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事厅文件
冀人字〔2008〕31号
关于与天津大学联合招收 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 硕士(MBA)研究生班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事局,省直有关部门,华北石油管理局:
根据省政府与天津大学长期合作协议精神,八年来,省人事厅人才中心已与天津大学成功联办了四届公共管理硕士(MPA)、三届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班,共培养学员300余名。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具有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人才支持,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五届公共管理硕士(MPA)、第四届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班,并于今年4月下旬在石家庄举办开学典礼,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生对象及名额
招生对象: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取得学士学位)。公共管理硕士(MPA):工龄在三年以上;工商管理硕士(MBA):工龄在五年以上(工作年限计算日期均截至2008年7月31日)。
招生名额:各80名
二、培养目标
为我省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三、学制及学习方式 学制:两年半至三年。
学习方式:由天津大学资深教授、专家授课,单课独进。每月定期授课与自学相结合,实行学分制。也可以跟读,实行先入学修学分,后参加全国联考。
学习地点:石家庄市裕华西路9号河北省人才大厦4楼教室
四、考试时间及科目
2008届学生将参加10月下旬全国联考。
考试科目:公共管理硕士(MPA)需考试《英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 》、《政治理论》共四门。工商管理硕士(MBA)需考试《英语》、《综合能力》、《政治理论》共三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与面试由学校单独组织,考 试时间为11月份,地点河北省人才大厦4楼教室。
为帮助学员顺利通过全国联考,省人事厅与天津大学8月至10月份将组织专家教授进行考前辅导,针对性强,通过率高,自愿参加,费用自理。
五、录取、毕业及课程设置
录取及毕业: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录取工作由学校自行组织和确定。学校根据考生入学成绩(含面试)择优录取,本班学员优先录取。学员修满学分,成绩合格,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获得天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或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证书。
MPA课程设置: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定量分析方法、公共管理学、行政法、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区域规划与管理、社会保障概论、领导科学、公务员概论等共20门。
MBA课程设置:应用统计学、经济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实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会计学、营销管理、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信息技术基础、公司理财、现代工业工程、科技创新导论等共24门。
六、报名资料及收费标准
报名资料:毕业证、学位证、一寸免冠照片3张、小二寸照片2张。
收费标准: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学费3.2万元(其中含研究生进修班学费1.6万元),教材资料费800元,报名 费100元,共计3.29万元。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学费4.2万元(含研究生进修班学费2.1万元),教材资料费900 元,报名费100元。共计4.3万元。
七、报名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08年7月25日。
报名地址:河北省人事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石家庄市裕华西路9号河北省人才大厦401、320、321室)。
联系电话:0311—87802098、87802029、87802096、87802089、87802058 联 系 人:杜月昌、刘素平、周淑民
网 址:河北人事人才网:http://
八、有关要求
省直各部门、各市要从加强公务员队伍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和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性。各单位要积极动员和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报考;对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或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的人员给予学习时间保障,支持其参加面授;对在职取得公共管理硕士或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的干部,所在单位应对其学习费用给予支持,以推动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和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深 入开展。
附:在职人员攻读天津大学MPA/MBA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
二○○八年三月十二日
主题词:人才 培训 研究生班 通知
河北省人事厅办公室 2008年3月12日印发
关键词:WORD文档,制度文件,排版技巧
目前, 市场上有很多的排版软件, 例如方正公司的排版软件等, 但多数都面向于非常专业的出版物所开发, 功能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应用不灵活。而微软公司的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具有所见即所得、图文混排、简单易学、操作界面友好、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 得到了广泛的使用。Word可直接利用制度文件的编制者提供的电子文稿, 表格、公式、图片的排版工作量大大减少, 降低了错误率, 能够实现制度文件的编排校一体化。同时Word可方便审稿、方便编者校样, 排好的Word文档还可转换为PDF文件下发, 增加美观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下属公司人员修改制度文件的可能性。
笔者花费半年的时间, 协助大庆市某药品企业编制了人力资源标准操作流程和人资源标准管理流程。自开始编制公司制度文件开始就一直使用WORD进行排版, 近半年左右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大量WORD使用技巧, 积攒丰富排版经验。
1 基础设置
在编制文件排版前, 首先要对WORD进行基础设置, 包括工具栏、格式菜单栏等。
2 版式设置
将制度分类排版, 人力资源标准操作流程分为招聘篇、入职篇、转正篇、调动篇、离职篇、考勤篇, 分别收集各种功能的人力资源表格。人力资源标准操作流程收集各种人事资源管理制度。具体设计如下图:
2.1 封皮设置
所有文件制度, 均需要设置封皮。封皮可利用其它制图软件制作简单、实用、美观的图片。
2.2 标题的设置
标题一般采用黑体、二号字, 3倍行间距;副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标题与正文空一行。
2.3 正文的设置
各级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 (1., 1.1, 1.1.1) 区别, 一级标题为宋体四号字, 加粗, 二级标题为宋体小四号字, 不加粗, 三级标题为楷体-GB2312小四号字, 加粗, 正文为仿宋字体, 四号字, 不加粗;每个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行间距设置为单倍行距;各段落标题与正文间无需空行。
2.4 页面设置
页边距设置为:上下均为2.54厘米, 左右为3.17厘米, 页眉距边界为1.5厘米页脚为1.75厘。
2.5 页眉页脚
文件制度属于公司对内管理制度, 因此规范文件的页眉文字或公司LOGO设置为靠左, 靠右为“XXX管理文件ZYXYHR20130301 (编号格式见第7条规定) ”;一般制度、范文行文问件均需要编号, 其他只作分类备案用文件无需编号;页脚格式设置“第X页, 共X页”;页眉、页脚均使用宋体小五号字, 不加粗, 带格式线。
2.6 落款
文件制度结束要有落款, 包含签名和日期;字体格式设置为黑体、小四号、加粗。
2.7 文件编号的格式
行文要有文件编号, 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例, 简述文件格式设置规则:ZYXYHR20130301, 其中“ZYXY”为公司名“职业学院”首字母, “HR”代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0130301”版本号, 即2013年3月份第1号文件制度。
3 表格使用设置
在Word中使用表格, 要选择插入表格, 而尽量不要使用绘制表格功能, 因为绘制表格日后不方便编辑且编辑时容易产生串行的情况。
4 图片设置
在Word中插入图片, 为了能完整的现实图片, 尽量不要选择“嵌入型”。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在编制文件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移动”和“旋转”图片。
4.1 移动图片
右击图片, 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命令, 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 选择“版式”标签, 从中选择除“嵌入型”以外的其它“环绕方式”, 点击“确定”, 这时图片的边缘就出现了八个小圆圈, 这时, 你就可以用鼠标随意拖动图片了。
4.2 旋转图片
在图片的上方有一个绿色的圆圈, 将鼠标放在这个圆圈上, 鼠标变成一圆形带箭头的图标, 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可以随意转动图片。如你想以精确的度数转动图片, 则右击图片, 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命令, 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 选择“大小”标签页, 在“尺寸旋转”中的“旋转”框中调整你想要的旋转角度即可。
各镇区中心小学、中学,县直各学校:
根据县人社局《关于做好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滨人社〔2012〕23号)精神,决定对2012年拟申报晋升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拟聘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请各单位职称材料员及时通知本单位相关人员,做好时间安排,准时参加培训。参加培训人员的培训费、教材费由各单位职称材料员收齐后统一至县人社局缴纳。
县人社局职称科咨询电话:89196039
滨海县教育局
二〇一二年四月七日
附件:县人社局《关于做好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镇、区、县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2012年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晋升以及聘任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根据《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盐城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盐人社〔2011〕247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2012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今年的培训对象为全县2012年拟申报晋升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和拟聘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一个任期内已参加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且考试(考核)合格人员不须参加今年的培训。
二、培训内容与方式
今年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工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能力)、知识产权公共知识等内容。培训与考试的方式为统一科目、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发证。
三、培训费用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盐人社〔2011〕247号文件精神,培训费、教材费每人共150元。
四、时间安排
今年继续教育公共科目集中培训仍然采取全脱产形式,由县职称部门集中组织,分期培训。每期集中培训为两天时间,每个专题讲座结束后进行该专题的考试。报名时间为:2011年4月10日—4月20日,报名地点:滨海县劳动人事培训中心(县城人民中路170号滨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楼,联系电话:89196039),培训时间从5月中旬开始至5月底结束,具体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在滨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公布。
五、考核与证书管理
考核方式采取考试与上课考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成绩为考试成绩与考勤成绩之和(考试占80分,考勤占20分),考核成绩合格线为60分。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由县职称管理部门颁发统一印制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六、相关要求
1、报名人数和费用由各主管部门集中汇总报县劳动人事培训中心,同时上报电子版(Excel格式)。
2、县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组织本系统范围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3、今年晋升专业技术资格与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于今年4月底之前,参加所规定公共科目的培训学习,凡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指定公共科目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的人员,2012不得申报晋升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南人字[2006]46号
关于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 登记验证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青岛市人事局《关于实施<青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试行意见》(青人发〔2002〕19号)规定,为进一步做好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验证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学分登记验证的范围和内容
本次学分登记验证的范围和内容为200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自学、著作及科技奖励情况。
二、学分登记验证的方法
各单位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验证时,要严格按《继续教育学分折算办法》(附件1)计算学分,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出具的有关证件为其办理学分登记验证手续,验证时需本单位分管继续教育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凡未经人事部门备案的各类培训班,不计算学分。
三、学分登记验证工作时间安排
本次学分登记验证时间为2006年4月10日-5月12日(具体时间安排见附件2)。各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严格按规定时间携带有关证件原件(复印件无效)到市人事局考试培训中心(珠海路新华书店三楼,联系电话:86172235)办理验证手续,逾期不再办理。
附件:
1、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折算办法
2、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验证时间安排表
二OO六年四月四日
胶南市人事局办公室2006年4月4日印
(共印200份)
附件1: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折算办法
一、培训类
1、参加各级人事部门批准的各类短期班或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学术、技术讲座,凭有关证书,按实际学时或听课时数登记学分。
2、参加省级及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脱产、半脱产等各类培训、进修学习以及高级研修班的,先按实际学习天数计算,再以主办单位颁发的证书为依据登记学分。
参加上述两类培训,学分计算标准一天为5个学时,每5个学时折算1学分。每项培训计算和折算的学分,最多不超过20学分。
3、参加国际和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学术报告)、专题研讨会及高级研修班等,按实际天数计算学时。同时做主题演讲的,以演讲稿等说明材料为依据,分别增计20学分、10学分、8学分、7学分。
4、出国考察学习者,以考察报告或总结(2000字以上)为依据,每次登记3学分;出国讲学或进修者,以进修证书为依据,时间在半个月内的登记10学分;半个月以上至一个月的登记20学分;一个月以上不满二个月的登记25学分,二个月以上不满三个月的登记30学分;三个月以上不满四个月的登记35学分;四个月以上至半年登记40学分;半年以上至一年登记45学分;一年以上的每超过二个月增计5学分。
二、自学类
1、参加国家承认的各种学历教育,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每年登记10学分。参加自学考试者,以单科合格证书为依据,每门登记5学分。
2、参加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以结业证书为依据一次性登记30学分;参加在职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教育者,以学位证书为依据一次性分别登记40学分和60学分。
3、参加所在单位重大技术项目引进、安装、调试和重大技术项目改造期间,以单位出据的有关证明(项目合同、验收报告复印件和单位证明)为依据计算和登记学分,时间在半年内的计10学分,超过半年以上的,每满1个月增计2学分,1年最多可计20学分。
4、经市人事局备案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认定或单位下达的自学计划、自学要求,由单位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将考核情况填入《青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自学申报认定备案表》内,并以此表为依据,将获得的学分计入《青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中。对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自学学时折算学分,原则上累计不超过8学分。
三、科技奖励类
该类继续教育以获奖证书或文件为依据,计算和登记学分。
1、国家科技奖。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计200学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计150学分,二等奖,计100学分。
2、省科技奖。获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计100学分;获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计80学分,二等奖,计60学分,三等奖,计40学分。
3、青岛市科技奖。获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分别计60学分、40学分、20学分。
4、胶南市科技奖。获胶南市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分别计40学分、20学分、10学分。
四、论文(著)类
1、发表学术、技术论文,以发表论文的刊物为依据计算和登记学分。在国外刊物上发表(具有刊号的刊物,下同),第一至第三作者分别计25、22、19学分;在国内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第一至第三作者分别计15、12、9学分;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第一至第三作者分别计10、7、4学分;在青岛市级刊物上发表,第一至第二作者分别计5、3学分。各种内部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计1学分。
2、学术会议交流论文,以主办单位颁发的证书、论文集或会议文件为依据计算和登记学分。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计20学分,全国学术会议交流论文计10学分,省级学术会议交流论文计8学分,青岛市级学术会议交流论文计7学分。有第二、第三作者的,依次递减3学分。
在学术会议上以书面形式交流论文材料的,按下一级会议折算学分。
同一论文按最高级别登记学分,不得重复登记。
3、出版著作、译著,以出版物为依据计算和登记学分。由国家级出版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分别计40、37、24学分;省(部)级出版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分别计30、27、14学分;市级出版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分别计20、17、4学分。
附件2:
一、成立组织 组 长:胡旭明 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周小弟 区人事局副局长 钱逢年 区教体局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 余名奇 杨英东 王德喜 区教体局党委副书记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区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袁长清 程 民
区教体局副局长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 区教育系统工会主席 区人事局公务员管理科科长 区教体局人事科科长 区教体局监察室主任 区教体局职成教办主任 区教体局教研室主任
张承萍 周国庆 朱晓慧 成 员:张仁翠 章新建 胡晓燕 李 黄 敏 明
办公室主任:章新建(兼)成 员:李 农 梁发刚
二、推荐名额 2009 年评选表彰的模范教师和先进工作者共 101 名(含模范 教师 91 名,先进工作者 15 名),其中报 1 人模范教师到市里参 加全国、全省模范教师推荐表彰,其余 100 名接受区及表彰; 2009 年评选表彰的先进集体 15 名(含小学 5 名,初中 5 名、完职中 1 名、普高和职高 1 名、幼儿园 1 名、民办学校 2 名),其中,报 1 个名额到市里参加全国、全省先进集体推荐表彰,其他的接受区 级表彰(具体名额分配情况见附表)。
三、分配原则
1、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线教师倾斜;
2、除模范教师名额分配到学校外,其余表彰类型指标采取学 校自愿推荐,区评比表彰领导小组审核后确定符合条件候选人,
2
再填写正式表格;
3、模范教师名额按照 91 个指标除以全区教师数的商为系数,再与学校教师数相乘,同时按照四舍五入,兼顾表彰面的原则确 定。
四、推荐范围 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评选范围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 构;模范教师的评选范围为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教育系统先 进工作者的评选范围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含副校长)、教育行 政部门干部和教育机构管理人员。近五年来曾获得区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的人员 一般不再参加同一层次评选,如确有新的突出贡献,可推荐参评。民办学校推荐的人选,不包括其外聘
的其他学校在职人员。
五、推荐条件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忠诚人民的教育事 业,求真务实,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模范履行岗位 职责,无私奉献,师德高尚,能够充分展现新时期人民教师和教 育工作者的光荣形象,从事教育工作五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 之一: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热爱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关注留守儿童、转化后进生等方面成绩突出的;
2、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努力推进教育创新,在 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成绩
3
突出的;
3、在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创造性的成果,产 生较高的社会效益;
4、在学校管理、服务和学校建设方面成绩突出。
5、城镇中小学教师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的,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推荐。
六、推荐要求
1、评选推荐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申报、逐级审核的方式进行。
2、评选推荐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好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 则,要按照各类荣誉称号的评选条件,确保推荐质量。各级各类 学校在评选推荐人选时,要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广泛宣传评选条 件和有关规定,充分依靠广大教职工,民主推荐,严格考核,认 真把关,保证推荐工作公正性和透明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 事迹要突出先进性、代表性、典型性。
3、坚持面向基层,注重教学一线。评选推荐重点向农村教育、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倾斜,尤其要向长期在条件艰苦的农村 地区、贫困地区从教的教师倾斜。
4、先进个人的事迹材料首先字数控制在 200 字以内,待确定 为正式候选人时,字数要控制在 3000 字以内,其内容准确、生动、翔实。
5、正式推荐先进个人要在其所在学校进行公示 5 个工作日。
6、严肃评选工作纪律。对未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和规定程序推 荐的单位和个人,经查实后撤销其评选资格,并取消该学校参加
4
下一届评选活动的资格。对在授予荣誉称号工作中有严重失职渎 职或弄虚作假、借机谋取私利、收受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 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七、申报时限 推荐工作分两步进行。各校于 7 月 15 日前先通过 OA 系统将 《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一览表》电子版填写 好后发至区教体局梁发刚同志邮箱。逾期不报视为自动放弃。正式申报材料同时报送电子文档。所有纸质材料采用 A4 纸规 格。
宣城市宣州区人事局
宣城市宣州区教育体
一、河南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情况的特点
近几年, 我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一直呈较快上升态势,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认真梳理、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案件总量持续上升。
2013年, 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案件3.65万件, 其中各级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2.47万件, 同比增长15%, 涉及劳动者2.74万人, 当期审结案件2.11万件 (含2012年未结案件) , 结案率93.7%;各级调解组织共立案受理1.18万件, 同比增加0.3%, 涉及劳动者1.49万人。造成案件总量持续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 当前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 改革处于攻坚期, 也是矛盾易发多发期;另一方面, 随着劳动人事领域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 群众依法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 这也是造成河南省劳动人事争议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的重要因素。
2. 私营企业劳动争议案件数量较多。
从发生争议的单位性质看, 2013年我省各级仲裁机构共立案处理私营企业争议案件1.38万件, 占立案总数的63.8%, 同比增加18.6%;其次是国有企业, 劳动争议案件4100件, 占受理案件总数的18.9%;从发生争议的单位性质来看, 私营企业已成为我省劳动争议的最大发生地。
3. 社会保险类争议较多。
从争议类型上看, 社会保险类争议案件数量最多, 2013年共受理社会保险类争议7968件, 占争议总量的36.7%。其次是劳动报酬类争议, 共5499件, 占争议总量的25.4%。
4. 调解成为案件结案的重要处理方式。
近年来, 我们在处理争议案件时, 大力提倡以调解方式处理劳动人事争议, 实在无法调解的, 再走开庭仲裁程序, 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 取得了明显效果。2013年, 全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1.14万件, 占结案总数的54%, 比去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
二、河南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建设的实践探索
为缓解办案压力, 提高办案时效和质量, 我省调解仲裁系统大力推进仲裁效能建设,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机构逐步完善, 机构效能明显提升, 为仲裁案件及时、依法、公正处理奠定了基础。
1. 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步伐加快。
截至2013年年底, 18个省辖市全部成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县 (市、区) 有116个成立了仲裁院, 县级建院率达72%, 比2012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全省有郑州、安阳、驻马店、三门峡四市实现了仲裁院建设全覆盖。同时, 切实加强仲裁庭标准化建设, 对仲裁院必备的基础设施、办案设备予以明确和细化。从机构性质来看, 18个地市的仲裁院均为事业单位;从行政级别统计, 18个地市的仲裁院中有两个定为副县级, 1个地市仲裁院的行政级别为高配副处, 3个地市仲裁院的行政级别为正科高配, 其余地市仲裁院的行政级别为正科。
2. 仲裁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加大优秀人才选拔, 不断优化人员结构, 合理配备专职仲裁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岗位公开招聘等形式, 把一些能力强、热爱调解仲裁工作、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员选拔充实进来, 积极吸纳律师、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退休的劳动人事法律专业人员担任调解仲裁员。加大培训力度, 形成全省统一指导、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证书、分级培训、全员轮训的培训长效机制。目前, 全省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共1543人, 其中法学专业人员占40.2%。全省从2013年起, 办案时统一着正装、佩戴胸徽, 树立了调解仲裁良好形象。
3. 仲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据统计, 18个省辖市均拥有独立的仲裁庭, 45%的县区也设有独立的仲裁庭。部分地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郑州市本级和13个县区, 仲裁场所的平均面积达到209.2平方米;信阳市标准化仲裁庭建设率达70%;济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立了立案接待室、调解室、仲裁庭, 配备了必要的交通工具、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办案办公设备, 办案条件比较到位。
三、劳动人事仲裁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省人事仲裁效能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与快速增长的劳动人事仲裁工作任务相比, 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相比, 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 部分已挂牌的仲裁院名不副实。
尽管在仲裁院的组建过程中, 各地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但是严格说来, 只有机构独立、职能分离才能真正实现仲裁机构实体化。为了完成组建目标, 一些地方先成立后建设, 导致这些地方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形式上实体化了, 事实上仍然承担着行政职能。
2. 基层仲裁院的办案条件亟待改善。
县区仲裁院办案设施配备参差不齐, 一半以上的县区没有专门的仲裁庭。一些县区的办公和办案场所不分, 没有专门的办案开庭场所, 临时在办公室或者会议室里开庭, 缺乏严肃性。还有一些县区的办案设备简单, 缺少必要设备, 导致调查取证困难。
3. 人员不足和结构矛盾突出。
“案多人少”的矛盾在县区一级的基层仲裁机构尤其突出, 很多仲裁员几乎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同时,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属于法律专业性较强、业务相对复杂的工作领域, 部分在岗仲裁员对劳动政策和法律法规熟悉度不高, 有些缺少实际工作经验, 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
4. 办公、办案经费保障不足。
全省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经费保障不足, 18个省辖市中只有9个省辖市有独立的仲裁经费, 县区基本上都没有独立的仲裁经费。一方面, 国家没有相关细则文件出台, 地方财政在操作上缺少依据;另一方面, 部分地方的财政紧张, 导致一些仲裁院的办公、办案经费不能得到保障。
四、推动河南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建设的几点思考
结合我省仲裁工作实际, 笔者认为, 推进我省劳动人事仲裁效能建设, 要按照“仲裁机构实体化、仲裁人员专业化、经费保障常态化、制度建设规范化”的总体要求, 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1. 要解决好行政与仲裁职能分离问题, 确保“准司法”职能的履行。
仲裁机构实体化就是要剥离其原承担的行政职能, 使之回归仲裁本位, 突出其作为独立的、中立的、体现三方机制的“准司法”机构的特性。在仲裁机构实体化的设置上, 必须要明确性质、级别、隶属关系以及内设机构等问题, 确保鲜明的司法主体地位, 从而让人民群众直观感受到它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2. 要解决好仲裁队伍建设问题, 确保人员素质的提高。
机构问题解决后, 最重要的是“人”的问题。加强仲裁队伍建设,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充实仲裁员队伍, 通过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增加专门编制, 解决专职仲裁员不足的问题, 努力缓解仲裁员工作负荷过重的问题;同时要通过严把“入口”和加强培训等方式, 解决仲裁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3. 要解决好经费保障问题, 确保投入到位。
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 下大力气改变硬件设施滞后的现状, 加大投入, 做到有专门的仲裁庭、有齐备的办公设备等, 保障必要的办公经费, 真正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经费、有专职人员、有工作制度、有业务台账的“六有”目标。
4. 要解决好制度建设问题, 确保管理到位。
浙人考〔2008〕9号
关于做好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考试考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市和义乌市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省直和中央部属在浙有关单位:
根据原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08〕1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将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时间和科目。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定于11月1日进行。具体时间和科目为:
上午 9:00-11:30
专业知识与实务(初、中级)
下午 2:00-4:30
经济基础知识
(初、中级)
二、报考条件和专业工作年限计算。
(一)报考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居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1、报考初级资格:
(1)初中毕业参加工作满10年;
(2)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2、报考中级资格:
(1)初中毕业参加工作满20年且从事经济工作满15年,并担任助理经济师职务满4年;
(2)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从事经济工作满15年,并担任助理经济师职务满4年;
(3)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6年;
(4)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4年;
(5)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从事专业工作满2年;
(6)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1年;
(7)取得博士学位。
上述第(1)、(2)条中对现在国家机关工作和从国家机关调入企事业单位工作未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不要求担任助理经济师职务。
(二)专业工作年限计算。报考条件中涉及专业工作时间期限的,均计算到2008年底。
(三)因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已按有关规定处理,尚在停考期内的考生,不得报名参加该项考试。
三、考试级别、专业设置及试题题型和答题要求。今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仍设初、中级两个级别,专业设置及考试题型、题量均与去年相同。具体专业设置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水路)、运输经济(公路)、运输经济(铁路)、运输经济(民航)、人力资源管理、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和建筑经济等15个,报考人员根据工作实际选择其中1个报考。试题题型均为客观题,考生答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考生应考时,应携带黑色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橡皮、卷(削)笔刀、计算器(无声、无编辑存储功能)。试卷题本空白处可作草稿纸使用,不再另发草稿纸。
四、网络报名、现场报考条件审查、网上交费、考试用书征订及要求。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采用网络报名和订书、单位初审、现场报考条件审查和交纳书款、网上交考试费的方式进行。网络报名时间统一定于4月30日至5月8日,届时,报考人员登录浙江人事考试网(网址:)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按报名系统流程的要求,如实填写《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表》(以下简称《报名表》),同时上传电子证件照片。上传电子照片的要求为2007年以后拍摄的本人免冠白底正面彩色证件照,jpg格式,照片的宽和高比例为1:1.4,照片文件大小应为10-20k之间,并不大于200×280像素,不小于80×110像素(电子照片处理帮助请见浙江人事考试网的“办事指南”栏目)。需要订购考试用书的人员同时填写《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征订单》(以下简称《征订单》,见附件2)。网上报名联系电话:0571-88396764、88396769、88396652(传真)。报考人员填写完成并确认无误后,需下载打印《报名表》、《征订单》(打印的《报名表》、《征订单》上的信息必须与报名系统填写的信息一致)和“网上交考试费通知单”(附件1)。《报名表》上须粘贴与网上上传照片同版的二寸彩色证件照1张,并在诚信声明处签名,经所在单位或业务主管部门初审同意盖章后,于5月7日至9日,按属地原则到设区的市(含义乌市)人事(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报考条件审查和订购考试用书。在杭的省部属单位(省部属单位的区分请见浙江人事考试网的“问题解答”栏目)的人员到省人事考试办公室办事窗口(杭州市莫干山73号金汇大厦一楼大厅,上午8:30—11:00,下午2:00—5:00)进行现场报考条件审查和订购考试用书。
现场进行报考条件审查时,首次报考人员须提交《报名表》、网上交考试费通知单、所在单位出具的从事专业工作年限证明(附件3),及学历(学位)证书(在国(境)外取得的,需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务聘任书、身份证(军官证)的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往年已参加过该项考试的重考人员,只需提交《报名表》、网上交考试费通知单、原准考证(或成绩单)和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需要订购考试用书的人员还须提交网上填写后下载的《征订单》(含领书凭证,订单上须有订书者签字),并现场交纳相应的书款。
各市人事(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在进行报考条件审查时,必须严格掌握报考条件。对符合报考条件的,须收下《报名表》、专业工作年限证明,及学历(学位)证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务聘任书复印件各1份,并在报考人员提交的“网上交考试费通知单”上盖章(没有盖章的无效)后退回给报考人员。对需要订购考试用书的人员,请收下其提交的《征订单》和书款,并在“领书凭证”上盖章后退回给订书人员。
请各地在报考条件审查结束后,即对已通过报考条件审查人员的“报名序号”进行采集(使用“条码枪”扫描《报名表》上的条形码,或手工准确输入《报名表》上的“报名序号”,操作说明请见浙江人事考试网的“办事指南”),并于5月16日前以E-mail形式上报省人事考试办公室。《报名表》等报考材料由各地留存。考试用书《征订单》经汇总后与相应的书款一并于5月22日前报送省人事考试办公室,逾期不再补订。
经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请于5月21日至30日登录浙江人事考试网在网上交纳考试费用。
未按时到现场进行报考条件审查的人员,或未按时交纳考试费用的人员,均视为自动放弃考试报名。
已在网上交费的考生,请于10月28日至31日登录浙江人事考试网下载打印“准考证”等资料,并按“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凭本人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军官证、护照或带有照片的户籍证明)和“准考证”参加考试。
五、考务组织、工作计划及要求。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点考场设在省直和各设区的市(含义乌市)。阅卷工作由省统一组织实施。请各市人事(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严格按照今年的考试工作计划(附件4),认真做好各项考务工作。
六、考试用书的征订说明。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人考中心函〔2008〕28号通知要求,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由省人事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征订和发行。鉴于省人事考试办公室的经费已由省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管理,无法垫付书款,故对今年的经济考试用书实行“款到发书”的办法,请各地务必在5月22日前正式上报订数的同时,将书款汇到浙江省省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账号:***18211,开户行:建行杭州体育场路支行,请注明“经济考试用书款”)。省里在收到书款后确认征订并将书运往各市。
各市人事(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对考试用书的宣传、征订和发行的组织管理工作,本着对考生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考试用书的征订服务工作,严禁推销盗版书和强行搭配其他书籍。在征订考试用书过程中应提醒考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相关法规出台的实际情况,对财政税收、运输经济(公路)、运输经济(水路)、人力资源管理、房地产经济、建筑经济等6个专业初级、中级共12种经济考试用书重新编写,以往年度版考试用书不再使用。
(二)除上述6个专业,工商管理等9个专业和经济基础知识共20种考试用书采取勘误的方式进行修订。已有2007年版考试用书的考生,可于6月20日后在中国人事考试网有关栏目下载相关考试用书的勘误表。
(三)2008年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书中附有电子辅导光盘,定价为每册55元。
七、考试信息处理。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信息采用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下发的《人事考试管理信息系统PTMIS》进行管理。网络报名和交费工作结束后,省人事考试办公室于6月27日前将考生的报名信息下发到各市,请各市及时导入PTMIS系统,认真做好考场编排和试卷预订等工作,务必于9月1日前将试卷预订单(附件5)报省人事考试办公室。10月30日前由省人事考试办公室派专人专车将试卷运送各市。各市在试卷预订和清点交接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核实考试人数、试卷科目和数量,并按规定做好试卷的保管工作。考试结束后,各市派专人专车于11月3日前将试卷、答题卡等送回省人事考试办公室。
八、收费标准。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改价格〔2004〕1108号和省财政厅、物价局浙财综字〔2006〕141号文件规定,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标准为每人每科40元(含上交国家每人每科4元),由考生在网上交费。各市的监考、场租等考试费用由省人事考试办公室根据各市确认人数按每人每科25元的标准拨付。考生需要缴款票据的,在考试当日到考点指定教室领取或由监考人员发放。
九、建立考试指挥班子。各市应建立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指挥班子,并于10月23日前向省人事考试办公室上报考试指挥班子组成人员名单、值班人员和值班电话及参加考试人数、考点数和考场数。
十、成绩公布。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在国家下达合格线后予以公布。届时,考生可登录浙江人事考试网查询和下载考试成绩。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点分布范围广,报考人数多,组织实施工作难度大。各市人事(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考试工作的领导,做好各个环节的考务工作。要严格掌握报考条件,加强考场管理,维护考试纪律的严肃性。对弄虚作假和违反考场纪律者,一经发现,将按人事部第3号令和浙江省人事考试的有关规定处理,以确保考试工作的公平、公正。
附件:1.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交考试费通知单
2.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征订单
3.从事专业工作年限证明
4.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计划
5.2008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卷预订单
二○○八年四月十六日
主题词:人事
经济
资格
考试
通知
抄送:省人事厅。
浙江省人事考试办公室综合科
临组通字„2008‟77号
文件
中共临沂市委组织部
临沂市人事局 关于命名表彰临沂市选调生工作先进单位
临沂市优秀选调生的通报
(2008年12月15日)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部门和选调生接收单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着力健全选调生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培养、管理和使用制度,切实加大培养使用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广大选调生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端正思想、扎根基层,立足岗位、刻苦实践,胸怀全局、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建设富强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为鼓励先进,发挥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进一步激发各接收选调生基层党委、单位和广大选调生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决定,授予兰山区南坊街道党工委等31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临沂市选调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赵复志等50名同志“临沂市优秀选调生”荣誉称号。
全市各接收选调生基层党委、单位要向先进集体学习。学习他们政治坚定,把握大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习他们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增强选调生工作活力;学习他们高度重视选调生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办法,不断完善选调生工作机制,推进选调生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学习他们重视培养、加强管理,创造条件、放手使用,采取有效措施,搭建成长平台,促进选调生健康成长。
全市广大选调生要向先进个人学习。学习他们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习他们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群众观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学习他们适应时代要求,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科学技术和法律法规等知识,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学习他们自觉加强修养和锻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同拜金主义、享乐 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学习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扎根基层、真抓实干,乐于吃苦、甘于奉献,谦虚谨慎、廉洁自律,时刻保持良好形象,更加健康地锻炼成长。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保持先进性,再创新业,再建新功。
全市各级组织部门、选调生接收单位和广大选调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开拓进取,拼搏奉献,为建设富强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和经济文化强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选调生工作先进单位名单、优秀选调生名单
选调生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共31个)兰山区
南坊街道党工委
白沙埠镇党委 罗庄区
罗庄街道党工委
册山街道党工委 河东区
共青团河东区委
刘店子乡党委 郯城县
马头镇党委
李庄镇党委 苍山县
大仲村镇党委
沂堂镇党委 莒南县
大店镇党委
涝坡镇党委 沂水县
许家湖镇党委
黄山铺镇党委 蒙阴县
垛庄镇党委
桃墟镇党委 费 县
费城镇党委
方城镇党委平邑县
平邑镇党委
铜石镇党委 沂南县
共青团沂南县委
青驼镇党委 临沭县
临沭镇党委
郑山镇党委 临沂经济开发区
芝麻墩街道党工委 法院系统
兰山区法院政治处
罗庄区法院政治处 检察院系统
兰山区检察院政治处
平邑县检察院政治部 公安系统
平邑县公安局政治处
蒙阴县公安局政工科
优秀选调生名单
(共50名)
兰山区
赵复志
臧艳丽
王 健罗庄区
贾世云
黄金蓉
李汝华河东区
王海滨
张维兵
王永刚郯城县
王广玉
侯素云苍山县
巩娟娟
李因波莒南县
王玉征
胡晓东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 朱保镇党委副书记 区计生协会副会长 傅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区水务局科员 区委组织部科员 区委组织员办公室副主任 区纪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汤河镇镇长助理 杨集镇党委副书记 黄山镇党委组织委员 卞庄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 尚岩镇副镇长 县教育局副主任科员 坪上镇镇长助理、团委书记7
沂水县
王林墩 团县委副书记
鞠太明 龙家圈乡乡长助理 蒙阴县
任广友 蒙阴镇镇长助理
公维艳 坦埠镇镇长助理 费 县
王合义 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孙永丽 薛庄镇宣传统战委员平邑县
闫国红 资邱乡党委书记
田中华 白彦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沂南县
潘 旭 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
刘艳芳 界湖镇党委宣传委员 临沭县
王方兴 临沭镇党委副书记
苗运全 县委组织部知工办主任、干部科长 临沂经济开发区
陈倩倩 芝麻墩街道办事处科员
孙瑞婕 梅家埠街道办事处宣传干事 法院系统
密启娜 市中级法院审判员
胡 才 市中级法院助理审判员
徐李明 河东区法院审判员
冯少辉 郯城县法院审判员
张丽丽 莒南县法院助理审判员
赵顺廷 沂水县法院审判员兼团支部书记
马其超 临沭县法院研究室副主任 检察院系统
樊 凯
周海侠
徐 超
李积国
崔西印
王 健
王爱红 公安系统
庄 明
于升亮
王友聚
张海龙
鲁 浩
刘亚屏
高 婧 市检察院书记员 罗庄检察院检察员 河东区检察院检察员 费县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 蒙阴县检察院助理检察员 临沭县检察院助理检察员 郯城县检察院检察员 市公安局巡警支队科员
【云南省人事厅文件】推荐阅读:
云南省移民文件02-18
云南省人才培养07-21
云南省物业管理规定06-26
云南省教育厅项目07-06
云南省核桃产业分析09-13
云南省安全生产费09-15
云南省公务员申论09-17
云南省民办教育机构10-03
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简历06-19
云南省能源审计实施细则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