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医疗质控手册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医医院医疗质控手册(精选6篇)

中医医院医疗质控手册 篇1

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水平,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技人员的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全面提高,现结合我院总体工作思路,制定本计划。

一、发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

质控科将每月质控管理情况向主管院长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汇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研究医疗质量管理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和解决的措施,并督促有关科室及责任人进行整改。

二、质控管理部门(质控科)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围绕“以抓好病历质量为中心”,坚持每月组织专家对各临床科室架上运行病历进行检查,对归档病历进行抽查,对存在问题及时书面反馈回科室,并提出进行整改措施。每个月或每季度围绕抗菌药物使用、围手术期病人、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临床路径病人等进行专题检查,同时对新开设的科室或病区进行重点指导。

2、每月组织对临床科室的归档和运行病历及医疗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科室整改。

3、对急诊科和医技科室,包括检验科、输血科、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室的纳入质控管理,并定期检查。

4、建立缺陷病历点评制度。坚持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院性缺陷病历点评,要求科室主任或质控员参加点评会议,促进病历质量的提高。

5、加强门诊处方质量的管理。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同时与门诊办、药械科、财务科等部门加强对门诊处方的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加强培训工作。对新开设的科室、重点科室或新上岗的医疗、医技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方面培训或讲课,培训后进行抽考,保证培训效果。

7、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室主任或质控员会议,反馈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协调各科室在质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8、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医疗质量问题,根据科室质量控制标准和按有关规定进行扣分或处罚,报财务科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

9、加强与纪检办、护理部、院感科、医保办、科教科、审计科、财务科等部门的联系,将其管理工作纳入质控评分内容。

三、加强科室质控管理工作

1、各科室要制订质控计划,每半年和年底要做好总结,保证质控工作落到实处。

2、各科室每月要按时填写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及相关记录本,对存在问题要有明确的整改措施。

3、科室主任、质控员等质控小组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经常检查本科室的病历、医嘱、处方、治疗单以及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4、医技科室要建立质控台账,除每月要按时上报质控自查评分表外,要对医教科(质控科)反馈的问题进行整改和记录。

附: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医院2016年各项医疗质控指标

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 医教科(质控科)

附:

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3年各项医疗质控指标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率≥90%。

3.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4.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6.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7.急救物品完好率100%。8.合格病历率≥90%。9.平均住院日≤10天。

10.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11.病床使用率≥90%。12.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13.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14.手术安全核查率100%。

15.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率100%。

16.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17.开展成分输血比例≥85%。18.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19.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20.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21.CT检查阳性率≥70%。22.MRI检查阳性率≥70%。23.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24.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25.治愈好转率≥90%。

26.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27.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28.麻醉死亡率≤0.02%。29.处方合格率≥95%。

30.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120)。31.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32.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33.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34.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2%。35.对口支援任务完成率100%。36.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50种。3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38.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39.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4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41.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4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43.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中医医院医疗质控手册 篇2

1 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机构

我们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医疗设备质控领导小组, 成员由设备科、医务科、临床科室主任组成, 同时还设立了由院领导总负责, 医疗行政管理、临床医学及护理、院感等门部参与的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委员会, 并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 在医疗设备质控工作开展, 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评审和监督等方面, 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

2.1 建立、完善各项采购管理制度。

我们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建立了医疗器械采购专家库, 要求采购申请必须逐级论证审批后立项, 形成年度采购计划, 并要求遵循以下原则:注重医院重点发展学科为先, 临床治疗需求大, 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为重点, 并根据医院实际需要, 注重短、平、快项目。

2.2 招标和公示。

招标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廉洁自律, 采购的方式主要有邀请招标、竞争评标、协商议标等。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的项目, 由政府采购中心统一招标办理。非政府采购的项目, 我院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流程实行院内公开招标采购, 采购的产品必须合法有效, 供应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等证件齐全, 招标结束后, 及时将全部采购信息和执行情况进行公示。

3 设备的安装验收和档案管理及人员培训

购进的设备必须严格按照验收手续严格把关, 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发放。验收由使用科室、设备科与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及厂商代表共同参加, 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外包装是否完整, 设备型号和各项技术指标参数是否与合同相符, 辅助设备和零配件是否完备等, 对于大型或特殊的医疗设备的技术质量的验收, 应请上级有关部门授权的机构进行。设备入库后, 应及时建立设备管理档案, 具体内容包括有:档案卡片、申购科室申购审批单、订货合同、发票复印件、安装验收报告、使用维修说明书、招 (投) 标书及评标、定标资料、维修保养记录及其它相关的文件技术资料。与此同时, 在引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过程中, 安排相关人员在供应商和厂家的协助下进行岗前培训, 充分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工作流程、维护保养方法及设备的使用环境要求等。

4 设备的日常仓储及报废管理

医疗设备的储存要设置单独的库房, 有验收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区, 并有明显的区别标识。库存的医疗器械要分类摆放, 标签清晰规范, 过期、失效或报废的设备器械应设专门的存放区, 不得与正在使用的医疗器械混存, 库房的防火、防尘、防鼠、防潮、防虫措施良好。同时要建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使用后的销毁制度, 销毁使用过的一次性无菌器械应做到使其零部件不再具有使用功能。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也是设备质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应根据设备的质量等级、使用年限、功能的更新换代, 临床使用效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将购置、使用、维修、报废有机的结合起来, 进而形成完整的医疗设备报废制度。

5 设备的维护保养及不良事件监测

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非常重要, 高质量的维护保养, 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首先要建立维护保养制度, 选择科学有序的维护保养方法, 如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相结合, 预防性养护与应急维修相辅助, 设备使用科室与设备科、供应商定期沟通, 交换信息, 对易损坏、易老化、易磨损的零部件及常用标准件, 做到心中有数, 提前预购, 少量库存, 为维修做好准备。同时还要加强对设备使用环境的检查, 作好防尘、防潮、防高温的必要措施。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和监测组织体系建设是做好监测工作的保证。为此, 我们成立了由主管院长、设备科、医务科、护理部和各使用科室相关人员组成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领导小组, 制定了相关的监测、收集、评价、报告等制度规章, 进而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所发生的各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避免或减少同类不良事件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重复发生, 从而加强对患者、设备使用者和其它相关人员健康的安全保证。

6 设备的计量管理

医疗设备的计量管理是医院设备质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计量法要求的需要, 而且也是医疗设备准确性和医院自我保护的需要。首先要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为此, 我们成立了由主管院长和设备科、各相关科室及医技人员组成的计量管理委员会, 并建立了计量工作制度及管理方法, 按照计量法的要求和有关规定, 对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由专人负责管理, 配合国家计量管理部门对本院须强检的医疗仪器设备进行周期计量检定工作。同时, 保管好有关的技术档案和检定证书并对某些设备进行精度校准。对有故障的医疗设备及时上报, 并送有关部门进行维修及再鉴定, 以保证设备的准确性。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通过监控医疗设备从购买、使用、维修、保养、报损等全过程, 消除过程中所有可能引起或影响设备使用效率的因素。只有切实做好医疗设备质量的控制管理, 保证设备质量的精确性, 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医疗安全和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召平, 张祖进, 李辉, 张红远, 怎样提高医院工程人员业务能力与仪器使用的培训医疗装备2011 (6) :47

[2]房树老, 张文才, 谢京启, 浅谈医疗设备的全程管理医疗装备2010 (3) :38

[3]刘浩, 杨建平, 浅谈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医疗装备2010 (8) :52

年医疗质控方案 篇3

2017年医疗质控方案

这次会议,既是绩效考核落实会,也是2017年的医疗质控会。

2016年医务管理工作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大力支持下,各科室密切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健全了质控组织,组建了以科室副主任为骨干的院级质控组织;

二是质控到位,坚持每周五下午对全院的医疗质量进行全方面的检查,达到全覆盖,共组织检查活动达40余次,并及时召开医疗质量通报会,对我院的医疗质量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管理下沉,充分发挥了二级质控作用,坚持每月对各科室进行考核,坚持每月出一期质量通报,使科室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四是以病历质量为抓手,抓好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全年共检查的病历300余份,发现问题病历100余份,对问题病历按照《病历质控标准》进行了评分,并进行了督导整改,使我院的甲级病历率逐步提高。

五是组织培训到位,组织全院医师参加院级培训三次,组织年轻医师进行病历书写并进行了点评工作。以科室为单位经常性的组织业务学习,讲座,年轻医师的三基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今年考过执业医师达5人,执业助理医师达6人。

六是医疗安全得到保证,降低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召开了医疗安全分析会及医疗纠纷的预防技巧培训会,医疗纠纷发生率比往年大幅度下降,今年共发生纠纷4起,医疗投诉11次,都得到了有效妥善的处置。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主要是制度落实不足,执行力不强,奖惩兑现不到位。

2017年的医务管理工作到底怎么进行;医疗质量如何保证;如何确保医疗安全;医院绩效考核办法怎么落实;省卫计委确定的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怎么抓;我们医院的突出问题怎么整改;管理制度、执行力如何着陆。是这次会的主要议题:

我认为:开展如何工作,归根结底就是游戏规则,只有定好的游戏规则,操作起来才便于执行。【玩有玩的规则:比如:打牌有打牌的规则:10元还是20元,上楼还是不上楼,查叫还是不查叫等等,这些规则都要提起讲好,操作起来就不会赖皮。】【管理有管理的规则:如来自管理思维中,一个小聪明毁掉的前程的小故事:“有个女孩刚毕业就去了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渐渐地,她发现当地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那个地方,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车站几乎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的少。她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说以他的思维方式看来是漏洞,凭着自己的才聪明劲,精确地估算了这样的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从此之后,她便经常逃票上车。四年过去了,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她充满了信心,开始频频的进入巴黎一些跨国公司的大门,推销自己。这些公司先是热情有加,然而数日后,却又婉言相拒,一次次失败,是她愤怒。最后一次,她冲进了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办公室,要求经理对于不录用给一个合理的理由,然而,结局却是她始料不及。因为查了她的信用记录,发现有三次乘公交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给出的结论是,不尊重规则,且善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不值得信任。”】第一个例子,就是要提前制定规则,大家在一起才会玩的开心,不会扯皮。今天我们在这说的就是制定规则的过程;第二个例子,就是要遵守规则,发现漏洞不要恶意使用。在今后的医务管理中,就是要遵守规则,就不存在得罪人了。同时,更不要发现漏洞不要恶意使用。在以前的检查中,就有这样的现象发生,这个星期到我们科室检查了,下个星期就不会来检查,质量开始下滑,书写不及时。为了堵住这个漏洞,今年的检查实行随意性和随机性,不定时。对于工作不配合的,也可以盯着某一个科室,直到消灭漏洞为止。上午我在办公室看电子病历,下午到科室抽查纸质病历,指着靶子打。而且到那个科室没有规律。也就是说,既然到了某个科室,是带着问题去的,也必然会查到问题。当然,这个游戏规则也包括我们的执行者,如果不能严格执行,就会失去制定规则的意义。

今天,我们探讨的是我们医院在医务管理上的规则。2017年的医务管理工作:是以质量管理为主线,以《医院绩效考核办法》为蓝本,以重点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重点整治我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是强化落实。强化执行力度。尊重游戏规则,尊重管理规则。

《医院绩效考核办法》中,对于医疗质量考核给了8分值,如何运用好这8分值,是2017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制度落实的关键点。对于医疗环节指标中的10分值,医务管理也占了很大的分值,如运行病历上交及时性,出院7日内未上交扣0.1分,一月内仍未上交扣1分,实际是扣1.1分,占了很大的份额;抗生素使用达标率(住院病人不超过60%,门诊病人不超过20%),随机抽查10归档病历,(几率还是相当的高)每上升1%扣0.1分;工作纪律对于医务部分主要是各种培训,迟到、早退扣0.1分,缺席再扣0.1分。临时性任务不服从安排的一次扣0.5分。

医疗质量考核8分值将以月考核、病历质量及核心医疗制度执行考核为主。

一是加强月考核,主要考核科室的质量管理,以落实科室几大质控的记录本为主。每月20日科室考核。满分100分,占绩效考核分值的20%。

1)、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本:(25分)

要求:质控记录完整,无缺项。每周科内质控检查一次,内容完整,检查涉及科室管理方方面面,改进措施得力,操作性强,有对上周的改进效果评价分析。

处罚:缺一周未记录扣8分,缺一项扣2分,记录不符合要求每项扣1分;考核时找不到记录本或未在住院科室,扣25分。

2)、会诊记录本:(5分)

要求:会诊记录登记完整,会诊医师处未填写,扣申请科室的分值。

处罚:缺一项扣1分,一月内无会诊病例不得分。考核时找不到记录本或未在住院科室,扣5分。

3)、交接班记录本:(15分)

要求:每天对交接班一般项目填写完整,对于新入院、手术、分娩、危急重病人做到班班有交接,内容必须包括主诉,生命体征及体格检查,处理及观察和注意事项等。交接班记录做到医护相符。

处罚:整天无交接记录扣5分,整次未交接扣3分,扣缺一个病人未交接完整扣2分,交接不完整,一般项目漏填每处扣0.5分。考核时找不到记录本或未在住院科室,扣15分。

4)、疑难病例讨论记录(5分)

要求:病区应单独设立“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参加疑难病例讨论的人员应有三级医师及相关科室人员,记录本有讨论记录。(要有分人意见、总结结论),记录要求: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佳病例进行讨论(无疑难病例,轻重找重病历,每月必须有一例进行讨论)。科主任或具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主持。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症状、体征、检查和检验结果等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讨论情况、鉴别诊断意见。

记录应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审核签名。

处罚:

记录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一月内无讨论病例扣5分,考核时找不到记录本或未在住院科室,扣5分。

5)、死亡病例讨论记录(5分)

要求:病区设“死亡病历讨论记录本”。

死亡病例均有讨论记录。死亡病例讨论应在病人死亡后一周内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或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医师主持。内容包括:注明“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讨论日期、主持人、主要参加姓名、技术职务、讨论意见。

处罚:记录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有死亡病例未讨论一例病例扣5分,超过一周扣3分,考核时找不到记录本或未在住院科室,扣5分。

6)、危急值管理:(10分)

要求:科内设“危急值登记本”。接获非书面危急值报告者应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信息,复述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并正确执行。同时,要对危急值进行处理、分析及效果评价,并在病程中记录。

处罚:漏登1人次扣4分,登记不规范、漏项、错项每处扣2分,未在病程中记录扣5分,记录不到位每处扣2分,考核时找不到记录本或未在住院科室,扣10分。

7)、病案质量管理(20分)

要求:科室设有病历检查记录本,按病历质量评价标准,每月对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进行质控检查,各不少于20份;

处罚:无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检查记录本,不得分,缺一份扣1分;考核时找不到记录本或未在住院科室,此项不得分。

8)、医疗纠纷及投诉管理(15分)

要求:应单独设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本”,记录完整,准确。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医疗不良事件。积极全程配合处理发生的医疗纠纷。

处罚:无医疗差错事故记录本不得分,记录不完整扣4分,未及时报告扣4分,未及时处理扣4分,不配合处理扣6分,未全程参加,缺一次扣3分。考核时找不到记录本或未在住院科室,此项不得分。

二是以病历质量为抓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对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进行不定期检查,按照《湖北省病历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实行量化考核。逐步消灭丙级病历,减少乙级病历,达到提高甲级病历率的目的。(未按时完成的病历重点查,完成了的病历重点查病历的逻辑性,主要治理乱检查乱治疗问题,表现在病程记录的书写上,未防止病程记录粘贴复制,应付完成病历书写,对病程记录书写情况重点检查,病程记录要做到一问一答,重点检查,重点治疗要有医嘱,病程中要记录为什么要检查,治疗,结果要有记录、分析。凡是复制粘贴,不符合逻辑的病程记录,视为未书写病程【符合逻辑的病程基本要求:医嘱上的内容诊疗在病程中有记录分析。必须做检查、治疗要与医嘱一致,医嘱与收费一致,并在病程记录中进行记录并分析】)满分100分,占绩效考核分值的40%。

1)、抽查发现丙级病历,给予重处,一份丙级病历扣5分,同时,书写者本人脱产科室到医务科上班一周,如一个科室出现2份以上丙级病历,2人同时到医务科上班,科室排不开班次的,主任、副主任亲自上一线班,参加排班,主要是因为未履行管理职能不到位。

2)抽查发现乙级病历,扣3分,3)随机抽取归档病历和日常随时检查运行病历,按照《湖北省病历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甲级病历率为达到90%,每下降1%扣2分。

注:病历的完成及时性,是以书写打印的为准,只完成电子病历而未打印的视为未及时完成;病历是指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检查方式是不定期、定时,随机抽取科室。

三是加强核心制度落实,对于违反核心医疗质量或执行制度不到位进行考核。主要以重点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重点整治我院的重点问题

1)依法执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签字与冠签方面。一是该患者或是患者家属需要签字的地方,无患者签字,或签字不符合逻辑的(主要表现为张冠李戴、无委托签字、按指印无注明)每处扣2分,医务人员代签的发现一次扣5分;二是病历书写者该签字而未签字的一处扣2分,签字不易辨认的一处扣1分;三是无执业资质,需要有执业资质及时冠签而未冠签的,每处扣3分,有执业资质,需要上级医师签字而未签字的每处扣1.5分。未签时间或时间签写不完整,每处扣1分。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包括主治医师查房记录、医师日常查房记录、副主任或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主治医师查房要求:主治医师首次查房在患者入院48小时内。常规查房:对病危者要随时查看,记录至少每天一次;对病重者每日会隔日1次;对一般患者可每周2次。内容包括:a补充的病史和体征;b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c诊疗计划与更改诊疗计划的具体意见。

副主任医师查房要求:每周至少1次,主要解决危重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决定重大手术的方案,组织术前讨论等。

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与住院医师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主任医师查房记录与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内容不能雷同。

处罚:缺首次上级医师查房,一次扣4分;上级医师查房频次到不到者,一次扣2分;查房记录内容雷同的视为缺一次查房,查房内容缺项,一项扣2分,诊断依据不充分或无依据扣2分,鉴别诊断的分析不到位扣2分。

3、会诊制度:

要求:1)病情涉及他科的或转科患者必须邀请会诊,科间紧急会诊10分钟内到位,院内组织的大会诊10分钟内到位。2)会诊单含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记录。申请会诊记录一般项目齐全,有病历简介、初步诊断、诊疗情况、会诊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科主治以上职称医师签名。3)会诊记录有会诊意见,会诊医师的科别、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4)会诊医师的资质。5)病程中记录要有会诊意见及会诊的执行情况。

处罚:需要会诊而未患者的一例扣6分;会诊人员不能及时到位的,一次扣2分;会诊申请单书写不规范的,每处扣1分;会诊意见不及时一次扣2分;会诊医师的资质不够的一次扣2分;会诊意见未在病程中记录的一次扣2分;会诊执行情况不到位的一次扣2分。

4、危重病人管理:

要求:70岁以上高龄患者、1岁以下患儿入院,必须行告病重。病情严重者需告病危;告病重、病危概念必须清楚,告知内容需在病程中记录,并有家属签字。对危重病人应及时发书面病危/病重通知书。签字及时间完整。通知书及时送到患者手中。

处罚:该告病危/病重而未告知的,一次扣5分,在纠纷投诉中有因未告知的原因,一次扣10分;通知书上告病重、病危概念不清楚得,一次扣2分;通知书项目不全的,缺一项扣1分,涉及需要医患签字的按签字方案再扣分;告知内容未在病程中记录的一次扣3分,病程未按告病危/病重要求次数书写者,按病程书写要求扣分;通知书未及时送到患者手中的,一次扣5分。

5、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要求:a术前有反映第一术者、麻醉医师看过病人的病程记录。术前进行评估,病情严重或涉及他科的病情(除本身的外科疾病,涉及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病变)要及时组织会诊,确保医疗安全;b病情较重、中等难度以上或新开展的手术(二级以上手术)应有术前讨论记录,一般手术需要有术前小结,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参加讨论者姓名、职称、讨论日期、记录者及上级医师签名;c有手术同意书和麻醉同意书。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并发症、手术风险、患者(委托人)签名、具有医师执业证医师签名,有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签名;d.手术记录:术后由术者于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由第一助手书写,但必需有术者签名。写明手术标本的去向;e术后及时书写术后首次病程记录;f术后连续3天每天至少记录1次,3天内要有手术医师查房记录;g择期手术,术前头一天要麻醉评估,术后进行访视,麻醉记录项目齐全,有麻醉医师签名;h择期手术,术前要准备充分,确保上午9时准时开台,急诊手术随叫随到,自通知时间起,不超过10分钟,较大手术必须要有上级医师到场,上级医师到场时间不超过15分;j重大、致残、新开展的手术实行报备审批制度。K手术开始前,必须完成术前病历资料。

处罚:a术前无反映第一术者、麻醉医师看过病人的病程记录,按缺首次上级医师查房,一次扣4分,病程记录内容缺术者、麻醉师看病人的内容,一次扣2分;b病情严重或涉及他科的病情未及时组织会诊的,一例扣6分;c缺术前小结或术前讨论的一次扣6分,用错文书的一次扣6分,内容不完整的一次扣1分;d缺手术同意书的扣10分,告知内容不完整的一条扣2分,患者签字内容不完整、不全面一次扣3分,其他项目缺一项扣1分,涉及医患签字的,按签字要求再扣分;e缺手术记录的一次扣6分,超过24小时书写的一次扣4分,书写内容不完整,一处扣2分,不是由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的,发现一次扣3分,第一助手书写的,检查时发现术者未签字的,再扣2分;f缺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的,一次扣4分,检查时发现术后未及时完成的,一次扣2分;g术后无术者查房的,缺一次扣4分;h术前麻醉评估不及时到位,术后未进行访视,发现一次各扣4分,麻醉记录项目填写不齐全,缺一项扣2分,麻醉医师签名的扣分按依法执业扣分标准执行(书写者该签字而未签字的一处扣2分,签字不易辨认的一处扣1分;无执业资质,需要有执业资质及时冠签而未冠签的,每处扣3分)h择期手术,超过上午9时开台,划分手术室和手术科室责任,9时以前麻醉没做好,是手术室的责任,麻醉做好了未开始手术是手术科室的责任,每迟到10分钟扣一分。急诊手术主要是考核手术室,自通知时间起,不超过10分钟,较大手术上级医师到场时间不超过15分,每超过1分钟扣0.5分;j重大、致残、新开展的手术,一例未报备审批扣5分(以到医务科盖章为准,事后补办视为未审批)。K手术开始后,未完成术前病历资料的,视为丙级病历,按丙级病历进行处罚。

6、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要求:a特殊检查治疗病例及各种有创操作应有患者(含代理人)签署意见并签名的知情同意书;b特殊检查治疗病例及各种有创操作知情同意记录按“规范”书写,操作并在病程中记录:c选择或放弃抢救措施(包括要求出院、转院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应有患者近亲属签署意见并签名的医疗文书;d由其他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应有患者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填写完整。

处罚:a特殊检查、治疗及各种有创操作无同意书的扣8分,同意书内容不完整,一处扣1分,签署意见存在漏洞扣4分,无授权委托签名的扣8分;b特殊检查、治疗及各种有创操作记录未在病程中记录的,一次扣5分;c选择或放弃抢救措施无患者近亲属签署意见并签名的医疗文书,一次扣8分;d委托书签署不规范或缺陷的,一处扣2分。

7、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危急值制度、交接班制度按月考核进行扣分。

这份质控方案涉及到医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也是日常医疗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只要按照要求落实到位,我们医院的医疗质量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再加上有良好的的服务,精湛的医疗技术,医疗安全将会得到很好地保障。

2017年医疗质控总结(最新) 篇4

在本为保证我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水平,顺利通过“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素质,规范医疗行为,质控办紧紧围绕医院工作重点和目标,认真落实医院各项要求,在巩固上一“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与安排,持续改进各项工作,积极做好评审迎检工作,现将2017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1、为适应我院快速发展的需要,完善医院管理机制,加强医院管理,增强医院执行力,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医院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按照医院领导要求,制定了医院职能科室的制度及考核方案。

2、根据医院质量考评方案,各职能科室参照四川省人民医院出版的《医院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和结合医院实际修订考核细则,完善考评项目,使考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客观性,保证医疗质量、安全落实到医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3、根据医院医疗质量考评方案每月收集、汇总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情况,将考核结果上报至医院办公室,根据考核情况写全院医疗质量汇总分析并将奖惩结果通报全院。

4、按照医院2017年年初制定的法律法规教育培训计划,质控办在医院会议室就我院目前的质控体系、影响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的因素、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对策和质量控制PDCA循环步骤进行了学习与讨论,让科室质控小组更好的开展科内质控工作。

二、落实专项检查

1、根据医院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处方点评工作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每月同医教科、护理部、药剂科一起随机抽取每月80份终末病历对其合理用药进行了检查与讨论,从适应症不适宜、选药不适宜、剂型或给药途径不宜、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给药、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中药或中成药未按辩证施治、书写不规范处方、无适应症用药、无理由开具高价药物、无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等方面检查了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合理用药的意见和建议,对未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填写《处方点评个案反馈表》,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病历重点检查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2、把控重点部门,加强环节管理,根据不断更新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推陈出新,切实保证医疗质量。对于患者从就诊、入院、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和出院等一系列医疗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如出院、转科、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管理标准与措施,加强转诊、转科的交接管理。制定合理并科学的质量控制指标,对各项管理标准与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及调控。

3、核心制度常抓不懈,切实提高病历内涵,制定了《住院病历质量控制管理暂行规定》、《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同时对围手术期管理、三级医师查房、会诊、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等核心制度和病历中的医患沟通记录、签字字迹、出院记录、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病案首页、新入院三天和手术后三天病历和门诊病历等内容进行了多次专项检查。

4、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的《最新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解读》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实施细则》,加强了对病历质量的检查工作:一是加强对运行病历每周1次的实时监控:如病历打印签字及时性、入院记录、首次病程录、手术记录及同意书等的完成签字及时性、住院超过30天病历等病历,以及运行病历中检查结果异常的分析处理等。并将其结果报医院办公室给予处罚通报。二是各科主任对住院病历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时纠正病历质量问题。三是质控科随机抽查归档病历进行终末质量检查,每月对病历质量情况进行小结并通报全院,杜绝丙级病历发生。四是病案管理委员会加大了管理力度,针对病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制定了整改措施,督促及时整改。、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教育。今年全院共组织了医护人员参加有关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的学习,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风险防范及处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教育,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多次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三、积极准备,落实创建评审工作

1、按照《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 “标准”进行了严格自查、打分,将自查报告、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认真落实。

2、为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适应新形势对医院发展和建设的要求,医院今年申报了数字化医院评审,按照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开展数字化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和医院要求,将标准要求分解、下发,具体到责任科室、责任人,层层落实,并协助病案信息科完成资料的收集、归档。

四、认真整改,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2017年“二乙”评审后,对专家组提出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汇总,拟定了关于《 二乙等综合医院评审反馈存在的问题整改方案》,对需立即整改到位的问题、需医院投入解决的问题、需逐步解决的问题、需持续改进的工作等明确规定了完成时限。根据整改计划,质控办分时间段进行了检查,能立即整改的问题各科室已立即整改,需逐步解决、持续改进的问题规定科室在限定期限内整改,需医院投入解决的问题已上报院领导。

在过去的一年里质控科的工作在大家的支持和协助下质控工作顺利进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科将进一步从医疗质量与安全深度上推进质控工作的全面开展,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终末质量进行实时医疗质量安全管控,对发现的问题缺、效果追踪,环节漏洞,终末质量管理积极监管整改,进一步巩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的工作,层层推进,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内容及质控指标 篇5

第一节

基础及环节医疗质量(公共部分)

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科室建立质控体系:持续改进,院、科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手术科室需要定期分析手术质量,有记录。(组织体系中需注明医疗小组责任)------------4.1.1.3

2、有医疗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措施--------4.2.1.2

3、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3项目核心制度(其中疑难病例讨论体现多学科综合诊疗)-------4.2.2.1;4.2.2.2

4、有完善的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及及时更新记录。----4.2.2.3

5、医疗风险管理(目的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预案、培训、八大防范措施,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加分项)-------4.2.4.3(针对科室)

6、患者安全目标:危急值、妥善处理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持续改进管理(未完成者建议绑定职能部门和当事科室进行处理)------3.6.1;3.9.3.1

二、住院质量管理

1、入院评估、住院期间评估、出院评估-------4.5.1.1

2、开具检查有依据、检查有分析、有后续处理-------4.5.2.2

3、科室医疗小组负责本组诊疗计划的实施及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诊疗方案由医疗组长审核--------4.5.3.2,4.5.3.1

4、随访制度落实情况。--------4.5.6.1;4.5.6.2

5、统计、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4.5.7.4

6、对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住院管理有分析、持续改进。查看《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登记表》--------4.5.7.5

三、手术医疗质量管理

1、手术医师授权、执行情况------4.6.1.1

2、术前病情评估、术前讨论,制定手术计划。----4.6.2

3、术前知情同意-----4.6.3

4、重大手术审批、急诊手术管理、流程(及时、安全)------4.6.4

5、手术记录及术后首次病程及时、完整----4.6.6.1

6、离体组织必须病理检查--------4.6.6.2

7、合理术后医疗、护理、病情评估-------4.6.7.1

8、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到位-----4.6.7.2

9、将“非计划再次手术”列为重点监测指标,建立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制体系。-----------4.6.8.3

第二节 医务处质控指标

一、院、科质控数据库能提取与以下内容相关的数据

围手术期管理与手术分级管理、各类手术与介入操作及并发症、麻醉操作、急危重症管理、医疗护理缺陷与纠纷(不良事件?)等--------4.2.7.1

二、临床路径监测指标

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0日内再住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4.4.4.1

三、医院对全部科室的质控指标:------------4.5.7.2(具体计算方法见第七章)A:住院重点疾病的总例数、死亡例数、两周与一个月内再住院、非预期手术例数等; B:患者安全类指标(HQMS需细化到科室);

C:单病种质量监测定期分析持续改进。---------------检查方法4.4.6.1,第38页,+第七章; D:合理用药监测指标(HQMS需细化到科室);

E: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HQMS需细化到科室)

四、手术科室质控指标:----4.6.8.2(具体计算方法见第七章)

(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2)手术后并发症例数;(3)手术后感染例数;(第七章院感:术后感染率?院感提供,我科督促整改)

(4)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使用(手术预防用抗菌药?药剂科提供,我科督促整改)。(5)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的病种。五、三甲评审中监测指标:(除单病种外,其他为每季度、每年统计分析)(全院总指标)

(一)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1、住院重点疾病:

总例数、死亡例数、2 周与1 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2、住院重点手术:

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3、麻醉

4、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二)单病种质控指标()

(三)ICU监测指标

六、其他专科性指标:

1、急诊科-------4.8.6.2

2、精神科---------4.14.6.2

3、血液净化(肾内)--------4.22.7.2

4、介入(DSA室相关科室皆查)-----------4.21.6.2

5、中医科---------4.11.4.1 第三节

质控相关专项检查与他科协作

一、医疗技术管理-----------准入审核、单项检查。------------4.3 主要针对第一类、二、三类医疗技术,高风险医疗技术开展是否完成伦理审核、开展情况,人员资质,参照《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进行质量管理

二、与病理科、输血科、疼痛科、药剂科、院感科开展协作检查质控。

第四节 医疗质量控制职能部门(医务处或质控处)资料(公共部分)

主要任务为“督导临床及相关部门完成医疗质量各项指标的考核,督促持续改进,有检查记录、分析、反馈、指导、再检查、改进记录”。

所以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最重要的一块工作是“落实对临床全部考核内容的检查、分析、指导,体现持续改进,遵循PDCA流程管理”。

故对临床的检查指标的分析、反馈即是质控办的工作内容,其余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医院质控体系:履行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持续改进,有记录。------------4.1.1;4.1.2

2、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4.2.1.1

3、制定全面医疗制度,对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督导检查与整改,体现持续改进4.2.2.4、督促继教科完成“三基”考核,100%合格。

5、患者安全管理中,督促相关部门、科室妥善处理与医疗相关的一切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持续改进管理(建议绑定职能部门和当事科室责任)------3.6.1;4.2.4.2

6、有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和培训--------4.2.6.1

7、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4.2.7.1

二、医疗技术管理

1、医疗技术服务项目符合医院执业许可证中诊疗科目范围要求------4.3.1.1

2、医学伦理委员会承担医疗技术伦理审核工作------4.3.1.2(新技术伦理审核没做?)

3、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含“检查方法”中6条内容P24---4.3.2.1

4、医疗技术分类目录,包括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4.3.2.1

5、二、三类技术审批文件------------4.3.2.1

6、医疗技术管理档案资料完整:

A、各类医疗技术审批记录、开展情况、上级批文、上报文档------4321 B、主管部门和伦理委员会对器官移植、三类医疗技术、临床科研项目、新技术、新项目的全程监管资料---------4.3.2.1

7、提交的器官移植、二三类技术临床应用情况报告------4.3.2.1

8、废止的医疗技术目录---------4.3.2.1

9、医疗技术的追踪管理,尤其是高风险医疗技术---------------即检查方法中的6条内容4.3.2.1

10、对新技术、新项目、临床科研项目的追踪管理

11、新技术医疗风险处置与损害处置预案4.3.3.1

12、对新技术的分级、准入、授权、中止进行动态管理4.3.2.1

13、有可能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条件(如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变异时,有中止实施诊疗技术的相关规定。4.3.3.1

14、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包括立项、论证、审批等管理程序4.3.3.2

15、申请诊疗新技术准入,应有保障患者安全措施和风险处置预案4.3.3.2

16、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进行全程追踪管理与随访评价4.3.3.2

17、主管部门有完整的新技术档案资料,包括项目阶段总结与监管资料4.3.3.2

18、根据监管评价。实施动态管理,确定新技术中止或转入常规技术4.3.3.2

19、有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等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的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4.3.5.1 20、有需要授权许可的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目录

21、有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及考评标准,对资格许可授权实施动态管理4.3.5.2

三、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

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医疗、护理、医技、药学)4.4.1.1

2、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实施科室和实施病种目录4.4.2.1

3、对相关的科室人员实施“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与考核,包括患者的知情同意4.4.2.1

4、有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信息平台4.4.3.1

5、对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时监测4.4.3.1

6、临床、医技科室、药学负责人及职能部门及时收集、记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7、通过医疗、护理、质控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对存在问题与缺陷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8、每季度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4.4.4.1

9、对执行临床路径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总结分析影响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因素,不断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4.4.5.1

10、监督上报单病种病例,尤其死亡病例。4.4.6.2

四、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1、有对医务人员进行患者病情评估的相关培训4.5.1.1

2、对抗菌药物、化疗药、激素、肠外营养的监管。4.5.2.3

五、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1、有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目录4.6.1.1

2、有手术医师定期业务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档案资料4.6.1.2

浅谈医疗器械应用安全与质控 篇6

1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性

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 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医疗器械质量控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其组织、规划和措施还不够完善, 医疗器械的数量、种类显著增加和滞后的质量控制手段造成了医疗器械管理上的失衡, 因此出现了不少因医疗器械安全性问题而引发的医疗事故。如手术室高频电刀微电流超标, 导致术中病人电击伤害, 呼吸机参数不准致使病人死亡等。这些医疗事故不是偶然的, 而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

为了落实好监控机制, 国家和军队相继颁布了《计量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和《招标投标法》, 各项法律与规范文件, 为医疗器械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工作明确了方向。尽管目前大部分文件是主要针对上市前的医疗器械质量控制, 考核产品的临床实验、评审注册、试验基地的资格认证等, 但国家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设了处理医疗事故“举例倒置”措施, 在保证患者利益的同时, 医院也在寻找质控技术手段来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呼吁尽快引入安全质量控制机制。随着社会对医疗器械质量控制认识的不断提高, 对质量控制的实际需求也在不断增强。由此可以看出医疗器械应用质量控制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

2 医疗器械应用安全与质控的关系

在医疗活动中, 影响医疗器械应用安全的因素很多, 如设备自身设计缺陷、使用因素、病人因素、环境因素、流程因素等都会导致不安全的事件。为了避免事件的发生, 需要对设备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保证医患安全。

医疗器械质控是基于医疗器械维修保养和医学计量基础上的又一检测手段, 标准是基础, 计量是手段, 质控是目的。医学计量是对使用设备的质量参数进行检定, 检定量值准确的可靠活动, 按计划周期的固定时间实施。医疗器械质控主要针对医院高危医疗器械进行规范的测定, 监视医疗设备质量形成过程, 对医疗器械性能、功能和参数指标进行验证, 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的效果因素, 是一种动态检测, 分为日 (次) 检、月检和年检。

医疗器械维修是解决设备的即时故障, 保证设备的开机率, 是随时性的活动。三者是互补互通的, 计量和质控是维修的保证, 调校修复设备运行中的质量缺陷, 直到设备合格应用, 确保设备使用过程中患者的人身安全。

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与技术法规制度的完善

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成本和效益一直是医院各级领导的关注点。建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法规制度, 首先应从源头上把好三关:一是临床的准入关, 抓好器械采购质控, 建立医院的准入标准, 形成综合评价能力, 制定采购、三证、品牌、诚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 依据制度和流程, 用制度管人, 按程序办事, 并接受公开监督和审计, 建立优秀供方名录和供应信息链, 以临床、科研、教学需求为主体, 阻止劣质或缺陷产品流入。二是使用关, 抓好医疗器械使用质控, 制定操作规范、标准、指南或手册, 纳入医疗护理操作常规, 建立从业人员培训、考核、资质认证制度, 建立岗前培训和操作许可证制度。三是检测准入, 抓好医疗器械保障质控, 完善技术法规、标准和制度建设, 明确责任主体, 完成以技术指标为基础的质量检测和临床功能验证制度。

4 增强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临床的需求点, 是医学工程部门的创新点和立足点。医疗器械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是医护人员和医工人员共同的义务, 互助协作才能确保医疗质量。临床是医疗器械应用的主体, 医护人员有责任做好对医疗器械使用前后状态的确认、使用登记、参数的预置修定、观察病人的反应与应急处理、日常保养和保管, 这是降低医疗器械临床风险事前控制的重要环节。医工人员的任务, 是从医学工程的角度对设备进行检测、评价、维修校准、再检测、直到合格使用, 分析识别质控中不合格的因素, 并设法减小和排除。以保障设备安全, 保证医患安全为目的。

现在医院医疗器械种类繁多, 大型设备和高新技术设备不断增加, 单靠自身能力完成技术保障已经越来越难, 保障不只是单纯的购置管理和维修服务。要想让临床用得放心, 对病人安全可靠, 就必须改变保障工作流程, 把工作的侧重点, 转移到医疗设备质控工作上来, 这样才能体现保障的价值, 才能与临床医学越走越近。通过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来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事故赔偿、降低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开机率与使用率。按照质量控制要求, 计量和质控必须由持证专职人员来实施, 但在医学工程人员编制较少的情况下, 目前难以实现, 只有整合人力资源, 将计量、质控和维修技术人员整合编组, 兼职实施。目前医工部门展开的医疗器械质控还不能覆盖医院的医疗器械, 只能针对应用安全的高危设备, 如呼吸机、麻醉机、高频电刀、监护仪、输液泵等设备的质控检测。由于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与计量检定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信息利用还不够完整, 还不能准确为医院质量管理决策层, 提供医疗器械质量的全面信息, 要从根本上弥补这项保障任务, 任重道远, 还需临床工程师们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汤黎明, 刘铁兵.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技术规范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 2009, (04) :80.

上一篇:校长初三毕业班工作会议讲话下一篇:关于开展联谊会的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