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考研北邮(共2篇)
本人13年考研,录取学校北京邮电大学张平导师组,工学硕博连读。想到哪里写哪里,思路比较乱,大家将就着看吧,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首先送给大家一句话:最后坚持下来的孩子都有学上。(信不信由你)
本人基本情况:大学前三年成绩在36名左右(总人数100人左右),只拿过一次学习方面的奖学金,还是三等,250元。挂过科,模电,死在了老戴手上。基础就是真么个情况,在考北邮的孩子里算是比较烂的。正式确定考北邮实在大三上(貌似很早的样子哈),本来一直想考本部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吧,决定考北邮了。
今年通信专业考研情况:貌似通信专业每年考研率都挺高的。本部威海深圳16个左右(深圳居多),北邮8个,东南1个,电子科大2个,其他的就是一些非主流的学校研究所还有调剂的。
北邮一些情况的介绍: 今年通信专业有8人考上北邮,电信3人。通信8人中有3人在信通院,4人在电子院,1人在光研院。电信3人全在信通院。通信电信考北邮的难度 今年我感觉是近几年最简单的一年,只要你能考到310分以上都会有学上的。的。北邮最难考的院是信通院,去年6月30号信通院初试由两门改成三门,导致报信通的人减少600多人。所以今年分数线比去年下降了30分(信通院院线今年工学院线300工程295)明年难度会稍稍增加吧。由于北邮是直接报老师的,所以存在很低的分找到很好 的老师的情况,这个就看你的运气了(今年林家儒组就没招满,去年最低分380多)。大组的话一般得看实力,小组的话一般分比较低(我说的一般哈)。北邮有三大牛导张平,王文博,杨大成。杨大成曾说过不要外校不要女生(他是这么说,实在想去也可以挑战一下,初始分考高了没有理由不要你)除这三大牛导之外像林家儒,郭军等组实力也非常强,难度都不太小。像一个或者两个老师一个组的这个每年分数可能会有一些波动的。咱学校去北邮的孩子每年都在增加。
我的学习方法:这个仅供参考,看看玩玩就行了,别太当真。由于我喜欢听老师讲在看书,所以报了个高联全程(喜欢自己看书的孩子可以略过这些,感觉有做广告嫌疑的也可以略过)专业课买的灰虎网的视频(考北邮的资料全在这里面了,自己下载吧)。政治:我个人感觉还是报个班的,跟着老师来,选择十一上课的那个,暑期不要去上哈。十一上完课后每天造成读一下讲义(我买过红宝书,风中劲草,个人建议还是跟着辅导班来吧)。其实政治这玩意,考得分都差不多(可别以为都差不多就不学了哈)。个人感觉肖秀荣的书比较经典。数学:我是看过完整版的潘鑫老师的课,到后期复习的时候我还经常拿出来看一下,感觉非常实用。数学这玩意就是做题,其实大家的套路都差不多,就是李永乐系列的书,做就行了。用一样的书,就看谁复习的扎实了。概率论可以网上下载一下李永乐的视频,配套他的辅导讲义(做了辅导讲义全书部分的线代时间不够的话就可以不用做了),问题不大了。概率论我是上了王世安的课后做的复习全书,老头讲的挺不错的。数学就是多做题,今年大家都反映数学比较难,但是我们几个考了130多分的交流起来都说数学挺简单的,所以还是按部就班的好好做题吧。你不好好做题吃亏的是自己,一上考场就检测出来了。英语:我的英语比较烂,最后只答了53(丢人啊)。少说点。现阶段就是精读课文,记忆课文中不认识的单词,短语。英语得一直坚持,我开始学得多,中间放下了一段时间,所以悲剧了。英语作文,我建议报一下商志的作文班。模板的坏处是,得不到非常高的分,但是也得不到低分。至少他没错误。自己写的话哪错了可能都不知道啊,基础好的孩子可以自己写。专业课:按灰虎网介绍的方法学吧。我专业课答了107(信通院上国家线的孩子们的评价分是100左右),北邮专业课不太好弄。尤其是想考信通的孩子们,得准备三门。合理安排好时间(我最后留给真题的时间太少了,考得有点悲催)
出了成绩之后:我加上复试一共去过三次北京。每次的情况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哈。第一次:出了成绩后一周半左右。本来打算去找找招生(张平组有专门负责招生的老师)看看自己的排名的,由于自己比较2,看错了老师的位置,没有找上。找到了自己想跟的老师,把自己的简历给老师看了看。老师问了我3个问题:本科学校,本科排名,保研了没。其余的时间就是跟大家去其他院投投简历。在那没事就回来了。回来后给负责招生的老师打了个电话,老师说成绩中等偏下。第二次:本来打算第二次是出了国家线去的。可是还没出国家线的时候接到了北邮光研院的老师的电话,让我去参加调剂面试,我说我还在学校,不在北京。我看看差不多该去第二趟了。找到招生老师,问了问一些情况。去找上次找的老师不在。郁闷,心想实在不行下去去找另一个老师吧(张平组另一个老师主动联系过我)。中午在旅馆,哇偶,老师给我打电话了,说我是工学最后一名,复试表现的好的话就是工学,不好的话就是工程。当时心里那个高兴啊(我当时理解的是我是这个老师下的工学最后一名)。第二天坐上公交车回家了,半路老师打来电话,没敢接,我就知道没好事,自己当时想的是先去火车站把票退了再给老师打电话。到了车站给老师打电话,没太说明白,打了个的回的学校,尼玛,两会啊,堵车啊,花了130.最后到学校还比地铁慢。到了后老师说邓刚老师(联系过我的那个老师)联系我了,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了,我是说你你是张平组的工学最后一名,我已经没有工学名额了。老师当时就劝我去别的老师那读个工学。我跟老师说:读工程我也跟着你。老师说:你为啥非得跟着我呢?你回去好好想想吧,每年都有人为了工学去了别的老师那。下午重新买了车票回家了,路上给老师发短信说,想好了,就跟着老师读工程。老师说,好好准备复试吧,我知道了。第三次:第三次就是去复试了,之前一直没有联系老师,怕老师说不要我了。体检了政治审查什么的都不重要。专业课笔试:这个非常不重要。英语面试:每个组情况不太一样,张平组是相当的水啊,跟博士对对话,念一段英语文献并翻译。有的组需要自我介绍的。这个你得提前打听好。专业课面试:这个每个组也不一样,有的组时间长有的组时间短。张平组依然很水啊,9个老师群面你自己。3分钟左右的样子。上来一个老师问,你是哈工大的的?我说,我是威海校区的,老师说,奥,你不是哈尔滨过来的啊(能听出老师那种失望)。另一个老师问,当时保研了是吧?我说,没有,分数不够。最后陶大老板(我老师的老师,他们一块做项目)开始问了几个实质性的问题。先是问了建模的一些东西。然后问了对通信的认识,胡编了点。老师问正交频分复用的原理,开始胡编,老师都说不对,其他老师也在提示,不会啊。跟老师说:我不太会。然后就结束了。
复试完后:回学校的火车上,看见群里说出结果了,找个人看了看。告诉我是工学。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找的那个老师不要我了。赶紧给老师发了个短信。老师回复说你还是跟着我。哇,顿时那个高兴啊,老师不知道从那给我弄了个工学名额。当时跟老师说得是你只要给我工学我就读博(大部分人不想读博的)。
写在最后:还是最上面说的那句话坚持下来的孩子都有学上。既然决定了考研就好好复习,别在那以各种方式来玷污考研!!玩手机,打电话,你怎么这么忙?不带手机上自习能死啊 ?你的付出在最后终究会有一个满意的答复。考得不好的就是没有好好复习,整天扯淡扯淡,考上才怪!!有毅力有上进心坚持下去最后一定能考上。最后两句话送给大家。第一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不要想我能不能够成功,尽自己最的努力。别到考出成绩来差几分的时候在那后悔,没有用,已经晚了,早干嘛去了?第二句:人生能有几回搏 此时不搏何时搏!这句话是我在决定考张平组的时候别人送给我的一句话。希望对大家起到那么一点点的鼓励左右。
说好的稿子,拖到快截止了才动笔...为什么说是学渣,因为这段时间我在准备毕业清考...下面进入正题,说说通信工程跨考408的一些问题,个人意见,谨慎参考。
一、个人情况
本科专业通信工程,排名60%左右,对信号什么的不太感冒,觉得太抽象,更喜欢做Coding和前端的东西,所以很早就决定考408。
考研成绩是320,数学102,英语51,政治55,专业课112。
二、关于专业课
专业课可能是跨考的同学最关心的,就先说,408有四门专业课:
1.数据结构。
通信工程的数据结构是一门必修课,408考试的范围也基本没有超出这门课的范围,多了B+和B-树之类的,理解起来应该没有多少难度。
2.计算机组成原理。
本科有一门课叫“微机原理”,相比起来“计算机组成原理”要少了汇编语言的知识,在其他方面(比如内存系统和指令系统)要讲得稍微深一点,理解起来也不会很困难。
3.操作系统。
这门课本科没有学过,但是“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联系很紧密,在内存管理和进程管理上基本可以对照着看。如果你平时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那么这本书里面所讲的内容平时应该或多或少的听说过
(比如进程和线程、虚拟内存、FAT32和NTFS等等),学习这门课的时候是很容易就能形成知识体系、事半功倍的。
4.计算机网络。
这门课是大三上学期的一门专业选修,建议想考408的同学选上这门课。虽然是选修并且期末是开卷考试,但是这门课本身比较浅显,大部分内容只需要记忆和理解,而不需要计算和运用。
在408中占的分值也比较少(25分),学习起来难度也不大。
不过这门课还是比较有用的,能让你对整个互联网的架构形成一个概念,对今后的科研或工作都有不少帮助。
(我会告诉你方Sir面试的时候问过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区别吗?)
三、关于参考资料
1.数学。
基本上就是全书吧,感觉660题难度有点偏大,我感觉花太多时间不太值。不过这也可能是我分数比较低的原因...然后是一定要早做套题!
第一遍全书看完以后就开始做,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查漏补缺。
你可以不会做这道题,但你一定要知道这道题考的是哪章哪节哪个知识点。前期可以先做模拟题,把所有的真题留到12月份以后再做,对整个真题的出题思路有一个整体印象。
我就是做套题做得太晚,血的教训啊。
2.英语。
我的建议就是,不要死背单词,像那种拿着词典从A背到Z的真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买两本阅读书,每天两篇,做完以后把里面的单词挨个查一遍,就差不多了。注意这个时候不要做真题,真题总共就那么几套,做完就没了。
最好也是留到12月份以后再做,一年一年的做,可以对照着每年的英语平均分和错误率来看出题思路:
这一年阅读平均分偏低,下一年的阅读就稍微简单一点;
这一年社科类的比较多,下一年自然科学就比较多等等。
3.政治。
强烈建议12月份以后再看政治,看早了没有用。
教育部的那个官方教材也别买,废话太多,找不到重点。
我是以风中劲草为复习基本书的,感觉其实一般,不知道其他复习教材怎么样。
肖四任四和其他一些预测题还是很有用的,其实基本上哪个大章考几题都是确定的,考前看看预测题,理一下答题思路就差不多了。
4.专业课。
王道不解释,真心做的很不错。
买了书,还可以经常去王道论坛上看看,有不懂的题发在上面,解答也挺快的。每年的大纲、真题、考试要点什么的王道论坛都有,用过的都知道。
真题也是一样,等到最后一起做,做套题的时候注意控制时间,考试的时候两个小时就只做两个小时,一分钟都不要超过。
如果平时不训练,真正考试的时候是很难在规定时间把题目做完的(又是血的教训!)。
四、关于复试
计算机院的复试有由三个部分:笔试、机试、面试。
机试都是一样的,但是笔试和面试应该各个组都会不一样,我的经验仅供参考。
1.笔试。
10分钟,总共两道题,一道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简答题,一道英文短文翻译,一般都是翻译,写不完,不过好像没什么关系。
2.机试。
计算机院的机试都是有开发环境的,像写Java的Eclipse什么的,不用担心要用记事本写代码。总共4道题,难度递增。
平时多在九度OJ上练练,熟悉输入输出的方法,其他的就看平时数据结构的基本功扎不扎实了。
考研版置顶帖有历年的真题,可以优先看看。
3.面试。
首先要说的就是简历!千万不要再简历上写“精通XXX”...我以为这已经是常识了,没想到还真有人敢写。
一般来说计算机院的正式面试之前都会有一个预面试,预面试是群面,正式面试是单面,两个面试都需要交简历。
1)群面。一般就是挨个问为什么考研,本科做过哪些项目等等。
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问题(比如我面试的时候有个小姑娘说准备当老师,考了教师资格证之后发现那边要求硕士以上文凭,所以就来考研了......),一般都没问题。本科做过拿得出手的项目,一定要写在简历里,面试时好好介绍一下,老师最看重的就是动手能力。
没有项目也没关系,挑几个你比较喜欢的课程复习一下,老师问起来不要在一些基本概念上犯迷糊就成。
2)单面。压力比较大,四五个老师对着你,一上来会用英语问你一些很基本的问题,比如你学校叫什么名字,你专业叫什么名字,用英语回答
(这个可能每个人问的都不一样,仅供参考)
然后就是跟群面一样问一些专业问题了,不过这次比较详细一点。
五、关于联系老师
我想说的是,一定要提前联系老师!
我看到好多人都是面试的时候还不知道哪个是自己报的老师,闹了不少笑话。我觉得联系老师没有一个具体的界限,越早越好,我自己是在考研之前就已经联系好老师了。
等到分数线出来,十几个人同时联系老师,你从这么多人里面脱颖而出对老师产生好印象就比较难了。
复试并不是跟初试一样是死的分数线,它的录取是弹性的、跟大程度跟老师对你的印象有关,所以尽早让老师对你有个好印象是很重要的。
面试的时候时间有限,很难把你的优点充分展示出来。
不管你是科研能力强还是工程能力强,都尽可能让老师知道,这样才能在复试中占尽优势。
六、关于二战
本来打算结尾了,看了一下其他同学的经验贴,决定还是多说两句。
个人觉得,如果不是真的发挥失常,少考了三四十分,二战真的没有必要。
时间是最宝贵的,如果你不是确定第二年能考上研,拿一年的时间去赌这一个文凭真的不值得。
工作以后很多政策比如转正定级、评职称,都是需要硬性的工作年限的,甚至落户买房买车,很多大城市也是需要缴纳一定年限的三险五金的。年富力强的时间也就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你浪费一年就少一年,想二战的同学们不妨再仔细考虑一下读研是否真的值得拿时间去赌,也许你之前看得并不是那么清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