认为应该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法律人啊、如何应对人生的困境啊之类的问题,建议参照雅思或者托福或者商务英语等英语等级考试的书进行一定的练习,防止自己面试的时候因为紧张而表现失常。
五、其他要注意的问题
1、笔试的时候是在白纸上作答,所以尤其要注意字迹工整的问题,回答每一个问题掌握好字数跟分值的分配。
2、面试的时候要干练自信,回答问题时注重条理,遇到老师追问问题的时候不要慌忙作答,可以稍作思考,注意跟老师的眼神交流,遇到不会的问题或者拿不准的问题不要全盘放弃或者胡乱瞎掰,可以先说自己知道的基本概念或者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有的时候你说了一点之后,老师可能会因为你已经说的内容还算比较靠谱而给你一些提示之类的,总之不能直接回答说不知道,也不能不着边际的自顾自的一直说。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讨论班”,“应用型人才”,“可行性”
“讨论班”常用于对研究生的教学中, 以学生讲解为主, 导师及同门提问题为辅, 重在讨论。思想的“碰撞”有利于产生原始的想法, 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索问题的本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型大学普遍在本科阶段开设了讨论班课程, 比如, 美国的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然而, 对于处在转型期的高师院校, 本科阶段推行“讨论班”是否可行? 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分析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行“讨论班”的可行性。
一、“讨论班”推行的可行之处
1. 大一新生学习的良好过渡
大一新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课程学习, 需要一个过渡衔接的过程, 如果衔接得好, 则大学的学习就会有一个好的起点, 后面的学习过程也会相对顺利。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学生刚开始并不适应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一方面, 学生对课堂上从教师那里获得的专业知识, 总会有不清楚、难理解的内容, 但又害怕提问, 久而久之, 学习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 教师需按制定的教学进度来进行授课, 不会在一个内容上面停留太多时间, 对于授课内容不太懂的学生, 就只有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在期末考试中, 新生专业课的及格率普遍偏低。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过渡, 能使新生顺利地接受大一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 那么问题就解决了, 而开设“讨论班”正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在“讨论班”中, 学习氛围轻松, 角色要求大家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鼓励大家多提问题, 多问为什么, 举一反三, 学生自己讲授这些专业基础课程, 导师再进行点拨, 大家就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扩充了知识面, 不会出现某地方不懂就马虎过掉的情形, 实现了教学相长。随着时间的延长, 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会越来越牢固。
2. 提高学生文字口语表达技能和教师技能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技能“4 含2”培养模式提到教师技能培训应包括“文字口语表达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
“文字口语表达技能”达标应包含“漂亮的一手书写”和“流利的一口表达”。针对这一要求, 学院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让学生购买小黑板, 坚持写粉笔字, 聘请中文系的教师来担任口语教师等等。虽有效果, 但不明显, 表现在教师指导学生讲课期间, 还是有多数同学板书写不好, 上讲台紧张, 表达不清楚。原因是: 学生买小黑板写粉笔字是在不太情愿的情况下完成的, 并且多数人不当回事; 上口语课, 一个学期每位同学最多能到讲台上讲一次, 训练机会少, 达不到口语流利的效果。
学院规定的课堂教学技能达标应包括“完美的一个课件, 生动的一次授课”。具体措施为, 在大二学年开设的《数学教育概论》课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评课、说课; 在大三学年对学生进行分组, 每位教师指导6 名学生, 让他们课外自练、小组试教, 讲课内容为初中数学一次, 高中数学一次。这种措施虽然可行, 但效果仍然不是很好。具体原因是, 在评课、说课阶段, 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在50 人, 一位教师组织这么多人评课、说课, 具体分到每个学生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效果不理想是易见的; 在分组试讲阶段, 指导教师指导的人数虽然少了, 但次数不够, 对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帮助甚少。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推行“讨论班”是一个良好的举措, 因为提供给每个学生的时间更充足。提高文字口语表达技能、教学技能首先是重复的过程, 然后是一个提炼的过程。从新生一进校就进入讨论班, 学习学长学姐的板书、口语表达以及讲课技巧, 让他们逐渐不惧怕讲台, 第二学期有他们自己的教学任务, 后面就是重复教学过程, 在讲台上, 学生愿意写, 也愿意说, 时间一长, 板书工整、表达清晰、思维变得严谨, 视野变得开阔, 并且还有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效果明显。
3. 利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每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前夕, 各高校都要组织学生报名、培训、组队, 但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 大多数参赛队的3 名同学都是临时凑起来的, 大家对彼此的性格、学习方式、学习态度都不是很了解, 所以比赛期间因为对问题的看法或选题不同而发生一些矛盾是在所难免的; 另一方面, 指导教师面对的也是一些生疏的面孔,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控能力等都一无所知, 偶有出现在比赛期间, 教师把思路讲给学生, 并安排某个学生按这个思路去计算, 但学生就是不会做。这些都是彼此不了解才会出现的状况。但是, 如果从同一个“讨论班”选拔参赛队员, 那么学生对彼此间的脾气、性情就比较了解, 建模培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利于在教育实习、顶岗实习阶段对学生的指导
学院安排教师技能培训的指导教师与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通常不是同一个人, 这需要学生去适应不同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徘徊于不同指导教师提出的教学方法之间, 实习效果可能会不尽如人意。从“讨论班”出来的学生, 通过长时间的学习过程, 有了自己的学习特点, 不会左右于其他人的教学方法, 只会扬长避短, 实习效果明显。
5. 利于学生考研
学校考核每个学院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考取研究生的人数, 为此, 学院每年都安排教师给学生辅导, 但考上研究生的人数仅维持在10 个左右, 学院的考核结果都限于二等奖和三等奖之间, 难有突破。其实, 大多数没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还是专业课不给力, 根本原因是知识没有吃透。而“讨论班”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 因此, 讨论班的学习可以为考研奠定良好的基础。
6. 利于学生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写作
“4 含2”培养模式中提到在教学研究技能环节中应包含“出色的一篇论文”。如何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 把别人的思想、方法、结果综述一下是出色的论文吗? 显然不是。短短一个学期指导出来的论文很难达到“出色”两个字。出色的论文要有自己的一些“original idea”在里面, 如何才能产生原始的想法呢? 这需要思想的碰撞———“讨论班”上的讨论。在讨论班上讲解别人的文献, 通过导师的指导, 大家的提问、讨论, 就会清楚别人在论文中给出了一些什么结果, 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在一些难点上如何处理等。读透了参考文献后, 就知道自己应该从哪方面去做、如何做才有价值。毕业论文写出来后并没有结束, 还要在“讨论班”上进行讲授, 让大家找错误、提问题, 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并且通过耳濡目染, 可以使学弟学妹清楚毕业论文的框架是什么, 等到他们毕业写论文时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7. 利于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跟踪及反馈
就业率是影响每个学校招生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联系已经毕业的学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通常大多数学校都是把联系毕业生的任务交给班主任来做, 因为学校认为班主任和本班的学生最亲近, 这项工作做起来相对容易。可是, 事实并非如此。比如, 一个班50 人, 班主任要做到和每个同学都很亲近, 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总有一些学生对班主任是有不好印象的, 班主任联系这些学生也会吃闭门羹, 原因就是师生之间建立的信任不够。为此, 学院尝试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联系毕业生就业情况, 效果良好。毕业论文指导的时间是一个学期, 足以建立起师生间的良好信任关系, 那么几年“讨论班”下来, 师生也就成为了朋友, 所指导的学生毕业情况的统计也就可以轻松做到了。
8. 有利于导师项目的结题
“讨论班”在讲解学术文献的阶段, 会遇到多个好的问题, 以此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去进行论文写作, 论文可以与导师联名发表, 这有助于导师的教改项目或者是校级、厅级乃至省级科研项目的结题。同时学生提高了的科研能力, 学会了学术论文写作, 就此也有了毕业论文的题目, 这对导师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结果。
9. 有助于提高导师的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
“讨论班”的讨论, 其实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在讨论班中秉承的是“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另外, 导师要指导学生, 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一定要强, 也就是所谓的“给别人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如果觉得自身水平还不够, 会迫使自己努力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
二、“讨论班”推行的困难及不足之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个人规划来制定“讨论班”的学习内容。尽管如此, “讨论班”的实行还有很多困难及不足之处。
1. 教学时间难以统一
“讨论班”里的学生来自各个年级, 人数多, 时间难以统一; 即使把晚上也定为教学时间, 导师与学生的时间仍难统一, 因此, 会牺牲导师和学生周末的时间来开“讨论班”。
2. 学生的专业学习受导师的研究兴趣和方向的影响, 不能得到平衡发展
在“讨论班”讲授的课程除了数学类的专业基础课外, 选修课都是符合导师研究兴趣的一些课程, 讲解的学术文章也都是导师研究方向的文献, 因此, 学生专业学习不能平衡发展。以导师的研究方向设计的“讨论班”课程如下表。
3. 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可能会有所减退
注: 重在学生讲解为主, 其他学生和导师提问为辅的方式进行, 课堂氛围应轻松和谐
“讨论班”与正常教学班的教学时间不同, 一次“讨论班”可能就是三四个小时, 中间也许只休息一次。长时间的听课, 会使一些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大打折扣。但如果“讨论班”里有同学在学院组织的讲课比赛中获奖, 或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 或者是有学术论文被接受发表, 或者是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等等, 这都能燃起学生的热情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闲暇出智慧”。正是在这种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下, 人们可以更好地思考, 自由地发挥才智[1]。这让人联想到这样一则轶事, 出自剑桥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多达60 余人, 有人说这来源于剑桥大学所特有的下午茶制度。剑桥大学每日下午有两个小时的时间, 有组织、有计划地常年安排不同学科的权威级教授相聚于学校小型的、随意的研讨会, 或在校区内的咖啡屋和茶园共进午茶。学校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亲切的、自由沟通的交流环境。在这里每一名教授都可以随意阐述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 也正是在这种自由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构想, 教授通过吸纳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 通过互相学习及知识的组合, 产生出大量的、边缘的学术思想、学术理论[2], 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科学巨人。
综上, 在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推行“讨论班”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有帮助的, 但考虑到没有相关经费的支持, 学院可以试行, 鼓励年轻教师开设“讨论班”, 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氛围, 这样在学院全面推行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张东杰.不一样的课堂——走近数学系讨论班[EB/OL].http://news.hit.edu.cn/articles/2014/09-22/09161035.htm.
主办: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华南统计科学研究中心(筹)
时间:2011年12月15-16日
(15日:9:00-12:00,14:30-17:30;16日:8:30-11:30,14:00-17:00)地点:中山大学数学楼104讲学厅
报告嘉宾及报告题目:(日程安排请见附件)
何书元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网站排序问题中的概率统计
孙六全研究员(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A Class of Mixed Models for Recurrent Event Data
陈敏研究员(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部分函数数据回归的建模
王汉生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统计学在搜索引擎营销中的应用
郭建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汉语文本数据挖掘的统计方法
杨振海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
随机估计和VDR检验
童行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ixed Recurrent Event and
Panel Count Data
崔恒建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Robust Estimation for Partially Linear ModelsWithLarge-Dimensional
Covariates
林华珍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Efficient estimation for the varying coefficients Cox model 王兆军教授(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Likelihood-Based EWMA Charts for Monitoring Poisson Count Datawith Time-Varying Sample Sizes
刘民千教授(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试验设计的某些新进展
必选题:
1.什么是材料,什么是材料的性质,材料的四要素是什么及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2.叙述三种可以分析材料结构,组成的表征手段及他们的原理。
3.一名材料可科研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科研技能包括哪些。
4.任选一种具有某种性能的材料(磁性,导电性等),分析它为什么具有该性能,并描述制备该材料的几种方法及他们的各自特点。
5.以任意一种材料(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晶体等)为例,说明其强度的影响因素(15分)
6.请从键,结构,组分(记不太清了)三方面分析各自对材料强度的影响。(15)
选做题:(共12各题,只记得几个了,基本每个方向都有题目,包括晶体,高分子,水泥,建筑材料,钢筋,橡胶等)
1.高分子分子量对其玻璃砖化温度Tg的影响,解释原因,为何测试条件变化Tg会变化?
2.晶体的缺陷有哪几种,它们对其性能有何影响。
3.半导体材料的导电原理,N型P型半导体的区别。
4.成核及核生长过程原理。
5.顺丁烯橡胶。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20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的有关工作安排
北京大学年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和录取工作即将开始,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关于北京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的通知”以及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和要求,为确保招生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确保招生质量,避免招生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随意性等问题,针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具体情况,特做出如下的具体工作安排。
一、 基本原则
1、严格遵照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有关文件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2、强调公开、公平和公正的过程。确保招生过程的严肃性,同时体现优胜劣汰和宁缺勿滥的原则。招生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需要通过正常的和公开的程序处理;
3、环境学院的`研究生招生严格按照集体决策的原则执行,任何人都必须依据有关的规定和程序履行招生工作的相关责任、严格按照招生的程序和办法执行,任何人不应对考生做不负责任或者违反程序和规则的承诺;
二、组织管理
1、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世秋;
组员:张远航、邵敏、倪晋仁、谢绍东、李文军、宋宇、胡建信、李振山、胡敏
2、环境科学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管理、环境工程分别成立各系专家复试小组,组成如下
环境科学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组长:宋宇、胡敏;组员:环境科学系及实验室全体教授和副教授(不少于5人的面试小组)
环境管理,组长:李文军;组员:环境管理系全体教授和副教授(不少于5人的面试小组)
环境工程,组长:李振山;组员:环境工程系全体教授和副教授(不少于5人的面试小组)
每个复试小组设秘书一名,负责复试记录和协助安排事宜
三、复试研究生的基本条件要求
1、 参加复试的考生原则上应该达到北京大学复试基本分数线:
2、 实施差额复试。全院参加复试的人数占招生总数的150%;
3、 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四、选拔方法与实施细则
1、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的有关规定,具体实施细则如下:
2、 免试推荐生的复试方式:(1)相关专业的专家复试小组组织面试(有关程序见面试程序和规则);(2)实行差额复试。
3、 复试名单、复试时间与地点:
1)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管理相关方向):
i. 复试学生名单:唐倩、李明全、韩丽、严嘉伟、孙岩、张松、王群超
ii. 复试时间:2009年3月20日(周五),下午1:30开始
iii. 复试地点:老地学楼三楼会议室
2) 环境科学专业(自然科学与重点实验室相关方向,不含水沙方向):
i. 复试学生名单:王晨钰,王东伟,高玲,闫才青,白凤姣,申芳霞,郭卫广、朱少峰、窦国金
ii. 复试时间:2009年3月21日,下午1:30开始
iii. 复试地点:老地学楼三楼会议室
3) 环境工程专业(包括水沙方向):
i. 复试学生名单:邓若男、张石磊、闵玉涛、周涛
ii. 复试时间:2009年3月23日(周一),下午1:30 开始
iii. 复试地点:英杰交流中心418N
4、 面试过程
1) 向考生介绍有关的考试纪律、考试程序、考试小组成员以及其它相关要求;
2) 向考生简介面试的要求以及基本的评估标准,包括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科研基础、学术背景和科研潜力等;
3) 对每个考生分别进行面试,确保足够的面试时间;
4) 面试的同时,复试小组中的每个老师要求在所发的评分表中,给出对每个考生的评价。各系可根据情况,选择以排序的方式或百分制的方式进行打分,并保存所有的原始记录,面试后交给组长;秘书需认真完成记录;
5、 面试成绩
1) 每个面试小组必须根据(1)每个考生的面试打分(或排序)的情况,(2)考生的平时成绩和其他本系认为有助于评估考生水平的相关因素,(3)在进行充分讨论等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各系每个考生的分数(最后按百分制给分);
2) 60分为及格;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6、 面试的核心内容:
a) 考生的综合情况:对考生的一般情况进行了解和判断;
b) 专业知识和科研基础:主要考核考生专业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是否清晰、是否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并进行过相应的科研活动、所从事的具体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独立性、对所学的专业以及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等;
c) 学术背景和科研潜力:结合专业知识和科研基础方面的考核,以及考生对其未来发展方面的计划和考虑等进行评估。这里主要考核考生的学科背景是否能够符合我们专业方向的要求、是否对自己的科研方向具有一定的了解、是否对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科研有一定的了解、是否具有在相关方向上发展的潜力等;
城市交通与市政工程规划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部分
1、城市道路与交通的基本知识
行人和车辆的基本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
2、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城市道路横端面规划设计,道路线形综合设计,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城市道路路面基本知识,城市桥梁和隧道。
3、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特征、城市交通调查诊断预测与评价、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城市个体交通、城市步行交通、城市货运交通、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城市交通发展政策。
4、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铁路、港口、公路和航空港规划。
二、城市工程系统规划部分
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与内容深度
2、各专项规划
城市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给水、排水系统规划。
3、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规划
4、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
本人于2015考上湖南大学电气电力电子专业,在开始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找专业复试的资料很头疼,湖南大学电气的考研可以说得专业资料者得天下(因为湖大的电路不难关键是懂不懂题型)。
本人在找电气考研资料的时候都是花了点心思,走过很多弯路,最后面拖关系找到了比较详实的资料。下面发几张图为例:
下面为2014年电路科硕真题拖关系弄出来的(湖大一般是不给往年的真题的):
下面为2014年电路专硕真题
下面为2013年电路真题
下面为2012年电路真题(这一年专硕和学硕在一张试卷上):
以上是我花了很久时间全部整理的电路真题的部分截图,本人拥有从1999年--2015年的全部初试的电路真题(2016年的真题正在想办法弄,这个能不能弄到不能保证),还有电路自己做的答案,答案是众研友独立做,对答案后修改答案得来,答案正确率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明确分析有条理(如果你没看电路就没有办法了)。
复试的资料更难找,网上一般复试题都是回忆版,目前本人拖了硬关系找到了2013-2015年的复试真题,下面是2015年复试科硕真题
下面是2015年复试专硕真题
目前在真题复试上本人有近年来的复试真题以及答案。
相信大家都知道湖大的考研中,只要你不是跨专业考的,上了1:1的复试线的话基本不会刷你。所以关键还是初试(但复试笔试是关键,不能太差),所以在这里越发显得找专业资料的重要性。湖大电气电路考研以前都是何怡刚老师出题,当时他出过一本书,一般都是以他出的那本书为蓝本出题的,现在是他的学生谭老师出题,但都会有他的影子。如下图
本人通过特殊渠道弄到了这本书,据说把该书弄一遍(弄懂为前提),电路初试140没问题。本人惭愧在初试前18天才得到这本书,只看了部分自己觉得电路没怎么懂的部分,所以只得了132分。相信你能够提前得到这本书效果会更好。
书里面的目录:
书里面的例题:
可以看到解析很详细,总结很合理,且书的难易程度梯度很合理。
随着湖大电气排名的提高,大家都知道湖大电气考研每年都比较火,考的人很多,有一定了解的都知道,考研拉开差距的就是数学和专业,而专业拉开差距非常轻松,我们班当时28个考研,考湖大电气的有16个,最终上了的只有3个湖大的电气,上了的专业都是120以上的。
所以考湖大专业不能放松警惕,另外14年复试的时候笔试与13年笔试最后面的大题目与13年有两个相似(最后两个大题目30分呀,你知道复试拉开30分的差距有多难么?很难很难!!难到几乎不可能,但确实有!!)所以更能说专业很重要!
关键词:电气考研;电路资料;电气复试资料;电路真题答案(自己做的正确率你要相信我);
【云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复试资料】推荐阅读:
扬州大学医学院复试01-02
山东大学考研经济学院复试方案04-29
云南财经大学复习资料02-14
云南艺术学院是几本大学09-16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据库试验11-06
2024年中南大学护理学院考研复试经验04-29
厦门大学医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11-17
云南农业大学思修重点复习资料2013版10-05
大学大一高等数学资料12-21
云南省统计信息员考试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