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一年级上册新疆教案

2025-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0一年级上册新疆教案(精选5篇)

10一年级上册新疆教案 篇1

1.1美丽名山——天山 教学目标:

知道天山的可爱美丽,是著名的风景区。知道天池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课前教育:树立热爱家乡的美德

教学重点:让学生对天山的冰川,牧场和美丽的景色有个感性认识。教学难点:学生能说出天山是个美丽的地方,而且是个牛羊的家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去过哪里?说说当地对你留下的印象。

二、进入新课:

1.教师讲解本科特点:

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不仅是亚洲最大的山系之一,而且是那里有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区。天山不仅养育着新疆的各族女儿,而且山山都是宝,山山都有旅游观赏的好景点。解说图片:

A.第一幅图

一条银色的冰川好似一条长龙蜿蜓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

B.第二幅图:

远处的天山高大,白雪积于山顶,好像给天山戴上了一顶晶莹的皇冠。C.第三幅图:

天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山湖泊,景色宜人。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板书设计:

美丽名山——天山

课后笔记:

1.2神秘大山——昆仑山 教学目标:

1.知道昆仑山宏伟壮观,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山峰。2.收集有关昆仑山的传说和故事与同学交流。课前教育:热爱美丽的家乡

教学重点:理解图意,能说出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教学难点:感受昆仑山的高大,宏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图片,你见过这里吗?这是哪里?

二、进入新课: 教师说明本课内容:

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山势陡峭。

教师与学生共同说出书中的图片内容: A.第一幅图:

这是慕士塔格峰的航拍图,像一位圣洁的少女。B.第二幅图:

是宝石,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上的金镶玉中的宝石就来自昆仑山。C.第三幅图:

是昆仑山的远景图。昆仑山一片青色,寸草不生。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板书设计:

神秘大山——昆仑山 课后笔记:

1.3 黄金之山——阿尔泰山

教学目标:1.知道阿尔泰山的风光美丽迷人,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

2.知道阿尔泰山有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阿尔泰山。课前教育:热爱美丽的家乡山川 教学重点:知道有什么样的景色

教学难点:说出阿尔泰山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见过图中的景观吗?这是哪里?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

阿尔泰山的景色与天山,昆仑山相比,少了些险峻,多了些秀美。A.第一幅图

阿尔泰之秋。秋天的阿尔泰山被一片黄金的树林覆盖,仿佛置身金黄色的海洋。B.第二幅图:

蜿蜓逶迤的阿尔泰山像是披上了五彩的衣裳,这就是阿尔泰山最显著的特点:不太险峻,植物茂密。C.第三幅图:

阿尔泰山牧场是肥美的,马儿,羊儿在草丛中悠闲地吃草。D.第四幅图:

由于阿勒泰地区雨雪丰盈,那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草原繁茂。三.学生朗读本课。板书设计:

黄金之山——阿尔泰山

课后笔记:

2.1蓝宝石湖——赛里木湖 教学目标:

知道赛里木湖的景色之美,并能动手画一画。感受赛里木湖的美,并赞颂这种美。课前教育:热爱美丽的家乡 教学重点:知道赛里木湖是著名的高山湖泊 教学难点:能感觉到赛里木湖的景色非常优美。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去过赛里木湖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赛里木湖是著名的高山湖泊,景色非常优美。

A.第一幅图:远望赛里木湖,山脚下一片明丽的湖水,湖水蓝得像一块宝石。

B.第二幅图:赛里木湖静静地卧躺在群山的怀抱中,湖水清澈,天空深远,草色青青,野花遍地。

C.第三幅图:到夏天,山花烂漫,仿佛给赛里木湖穿上了五彩的裙装。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蓝宝石湖——赛里木湖 课后笔记:

2.2会变色的湖——哈纳斯湖 教学目标:

知道哈纳斯湖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能说出景点的特色,并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它。课前教育:保护旅游景点的环境

教学重点:了解哈纳斯湖时时变换着颜色。教学难点:能说出景点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们听过哈纳斯湖吗?知道它是什么样的湖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哈纳斯湖的美丽与神奇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

A.第一,第二幅图:两幅图表现的都是哈纳斯湖的美丽景色。湖水还能变出什么颜色?是怎样的情景?

B.第三幅图:在丛林的深处,一座座美丽的木屋好像是神话传说中公主的宫殿一样。这是古老的图瓦人居住的木屋。C.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会变色的湖——哈纳斯湖 课后笔记:

2.3月光湖——艾丁湖 教学目标:

知道艾丁湖是我国最低的湖。

收集一些关于艾丁湖的资料,了解艾丁湖的特色。课前教育:保护艾丁湖的环境

教学重点:知道艾丁湖是一个咸水湖,湖底大部分是干涸的。教学难点:能表达对艾丁湖的赞美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想一想艾丁湖是什么样的湖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艾丁湖位于吐鲁番市以南,是我国最低的地方。目前,艾丁湖的湖底大部分是干涸的,铺满了银白色的盐结晶体。

A.第一幅图:看上去像一个池塘,池塘边缘白花花的,难道这就是被称为月光湖的艾丁湖吗?

B.第二幅图:远望艾丁湖,视线中出现的是一片干涸的土地和零星的耐旱植物,让人难以想象:这就是维吾尔老乡所说的“月光湖”吗?

C.第三,第四幅图:是裸露的湖底,这里的安可和芒硝,在太阳的照耀下银光闪闪。因此,当地维吾尔族人称之为“月光湖”

D.第五幅图:图上是艾丁湖,却看不到太多的湖水。E.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月光湖——艾丁湖 课后笔记:

2,4像海一样的湖——博斯腾湖 教学目标:

知道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四大芦苇产地之一。知道芦苇有什么用处。

课前教育:保护博斯腾湖的环境

教学重点:体验莲花盛开,芦苇遍地的博斯腾湖的美妙。教学难点:了解博斯腾湖鱼虾多,物产丰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看看书上的图上都有什么?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那里芦苇茂盛,沙滩金黄,莲花怒放,鱼虾成群……。

A.第一幅图:图上是博斯腾湖的睡莲。B.第二幅图:是博斯腾湖的芦苇。

C.第三幅图:是博斯腾湖黄昏时的美景。D.第三幅图:是博斯腾湖的鱼类。E.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像海一样的湖——博斯腾湖 课后笔记:

2.5让你浮起来的糊——盐湖 教学目标:

知道盐湖的大致位置 试着了解盐湖的秘密

课前教育:树立保护黄精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盐湖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能说出盐湖的神奇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图中能看到了什么呢?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新疆盐湖被称为“中国死海”,湖内含有大量的硝盐,是新疆最特色的一个湖,就在乌鲁木齐市到吐鲁番的高速公路边上,人在水中不会下沉。A.第一幅图:展示了盐湖宽阔的湖面。

B.第二幅图:悠闲的人们舒适的唐再不会沉下去的盐湖水面,感受着盐湖带给人们的神奇感觉。

C.第三幅图:湖边的石牌上刻写着“中国死海”的字样,让人联想起世界著名的“死海”及它的神秘莫测。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让你浮起来的糊——盐湖 课后笔记:

3.1 奔腾的母亲河——塔里木河 教学目标:

1.知道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的情感 课前教育: 热爱家乡,保护自然

教学重点:了解塔里木河的特点,感知母亲河的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内陆河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内陆河的定义吗?不留到大海里去的河就叫内陆河。你们说一说塔里木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会有植物,只有植物才能将土地从沙漠中夺回来。塔里木河贯穿整个塔里木盆地,养育了生活在那里的各族人民,因此被称为“母亲河” A.第一幅图:塔里木河穿行在万里荒漠和草原上,连杆的胡杨林在秋阳的照耀下发出金色的光茫,形成别具特色的绝美景观。

B.第二幅图:图片展示的是塔里木河流域的特产鱼类—大头鱼。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奔腾的母亲河——塔里木河 课后笔记:

3.2水量丰足的大河——伊犁河 教学目标:

直到伊犁河是一条美丽富饶的河。结合图画理解课文。

课前教育: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伊犁河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说说伊犁都有哪些特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伊犁吗?知道那里有什么特产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伊犁河所到之处,水草丰茂,硕果累累……一片美丽,富饶的景象。A.第一幅图:是夕阳西下时伊犁河的瑰丽景象。

B.第二幅图:图上的伊犁河仿佛一天噢条明亮的带子在草原上蜿蜓迂回。伊犁河经过的地方是多么的美丽富饶。

C.第三幅图:伊犁是薰衣草的故乡。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水量丰足的大河——伊犁河 课后笔记:

3.3流入北冰洋的河——额尔齐斯河 教学目标:

知道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知道额尔齐斯河的位置。课前教育:保护自然

教学重点:感受额尔齐斯河的美丽。

教学难点:说一说额尔齐斯河沿岸的美丽风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想一想额尔齐斯河在哪里?流到哪儿去了?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第二大河流,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A.第一幅图:图上是静静的额尔齐斯河,河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他们的英姿静静的映在河面上,一派水乡的柔媚。

B.第二幅图:这是航拍的额尔齐斯河。

C.第三幅图:图上是一座吊桥,桥对岸绿树成荫,水草丰美绵延成一片绿色的海洋。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流入北冰洋的河——额尔齐斯河 课后笔记:

4.1 天鹅的故乡——巴音布鲁克草原 教学目标:

知道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大致位置 知道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主要特点 课前教育: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能说出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是有名的风景区 教学难点:能通过交流,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们去过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吗?请说出自己对大草原的见解。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为山地高位盆地。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

A.第一幅图: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上的盛会人们骑着马儿从四面八方赶来。

B.第二幅图: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幅员辽阔,地势平坦,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带,植物种类繁多,是中国第二大草原。

C.第三幅图:美丽的天鹅湖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天鹅湖是我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天鹅的故乡——巴音布鲁克草原 课后笔记:

4.2牧草丰美的地方——巴里坤草原 教学目标:

知道巴里坤草原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

知道巴里坤是一个有厚重的历史积淀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古庙宇和文物古迹。天山庙和烽火台是其中最有名的。课前教育: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感受大草原的辽阔和富饶,体验家乡的美丽。教学难点:了解哈萨克族人的一些生活习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哈密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巴里坤草原是新疆第二大草原,位于新疆的第一门户哈密地区。这里牛羊肥硕,牧草丰美,空气清晰,一年四季绿草如茵。A.第一幅图:美丽的巴里坤草原上牛羊肥硕,牧草丰美。

B.第二幅图:平坦的草原上,人们从各地赶来,从沙山上滑下,体验着鸣沙山的神奇和独有的乐趣。

C.第三幅图:美丽的巴里坤草原上居住着很多哈萨克族人。D.第三幅图:一座古老美丽的庙宇静静的站立着,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巴里坤悠久的历史。E.第三幅图:巴里坤有许多古烽火台。

F.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牧草丰美的地方——巴里坤草原 课后笔记:

4.3鲜花的世界——巩乃斯草原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巩乃斯草原的地理位置

2.通过查找有关新疆羊的资料,了解新疆细毛羊。课前教育: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感受大草原的辽阔和富饶,体验家乡的美丽。教学难点:能说出大草原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伊犁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巩乃斯草原位于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主要指巩乃系贯通的河谷山地草原,是新疆著名的草原。这里地域辽阔,沟谷众多。它不仅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而且是伊犁天马的重要产地。

A.第一幅图:是一幅草原全景图。不愧是鲜花的世界。

B.第二幅图:草原上著名的细毛羊—美利奴羊正埋头于青草间。

C.第三—第五幅图:巩乃斯草原是鲜花的世界。每到夏天,鲜花盛开,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前来游玩。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鲜花的世界——巩乃斯草原 课后笔记:

5.1我国第一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教学目标:

1.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在什么地方

2.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流动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3.认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生长的植物。课前教育: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感受赞美人类合理利用自然的行为。

教学难点:能说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公路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塔克拉玛干的含义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是“进去出不来”,故又称“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的面积很大。

A.第一,第二幅图:第一幅图是沙漠作背景,第二副图是沙漠的近景图。B.第三,第四,第五幅图:是胡杨,梭梭和红柳的图片。

C.第六幅图:以泡泡的形式,告诉学生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我国第一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课后笔记:

5.2我国第二大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教学目标:

1.知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什么地方

2.能说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沙漠。3.认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生长的植物。课前教育:热爱家乡,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认识这个沙漠中的植物,感受沙漠的壮美和蕴含的生命力。教学难点:感受赞美人类合理利用自然的行为。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哪个地个地方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准噶尔盆地中央,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又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与我国第一大沙漠相比,它的面积要小得多。A.第一幅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撒谎丘上长有植物的图,让学生认识在这个我国第二大沙漠中,生长着一些植物。B.第二,第三幅图: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里的植物。C.第四幅图:学生根据恐龙化石的图片,推想远古时代这里的地理环境及地貌,并一起讨论:怎眼进行环境保护?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我国第二大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课后笔记:

5.3戈壁奇景 ——天山神木园 教学目标:

1.知道天山神木园在什么地方

2.能说出戈壁沙滩上生长的植物的名称。课前教育:热爱家乡,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感受天山神木园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进一步感受到新疆奇特的自然风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听过“天山神木园”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天山神木园位于新建嘎可苏地区温宿县境内。又称“库尔米什阿塔木麻扎”。戈壁,蒙古语意为“男生草木的土地”。干旱地区无力风化作用强烈。

A.第一,第二幅图:图片展示的是天山神木园中树木的千奇百怪,天山神木园地势低,地表土层薄,树无法扎根太深。B.第三幅图:是一块碑石。

C.第四幅图:是戈壁滩的远景图。茫茫的戈壁滩上,沙砾遍地,只有红柳,梭梭等植物顽强的生长着,展现了戈壁滩荒凉中的美丽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戈壁奇景 ——天山神木园 课后笔记:

6.1魔鬼城 教学目标:

1.知道魔鬼城在什么地方

2.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魔鬼城景物的特点。课前教育: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魔鬼城”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新疆有多处魔鬼城,乌尔禾魔鬼城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南,呈西北—东南走向。从远处眺望魔鬼城,好像是中世纪的一座古老的城堡。

A.第一,第二幅图:形象地展示了魔鬼城的风貌,与“金苹果”里的话相互配合,让学生对魔鬼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B.第三幅图:晨光中的魔鬼城显示出了一片宁静与安详。

C.第四幅图:魔鬼城的座座山峰好像古代的城堡,在白雪的覆盖下,静静的矗立着。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6.1魔鬼城 课后笔记: 6.2怪石沟 教学目标:

1.知道怪石沟在什么地方

2.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怪石沟景物的特点。课前教育: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怪石沟”吗?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怪石沟是中国西部巨大怪石裙裤之一,位于博乐市东北38千米处。本课所展示的图片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怪石沟奇特的自然风貌。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

6.2怪石沟

课后笔记:

6.3五彩城 教学目标:

1.知道五彩城在什么地方

2.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五彩城景物的特点。课前教育: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五彩城”吗?

二、进入新课:

1.看看书上有几幅图,图上都有什么?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 3.小组交流。

4.教师讲解本课内容:五彩城又称五彩万湾,因其五彩缤纷的地貌特征而得名。五彩城位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东部的吉木萨尔县境内。5.结合“金蜜蜂”,指导学生讨论:是谁把魔鬼城,怪石沟,五彩城变成童话世界的? 三.学生朗读本课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知识。板书设计:

6.3五彩城 课后笔记: 主要内容: 第一节课时 一,山:

1.美丽名山—(天山),天山是个(美丽)的地方,而且是个(牛羊)的家乡。2.神秘大山—(昆仑山),昆仑山宏伟壮观,(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山峰。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上的金镶玉中的宝石就来自(昆仑山)。3.黄金之山—(阿尔泰山),由于阿勒泰地区(雨雪)丰盈,那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草原繁茂。二,湖:

4.蓝宝石湖—(赛里木湖),赛里木湖是著名的(高山)湖泊,湖水蓝得像一块(宝石)。(赛里木湖)是著名的高山湖泊.5.会变色的湖—(哈纳斯湖),哈纳斯湖时时变换着(颜色)。6.月光湖—(艾丁湖)(艾丁湖)是我国最低的湖。艾丁湖是一个(咸水湖),湖底大部分是(干涸)的。艾丁湖位于(吐鲁番)市以南,是我国(最低)的地方。艾丁湖被当地维吾尔族人称之为(“月光湖”)。7.像海一样的湖—(博斯腾湖),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那里(芦苇)茂盛,沙滩金黄,莲花怒放。

8.让你浮起来的糊—(盐湖),新疆盐湖被称为(“中国死海”),湖内含有大量的硝盐,(人)在水中不会下沉。第二节课时 三,河:

9.奔腾的母亲河—(塔里木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被称为(“母亲河”),塔里木河流域的特产鱼类—(大头鱼)。

10.水量丰足的大河—(伊犁河),(伊犁河)是一条美丽富饶的河。

11.流入北冰洋的河—(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第二)大河流,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四,草原:

12.天鹅的故乡—(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为山地高位盆地。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天鹅湖)是我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

13.牧草丰美的地方—(巴里坤草原),美丽的巴里坤草原上居住着很多(哈萨克族)人。巴里坤有许多古(烽火台)。

14.鲜花的世界—(巩乃斯草原),它不仅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而且是(伊犁天马)的重要产地。

第三节课时

五,沙漠:

15.我国第一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是(“进去出不来”),故又称(“死亡之海”)。

16.我国第二大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准噶尔盆地中央,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又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17.戈壁奇景 —(天山神木园)六,童话城堡:

18.神奇的童话城堡(魔鬼城),(怪石沟),(五彩城)。

期末测试题一 第一节课时 1.天空:

1.美丽名山—(),天山是个()的地方,而且是个()的家乡。2.神秘大山—(),昆仑山宏伟壮观,()是世界()高山峰。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上的金镶玉中的宝石就来自()。3.黄金之山—(),由于阿勒泰地区()丰盈,那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草原繁茂。

4.蓝宝石湖—(),赛里木湖是著名的()湖泊,湖水蓝得像一块()。()是著名的高山湖泊.5.会变色的湖—(),哈纳斯湖时时变换着()。6.月光湖—(),()是我国最低的湖。艾丁湖是一个(),湖底大部分是()的。艾丁湖位于()市以南,是我国()的地方。艾丁湖被当地维吾尔族人称之为()。

7.像海一样的湖—(),博斯腾湖是我国()湖,那里()茂盛,沙滩金黄,莲花怒放。

8.让你浮起来的糊—(),新疆盐湖被称为(),湖内含有大量的硝盐,()在水中不会下沉。

9.奔腾的母亲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河被称为(),塔里木河流域的特产鱼类—()。

第二节课时 10.水量丰足的大河—()是一条美丽富饶的河。

11.流入北冰洋的河—(),额尔齐斯河是新疆()大河流,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

12.天鹅的故乡—(),()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为山地高位盆地。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语意为(),()是我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13.牧草丰美的地方—(),美丽的巴里坤草原上居住着很多()人。巴里坤有许多古()。14.鲜花的世界—(),它不仅是新疆()的故乡而且是()的重要产地。15.我国第一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心,是世界第()大流动沙漠,是我国第()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是(),故又称()。

16.我国第二大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准噶尔盆地中央,是我国第()大沙漠,又是我国()的固定,半固定沙漠17.戈壁奇景 —()18.神奇的童话城堡(),(),()。期末测试题二

第一节课时 2.选择:

1.美丽名山()A.昆仑山B.天山C.阿尔泰山 2.乔戈里峰位于()A.阿尔泰山B.天山C.昆仑山 3.阿尔泰山是()A.美丽名山B.神秘大山C.黄金之山 4.湖水蓝得像一块宝石的湖是()A.哈纳斯湖B.艾丁湖C.赛里木湖

5.会变色的湖()A.哈纳斯湖B.艾丁湖C.赛里木湖 6.艾丁湖又叫()A.赛里木湖B.博斯腾湖C.月光湖 7.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A.哈纳斯湖B.艾丁湖C.博斯腾湖

8.被称为“中国死海”,人在水中不会下沉的湖是()A.博斯腾湖B.盐湖C.艾丁湖 9.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是()

A.塔里木河B.额尔齐斯河C.伊犁河

10.塔里木河的特产有()A.细毛羊B.伊犁天马C.大头鱼 11.美丽富饶的河是()A.塔里木河B.额尔齐斯河C.伊犁河

第二节课时

12.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是()A.伊犁河B.额尔齐斯河C.塔里木河 13.天鹅湖位于()

A.巴里坤草原B.巴音布鲁克草原C.巩乃斯草原 14.居住着很多哈萨克族人的草原是()A.巴音布鲁克草原B.巩乃斯草原C.巴里坤草原 15.新疆细毛羊的故乡而且是伊犁天马的重要产地是()A.巴里坤草原B.巴音布鲁克草原C.巩乃斯草原 16.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是()

A.古尔班通古特沙漠B.塔克拉玛干沙漠C.天山神木园 17.我国第二大沙漠()

A.古尔班通古特沙漠B.塔克拉玛干沙漠C.天山神木园

18.戈壁奇景 —()A.魔鬼城B.怪石沟C.天山神木园

期末测试三 3.连线:

1.美丽名山

神秘大山

黄金之山

2.蓝宝石湖

会变色的湖

月光湖

像海一样的湖

让你浮起来的糊

3.奔腾的母亲河

水量丰足的大河

流入北冰洋的河

4.天鹅的故乡

牧草丰美的地方

鲜花的世界

5.我国第一大沙漠

魔鬼城

戈壁奇景

神奇的童话城堡

昆仑山

阿尔泰山

天山

艾丁

盐湖

赛里木湖

哈纳斯湖

博斯腾湖

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

伊犁河

巩乃斯草原

巴音布鲁克草原

巴里坤草原

天山神木园我国第二大沙漠

二年级上册10月学习能力自测 篇2

二、 我wǒ能nénɡ分fēn清qīnɡ下xià面miɑn的de 字zì, 还hái会huì组zǔ词cí。

三、 照zhào 样yànɡ子zi, 我wǒ能nénɡ把bǎ每měi个ɡe小xiǎo刺cì猬wei送sònɡ回huí家jiā。

四、 按àn要yāo求qiú完wán 成chénɡ 练liàn习xí。

五、 我wǒ会huì阅yuè读dú短duǎn 文wén, 并bìnɡ 完wán 成chénɡ 问wèn 题tí。

亲切的紫( )罗兰

路旁,小小的紫罗兰开花了。孩子们从路上跑过去时,脚踩( )了紫罗兰。“你疼吗?”黄色的蒲( )公英问它。“虽然很疼,但也要忍()耐()一下。孩子们不是故意踩我的呀!”紫罗兰这样说着,静静地挺( )直了身躯( ),然后把身子一晃( ),好闻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开来。芬芳扑鼻,香极了!

1. 这篇短文一共有 句话。

2. “漫”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音节 。

3. 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的紫罗兰 的蒲公英

地挺直身躯的香气

4. 紫罗兰被小朋友踩了疼不疼?用“”画出紫罗兰回答蒲公英的话。

5. 生活中,有没有人不小心碰到你?你是怎样做的呢?

六、 我wǒ会huì看kàn图tú写xiě话huà。

小鸭子和小伙伴一起在河边的树林里做游戏,一不小心掉进了大坑里,这可急坏了小伙伴。仔细看看图画,小熊、大象、小猴他们都是怎么做的?最后小鸭子得救了吗?怎么救出来的?大胆想象,然后写几句话,把句子写通顺。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四、 照zhào 样yànɡ子zi, 连lián一yi连lián。

五、 填tián空kònɡ。

七、 比bǐ 一yi 比bǐ, 再zài组zǔ 词cí。

八、 我wǒ能nénɡ把bǎ 句jù 子zi 补bǔ充chōnɡ 完wán 整zhěnɡ。

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到10课教案 篇3

入学教育

教材分析:

本课由四幅图画组成,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教师通过观察、说话、参观、演练等方法,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刚入学,对一年级的学习方式不适应。不知道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书写的姿势都没有掌握。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实地参观等形式,使学生对所在的学校、班级有大概的了解,感受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

2.让学生了解上语文课的一般规程,提出上课时的基本要求。3.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读写姿势。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班级中的成员。(同学和任课教师)2.参观校园。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尽快熟悉周围的环境,尽快消除陌生感。树立班级的概念。

2.让学生认识学校,感受到学校环境的优美,激发学生喜爱学校、喜欢上学的热情。一。导入:

1。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体育馆小学学习。体育馆小学是冠军的摇篮,世界冠军伏明霞、肖海亮就是我们学校毕业的。从今天开始,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都已经成为体育馆小学的一名学生,你们将和我一起渡过六年充实而又快乐的学习生活。

2。自我介绍。

二.树立班级的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25个同学和我——你们的班主任老师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一年级。希望大家能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和进步,用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为班级增光。

三.同学间互相认识,自我介绍。

四.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各种设施和功能,并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设施和校园环境。

教学反馈:

1。把今天了解到的学校的情况讲给家长听。2.向家长说说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感受。

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 o e三个单韵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让学生了解上语文课的一般规程,提出上课时的基本要求。2.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读写知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上语文课的一般规程和要求。2.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怎样上语文课。1.上好语文课的意义:

语文课就是教大家学会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听,学会说,还要学会读,学会写,为将来学习其他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大家一定要认真地上好语文课,学好语文。

2.上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1)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走动,有问题举手发言。2)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发言时声音要洪亮。3.课后要求:

二.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1.养成正确读写姿势的意义:

小朋友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养成正确的读写习惯,有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避免近视眼、驼背等问题的发生。

2.读书的姿势:

1)讲解:身体坐直,双手握书,眼睛不要离书太远,也不要太近。2)教师示范。

3)学生模仿,教师检查纠正。3。写字的姿势:

1)讲解:身体坐直,胸离桌沿一拳左右,眼睛与本子保持一定的距离,手握笔下断,离笔尖大约一寸。

2)教师示范。

3)学生模仿,在语文书第一页填上自己的姓名。教师检查纠正。

三.家庭作业: 预习第一课。

汉语拼音 1 a o e 教材分析:

《a o e》是汉语拼音中的第一课,也是小学生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接触语文。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保证,学习a o e 是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启蒙课,可见其重要性。这一课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 a、o、e,配有一幅图画。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女孩儿正在小河边练唱“啊啊啊”,“啊”提示ɑ的音,女孩儿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ɑ的形。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 o 的音。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鹅”提示 e 的音,水中的倒影提 示 e 的形。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 a、o、e 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ɑ、o、e 在四线格中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学情分析:学生刚入校拼音基础差,有的连基本的aoe都不会。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要学好汉语拼音。

2、学会a o e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 o e三个单韵母。

3、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三个单韵母。教学重点:a o 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教学难点:e的发音及a o 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会重点运用观察法、游戏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前准备:字母卡片(带声调,不带声调)

教学准备:

1、一些五角星或小红花,贴于额头上,用于表扬已经掌握了本课学习要求 的所有孩子。

2、做一顶方方的博士帽,帽身四面贴上四个声调。

3、教学挂图、拼音卡片等。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汉语拼音了。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学吗?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学。

我们一起来学首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

(二)教学单韵母a。

1、看图说话引出a: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 学说图意:小朋友学唱歌,a a a。教师范写a。

2、你们瞧!图上的小朋友唱歌时,嘴巴是→张得大大的。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学生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4、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教顺口溜:张大嘴巴,a a a。

5、记字形。

用儿歌帮助记字形,“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 a a。”

(三)教学a的四声。

1、单韵母a的头上常有四顶不同的帽子。

2、ü戴上了第一顶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声,读音也是平平的。(教师发音,学生跟读。)á戴上了第二顶从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声。读的时候就像有人问你话,没听清时,你会问:“á,你在说什么?”就是这个音。领读,模仿,轻读,读准á。(用手势助读。)ǎ戴上了第三顶帽子,就是第三声。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状像个钩。(教师发音,学生跟读。)à戴上了第四顶帽子,从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声。我们读时声音要从高到低,就像惊叹:“à,你来了!”

3、学生以手势助读,也可以用简明确切的儿歌帮助记忆。

(四)指导看书,读书。

1、指导看书。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书上什么地方?(翻开课本,找到汉语拼音第一课。)

2、边看图边读课文。集体反复练读2-3遍,再指名读。

(五)学写单韵母a。

1、认识四线格。我们学会了a的读音和四声,还要学会写a。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上黑板试写a,讲评。

(六)巩固练习。

(七)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a,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母的?

2、用卡片出示四声符号,说说它们各是第几声。

3、用卡片认读带调韵母a。

(二)教学单韵母o及其四声。

1、说说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一只大公鸡,清早喔喔啼。)教师范写。

2、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张得比a小些,上下嘴唇收拢成圆形,气从嘴里自然流出,声音响亮。

3、教师范读,领读,看口形。

4、练习o的四声,在语言环境中学习。

5、指导o的描写及其书空:o一笔写成,从右上起笔写成半圆后继续往上写,与起笔处相接。

(三)教学单韵母e及其四声。

1、出示投影片:说说图上有什么?在干什么?(一只大白鹅在水里游来游去。)范写e

2、半扶半放,用学o的方法学e及其四声。

(四)复习巩固。

1、用卡片打乱顺序读a o e。

2、打乱带调单韵母卡片,开火车读。如:á

â

ǒ

ã

à------

3、猜字母,如: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像个圆圈是什么韵母?白鹅倒影是什么韵母?

(五)课堂作业。认真描写o e。

(六)布置回家作业。打乱顺序读a o e的四声。

教学反思 i u û

教材分析:

《iuû》是汉语拼音中的第二课。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情境图:乌龟驮着小蚂蚁过河,小鱼鼓掌欢迎,既赞扬乌龟乐于助人,又赞扬蚂蚁善于开动脑筋。从这个语境中可以剥离出“蚁、乌、鱼”这三个语音而导入“iuû”这三个字母的认读,在学生心理上形成“画面——语音——字母”这样一个学习链。第二部分是表音表形图,以利于学生掌握字音、熟记字形。第三部分是六个单韵母的字音字形辨别。第四部分是“iuû”的笔顺图及其汉语拼音在四线格中的书写。

教学目标:

1、学会i u û三个单韵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学会正确读i u û的带调韵母,知道i上标声调时,上面的小圆点不写。

3、学会声母y 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读准音,记清形,会照样子抄写。

4、学会声母y w与单韵母的拼音。会正确读出yi、wu、yu的四声。教学重点:i u û y w及yi、wu、yû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教学难点:读准i u û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汉语拼音是一串抽象的表音符号,它缺乏具体内容,枯燥乏味,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一年级儿童在入学伊始更应注意不能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呈现各种活泼生动的学习形式,将枯燥的学习内容与具体形象的实物联系起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将字母的音形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课前准备:字母卡片:i u û y w的放大图、四线格黑板、字母卡片(带调和不带调)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卡片复习单韵母a o e及其它们的四声。

2、教师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汉语拼音。

(二)教学单韵母i。

1、观察说话。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图上画了一件衣服。)

2、讲解:衣服的“衣”跟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第一个单韵母i的发音相同。

3、听音、发音。教师示范发音,注意看清老师的口形。老师发音时牙齿怎么样?

4、记忆字形:i像什么呢?在书上这件衣服只也藏着一个i,谁已经找到了?

5、教学i的四声。

6、练习i的书写。

(三)教学单韵母u。

1、看插图说话引出u:可以说:“一只乌鸦在树上做窝。”乌鸦的“乌”就是u。

2、示范发音,让学生听音,看口形。

3、记字形:图上哪个地方像u字?

4、教学u的四声。

5、练习u的书写,u一笔写成,住在二楼。

(四)教学单韵母û。

1、看图说话引出û:一条大鱼在水里吹泡泡。出示:û

2、示范发音,学生看口形。

3、练习û的四声。û也戴上了帽子,(出示声调卡)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4、练习û的书写。观察û住在四线格的哪里?û三笔完成。

(五)巩固练习。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a o e i u û,它们6个兄弟都是一家人,我们称它们为→单韵母。

2、卡片认读带调单韵母。

(二)谈话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个声母。声母的发音和单韵母不一样,它念得又轻又短。谁还记得单韵母发音的特点是什么?

(三)教学声母y。

1、观察图画,说话引出y:一个树杈上挂着一件衣服。板书:y

2、教学发音。

(1)教师示范发音,要求学生听清发音,观察口形,同时思考:声母y的发音与以前学过的哪一个单韵母的发音差不多?(单韵母i)

(2)比较读,让学生听听两者有什么不同。声母y音和单韵母i音相同,但要读得轻些短些。声母y也可以叫它大y。(范读、领读)

3、记字形。像个树杈y y y。y两笔完成,指出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四)教学声母w。

1、观察图画,说话:这是一间美丽的屋子。声母w的发音和屋子的“屋”差不多。板书:w

2、教学发音。半扶半放:(1)首先应该听→认真听、仔细看(2)正确地念,模仿发音。

(3)比较u和w的发音,单韵母u发音响亮,声母w发音轻短,我们又叫它“大w”。

3、记字形。像间屋子w w w

4、指导书写。从左到右一笔完成,住在二层楼。

(六)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 b p m f 教材分析:

《bpmf》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部分汉语拼音的第三课。本课配有1幅大图和9幅小图,前四幅小图是配合教学的情境图。图上画有小女孩听广播、男孩爬山坡、小朋友做捉迷藏的游戏和老爷爷拜佛四幅图,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出现了bpmf四个拼音字母,4幅插图都以线条表示4个字母的形体,意在强化学生的注意和记忆。教学重、难点:我把引导学生“读准bpmf四个声母的音,认清字形”为学习重点,会读出带调音节的音为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 b p m f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声调拼读音节及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初步学会读轻声。认识“爸、妈、我”三个生字,能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教学重点:b p m 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教学难点:韵母带调拼音。

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学法指导:本课配有多幅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发现图与字母之间的联系,达到认读记忆音和形的目的。

课前准备:字母卡片、插图、投影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小纸条。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带调单韵母。

2、指名认读声母y w。读后提问:它们叫什么?(声母)它读起来要又轻又短。

(二)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单韵母是为了跟声母拼音。一个声母和一个单韵母能拼出一个音节。

(三)教学声母b。

1、看投影说话,引出 b :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教学b的发音,记清形。

(1)教师范读,讲解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突然张开,读得轻又短。(开火车)

(2)记字形:覆盖b在收音机上。“b”像什么?(b像一个大肚子。b像个6。)

(3)书写:b是一笔写成,先竖再弯。结合四线三格的位置讲解。

(四)教学b和a的拼音。

1、看图引出bá: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2、仔细看图,小朋友拔了一只怎样的萝卜?(小朋友用力地拔出一只大大的红萝卜。)

3、卡片演示,两音相碰。b—á→bá

拼音的时候,前面的声母要念得轻短,后面的韵母要带调读,读得响亮。声母和韵母很快地连起来读,就成一个音节了。拼音的口诀是什么?小朋友一起说: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四声练习:b—ǎ→bǎ

(五)课中操。

(六)教学声母p。

1、看图引入

: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丁丁在爬山。)爬山的“爬”声母是p,板书p。

2、教学p的发音,认清形。

(1)教师示范发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认真看。(2)请学生读,开小火车。

(3)b p对比读。看老师读b p时有什么不一样?

(4)记住形:想象p像什么?(p像一只气球。p像停车的记号。p像个反写的“9”。)(5)指导书写,并抄写。p的笔顺是一笔写成。

(七)教学p和a 的拼音。

1、看图说话,引出pá。

2、教学音节,谁能说说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第几声?

3、半扶半放:pá发音时,我们应该先→摆好声母p的口形,然后→很快把韵母á连上去。一口气读出,就是pá。组词读:爬山的“爬”。

4、举一反三,拼读卡片。p—ü→pü趴着的趴

p—á→pá爬树的爬

p—à→pà害怕的怕

5、复习巩固。

(八)小结。

第 二 课时

(一)复习检查,拼读音节。

1、卡片认读:b p

2、拼读:bü

3、指导用“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方法拼读。

(二)教学声母m。

1、看投影说话引出m:(1)图上画着谁和谁?

(2)冬冬在哪里干什么?丁丁在干什么?

(3)连起来说。板书:m

2、教学m的发音,认清形。

(1)范读,同学们应该→看口形,仔细听。发音要领:嘴闭拢,声音从鼻子里出来。(2)领读,正音。

(3)记字形:图中藏着一个m,谁能找得到?谁能给m起个名?叫它“两个门”。(4)指导书写,一笔写成。学生书空。

(5)教学m和单韵母的拼音。(用活动卡片,让学生拼读。)

(三)教学声母f。

1、看投影说话引出f:图上画了什么?板书:f

2、课中操。

3、教学f的发音,认清形。

(1)听示范,发音要领:上牙轻轻地放在下唇上,摩擦一下发出音。讲解:一位小朋友手上扎了根小刺。妈妈把刺挑出来,吹着他的手说:“f f,不疼了!”f,f地吹就像声音f的读音。

(2)读,学生跟读,教师正音。

(3)记忆形:谁能记住f的字形。(伞柄、拐杖)教口诀:伞柄朝上 f f f

(4)指导书写。两笔写成,学生书空。

(四)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b p m f。(指名读,开小火车)

2、听音取卡片,做摘星星的游戏。

3、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住字母读音。

教学反思: d t n l 教材分析:

《d t n l》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一部分汉语拼音的第4课。本课配有五幅图,其中四幅图是配合教学四个声母的,可以帮助学生认读记忆声母的音和形。另一幅是识字教学的情境图。

教学目标:

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学会d t n 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2、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重点:声母d t n l的发音及d t n l与韵母拼读音节。教学难点:n 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学法指导:本课配有多幅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发现图与字母之间的联系,达到认读记忆音和形的目的。

教学准备:一根筷子、投影片、声母卡片、一把雨伞、磁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 p m 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再人带调韵母,教师讲解:声调都标在韵母上面。

3、复习带调音节bá pá bà mü mù bù mǒ等。

4、认读生字和词语:爸、妈、我、爸爸、妈妈

(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个声母和它们的拼音。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最认真,最聪明,学得最好,读得最准。

(三)教学声母d。

1、看投影说话引出d:图上画了什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说话:鼓棒敲鼓,咚咚咚。

师引出:鼓声“咚”的声母就是d,板书:d。

2、教学d的发音,记清形。

(1)听:教师示范发音,舌尖顶住上颚,堵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让气流冲出来。(2)看:教师范读时的口形,发音部位。(3)读:领读,齐读,正音。(4)记:马蹄声响

d d d

3、教学d的书写。

(1)范写:两笔写成,半圆也在2楼。(2)书空:作业本上写三个。

4、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板书d,声母是→d。板书ì,板书:dì。(2)开火车读di的四声,组词读。

(四)做课中操。

(五)教学声母t。

1、出示雨伞,引出t:

2、教学t的发音,记清形。(1)看、听:用薄纸放在嘴前,示范d t的区别。

(2)读、记:领读、轮读、正音。顺口溜记:伞柄朝下t t t。

3、指导t的书写。

4、拼读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1)t---ī---tī谁会读?t---ū---tū?(2)拼读ta te ti tu及四声连读。

(六)巩固复习。

1、卡片读d t。

2、对比读:b---p---d

f---t(念顺口溜,做动作强化记忆。)

3、看实物猜字母。

拿一把小花伞,伞柄朝上,(f),伞柄朝下,(t),学生读字母。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复习字母:b p d t m f a

2、拼读音节:dì di、mü ma、bà ba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位新朋友,出示课题。看谁学得又好又正确。

(三)教学声母n。

1、猜谜引入:两个门洞是什么字母?齐复习,两个门洞m m m。今天我们要学一个门洞的n,板书n。

2、教学n的发音,认清形。

(1)谁能看图,自己编一个顺口溜?(2)教师范读、领读、齐读、轻读、正音。

3、教学n和á的拼音。板书:n---á---ná,4、指导书写。

(四)做课中操。

(五)教学声母l。

1、看图,说话引出l: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板书:l

2、读准音,认清形。

(1)范读,讲解读n时,鼻翼两侧微微振动,而发l时,没有这种感觉。(2)记忆字形:一根小棒l l l。

(3)教学l和í的拼音。

板书:l---lí---lí

(指名拼读,集体拼读,开火车练习四声。)(4)指导书写:在四线格的三楼的四分之三处起笔,往下写到第三条线为止。

(六)复习巩固。

1、猜字母游戏:小马蹄印是什么声母?伞柄朝下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一根小棒是什么声母?

2、找朋友游戏。

教学反思: g k h 教材分析:

《g k h》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中的第5课。本课包括五部分的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由图画引出三个声母g、k、h的发音和字形;第二部分,g、k、h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g、k、h的书写格式和笔顺;第四部分以音节guü为例,借助图画教学三拼音的方法;第五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示儿歌,并认读生字词“哥哥”“弟弟”“荷花”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天真活泼,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容易被新颖的刺激物所吸引,但注意力保持时间有限。对于拼音教学来说,就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设计,变枯燥的拼音符号学习为愉快的学习体验之旅,激发学生的学习拼音的兴趣,并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说话和听讲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续的拼音方法。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4、认识“花、哥、弟、个、画”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重点:g k 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教学难点: g k 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学法指导:本课配有多幅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发现图与字母之间的联系,达到认读记忆音和形的目的。

课前准备:拼音、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看卡片认读6个韵母。

2、我们已经学过几个声母?谁来读?哪几个声母读起来要送气?(f t)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10个声母。今天,我们要学习第5课,认识3个新朋友,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做到会读、会写、会认。

(三)教学声母g。

1、看插图说话引出g: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师引入:鸽子的“鸽”声母是g。花环的形状像g,板书:g。

2、教学g的发音,记清字形。(1)示范发音,仔细听,看口形。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3)记字形,启发想象,g像什么?

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 g g,鸽子花环g g g,9字加g g g。

3、指导书写。

(四)教学声母k。

1、看插图说话引出k: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数一数有几只蝌蚪?它们一齐向什么地方游去?(八只小蝌蚪在水里一起向草丛中游去)。

引入:蝌蚪的“蝌”的声母就是k,板书k。

2、教学k的发音,记字形。

(1)示范发音,讲要领:发音时,嘴要送出一股气,用小纸条示范。(2)请学生口对手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3)你能在插图上找到k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记住它? 教顺口溜:一群蝌蚪k k k,像挺机枪k k k。(4)指导书空和书写,k两笔写成。

(五)课中操: 清清小河中,水草摇呀摇,一群小蝌蚪,来把妈妈找。(边做动作边念)

(六)、教学声母h。

1、看插图说话引出h:图上画着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板书:h

2、教学h的发音,记清形。(1)范读,跟读,齐读。

(2)在图上找找h,记形:像把椅子h h h。(3)指导书写,一笔写成。

(七)学习g k h与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

1、出示音节,学生拼,老师评价。(指名读,齐读)

2、找朋友游戏:三个小朋友做g k h,6个小朋友做a o e i u u,全班小朋友唱“找朋友”的儿歌。(一起拼读)

(八)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声母,它们分别是→g k h,我们不但会认,还学会了书写。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g k h的拼音。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的四声,连读uü uō uǒ。

2、卡片认读:g k h,读顺口溜,g和k,发音时有什么不同?

3、认读音节:mï gū、bǔ kâ、hú lí,这些音节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两个字母组成的,我们称它们为两拼音。

(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g k h三个声母,现在我们要继续学习这三个声母和单韵母的拼音,还要练习新本领“三拼音”。

(三)教学三拼音节guü。

1、说话引入:小朋友吃过瓜吗?你吃过哪些瓜?

2、音节分析:“瓜”的音节怎么写?板书:guü,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3、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

(四)教学三拼音节guï。

1、分析音节:g声母,介母u,韵母ï。

2、回忆方法。

3、拼读音节。(指名拼读,火车读,齐读)

(五)课中操。

(六)巩固运用三拼法拼读音节。

1、复习三拼音拼读方法。

2、拼读:d—u—ō→duō

t—u—ō→tuō

n—u—ō→nuō

3、卡片认读音节:kuü

guï

kuî

huï

4、练习:比一比每组音节有什么不同。

(七)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三拼音,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不仅会认,而且还会连读三拼音。以后我们将拼读更多的三拼音节。j q x 教材分析:

《j q x》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部分第4课。本课配有4幅小图和一幅大图,大图是配合识字教学的情景图。另3幅小图分别位于声母j、q、x的下面:母鸡昂头捉虫子、飘飞的气球、切开的西瓜,它的图形指示声母的样子,图形中的事物指示声母的读音,这样不但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了书写的直观性,而且大大减轻了小朋友书写的难度。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智力身体都处在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到较长时间,一旦外界有什么情况,它们的注意力会很快转移。所以,如何运用方法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将是该阶段教学的重难点。再者,由于思维的发展不完全,所以具体形象思维仍主导着此阶段孩子的意志。

教学目标:

1、学会j q x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j q x和û相拼时,û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学会j q 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j q x开头的三拼音节。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下、洗、衣、服、鸡”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会读、会认、会用词语:下棋、洗衣服、搭积木

教学重点:能够使学生掌握j q x和û相拼的省略规则,并且明确j q x与u不能相拼。教学难点:能够使学生掌握j q x和û相拼的省略规则,使学生能够区分p—q的字形。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想法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学法指导:本课配有多幅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发现图与字母之间的联系,以达到认读记忆音和形的目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6个韵母。比较u和û的区别。声母 b-----d p------g

顺口溜念。

2、我们已经学了几个声母了?认读声母,哪几个声母读的时候要送气?(p t k)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三)教学声母j q x。

1、教学声母j。

(1)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我们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j。板书:j(2)听:教师示范,学生边听边看。(3)读:学生试读,齐读,开火车读。(4)记:看看j像什么?

2、教学声母q。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

(2)听老师读j和q,有什么不同?教师领读、指名读、j—q对比读。

(3)q像什么?教顺口溜:气球拖线q q q,左上半圆q q q,像个9字q q q。

3、教学声母x。

(1)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3)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刀切西瓜x x x,像个叉叉x x x。)

(四)教学声母j q x与i的拼音。

1、出示j q x与i的拼音,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对比读:j—ji q—qi x—xi,说说有什么不同?

(五)教学j q x和û的拼音。

1、自由拼读:n—û→nû

j—û→ju l—û→lû

q—û→qu x—û→xu

读一读,想一想,这些音节有什么不同?

2、指名拼读,谁能说说û有什么不同?

用儿歌来记住û上两点省略的规则:小û见了j、q、x,去掉两点还念û。

3、ju、qu、xu带调认读。

(六)巩固练习。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巩固。

1、做找朋友的游戏:拼读音节,复习两点省略的规则。

2、读音节,口头组词。

(二)学习j q x与介母的i三拼音。

1、出示:guü

kuü

huü 拼一拼,这些是什么音节?(三拼音)中间的u叫什么?(介母)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三拼练读,一是快,二是连。)

读音节:guo kuo huo

2、j q x只和单韵母i û做朋友,但它们也很想和a交朋友,可不认识,怎么办呢?i弟弟说:我来做个介绍人吧。

出示:j q x—i—a→,这个i在这里就做介母,这样就成了三拼音,谁会拼读?

3、拼读三拼音。

(三)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在一起》,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四)看图拼读音节,认生字。

1、练读学过的带调音节。

2、看插图,图上画着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3、拼拼读读图上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出示带拼音的词语:下棋、洗衣服、搭积木,根据拼音读一读。

5、出示生字:下、洗、衣、服、鸡。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6、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7、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五)巩固练习。

(六)小结。教学反思: z c s

教材分析:《zcs》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中的第5课。本课包括五部分的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由图画引出三个声母z、c、s的发音和字形;第二部分,z、c、sh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z、c、s的书写格式和笔顺;第四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示儿歌。

教学目标:

1、学会z c s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z c 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学会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做、过、了、不、乐”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6、会读、会认、会用词语:拖地、擦玻璃、做贺卡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z c s三个声母,并且学会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i不是i,掌握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学法指导:本课配有多幅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发现图与字母之间的联系,达到认读记忆音和形的目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已学过的声母。

2、卡片认读音节:yi、wu、yu,它们叫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二)提出教学目标。

(出示小朋友、小刺猬、蚕宝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中来了3位客人,他们是冬冬、小刺猬和蚕宝宝,他们来和我们一块儿学习,我们欢迎不欢迎?

(三)教学声母z c s的读音和字形。

1、教学声母z。

(1)看图说话引出z: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冬冬在黑板上写字。)“字”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z”,板书z。(2)教学z的发音。

示范发音。注意发音时牙齿不能舌尖咬住。(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顺口溜记形:冬冬写字z z z,像个2字z z z。

2、教学声母c。

(1)看图说话引出c:图上画着什么?(一只蜷着身子的小刺猬。)刺猬的“刺”字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c”,板书c。(2)教学c的发音。

示范发音z和c,说说有什么不同?(z要用力,要送气。)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顺口溜记形:小小刺猬c c c,半个圆圈c c c。

3、教学声母s。

(1)看图说话引出s:图上画着什么?(一只蚕宝宝正在吐丝。)吐丝的“丝”字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s”,板书s。(2)教学s的发音。(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3)顺口溜记形:蚕儿吐丝s s s,半个8字s s s。

(四)课中操。

(五)教学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zi ci si,找一找这三个音节在字形上的规律。

2、出示:z—zi c—ci s—si,对比读。

3、练习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

4、游戏:“比谁反应快”,教师任意点。

(六)巩固练习。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zi ci si这三个叫什么?

2、快速读:zì sì cí sǐ zǐ zī sī sì cī cǐ sí

3、卡片认读已学过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二)教学z c s与单韵母的拼音。

1、出示书上的音节:ze zu zuo ce cu cuo se su suo,请学生自由拼读。(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能给这些音节加上声调,并且组组词。

(三)课间操。

(四)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上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拖地、擦玻璃、做贺卡,根据拼音读一读。

4、这些事情你会做吗?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五)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过桥》,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六)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做、过、了、不、乐。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七)巩固练习。

(八)小结。

学了这一课,我们又学会了3个声母,会拼读z c s和单韵母a e u的拼音,还认识了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反思: zh ch sh r 教材分析:

zh、ch、sh、r是汉语拼音的第8课。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zh、ch、sh、r及四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每个声母配有一幅生动的图画。第二部分是声母zh、ch、sh、r的书写格式和笔画笔顺。第三部分是看图拼读音节,包括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韵母都带声调。第四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

教学目标: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3、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认识“出、读、书、骑、车、的、话”7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4、会读、会认、会用词语:竹子、日出、骑车、读书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掌握zh ch sh r四个声母,以及四个整体认读音节。使学生能够初步连起来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初步连起来说一句话。r的发音比较难掌握。

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清楚地掌握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以及准确、流利地发好这两个音。采用提示、设疑、对比、电教媒体等方法来教学本课

学法指导:出现的声母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和上一节课的声母、整体认读音节在教学方法上很相似,只是在发音和形状上稍稍做了变化,因此,在学法上,让学生运用讨论法、比较法、来学习本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z c s这三个字母叫什么?zi ci si呢?发音时要注意什么?(发音时,舌头是伸直的,舌尖抵住上齿背后。)

2、拼读音节:板画苹果树,在苹果上分别填上zá cì sǎ sī sū zã cù zǔ cü等音节,做摘果子游戏。

(二)明确教学目标。

今天继续学习四个声母和四个整体认读音节。发音时要把舌头轻轻翘起来,看谁最先学会。(教师手心向上,指尖稍稍翘起。)

(三)教学zh ch sh r四个声母,及其相对应的整体认读音节。

1、教学zh和zhi。

(1)看插图说话引出zh:谁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听话说话:妈妈坐在椅子上织毛衣。)

织毛衣的“织”读得轻又短就是声母zh。板书zh(2)教师范读,讲解要领:

(3)z—zh对比读,zh比平舌音的z多了什么?“h”在这儿不念h,也不能和前面的z分开,z和h在一起表示读时要把舌头轻轻翘起来。

(4)声母zh读得轻短些,整体认读音节zhi要读得响亮些、长些。zh—zhi对比读。

2、从扶到放,学习声母ch sh和整体认读音节chi shi。

(1)出示插图: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丁丁坐在椅子上吃红苹果。)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h这把椅子在翘舌音中表示发音时要把舌尖轻轻翘起来,顶住硬腭前部,请大家准备好,把舌尖轻轻翘起来,读ch。(示范发音,发ch时是要送气的。)

(3)怎么记住ch的字形呢?(c加椅子ch ch ch)(4)谁会念s后面有翘舌音标志h的声母(指sh)?

(5)出示插图:小狮子站在什么地方?“狮”的声母就是sh。开火车读准sh音。(6)出示整体认读音节zhi,指名读。出示:zhi chi shi,想一想后面两个应该怎么读?(读得又响又长。)

(7)对比读:zh—zhi

ch—chi

sh—shi

3、教学r和ri。

(1)出示插图:图上画着什么?小苗为什么会发芽?(小苗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了嫩叶。)太阳照耀大地,太阳用一个字说是→日,日读成第一声,再轻短一些,就是声母r,板书r。

(2)教师示范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3)怎样记住r,教顺口溜:一轮红日r r r,小苗发芽r r r。

(4)r—ri对比读。

(四)指导书写,并书空。

(五)练习zhi chi shi ri的四声,并带着词语读。

(六)巩固练习。

(七)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我们又学会了四个声母和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卡片。

(1)z c s zh ch sh r,挑出翘舌音读一读。(2)zhi chi shi ri读一读,这些都叫什么?

2、用活动卡片直呼音节。

(二)教学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1、出

上的音

:zha zhe zhu zhua cha che chu chuo sha she shu shuo re ru ruo,加上声调请学生自由拼读。(指名读,开火车,齐读)谁能给这些音节加上声调,并且组组词。

2、板画太阳和小苗苗,在其上填写zhà

zhã chý

shü

shâ

chū

chà

shú

zhù

râ 等音节。(自己读读,指名读)

(三)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上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竹子、日出、骑车、读书,根据拼音读一读。

4、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四)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如果让你来欢迎台湾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五)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出、读、书、骑、车、的、话。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六)巩固练习。

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七)小结。

课后小结:

ai ei ui 教材分析:

第9课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每个复韵母配有一副图。第二部分是声母和ai、ei、ui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音节kai、gei、hui的书写格式。第四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和句子、儿歌。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学习了单韵母,能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单韵母ɑ、e、u和复韵母ɑi ei ui的异同,但受方言影响可能会出现语音缺陷等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7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和儿歌。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ai、ei、ui的发音、声母与ai、ei、ui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读。教学难点:ai、ei、ui的发音、声母与ai、ei、ui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读。

教学方法:由于本课是第一次复韵母教学,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掌握复韵母的发音方法,以及准确、流利地发好这三个音,在教学中我采用视频/老师朗读示范、读书指导、游戏等方法来教学本课内容。本课的教具有:拼音卡片和视频、ppt。

教具准备: 复韵母卡片及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1、复习单韵母ɑ、o、e、i、u、û

2、出示音节,自读、指名读。学习复韵母ɑi 导入:小朋友互相看一看,你前前后后都挨着谁? 出示卡片ɑ、ɑi、ɑi 学习复韵母ɑi的发音;学习读ɑi的四声。谁能用ɑi的四声说话或组词? 出示教材中的音节,学生尝试拼读。

三、学习复韵母ei 游戏:和同桌进行扳手腕比赛。示范发音,学生练习发音。

出示ei的四声,小组练读,指名读,全班读。拼读教材中的音节,并说说含有这些音节的词语。

四、学习复韵母ui 出示卡片,学生试着读一读。正音,指导发音方法,学生练读。进行四声练习和说话练习。小组练习拼读音节。

五、游戏巩固:我会拼

出示声母卡片、韵母卡片,学生上台自由组合声母和韵母,然后大声明、拼读,全班跟读。

六、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练习ai、ei、ui的四声及声母相拼的音节。

二、学习短句

出示插图,学生交流图上的内容。出示音节卡片:xiǎobáitǔ、shù、gýzi、züishù、péitǔ、tíshuǐ同桌互相读一读、指名读、正音。

练读短句。

分清书中的“你、我、他”。四人小组练习说话。读儿歌

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这首儿歌,并圈出学过的音节。师领读,生跟读。生练读。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记字:说说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扩展活动:拼一拼,做动作 dì di chuī dí zi。mâi mei wâi xiǎo jī。nǎi nɑi mǎi bái cài。教学反思:

ɑo ou iu 教材分析:

《 ao ou iu》这一课书是学习复韵母的第二课,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ɑo、ou、iu及它们的四声,每个复韵母都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奥运会的会标──五环旗。“奥”提示ɑo的音。第二幅图用莲藕的“藕”提示ou的音。第三幅图用游泳的“游”提示iu的音。第二部分是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的拼读练习。

第三部分是看图读句子,识字。句子中有含复韵母ɑo、ou、iu的音节。通过看图读句子,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动物的常识,并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七个汉字。第四部分是一首儿歌。儿歌中有含复韵母ɑo、ou、iu的音节及要认识的汉字“好”。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ɑo、ou、iu及其它们的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韵母相拼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儿歌。

4、了解小动物的有关知识,培养对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ɑo、ou、iu的发音,声母与它们组成的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教学难点:ɑo、ou、iu的发音,声母与它们组成的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游戏

学法指导:复习单韵母和三个已学复韵母ai ei ui,为学习新的复韵母作铺垫。文插图导入ao ou iu。并读准读音、认清字形、四声练习。

教具准备:字母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卡片ɑ、o、e、i、u、û,谁能用这些卡片拼出我们已经认识的三个复韵母?

二、学习复韵母ɑo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自己试着读一读。师范读,学生跟读。

学生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相听读、正音,小组交流,全班抽查。练习ɑo的四声,指名练读;开火车读。记形:谁有好办法记住复韵母ɑo?

拼读:出示教材音节,指名拼读。自由练读,进行口头组词。

三、学习ou、iu 看图,图上画着什么?

谁能用学过的发音方法试着读读这两个复韵母?指名读,说说读音方法。小组练读,正音。

编个顺口溜,记住它们的样子。练习拼读音节。

四、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借助课

一、复习导入

出示ɑo、ou、iu的卡片,指名读。出示音节,拼读。用上读过的音节说词语。

二、学习短句

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 出示卡片,拼读音节,圈出本课所要认识的生字,读一读。自读句子,小组读,指名读,全班读。

三、学习儿歌 领读儿歌。

自读儿歌,圈出带有ɑo、ou、iu的音节,多读几遍。指名读,全班读。

四、扩展练习

从本课生字中任选几个字说句子。教学反思:

ie ûe er 教材分析:

《ie ûe er》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第11课的内容。本课共有五个部分:第一是复韵母ie ûe特殊复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与er的四声,每个复韵母配有一幅插图,用以提示字母的读音;第二是声母与ûe的拼音练习;第三是看图拼读音节词语;第四是看图借助汉语拼音读句子;第五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本课着重学习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的ie ûe er与ye yue的内容。

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虽然汉语拼音字母他们很少见过,有的甚至从未见过,但用这些字母标识的语音在儿童口语中是经常出现的。只要我们在教学时善于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经验,就可以化难为易,大大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ûe,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ûe。

3、学习声母与复韵母ie、ûe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4、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儿歌。

教学重点:ie、ûe、er的发音,以及声母与ûe组成的音节。教学难点:ie、ûe、er的发音,以及声母与ûe组成的音节。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字母卡片、生字卡片及挂图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ɑ、o、e、i、u、û,全班齐读。

二、学习ie、ye。

学习ie和ye的读音和四声。

(1)出示图画,观察后交流:图上画着什么?(2)学生试读图下的ie和ye。

(3)师范读,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型,模仿发音。

(4)借助语言积累巩固ie、ye的读音:我们平时说话,什么时候会说到ye(ie)这个音?(5)学习ie、ye的四声。学习拼音:

(1)复习两拼音的方法;出示音节,学生练习拼读。(2)从拼读的音节中自选一个来说词语或句子。

3、指导书写ie、ye:ie和ye有字形上有什么不同?你想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记牢?

三、学习ûe和整体认读音节yûe 学习ûe和yûe的读音和四声。(1)范读ûe,学生模仿,练读。(2)比较ûe和ie。学习拼音。指导书写。

四、学习特殊韵母er 学习er的发音:观察图画,师范读,生模仿练读。学习er的四声。

3、指导书写。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复韵母卡片ie、ûe、er。指名读,开火车读。出示音节,齐读。

二、看图学音节词。

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院子里有些什么?老爷爷在干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出示音节,拼一拼。

观察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把你观察到的说一说。指导读句子。

认识生字“家、飞、机、有”。给生字找找朋友(组词游戏)。

三、学习儿歌。指导朗读,小组自由读。

找出儿歌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读儿歌比赛。

四、复习巩固

五、布置作业

读一读:把本课的复韵母、音节、生字、句子、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找一找:这节课学的8个生字,在我们周围的哪些地方能找到? 教学反思:

ɑn en in un ûn 教材分析:

第12课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五个前鼻韵母ɑn en in unûn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yuɑn、yin、yun,配有图画。第二部分是拼音学习。包括两项内容,(1)声母与ɑn en in unûn的拼音,巩固新学的韵母,复习j、q、x跟û组成音节省写û上两点的规则。(2)看图读音节词语。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准确拼音的能力。第三部分是看图借助汉语拼音认字读韵文。第四部分儿歌,配有图画。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ɑn、en、in、un、ûn和整体认读音节yuɑn、yin、yun,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节,复习û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和儿歌。

教学重点:鼻韵母的读音、整体认读音节的识记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三拼音节的发音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法、游戏法

教具准备:鼻韵母卡片、整体认读音节及相关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ɑi、ei、ui、ɑo、ou、iu、ie、ûe、er复韵母卡片,请同学跟它们打招呼。

二、学习前鼻韵母ɑn、en的读音

出示卡片,问:谁认识它们?你是怎么认识的?

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谁知道天安门?给大家说说。师范读,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型,模仿发音。四人小组互读。

学习ɑn、en的四声。(先按顺序读,再打乱顺序读。)

三、识记ɑn、en的字形,指导书写。

四、学习拼音 谈话:我们认识了前鼻韵母ɑn、en,它俩能跟哪些声母交朋友组成音节呢? 学习声母d、t、n、zh、ch、sh与en拼成的音节。

学习声母g、k、h与u-ɑn,j、q、x与û-ɑn拼成的三拼音节。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ɑn。

(1)借助圆圈图,引导学生发准yuɑn的音。(2)联系生活用语,练读yuɑn的四声。

五、做游戏,复习巩固

开火车,认读卡片ɑn、en、yuɑn及其四声。过桥游戏,认读三拼音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谈话激趣,指名找音节。

二、学习前韵母in、un、ûn的读音。

出示图片,学生自由选择图当“解说员”,介绍图上的事物。指导读in、un、ûn及其四声。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三、拼读练习。

指导看书,练习拼读音节。进行拼读音节擂台赛。

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yun及其四声。

四、看图读拼音。

活动激趣:老师今天学当营业员,(出示文具图片)你们看,我负责卖的是什么商品? 说说图上有哪些文具。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拼读音节词。游戏:给文具贴商标。

五、复习巩固 互动:听音举卡片。“猜谜”游戏。

六、扩展训练 教学反思: ɑng eng ing ong 教材分析:

本课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后鼻韵母ɑ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配有图画和表明图意的音节。第二部分是声母和后鼻韵母的拼音练习,包括两拼与三拼的音节。

教学目标:

1、学会后鼻韵母ɑ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ɑ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9个生字,正确朗读短文,儿歌。

4、体会学好拼音的作用,激发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后鼻韵母的发音、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 教学难点:eng、ing的发音和三拼音的拼读

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清楚地掌握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以及准确、流利地发好这两个音。采用提示、设疑、对比、电教媒体等方法来教学本课

学法指导:出现的韵母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和上一节课的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在教学方法上很相似,只是在发音和形状上稍稍做了变化,因此,在学法上,让学生运用讨论法、比较法、来学习本课。

教具准备:声母、韵母卡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认读前鼻韵母ɑn、en、in、un、ûn。

二、学习新课

看图认识事物,进行说话练习。

出示四幅图,问:谁能说出图上的内容?

出示音节yɑng、deng、ying、zhong,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要借助这些图和音节来学习四个新的韵母。

学习ɑng:(1)范读,指导发音;领读,指名读,齐读。

(2)教学ɑng的四声;学生自由练读。学习eng及其四声。

学习ing、ong:(1)指导、练习发音;检查自练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小组赛读ing、ong的四声。

巩固练习:“送信”游戏

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g及其四声。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ɑng、eng、ing、ong。提醒学生书写后鼻韵母时,将三个字母挨近一些。

2、指导书写ying及四声,注意写紧凑,注意调号的位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游戏“小兔采蘑菇”,复习后鼻韵母ɑng、eng、ing、ong。

二、学习二拼音节

学习拼读zh、sh与ɑng组成的音节beng、meng、geng、heng。

(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拼读,齐读。

学习拼读b、m、g、h与eng组成的音节。(1)四人小组互练。

(2)开展四人小组开火车拼读音节擂台赛。

学习拼读j、x、m、t与ing,ch、c与ong组成的音节。(1)出示音节:jing、xing、ming、ting、cong、chong。(2)学生自己练习拼读,看谁拼得又快又准。(3)学生挑选自己会拼的,当小老师教大家。巩固练习。

游戏:听音节猜韵母

三、学习儿歌《彩虹》

出示情境图,问:小朋友们,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为什么? 学习朗读儿歌。

(1)学生找出认识的字母和音节,自己读一读。(2)学生看图听老师范读儿歌。(3)领读,齐读,表演读。(4)识记生字:雨、天、桥。

四、扩展练习:拼读音节。

识字 1 一去二三里

教材分析:《一去二三里》是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

学情分析: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通过读文体会诗的优美意境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及基本笔画和偏旁。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及基本笔画和偏旁。

教学方法:根据插图看图说图意,出现词语,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指导识字。学法指导:学生借助图、借助拼音学习词语、生字、儿歌识记生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让我们一起唱拼音歌。学生唱拼音歌。

二、初读课文识字: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认读拼音识字。老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组内互读,小老师带领同学认读生字。扩词理解“里”的意思。

三、指导书写:

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指导书写“横”。

观察“二”的两个横有什么不同。指导书写。

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写时我们要按先上后下的顺序。

四、巩固练习: 游戏:做朋友。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自读十个汉字、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小诗:

老师范读,同学注意听,看看哪个生字的音变了。学生自己读,男、女生分开读,互读。谁能在图上说说“烟村”、“亭台”在哪里? 学生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的位置。学生看图试背诗,互相背、指名背。

三、拓展练习:

拿出课前搜集的带有“一”、“十”的词语,谁愿意跟同学说说,先在小组内交流。课后总结:

教材分析:《口耳目》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识字课。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有象形文字和简化字的对比让学生大概了解汉字的来历和演化过程。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本班差生较多,上课的效率较低。所以要想办法,把他们引到课堂中来,引导他们主动来参与到学习中。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和1个偏旁。

2、观察画面,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三个生字。教学难点:认记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教学方法:根据插图看图说图意,出现词语,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指导识字。学法指导:学生借助图、借助拼音学习词语、生字、儿歌识记生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学习“口、目、耳”。

(一)、学习“口”。

老师:指着“口”问:这是什么。学生:这是嘴。

老师:嘴还可以说成什么,出示“口”,这个字谁认识? 学生:这个字是“口”。

老师:“口”字原来什么样?你在哪里看过这个字。

(二)、学习“耳、目” 学生自己学习,同桌互相学习。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组词。

(三)、学生自学剩下的三组字。老师:播放剩下的三组字的演变过程。

学生自己说记字过程。遇到不会的字可以问同学,还可以问老师。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巡视,点拨指导。

(四)、汇报交流。游戏:对号入座。

三、指导书写。写“

十、木、禾”。指名读、领读、齐读。谁来说说这三个字该怎么记? 师范写,学生练写。

四、课后总结。

在家里

教材分析:《在家里》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识字课。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有几个家具和电器的词语,和一幅情境图。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本班差生较多,上课的效率较低。所以要想办法,把他们引到课堂中来,引导他们主动来参与到学习中。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朗读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认记8个带偏旁的生字。

教学方法:根据插图看图说图意,出现词语,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指导识字。学法指导:学生借助图、借助拼音学习词语、生字、儿歌识记生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看图识字。

观察图,小红家里有什么家具和电器? 学生指图读词。

划出本课的生字。读读词语和生字。指名读8个生字,重点练习“沙、视”,并扩词。

三、读文识字。

学生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自己练习,同桌练习。

指名读六个生字,重点多练的字:果、也。学生读生字。

你能不能不看拼音把课文读下来。说说小红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练习没有音节的课文,同桌互说。再读课文。练习用“也”说一句话。

四、指导书写。

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想想要写好这些字应该注意什么? 老师范写,学生模仿。学生练写。

五、总结。课后总结。

操场上

教材分析:《操场上》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识字课。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热闹非凡的图画,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认识本节课所学的九个生字和两个生字,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我们今天进行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又比较短,好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所以本节课,我们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课堂上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教学目标:

1、认识十四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教学难点:识字、写字、朗读。教学方法:

1、根据插图看图说图意,出现词语,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指导识字。

2、认儿歌中的生字,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画出五个生字,在引导学生识字。

3、学儿歌时,各种形式读儿歌,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学法指导:学生借助图、借助拼音学习词语、生字、儿歌,感受运动的快乐。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看图学词。

老师:我们看看书上的同学们在进行哪些体育活动。学生贴词。

老师:请你读读这些词,划出本课的生字。认读词语和生字。学生自读、画词。

二、指导记字。

老师:出示生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

三、读儿歌识字。

老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些字,想一想认识更多的字?自己读读课文,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学生自读课文。

老师:生字你们都会了吗?请你试试能不能把儿歌读下来。学生自己练读。老师:看图再读读儿歌。学生指名读,男、女生赛读。课后总结。

第1课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 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4、懂得这首诗描述的是一幅山水画,同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教学难点:了解诗意。

教学具准备:一幅山水画,生字卡片,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

由猜谜引出课题:画,并指导看课文挂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谜语。

2、说说是怎样猜出这个谜语的?

3、老师范读。

4、指名读。

5、学习生字。

(1)提问:你认识了哪个生字?请说说你记字的方法。(2)老师强调“惊”字。

(3)请同学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4)老师拿着生字卡片,指名读。强调一些读不准的音。(5)了解反义词。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做开火车游戏:复习本课生字。

二、学习诗句。

1、多种形式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2)男女生轮读(3)师生轮读

2、指导背诵:

(1)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2)老师说意思,学生读诗句。(3)多种形式练习背诵。

三、指导书写。

1、“人”:这个字跟我们学过的“八”、“入”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火”:请同学跟老师写,记笔顺。

2、学生书写,互相看一看,这几个字写得好吗?

四、扩展练习。完成课后的“我会说”

1、老师带着说第一组。

2、指名带着说第二组。

3、游戏:和小伙伴一起说说这样的词,比一比谁说得快,还可以说课外的词。

五、小结

第2课

四季

教材分析:《四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组中的第二课。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的特点,使得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小学生会非常喜欢,他们对于一年中有四个季节,并不会陌生,但却常常忽略四季中美好的景色。学习本课,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充分领略一年四季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美丽风光,和美好的事物。此时的学生学汉语拼音不久,刚进入识字教学,所以识字方法、写字方法还需巩固和拓展。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基本笔画和四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写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朗读,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征。教学方法:读一读,说一说

学法指导:看一看,说一说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四季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从图导入。

出示一张春季图,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季节?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请四名同学分别读课本问的四个小节,其余同学听听他们是不是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确了。

3、请同学找出每个小节中的生字,跟大家说一说。

4、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5、多中形式认读生字,强调:肚、雪、圆、秋四个字的偏旁。

6、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7、练习读词。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桌互读互听课文。

2、提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到一个季节,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读相应的课文。鼓励学生读出四季的美。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提问: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课文)

二、练习背诵。

1、老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看谁最先把课文背出来?

2、多种形式练习背诵。

男女生轮背,两人一起背一背,齐背。

3、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

三、指导写字。

1、老师范写“

七、九”,请同学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指名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师述:“儿、无”中有一个新笔画叫——竖弯钩,同学们要注意写好。

4、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练习。

1、提问:你认为哪个季节美?为什么?

2、把你最喜欢的季节画出来。

3、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季节。

4、展示学生作品。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3课

小小竹排画中游

教材分析: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写的是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两岸美丽的风光,让他产生了“如在画中游”的美好感觉。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饱含着对两岸景色的由衷赞美,洋溢着小朋友欢快舒畅的心情。学习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情分析:

1、一年级学生擅长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词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看图理解,听音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

2、学生的个性能力不同,所以在指导学生认记字形时,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字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2个笔画和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教学方法:以图激趣,创设情境

教学具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呀!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三课《小小竹排画中游》。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3、请同学到前面拿着卡片带着大家读。

4、老师强调读音后,齐读。

5、读词语卡片。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提问:谁来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提问:从哪个词看出树木非常多?你能从书上的图中找出绿油油的禾苗给大家看吗?

4、讨论:为什么说小小竹排画中游?

5、再读课问,读出江南的美。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老师:谁能读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二、练习背诵。

1、在老师的指导下,看图试着背诵。

2、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3、多种形式练习背诵:(1)师生对口令背,(2)两个人背,(3)齐背。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口、日、中”三个字的带田字格的范字。

2、师:今天我们要写三个字,我们先读一读这三个字。谁愿意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这几个字?

3、学生说,老师适时指导。

(1)“口”的横折稍稍往左斜。“口”字要写好,上要大下要小。(2)“日”字是从外向里写,最后封口。(3)“中”字的口宜扁。

4、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5、展示写得好的字。

四、小结

第4课

哪座房子最漂亮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诗歌,共四句话。第一、二句采用数数歌的形式,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新房多,新房高大宽敞,房前屋后还有花草树木。

三、四两句一问一答,指出小学校的房子最漂亮,能激起学生的自豪感。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其中叠词和数字的运用,使诗句富有节奏感,整首诗歌押ang韵,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擅长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词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看图理解,听音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2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之情。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之情。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激趣教学。学法指导:以读为本,培养语言。

教学具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老师:同学们,这几年来,农村和城市一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盖了许多新房子,都很漂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文插图。这么多的新房子,哪座房子最漂亮?(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要学的生字用线画出来,多读几遍,还可以读给伙伴听,请他检查对不对。

2、提问:你认识了哪个字?请同学说说。

3、开火车检查自读情况。

4、开火车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们喜欢这些房子吗?为什么?

2、指名说说上述问题。

3、请同学读前两句。(读后谈体会再读书)

4、提问: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5、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

6、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试着把课文背下来。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小房子”生字卡片,说:这里有几座小房子,住着我们的词语朋友,谁愿意把他们带回自己的家?

2、学生到黑板前把“小房子”摘下来,读词。

二、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同学自己读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1)自己练习(2)同桌练习(3)指名读

2、师:上节课,我们初步练习了背诵课文,谁愿意再来背一下?自己先练一下。

3、学生练习背。

4、指名背。

三、词语练习。

1、学生自由读书上的词。

2、游戏:看谁说得多。

请同学试着说出如:“高高的、小小的”这样的词语。

四、指导书写。

1、比较“了——子”。

2、、提问:你还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

10一年级上册新疆教案 篇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加和减(一)》中第55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55~56页的“想想做做”等习题。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习10的加减法作了知识上的铺垫。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习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10的加减法中,教材选用学生喜爱的足球比赛这一情境,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4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试一试”让学生通过操作抛花片,根据10个学具可能出现的正、反面几种情况,自主探索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这样把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起来。“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对口令”、“小兔出题”、“开放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盎然兴趣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生鼓掌祝贺。)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数最多。

【教师借体育时事创设情境,学生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比赛的模拟情境,增添了学习动力。】

二、复习铺垫。

1.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1“球”。

三、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分成左边3个小朋友和右边7个小朋友;可以分成穿黄衣服的6个小朋友和穿蓝衣服的4个小朋友;还可以把这些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师生交流: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生:6+4=10-6=4+6=10-4=)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课本翻到第48页,试着填一填。(生尝试做,师巡视。)

师生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1)从图上数一数,共有10个小朋友,所以6+4=10;(2)因为10可以分成6和4,所以6+4=10;(3)因为6+4=10,所以4+6也就等于10。(4)因为6+4=10,所以10-6=4;(5)因为10-6=4,所以10-4=6……)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10的加减法)

【教师一句不经意的问话,引出了学生对图意的不同理解,教师机智地把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及时引到正题(球赛的常规知识),尔后教师又放手让学生说得到算式结果的多种途径,于是又“爆”出一些精彩的思考方法,可谓收放自如。】

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教师让学生抛10个花片,根据正面和反面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让学生把写有算式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根据学生汇报用电脑辅助演示抛的状况,从而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教师激励谈话:小朋友真行!你们通过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想表扬一下自己吗?老师奖励每组一个学习“球”。

(4)学生上黑板归类并有序整理写有题组的纸片,即时记忆。

【教师通过学生独立抛花片写算式,然后在交流汇报中得到全部算式。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做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轻松一刻(课间操)。

师生共同做课间操。在愉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学生说: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随着优美的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轻松一刻”的课间操活动寓知于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身心。】

五、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

(1)师生同做。

例如:师出“8”,生出“2”,接着师说“8+2=10”,生说“2+8=10”。

(2)同桌互做。

2.10减几。

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3.看谁说得多。□+□=□□-□=□

【“对口令”、“白兔出题考学生”以及开放题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练习知识、发展思维,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六、全课小结,提高认识。(略)

七、作业。

1.第56页第3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提高题。

电脑出示图: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如果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

课后总结

本节课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

2.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教学过程既有活动形式、内容的开放,更有学生思维的开放,整个一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3.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与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学习,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中发展。

10一年级上册新疆教案 篇5

10的加减法

一.教学目标。

1.探索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写出10的加减法算式。2.加深对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的理解,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在活动探究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自主探究以及交流合作,使学生学会10的加减法。2难点:理解相应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法。四.教具与学具;1.教具:本课相关幻灯片。2.学具:10根小棒(铅笔)。五.课型:

新授课。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幻灯片出示“口算我最棒”,让学生抢答出每道题的答案。对积极回答的学生予以表扬。

(二)、讲授新知: 1.讲解例一:

(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2)引导学生用“左边有几支铅笔,右边有几支铅笔,合起来一共是几支铅笔”来表述提议。

(3)启发学生列出“7+3=10”这一算式后,提问:你还能写出其它的加法算式吗?还能不能写出减法算式呢?

(4)当学生说出算式后,师幻灯片出示4道加减法算式。(5)回到例一,指导学生将例一的算式填写完整。(6)老师指导学生读这4个算式。2.讲解例二:

(1)请同学们拿出10根小棒或者10支铅笔,放在桌子上。(2)分一分:除了我们刚刚把10分成了3和7或者7和3这样的分法,你能再用小棒分一分,看看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3)学生自行分小棒,分完后,老师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分法。注意引导学生用“或者”二字来表述。

(4)在有学生说出可以将10分成4和6或者6和4的时候,老师提问:那么你能根据10可以分成4和6或者6和4写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呢?同学们一起写一写。

(5)引导学生写出并说出4道不同的算式后,老师分别展示在幻灯片上。(6)回到课本例二,老师指导学生将例二的算式填写完整,并齐读出4道算式。

3.课堂练习:

(1)幻灯片出示两道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将算式填写完整。(2)做游戏—摘苹果:幻灯片出示苹果树,讲话:秋天到了,果实成熟了,苹果树上结了好多果子。老师想要去摘苹果,可是每一颗苹果上都有一道算式,篮子上有一个数字10,所以我们只能摘算出来等于10的那一颗苹果,你能帮帮老师吗?根据学生所念出来的算式,进行“摘苹果”的游戏。

(2)让学生将课前所发的A4纸拿出来,合上课本,做一做上面的两道题。

(3)让做好了的同学拿到老师这里检查,对做正确的同学,教师给予适当的表扬。

(4)教师幻灯片展示两道题目,对此进行讲解。并对做正确的同学予以表扬。

(5)出示正确答案后,让学生齐读这些算式,加深记忆。4.拓展—对口令:(在剩余时间充分的情况下)

(1)谈话:今天,我们学会了将10分成不同的数字,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对口令。

(2)谈话:举起你们的小手,我出一个数字,你们来出一个数字,这两个数字要凑成10。

例如:师:我出1。

生:我出9。

师:1和9。

生:组成10。5.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的加减法,知道了10可以分成哪些数字,而且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数字写成不同的加减法算式。那么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后面的知识。

上一篇:贾平凹的经典句子下一篇: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