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杯英语演讲范文
总 则
大赛介绍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与“‘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共同举办、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公益赛事。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于 2002 年创办,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已成为全国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语演讲赛事;“‘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于 2012 年启动,旨在推动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引领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两项大赛以高远的立意和创新的理念,汇聚全国优秀学子,竞技英语表达与沟通艺术。同一赛场,两个舞台,既各具特色,又互促互进,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展示外语能力、沟通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综合平台。英语演讲与写作能力是国家未来发展对高端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端人才外语能力、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两项大赛的设置,将以演讲和写作两大能力的提高为“驱动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赛题将以国际化人才要求为标准,融入思辨性、拓展性和创造性等关键要素,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开拓其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素养。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与“‘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覆盖面广,选手代表性强;比赛遵循国际规则,赛程科学,赛制严谨,程序规范;评委专业,评判严格,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奖项设置合理,师生共赢,奖励丰厚。
主办单位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合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组织形式
主办单位与合办单位联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指委会)等机构组成 2014“‘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与“‘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组委会,负责制定大赛的章程和赛题。大赛日常工作由组委会秘书处承担。各省(市、自治区)复赛承办单位按照章程要求成立复赛组委会,并报送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备案。
组织机构
一 顾问委员会(以姓氏拼音为序)
彭 龙(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胡文仲(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金永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
李朋义(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
二 指导委员会
主 任 王守仁(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仲伟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委 员(以姓氏拼音为序)
何其莘(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贾国栋(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金 艳(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黛琳(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石 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孙有中(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王海啸(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文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杨治中(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stephen e.lucas(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总校交流艺术学院教授)
主 任 蔡剑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
副主任 杨治中(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徐建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
委 员(以姓氏拼音为序)
(一)秘书长:常小玲
(二)成 员:李会钦 李淑静 李 萍 韩 磊 陈 静
周 静 何 研 贺 娜 张 婕 刘相东
五 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100089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9号外研社大厦3506室
联系电话:(010)88819992 / 9570;传真:(010)88819496 赛 制
组织形式 2014“‘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包括“地面赛场”和“网络赛场”两种形式。“地面赛场”比赛方式与往届相同,每复赛区前3 名选手(全国共90 名)参加全国决赛。“网络赛场”在大赛官网进行,除通过“地面赛场”获得决赛资格的选手外,所有符合大赛参赛资格的选手均可报名参赛。在“网络赛场”评选中,排名前30 的选手(名额不作区域限定)有资格参加全国决赛。主办单位还将邀请港、澳、台选手参赛,与“地面赛场”的90 名选手、“网络赛场”的30 名选手共同角逐大赛冠、亚、季军。篇二:2015“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写作 大赛阅读大赛
关于举办2015“外研社杯”全国英语
演讲大赛/写作大赛/阅读大赛的赛事通知
一、大赛介绍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和“‘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公益大赛。
(一)演讲大赛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于2002年创办,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已成为全国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语演讲赛事。
(二)写作大赛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于2012年启动,旨在推动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引领高校外语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三)阅读大赛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于2015年全新举办,旨在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为他们提供阅读实践的机会和自我挑战的舞台。
三项大赛以高远的立意和创新的理念,汇聚全国优秀学子,竞技英语表达与沟通艺术。同一赛场,三个舞台,既各具特色,又互促互进,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展示外语能力、沟通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综合平台。
二、主办单位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三、承办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参赛资格
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不包括在职研究生),35岁以下,中国国籍。
五、报名方式
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写作大赛/阅读大赛的选手,请认真阅读各参赛须知,填写参赛报名表:详见附表。2013、2014级学生请以班级为单位将电子版报名汇总表发给大学英语任课教师。
注意:报名表请直接粘贴到邮件正文里,请勿发送附件(详见附表)。
六、截止日期
所有选手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7月5日下午5时前。
七、参赛注册
八、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91-3987778 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5年6月8日
附件 1.2015“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参赛须知 2.2015“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参赛须知 3.2015“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参赛须知 4.参赛报名表 2015“‘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包括“地面赛场”和“网络赛场”两种形式。
一、地面赛场
初 赛
复 赛
组织方式:以省为单位,由各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组织成立复赛组委会,承办复赛。
比赛时间:2015年11月2日前须完成复赛,决 赛
参赛资格:各省复赛前3名选手,以及网络赛场前30名选手。比赛地点:北京
比赛时间:2015年12月5日—11日
二、网络赛场
初 赛
比赛方式:现场写作,不允许携带电子设备,不允许使用网络。比赛时间:2015年9月(详情请关注校园网最新公告)。比赛地点:河南理工大学
复 赛
各初赛赛点的特等奖获奖选手进入复赛。
复赛时间:2015年10月17日、10月24日、10月31日,时间均为9:00-11:00。同一时间比赛的省采用相同赛题。
比赛题目:比赛开始时当场公布。赛题为议论文写作1篇、说明文写作1篇,每篇长度为500词左右,写作时间共两小时。
比赛方式:现场写作,使用大赛专用写作评阅系统进行操作。比赛不允许携带电子设备,不允许使用网络。
决 赛 复赛结束后,各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将获得决赛资格的3名选手向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报名参加全国决赛。大赛组委会不接受选手个人直接报名。
比赛地点:北京
比赛时间:2015年12月9日9:00-12:00 比赛方式:现场写作,使用大赛专用写作评阅系统进行操作。比赛不允许携带电子设备,不允许使用网络。组委会统一提供词典。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分为“模拟赛”和“大赛”两个阶段。
一、模拟赛
正式比赛前,大赛组委会将举办模拟赛。学生自愿报名,在大赛官方网站注册后直接参加模拟赛。
比赛方式:登录大赛官方网站,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赛事系统中线上参赛。每次模拟赛持续三天,选手可以在三天内选择任意时间上网参加模拟赛。(详情见每次模拟赛具体通知。)
二、大赛
初 赛
比赛方式:现场阅读,不允许携带电子设备,不允许使用网络。比赛时间:2015年9月
比赛地点:河南理工大学。
详情请关注校园网最新公告。
复 赛
组织方式:以省为单位,各初赛赛点的特等奖获奖选手进入复赛。比赛时间:2015年10月17日、10月24日、10月31日,时间 均为14:00-16:00。同一时间比赛的省采用相同赛题。
比赛方式:登录“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赛事系统,现场线上答题。
决 赛
参赛资格:各省复赛特等奖获奖选手(限3人)。比赛地点:北京。
比赛时间:2015年12月9日。
比赛方式:登录“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赛事系统,现场线上答题。篇三:2013“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通知
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文件
〔2013〕06号
关于2013“‘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通知
吉林省各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院、部、系、室∶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英语演讲赛事。按照大赛章程(见附件二)的规定,各省初赛、复赛在各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的指导和组织下进行。为此,我会就本次大赛初赛、复赛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
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35岁以下,中国国籍。在职研究生、曾获得往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出国奖项的选手不包括在内。
二、参赛注册
有参加比赛的选手必须在2013年11月20日前到大赛网站填写相关信息。
三、初赛
1、组织单位。各高校大学外语教学院(部、系、室)负责组织实施。每个初赛赛点应有不少于20人参赛。参赛学校应保证本校符合参赛资格的学生有公平的报名参赛机会。
2、比赛环节。可包括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回答问题等部分。
3、演讲题目。定题演讲题目为:when socrates meets confucius(每位选手必须在本题目下加小标题)。即兴演讲题目各校自定。
4、评委组成。评委人数不少于5人,有条件的学校可聘请外籍教师担任评委。
5、赛场布置:组委会秘书处提供统一宣传海报模板和赛场背板设计模板(电子版),参赛院校也可自行设计,但必须包含大赛名称(?‘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主办单位名称。
6、初赛时间。10月18日前。
7、初赛结果。请各校将参加复赛的学生名单于10月18日前,上报至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秘书处(请将附页的回执表发至:limeng@jlu.edu.cn)。
四、复赛
1、复赛名额分配。吉林大学6人;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各2人;其他本专科学校各1人。
2、复赛时间。2013年11月17日(周六)上午8点(如有变化,另行通知)。
4、复赛分本科组、独立学院组和高职高专组分别计分排名。
5、复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命题演讲。每位选手3分钟,内容详见外研社网页上的竞赛规程。第二轮:即兴演讲。每位选手2分钟,回答问题1分钟。每位选手抽到即兴演讲题目后,给3分钟的准备时间。即每位选手在前一位选手上台演讲时抽即兴演讲题目,依次类推;届时不到场抽题者取消比赛资格。
6、复赛顺序。按抽签顺序进行(早7:30选手抽签)。望各校积极做好初赛的宣传与组织工作。联系电话:0431-85166292;联系人:李萌。
附件一:2013?‘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复赛回执表 附件二:竞赛章程
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2013年6月4日 抄报:
大赛组委会,省教育厅高教处,吉林省外语学会
附件一:
2013?‘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复赛回执表
附件二:
2013“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章程
(讨论稿)
一、总则
大赛介绍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共同举办,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全国性赛事。
大赛于2002年创办,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已成为全国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语演讲赛事。大赛以高远的立意和创新的理念,汇集全国优秀学子,竞技英语表达与沟通艺术,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展示英语沟通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综合平台。
英语演讲能力是国家我未来发展对高端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端人才外语能力、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赛题将以国际化人才要求为标准,融入思辨性、拓展性和创造性等关键要素,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开拓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素养。大赛覆盖面广,选手代表性强;比赛遵循国际规则,赛程科学,赛制严谨,程序规范;评为专业,评判严格,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奖项设置合理,师生共赢,奖励丰厚。
主办单位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合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组织形式
主办单位与合办单位联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指委会)等机构组成2013“‘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组委会(名单略),负责制定大赛的章程和赛题。大赛日常工作由组委会秘书处承担。各省(市、自治区)复赛承办单位按照章程成立复赛组委会,并报送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备案。
二、赛制
参赛资格
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35岁以篇四:2015“‘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章程 2015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章程
总 则
大赛介绍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和“‘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公益大赛。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于2002年创办,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已成为全国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语演讲赛事;“‘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于2012年启动,旨在推动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引领高校外语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于2015年全新举办,旨在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为他们提供阅读实践的机会和自我挑战的舞台。三项大赛以高远的立意和创新的理念,汇聚全国优秀学子,竞技英语表达与沟通艺术。同一赛场,三个舞台,既各具特色,又互促互进,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展示外语能力、沟通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综合平台。
英语演讲、写作与阅读能力是国家未来发展对高端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端人才外语能力、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三项大赛的设置,将以“读”、“说”和“写”三大能力的提高为“驱动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赛题将以国际化人才要求为标准,融入思辨性、拓展性和创造性等关键要素,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开拓其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素养。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和“‘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覆盖面广,选手代表性强;比赛遵循国际规则,赛程科学,赛制严谨,程序规范;评委专业,评判严格,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奖项设置合理,师生共赢,奖励丰厚。
主办单位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合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组织形式
主办单位与合办单位联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指委会)等机构组成 2015“‘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与“‘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组委会,负责制定大赛的章程和赛题。大赛日常工作由组委会秘书处承担。各省(市、自治区)复赛承办单位按照章程要求成立复赛组委会,并报送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备案。
组织机构
一 顾问委员会(以姓氏拼音为序)
韩 震(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胡文仲(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金永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
李朋义(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
彭 龙(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文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二 指导委员会
主 任 王守仁(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仲伟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委 员 何莲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何其莘(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贾国栋(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蒋洪新(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金 艳(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黛琳(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石 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孙有中(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王海啸(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向明友(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治中(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赵 雯(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stephen e.lucas(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总校交流艺术学院教授)
三 组织委员会
主 任 蔡剑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
副主任 杨治中(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金 艳(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文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徐建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
委 员 陈永捷(上海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陈宗华(海南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崔 敏(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崔卫成(青海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樊葳葳(湖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何莲珍(浙江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李霄翔(江苏省高等学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李 旭(天津市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正栓(河北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刘建达(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俊烈(安徽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卢保江(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马占祥(内蒙古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毛思慧(澳门理工学院贝尔英语中心主任)
乔梦铎(黑龙江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石 坚(四川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王健芳(贵州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文 旭(重庆市外文学会会长)
吴松江(福建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吴亚欣(山西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徐志英(云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杨广俊(河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杨俊峰(辽宁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杨 跃(陕西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余渭深(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袁洪庚(甘肃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韩晓玲(山东省本科教育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凡贵(湖南省高教学会大学外语专业委员会会长)
张国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张文霞(北京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赵国杰(江西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周玉忠(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四 组委会秘书处
(一)秘书长:常小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
(二)成 员: 李会钦 徐一洁 李 萍 赵 颖
韩 磊 贺 娜 周 静 何 研
五 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 100089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 19 号外研社大厦 3506 室
联系电话:(010)88819992 / 9570/ 9471 赛 制
组织形式 2015“‘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包括“地面赛场”和“网络赛场”两种形式。“地面赛场”比赛方式与往届相同,每复赛区前 3 名选手(全国共 90 名)参加全国决赛。“网络赛场”在大赛官网进行,除通过“地面赛场”获得决赛资格的选手外,所有符合大赛参赛资格的选手均可报名参赛。在“网络赛场”评选中,排名前 30 的选手(名额不作区域限定)有资格参加全国决赛。主办单位还将邀请港、澳、台选手参赛,与“地面赛场”的 90 名选手、“网络赛场”的 30 名选手共同角逐大赛冠、亚、季军。
参赛资格
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不包括在职研究生),35 岁以下,中国国籍。曾获得往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出国及港澳交流奖项的选手不包括在内。
比赛方式
(一)地面赛场 初 赛
组织方式:各参赛学校作为初赛赛点,由本校外语院(系)或大学外语教学部负责组织实施。所在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可给予协助与支持。
参赛资格:每个初赛赛点应有不少于 20 人参赛。参赛学校应保证本校符合参赛资格的学生有公平的报名参赛机会。
比赛时间:根据本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公布的时间安排举办,确保在本省(市、自治区)复赛之前完成初赛。
比赛环节:可包括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回答问题等部分。可参考大赛决赛形式。演讲题目:定题演讲可参考大赛决赛题目,也可自定。即兴演讲题目自定。篇五:2014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2014“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校内选拔赛)报名通知
各学院: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与?‘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共同举办、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公益赛事。两项大赛以高远的立意和创新的理念,汇聚全国优秀学子,竞技英语表达与沟通艺术。同一赛场,两个舞台,既各具特色,又互促互进,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展示外语能力、沟通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综合平台。?重庆市第二十四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写作大赛暨2014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写作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将于11月2日在西南大学举行,为做好我校此次竞赛的组织工作,现将校内选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二、竞赛时间和方法 演讲大赛:
校内初赛定于2014年9月25日(星期四)下午14:30-17:30在六教楼举行,竞赛形式:命题演讲(3分钟),命题演讲题
目:change the unchangeable。
校内决赛定于2014年10月16日(星期四)下午14:30-17:30在六教楼举行,竞赛形式:命题演讲(3分钟)+即兴演讲(2分钟),命题演讲题目:change the unchangeable。写作大赛:
校内初赛定于2014年9月25日(星期四)下午14:30-17:30在六教楼举行,竞赛形式:现场命题写作
校内决赛定于2014年10月16日(星期四)下午14:30-17:30在六教楼举行,竞赛形式:现场命题写作
三、校内初、决赛具体安排
1、报名时间:9月10日——9月18日
2、报名方式:请各学院将学生报名表(纸质和电子各一份)在9月20日前交/传到6113办公室陈奇老师处(电话:
3、奖励方式:通过初、决赛最终将选出1名英语专业同
学和1名非英语专业同学代表我校参加重庆市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选拔赛,1名英语专业同学和1名非英语专业同学代表我校
近年来, 二语习得研究和语料库语言学逐渐得到更多的重视, 而词块在语言本身和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词块也逐渐成为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研究界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词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注意, 对其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研究也从对语块的理论介绍扩展到实证研究的方向。刁琳琳 (2004) 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词块能力的实证性研究发现发现词块能力与语言综合能力及具体语言技能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丁言仁、戚焱 ( 2005) 以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二语词块运用能力和二语口语、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 发现与语法知识相比, 词块知识对口语、写作成绩具有更强的预测力, 借用词块的能力与口语水平密切相关, 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能够借用更多的词块。马广惠 (2009) 以英语专业学生二语限时写作为对象语料, 和英语本组语写作者的说明文进行对照研究后发现:有三分之一的词块使用和本组语的频率接近, 但是三分之二的词块使用频率低于本组语, 且某些词块存在过度输出的情况, 说明学生在词块的使用上和本族语使用者还存在较大差距。张霞 (2010) 以跨多个句子成分CC (multiple clause constituent) 为例,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察了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使用不同功能性词块的趋势、词块功能和分布的交互数据, 发现二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词块使用和功能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别, 同时对于不同功能的词块在句子中出现的位置也有不同处理方式。王蕾、陈婵 (2013) 通过调查英语学习者复述故事中词块的使用情况, 发现学习者在词块的使用频率和准确度上存在差别, 词块的记忆和使用能力存在差距, 并且母语对二语词块使用有正相关影响。
从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 词块处理和运用能力是判断二语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且大部分的研究还表明二语学习者的词块运用能力普遍低于英语本组语者。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以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且内容主要基于写作或限时口语考试等, 鲜有针对不同高层次二语学习者或是其他形式的口语输出方式因此, 本文以一组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试图探讨其二语词块知识和使用情况。
2 词块定义
词块是指在写作、交流中出现频率高于单个单词出现频率的现象, 同时其表达方式和意义较为固定。词块没有较为固定的具体含义, 它既可以表示自然语言中可以被整块提取的短语结构, 又可以表示英语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语言是由大量的词块构成的, 词块又是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合理使用词块能丰富文章的表达。通过文字比较来看, 能熟练使用英语词块的文章表达要比不能熟练使用词块的表达丰富得多, 大量的形容词语块的使用能使表达生动形象, 大量的连词词块的使用能使表达连贯通顺。
词块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按结构分类、按功能分类、按成分词数分类、按出现频率分类, 以及按紧密程度分类。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对词块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中所运用的词块分类方式主要有按功能分类、按成分词数分类和按出现频率分类。
词块的熟练使用有助于对单词、语句的整体认知, 同时整体把握单词、词组的记忆。在英语学习中, 掌握词块尤为重要。
3 研究对象及其采集
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中词块的识别与提取, 主要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 (Biber, et al., 1999) 和多方印证法 ( Schmitt, etal. , 2004; Simpson-Vlach & Ellis, 2010) 。基于语料库的方法主要依据是词块出现的频率和分布的标准, 即在语料库中, 某词块出现的频率和分布达到一定标准的语言片段, 即被视为词块;多方印证法及在给定的录音稿中听辨相应的词块, 根据不同听辨者识别的结果进行对比, 最终得出频率使用较高的词块, 这种方法是识别词块的最佳方法。上述两种方法均在研究对象的采集中利用到。
本文以参加2013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参与者在第一部分定题演讲中口头表达的输出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在语料采集时, 尽量保持了演讲稿原貌, 由于是演讲, 自由性较大, 不可避免会存在语法、用词的错误, 甚至思路不够连贯或逻辑混乱的情况。
在语料采集中, 删除了语音不清、错误表达、语音支吾的部分。本次研究共采集演讲稿30篇, 共计一万多词, 单篇演讲稿长度为300~500词, 平均长度为每篇375词。演讲主题为When Socrates Meets Confucius。
4 研究过程
首先, 将采集的语料进行分类, 包括记叙性文章、议论性文章以及描述性文章。然后对每类文章进行词块提出, 两人分别提取, 然后进行比对, 最终两人提取结果相同率达到95%。其次, 将词块分类为二词词块、三词词块、四词词块和多词词块, 再根据词块性质二次归类。
综合词块的定义及性质分类, 提取的目标词包括以下几种。
1) 动词词块, 例如:encourage sb. to do sth.result in, find out等;
2) 名词词块, 例如:various kinds of, hundreds of, all sorts of等;
3) 连词词块, 例如:as well as, apart from, on the other hand等;
4) 介词词块, 例如:in front of, in the middle of, because of等。
从30 篇演讲稿中, 共提取出347 个目标词块, 其中二词词块121个, 占总数的34. 8%;三词词块182个, 占总数的52.4%;四词词块34 个, 占总数的9.7%;多次词块10 个, 占总数的2.9%。
Biber等人 (1999) 的研究证实, 在英语的口语使用和书面语语料中, 三词词块的数量是四词词块数量的10 倍。本研究语料所提取的三词词块没有达到四词词块的10 倍, 但三词词块和四词词块的比例接近6:1, 三词词块数量明显多于四词词块, 和英语本族语者词块使用分布大致相同。另外, 347个目标词块在语料中出现的总频数为3000 余次, 总文本数为10000 余词, 词块使用比例达到三分之一。
从词块的使用类型上分析, 每篇演讲稿使用不同类型词块的平均数量为3.5 种, 平均每一百词出现0.88 种, 不足一种, 这说明了演讲者在使用英语词块上不够丰富, 比较欠缺。
5 研究结果
在提取的347 个词块中, 动词词块数量最多, 共计139 个, 占词块总数的40.1%, 每篇演讲稿中平均出现的动词词块的频率为4.6次。
其次为名词词块, 共计119 个, 占词块总数的34.3%, 每篇演讲稿中平均出现的名词词块的频率为4.0次。
连词词块, 共计73个, 占词块总数的21.0%, 每篇演讲稿中平均出现的连词词块的频率为2.4次。
介词词块, 共计16 个, 占词块总数的4.6%, 每篇演讲稿中平均出现的介词词块的频率为0.5次。
总体分析结果表明, 每个词块在演讲中平均出现2.8 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词块在演讲稿语料中没有出现过度使用的情况。同时这一结果也表明了, 演讲者在词块的使用上和本族语使用者存在差距。词块的习得和掌握的要求之一就是需要二语学习者能在写作和日常对话中熟练使用常见词块。虽然本次语料分析的对象是水平较高的英语使用者, 但是他们在词块使用上还有所欠缺。
由于演讲主题是When Socrates Meets Confucius, 因此In my opinion和On my own这样表达个人观点的词块使用得就相对较多。其他几类词块属于丰富演讲内容。由此可见, 文体的不同、表达任务的不同、语境的不同都会限制词块类型的使用, 同时会影响词块类型使用频率。
6 结论
通过对语料的使用频率及使用特点具体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1) 被研究对象使用英语词块的类型, 按频率由高至低排序分别为动词词块、名词词块、介词词块、形容词词块以及连词词块。
2) 演讲者不能完全流利自如地使用词块用以口头表达, 使用种类不够丰富, 词块使用比较单一, 词块使用重复率较高。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创始于1997年,每年举办一届,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语口语赛事。 “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及中国教育电视台承办。历经十几年品牌积淀和不懈努力,“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的权威性、规模以及品牌影响力已被全国广大的英语教师及在校大学生所认可,在高校中享有盛誉。十几年来,已有累计1000余所高校精心培训选拔优秀人才组队参赛。
1997年至2001年,大赛初创时的规模仅限于邀请全国范围内的8支到16支高校代表队直接参赛,上海交通大学获得首届“外研社杯”冠军。此后的几年内,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分别夺得冠军殊荣。随着比赛名声的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学校渴望加入“外研社杯”参赛。地区预赛制度应运而生。每年全国开设6个到8个赛区,每个赛区容纳12支队伍报名。如此一来,参赛名额明显增加,极大满足了高校英语学习者的需求,也鼓舞了大家的热情。
2005年,“外研社杯”大胆向国际化赛制迈出第一步,转制为全美大学生辩论赛的通用模式——美国议会制持续推广和培训,最终使广大英语学习者熟悉了赛制、磨练了语言、锻炼了思维。由此开始,被“外研社杯”赞助出国参赛的冠、亚、季军队伍,屡屡代表中国在各项国际和洲际辩论赛中获得大奖。比赛也同时走上了商业化合作的道路。卡西欧有限公司、剑桥大学出版社等高端品牌先后成为“外研社杯”的赞助单位。大赛为合作伙伴储备了优秀的人力资源,也将良好的企业形象植根于高校学子心中。
大赛影响
为使“外研社杯”辩论赛与“辩论界的奥林匹克”——世界大学生辩论赛制度接轨,2010年经过大规模的赛前培训,“外研社杯”更上一层楼,采用“四队辩论制”这一世界最先进的赛制。每轮英国议会制辩论比赛中有4支辩论队同场,每队2人。支持辩题的队伍称为“正方”,驳斥辩题的队伍称为“反方”。正、反两方分别由两支队伍构成,并分别发表开篇陈述和总结陈词。每一支队伍都需要与另3队进行竞争,最后决出第一名至第四名。至此,比赛的赛制和日程安排真正实现了国际化,并将长期保持下去。
2013年11月2日,第十七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总决赛在外研社大兴国际会议中心打响最后决战。本届大赛历时5个月,全国6大赛区共有超过400所高校参赛。经过校选赛、地区赛、总决赛3个赛阶层层选拔,来自四川大学代表队的喻静、陈婧斩获桂冠,中山大学梁亿鹏、沈凌获得亚军,清华大学周小琪、魏洪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秋雨、吴维皓获得季军。宋鸽、安贺喜、谢雅琪等7名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陈光浩说:“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成功举办了17年,今年辩题扣时代脉搏、社会变革的热点话题,体现了时事性、政策性和人文性,引领青年学子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韩震则肯定了英辩赛中的“思辨”魅力,大赛将英语学习从狭隘的纯语言视野里解放出来,打开了思辨空间,激发批判性思考和创新精神。
经过十余年发展,该项赛事不仅规模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比赛水平也日益提升。大赛主裁判长何京锴认为:“本次参赛选手专业背景更加多元化,有更多非英语专业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来,并且表现出众。由于赛事已举办多届,规模不断扩大,所以有更多更强的队伍参赛,赛事的整体水平越来越高。”
2016“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演讲稿 “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演讲稿
Honorablejudges,ladiesandgentlemen: Todaymytopicis’Nuclearpower:ablessingoradisaster?’
WhenthefirstatomicbombwasdroppedonHiroshima,Japan,theworldwasthrustintoatomicage.Meanwhileinthecommenceofcoldwarandduringitslongterm,ithadsettheworldintofearandpanicofnuclearwarmanytimes.Butovertheyears,nuclearpowerhasfounditswaytopromotegoodnessforhumankind.Itpromisestoprovidecleanandefficientenergyforthecenturiestocome.Sowhethernuclearpowerablessingoradisaster? Thereisnofirmanswerforthisquestionfrommyownperspective.Ladiesandgentlemen,myveryinitialcontactwithnuclearpowerwasfromaTVprogrammecalledGreenSpacewhereIsawforthefirsttimehownuclearpowerhadchangedpeople’slivesandwhatithadleftfortheresidents’livingaroundChyrnobilnuclearpowerplant.Unfortunately,Itwasasadstory.MyheartsankwhenIsawaboyinfantappearonthescreensmilingwithbigbluesparklingeyes.Hewassocuteandadorablejustlikealltheotherkidsbuthewasblinded.What’smore,hehadtoreceivemedicaltreatmenteverydaytoalleviateradiationdamage,butstillstoodlittlechanceofgrowingup.LaterIlearnedthatinappropriateoperationandequipmentdesigndefectwasresponsibleforthetradegy.Eightyearshaspast,butthepictureofthatboy’ssmilestillappearsinfrontofmeandremindsmethatnuclearpowercanbealivingdevil.However,withtheincreasingdepletionofresourcesandtheinstantdemandforenergy,cleanandefficientnuclearpowermayseemthebestchoice.Asanoldsayinggoes’Everyswordhastwoblades.’Nuclearpowerisdangerous,yetefficient;environmentaldevastatedyetclean;expensiveyetsustainable.Itisamatterofhowweuseandhowwetreatit.Whilelet’sbeyondallthis,whethernuclearpowerablessingoradisaster,it’sours’choice.Thankyouforlistening!6
一、活动背景:
经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合办的全国性英语演讲赛事“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原CCTV杯 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即将进行,大会旨在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激励英语学习,培养思辨能、展现综合风采、培养优秀人才的平台,同时为中西文化架起一座促进文化沟通、增进国际交流的渠道。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我系决定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的选拔。
二、活动目的:
① 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营造校园英语学习的浓厚氛围。
② 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学以致用,提高学生们英语口语技
能。
③
④ 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同学们全面发展。迎接即将来临的全国“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在我院
选出优秀的选手参加校级选拔,从而参加江苏省的选拔。最终参加全国的“外研社杯”比赛。
四、活动时间:2012年9月
五、活动地点:D楼3楼学生会办公室
六、活动对象:口腔医学系全体学生(请12,11级的同学踊
跃报名)
七、活动内容:
每位选手自由确定题目,但必须围绕主题演讲,且每个人的演讲既不能太短也部能太长,大概保持在5分钟左右。总活动时间在1-2个小时,活动当天安排部内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选手的选拔工作。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1人 二等奖2人 三等奖3人 优秀奖若干 本次比赛为系内初赛为校级选拔选手
十、活动前宣传及报名方案 :
1、由系学生会学习部将比赛通知下发到各班学委,并鼓励同学积极参加报名。并在赛前做好报名的统计任务。
2、委托系学生会宣传部提前出好宣传版,并放置在教学楼或是学校新街口对活动进行宣传。
3、在比赛前对参赛选手进行签到,确定演讲的顺序。
十一、活动当天的具体活动流程 :
1、提前教室,并于活动当天我部人员提前30分钟左右到达会场对会场进行布置,并且请宣传部的人帮忙写好黑板字。
2、邀请嘉宾和评委团进行入座,以及安排各班同学和参赛选手的就座。
3、比赛正式开始,主持人致开幕词并且介绍到场的评委、嘉宾。
4、主持人介绍比赛的规则评分细则。
5、选手根据比赛前的签到顺序进行比赛。
6、其间主持人向观众及选手公布结果分数,同时由评委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提问
7、所有同学完成比赛及评分后,主持人上台宣布选手成绩
8、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9、工作人员负责作好后期工作。
十二、比赛后期工作:
1、整理好活动场地
2、组织活动的部门就活动的举办情况进行总结
注:比赛过程时刻保持会场安静。安排与会人员有序的进场和退场。
口腔医学系学生分会
学习部
附录:评分规则:
比赛具体评判标准如下:
1演讲内容(占40%):要求紧扣主题,观点鲜明,内容生动,具有创意性,演讲结构清晰,论据充足,逻辑性强;2语言表达(占35%):要求语音准确,语调准确,表达流畅,富有感染力;
3仪表风范(占20%):要求仪表大方,举止得体,富有表现力,能够灵活运用表情和身体语言与观众交流。
4时间控制:(占5%): 要求能够合理控制演讲时间(演讲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评委打分表
贵州大学初赛通知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英语演讲赛事。
大赛旨在以立意高远的主题、严谨规范的流程和丰富多样的形式,通过各地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以及主办单位有组织、分层次的选拔,为全国大学生创造一个激励外语学习、展示综合能力、选拔优秀人才的平台;同时,比赛的举办将有力推动高校英语教学,创新教学内容,展现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发展。
参赛资格
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35岁以下,中国国籍。在职研究生、曾获得往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出国奖项的选手不包括在内。
参赛方式
符合参赛资格的高校学生可直接向本班英语任课老师、本校外语院(系)或大学外语教学部咨询、报名和参加初赛。
第1阶段 海选
时间:2012 年10月16日下午2点-6点
内容:定题演讲,每位选手演讲时间为3分钟,题目为:
“What We Cannot Afford to Lose”(要求每位选手在本题目下加小标题)。地点:逸夫西楼大外部办公室
第2阶段 贵州大学复赛
比赛时间:2012 年10月19日下午6:30点
比赛程序:定题演讲:每位选手演讲时间为3分钟,题目为:
“What We Cannot Afford to Lose”(要求每位选手在本题目下加小标题)。回答问题:由提问评委就选手定题演讲内容提两个问题,选手回答时间为每个问题1分钟。比赛地点:管理学院二楼报告厅
联系电话:8292039,8292038
联系人:吴老师
贵州大学教务处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1年“外研社杯”(原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福建赛区决赛于11月26日在龙岩学院举行,来自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等20多所省内高校共60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我校10级商学系李璇同学荣获特等奖,08外语系郑晓东同学荣获一等奖,10数创学院叶洋同学荣获二等奖。其中,李璇同学将代表福建省参加12月5日到9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总决赛。继连叶海获得2010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后,公外学生已连续2年获得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福建赛区特等奖。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前身为“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及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性英语演讲大赛。被誉为全国水准最高的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在全国高校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大赛旨在以丰富的内容与严谨的形式,通过各地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以及主办单位有组织、分层次的选拔,为全国大学生创造一个激励外语学习、展示综合能力,培养优秀人才的平台,多角度展现选手的演讲水平与综合能力,着力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培养思辨能力与文化沟通能力。
本次比赛邀请了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林大津教授、福建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吴松江教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杨信彰教授,吴建平教授、以及龙岩学院副校长来永宝和美籍教师Debra Sanders等10位专家担任大赛评委。共分命题演讲、问题回答、即兴演讲三个环节。比赛开始后,所有选手们按照抽签序号一一上台进行三分钟的定题演讲。选手们以“A word that has changed the world ”为主题各抒己见,精辟透彻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每位选手都以熟练的英语、敏捷的思维、宽广的知识面、恰如其分的演讲技巧震撼了在座的评委。最终来自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及我校厦门理工学院的三位选手披荆斩棘,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整场比赛高潮迭起,选手们为在场观众呈现了一场扣人心弦的精彩比赛。
该项目自今年4月份在我校启动以来,吸引了我校学生的极大关注,大赛校级初赛和省级复赛在理工校园里掀起了英语演讲学习与英语应用的热潮。选手们此次所取得的成绩既离不开他们平时的勤奋刻苦学习,也得益于外语系苏恩老师和李疆彤老师等多位老师的精心指导。近年来,我校外语系结合课程改革,强化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指导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我系历年来十分重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在积极进行大学英语第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以英语文化节为主打品牌、学生英语发展中心为载体、英语花园、英语竞赛为特色,在老师的指导下,常年开展外语文化节、英语花园、英语演讲、写作、戏剧、外文歌曲、配音等第二课堂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应用英语的意识,又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拓展了学生综合素质。近两年来,先后有多名学生在全国和福建省英语应用类比赛中获奖。
学生英语发展中心
由社联主办、社联学生英语协会承办的英语演讲比赛于11月08日晚在C-303和C304教室拉开序幕。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活动旨在激发广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提高对英语口语训练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口语水平,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现自我,激励他人的舞台。
此次大赛面向全院学生,共有来自09、10级各班的130名选手参加。本次大赛经过激烈的海选和复选后共有17名选手进入决赛!11月17日在A-211教室举办最为精彩、激烈的决赛!为了比赛的客观公正特别邀请了外语系英语教师黄洁、郑瑞、左雪成、黄琳以及疯狂英语工作部教师汤昆和张玉友助教担当此次大赛的评委。比赛现场反应热烈,掌声不断。各个选手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充分运用了形体语言来展现自己的青春激情和自信风采,其中有几位选手地道流畅的语音语调赢得了评委很高的评价和观众热烈的掌声。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董珊同学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由武晓丽同学和张婷婷同学获得,第三名由陈佳妮同学、吴梦宁同学、丁风云同学获的,优秀奖由王莎莎等同学获得!
If I Had a Time Machine, I Would Travel to Tang Dynasty My dear friend, last night I had a weird dream— I was knocked by a box named Pandora.I was so curious and eager to open it.To my surprise, nothing flied out but a sound “My girl, Here is an invisible time machine, it can fulfill your dream, tell me where you want to go.But the premise is to convince me of your reason, if succeed, just travel" Ok, please be my judges and you will get something unexpected.If I had a time machine, I would choose Tang dynasty to enjoy my time because I can be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To start with, being the centre of the world at that time, Tang dynasty was culturally liberal and free.People around the world come to the capital city to admire her positive spirit, indulgent, and comprehensive culture.Now it is time to get to know their values and how different cultures affect people’s thinking patterns.Once we are aware of the skill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e will not get confused by some intercultural cases.Instead we have an overview of the situation and truly take hold of it.With the awe for culture diversity, we can’t help but show respect to their culture, Compared with ours;we probably learn something special and meaningful to add to
our culture, which promotes the culture integration in return.In such a way we broaden you horizon and expand our world.Naturally the mental health contributes to physical health, especially the attitude towards beauty standard.The Tangnese viewed overweight as beauty, and they didn’t encourage the diet aimed at losing weight.Take one of the four beauties, Yang Guifei, for example, who wa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instream aesthetic standard, was favored by the great emperor Tang Xuanzong.They allowed overweight and respected it and even admired it.They tended to find the underlying beauty in the seemingly ugly outlook shared by our contemporary people, But that doesn’t mean they disliked slim, they allowed people to be themselves, they respecte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ncouraged it by action, which was also a kind of soft cultural power with much influence on the subjects'subconscious.Thirdly, without the anxiety of being overweight, people can have more energy to focus on something meaningful, to devote to their hobby, to better themselves.In the real world because of the so called test-oriented examination system, I have to deal with the difficult science which is not to my liking and not my career direction in the future.But things are different
now;I can choose not to be chained to it.I’d like to study the liberal arts including the mysterious history and geography, and some instruments like the zither.They contribute to my peaceful mind and the inner tranquility which is not easily found in people in the modern times.So it makes me closer to my inner world and better my personality.All in all, I enhance my spiritual cultivation and refine the character.To sum up, if you want to choose a place where you have access to open your mind b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let people accept who you are both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Tang dynasty will be the perfect place to consider, Now ladies and gentlemen, do you think my explanations are qualified? If it is, the box says you are also qualified to travel with me.Let’s go!
【外研社杯英语演讲范文】推荐阅读:
2024“外研社杯”演讲比赛报告04-04
外研社英语基础模块10-09
外研社八年级英语语法12-09
外研社二年级英语知识点11-16
外研社六年级英语期末工作总结10-03
外研社英语三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反思10-10
外研社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 英语教案10-11
英语:教学反思5(外研社九年级下)01-28
外研社英语高一必修二三单元教案03-13
外研社三年级小学英语起点3A全册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