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共10篇)
引导语:有的女人恋爱时让男友宠着自己,结婚后仍然要老公百般宠着自己,却忘记做为一个女人应该做的份内之事。这样的女人是不懂得爱情的。下面这些书中精选的句子如果刺痛了你心中的某个角落,那就认真的把书看完吧,你会受益匪浅。
1、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圆舞》
2、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原来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甜言蜜语,多数说给不相干的人听。——《她的二三事》
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开到荼蘼》
4、爱得不够,才借口多多。——《紫薇愿》
5、最佳的报复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发出的冷淡,干嘛花力气去恨一个不相干的人——《我的前半生》
6、获取一颗没有被人进攻的经验的心,也就像夺取一座没有守卫的城池一样。(《茶花女》)
7、无论做什么,记得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流金岁月》
8、如果爱一个人,千万不要与他同居或是结婚。维持一个辽阔的距离,偶遇,可以爱慕的目光致敬,轻俏温柔,不着边际地问:“好吗?”一年一次已经足够。——《绝对是个梦》
9、结婚与恋爱毫无关系,人们老以为恋爱成熟后便自然而然的结婚,却不知结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人可以结婚,简单得很。爱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我的前半生》
10、两个人的适配是一种内心感觉,而不是一种视觉,千万不要因满足视觉而忽视感觉。——《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11、能够哭就好,哭是开始痊愈的象征。——《绝对是个梦》
12、我的归宿就是健康与才干,一个人终究可以信赖的,不过是他自己,能够为他扬眉吐气的也是他自己,我要什么归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胭脂》
13、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变形记》
14、凡事想别人感激,那是必然要失望的。——《故园》
15、我也想清楚了,婚姻根本就是那么一回事,再恋爱得轰动,三五年之后,也就烟消云散,下班后大家扭开电视一齐看长篇连续剧,人生是这样的。——《独身女人》
16、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越是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星之碎片》
17、做一个女人要做得像一副画,不要做一件衣裳,被男人试完了又试,却没人买,试残了旧了,五折抛售还有困难。——《喜宝》
18、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伪君子》)
19、人为感情烦恼永远是不值得原谅的,感情是奢侈品,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恋爱过。恋爱与瓶花一样,不能保持永久生命。——《城市故事》
20、生命像流水,这些不快的事总要过去,如果注定一辈子要这么过,再不开心也没有用。——《女人三十》
21、在各种事物的常理中,爱情是无法改变和阻挡的,因为就本性而言,爱只会自行消亡,任何计谋都难以使它逆转。(《十日谈》)
22、爱情应该给人一种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儿子与情人》)
23、已去之事不可留,已逝之情不可恋,能留能恋,就没有今天。——《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24、我在女人跟前经常失败,就是由于我太爱她们了。(《忏悔录》)
25、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6、盲目可以增加你的勇气,因为你无法看到危险.(《格列佛游记》)
27、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
28、生活中无论有什么闪失,统统是自己的错,与人无尤,从错处学习改过,精益求精,直至不犯同一错误,从不把过失推诿到他人肩膀上去,免得失去学乖的机会。——《阿修罗》
29、现今还有谁会照顾谁一辈子,那是多沉重的一个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不易居》
30、宽宏大量,是惟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巴黎圣母院》)
31、昨晚,我梦见自己又回到了曼陀丽庄园。(《蝴蝶梦》)
32、人一定要受过伤才会沉默专注,无论是心灵或肉体上的创伤,对成长都有益处。——《花解语》
33、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难处。——《我们不是天使》
34、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玫瑰的故事》
35、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生活得更好,乃是为你自己。——《忽而今夏》
36、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岂是一项艺术,简直是修万里长城,艰苦的工程。——《玫瑰的故事》
37、有能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一群受人影响。——《喜宝》
40、聪明人,无谓争意气。——《连环》
41、做人要含蓄点,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蔷薇泡沫》
42、谁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情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好兵帅克历险记》)
43、悲伤使人格外敏锐。(《约翰.克里斯朵夫》
44、咱家是猫。名字嘛……还没有。(《我是猫》)
45、水里照出的是自己的脸,内心反映的是自己的为人。经.旧约》)
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Carton[1] (1966) 发表了“The‘Method of Inference’in Foreign Language Study”, 认为学习者所具有的善于推理性以及有效地合理地推理的能力不尽相同。Rubin[2] (1975) 在TESOL Quarterly发表了“Wha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 标志着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进入新阶段。Stern[3] (1975) 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有目的、有意识的一些想法和学习技巧。Wenden&Rubin[4] (1987) 指出外语学习策略是能够直接影响语言学习并且有助于学习者构建的语言体系发展的策略。根据Oxford&Nyikos[5] (1989) 的观点, 外语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提高第二语言技能而有意识地采取的行为、步骤和方法。20世纪90年代后,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呈现多角度、多层面的新趋势, 重点转向如何进行外语学习策略的训练, 并与自主学习的研究结合起来。如O’Malley&Chamot[6] (1990) 将他们的研究建立在认知理论框架上, 试图将认知理论与外语习得理论相结合, 解释学习策略的实质, 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优化学习过程、加强语言知识和信息知识的记忆而采用的技巧或其他有意识的行为。Wenden[7] (1998) 指出, 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并调节为之所作出的努力而使用的心理步骤或操作。文秋芳[8] (1996) 在《英语学习策略论》中提出了国内最早且较系统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框架, 即学习策略包括观念和方法两个子系统。以上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重点阐释了外语学习策略的内涵, 即外语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能, 以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 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体系。
二、外语学习策略的分类
关于外语学习策略的分类, 目前受到广泛认同的有以下五种: (一) Oxford (1990) [9]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有无直接关系的标准将外语学习策略划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 (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弥补策略) 和间接策略 (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 。它被认为是最系统、最容易接受的分类方式, 但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是平行的, 没有显现出不同策略间的高底程度。 (二) O’Malley&Chamot[6] (1990) 根据认知理论框架, 将外语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虽然此分类曾被广泛采纳, 但它着重认知过程的管理, 而忽视了对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管理。 (三) Cohen[10] (1998) 根据运用策略的目的, 将外语学习策略分为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 但由于没有涉及元认知策略, 且使用时很难区分具体策略属于学习语言或运用语言, 所以实际使用较少。 (四) Wenden[7] (1998) 基于信息加工理论, 把外语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认知策略和自我管理策略。此分类简单明确, 却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社会-情感策略。 (五) 文秋芳[8] (1996) 在借鉴、总结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外语学习环境特点将外语学习策略划分为两大类: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此分类既重视学习策略与学习过程的关系、学习策略与学习材料的关系, 又强调管理策略的通用性和对语言策略的管理功能, 易于理解和掌握。尽管以上研究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分类不一致, 但除了Cohen (1998) 以外,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即都提出了具有管理功能的元认知策略或管理策略, 用于外语学习的计划、管理和评估。
三、在高职外语教学中有效实施外语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研究者们对世界不同地区、不同语种的学习者进行的实验性研究初步证实, 学习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主性;策略训练应成为外语教学课程的一部分 (O’Malley&Chamot[6], 1990;Oxford[9], 1990;Cohen[10], 1998) 。Willing[11] (1989) 强调指出, 策略训练与培养语言技能一样重要, 应该列入课程大纲。可见, 外语学习策略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外外语学习策略训练方法主要有Oxford[9] (1990) 的八步训练模式、O’Malley&Chamot[6] (1990) 的四步训练模式, 以及Cohen[10] (1998) 的以策略为基础的训练模式。根据外语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我国高职外语教学的实际, 我认为应该将此三种训练模式相结合, 将外语学习策略训练融入外语教学内容, 并提出以下四种在高职外语教学中有效实施外语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一) 深入研究学情, 制订外语学习策略训练方案
进行外语学习策略训练之前, 高职外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学情, 制订外语学习策略训练方案。目前, 高职的英语班级人数普遍为50—70人, 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策略, 更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外语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选择意向等信息。此外, 教师在课外也应多与学生沟通, 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对自己学习的评价, 以及对教师策略教学的评价。教师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 结合高职特定的外语教学环境来制订外语学习策略训练方案, 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外语学习策略训练。
(二) 科学、系统地指导学生掌握外语学习策略知识
高职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外语学习策略训练融入外语教学内容, 将各种学习策略的名称、内涵及可行性传授给学生, 通过典型范例讲解、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 让学生结合语言内容进行策略训练, 科学、系统地指导学生在不同语言情境中练习、使用策略, 使策略获得正迁移, 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习善学者的学习策略, 帮助学生做到:关注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从上下文猜测意义、监控自己的外语行为, 以及积极参与对语言学习有益的活动等;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各种学习策略, 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三) 帮助学生探索并找到符合学习实际的个性化外语学习策略
外语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 其使用要因人、时、事而异。由于受文化背景、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学生所采用的策略不一定能够实现学习目标。因此, 高职外语老师要善于调查和分析学生所使用的外语学习策略,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个体的策略, 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学习进程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帮助学生通过写学习计划、学习日记等渠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分阶段进行监控和评估, 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具体特点探索并找到符合自己学习实际的个性化学习策略, 提高自己调整和应用学习策略的能力, 达到外语运用的自动化, 实现学习目标。
(四) 优化高职外语教材建设
教学材料在外语学习策略训练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根据高职学生选择学习策略的特点来编制将外语学习策略融入课本的教材, 将外语学习策略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个章节中充分体现外语学习策略训练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深入研究教材, 将学习策略训练结合到实际的教学计划或者课程标准中;也可以借鉴具体的外语学习策略来设计教学活动;或者把外语学习策略融入到听、说、读、写、译五项外语技能的训练中, 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尤其是善学者的学习策略, 帮助学生完成外语学习任务, 达到外语学习策略训练的有效性。
四、结语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让学习者了解外语学习策略的内容来发展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高职外语教学应该被视为传授外语知识、培养外语技能和训练外语学习策略的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结合高职学生学习外语的实际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 可以强化外语学习动机, 帮助学生实践各种外语学习策略并有效地运用于学习过程中, 使学生通过策略的使用达到自我监控和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效果, 实现学习目标, 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外语教师应加强外语学习策略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并提高对学生外语学习策略的培训能力。
参考文献
[1]Carton, A.S.The“Method of Inference”in Foreign Lan-guage Study.New York: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66:170-171.
[2]Rubin, J.Whatthe“goodlearner”canteachus.TESOL Quar-terly, 1975, (9) :41-43.
[3]Stern, H.H.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75, (31) :304-306.
[4]Wenden, A.Conceptual Background and Utility.In Wen-den, A.&Rubin, J. (Eds.) .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London: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1987:15-23.
[5]Oxford, R.&Nyikos, M.Variables Affecting Choic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University Students.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9, 73 (3) :291-294.
[6]O’Malley, J.M.&Cha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85-104.
[7]Wenden, A.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Great Britain:Prentice Hall, 1998:49-56.
[8]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10-19.
[9]Oxford, R.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 Should Know.New York:Newbury House, 1990:33-35.
[10]Cohen, A.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New York:Addison-Wesley Longman, 1998:67-80.
【关键词】外语学习 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
利用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来提高我们外语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学习外语时,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学习动机,然后利用动机来促进我们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一、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在学习外语时,很多同学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在学习外语时,自主学习能力差,未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能力。我们在学习外语时,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去推进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寻找乐趣,把学习外语当作一种兴趣,从而提高我们外语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的好处非常多,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首先要知道,平时我们在课堂上是属于被动学习,老师教什么,我们学什么;自主学习是主动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学习,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控能力,自己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学习。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对学习方法进行探索,找到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式,不断地探索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在自主学习时,我们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当自己在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时,我们从心里获得满足感,从而提高了自信心,能够积极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学习外语时存在的问题
有很多同学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计划,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漫无目的只会让我们更加懒散,不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由于课本的知识面比较窄,未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外语最重要的是基础,基础没打好,很难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所以,当成绩越来越差,逐渐对外语学习排斥和厌烦。如果我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时,可以促进我们自主学习。
三、培养外语学习动机
1.培养对外语的兴趣。学习动机有利于我们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动机一般有两种,内在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有:对外语比较感兴趣;外在动机有很多种:为获得证书、能通过考试、或者老师的鼓励等等。外在的学习动机比较被动,影响时间通常是有限的,而内在的学习动机是持续性的,所以我们主要培养自己内在的学习动机。
首先培养自己对外语的兴趣,在我们还没有接触外语的时候,我们只用母语来进行交谈,看到那些可以流利地利用外语和别人交谈时,会让我们觉得非常佩服。通过学习外语后,也会试着利用外语与人交谈,但只能从简单的开始。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每天都在进步,最终我们也可以用外语与人交谈时,让我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从而在过程中体验到了外语的乐趣。
2.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明确的学习目的是我们学习的动机,在学习外语前,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外语,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日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又或者觉得学会一门外语是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表现?但不管是什么目的,只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才有学习的动机,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在明确学习目的后,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进行实现。一开始时,定制的目标不能超过自己能力的范围,应逐步进行。同时要为自己寻找竞争者,可以把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作为学习的竞争者,有竞争就有动力,让动力推进学习的进步,让自己努力去超越别人。
四、有效地自主学习
1.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抱怨,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为什么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我只能说,没有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学习,会降低学习的效率,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加快学习的进度,从而事半功倍。
学习的环境与情绪可以影响我们的学习效果,如在背英语单词时,我们可以选择早晨,因为经过晚上的充分休息,身体也达到最佳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如校园的树林里,用良好的情绪在安静的环境中去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质量。
当你在记住了某一个单词或者句子的时候,在短的时间里还可以回忆,在一天后,可以模糊地回忆起一部分单词,但在几天以后,也许你就会完全忘记。导致了你前面的学习都是无功的。所以,在你学习了一些外语的知识以后,可以利用所学的句子与别人交流,或者把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别的同学,这样可以增加知识的印象,提高吸收率。
2.寻找有利的学习资源。我们课本中的知识面过窄,不利于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而我们在自主学习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资源,书是外语最大的学习资源,国外有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供我们去阅读,通过大量地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外语词汇,合理地借鉴里面的写作手法,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同时观看经典的国外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来提高外语的听力和发音能力。
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提高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积极中促进我们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正确的学习方式,利用正确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外语的学习效率,通过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相互结合,有利于提高我们外语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华维芬.试论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自主[J].外语研究,2009 (1):57-62.
此文原发于NGA,现收编归类
7条结论
语言的初学阶段
1).学习语言,就是大脑储存语音样本的过程.我们听,那么在记忆中就产生一个语音样本,(如果同一个声音重复很多遍,那么这个样本就会变得更深刻),当我们在日后听到同样的声音时,大脑就会反应,将样本取出对比.那么,我们学习外语,就不能默默的看,而是要听.我们需要在大脑内建立多个样本,以供我们能在以后听到相同的声音时有所反应.结论1:不听语音资料,导致你听不懂外语.2)在我们朗读的时候,大脑会将自己的声音当作样本储存起来.那么,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如果不听当地人的发音,只顾自己读.恩恩....大脑会将你的错误样本储存起来...当听到真正准确的读音是,由于提取对比的样本错误,而导致你更本听不懂当地人的说话.结论2:不听语音资料,只根据音标拼读,会导致你接受了错误的发音.特别是在语言学习的前阶段.3)我们说外语,其实是大脑将储存的语音样本取出来,在脑内听一遍,然后模仿.结论3:不听语音资料,导致你说不出外语.结合结论2
结论4:不听语音资料,只根据音标拼读,会导致你的错误发音.在你大脑的样本数达到一定阶段,那么就进入了语言学习的高层阶段
4)根据你的深入学习,你的耳朵和声带会渐渐适应外语的频率.你会发现听力变好,说得也更标准了.耳朵的调整是根据你听到的外语多少来决定,而声带的变化,会根据你说外语的多少来决定.各国语言都有不同的频率带,在耳朵调整好之前,你几乎无法听到真正正确的读音,自然说起来就更不标准.结论5:尽量多听多说,以使耳朵和声带尽快的调整好.那么你才能有准确的发音.5)根据大脑对外语语言模式样本的积累,你的大脑会逐渐调整思维的习惯.在这个阶段达到后,你会发现自己能够用外语来思考,并不需要再将大脑当成一个翻译机了.结论6:尽量多浸淫在外语环境中,以使大脑逐渐能用外语思考.6)根据大脑存储语音样本的增多,你的大脑会逐渐适应这个样本.他会改变方式,以图使自己音频和样本达到和谐.在你的大脑调整自己后,你就能自如的创造准确的音频.也就是说,可以摆脱1的阶段,即使是自己拼读也能找准读音了.而这个过程的时间是以你收到样本数量来决定的.结论7:尽量多听,以使大脑尽快适应这个语音模式,能达到正确拼读不认识的单词.2条忠告
忠告1:千万不要用已有的发音系统去套用另一门语言的音标,特别是学习那些与自己已会语言同语系语族的的语言,很容易犯此错误.否则你的发音可能会成四不象,哪国人都听不明白.忠告2:在达到结论7的阶段之前,千万不要不听语音资料,盲目拼读.因为音标并不能标注出语音的所有特点.8条备注
经过六节党课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和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艰巨的历史使命。使我对党的纲领,党的宗旨,党的组织和纪律以及党的性质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敢为人先,在人民需要你的时候。但我们知道儒家传统的“中庸之道”、“枪打出头鸟”等观念深深植入国民的骨髓里,遇事畏缩不前,勇气不足。个人常把自己消融在集体中,是从众心理也出于安全的考虑。这经历史长期积淀的客观的文化心理严重阻碍了先锋精神的张扬。在**成立初期,那些有识之士勇敢探索尝试救国之路。李大钊——第一个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以及陆续将马克思主义介绍传播给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的革命者,他们凭借自己独特前瞻的革命敏锐的神经捕捉到希望。
为了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我首先要端正入党动机,但对于入党动机我以前并不是很了解,而这次党校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听了老师的讲话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因为动机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目的,动机决定动力,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端正入党动机受党的本质、宗旨、奋斗目标所决定,是纯洁我们党组织的需要,青年入党的内在需要,同时也为了保证党员的质量。
为了能够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将树立正确入党动机,做到加强学习加深对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共产党员应该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先进战士,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我都认真地听讲,做好笔记,并且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因为我觉得这次党校培训,不但让我学会了党的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经过这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我的思想进步了很多,人生价值观也升了一个层次。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做到熟悉党章的内容,以党章的内容来约束自己,指导自己。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同学服务,争取做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努力发挥自己的先锋模仿作用,做到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在平时学习能被看得出来。
为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将力做一名好学生,带头学习,立志成才,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党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共产党*这一目标而奋斗终身。为将来能够成为四个现代化人才,为国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多做贡献而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研究是近年来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综述了零散的`研究.重点介绍了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尤其是我国外语学习策略训练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强调了培养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作 者:常乐 李家坤 赵红兵 CHANG Le LI Jiakun ZHAO Hongbing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刊 名: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10(3)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学习策略 策略训练 自主学习
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 随着人文主义和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 人们更加重视外语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情感需要。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情感因素与语言学习过程紧密相关, 包括自信, 动力, 焦虑等。其中焦虑是最关键的。
2. 外语学习焦虑
2.1 定义。
焦虑是一个心理概念, 表现为沮丧, 自我怀疑或忧虑等。许多人在学习外语时都产生过焦虑, 它也是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一个障碍。Horwitz和Young认为外语焦虑是特定情境的和复杂的。霍维茨等焦虑定义为“一个独特的复杂的自我认知、信仰、感情、引起形式和行为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语言学习过程的独特性。”
2.2 焦虑的分类。
通常, 焦虑可以分为三类:特质性焦虑、特定情境焦虑和状态焦虑。特质性焦虑是一般性的人格特点或特质, 表现为一种多少比较持续的担心和不安。这是一种持久的焦虑倾向, 也就是说一些人普遍会对很多事物感到焦虑。特定情境焦虑与特质焦虑在稳定性上相似, 但是它在不同情境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状态焦虑是指在一个特别情况下产生的忧虑和压力感。
2.2 语言焦虑的分类。
Horwitz, Maclntyre, Gardners等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他们认为外语焦虑作为一种来自于语言学习的独特的复杂的自我认知、信念、情感和行为。Horwitz认为有三种焦虑表现:沟通忧虑、测试焦虑和负面评价恐惧。沟通忧虑是源于学习者在表达他们思想方面的语言能力不够。这是典型的与人沟通时的害羞心理, 经常发生在听和说的时候。测试焦虑是来自于对失败的恐惧, 它是一种当人们在进行测试的时候经压力时的心理状态。考试前产生焦虑心理会对考试状态和结果产生很大影响。负面评价恐惧是来自于学习者的外界评价期待, 包括家长、老师、同学等。它跟测试焦虑相似, 但是不仅仅局限于测试焦虑的范围, 负面评价恐惧还可能产生于其他评价情境中, 例如在很多人面前用英语做演讲。
3. 克服外语焦虑的策略
尽管焦虑会对外语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沟通能力等带来负面影响, 但还是有办法克服的。为了降低焦虑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3.1 对外语教师的建议
3.1.1 发现外语焦虑。
教师首先需要确定外语焦虑是否在他的学生中存在。这要求老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并辨别学生学习成绩差是来自于焦虑还是能力不足、缺乏兴趣和动力。只有教师明确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3.1.2 具备先进的专业知识。
众所周知, 教师在学生的外语学习效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解决学生的焦虑问题, 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外语教学方法。另外,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负面评价, 尤其是严厉的批评。相反,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 如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1.3 具备优秀的素质。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 一些学生害怕老师, 主要是由于老师太过严厉。往往耐心、和蔼的老师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对减轻学生焦虑大有帮助。
3.1.4 不纠错或少纠错。
当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接受到大量的语言信息加上母语的干扰, 会很容易犯错。但是教师应该尽量避免过多的纠错, 因为过于直接的纠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导致他们更害怕错误, 对于必须指出的错误, 教师应该采取温和的态度。
3.1.5 用适当的方式提问。
教师话语是学生接受的语言输入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如果教师能够适当的使用课堂语言, 对教学效果大有裨益。教师在提问应该遵循:1.提问与学习过的内容相关的问题。2.给每个学生公平的回答机会3.问题难度适宜4.适当延长问题的思考时间。
3.2 给外语学习者的建议
3.2.1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有一个健康的心里素质是进行有效的外语学习的先决条件。首先, 学生应该对自己学习外语树立自信心, 积极参与学习。其次, 应该调整自己的竞争意识, 对于竞争目标的树立不要太高或太低, 其实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竞争对手。最后, 学生应该正视困难,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 但是学生们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对待挫折, 从困难中吸取经验而不是自怨自艾。
3.2.2 树立可实现的目标。
学习外语不像母语那样简单, 所以很多外语学习者在学习时很费力, 而且给自己很大压力。这都是因为他们给自己的设立的目标太高。相反, 外语学习者不应给自己太大压力, 对于目标的设立也不要太严格, 有一个能督促自己进步又能经过努力实现的目标是最好的。
3.2.3 具有综合型动力。
外语学习动力指的是在进行外语学习时的期待, Gardner和Lambert将外语学习动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综合型的动力, 另一种是工具型动力。拥有综合型动力的学习者学习外语是为了融入外语社团, 他们对与某一外语相关的文化、历史等有很大兴趣, 所以他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名誉。但是具有工具型动力的外语学习者就是抱着一个特定的目的学习外语的, 这个目的可能是通过一场考试、获得一个职位等, 在达到这些目的以后, 很可能会丧失对外语学习的兴趣。
4. 总结
总之, 很多外语学习者都会经历焦虑而导致他们对学习丧失热情, 影响学习效果。为了克服焦虑, 教师和学习者都应该学习适当的方法。除了上文列出的一些建议以外, 我相信广大师生定会想到更多适合自己的方式。
参考文献
[1]Brown, H.D. (2014)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张云, (2010) , 重视外语学习者的焦虑情感,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第3期。
关键词:幼儿;语言学习;成人;外语学习
一、引言
隨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外资企业蜂拥而至,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外语学习热潮。学校相关专业、培训机构随之应运而生。很多人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外语学习中,花费了不少的财力和物力,到头来收效甚微。一时间成人外语教育被认为是一项投入多、收效小的学习任务,让很多人对外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然而再看一下身边的小孩子,从牙牙学语到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方法,所花时间只不过是短短的两三年。那么幼儿的语言学习和成人的外语学习到底存在哪些区别呢?我们从幼儿的语言学习中能获得哪些启示呢?
二、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目的性明确。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产物。幼儿学习语言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能的需要,是在积极的、主动的、迫切的语言交流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通过所学的语言,幼儿能够和自己身边的亲人进行交流,满足自身的要求。比方说:婴儿时期肚子饿了,不会表达只能通过哭闹来表示;而当进入幼儿时期,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吃饭”的时候,他会通过交流来获得满足,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掌握过程,也是充满了快乐和幸福的过程。
1.环境的影响,包括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语言环境中,该语言中的词汇、语法、用法源源不断地输入孩子的大脑,当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孩子也就在大人惊讶的目光中使用起了该语言。这是幼儿学习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成人外语教育中最缺少的部分。而心理环境是指学习语言时的心理状态。幼儿在学习语言时期会受到周围成人细心、耐心地引导,完全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
2.学习方法的独特性。幼儿学习语言时期,从单字、单词到简单句子,乃至复杂的句子的掌握并不是通过系统、规则的学习得来的。幼儿通过对大人语言的不断模仿,最后成为了自己的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大人很少纠正他们的错误,即使纠正也只是纠正内容上而非形式上的。
三、成人外语学习的特点
1.目的性不强。成人外语学习基本上是“工具语言”,而非“交流语言”。学习外语的目的性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是为了能够通过某种考试;有的人希望提高自己的口语流利程度;有的人是为了在某个领域有所发展和提高。所以,这与幼儿语言学习的迫切性有很大的差别。
2.环境的不足。从理论上讲,外语学习(主要是在掌握了母语以后开始的外语学习)已在认知基础、交际能力、情感和语言环境方面完全不同于母语学习。成人在进行外语学习时,已经有了一定的阅历和知识,因此经常会用自己的认知去理解外语。同时由于母语以及本国的文化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学习另外一种语言时,经常会用自己的母语将外语进行系统化,而在表达时往往会通过自己的母语对外语进行一番分析之后再用外语进行表达,这无疑就将外语进行了“本土化”。心理环境方面。大多数成人学习外语都是在教室中进行,教师高高在上,认真、仔细、系统地讲解语法并进行操练,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小心翼翼”地学习外语,因为害怕说错而拒绝开口的外语学习者不在少数。这与幼儿在温馨平等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是完全不同的。
3.一成不变的学习方法。有很多人认为外语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背”,如果不背是完全不可能掌握好一门外语的。的确“背”是塑造了少数外语人才,然而对于那么多的外语学习者,“背”只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很多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喜欢用自己的母语对外语进行解释,通俗易懂容易掌握,但这种方法造成的弊端就是很多外语学习者面对那么多的相似词和句型,大呼“头痛”。这是为什么呢?是母语的局限性。如在汉语中,七大姑八大姨各有各的叫法,一个都不能搞错,而在日语中「おばさん」这一个单词就能够囊括所有的姑和姨。
四、幼儿外语学习对成人外语学习的启示
通过对幼儿语言的学习以及成人外语学习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实成人外语学习也可以像幼儿语言学习那样变得轻松和有趣。如果能够摒弃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外语学习的话,相信对外语学习会有所帮助。
1.从学习者角度出发。①创造语言学习环境。成人在用外语交流时,常常会遇到一些不会说的单词或句子,这时候往往是通过母语解决问题。虽然解决了一时的困难,但却造成了一种惯性,一遇到不会的就用母语代替,久而久之,母语担任了外语翻译的角色。成人在进行外语学习时,首先要将自己的母语抛掷脑后,把自己当作一个什么都不会说的牙牙学语的小孩子。听到别人说的每个词都要进行模仿和练习并适时应用。在遇到不会的单词或句子时,努力结合自己的肢体语言进行意思的表达。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用外语解释外语,这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习惯的培养,对于掌握一门外语有着不小的作用。②有足够的自信心。外语学习并不是难以登天的事,要学好,心态非常重要。为什么乐观开朗的学习者较内向文静的学习者表现要突出一点呢?关键就在心态上。外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学习者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和乐观精神。孩子学说话时说错是正常的,他并不会因为说错话而不再说话,反而他会觉得很有趣,甚至故意说错来逗大人笑。成人学习外语也需要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把困难当作纸老虎勇敢面对。③要“厚脸皮”。所谓的“厚脸皮”并非厚颜无耻之意,而是指在学习外语时不畏困难的精神。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流,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勇于表达自己思想进行交流的学习者往往要比那些不敢开口说话的学习者进步要快。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首先要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要能够不畏错误厚着脸皮和别人进行交流,最终获得成功。
2.从教育者角度出发。①培养学习者的兴趣。教师在教授外语时最忌讳的是照本宣科。大部分外语学习者一开始学习外语的热情都是很高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由于教学内容的枯燥而放弃了学习。所以,教师要从学习者角度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犹如母亲会运用不同的方式声情并茂和孩子交流一样,让学生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都能够体会到外语的新鲜感,保持高效的学习劲头。②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采用一些问答的方式来提问学习者,如果教师问题超出了学习者的能力范围有可能会造成学习者心理失落,甚至导致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厌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对象提问不同的问题,让学习者在成功回答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而提高学习的自信。③培养学习者的表达能力。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交流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虽然每位学习者的表达能力都不尽相同,但教师要根据学习者自身的情况,设计一些适合的题材,让学习者参与,或者让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设计题材,邀请其他的学习者一起参与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干涉讨论内容,让学习者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成人外语教学一直是外语教学中的研究重点,希望本文通过对幼儿语言学习特点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能对成人外语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奶妮.郑宇.语言“石化现象”与幼儿英语学习——从幼儿与成人学习外语的特点谈起[J].读与写杂志,2007,(10).
[2]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陈凌.母语习得外语学习外语教学[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4]王鲜杰.母语习得对外语教与学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0,(5).
xx中学-----李高赵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我时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新的时期,新的背景,新的理念,新的要求下,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呢?怎样才能进行快乐的教学呢?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语言情景,在实践中创新。
兴趣是学生好学的法宝!因为学习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趣味活动。为了让学生感兴趣,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通常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调动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然后引导他们进入新知识的探求过程。
[课例一]: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在学习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之前,我用收集到的VCD影片中的宣传海报给学生们看,让学生沉浸于电影欣赏中,并由此开始了新课程的学习。
T: Do you know what kind of movies it is?
S: It is a science fiction.T: How is the film? Is it exciting?
S: Yeah, it is exciting and interesting.T: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S: Titanic.Cat and mouse.Mr.Bean.Rush hour.T: Now please make a survey, discuss what kind of movie you like or dislike in group of four, and then make a report.Remember to try to use English.Now please tell me your favorite movies.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S1: We all like cartoons, because they’re interesting.Tom likes Jack Chan, he likes action movies.Lily likes romances, because they can make us laugh.I like documentaries, because we can learn much knowledge from them, we all don’t like tragedies, because they’re so sad.S2: ……
T: Oh, good.All of you did a good job.I really hope you enjoy these films.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to see what kind of movies they like or dislike.[反思]:学生通过视听后,可以用英语做某些事。这很符合“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因此,根据学生敢想、敢说、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依据话题的总体目标因势利导,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学生则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外语,完成学习任务。
二、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策略。
在教学生涯中,我发现,把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在做事中体会“非听不可”、“非说不可”、“非读不可”的真实感受。因为很多初中生最喜欢的部分是对话部分,所以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种学习方式,每次上完对话课我就把教室变成是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施展个性表演情景对话,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也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实,无论是学习什么内容,我们都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任务去完成,而应该是把它当作寻找新乐趣的起点、过程和终点。那样我们才会满怀激情的去完成这个能够给自己带来乐趣的工作。
什么叫做“哑巴英语”?零英语基础的人不叫哑巴英语。哑巴英语是特指学习了几年以上的英语,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听说能力很差或根本不会的情 况。特别是已经过了四六级的同学。大家已经学英语十年以上,每周6小时左右,总共达3000小时的英语学习,还是不会起码的交流。(不过应该声明:其实 “一定的阅读能力”也并不高。比如随便拿起一本英文小说,大家会发现不靠其他工具连一页都看不下去。)
有人就会说了:是单词量小或单词不会应用,所以要多背单词;还有语法不好,组织句子不熟练,而且CHINGLISH就是语法问题嘛。所以要 多研究学习英文语法知识;当然最主要罪魁还是没机会用英文交流,如果有英文环境和交流机会就好了,于是努力寻找,很多人在大街上拦住外国人聊天。这些基本 都是对学外语的误解。什么道理?
我们先来做个实验。我说一句外语大家仔细听。准备好了呵:“SIX FIVE SENVEN THREE SIX EIGHT NINE FOUR”。大家听到了什么?
答:六个数字,可能是个电话号。
“六五七。。。什么什么四。”这是一般同学的答案。
为什么没听懂?是单词量的问题?不是。是语法问题?不是。是发音问题?不是。那是什么?
有同学答:您说得太快了。
可我用的是正常速度呀?外国人不就这速度告诉别人电话号码吗?哪用一个一个慢慢蹦呀?正常速度为什么你听不懂?
有人答:是不熟练。
十年前就会了,还说不熟。再说就算你非说不熟,那到底是哪个字听不明白呀?
答:都好象明白,可怎么感觉反应不过来呢?老师我反应慢。
快别这么说,你是个正常人,反应挺正常的。不过我倒要问了:你在那里反应什么呢?
这时总算有人醒悟:我刚才在那里反应中文呢。我刚听英文时,坐在那里在脑子里把它们飞快地转换成中文,才转一半您就说完了。
原因找到了。大家原来都在那里默默地翻译呢。可在座的没一个翻过来的,是何故?
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听到外语需要必须在大脑中翻译的话,正常速度的语言一般人只能翻译到第 三个字就跟不上了,个别人能翻出四个,几乎没有人能超过四个。
可大家为什么非在脑子里翻译不可呢?因为大家听到英文时实际上脑子里空空没概念,但都学过每个英文字的中文解释,想一下中文解释就明白了。所以 都在那里努力“转换”而做不到。那能不能不想中文,听到英文直接就理解?这是一种什么状态?答案很简单:要能用英文思维就行,说白了就是会用英文想事儿 了。这个概念十年前还新鲜,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会用任何语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须能用这种语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远不能正常交流。”这是结论,没有 英文思维,永远也听不懂正常速度的英文,永远也听不了长句子。
【外语学习】推荐阅读:
外语学习计划09-11
外语学习心得体会04-06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有哪些09-18
浅谈影响外语学习态度的因素12-16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外语学习策略调查12-27
从成人心理特点看成人外语学习焦虑07-01
上半年外语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工作业绩报告04-19
外语教学起始年龄问题与外语教学05-14
外语写作论文12-13
外语课件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