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精选8篇)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它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既是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功能以及研究现状,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存在问题,高中教学中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及其丰富形式。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高中教学 丰富 方式
一、引言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二、现行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评价概念过于狭小。教学评价一直被大部分教师简单的理解为教学测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根据其中测试或期末测试的分数给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价。事实上,评价是指为方便决策而对某个课程在动态、效果、认可度和效率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的过程。教学评价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既包括各种测试还应包括对学生学习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也应该包括同学问日常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2.2 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目前的高中教学中,实施评价的主要是任课教师或相关的教学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则很少参与到其中,这种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本人应该参与到评价当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为教师提供有关学生本人的极为有用的信息。
2.3 评价内容重知识轻能力。对于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现行的高中数学评价体系并没有得到多少改观,仍然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和学生的情感态度的评价,评价看重的是结果,不注重过程,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数学,乃至整个教学教学应包括以下目标:语言能力,学习策略,社会情感,学习方法和步骤。教学评价体系要采取多种评价手段来检测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2.4 评价功能缺乏激励。目前虽然许多教师承认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但却将评价看作是检验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手段,只注重评价的检验和验证功能,这使评价分割在教与学之外。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和功能通过评价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通过分数给学生排队,难以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
2.5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评价方式是包括期中测试,期末测试。大部分的教师依靠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成绩,更有些教师仅仅按照期末考试来给学生打分。旧教师在实践中仍然过多依赖终结性评价,不注重形成性评价,不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当课程结束的时候,学生们想采取措施改进他们的学习已经是为时已晚,虽然期末考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对学习刻苦的学生以高分数的形式进行奖励,但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
数学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3.1 形成性评价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3.2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往往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形成性评价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由被动评价的客体变为积极评价的主体,加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学问的互相评价,这可以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进行回顾,反思,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3 评价内容更加全面。终结性评价以测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好坏的手段和工具,重知识轻能力。它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不注重学习的过程。而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则是全方面的,评价的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不仅注重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及情感因素等方面的评价。
3.4 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纸笔测试是终结性评价的主要评价方式,无论是期中、期末考试,都采用的是这种方式,虽然纸笔测试具有方便、快捷、评分容易等优点,但数学作为一门独特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这种能力通过纸笔是无法实现的。而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它可以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做出评价.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学生日记,作业与小测验,调查问卷及访谈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3.5 评价结果具有反馈作用。由于形成性评价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因而能够及时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提供反馈。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当前的数学填鸭式教学 “不仅抑制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使他们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改进现存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增加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形成性评价注重对教和学过程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分析判断,能够为教学双方提供及时、真实的诊断性信息,有利于教和学过程的完善和发展。
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随时向教与学提供反馈的评价方式,它的优越性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使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新一轮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中.评价体系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已不能完全适应改革的需要.而形成性评价恰恰可以适应促进学习者学习策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激发积极的情感态度等作用。
四、丰富形成性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做出及时的评价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要在学习实践中进行。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心理优势,激发兴趣,我们绝不应轻易放弃任何一个评价机会,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而且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如:
□很好!你能够洞察出问题的本质所在,说明你„„理解得很深刻。□你的板演非常清晰!
□聪明!一语道破天机!我会以你为豪的。
□很快你就会成功的!
□别担心,我相信下次你会更好的!
□这点我怎么没想到呢!
□太有才了!这么复杂的问题,谜底很快被你揭开了,表明你认识问题的深邃和敏捷。
□你说得对,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解法?”
□回答得很准确,语言表达也非常的清晰、简练。
□你不仅联想丰富,而且叙述十分严谨。
2、采用课堂竞赛及活动自动化模式,对学生的课内学习行为进行评价
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我们可采用了评分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即课堂小组竞赛模式。课堂竞赛是在课堂上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竞赛时要把握好竞赛的原则:节节安排、人人参与、机会均等。竞赛的项目不宜过多,可设置3—5项。解题方法竞赛,对学生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练习竞赛,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价;习题讲解竞赛,对学生的分析、归纳及口头表达进行评价。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及合作精神等做出评价,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课堂竞赛的成绩将作为期中、期末考试加分的重要参考依据。
3、采用等级评定,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行为进行跟踪评价
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评价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上,也不应只局限于期中、期末考试,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基于此,我们可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进行跟踪评价。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主要包括预习、书面作业、小组活动与任务设计等。对学生的预习工作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摘录笔记、难易点记录,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作业是否及时交、字迹是否清楚工整、作业的质量如何;这些学习行为的评价方式均采用等级制,即优、良、中、差,并及时列榜公布。评价结果将与学期的总评成绩挂钩。通过这种跟踪评价,改变了以终结性评价为唯一标准的做法,使学生的能力能在平时不断得到体现和发展,从而树立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4、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进行评价
形成性评价反对以单一的书面考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提倡扩大评价形式的范围。在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现代社会里,实践性作业和开放性作业能使不同的学生发挥出不同的数学潜能,得到不同的收获和同样的肯定评价。
例如:在教学“求数学期望”应用题时,课本上有一道题,要求学生把自己家中几个月的用水量统计后,算出着几个月平均每月大约用水多少吨。配合这道题目,我布置了一道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首先回家后看水表,第二天交流。结果,在课堂上,学生兴趣很高,争相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大家公布。教师用五分钟的时间,使大家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了看各种水表的方法,还“发现”了水表工作的原理。个别学生甚至还主动观察了电表、煤气表,发现数字式表的显示方法是一样的。学生在课后告诉教师:“我喜欢这样的作业,做完作业我觉得学到了一样本领!”
与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相反,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就是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每个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提高。“大以成大,小以成小,无弃人也”(朱熹语)。站在这样一个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考虑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及其他因素,或许会有更多更新更好的观念和做法。
5、建立和谐平等的交互式评价体系
以前的评价都是老师评价学生,这种上级对下级的鉴定是单向评价。这种评价对被评价者既不公平也不利于促进发展。我在教学中尝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师生互评等交互式评价体系。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不用多说。所谓师生互评即不再只是老师评价学生,而是让原来始终是被评价对象的学生也参与到教师评价中来。大力提倡、鼓励学生评价教师。比如评价教师的某一堂课上得怎么样,评价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评价老师的教学方法,评价老师的书写,甚至是评价老师的穿着打扮„„只要是学生的心声,是善良的美好的愿望,我就认真倾听,对合理的予以采纳并努力改进。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愿意、敢于和我进行交流,拿我当朋友、导师,而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警察;之二是让学生也来享受当主人的乐趣,也来体验帮助老师被老师重视的惊喜。总之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形成一个封闭回路,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他就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对象,他既是评价主体,同时也是评价客体。
6、设计切合实际的评价方案。
首先教师对学生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做到心里有数,纸上有据。要注重文字资料的反映,要让学生的成长过程在资料上清晰展现,所以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非常必要。
新学期开始教师应指导学生制订奋斗目标,每个学生为自己选定远期(一学期或一学年)奋斗目标和近期(一两个星期或一个月)目标。随着近期目标的实现,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并逐渐接近远期目标。为此我设计了形成性评价目标卡。
形 成 性 评 价 目 标 卡班级:姓名:
月:
月:
目标月:
月:
月:
远期目标
有了目标还不够还必须加强过程管理,学生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为此我有设计了课堂评价卡和考试成绩评价卡。
课堂评价卡
班级姓名
时间 评价听讲 方式
自主 评价
同学 互评
教师 评价思维 发言 推理对老师计算计算准综合 书写 的评价速度 确率评价 或建议近期 月份
7、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进行学期综合评价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一直是教师对学生一学期来学习的评定依据,其最大的弊病在于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没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改实验过程中,我们可改变这种传统评价方法,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学期综合评价:期中、期末考成绩各占25%、单元考成绩占15%、(书面、口头)作业及预习作业占15%、课堂表现(课堂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占20%,课堂竞赛小组成绩作为学生学期总评成绩的加分依据。这种做法有益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五、总结
总之,只要我们充满爱心,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应用这种突破旧体制的有效的评价策略,实施对教学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数学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邹慧民,蔡植瑜.实行形成性评价,改革现存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J1_江两师范大学学报,2006,(1):114—118.
2.数学教育学报,1993,2
3.数学通讯,2008,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何锦端《自主学习的评价体系》2005
一、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教学改革来看,人们往往较多地关注设置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扩展教育资源等几方面,而忽视教学评价的改革,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反馈,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以往的教学中,期中考、期末考、作业是对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效果评价的常用方式,大多命题单一、客观,往往只能考查一些知识点,而不能充分、完整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该种评价对于教师教学方法、方式、效果的反映片面,缺乏过程性控制。
以我院空中乘务实践性课程《客舱服务规范》为例,该课程主要强调学生的实践服务规范等知识的学习与技能操作,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最终达到客舱乘务员标准,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并能胜任岗位工作。高职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强调人才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目前的评价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偏重教学过程的完成,忽视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检查。
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中把完成教学过程看得很重,如工厂里的流水线按部就班,每个环节都不能少,往往忽视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或者说在课堂中没有很多的时间让教师、学生反思教与学的效果。
(二)偏重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自我评价、互评与社会评价,评价者单一。
很多教师都不能很好地就一个重点或难点问题让学生进行全面的反思和辩论,教师比较善于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评价,并马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记住结论,而不是让学生在自我的评价或辩论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忽视辅导员、班主任、活动评委、实习岗位负责人等直接接触学生的多方面人士的评定,存在评价者单一,从而使得评价受到很大程度的主观影响。
(三)偏重评价的形式,忽视评价的效果和质量。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知道要实施评价,而且一般都设计了好几个评价方式,但由于对评价的内容、对象、形式、标准的选择不正确造成评价不够到位,感觉有没有这个评价对教学过程影响不大,或者仅仅把教学评价当作实施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已。
二、实施思路
(一)理念。
自泰勒以来,现代教学注重目标取向评价。这种评价取向将教学计划或教学效果与预定的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根据教学结果的达标程度来判断教学价值———具体表现在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这种传统的评价理念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而新的评价理念特别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
过程取向评价重视过程本身的价值,主体取向评价则强调评价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与能力”,价值多元、尊重差异为其主要特征。
后现代教学理念对教学评价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认为世界是多元的,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用绝对统一的尺度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作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真理的活动过程。
后现代教学理念反对用标准化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和研究教学问题。派纳在其学术报告“什么是课程理论”中多次抨击标准化考试的弊端,主张考试必须改革,他认为“可以较少依赖标准化考试,而更多地采用档案袋和其他收集学生作业的方法,并由具有各种不同兴趣的个人,包括家长、社区领导,以及教师和其他学生构成的委员会来进行评价”。
形成性评价方式是实践性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是对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服务意识与合作精神。
(二)评价目标。
1. 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暴露学生存在的困惑和错误,有利于更好地改进提高;课堂内外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师生交流互动,能表现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
2. 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教师通过对于此过程的及时、密切的关注,发现新动向、把握新情况、进行新引导、分析其不足、指出其失误,从而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学生的学习错误。
3. 让学生不断地看到自己学习过程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自我监控和反思,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学生应成为学习评价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使学习成为自己能力自我发展的过程,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三、实施评价的方法
(一)评价原则。
空中乘务《客舱服务规范》作为实践性课程的这一性质决定了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较为适合。形成性评价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目的是指导、促进教学。评价要针对全体学生,要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尽可能多元、多个层面、全方位地进行科学、公平、公正的评价;评价要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评价主体。
在课程评价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教师、学生、辅导员、家长和竞赛评委等都可积极参与,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及合作评价,甚至可以通过邀请民航企业中的专业人士对学生的学习、实践情况作出评价,以此引导学生主动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应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评价内容。
评价不仅要重视学习,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力、学生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等等。因此,强调从三个维度评价学生: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评价工具。
形成性评价的工具是学习档案袋。学生学习档案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有目的的收集,也称为“档案袋式”评价。学习档案中收入了课程的学习过程记录及成果。它展示的主体是一个过程,是学生在一个或多个阶段里的努力、进步及成果。
学习档案中各阶段的学习成果评价工具主要包括所有实践课程的平时作业、单元模拟测试、实践操作、报告、试卷测试、课外学习情况记录(阅读的课外资料等)、非智力因素评价(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动机、态度的变化、合作交流的意识)、他人(如辅导员、同学、评委、家长、实习单位同事等)的间接评价等。
观察记录报告是整个学习成果登记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容一般包括:实践操作、回答问题、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行为的记录。观察记录表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师表、社会评价表、家长评价表、自评表等。以《客舱服务规范》课程为例,观察记录表(教师表)主要是教师对课堂表现的记录(见表1-1)。
观察记录表(社会评价表)(表1-2)是指不同评价主体对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的行为表现、思想变化情况的记录。观察记录表(社会评价表)的评价主体不但指任课老师,还包括其周围的同学、学习小组长、辅导员、教师、评委、实习单位负责人等。例如,对专业教研室主办的客舱服务技能大赛中某一位参赛者做一个观察记录表(社会评价表),那么评价主体包括其他参赛者、评审老师、甚至是观看比赛的其他学生。观察记录表(社会评价表)旨在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表现与存在的不足。
(五)评价角度。
实践性课程培养的目标包括理论知识的培养与实践操作的培养两方面。从目标分类来说,分别属于认知与技能领域,教学评价也应当兼顾这两方面的目标。此外,教学目标不但有不同的类别,而且有不同的层次。例如,认知内容可以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所以在评价认知教学结果时,应兼顾其他层次目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就《客舱服务规范》课程学习情况作评价时,要从不同层次出发作出综合评估(表2)。
四、评价措施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任课老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的传统做法,实施多方评价,即发挥本人、同学、教师等有关人士都来参与评价,对学生发展建立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关心、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参与档案袋内容的收集、编排和保存,必要时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社会评价主体的权力。把教学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档案袋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部分,由此提高工作效率。
(二)评价标准合理化。
档案袋评价标准的制定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可行。教师应鼓励积极的纵向对比,即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比较。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个人评价标准,使学生既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又有个人奋斗的目标。
(三)评价内容全面化。
评价内容应包含学习结果、学习过程、素质发展等方面。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态度、获取和加工信息能力、团结合作的表现、评价反思的能力等。
(四)评价过程全程化。
实行全程评价,注重过程反馈,正确看待结果。学习前学生通过评价找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发扬长处,增强自信,以便更好地发展。评价中教师应注重对学习全程进行评价,着重从知识、技能、方法、态度与情感等方面,从中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准确、有效地对学习过程与方法作出适当的调整,促进学生的进步。
(五)评价信度科学化。
评价要避免片面、单一,应注重样本的可信度。必要时教师可给予多次、多方、多角度的评价,以尽可能提高评价信度的精确性。
五、结语
形成性评价可更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技能与素质发展状况,有助于提高空中乘务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及业务水平,有利于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控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促进空中乘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普遍存在评价方式单一、片面的问题;在实践性课程中实施合理的评价方式将会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通过分析形成性评价方式在空中乘务《客舱服务规范》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达到评价方式的合理应用, 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客舱服务规范》,评价,形成性,服务规范
参考文献
[1]张鑑民.高职教学过程系统优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4:44-45.
[2]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J].教育研究, 2004, 11:35-40.
[3]吴芳.《国际商务交际》课程形成性评估方式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4:42-43.
1.关注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在评价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能够在激活他们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这种主体地位的体现,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学会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以认识自我;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是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帮助他们形成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程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学会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反思,以帮助他们及时认识和改正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种主体地位的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让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能够增强他们的语言学习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的“Integrated skills”(综合技能)环节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运用学生的自我评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该环节中较为简单的题目,并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其次,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要求学生能够对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互相评价,以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合理的评价体系;最后,笔者建议学生就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进行交流沟通,特别是对自己取得的一些成绩,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博采众长。
2.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提高评价真实信度
新课程的形成性评价认为,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客观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和效能感;另一方面,能够发挥评价的导学导教功效,提高评价真实的可信度。
在评价中,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提高评价真实信度,主要有如下的方式:(1)关注测试性评价的客观作用,在有关章节的学习中,特别是一些语言运用基础知识测试中,倡导运用测试性评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2)注重学生的互评,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同伴来进行评价,增强评价的客观全面性;(3)关注课程教学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他们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的“Reading”过程教学评价中,笔者就通过运用上述情况来予以评价。首先,在学习中,利用小组互相学习的形式来评价成员的学习掌握情况,帮助他们能够互相了解;其次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等环节中的表现,教师提出客观性的评价意见,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接受;最后,每次的阅读教学结束后,笔者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利用试题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以便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方式的运用,不仅容易让学生接受,还能够让学生在客观真实的评价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3.关注评价反思引导促进作用,调整教学策略思维
现行的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注重教学反思,不仅是优化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必然需要,更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评价不仅在于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评价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能够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这种评价反馈,不仅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必然需要,更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这种评价反思还能够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关注评价反思引导促进作用,调整教学策略思维,主要体现在:⑴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信心建立的促进作用与目标是否一致;⑵反思评价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地方和值得发扬之处;⑶反思评价能否真实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笔者以为,在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内驱动力,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教师则应该在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进步的同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增强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李芳 浅议形成性评价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N].英语辅导报,2002-2003学年度第2期第3版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和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持续评价。它覆盖学习的全过程;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它除评价知识、技能等可以量化的方面以外,更适于评价兴趣、态度、策略、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品质,评价的结果可以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形式来表达;它往往在开放、宽松的气氛中,以测试或非测试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具有主体性、多元性、开放性的特点。
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水平,高中英语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可以形式多样、灵活生动。它主要有日常检查(包括作业、课堂练习或检查、课堂提问等)、纸笔测验和表现性任务(包括结构性表现测验、口头表现、模拟表现、调查、项目、档案录等)。
以上简单介绍的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常用、有效的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方法。下面就实际教学中的案例,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1、听力形式性评价案例:
问路的课文后,教师设计在教学任务当中评价学生是否能听懂所学语言,于是便设计了一段二战题材听力材料,让学生听材料后回答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评价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人、同桌、也可以在小组内或全班进行,听力材料可作相应的改动)。材料及步骤如下:
During World War II, Polish pilots in Great Britain were famous for showing off their flying skills.One morning, I was returning from a flight test and
made the mistake of beginning my land approachat too low a speed.Just as I crossed the airfield,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my plane and it dropped from 2000 feet onto the landing trip and bounced back into the air.I gave it full speed, but the plane leaned onto its left wing, and I was off the runway.In despair, I cut all power and used full right brake.The plane turned 180 degrees back onto the landing trip, tail first.The firm P51 was not damaged.“Did you see that plane?” a visiting air official said breathlessly.“Don’t worry, sir,” the Air Force commanding officer replied, “it’s only one of those Polish pilots trying to show off”.1)教师朗读或播录音第一次,学生听语言材料,按要求理解大概意思,并回答问题。听一次可以完成的,评为A,以☆☆☆表示;
2)教师朗读或播录音第二次,学生能正确理解所听语言材料,能较好地完成要求,画出线路图,评为B,以☆☆表示;
2)教师朗读或播录音第三次,学生认真聆听语言材料,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要求,评为C,以☆表示。
评述
上面的听力评价活动是根据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堂标准》(实验稿)制定的听力目标(参考《标准》八级能力目标: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熟悉话题的语段等)和听力形成性评价目的进行的。八级听力评价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听力技能为目的,以具备在听的过程中成功理解真实性语言材料的能力。教师通过评价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听的能力的发展状况,了解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从而使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相应的补救措施来帮助学生克服听力理解中的障碍,最终达到激励学生采取有效的策略,继续努力学习的目的。
2、说的形成性评价案例:
生学习了如何度过假期的课文后,要求学生调查同组同学是如何安排假期生活并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作一个简短的口头汇报。步骤如下:
1)教师提供一个调查表的样本(见附表),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调查的项目;
2)学生以5—8人为一小组,根据样本设计调查表,并讨论可以增加的项目;
3)各小组由组长在组内用英语组织调查并讨论调查结果,并讨论如何用英语作一个
简短的口头汇报;
4)小组内推选两个学生进行汇报;
5)教师对汇报的同学进行录音(每人一盒子, 该录音带记录学生日常口语表现);
6)教师向学生提供评价标准(详见下表,该标准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动),要求学生根据标准记录自己录音中的问题,然后进行自我评价;
7)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记录、评分,把最好的学生的录音在班上重播,并根据评价标准与学生一起评价该学生的录音;
8)教师引导个别学生找出他/她自我评价中没有提及的问题,待学生改正后让学生重新录音。
调查表:What’s your favourite plan for holiday?
name travelling playing reading relaxing reviewing lessons part-timeworking口头汇报标准:
1)体态表情
A.站立落落大方,面向观众
B.演讲中面部表情随着音调的变化而变化
C.保持与观众目光交流
2)语音语调
A.语音清晰
B.为突出重点有语调上的改变
C.声音洪亮
D.流畅而注意停顿
3)语言表达
A.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
B.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C.语句及其意义完整
评述:在这个评价案例中,评价不仅用来评定成绩,更强调评价过程是激励、诊断和改正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是日常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表现性任务型”的语言运用评价活动,教师可以“测定学生对真实生活中语言任务的反应能力” 对学生的真实语言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调整教与学。除此之外,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策略属于程序性知识,这种知识的获得需要反复地在不同的情景中进行练习并最终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因此,在英语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计划多次对全班每一个同学实施这种语言运用评价,给教学提供及时、真实的反馈,给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提供尽量多次练习和纠正的机会。这个评价案例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的主体性,教师不仅自己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真实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诊断和评定,而且向学生公开评价标准,让学生尽可能参加到评价活动中来。通过评价使学生熟悉语言运用评价的标准和目标,树立目标意识,学生分析自己和同学的成绩与不是,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学会自己确定努力的方向。
3、读的形成性评价案例:
NOT all memories are sweet.Some people spend all their lives trying to forget bad experiences.Violence and traffic accidents can leave people with terribl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scars.Often they relive these experiences in nightmares.Now American researchers think they are close to developing a pill, which will help people forget bad memories.The pill is designed to be taken immediately after a frightening experience.They hope it might reduce ,or possibly erase, the effect of painful memories.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后,根据上下文推断新单词(划线部分)的词意,并进行了下面的评价活动:
学生自评 教师评语
1遇到生词时,采取_________A查字典B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推断词义C不懂就算2在阅读文章时,_________采取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含义。A经常 B有时 C很少3你是根据上下文提供的_________线索来推断词义。A推断 B经历 C原因或结果4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的技巧能_________A加快阅读的速度B更好地理解文章C提供辨断能力(可多选)5你把这一技巧介绍给_________A最要好的同学B自己掌握就算C需要掌握的同学
讲解这次评价活动的中心内容——拓展课外阅读,增加词汇量:并进一步拓展课外阅读量。
评述:八级英语的阅读目标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万词以上。
4、写的形成性评价案例:
《标准》里指出:八级英语写作目标是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求学生就社会近期地沟油写一遍不少于300词的议论性文章,完成后,首先是学生自评(见附表),然后教师加评语。
A=Always=5 marks U=Usually=3 marks N=Never=0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教师评语
准备阶段:
1花时间考虑这次写作任务和方法
2收集和组织材料
3运用各种微型技能如作笔记、阅读、列表等。
4考虑文章的整体构思是否达到目标要求。
起草阶段
1利用前阶段的材料来启动写作。
2花时间去展开某一观点的思路。
3迅速流畅地把思路记录在纸上。
4有足够的语言知识(语法、词汇)使写作时能注重意思而不是形式。5花时间重阅已写出的部分,以此作为继续写作的契机。
6主要是重阅段落和句子层次以上的内容。
7懂得如何通过重阅来解决写作问题。
8不时重温前阶段的资料以保证不走题目。
修改阶段
1较少作表面形式的修改。
2通过改写将意思表达的更清楚。
3注重有思想发展和文章重心方面作有效的改动。
4对词汇、句子和篇章等方面做修改。
5在修改过程中注意添加、删略、充实和排序。
6多次修改但不影响写作的进度和方向。
7修改时不受暂时困惑的影响。
8利用修改去发展新内容
以上的写作过程评价表主要检查学生在写作前、写作时、完成写作后以及
整个写作过程中的表现。三部分的评价内容共分二十项,每项都被评为A,总得分是100分,取得85分~100分,是掌握技能的写作者;取得70~84分,是需要加强技能训练的写作者;取得69分以下是缺乏技能写作者。教师根据学生自评的结果给予文
字上的评述:对掌握技能的写作者给予肯定和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仍需要加强技能训练的写作者和缺乏技能的写作者给予鼓励和提示改善的方法。
评述:这次写作评价活动的评价目的不仅仅着眼于学生是否能写出文笔流畅、切合题意、叙事完整的文章,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学习、掌握、运用和提高各项写作技能,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写作 方面仍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通过这个“项目型”的形成性评价活动,了解到学生写作技能的不足,今后在教学中更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作相应技能的训练。因此,大部分学生就有可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断的练习和反馈中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能力目标。
——课题研究心得
李杜娟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就像一个行走在海边的游者,随时都有可能收获美丽的贝壳。记下心得体会,也记下了点点滴滴的收获。我对英语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1、注意评价方式的灵活性评价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也就是说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例如: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及学生学习方法与努力程度的差异,在初一期末时,班级的学生已形成了强、中、弱的差异。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措施: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不同的评价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不将差生“一棍子打死”,让其看不到希望,自暴自弃,而是保留其自尊心与好胜心,同时也对优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可保证差者变优,优者更优。
2、学生自评、他评、师评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现象,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行的体现。教师将学生的表现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每天做记录,并将成绩纳入期末成绩。事实证明每个学生都能出人意料。教育在点滴之间,评价也在点滴之间,而学生的进步也在点滴之间。在形成性评价活动中,教师应当使学生逐步做到:敢于评价、善于评价、乐于评价、并最终达到得益于评价的目的。形成性评价是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提高了被评价者的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3、注重评价结果的整合与反馈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例如:评价是否调动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评价是否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就,树立了自信;评价是否反映了教师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教师要根据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4、注重整体规划,坚持始终如一
形成性评价需要优较大的自力性和灵活性,这就需要教师的恒心和毅力。形成性评价的操作需要教师进行周密和整体的规划,并持之以恒;同时要注意数据和材料及时积累和整理,以防止评价流于形式。
我的课题刚刚实施一年多,我的收获已经很大,我相信随着时间的 推移,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逐渐完善,课堂教学效果会有更大的成效。我的课题会进展的更顺利,我的收获也更大。
开展形成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李磊 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中学高级教师,199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成长即学会生存-----学会获取信息,学会实施行动,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学会更新自己,学会体验感情,学会合作,学会审美。
一、课程标准对评价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为什么评价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评价什么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谁来评价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二、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一)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分等鉴定。”
---斯克瑞文 《评价方法论》
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以便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习者评定成绩或作证明,而是既帮助学习者也帮助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达到掌握程度所必须具备的特定知识上。
---布鲁姆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陈玉琨教授认为,形成性评价指在教与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张庆林、杨东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旨在通过经常性的测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改进教师的教学。
(二)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因为学生是在成长发展中的,尤其是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变化更快。总结性评价过多,对学生的压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受到的限制也大。形成性评价重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记录,一段时间后总结评价结果,描述出学生能力发展的轨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语文能力的形成性评价,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从多种途径收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态度、情感及行为等信息,通过分类、对比和系统分析,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在一段时间内,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反馈,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调整,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以求提升其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要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 怎样评价
小学语文评价现状:
1.评价功能, 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2.评价重心, 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
3.评价内容, 存在片面和单一的倾向
长期以来, 在英语教育界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采用终结性评价代替形成性评价, 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 英语教学围绕着考试转, 相当一部分教学活动不是在教学生使用语言, 而是教试题, 或者说是在教测试语言。严重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2) 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 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3) 每次测试结果总是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的成绩优, 大部分学生的成绩是不理想或不合格, 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和被动学习的状态。
(4) 一次英语水平测试结果有时很难探查应试者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具体的操作能力。没有过程的评价, 也就没有循序渐进的发展, 这种评价方法不能适应当前的外语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探索了一种以贯彻新的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新的英语语言学习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1.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 既关注结果, 又关注过程。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鼓励作用。教师要通过考查、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 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演讲、朗诵等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做出评价。形成性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习惯和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应采用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价形式。评价要有益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形成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2.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评价中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展自学能力,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等”有关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摆在评价的首要位置, 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及过程
1.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做法。我们采取了非测试评价与测试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对学生的兴趣、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语言发展状态进行全面评价。我们指导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学习档案, 学习档案的内容包括:
(1) 学生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 如自己的英语作文, 自制的贺卡, 手抄报, 知识积累卡片等。
(2) 自己和同学对其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评价意见。
(3) 小组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表。
2.具体过程。
(1) 按常规进行测试, 测出听力成绩与笔试成绩。
(2) 在日常单元测试中, 学生如果对自己测试成绩不满意, 可以与教师协商, 暂不记录成绩, 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 可再次参加测试。
(3) 由学生对现阶段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及在学习上所遇到的困难等。
(4) 评价注重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注重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注重反映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不足。
(5)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能力方面的语言进行汇编。利用计算机basic语言进行编程。每次对学生进行描述性语言评价时, 只需上机操作, 快捷又方便。描述性语言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语言为主, 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进行肯定。然后对学生提出困难设法给予解决。
不以一次性考试来评定学生的这种多角度, 可持续性的评价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展情况的评价, 强调对学生听力与口语能力的评价, 了解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形成进程的实际情况。当反映出学习中的不足时, 能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以便改进, 什么地方改进, 采取何种步骤。
取得效果的理论分析
(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完善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制度。 (2) 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改变英语教学中的一切围绕考试转、为考而教, 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 (3) 由于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 学习兴趣, 发展潜能的挖掘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心理负担。 (4) 能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 充分培养学生个体。 (5)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 而自主评价能力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 (6) 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位置, 把学生学习策略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在重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更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智能的培养, 强调全面发展, 强调培养创新能力, 强调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8) 通过评价,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 (9) 在进行形成性评价过程中使用电脑, 发挥电脑优势, 逐步实现形成性评价的数据化, 以数据统计辅助结果分析, 为教师决策提供必要的统计基础。
实践证明,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并重的原则, 可操作性强, 便于学习和推广。它定会为英语教学的改革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龚亚夫.《英语课程改革需要研究的一些问题》
[2]李静纯.《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65-01
本文讨论五种适合收集学生进行课堂任务的方法,他们的思维过程和学习结果信息的形成性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课堂观察、组合、日志记录、问卷调查和访谈。
一、课堂观察
非正式的观察是日常教学不可或缺地部分:教师在正式指导期间或是学生分别在自己座位上时持续观察学生的语言运用情况。教师观察学生如何做出反应,人如何使用教学材料,以及中他们如何在小组合作互动,教师观察自己如何才能有效地展示特定的课程单元等内容。根据他们的观察,教师评估出学生学到了什么和什么没有学好,推断出学生使用学习策略促进还是阻碍学习,他们评价出特定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他们确定哪些教学活动和材料是学生喜欢的。源于这样观察的信息对基本的日常课堂运行有很大作用,因为它为了解发生了什么和决定该怎么做打下了基础。例如,一个老师通过一系列观察发现某个学生没有学会课堂上所教的内容。而只有一个学生没学会某一目标结构的观察结果和大部分学生都没学会,会让老师作出截然不同的决策。
二、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把问卷和访谈法在放在本节一起讨论因为它们非常相似,都包含一组学生要作出回应的问题或语句,都相对地结构化且正式。他们需要大量的规划和准备时间。因此, 只有在定期运用,运用相对系统化,而且学生、家长或教师反馈一致时他们才是最有用的。比如在进行教学前,问卷和访谈可以在学生中使用,用来收集输入因素可能会影响教学计划的信息。教学后,可以用它们来收集单元或整个课程有效性的信息。问卷和访谈对于收集教学过程中日常教学计划和评价的信息作用不大,因为他们相对简单且不正式。
三、 日志记录法
日志记录是基于某一主体学生的持续想法,思想、经验和反思记录。它超出了典型的书面作业,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书面对话,促进个人思想和表达与课程材料的一体化。日志记录的特定格式取决于任务目的,他结为结构良好和形式自由两种形式。在结构良好的日志记录里,学生的写作基于某一特定的问题,目标或指导方针,而形式自由的日志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记录基本没有规定方向。日志有不同模式的反射,如书写、素描、油画和雕刻,就举这几个例子了。抛开形式,日志对于监控学生的观察,挑战,推测,怀疑,自省和探索能力是一种宝贵的评价工具。
四、档案袋
档案袋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典型手段。它是对学生工作的一种集合,向学生和其他人展示他们在一个或多个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档案袋这一术语当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流行起来的,它被用在许多不同等级的学科领域里个体班级的评分机制。艺术家、建筑师、音乐家经常用它来展示他们的表演。档案袋伴随着一个反射描述,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扩展学习,还可以邀请读者的组合对学习和学习者深入探索。以元认知策略发展依托,写作档案袋能促进学生反应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元认知策略,而自我评估在学生的写作档案袋里起着关键作用。
档案袋评价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相对较新。学生们应该有自己的档案袋,可以是一个常规的文件夹,一个小纸箱,一组文件柜或任何持久的可扩展的容器,如果每个人都使用相同类型的文件夹,文件夹更方便存储,应该明确标上每个学生的名字。如果需要,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品味进行装饰 ,能增强学生的所有权。他们应该别放在易接近的地方,这样方便学生查看或更新,在没有老师帮助的情况下也可以向别人展示。
查看一个档案袋,学生,家长和老师不光会看到学生的学习发展,还有他的文化背景的,个性,独特能力,天赋或是局限性。它帮助学生看到所有的成长都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其自尊,培养其进一步的成长。提供一个学生的学习画面,能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他们的孩子能力,兴趣和发展有骄傲的理由。档案袋对老师也非常有用,因为它不仅为老师提供学生学习成长的足迹,也揭示了学生作为一个人更多信息,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五、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一)自我评价。一些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已经得出结论,所有形成性评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生进行自我和同伴评价。自评和同伴评价是非常有用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和修正能力。对学生来讲,达到一个学习目标很难,除非他们理解目标,而且知道做什么来达到那个目标。因此自我评价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很多那些试图开发自我评价能力的人发现首先也是最困难的任务是让学生觉得他们的工作是依照一组目标开展的。在他们做的时候,对工作有总体的了解,因此学生能够自己管理和控制它。自我评价既对学生有利,也有益于老师。对老师来说,学生的自我评价信自我评价提供信息,提高了指令,允许教师对学生是别的问题直接回应,而且自我评价创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为他们提供了共同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自我评估程序敦促学生认真检查他们的工作和思维,思考它的意义,由于这种反射,他们更能了解自己学到了什么。
(二)同伴评价。在实践中,同行评价原来是一个重要的补充,甚至可能是自我评估的优先需要。同伴评价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几个原因:一是这种评估的前景已被发现用于提高学生努力工作的动机,学生知道作業会由自己或另一个女孩在下一课开始检查。这已经产生了一个完善的程序,只有在极其罕见的场合,学生才会完不成工作。他们以清晰和美观的作业为傲,他们的一个同伴可能会被要求给出分数。在达成一致前,任何关于答案分歧的讨论是彻底的公开的。学生通常能接受彼此对他们作品的批评,但对于来自老师的批评却不会重视。
一般来说,,学生可以通过给自己和别人的作业打分自来丰富学习,不论是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测试本还是课堂展示。学生通过扮演他人教师和考官的角色来学习。
参考文献:
[1]罗梅.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5
[2]杨光荣.形成性评价在英语专业写作课堂中的实践和探索[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宁静(1985-),女,汉族,安徽亳州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育教学。
院级项目 2013bzjyxm03
【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推荐阅读:
丰富形成性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11-02
形成性评价例子04-07
形成性评价的意义11-12
形成性评价的开题报告09-22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11-16
初中英语教学中形成性教学评价的作用01-20
改变数学评价方式02-09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结题报告01-14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方式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