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劳动的诗歌
国旗下的讲话:热爱劳动 热爱生活
同学们:
红五月来了,“五·一”节到了,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劳动的话题。
马克思曾说,是劳动造就了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前,我们的祖先类人猿是不会直立行走的,正是因为劳动,才使双手得以解放出来,创造了劳动的工具,创造了各种物质财富,人类之间才产生了语言,所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聪明人类。
劳动在造就了人类之后,人类又通过不停地劳动创造了这个物质丰富的大千世界。我们平时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哪一件不是人们辛勤劳作所得?更不用去说令世人惊叹的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了。被称为世界奇迹的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不就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吗?人们时常怀念被大火焚毁的金碧辉煌的阿房宫和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最的圆明园,若没有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也就没有了我们今天因它们茫然无存而留下的遗憾。今天,当我们回望历史,总会情不自禁地惊叹古代工匠和艺人的高超技艺和奇妙构想,以及他们不朽的劳动成果,因此,我们要赞美那些创造了不朽辉煌的普通而平凡的劳动者,是他们通过劳动创造了社会,创造了历史,创造了这个世界。
刚从古人辉煌的旧梦中走出,耳边又响起了王震带领八路军在南泥湾开荒的“吭唷、吭唷”的劳动号子声。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为了克服军队缺吃少穿的困难,三五九旅的指战员们一边扛枪,一边又举起了锄头,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下,硬是把一个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江南;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这景象多么令人向往!这是老天的赏赐吗?不,是战士们不辞劳苦辛勤耕作的结果。
回头再看我们自己,虽然一进幼儿园,我们便学会了说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然而究竟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呢?有些同学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鞋带散了自己不系,纽扣掉了自己不缝,红领巾脏了自己不洗,更别说帮大人洗衣做饭擦地板了,更有甚者在家里干了一点活就向父母讨工钱。这种现象令人可笑。其实我说帮家长干活这个“帮”字本来就说错了,有谁规定,洗衣做饭整理房间,就应是父母做的事呢?每个同学都是家里的小主人,都是家中的份子,这里的活儿当然每个人都有份,我们怎么能在家务劳动时把自己当外人呢?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热爱劳动,向大人学习劳动的本领,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学校或家里经常实践,长大后才不致于面对劳动任务而害怕和尴尬了。
一、精心选择内容。
你要选择自己印象最清晰、感受最深刻的一次劳动。因为你有深刻的体会、真实的感受,有付出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感人。
首先要回忆一下你参加过的哪次劳动印象最深刻,把要写的材料定下来。然后仔细想一想,你在那次劳动中是怎么做的,把劳动过程一步一步想清楚,最后再想想在那次劳动中,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把这些都想好以后再动笔
二、确定习作中心。
作文前,只有确定好习作中心,作文才不会偏题、离题,才能给人以教育和鼓舞。写劳动的作文可确定的中心很多,如“热爱劳动,锻炼自己”;“不怕脏,不怕臭”;“增长见识,带来乐趣”;“孝敬父母,减轻负担”等等。
如一位同学在《洗衣服》中,开头就写“在家里我总是帮妈妈干家务,所以大家给了我一个美称——妈妈的小助手”,突出了爱劳动的好品质;而后细致地描述了洗衣服的过程,最后写把衣服晾在院子里,“这些衣服像排队一样整整齐齐,一阵微风拂过,衣服随风摇摆,好像在对我表示感谢:‘谢谢你给我洗了个澡!’”借衣服之口予以赞
三、按照顺序记叙。
写劳动,属于“记事”一类作文,一般可以按劳动的顺序写。
首先,你要交待劳动的时间、地点、是什么劳动等,有时还要适当点明劳动的特殊意义。如一位同学在作文开头写:“‘劳动真快乐!’这句话是妈妈的口头禅。从小泡在蜜缸里长大的我,当然不知道劳动为何物。一次我问妈妈,妈妈笑而不答,过了许久,才让我炒个鸡蛋。于是我的第一次劳动‘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这一开头,就把劳动的起因以及特殊意义介绍得明明白白了。
劳动的过程是文章的重点,必须写详细。尤其在劳动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想的,是怎样克服的,结果怎样,都要一步一步具体写出来。就拿做饭时“点煤气”这个细小的动作来说吧,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我抽出一根火柴,往砂皮上擦,可怎么也擦不着。仔细一看,唉,由于太紧张,火柴拿颠倒了,火柴头还在我手里攥着,怎么能划着!我把火柴倒过来,又重新擦了一次,然后打开煤气开关。我拿着擦燃的火柴哆哆嗦嗦地往煤气上放,只听‘砰’的一声响,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我赶紧拧上开关,吓得心咚咚直跳。火没点着不说,还把我的手烧得直疼。就这样算了吗?不行!想到妈妈每天下班后劳累的样子,我下决心一定要给妈妈做一顿可口的晚饭。于是,我又一次擦燃了火柴,煤气终于被我点着了。”这段描写,正是因为把过程写得特别具体,所以我们才看到了做成一件事是多么不容易!作者正是出于对妈妈的爱,才去克服困难,学做家务劳动的。
四、细致描写动作。
请你先比较下面几段话,看看哪一段写得具体、真实。
1.我做饭时,把米淘了一遍又一遍。
2.今天是我第一次独立做饭。我想一定要做好,所以把米淘得非常干净。
3.傍晚,我按照妈妈教我的办法开始煮饭。我舀了两碗米,再舀两瓢水倒进饭盆里,用手轻轻地搓。水浑了,我就把水倒掉,然后再舀些水倒进盆里,让浮在水面上的糠皮、杂物顺水流掉。我又把掺杂在米中的稻壳和沙粒拣了出来。就这样淘了三次,水清了,米也就淘好了。
我们不难看出,第三段写得具体、真实,让我们如同亲眼见到作者淘米一样。
写劳动,也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特别要注意准确地使用一系列动词。
如一位同学写提水浇菜这一细节时,他是这样描写的:
“我提起桶,飞也似地向水池跑去。在水池的台阶处站稳,就将水入水里,装了满满一桶水。然后弯下腰,向上一提,嗬,真沉呀!我摇摇晃晃向前走了几步,只觉得腰和腿发软,汗珠从额头上流了下来,胳膊有些发抖。我咬紧牙,使劲儿控制住桶,不让水流出来。提到菜地边,我已经气喘吁吁了。我把水一瓢一瓢倒进菜地,看到水慢慢地渗下去,心里暗暗地说:‘小菜苗,快快喝,喝饱了,快长大。’”读了这段话,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热爱劳动的少年立刻出现在我们眼前。可见,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是多么重要!
五、详写略写适当。
一次劳动,前前后后可以写的情况很多,我们没有必要全都写出来。一般来说,突出中心的内容就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密切的内容,可以少写或者不写。如写《第一次劈柴》,确定中心为“实践出真知”,那么,你可以详写:在劈柴中,我遇到了哪些困难,后来是怎样克服困难,掌握劈柴要领的;而略写: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劈柴的,学会了劈柴后,我的心情如何。
六、总结劳动收获。
在劳动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有什么乐趣和感受,如果能恰当地写出来,文章中心就更明确。如一个同学写给玉米施肥:“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豆大的汗珠从我的额头滚下,汗水渗透了我的衣衫。过了好长时间,我才把瓢里的化肥撒完,然后坐在树荫下休息。看着玉米地里妈妈她们那忙碌的身影,我深深地感觉到劳动的辛苦。”文章不仅细致描写了天气、动作和心理,而且在结尾点出了“劳动辛苦”这一主题,恰到好处。
“劳动”一词涉及的面很广,可写社会公益劳动、校园劳动,也可以写家务劳动。我们以上所讲,主要是针对家务劳动而言。如果是社会公益劳动、校园劳动等,还涉及场面描写。但不论是什么劳动,必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亲身体验的劳动,而且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体会,不能虚构。
下面,请你根据提供的开头,把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具体。要联系实际想一想,妈妈是怎样教的,洗衣服有哪些具体办法。要把过程写清楚哦!
一、 忽视劳动教育造成的后果
由于忽视了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使许多中小学生不知道珍惜劳动成果,随意挥霍浪费,不爱护公共财物。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出现年龄低龄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后果严重化的特点,其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是由懒、馋、挥霍或经不起物质利诱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值得深思的是,在我们忽视劳动教育时,许多国家对劳动教育却相当重视,如:日本的小学和初中开设“生活课”或“技术家政课”,美国70%的中小学有“社会服务计划”,组织学生参加无报酬劳动。美国人就业时必须出具为社会做义工的证明,否则不予就业。在一些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学生要学会用搓板、洗衣盆洗衣服,学会用梭子编织物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据统计,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唯一的劳动就是参加班级的值日,但还存在少数家庭生活条件好的学生花钱雇人值日,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有一名大学生每学期给父母寄一个包裹——脏衣服,还有一名大学生春天时把自己的被子拿出去晒,忘了收回,到秋天天凉时才想起来。更有甚者,一对新婚夫妇回女方父母家,竟把他们的一大包脏
衣服带给女方母亲洗。
二、 学生劳动能力差的原因
1.家庭方面
我国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参加劳动就是不务正业,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为进入理想的大学而拼搏。在城市,孩子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受各种教育,他们要背唐诗、学画画、弹钢琴……孩子遵从父母的意愿,按父母设计的轨迹发展自己。上学后,课余时间他们要参加各种课外培训班,考各种证书,外语等级证、钢琴等级证……小小的孩子就“一身证气”。孩子们被各种培训班和课外辅导所束缚,失去了自我,别说劳动,就连玩的时间都很少。而在欧洲,父母认为孩子烧饭做菜做家务是做人的必需,是独立生活的基础。在瑞士,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他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进行劳动教育,幼儿园墙上一边是工业用具,一边是农业用具,让每个幼儿都知道这些工具是干什么用的:你们的父辈就是靠这些工具把瑞士建设起来的,你将来也要参加劳动,去继续建设我们的国家。
2.学校方面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人们对学校的评价都围绕升学率展开,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升学率为中心,沉重的学习压力压得师生们透不过气来,哪有时间上劳动课?哪有精力谈劳动教育?再说,劳动教育搞的再好,对学校各项评估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对社会声誉的提高更是无济于事。
三、 给学生一个热爱劳动的机会
别怪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别怪学生劳动能力差!学生不是天生就不喜欢劳动,而是没有劳动的机会!
不知你是否发现,在班级大扫除或组织课外活动时,学生们参与的热情是相当高的。在北方下大雪时,组织学生清扫校园的积雪,那些在家连地都没有扫过的学生,表现出的高涨的劳动热情会让你十分感动。如果学校组织一次劳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以及在劳动中表现出的智慧是超出你的想象的。如果在节假日,家长们肯拿出一点时间,让孩子洗洗衣服、拖拖地、搞搞卫生,或者让他们做一顿简单的饭,孩子会非常高兴,而且会尽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得很好。不是孩子不能做,更不是他们不愿意做,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做的机会。
1.把劳动教育融入到文化课教学中
用实例说明文化课的知识在生产劳动中的应用,如:用自然课学到的知识改良土壤,根据土壤的酸碱度正确施肥。在数学课上演算物品分配,观察风车、水磨的原理,通过组装小电路熟悉和巩固电路图及工作原理等。
2.学校与家庭配合,让学生参加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与自我服务劳动有许多项目是相互交叉的,家务劳动包含自我服务因素,是扩大范围的自我服务,应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帮助家长整理房间,洗刷灶具、餐具,做饭,买日用品等,对高年级的学生应教会他们使用和维护家用电器,掌握家用电器的简单工作原理。
3.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无偿劳动,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爱护集体的重要教育方法之一。学校应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如:打扫美化公共环境、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做好事、维护公共秩序、参加社区服务等,通过这些劳动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爱护公物和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4.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
简单的生产劳动包括对部分生产工具的认识和使用、简单的工艺制作、农业种植和饲养及基本的工业生产方面的内容。
应定期组织学生维修课桌椅、制作简易的教具,利用美术课学过的知识进行折纸、剪纸、泥塑、编织或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工艺品,通过从事这方面的劳动,可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把美术、自然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劳动过程,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发展智力的能力。对农村的学生应让他们认识当地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常用农机具、家禽、家畜等,让学生学会简单的种植、浇水、施肥、除虫及简单的农作物管理。
劳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人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准备擦黑板。我三下两下把黑板下面的字擦干净,又端来一把凳子,想踩在上面擦黑板高处的粉笔字,莉莉说:“东东小心点,别摔下来了。”我说:“好的,谢谢你的提醒。”我就一手拿着黑板擦,另外一只手扶着黑板使劲的擦了起来。擦完之后,我从凳子上下来,退几步抬头检查擦得怎么样,望着干干净净的黑板心里美滋滋的,就像喝了蜂蜜一样甜。
涵涵在擦桌子。她先用餐巾纸把所有的桌子上的灰擦了一遍,再用清水把抹布洗干净,然后仔细地把每张桌子都擦的一尘不染,桌角都闪闪发光。她对大家说:“看我擦的干净吧!”大家齐声说:“啊,好干净。”又继续忙碌起来。
莉莉在扫地。她把地上的纸屑呀、饭粒呀、橡皮呀、还有菜粒什么的从各个角落扫到一块儿,用簸箕把垃圾一次次地倒道垃圾桶里,地面一下子整洁起来。
丁丁在擦玻璃。他站在高高的椅子上,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地擦着玻璃,过了一会儿,丁丁满头大汗地从椅子上下来,大家看着亮闪闪的.玻璃,都说:“丁丁你好棒啊!今天的玻璃就像没有似的。”丁丁听到大家夸奖,得意地笑了。
大家看着窗明几净的教室,高兴地背着书包回家了……
★ 我热爱劳动作文
★ 热爱劳动演讲稿
★ 热爱劳动感言
★ 经典常用热爱劳动演讲稿
★ 写人初一作文
★ 初一作文写人作文
★ 进人初一作文
★ 初一作文写人
★ 关于热爱劳动600字话题作文
闯过十几般军事器械,下午,我们又打起精神,去研究如何做豆浆了。刚刚踏入豆浆坊,就有一股缥缈的豆香徐徐入鼻。四处环视过这豆浆坊的“全景”后,课程开始了。首先,一位戴着老式眼镜的老先生,滔滔不绝般讲述了制作豆浆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实践。我们这一组,贺胜一马当先,当了推磨手,张津则倒水,细心的罗雪妍就干放黄豆这种细活了。我呢?似乎是一个闲职——提水桶。贺胜一开始推磨并不太得心应手,眼疾手快的我赶紧要求和贺胜换职,他竟不同意。一圈又一圈,随着黄豆与水的输入,有一股又一股的原豆浆流入水桶。“哗啦啦”的水声像在为我们打气。
进展越来越缓慢,直到贺胜有些喘气时,仅有一半的桶被装满,豆浆的浓度还太低。“要少放水!”在一旁指导的老师提醒道。“让我来代替你吧,贺胜,反正你也累了。”张津毛遂自荐。“好吧,你来吧。”贺胜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乎,精力充沛的张津来推磨,贺胜来倒水。不过,倒水也是挺困难的,弄不好就把自己的衣服给弄湿了,贺胜还是蛮谨慎的。我则继续提水桶,要不然就是去打水,我的身影在水池与磨之间来回穿梭。渐渐的,我也融入进了合作中来。
“刘雨帆,你闲着也是闲着,来推磨吧。”张津忽然转过身对我说。“好啊!”我求之不得。接过这推磨手的重任,心中刚开始还觉得蛮轻松的。然而,一开始我就有点使不上力,忽快忽慢,知道十几圈后,我才推顺手了。于是,我越推越熟练,白色的都将不断向外涌出,实在有种乐在其中的感觉。我渐渐觉得这不再是烦恼,而是享受。我渐渐觉得:能喝自己做的豆浆,真是一种光荣。我的脸上不禁洋溢出了笑容。“我也休息够了,我来推吧!”“好吧!”我爽快地答应了。虽然还是当“水桶手”,却有了不一样的意味。
大家好!
很高兴能站在这里给大家演讲。
新学期新气象,上周是是我们班劳动实践的第一周。早晨,空气比往常更清新,天空也更蓝,树更绿,水更清澈。我们的同学似乎也更有兴趣参加劳动活动。早早来到集中地点,带着劳动工具,履行我们的任务。
几天的劳动下来,让我们知道,人不能懒惰,只有用辛勤的鼓点,去击响希望的回音,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我们这些天的努力,带着勤奋的信念,坚持了下来。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只有坚持,才会有结果;只有坚持,我们才能真正磨练自己,突破自己,战胜自己。
经过一周的劳动,我们都觉得很累,也很不习惯、不适应,但在这种感觉下我们也感受到了很多快乐。因为在劳动的过程中,让我们知道懒惰的人没有奖励,不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人,就会收到惩罚,更不会磨练自己。经过这短暂的劳动周,我们体会到劳动必须依靠大家的团结、努力才能成功完成,只有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能完成的。
虽然劳动周已经离开了我们班,但是我们的校园变得干净了,我们在这个干净的环境里学习,不觉得舒服吗?在这样一个美丽、干净的校园里,你还舍得扔掉手中的果皮、纸屑来污染我们美丽的家园吗?我知道,你们不会那样做,因为我们都喜欢在干净的校园里学习。
同学们,让干净的校园环境永远保持下去,全校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美丽、干净、健康的校园环境,让我们的学习场所始终保持美丽的面貌。让我们的校园成为心中难以怀忘的净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2) 只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劳动才能从繁重的负担转变成轻松而愉快的生理要求的满足。——车尔尼雪夫斯基
3) 正如树枝和树干连接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奥涅格
4)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5) 只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劳动才能从繁重的负担转变成轻松而愉快的生理要求的满足。——车尔尼雪夫斯基
6) 园丁爱自我种下的花朵,牧人爱自我放牧的羊群。
7)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8) 培育出一种小花要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劳动——威?布莱克
9) 懒惰的人,吊死在苹果树下,勤劳的人,沙漠上可以种花——民谚
10) 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良机。——马丁?路德
11) 人,不管是什么,应当从事劳动,汗流满面地工作,他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的幸福、他的欢乐就在于此。——契诃夫
12) 将来,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的。
13) 君子处事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颜元
1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15) 健康的价值,贵重无比。它是人类为了追求它而惟一值得付出时刻血汗劳动财富――甚至付出性命的东西。
16) 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变得幸福,使他的心灵变得开朗、和谐、心满意足。——别林斯基
17) 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马卡连柯
18)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19) 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能够熄灭,也能够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养花》作者老舍说:“一来一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不光是养花要遵循科学规律,做任何事都是如此,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根据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这一点我是有深刻体会的。就像做数学题一样,不同的题目用不同的方法,如分数应用题就应用分数应用题的思路来解。否则就像《堰苗助长》寓言里的农夫,因为心急麦苗长不快,就把它们拔出了一大截,还只以为是帮助麦苗生长。农夫违反了植物的生长规律,所以麦苗都枯死了。
读到“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这句话,我体会到作者不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并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还把自己的劳动果实与别人分享,这正是老舍爷爷的高尚之处。开始我对这种高尚之处很是不解,经过老师点拨,才茅塞顿开了。仔细想想,我在生活上也有这样的事,我把自己辛苦制作的科技小作品带到学校展出,让大家都从我的劳动成果中吸取更多的知识,我心里也非常高兴,难道不也与老舍爷爷一样吗?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再过几天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了,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做热爱劳动的好少年》。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一户人家有兄弟俩,父母去世后,哥哥只给了弟弟一把锄头,就把弟弟赶出了家门。弟弟拿着锄头,来到一座山上,搭了间草棚,开始了辛勤的劳动。哥哥霸占了所有家产,整日游手好闲、大吃大喝,没过几年,就把家产卖光了,成了靠要饭过日子的乞丐。一天,哥哥走到一座山前,看到半山腰有户富裕人家,便上前敲门,想要点饭充饥。谁知开门的竟是弟弟。哥哥见弟弟生活相当幸福,便问:“你离家时只拿了把锄头,怎么现在有这么多家产?是不是爸妈生前给了你很多钱?”弟弟笑着说:“爸妈给了我一双手,这是两棵摇钱树。只要不怕劳累苦,衣食住行都不差。”原来弟弟的幸福生活来自于辛勤的劳动。哥哥羞愧地低下了头。讲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同学们,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理应将它传承下去。在我们的校园里,每天都涌动着一群值日的同学,每天都有人在默默地打扫卫生,每天都有人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是他们共同创造了整洁的校园环境,让我们得以在清新的校园里快乐地学习。不少同学经常在家帮助父母干家务,做一些象洗衣服、刷碗、摘菜、买东西、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同学吃饭用叫、吃完撂下碗筷抹嘴就走,晚上让父母铺床,早晨让父母叠被,父母偶尔支使点活、马上小嘴撅起老高等不爱劳动的现象。同学们,上帝为我们创造大脑,是要我们靠自己的本事生存;上帝赋予我们双手,是要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劳动。
让我们牢记“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积极参加劳动,争当热爱劳动的好少年。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真正从内心把劳动当做自己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来看待。用行动美化世界。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尊重每一个劳动的人。劳动最光荣,劳动的人最美。无论是白领还是农民工,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清洁工,他们都是光荣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生活中,我喜欢很多很多的劳动,比如说:扫地、拖地、洗衣服、洗碗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项劳动就是洗碗。为什么呢?因为我可以从中获得相应的报酬啊!而且,我会把得到的报酬拿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每当想起这些事情我的心里都会甜蜜蜜的。
周一到周末,我每天都会认真地“工作”着,这项工作我坚持了一年有余,至今还清清楚楚地记得第一次帮妈妈洗碗的情景:当时我先用水冲掉碗里的脏物,然后在碗里挤一点洗洁剂,再用丝瓜瓤在碗里、碗外、还有碗底一圈一圈地擦来擦去,洗洁剂慢慢地变成了好多白色的泡泡,这些泡泡在灯光的照射下变得五彩斑斓,左摇右晃的像在碗里不停地“跳舞”,碗里的油渍很快就被分解掉了。最后我再用清水把碗里、碗外和碗底冲一冲、洗一洗、擦一擦,一个洁白干净的“碗姑娘”就在我的手上诞生了!妈妈看到后不停地夸奖我!
这就是我第一次洗碗的经历,我不仅把碗洗的干干净净的还成功地得到了劳动的果实──一元钱!通过这次洗碗,让我体会到劳动所带给人们的快乐,在这快乐中我也会慢慢地长大。
【热爱劳动的诗歌】推荐阅读:
热爱劳动的作文12-13
热爱劳动(国旗下的讲话)05-07
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演讲稿02-14
国旗下讲话: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05-28
热爱五一劳动演讲稿12-26
热爱祖国的诗歌朗诵11-02
关于热爱祖国的诗歌有哪些07-18
小学生热爱祖国诗歌03-16
爱劳动的诗歌01-19
热爱秋天的句子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