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英语myday

2025-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起点英语myday(共9篇)

新起点英语myday 篇1

I have his breakfast at 7:00 i get up at 6:00.i have my breakfast at 7:00 .i have noodles for breakfast.I go to school on foot at 7:10 .Class begin at 8:00 I have four classes in morning.At 11:30,He has lunch at school..I have four classes in the afternoon.I have math ,English ,Chinese ,and art ,i like them very much I Play football at half past four in the afternoon .i go home at 5:30.I have his supper at 6:00 I do his homework at 7:00.He watches TV for about half an hour .i go to bed at nine .This is my day

我六点起床.我吃早餐在7点.我吃面条为早餐.我在7:10步行上学.课程8点开 始.我在早上有四节课.十一点半,我在学校吃午饭.我有四节课在下午.我上数学,英语,中文,和艺术.我非常喜欢它们 我踢足球在下午4点半 ,我5:30回家.我吃晚餐6点 我在7点做作业.我看半个 小时的电视.我九点上床睡觉.这是我的一天

新起点英语myday 篇2

从2009年8月底新学期开始, 我区小学英语教材从一年级至三年级更换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起点》, 此教材是为北京市海淀区以及其他经济与教育发达地区中小学开设英语课而编写的, 体现了时代发展与英语学习的需求, 词汇量大, 语言输入广。每一话题以板块呈现, 内容多, 层次高, 每一单元独立性强, 反复少, 从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从而产生了教材教学要求高和学生认知水平低之间的矛盾。

二、问题的提出

客观地说, 西北是一个经济与教育都欠发达的地区。因此, 本次教材的更改对我区所有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本人担任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 我在使用《新起点》教材中发现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 整理和贯通知识困难, 其原因是前四册学生未学 (虽然一、二年级也开设英语课, 但所用教材是《快乐英语》, 词汇量小, 对话内容简单) , 直接从第五册学习, 造成知识断层, 学生接受费劲, 学习兴趣不浓。我在教学中也感到十分吃力, 一节课下来甚感疲惫。

三、问题的解决及示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师不能只是教材的使用者, 更应是教材的建设者。为了弥补教材的缺陷, 降低学习难度, 增加复现, 在教学中, 我对《新起点》教材进行了分散词汇教学, 适度整合内容的举措。这样既优化了教学资源, 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极大地保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教学三年级上册Unit 3 Lesson 13时, 本课有关食品的新单词food, beef, bread, sausagemeatball, pancake, sandwich, tomato, potato, carrot, mantouchicken, milk, fridge一共14个。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 一堂课40分钟, 对14个新词熟练达到听、说、认读的要求, 的确极具挑战。为了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将本课单词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 通过实物、图片、游戏、TPR等多种方式,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做到三会。“词不离句”, 这是词汇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 我将已学会的7个单词应用于对话“Do you eat...?”“Yes, I do./No, I don′t.”中, 融入了lesson 21 Part B中的句型, 做到了教学内容的适度整合, 学单词不枯燥, 并且突出体现了英语的实用性和交际性。同法, 将另外的7个新词在下一课时完成, 通过以“旧”引“新”, 由“已知”到“未知”, 既复习、巩固了上一个课时已学的7个单词, 又很自然地引入了新单词的教学, 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学生接受起来难度大大降低, 学得懂, 乐于学, 学习兴趣日渐浓厚, 教学效果也越明显, 我也感到由衷地欣慰。

四、对《新起点》教材的几点建议

1. 增加中外文化背景介绍, 渗透文化内涵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英语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文化意识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 才有兴趣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他们的语言, 这样在与外国人交流时, 就可以成为文化双向交流的参与者。

2. 清晰听力材料, 提高辨音、发音的准确性

英语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听力是基础。小学入门阶段的听力素材应力求语音清晰、规范, 语速适中, 内容由浅入深, 尽量降低学习者在语音理解方面的难度, 让学习者能把重点放在熟悉、学习、模仿语音和语调上, 以能尽快地确立合适自己的英语发音的一种思维方式。

3. 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增加TPR活动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活动即全身反应教学法, 它的优势是强调身体的互动性、教学的生动性, 以便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在游戏中学习,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让学生在节奏与律动中, 激活记忆, 习得语言。

4. 缩减课时内的新词量, 增加其复现率

教育部曾对小学英语课程提出“高频率”的原则, 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记忆周期短, 学得快, 也忘得快。因此, 教师应缩减课时内的新单词量, 提高单词的复现频率。在同一课或同一单元中, 安排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如唱歌、游戏、表演等, 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接触语言, 巩固记忆, 掌握所学知识。

5. 配齐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资源

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 在信息时代不能只用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学用书来面对小学生进行授课, 那样显得枯燥、单调。教师应从视、听、图、文、乐等方面综合传授知识。因此, 配齐与教材相配套的投影片、VCD影碟等才会与时俱进, 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并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在教学中使用《新起点》教材时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 阐述了教师不单是教材的使用者, 更是教材的建设者,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并对《新起点》教材提出了几点建议, 旨在提高教学效率, 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方便教师教学。

关键词:《新起点》,兴趣,内容整合

参考文献

[1]刘道义.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 (8) .

[2]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

小学英语高年级新起点试 篇3

1. This is a_________________.

2. I have got a_________________.

3. The stone is_________________.

4. These balloons are very_________________.

5. My friend made a_________________ for me.

Ⅱ. 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2 ’× 5 = 10分)

1. His mother_________________ (teach) Science six years ago.

2. Thank you for_________________ (write) to me.

3. The naughty boy_________________ (cry) last night.

4. Where are you going_________________ (eat) tonight?

5. This little girl can’t_________________ (sing) at all.

Ⅲ. 选择最佳答案。(2 ’× 5 = 10分)

( )1. There_________________ any buses many years ago.

A. wasn’t B. weren’t C. were

( )2. It’s_________________ small for her.

A. too B. but C. and

( )3. Try this sweater_________________ red.

A. on B. at C. in

( )4. Where are my shoes? I can’t_________________ them.

A. look B. find C. watch

( )5. Kevin_________________ eleven dumplings yesterday morning.

A. eat B. eats C. ate

Ⅳ. 选词填空。(2 ’× 5 = 10分)

1. This old lady_________________ many years ago.

2. Mr Zhang_________________ here last year.

3. I_________________ my friend in China.

4. Mum_________________ a new pen for me yesterday.

5. This hat is nice. Please_________________ it.

Ⅴ. 判断下列图片和句意是(Y)否(N)相符。(2 ’× 5 = 10分)

( )1. Here’s our new computer.

( )2. Let’s go to school.

( )3. It’s hard for this boy.

( )4. This T-shirt is too small for it.

( )5. This kite is broken.

A. They’re my grandchildren.

B. At the zoo.

C. We lived in a small house. Now we live in a big house.

D. Fish and chips.

E. Because he is a driver.

Ⅵ. 给下列问句选择正确的答语。(2 ’× 5 = 10分)

( )1. Where can you see animals?

( )2. What did he have for dinner?

( )3. Who are they?

( )4. Why is he wearing those clothes?

( )5. How was it different?

A. Can I help you?

B. Where can we buy toys?

C. Here you are.

D. Let’s go to the shop.

E. Can you help me?

Ⅶ. 情景对话。(2 ’× 5 = 10分)

Tom: Hello!Kevin. I want to make a toy. __1__

Kevin: Sorry.

Tom: __2__

Kevin: In the shop.

Tom: __3__

Assistant: __4__

Tom: I want to buy a toy.

Assistant: __5__

Tom: Thank you.

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

Ⅷ. 阅读短文,判断正(T)误(F)。(3 ’× 5 = 15分)

Bob is from America. He lives in London. Last Sunday Bob’s computer was broken. He wanted to buy a new one. So he went to the shop with his father. There were many computers in the shop. His father bought a blue computer for him there. The blue one was nice and big. Bob took his new computer home with his father.

Bob can use his computer now. He wants to make an e-card for Bruce. Bruce is his good friend. He studies hard. Bruce lives in New York. Bob hopes he can come to London.

( )1. Bob is in England.

( )2. There were lots of computers in the shop.

( )3. Bob’s new computer was red.

( )4. Bob is going to make an e-card for his good friend.

( )5. Bruce studies in a school in London

新起点新畅想 篇4

在这送旧迎新之际,让我们来盘点“十一五”,看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都有哪些亮点?看我们的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十二五”有哪些值得期待?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速达到11%左右,GDP总量从18万亿到40多万亿,财政收入从3万亿增长到10万亿,实现了新的跨越。我国GDP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事频繁,经济亮点频现: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从举世瞩目的高铁建设,到西部开发;从粮食在40多年中首次实现了连续5年增产,到城镇化建设加快;从外汇储备到对外投资,从节能减排到新能源开发……,处处可圈可点。

巨大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就,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横扫全球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了20多年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节能减排、调整结构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国际上对人民币汇率打压、国内汶川舟曲地震等天灾事件频发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这份成绩单实在难能可贵。

在巨大成就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不要被数字迷昏头脑。我们的经济在多年持续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产业结构失衡,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通胀风险初步显现……,这些问题,均涉及国计民生,是“十二五”必须认真面对的。

2010岁末,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本期我们在“特别报道”栏目,编发了会议精神和要点。在本期“封面文章”栏目里,我们特约新华社记者为本刊撰写了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稿,作为本刊2011年的开篇文章,我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十二五”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展望“十二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大挖内需,调整结构,增加居民收入,建设公平社会,推进改革……

“新起点 新辉煌” 篇5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重生、铃木中国总经理樽本浩司及长安铃木管理层共同出席了此次大会,和经销商一起回顾了2009年长安铃木取得的成绩,讨论2010年度长安铃木的具体部署和战略规划,并给优秀经销商颁奖。

2009年,长安铃木主力车型天语SX4全年累计销量增长45%,雨燕累计销量增长142%,创造了长安铃木发展史上的销量新纪录,新推出的新奥拓自上市以来倍受市场关注,销售态势至今仍保持着良好的势头;网络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已达808家,经销商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和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和销售满意度全年双双突破80。服务方面,长安铃木针对全国所有车主组织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服務关爱活动,并在团队内部开展技能大赛等赛事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2009年12月份,长安铃木公司喜获2009中国汽车服务“金扳手客户关爱奖”,再一次表明了广大消费者对长安铃木服务品质的认同。

对于2010年,公司领导也做了积极的展望。“长安铃木经过技术升级,引进了全球顶尖的产品线,使长安铃木汽车的产能和品质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巨大的市场潜力、利好政策环境、加上长安铃木汽车不断推出的新品车型以及精良的产品品质,再结合广大经销商伙伴的支持和努力,必将使长安铃木汽车在2010年中再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藤总经理在致辞中明确提出了2010年长安铃木全年的销售目标为18万台,将围绕 “品牌、速度、感动”展开全年工作。在营销网络建设上,长安铃木计划在2010年实施千店计划,届时长安铃木将成为渠道最密集的车企之一。与此同时,客户满意度和服务满意度将继续突破;长安铃木还将在全国开展区域车展139个,主题促销活动360场次,为销售业绩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支持。

会上,黄忠强常务副总代表公司宣读了对在市场开拓、汽车信贷、大客户开发及客户满意度等方面有杰出表现的经销商的表彰决定,还授予了长安铃木北方新兴、成都西星等15家销量过万、和长安铃木合作超过10年的优秀经销商“特殊贡献奖”的荣誉。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公司副总裁王重生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王副总裁转达了徐留平董事长对经销商、服务商代表节日的问候,回顾了长安汽车2009年的拼搏历程。他说,过去的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长安汽车最辉煌的一年,是创造历史记录最多的一年。长安铃木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和巨大进步,全面完成了董事会下达的任务和目标。在谈到2010年工作时,他指出,面对今年1月良好的开局,希望经销商、服务商与长安铃木团结一心,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注重网络建设、提高管理质量,股份公司也将在长安铃木未来发展中,加强与铃木公司的合作,支持长安铃木,为大家提供坚实的保障。

新形式 新起点 新使命 篇6

然而,电大人并没有因此满足。自豪与欣慰之余他们更多了一份勤勉的理由。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电大人就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引下,以自身三十年的丰厚积淀为基础,紧锣密鼓地稳步实施自己的华丽转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作为国家“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具体要求为指针,立足我国国情实际,借鉴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有益经验,将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搭建一个穿越时空、宽阔无极限的知识空间。

一个崭新的国家开放大学正在向公众走来。

新的历史机遇承载国家赋予的使命

1979年,经邓小平同志倡导和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一批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相继成立,开创了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

三十年来,在邓小平同志现代教育思想指引下,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直接领导、关心、支持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不断成长、壮大,并与各地方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努力,建成了一个以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于一体,布点遍及城乡,运:行协调有序,规模世界第一,富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国家培养了750万本专科毕业生,开展各种类型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数千万人次。

回望来时路,作为一个新型的教育载体,在中国急需知识与教育资源的时期,电大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正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杨志坚对电大三十年的总结:“电大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教育的社会责任时刻扛在肩上,同时让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央电大进入而立之年。第二个十年开启之际,电大所面临的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着的大国正在全面崛起,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迫切。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三大战略目标,包括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面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电大人清醒地认识到,广播电视大学在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以及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和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改革创新求突破,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这是国家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杨志坚校长语调当中充满坚定。

这种坚定的背后,是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全面把握。杨志坚介绍说,三十年前,电视、广播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传播技术,因此,看电视、听广播成为一种学习方式,世界上成立了一批电视大学或者空中大学。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非常有魄力,通过世行贷款,购买最好的电视机,办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建立起远程开放大学的雏形,使得电大教育遍及城乡,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当今世界,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并正导致教育发生根本性变革。以开放、交互为特征,打破时空、地域、身份界限开展学习正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逐步变成现实。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信息化,并通过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追求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办好开放大学”。

除了教育手段和技术条件的发展变化,更根本的还是教育观念的革新。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人类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对现代教育思想和活动均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终身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打破以往那种把教育限定在一定年龄阶段的传统观念,赋予了成人教育以新的内涵,促进了学校教育在目标和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理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并演变成为一种现实的教育运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用终身教育理念,来指导制定本国的教育政策,构建本国的终身教育体系。而且,随着科技进步和学习者主体意识的苏醒,终身教育理念正在向终身学习理念转变。世界银行教育局代局长贾米尔·萨米尔(Jamal Salami)认为,“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但它远远超出了正规学校教育与培训的范畴。终身学习框架包括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学习

从婴儿幼儿到退休的各种环境下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

在国际上,1996年,OECD国家教育部长推出《全民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报告。1997年,《汉堡宣言》更是进一步提出,一种温和的、建设性的、以成人教育为主体的全民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正在向我们大踏步走来。

受终身教育理念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传统大学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以开放为基本特征的大学,即开放大学。从本质看,这种没有围墙,利用远程教育技术,通过整合社会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的新型大学,就是顺应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潮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一种具体体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直接以“开放大学”命名的学校就有50多所,而具有开放大学性质的

学校和机构则多达1400多个。今天,正是由于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和社会效益,开放大学,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肯定与支持,并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

综观全局,杨志坚和中央电大已经站在了时代潮流的前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一所没有围墙、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开放大学,即国家开放大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为电大的领军人物,杨志坚怀揣着崇高的教育理想。他认为,未来的国家开放大学,将突破时空限制,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广大城乡、社区、家庭,尤其是广大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满足他们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改善基层人才匮乏的窘境,并通过保障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公平。同时,作为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未来的国家开放大学,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探索者、先行者和引领者,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必须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远程开放教育能力、水平和质量,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这是一幅美好的蓝图,期待着电大人去添上一笔笔浓烈的色彩。

新型大学即将亮相惠及全民众望所归

通过一段时期的艰苦努力,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日程表已经日渐清晰

2010年7月,作为国家“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始了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工作,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2011年2月,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已经通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们的审议。未来一到两年,将按照新型、开放、一流、现代化的目标定位,科学规划开放大学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等,一所体现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面向广大社会成员的、没有围墙的远程开放大学即将在华夏大地傲然挺立。

“从电大到开放大学不是更名,是转型。”杨志坚屡次强调道,而电大也为自己的转型,努力打造着亮点——当前,我国拥有7.69亿从业人员,1.2亿左右需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还有数以千万计新增劳动力和1.6亿老龄人口。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生活环境、知识需求的人群,不但对各种类型的学习存在巨大需求,而且在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国家开放大学通过积极探索和建设,将成为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与引领者,主动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成员学习和发展需求,还将特别关注和优先考虑满足基层、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残疾人等弱势社会群体,以及部队士官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开放大学正在改变人们未来的受教育方式。

杨志坚谈到,国家的开放大学要引入有效的遴选和激励机制,广泛吸纳国内外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的知名专家、教授,整合与充实国家开放大学的师资力量;建立学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研究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建成一支具有较高学科水平、丰富远程教育经验、结构合理、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造就一批知名的远程教育家和优秀主讲、主编、主持教师;形成具有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建立完善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学校成为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远程开放大学。

建设丰富的、适用的、共享的教学资源,是保证国家开放大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中央电大做的战略发展规划《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可以读到这样的文字:“根据从业人员的需要与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力度,开发适用的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成网络教学资源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收集、整合社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成国家远程教育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立开放灵活的数字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对社会资源的管理和配送能力,面向行业、企业和城乡社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开展高质量的远程继续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应用,使基层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学习者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教学资源的丰厚储备,是国家开放大学软件建设的第一步。而在软件保障的基础上,适应远程教育需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则是对应的硬件匹配。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天地人”三网已经天衣无缝,这是国家开放大学技术的基本保证,在此基础上,杨志坚还自豪地讲道:“中央电大对开放大学的设计和建设,将有效地整合利用国家现代远程网络教育条件,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边远民族地区的技术与设施的支持,构建覆盖全国城乡的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教育网络基础设施;按照组建国家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标准和要求,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建立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多种方式接入的传输系统,以及多种媒体资源的开发、制作设施,建立功能完善的网络教育与学习环境;完善学校的教学实验条件和服务于基层的实践教学基地,建成国家级远程教育重点实验室和远程教学研究的实践基地。”

同时,开发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统一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分布式远程接待系统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以及有效的学习评价、质量保障和监控系统,学习者可以利用多种信息传输系统、多终端自主学习,已经深入寻常百姓生活的手机、电脑,甚至正在如火如荼兴起的IPAD,未来都会成为自己的书桌、作业本。

到时,开放大学也将提供“一站式”多种形式的学习指导与服务。随着移动学习和智能学习的发展与应用,逐步实现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学习和接受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课程修完取得的学分可以存入“学分银行”,学习者只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修满学业、达到毕业要求,即可颁发毕业文凭。

在未来,开放大学在办学的基础上,正积极拓展社会化服务功能。利用遍布全国城乡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引入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的方式,为各类办学者和学习者提供社会化、第三方服务。搭建深入基层社区、乡镇和企业、行业的全民学习平台,吸纳与整合社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提供开放性、普适性、低成本的学习资源与服务,满足各类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职业的频繁迁移,社会老年化的加剧,终身教育的发展对远程教育的依赖会表现出极大的增长”。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建设面向全国的国家开放大学,可有效整合国家远程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全民终身学习提供重要支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

将十几亿人的不同需求纳入同一个平台,需要怎样的实力和怎样的艰苦奋斗,不难想象。杨志坚与电大又一起,正在努力为国家开放大学夯实基础。“今天,我们新老电大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一起探索,共同进步;明天,可能你我在任何一个角落,轻轻一点,就能完成自己的学业、满足自己的兴趣学习……”杨志坚自信而自豪,电大正在努力,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1997年和2007年,国家已经两次调研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和建设。今日将挂枝头的硕果,或者只是过去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几代电大人,几代教育工作者深厚积淀的一部分,这更是开放大学未来努力打造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平台的可靠依托。电大人在努力,但是学习型社会环境的建设,同样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共同完成所有人随时、随地、随心受教育的梦想。

东风天龙新起点 篇7

2006年5月18日, 东风天龙重卡上市。就是在那一天李正军就开始做天龙的售后服务工作。“6年来, 天龙售后服务相当好, 许多司机不论多远都愿意把车开到服务站来维修或者保养。近两年, 整个维修站的车辆通常都停得满满的。”李正军说道。

李正军可能不知道, 东风天龙在上市当年销售不到2000辆, 可是2007年就达到了2.3万辆, 2010~2011年连续两年销售接近10万辆, 上市以来累积销售已经超过30万台。天龙的良好市场表现使东风商用车公司站到了重卡行业第一的位置。

“铁三角”机制

面对成绩, 东风商用车人永远不会忘记, 在上市后的半年时间里, 东风天龙销售不畅, 找不到客户在哪里。东风商用车公司经营层很快认识到, 产品结构调整到位不代表客户的认可到位, 他们从内部进行了检讨和反思, 针对市场反应僵化, 东风商用车做出了一系列改变。很快, 一个大家如今已经耳熟能详的机制“铁三角”在东风商用车建立起来。即以客户为中心, 商品企划、研发、销售相互协作, 各个部门相互支持、相互协作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第一个铁三角是“商品铁三角”, 如今“服务铁三角”甚至“传播铁三角”都逐步建立并发挥重要作用。经过一系列内部变革, 天龙的产品线逐步丰富, 从几个车型到针对各个细分市场丰富的产品线。

经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机制, 东风商用车公司“铁三角”已经不再只是几个部门的协作, 而是整个体系的重新塑造和变革, “铁三角”成为全价值链高效协同应对市场的一种理念。从当初追求销量提升到向品牌价值提升, 从早期的追求短期的商品销售到全生产周期商品线的响应, 从早期的追求个别问题响应速度到现在整个体系自动快速响应, 6年来, 以天龙市场拓展作为实践基础, 东风商用车公司的“铁三角”机制带动了整个全价值链快速应对市场体制的深度转型。

东风公司副总经理童东城说:“‘铁三角’机制, 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 而是一种开放的文化。这种开放的文化, 对内来说是互相之间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 去实现个人的价值和企业的价值;对外来说, 让别人看得见、摸不着、学不到,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今年以来, 在行业大幅下滑的情况下, 东风商用车公司中重卡销售超过9万辆, 其中重卡销售6.5万辆, 继续保持重卡行业第一, “铁三角”功不可没。

从“卖产品”到“卖方案”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东风商用车公司越来越清晰肩负的使命:一是通过专业的车辆和服务方案来促进公路运输业的效率提升。也就是说我们不只是一个卡车制造商, 还是一个公路运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二是通过客户满意度的提升来提升东风的品牌价值, 使东风品牌成为一个备受信赖的国际品牌。三是通过品牌发展和可持续盈利性增长, 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幸福、为社会贡献责任。”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黄刚表示。

东风商用车公司以天龙为基础, 积极推出车辆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帮助客户建立行业解决方案来助推公路运输高效、安全。经过几年实践, 东风商用车公司在零担物流、危化物流、冷链物流以及煤炭运输等七个行业市场做出了比较有效的探索, 为行业客户提供了专业的运输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危化物流行业, 东风天龙被客户赋予“量身定制危化行业的标杆车”、“东风奉献给危化物流客户的最好礼物”等美誉。“还没有购买东风天龙时, 我们结合危化品运输情况对于东风天龙车辆提出了一些新的需求, 此需求得到了东风商用车厂家重视, 并根据我们的需求改善了车辆。东风商用车以客户需求为主让我们深受感动, 东风值得信赖的品牌。”山东依厂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在为行业客户提供完善的物流解决方案同时, 东风商用车公司响应国家政策, 还积极主动地做前瞻性的探索。比如, 在物流行业还没有全面实施甩挂运输的条件下, 东风商用车公司以天龙产品为基础, 结合物流行业的特点, 在商品技术、物联网管理以及销售模式等方面开发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公路甩挂运输方案, 为促进甩挂运输做出积极探索, 取得运输行业的认可。从卖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经营模式的转型, 对东风商用车公司来说, 这只是开启“中国的东风, 世界的东风”的一个新起点。

深耕品牌

“东风商用车追求的不是短期

东风天龙重卡近年来市场销售情况

注:2006年为5~12月销量;2012年为1~4月销量。

数据来源:东风商用车。

销量, 而是东风品牌在当地市场长期的存在感, 我们不要昙花一现。”黄刚说, 为此, 东风商用车公司更加强调产品的品质和售后服务。从销量上看, 东风商用车公司中重卡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世界前三的位置。这不能证明东风就是一个国际化品牌。在新的发展阶段, 东风商用车公司凭借自身积累的体系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把东风品牌变成一个全球品牌, 不仅要在中国市场保持第一, 在海外市场也要得到客户认可。

为此, 东风商用车公司已经迈开了坚实的步伐。第一步, 强化在中国的领先地位;第二步, 要成为亚洲领先品牌;最终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

东风天龙上市6年来, 东风商用车公司在中国逐步取得了重卡行业领先地位。2011年, “天龙”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这是商用车行业单一商品平台的第一个驰名商标;东风商用车连续三年保持中、重卡的品牌美誉度行业第一, 市场销量行业第一, 中国的东风在国内家喻户晓。

新起点新希望 篇8

过去的一年, 看看世界, 可谓超级大选年, 这一年, 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政府换届,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政府领导人更迭, 新执政政策会陆续释放, 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 新的机会和风险将同时迸发。未来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还是发展?是复苏还是衰退?悬疑不少, 问题很多。

看看国内, 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班子。今年三、四月间, 国家又将进行换届选举, 产生新的一届政府领导。十八大之后短暂的一段时间里, 我们看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的崭新面貌, 释放出更多的施政举措, 如徐徐清风扑面而来, 不一一列举。

辞旧迎新的开局之时, 如何正确解读党的十八大释放的政策信息?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和领悟。中央可能将在哪些领域、什么时机、推出怎样的改革措施?企业如何捕捉商机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我们也给予无限的期许。

国家顶层已意识到体制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对减少硬着陆风险的必要性。因此, 领导层面主动调低GDP增速并进行金融改革, 努力刺激内需, 改革垄断行业、推动资本输出……。

这个变革过程中, 蕴含着巨大的新商机, 也有很多陷阱和挑战。如何辨清大势?如何顺势转型?如何逆势增长?如何从容领跑?这些, 不但需要我们更多的深思、领悟, 更重要的还是要鼓足干劲, 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只有认真践行实干精神, 像30年前的深圳一样, 高举改革的旗帜, 一步一个脚印, 才能使“一个小渔村, 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发展创新, 源自于我们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个行动胜过一个纲领”, 毛泽东大力倡导的“实事求是, 力戒空谈”和邓小平同志的“世界上的事情是干出来的。不干, 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的论述, 都是“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的前瞻。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的实干精神, 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因此, 我们少一点纸上谈兵, 多一点实干精神;少一点应付差事, 多一点深入基层;少一点锦上添花, 多一点雪中送炭;少一点形式主义, 多一点艰苦奋斗, 从而拒绝骄奢淫逸、庸懒贪腐。

只有这样, 党和政府的形象才不会被损坏……

新锐.新媒体.新起点 篇9

“CREATIvE MS0 2010年度创意新锐评选”颁奖盛典和获奖作品展于12月25日晚在M50莫干山路创意园举行。这是M50第四次携手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爱普生影艺坊(上海)举办全国艺术设计类院校学生作品评选活动。由于今年恰逢M50十年庆,作为系列活动压轴大戏的颁奖盛典格外典雅、隆重,全国多所艺术设计类高校的院长教授、国内知名艺术家、评论家、获奖选手近120人受邀出席。

新媒体艺术异军突起

与往届相比,CREATIVE MSO2010年度创意新锐评选在保持艺术创作种类多样化特点的同时,新媒体艺术的异军突起尤为令人瞩目。往届获得大奖的参赛作品大部分是装置或绘画,而本届创意新锐评选的金奖以及评委会大奖都授予了新媒体艺术作品。

金奖获得者是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五位学生,由该团队自编、自导的视频《杯具生活》是一部关于80后日常生活的自传体动画。从创作方法及过程来看,他们俨然是一个大型创作团队,创作中有剧本、分镜头、导演、建模、动画、贴图、场景、灯光、渲染、后期合成等等分工明晰的实战性实验。这部短片因其制作精湛、结构完整、表现手段贴切,得到多数评委的推举,最后捧得桂冠。

另部参赛视频作品《吐纳实验》则夺得评委会大奖(请在wwwM50.cn浏览)。视频作者在观察人的呼吸时,对身体与外界交换空气时而产生的腹部有节奏的变化着迷进而引发创作联想——人的小世界犹如人类生活的地球,它的地表就像一层皮肤一样,地上的切新陈代谢,荣辱兴衰都被承载于其上。人的吐纳比之于地表的吐故纳新。这段影像让人们看到了它的生命,看到了人与自然共呼吸。

虽然大部分入围作品在艺术表现、观念传达和技法运用上还显青涩,但却体现出选手们材质、题材、制作方式等方面不断寻找突破和创新的实验精神。

颁奖盛典意义非凡

十年前,一个艺术园区的雏形自然成型。十年后的今天,M50已经成为中国创意领域的强势品牌。而自2007年起创立的CREATIVEM50年度创意新锐评选,连续举办四届,已如同MSO莫干山路创意园,渐渐成为创意新人心中个具有无限召唤力的地标。今年创意新锐评选颁奖盛典的意义也因此与以往有所不同。所有参加盛典的嘉宾不仅见证本年度创意新人的诞生,也共同见证了十年来M50的成长。从当年颁奖盛典上,昆曲艺术家张军唱响第一首主题曲《我的MS0》,到今年具有浓厚爵士风格的主题曲《左岸故事》的对外亮相,每年在创意新锐评选颁奖盛典上发布全新主题曲已渐渐成了惯例。今年的主题曲《左岸故事》由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总撰稿人、著名词作者甘世佳先生作词,音乐人罗文先生作曲,讲述了MSO的由来,探索、求新求变的历程,是十年来M50打造属于自身独有的品牌特质和企业文化最真实的写照。

培养机制长效推进

今年的创意新锐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东华大学拉萨尔国际设计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近二十所院校学生的参赛作品。而前几届荣膺大奖的选手们正逐渐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频频出现在些展览上、国外大赛的展出中,甚至还获得了全国美展的青睐。这表明历年创意新锐评选都不乏青年的艺术人才,也说明大赛的评审标准和结果客观公正、具有前瞻性。

CREATIVE MSO创意新锐评选不是一个选秀活动,评选只是个起步。从长远来看,通过评选来展示、实践、推广艺术、设计人才的成长,给更多的年轻人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是MSO正在酝酿的培养机制。依托上海地区最著名的创意园区,MSO建立起网上创意园“吾灵网”(WWW m50cn),不仅为那些杰出的创意新锐提供后续展示、交流的空间,更搭建了座连接高校和社会的资源平台。这部分线上计划甚至有可能延伸到实体空间,面向上海乃至全国艺术院校的学生开放。

此次评选活动也得到爱普生、马利颜料的大力支持,获奖作品同期于爱普生影艺坊展出,展览将直持续到明年1月底。

作品

《灯》(冠军奖)

概念说明:

一直想设计以人为本,既实简洁又美观的灯具,所以选用竹子这种材料。它的纹理漂亮,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竹子在现代看似平凡,容易让人忽略,利用价值却非常高,它价廉物美。当利用它与灯光结合的时候,点亮周围的空间,斑驳的光影顿时溢满静谧、深邃的光彩。质朴、自然、简洁。更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材料:

竹子灯管

作品:

《华不注山图》

油画130×97cm

上有紫薇,下有紫禁。古人有观星布局造景的套完整理论体系。随着东方文化的逐步边缘化,风水理论也逐步被科学所替代。“华不注山图”是在当下,本人对中国古代形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次再理解。即古代完整的理论体系即艺术,艺术即古代已形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103姜俐俐刘维王奇潘颖鑫王文杰冠名奖金奖视频《杯具生活》

作品:

《杯具生活》(金奖)简版《杯具生活》是部带点自嘲的幽默短片,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都借由件件小事表现出来。本片主人公的生活中,倒霉的事情接踵而来。本片主人公的形象定位于不得志的单身自由撰稿人,为了生计奔波于方格之间,却总是郁郁不得志,工作上的不如意并没有在生活中得到慰藉,反而在生活中上演着幕幕让人忍俊不禁的杯具。

浓缩版《杯具生活》,生活是自己的杯具,别人眼中的洗具。写这个故事,是想表现80后在现在都市生活的压力下的些真实生活,以及所折射出来的真实情感。虽然社会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压力,而在种种压力下即使过得不那么如意,尽管会迷茫,也会抱怨,但是凭借80后的乐观,和奋斗不息的斗志,以及那么点自嘲精神,总还是会把自己的生活过得风生水起,苦中作乐,自己品味。

作品:

《“扣”概念餐具设计》(银奖)

作品以“盘扣”为设计灵感,解决了当我们在公共场所,如快餐厅、飞机、列车等颠簸环境下取餐和用餐时,常常会由于拥挤和摇晃等意外因素导致食物倾翻现象。这样的意外不仅会给用餐者带来尴尬,也给他人造成了不便。

在对器皿的设计中,将对称的“半球”结构添加在餐具的底部了,与托盘的“卡槽”结构结合,使得餐具与底座形成了“卡扣”的关系,旋转即可扣入,提高了餐具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防止了食物的意外倾倒。

材料:陶瓷柚木等

银奖025胡诚《我相信谎言》

作品:

《我相信谎言》(银奖)

上一篇:学校安全应急处理预案下一篇:民间债务和解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