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为题的作文

2025-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雅安地震为题的作文(通用11篇)

雅安地震为题的作文 篇1

自从4月20日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以来,这里的人民积极自救和参加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层出不穷,每一故事都让人可歌可泣。这是一个英雄的群体,不只是一两个人。因此思来想去,只觉得只有借用着名军旅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名字来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

“你一笑便是整个沧海,美了这个人间”,这条来自雅安市一位交警的微博,一下午转发即过万。小女孩头顶的包扎、衣服后面的斑斑血迹和甜美的微笑,深深地打动了网友。一个处在人生懵懂年龄的小女孩,却如此镇定和懂事,“她的微笑让人瞬间坚强”。车上的小女孩头似乎被砸伤了,头顶绑满了绷带,粉色的衣服上,后背还有不少血迹。然而,小女孩告诉李渊:“叔叔,我没事,我不哭,我很坚强的。”然而,小女孩不知道,正是她人生最痛苦中的回眸一小感动了中国和世界,让所有人理解了雅安人民的坚强和勇敢。同时,由于她的回眸微笑,把苦涩的大地震带给人们难以言说的苦难咽了下去。人们只有满怀信和信心,才能彻底占大地震带给人们的深重灾难,才能重振信心和勇气,把我们所有的力量用到重建家园上去。我们不能过多地流出眼泪,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这就是我们这些大人们能从小女孩的微笑中解读出来的内容,她是对新的未来充满着希望的微笑。

雅安地震为题的作文 篇2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受灾人口152万, 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截至24日14时30分, 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 失踪21人, 11470人受伤。

截至25日, 雅安三个重灾县已公布高达1693.58亿元的经济损失数值。该值至少是其上年GDP总和的21倍。震后恢复资金有其独立的国家评估程序和标准。同时, 正在进行的多层级灾情损失评估, 也将为后续评估提供基准数据。

暂不谈三县千亿经济损失的真实性与否。回顾汶川地震震后重建,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2008年6月30日发布实施。政策措施支持范围覆盖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的各方面, 同时重点支持城乡居民倒塌毁损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恢复重建) , 我国震后主要补助措施有:中央财政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 (中央补助700亿) 、地方财政补贴、受灾地区税收减免、个人每年补助4000元、个体经营每年补助8000元、鼓励金融机构对受灾地区投放信贷等。除此之外, 还有社会各界自愿捐款等。玉树地震相关处理办法与此大致相同, 还有政府统一指导重建等, 详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组2010年6月13日编制, 组长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震后处理办法的主题思想是:政府主导、财政补贴、社会捐赠。

然而, “放养式”的地震重建方式并不能满足个人、企业在人身健康, 财产损失方面上的需求, 建立相关的地震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二、我国地震保险的现状

(一) 目前, 我国并没有专门的地震保险, 包含地震险的险种少

在人身险范围内, 寿险、意外伤害险、旅游意外险等保险责任中包含地震受损责任。购买这些保险的客户在地震中死亡或伤残将获得相关赔偿, 受伤以及接受住院治疗也将按照合同约定获得给付。

在财产险范围内, 财产险的主险一般不承保地震。部分商业保险公司推出的建筑工程险和安装工程险包括地震险。而对于企业财产险, 如果客户坚持要投保地震险, 可以通过附加险的形式投保, 但对其会有严格的限制。由于地震的涉及面和赔偿金额超过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 保险公司通常将其列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作为除外责任, 因此我国的家庭财产险不承保地震责任。

在车险产品中, 保险公司大多把地震列为了免责条款。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 从车险合同条款中可以看到, 保险责任包括“雷击、雹灾、暴雨、洪水、海啸所造成的车辆损失”, 一般来说, 车险免责条款里会说明, 因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不在保险责任之内。但因地陷、地裂造成的车辆损坏, 或者由于地震造成的高空坠物砸坏车辆, 可申请理赔, 但需要车主能够出示相关证明。

(二) 地震保险制度不健全, 社会上应对巨灾风险意识较弱

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 一般在经历巨灾的两年左右, 受灾当国就会出台相应的保险管理制度来应对日后类似状况的出现, 从而提高当国应灾能力, 稳定社会秩序, 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然而在我国, 此方面的政策措施甚少, 尤其针对地震保险的相关制度几乎空白, 直接导致了受灾风险的大大提升。一旦发生巨灾, 将对我国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 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现今, 虽然有部分人承认自身存在巨灾风险, 但很少有人愿意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转移这种风险。人们对于这些巨灾的看法往往是逆来顺受, 甚至更有不少人完全依赖于社会救济或政府补贴, 最终, 这种心理导致其陷入恶性循环, 保险意识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因此, 对于地震险机制的完善,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需要政府、行业、公众的共同参与。

三、日本地震保险制度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 同时也是地震保险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下面我们主要介绍日本的地震保险与再保险, 并比较得出其对我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一) 地震保险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923年, 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关东大地震, 造成14.2万人失踪和死亡, 25万栋建筑物被毁, 损失巨大。关东大地震后, 日本开始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地震保险制度。1966年, 日本国会先后通过了《地震保险法》和《地震再保险特别会计法案》, 初步建立了地震保险制度。随后, 又相继颁布了《地震保险相关法律》和《有关地震保险法实施令》, 进一步完善了日本的地震保险体系。

而在我国并没有与地震相关的法律条文。正如袁力和王和在《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应与时俱进》中所提到的, 建议国务院发布《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 同时加快我国地震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 尽快制定颁布《地震保险法》等, 为构建地震保险制度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框架。

(二) 日本地震保险的承保主体

日本地震保险制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再保险制度, 以日本家财险为例。财险公司在接受了原保险合同之后, 根据地震保险法与JER (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 签订再保险合同, 将其所承保的地震原保险合同全额再保险于JER, JER不能拒保。JER与财险公司个别缔结了再保险合同之后, 除了一部分自留以外可办理再再保险。再再保险的渠道有两种, 一个是与政府签订再再保险合同, 其危险责任限额由日本国会决定。另一个渠道是与各财险公司签订再再保险合同, 各财险公司间的危险责任限额则是根据各财险公司的家庭地震保险危险准备金额来决定。如图1所示。

目前, 日本家财险的地震风险是以超额赔款再保险的方式承保的, 即在再保险合同中约定原保险人的自留额, 损失金额超过自留额到最高责任限额的部分由再保险人承担。日本东海大地震后修改的《地震保险法》的具体做法是:

1.1150亿日元以下的损失由JER承担;

2. 超过1150亿日元至8710亿日元的部分由日本政府和民间各承担50%, 其中1150亿日元至2596亿日元的民间部分由参与再再保险的财险公司承担, 2596亿日元至8710亿日元的民间部分由JER承担;

3. 超过8710亿日元至55000亿日元的部分日本政府承担95%, 民间承担5%, 其中8710亿日元至31850亿日元的民间部分由参与再再保险的财险公司承担, 31850亿日元至55000亿日元的民间部分由JER承担。

日本地震保险近二十年来出现了各层级责任限额不断扩大, 政府承担比例不断上升的态势, 这也充分体现了应对地震这种巨灾, 民间保险公司往往无力单独承担全部损失, 这需要政府和再保险的共同参与。

(三) 日本地震保险的承保方式与责任范围

日本地震保险的家财险会自动附加在火灾保险的保单上, 比如普通火灾保险, 长期综合险等, 保险金额一般为火险金额的30%-50%。这一方式与我国部分企财险的承保方式相同。

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地震保险承保因地震, 火山爆发, 或上述事故引起的海啸, 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火灾, 损坏, 淹没或土地流失导致的损失。日本是一岛国, 四周环太平洋, 往往会出现地震, 火山, 海啸的同时发生, 保险标的的近因难以确定, 共同投保有利于减少消费者的损失。而我国虽然也面临地震等巨灾的威胁, 但传统的地震带距离海洋甚远, 因此地震与海啸同时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这点要在制定费率的时候明确指出。

因为巨灾发生的不确定性, 日本地震保险大多为以一年期为主的短期保险。值得指出的是, 日本地震保险家财险的保险标的有居民住房及其家用财产, 如家具、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 但不包括价值超过30万日元的贵重物品, 如珠宝、字画、古董、有价证券等。

(四) 日本地震保险的费率厘定

其费率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 其中纯费率仅包含地震风险, 附加费率则体现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但不包含预期利润。日本的地震保险根据地震风险大小和建筑结构 (木制或钢制) 分为4个等级, 即1等地区、2等地区、3等地区和4等地区, 并按此等级确定地震基本保险费率。此外, 根据建筑年限和抗震等级等条件, 还能够享受10-30%的折扣。

不仅如此, 日本地震保险在理赔方面也采用了差别费率的方法, 使得财产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不能因保险而额外获利得到充分地体现。

四、总结

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 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从前不久发生的雅安地震以及较早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充分证实了在灾后重建方面, 我国不能仅仅依靠财政补贴和社会捐助, 建立并实施我国的地震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应及时构建地震保险机制, 出台相关法律控制风险, 稳定社会秩序。同时, 还应该普及保险知识, 夯实保险教育基础, 提高全社会的保险意识。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 在应对巨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地震保险机制, 但由于日本与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同, 可以有取舍地借鉴, 从而构建出适合我国的地震保险制度, 提高我国的应灾能力, 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摘要:雅安地震的发生叩问当前我国灾后重建模式, “放养式”的政府补贴, 社会捐款等一系列措施并不能满足人们的保险需求, 地震保险制度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如何建立地震保险机制, 建设怎样的地震保险机制, 日本在承保方式, 承保主体, 责任范围, 费率厘定等方面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除此之外, 日本地震保险的一大特色就是引入了再保险, 责任累积得以分摊, 形成政府与民间共同参与的格局。地震保险制度在面对巨灾时形成一道屏障, 保证了保险业, 金融业, 乃至全社会经济运行良性发展。

关键词:雅安地震,地震保险制度,再保险,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袁力, 王和.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应与时俱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3.

[2]郭东东, 佘玲.日本地震保险体系初探[N].中国保险报, 2011-03-28.

[3]孙黎, 史本叶.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及其借鉴[J].商业研究, 2011 (09) .

[4]赵苑达.再保险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5]何霖.日本巨灾保险之进程与启示[J].灾害学, 2013 (04) .

雅安地震影响经济几何 篇3

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后,当地经济遭受严重影响,地震对当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和企事业单位的生产设施造成了破坏,地震造成经济损失也在不断增加。不过,由于雅安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比很小,因此对中国整体经济影响有限。

重建将走“新型城镇化”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GDP超过50万亿元,2012年四川省经济总量达到23849.8亿元,相比之下,2012年雅安市GDP是398.05亿元,在四川省21个地级市中排名18位,占比1.7%,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比仅约0.07%。因此,地震的“杀伤力”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将十分有限。

宏观经济研究员分析称,此次“4·20”地震的严重程度小于2008年汶川地震,中国宏观经济将延续前期运行轨迹。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预计除了针对灾区的一些对口重建和支援措施外,宏观政策的整体基调不会有所变化,二季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基调将延续。

地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可以从总供求及构成等方面来看。从总供求看,地震造成了经济中资本存量的下降,体现为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和厂房遭受破坏;地震对国内需求的影响则可以分为投资和消费两部分,并分为救灾和重建两个阶段。

投资方面,在救灾阶段,灾区的正常投资需求是下降的;在重建阶段,灾区投资需求将出现比较大的加速和上升。消费方面,在救灾阶段,灾区的正常消费需求会受到抑制,但政府救灾开支在增长;在重建阶段,灾区正常消费需求得到恢复,甚至有一定程度加速,政府也将投入必要的重建资金。

政府可能会在灾后重建阶段推出有一定针对性的财政刺激政策。从此次地震来看,即便中央政府今年内想额外增加投资,也只可能是集中在地震灾区的投资。有机构提出,“新型城镇化”有望成为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重建的灾区很可能成为“新型城镇化”最理想的实验基地。

上海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本次灾后重建工作将在相关救援工作之后同步展开。新一届政府提倡的“新型城镇化”有望成为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重建工作将很可能践行“新型城镇化”思想。可以合理预期,本次灾后重建工作如果能将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起来,将能为两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拉动力量。一方面,受损居民及工业房屋重建将采取更高的建设施工标准,配合赋予相关居民城镇户籍,这样不仅能让受灾地区旧貌换新颜,还能让相关居民直接进入城市居民行列,享受相关社保、医保、就业及教育的权利,提升收入及消费水平。另一方面,灾后重建将促进当地建材、钢材及家电家具等房地产相关投资及消费的增长。此外,本次地震暴露出的公路交通瓶颈显示出西部基层地区仍具备巨大的基建投资潜力。

重建投资有多少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务院曾经印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相继制订城乡住房、城镇体系建设等10个专项规划,以此为标志,在四川、甘肃、陕西三省51个重灾县区、13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启动恢复重建工作。当时,四川省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合计29692个项目,总投资8658亿元。与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000亿元相当。 两年8658亿元的投资对四川宏观经济影响非常明显。据统计数据,四川省2009年和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大。2009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2020.7亿元,比2008年增长58.1%,增幅比2008年提高28.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0个百分点。其中,6个地震重灾市州全社会投资6705.1亿元,占全省投资的55.8%。阿坝、德阳、绵阳、广元分别增长了3.3倍、2.4倍、1.5倍和1.6倍。在投资高增长的带动下,四川全年实现GDP产值14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2010年四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05万亿元,其中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投资为3000多亿元,占比近30%。

目前,根据对此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估算,本次灾后重建规模估计将在数百亿元的量级,会明显低于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规模。其主要影响可能依然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美银美林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称,相对于汶川和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的破坏程度比较小,重建费用相对也会少一些。陆挺预计,重建预算最终会在100亿元左右,仅占2012年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的0.4%,以及同年中国GDP的0.02%。

中国农业银行发布的宏观研究报告认为,雅安地震与青海玉树地震强度相当。在玉树地震后,2010年中央支付的重建费用为320亿元。从目前的统计信息来看,预计雅安地震造成的损失程度将小于青海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灾后重建资金规模应该小于玉树。预计中央支付给雅安的重建费用大约在200亿元左右,约占四川省GDP总量的0.8%。

中国经济复苏缓慢

也有分析认为,雅安地震对全国经济影响相对较小,当地由此而面临的损失及灾后重建的物资需求拉动不应夸大。

国信证券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将延续前期调整逻辑。一季度,特别是春节后至今,国内工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同时“三公”消费整治的威力显现,整体拉低了社会消费及整个第三产业服务活动的增速,一季度中国GDP增长7.7%,较去年第四季度的7.9%回落0.2个百分点,已重新步入下滑。宏观经济的“弱调整”已取代“弱复苏”而成为主基调。

目前中国经济所处阶段并非是去年四季度反弹后的延续,而仍继续走在去年第一季度以后“4万亿工程密集完工、4万亿诱导产能密集达产”的阴影之中。除增长后继乏力的问题之外,目前脆弱的通胀预期、高耸的房屋价格、逼仄的债务空间等无疑与前期的刺激政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增长、债务、通胀、房价等后遗症状构成了一个对经济的强大客观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看到对经济增速放缓采取激烈的短期提升措施。

最新数据也在印证经济的“弱调整”。4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50.5,低于上月的51.6;产出指数为51.1,低于上月的53,均为2个月以来最低。PMI指数环比下跌,显示复苏动能趋弱。虽然汇丰PMI连续6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但4月环比明显较弱,显示制造业改善动能趋弱。

国信证券预计二季度经济同比将因低基数而略有抬升,但环比不改颓势。数据上,由于2012 年二季度经济开始滑坡,存在低基数效应,预计今年二季度GDP增长7.8%~7.9%,经济同比将因低基数而略有抬升,但环比颓势暂难改变。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表示,短期通胀无忧,但增长有下行的趋势。适当下行正常,但要警惕过快回落。“如果相关宏观经济指标显示经济继续下滑,可能需采取一些措施来稳定增长预期。比如进行一些国家确实需要的公共投资”。

但货币官员对经济并不担忧。出席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第二十七届部长级会议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同时高度重视结构性改革,经济保持稳健增长,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更趋平衡。今年首季中国经济开局平稳,稳中有进,GDP同比增7.7%是处于合理增长区间。中央仍将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物价稳定。

雅安地震作文 篇4

Dear little friend,April 20,2013 was the most terrible day for you, for me and for all the Chinese.The great earthquake killed and wounded your relatives, your teachers and your classmates, and destroyed your houses and schools badly.You felt very sad and our hearts also broke.However, you are not alone.The loveliest people, such as the leaders, soldiers, doctors and volunteers, immediately arrived ahd helped you whole-heartedly.The people all over China are donating money, things and even their blood.I’ve also donate all my pocket money.All the days I have been collect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Ya’an.Sometimes tears on my face while watching, listening or reading.China is a big family.We are all your brothers and sisters.We will do everything to help you rebuild your homeland and make you be out of the endless pains.We are all together with you forever.I believe you can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with your confidence and the firm will.Please accept my heartfelt wishes: You will be fine in the future.Best wishes to you all!

Yours:

Li Hua

雅安地震的初中生作文1000字 篇5

20XX年4月20日,山摇地动,雅安发生7.0级地震。以致162人死亡,余人受伤。

那一天全国人的心都沉了下去。雅安,我们为你祈福:雅安,我相信中国人不会这么脆弱。因为你是中国人。你们要与自然的力量做抗争,不为艰险,应为你是中国人。

雅安,平安将与你同行,我们会在这祝福你。因为我们都是雅安人,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我们都是地球人。

四川雅安的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手支援四川灾区,灾区人民不畏地震带来的灾难,他们在大难面前为了被埋在下面的亲人,做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壮举!

因为交通受阻,震中芦山县的情况令人揪心!灾害是无情的,可在灾害面前显现出亲情,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有一对母子地震时,19岁的王皎雄正在客厅的沙发上睡觉。小伙子的家在芦山县西江村,风景秀丽,是个特别“安逸”的地方。“爸爸上班,母亲上街去耍了,我就在家多睡了会儿早床。”

突然,王皎雄感觉房子猛地摇晃起来,“整个沙发好像被掀了起来”,他一下子就被掀翻在地,房间嘎嘎乱响。

“我害怕得不得了”,就在他仓惶寻找躲避的`地方时,突然想起母亲好像刚刚在拿钥匙开门。在雅安县人民医院,一身是灰,手上有轻伤的王皎雄向扬子晚报记者描述地震时的可怕,当时整个人都迷糊了,“一片空白,就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母亲的安危让王皎雄顿时清醒,他顾不得还在摇晃的房子,拼命朝门口跑去。

进门处已经倒塌,一堵墙压了下来,现场全是灰。王皎雄大声喊“妈”,但不见应声,小伙子就开始刨墙,“因为墙比较薄,比较好挖”,三两下,王皎雄便看见了母亲的头,头上全是血,一堵墙压在她身上。

“幸亏有沙发在下面挡了一下,留下了一点空隙,这让母亲得以保命”。

看见母亲已不能说话,王皎雄加快了速度,用手刨,找了根棍子撬,费尽周折将母亲从倒塌的墙下救出。

直到被儿子救出,45岁的王秀英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来,就在她回家开门的瞬间,地震发生,门旁的一堵墙倒下,将她压在其中。

王皎雄将母亲背到附近的公路上,现场已全是惊魂未定的村民,“我是我们村最后跑出来的”,王皎雄对记者说。至此时,他才看见,他熟悉的西江村已经不见了,不少房子倒塌,剩下没倒的房子大多也是摇摇欲坠。

休息一会儿后,王秀英恢复神志,除了全身上下被压的淤伤外,头上血流不止,王秀英告诉儿子,头特别疼。这时,王皎雄的父亲也从上班的地方赶了回来,父子俩决定送王秀英去县医院。父子俩换着背,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县医院。此刻的芦山县医院已经乱成一锅粥,“到处是哭声,从来没有看见这么惨的场面!”

“解放军战士因为赶赴雅安救人翻下山沟,”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他们的英雄壮举让人赞叹!

我是学生,不能去救人,但我一定要尽我的微簿之力,支援地震灾区!

雅安地震有感怀的诗歌 篇6

天狗,吞下了一个美丽的月夜

心灵,刻下了一道道的伤痛

立起一个支点

便能将沉重的地球撬起

爱的.潮涌,擎起了

一叶叶颠簸于风浪里孤舟

擦拭着生离死别

探测仪,挖掘机,运输机,补给车,

出发

橄榄绿,白大褂,预备役,自愿者,

聚拢

连时钟,都改写了节奏

一个个帐蓬,顶起了方方蓝天

无数个攒动的身影,续写着生命进行曲和

起死回生

一床床暖暖的被

爱心维系,诊疗伤痛

一只只亮心的烛

春压冰雪,缝合裂缝

掀翻阴暗,光照每个的角落

清除阻碍,梯子搭上云端

走进心里的,这挥之不去的座座丰碑呀

心连手牵之间,就冒出了

雅安地震36小时公益组织在行动 篇7

雅安地震过后的36个小时,基金会中心网根据互联网披露信息统计,全国范围内,已有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内的36家基金会启动应急预案,已筹措资金达2.66亿元,用于灾民救助和后续灾后重建工作。

中国妇女发展基会于2013年4月20日连夜购置3000个“母亲包裹”发往灾区;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很快就拿到了灾区准入证,并在芦山县人民广场成立“芦山县民间联合救援工作站”,目前已为救灾支出40万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及时出动救援队,向灾区发送2000箱饮用水、43200包饼干、1000件棉被等物资;华润慈善基金会为灾区送去1万箱纯净水以及灾区急需的帐篷、太阳伞、纸巾等救灾物资;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第一时间在雅安建立救援点,同时将5000只手电筒送至灾区;德康博爱基金会的价值1200万元的羽绒服等物资正在前往灾区的路上;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通过吉祥航空,将268件消炎药品(2.4吨),总计4.2吨救灾物资千里空运灾区。还有更多的基金会来不及宣传,便默默地投入到了救援工作中。

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徐永光评价:“雅安地震在募捐环节上,无论政府、红会、慈善会、还是基金会或其他公益组织,各自做好捐款的接收、募集和落实,每一笔捐款都应向捐款人做出交待。面对灾难,中国政府能力很强,民间亦不缺乏爱心和支持力量,所缺的是对爱心的呵护。愿雅安救灾能成为重拾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信心的重要机会。”(数据来源:基金会中心网根据互联网信息统计整理,物资捐赠未统计在内)

雅安地震,上市公司未受大创 篇8

汶川地震曾导致川股大规模停牌

5年前,由于受到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影响,四川、重庆地区66家上市公司曾被交易所紧急停牌。其中,有32家公司办公地址位于成都,14家公司处于重庆市,余下近20家公司则分散在四川德阳、峨眉山、绵阳等12个市。地震中相关个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岷江水电、东方电气,宏达股份等上市公司则受灾最为严重。

根据岷江水电公告披露,公司有员工962人,该次地震灾害中死亡10人,失踪1人,重伤3人,设备、建筑在此次震灾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灾亏损超3亿元,而该股也被迫“披星戴帽”。对于东方电气而言,则更为悲情,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在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的汽轮机业务的生产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东方汽轮机在汶川地震中遇难员工近百人,给这部分业务的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影响,该公司营业收入约占上市公司营业收入20%左右。宏达股份死亡人数也达到8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3.8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损失2.87亿元,流动资产损失1亿元。

雅安地震 多家川内上市公司表示一切OK

雅安市地处四川中部,且距成都120公里,在其辐射的200公里半径内,包含着雅化集团、岷江水电、高新发展等多家上市公司。据记者了解的最新情况,以上公司目前均透露受地震影响不大。但也有迹象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内,震区附近地区上市公司在物流交通、原料供给等方面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作为雅安当地唯一的上市公司,“雅化集团”自然备受关注,该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工业炸药和起爆器材的生产与销售。根据资料显示,集团现有资产25亿元,主要生产点位于四川雅安、绵阳、广元等地区。2012年,雅化集团炸药、雷管等产品营收超过9亿元,站主营业务比例的85%。地震发生后,雅化集团董秘刘平凯对外表示,目前公司没有人员伤亡,而且公司的厂房、办公楼等地面建筑设施完好。虽然公司主要产品炸药、雷管等安全要求很高,但经过简单检查,现在没有发现大的安全隐患,详细的情况可能需要等地震完全过后才能准确统计。

而四川本土房地产企业“高新发展”,还直接在雅安拥有多个资产,四川雅安温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雅安楠水阁温泉度假会议中心和四川雅安倍特星月宾馆有限公司均为旗下控股子公司。记者联系到公司副总经理申书龙,他表示自己正在外地,尚未接到资产受损信息。

生产锂系列产品的“天齐锂业”距震区较近,2012年9月其全资子公司雅安华汇锂业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就已全面停产搬迁,目前在雅安无任何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天齐锂业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暂未受到任何影响。

另外,位于眉山市青神县的“丹甫股份”,距雅安震区仅100余公里。该公司主要以制冷压缩机和环试设备的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目前其生产和运输还没受到影响。同时,“新筑股份”在雅安工业园区设有四川新筑通工汽车有限公司,公司部分高管以前往厂区,目前无人员伤亡、厂房设施完好。

可能吸引投资的上市公司

“在救灾期间,震区对医药、饮食、帐篷衣被等救灾物资的需求会很大,这一板块将会直接受益。”某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他指出,在重大自然伤亡事件发生后,医药产品需求短期内很有可能激增,长期来看灾后重建概念板块也将被高度关注。

从救灾方面来讲,止血药、血液制品等伤科用药将成为紧俏药品。相对应的是,云南白药、美罗药业等相关公司,极可能获得游资的关注。

经历了救灾急迫期,疫情防范又将成为重点。随着各类抗感染药物及疫苗需求量增大,华北制药、鲁抗医药、哈药股份、京新药业等公司将值得关注。目前,华北制药是国内最大抗生素类医药产品生产基地,抗生素原料药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15%左右,粉针制剂的年生产能力达22亿支,居全国第一位。鲁抗医药是国内唯一拥有半合抗三大母核完整生产链的企业,实现了由传统抗生素生产向半合抗生产的跨越。另外,东北制药是国内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之一,拥有明显的原料药规模优势,公司主要生产抗生素类、维生素类、心脑血管类等产品。

作为全国最大的集成房屋系统供应商,雅致股份从事集成房屋的生产、销售和租赁业务,目前公司的集成房屋销售和租赁的市场占有率均领先于主要竞争对手。如今,雅致股份集成房屋的年生产能力达到万平方米,且经历了5.12汶川地震等紧急救灾和安置房生产工作,拥有较为成熟的救灾安置房解决方案及生产能力。

对雅安地震的祝福语 篇9

生命就去这样,需要坚强!

祈愿雅安地震灾区的朋友们平安,救援工作一切顺利!

逝者安息!雅安加油!

雅安不哭!雅安坚强!祝福雅安!

雅安7.0级地震,地震无情,人却有情,我们一起为雅安祈福平安,为雅安带去一份最真诚的.问候。

当世界给种子以重压时,它总是会用自己的方式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人要顺天,救灾既要众志成城,又要和学。到现场救灾的几万人也是生命,安全同样是头等重要。祝福你们,平平安安。

愿受到地震波及的人们平安!为所有赶赴灾区救灾的英雄喝彩!祈祷他们平安幸福!

我门都在祈祷,祈祷你们平安!

当你说你是中国人时,那是最骄傲的时刻:心连一起,梦连一起!

八方有难,五湖四海缓助。我们的爱心将会传达给你们,在困难中的乡亲们,希望你们能打败困难!

生命是如此脆弱,数万条生命瞬间消失;生命又是如此坚韧,一个个奇迹在灾难中上演,感谢一切中国生命奇迹的创造者。

雅安地震为题的作文 篇10

灾害地质学读书报告

Krisr [选取日期]

相关内容收集于网络

关于雅安地震的相关研究

雅安地震后,我带着以下问题到图书馆、互联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作出此读书报告:

1、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的强余震?

2、对于雅安地震,为什么中外报道的震级数值不同?

3、地震预警系统到底是不是我们的一棵救命稻草?能够发挥多少的功力?

4、为什么地震不能完全准确预测?

一、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的强余震?

从汶川地震的破裂过程——断裂带从震央向东北反复破碎——来看,可以预计汶川震后在西南方向可能出现一个强震。

青藏高原的推挤积攒了大量应力需要释放,汶川地震把龙门山断裂带东北端的应力进行了有效释放。但龙门山一线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应力累计,一端得到释放,另一端呢?

这是08年汶川地震的余震统计图。可以发现破碎是往东北方向去的 地表破碎270km。整个破碎带非常长 而反向上基本没动。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联合发布了4.20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

地震发生后,科研人员从IRIS数据中心下载了地震数据资料用于研究地震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过程。选取其中信噪比较高并且沿方位角分布比较均匀的31个远场P波波形(震中距位于30°<△<90°范围之内)数据进行点源模型的震源机制解反演;根据反演结果再利用31个远场P波波形并增加14个SH波波形资料用于震源过程反演。初始破裂点取USGS给出的震中位置。计算得到的地震矩为1.54×10**19Nm,Mw=6.7。最大滑动159cm。

结果表明:芦山地震为震级Mw6.7,震源深度10.2km的逆冲断层,破裂在断层面上的分布比较集中,震中区的地震烈度(中国地震烈度表,2008)约为9度。主震和余震分布于龙门山断层带西南端的彭县—灌县断裂带上,位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的库伦应力增加区域内(单斌等,中国科学D,2009年39卷5期),且两者震源性质相近均为逆冲断裂为主,表明该地震与汶川地震有密切关系,可视为汶川地震的强余震。

采用下半球投影,同时给出了点源模型的P波垂向位移理论图(红线)与资料(黑线)的拟合情况。图形下方给出了两组节面解(左下,λ,δ,θ,h分别表示错动倾伏角、断层倾角、断层走向、震源深度)和点源模型的震源时间函数(右下)。

二、对于雅安地震,为什么中外报道的震级数值不同?

雅安地震,中国国家地震局先速报5.9级,后改为7.0级,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则报为6.6级。这种差异是由地震震级计算标度不同造成的,USGS使用的是国际公认的矩震级,而中国还在采用被公认过时的面波震级,存在大震震级饱和,小震振幅记录受限等问题。

4月20日雅安地震,中国国家地震局先速报5.9级,后改为7.0级,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则报为6.6级。此后几次的余震震级报道中,中美所报数值也各有高低。同次地震,震级数值为何会如此的中外有别?其实,差异是由地震震级计算标度不同造成的,USGS使用的是国际公认的矩震级,而中国还在采用被公认过时的面波震级,存在大震震级饱和,小震振幅记录受限等问题。

地震的震级标度有多种换算方法,中国一般采用面波震级标度

1935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借鉴天文学中表示天体亮度的星等,共同提出震级划分法,用以区分当时加州地区发生的大量小规模地震和少量大规模地震。此标度原先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量,后来成为通用的里氏地震规模。这种地震规模度量方法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虽然里氏地震规模并没有规定上限或下限,但是现代精密的地震仪则经常会记录到规模为负数的地震。加之,受当初设计里氏地震规模时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限制,近震规模(ML)若大于约6.8级或观测点距离震中超过约600千米便不适用。后来研究人员提议了一些改进,其中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最为常用。在中国,各省地震局在地震震级标度中一般都采用国家标准GB17740-1999规定的面波震级(Ms),对震源浅且距离远的地震进行测定。

面波震级存在大震震级饱和,小震振幅记录受限等问题

但是,里氏地震规模存在缺陷,主要在于它与地震发生的物物理过程没有直接联系,并且由于“地震强度频谱的比例定律”的限制,里氏地震规模存在震级饱和现象。20世纪60~70年代,有科学家在研究全球地震年频度与Ms的关系时发现,缺失Ms超过8.6级的地震。他们认为,当Ms超过8.6级后,尽管地表出现更长的破裂,显示出地震有更大的规模,但测定的Ms值却很难再增上去,使得一些强度明显不同的地震在用传统方法计算后得出里氏地震规模的数值却一样。

此外,传统的地震仪对于周期为20秒的面波灵敏,计算面波震级的时候就是用20秒的面波。原则上说,面波震级不适用震级小于5级的地震。这是因为震级小于6级的地震,面波震级能记录到的振幅是受到限制的,那么,由它所计算得到的震级也就比实际值小。这就导致以往报道中,震级小于6级的地震,中国地震局所报的震级往往比USGS所报的要低零点几级。例如,2008年6月18日的四川省石棉地震,USGS报的是 Mb4.6级或Mw 4.7级,而中国报的是面波震级4.2级。

21世纪初,地震学者认为传统震级标度法已经过时,公认采用矩震级

1977年,同属加州理工学院的金森博雄教授提出一种物理含义更为丰富,更能直接反应地震过程物理实质的表示方法,即矩震级(Mw)。该标度能更好的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如地层错动的大小和地震的能量等。传统的震级标度法与之对比,只是抓住某一种地震波的最大振幅来标征地震的大小,它们与地震波能量大小的关系只是一种统计关系,而地震波能量也只是地震释放总能量的一部分。到了21世纪初,地震学者普遍认为传统的地震规模表示方法已经过时。

地震的矩震级,既可由地震波记录反演计算获得,也可从野外测量断层的平均位错、破裂长度、实验室内测量的岩石剪切模量以及从等震线的衰减或余震推断的震源深度计算出来,不存在震级饱和问题,适用于地震规模大于3.5级到无限制的震级标度。例如,1960年智利大地震为Mw9.5级,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海域发生Mw9.0级大地震。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USGS报的是Mw7.9级,而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最早报的是Ms7.6级,之后又将其修订为Ms7.8级,最后又改为Ms8.0级。但之后的国际科学研究中则统一采用Mw7.9级,可以说,中国采用的面波震级不但不与国际接轨,还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三、地震预警系统到底是不是我们的一棵救命稻草?能够发挥多少的功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地震预警(earthquake early warning),不是地震预测或预报。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地震预警系统是指实现地震预警的配套设施。按照系统响应的顺序可包括: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参数快速判测系统、警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和预警信息接受终端。整套系统的特点是高度集成、实时监控、飞速响应,尤其是飞速响应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地震预警系统其实就是在和地震波赛跑,多跑赢一秒,就能多获得一秒的应对时间,用分秒必争来形容最为恰当不过。

预警系统面临一个尴尬的规律:越是地面运动强烈的极震区,能提供预警的时间就越短;对预警系统依赖越弱的地区,能提供的预警时间反而越长。拿汶川地震举两个极端的例子:离震中不到20公里的映秀镇,处于预警系统的响应盲区,基本没有可能获得提前预警;而距离震中约1500公里的北京,可获得大约3分钟的提前预警,但又几乎没有意义。日本也在其预警系统的宣传手册中提到,如果您距离震中太近,预警信息和地震波可能同时到达。在2008年6月14日,日本发生的里氏7.2级地震中,距离震中30公里的鸥州,在3.5秒后收到了预警信息,但此时破坏性的S波已经到达。在遭受严重冲击的栗原,地震预警信息只提供了0.3秒的应急时间。对应于距离震中50公里和80公里的居民,则分别获得了5秒和15秒的应急时间。

除去这些天生的缺陷,预警系统在关键技术上还没能做到十全十美,尤其是地震参数的快速判定。作为5个部署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地区之一,日本的投入最大,性能也是最好的。然而2008年1月27日,日本时报(The Japan Times)一则标题为“地震预警系统再次失效”的新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地震预警系统的现状。

部署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社会工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科技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般来说,开发地震预警系统的地区,有如下特点:

1.地震发生频繁。如日本、台湾、墨西哥和美国加州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只有频繁的地震活动才需要频繁的地震预警,来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如果不能减少一定的损失,那么部署这套昂贵的系统本身就是一笔损失。

2.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地震预警系统由于整合度高,对地震台站密度有要求且需要长期不间断运作。地震预警系统的警报终端还需要与相关行业和部门合作开发,如电视台、铁道部门、工厂、医院等等,都需要装备相应的警报终端才能发挥预警系统的功效。因此预警系统的部署成本并不算是低廉,对当地可能有一个长期的经济压力。

3.设防区域小,预警价值高。日本,台湾均为整体设防,因为他们需要防御的总面积偏小,美国的地震预警系统主要也是针对旧金山周边区域。同时,这些防御区域经济相对发达,高科技产业密集,人口密度大,长期预警的经济社会价值可观。

综合上述的情况,对于是否需要地震预警系统,科学界内仍未能形成一致的看法。支持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很棒的想法,可以减少地震灾害的损伤;不支持的学者认为这套系统成本高昂、功能有限,前途并不光明。2004年《科学》杂志有文章标题用“打赌”来形容各个国家对于地震预警系统的态度。迄今,我们仍无法看到这个赌局的结果。不过有一件事很确定,日本等国将继续在这个赌局上不断下注。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这里面只有墨西哥城的SAS系统是直接面向公众的一个地震预警系统。简单点说,就是说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只有这个系统是直接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通过电台、电视、手机等手段让民众第一时间得知。而其他的大部分预警系统主要是面对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大型公众设备,水坝、核电站、高速铁路等,而从政府部门反应到发布到公众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反应很容易就耽搁掉好不容易赢得的几秒救命的时间。为什么大部分的地震预警系统不直接面向公众?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地震预警系统仍然处于摇篮阶段,虽然它很有效,但是毕竟它处于还研究阶段,还需要提高它的准确性和速度。

由于对数据的分析时间太短,获得的数据不完整等等很多问题,导致误报的可能性很大。日本的EEW系统和墨西哥的SAS都证明存在误报现象。要知道,作为社会影响重大的地震,一次误报会造成巨大社会恐慌和损失;更严重的是,误报会严重伤害地震局、政府的公信力,就像小时候听过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地震局误报几次,将来即便是预报正确,民众也不相信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地震预警系统的基础是庞大而密集的地震台网,其数目越大,获得的资料越丰富,震中和震级的计算越准确,预警也越迅速。而我国的这项基础工作还有待完善,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数字台网建设不足。以强震台为例,日本的覆盖密度为1323台/万平方公里,美国为53台/万平方公里,而我国为0.3台/万平方公里。而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四、为什么地震不能完全准确预测?

从网友评论和科学网上其它有关地震的讨论文章看,大部分网友尽管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却依然一厢情愿地相信地震一定能预报,而把主张不能预报的观点当做是官方科学家们推卸责任的说法。一些所谓的非主流科学家们,特别是某些号称预报了此次地震的人,则趁此机会呼吁政府和社会重视自己的研究。而即使是那些“官方科学家”,在解释为什么不能预报的时候,也往往只是泛泛地说,我们现在对大地内部了解太少,因此现在全世界都还不能预报,似乎以后还是有希望预报的。

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岩石受力。当力大到一定程度,造成岩石发生断裂。断裂是突然的,这时能量被释放出来形成地震波。这种断裂发生有一定的随机性,正是由于存在这种随机性,注定了地震本身是不可能完全准确地预测的。地震的随机性,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现在非常著名的气象上的所谓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动力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初始条件非常敏感,微小的改变就足以使整个系统的演化完全不同(蝴蝶扇一下翅膀就可能引起飓风)。不过,实际上在气象上,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系统都处在这种对初始条件都很敏感的状态,在某些参数条件下系统是稳定的。例如,洛伦兹(Lorenz)当年发现蝴蝶效应时提出的 洛伦兹方程,在雷诺数较低时,存在稳定的动力学吸引子,因此这时蝴蝶扇不扇翅膀都没什么影响。只有当雷诺数较高时,才会出现奇异吸引子,这时才会出现蝴蝶效应。这也是为什么数值天气预报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可能的。

不过,地震比气象更难预测,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地下的情况,而是与地震本身的特点有关。导致地震的岩石断裂其实是经常发生的,但很多时候这种断裂只导致少量能量释放,引起小地震,对我们没有影响。然而有时,一块岩石断裂造成其它岩石受到更大的力,这又导致其它岩石断裂,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放大导致大地震。地震过后,在重新取得平衡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余震。但是,最终这导致地壳能量的释放,这时地震暂时停止,地壳再次开始蓄积能量,直到蓄积的能量再次导致地震。这一动力学过程导致地震形成所谓自组织临界系统(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system), 这种系统里动力学的吸引子正在临界点上,因此它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后果。地震的次数和震级服从幂率分布(古滕堡-里克特定律),这正是自组织临界系统的特点之一。

对于自组织临界系统,也不能说完全无法预测。比如,一个沙堆可以作为自组织临界系统的例子。我们知道,如果往沙堆上不断注入沙子,沙堆坡度高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发生崩塌。但是,由于沙堆不是完全规则的,到底何时发生这种崩塌,是发生大崩塌还是小崩塌,这有一定随机性,只能作出概率性预测。类似的,对于地震,根据一些异常现象和前兆,可以给出一些预测,也有些预测可能正确,但这些预测绝不可能是完全准确的,这是由自组织临界系统本身的随机性决定的,无论科学家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准确预言本身是随机的事物。当然,也有可能可以得到一些概率性预测。但是,由于概率性预测无法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给出短期的、完全准确的预测,这样一来,政府就很难据此作出决策。我在上一篇博文“如果真有关于地震的预测该怎么办”里指出,在存在较多误报的情况下,政府即使收到了地震预报,恐怕都很难决定该不该实行疏散。该文自发表以来,虽然已被不少人浏览,但迄今我没看到谁提出任何可行的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雅安地震为题的作文 篇11

1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技信息传播

1.1 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与特征

根据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以下特征:1)突发性:发生的不可预料性,无法事前获得全面信息,难以进行事前预警;2)破坏性:是突发公共事件的本质特征,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的财产安全和人生安全都受到极大威胁,长远和无形的损害则更具有破坏性;3)公共性:在公共领域范围内发生,对公共利益有消极负面的影响;4)社会性: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危害社会公共利益;5)扩散性:多引起连锁反应如地震中的次生灾害,使事件扩大和升级,损失增加。

1.2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技信息传播

科技信息是指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消息、事件和资料数据,是一切有关科学技术活动的信息总称。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信息,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阶段、应急阶段、恢复阶段产生的与科学技术、科学道理、科学精神有关的信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技信息具有客观性、共享性、知识性、延伸性等特征。

雅安地震作为典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科技信息的传播对其至关重要:1)发布准确及时的科技信息,有助于增强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安抚民心;2)掌握准确的科技信息,有助于决策人员制定有效策略,迅速地开展救援活动与震后重建;3)地震的发展是动态的、不确定的,科技信息的传播有助于对余震及震后次生灾害进行有效预测,从而达到有效的预防和调节作用。

2 雅安地震中专业性网站科技信息的传播分析

本文选择三个专业性较强的代表网站:中国地震信息网、中国天气网和中国科技网,分别侧重地震、气象和科技方面。采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以雅安地震专题报道为例,对其各自发布的科技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进一步统计分析。

2.1 中国地震局网地震信息统计分析

中国地震局网在地震发生后2小时内发布了第一条信息,从4月20日一直持续到5月12日,累计发布信息477条。本次中国地震局网雅安地震专题包含10个栏目专区:综合报道、伤亡情况、余震统计、救援行动、应急处置、地震科普、相关报道、大震产出、图片资料、相关视频。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

中国地震局网隶属中国地震局,其很多消息都是由中国地震局办公室直接发布,时效性好,权威性较强。鉴于其专业特点,其对地震事件本身的关注程度较大,有关地震救援、伤亡情况和余震统计的信息量很大,占了信息总量约一半,真正做到了“时刻关注,天天发布信息”。与此相对的综合消息、图片和视频信息等则多转自其它权威媒体,原创性较小。有关地震的科普信息集中在《地震安全手册》(1-7)。

2.2 中国天气网地震信息统计分析

中国天气网从4月20日到6月6日,连续48天对雅安地震进行持续关注和报道。其雅安地震专题包含6个栏目:最新消息、事件概述、专家在线、视频、气象服务、地震科普,累计发布信息87条。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

中国天气网对雅安地震的报道以气象水文服务为主,进行实况报道;综合消息和视频也多以灾区气象预报、地质灾害预防为主;科普方面除仅有的2篇专家对于震后气象对于灾区的影响及建议,其余信息多只涉及基本的地震常识。

2.3 中国科技网地震信息统计分析

中国科技网从4月20日开始对雅安地震进行跟踪报道,一直更新到4月28日截止。累计发布信息148条,包含8个栏目:最新消息、科技救灾、分析评论、现场直播、救灾动态、背景资料、图片报道、视频报道。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

在这次雅安地震专题报道中,作为科技性较强的专业网站,中国科技网的最大特点是将地震报道同科学知识的传播结合起来。“科技救灾”板块的内容都有关地震科普;“分析评论”栏目也发布权威专家对地震机理分析、灾后语境等科普知识。此外,拥有《科技日报》作为其纸媒平台,中国科技网的最新消息报道多来源于《科技日报》,具有独家新闻的优势。

3 雅安地震中专业性网站科技信息传播的特点

与门户网站“面面俱到”的做法不同,专业性网站立足其自身特点,在雅安地震中的信息传播方面更注重科技性和专业性。

3.1 多媒体传播,形式丰富

网络作为多媒体,其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有效结合起来,带给观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增强传播效果。这次有关雅安地震的网络专题报道中,上述专业性网站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及时更新的文字信息、直观的图片、现场感强的视频播报等丰富的报道形式,全面、生动、立体地把整个事件呈现给受众。

3.2 迅速反映,持续传播

雅安地震发生后,借助自动地震速报系统,中国地震台网新浪官方微博在2分钟内通过短信、网站、微博等自动发布了地震信息,如图一。该信息作为官方发出的第一条地震信息,被超过6万的新浪微博用户转发,还被其他媒体大量引用。这为大地震情况下受众获取信息、消除恐慌和自我保护提供了依据,也为中国地震局应急预案启动“抢出”了5-10分钟。中国地震局网和中国天气网也连续一周,每天不间断地发布相关专业信息,如余震次数、伤亡人数、灾区气象水文实况等,为公众了解地震提供了第一手权威资料。

3.3 信源广泛,权威性强

目前网络媒体尚无新闻采访权,很难满足网络专题制作对新闻信息的大量需求,而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具有很强的信息采集能力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通过对不同媒体的资源进行整合,不仅使事件报道更为全面,信息更为丰富,而且角度更多,可信度更高。三大专业性网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别依托国家地震局、国家气象局和科技日报,为受众提供第一手官方资料,信源可靠,权威性强。

4 雅安地震中专业性网站科技信息传播的不足

专业性网站在发挥其专业优势的同时,也有一些先天或后天的缺陷,导致了其在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不足。

4.1 内容传统,缺乏创新性

在这次的雅安地震网络专题报道中,三大专业性网站在科技信息传播方面各有侧重:中国地震局网以发布实时准确的地震相关信息为主,如伤亡人数、余震统计、大震产出等;中国天气网持续关注灾区气象、降水实况、震后次生灾害等方面;中国科技网则立足“科技救灾”,更注重于从科学角度解读雅安地震。但三个网站都存在共性的问题,即其对雅安地震的报道以传统地震报道内容为主,简单介绍灾情、伤亡、救援、领导工作部署及少量的地震科普,内容不够充实,重点不够突出,创新性远远不够。

4.2 科技信息量少,效果不显著

笔者进行数据统计后发现,三个网站虽在各自领域专业性较强,但就整体而言,有关地震科普的报道数量极少,科学深度不够,科技传播效果不明显。如表4所示,除了中国科技网由于其自身性质发布了较为丰富的科技信息,其余两个网站的科技消息数量极少,占消息总数不足5%。

以中国地震局网站为例,其发布的477条消息中,科普报道仅有21篇,约占4.4%,集中在“地震科普”和“大震产出”2个栏目。其中“地震科普”中为一系列7篇的《地震安全手册》,涉及基本地震知识科普;“大震产出”中为7篇地震机理分析图示。此外,还有7篇综合消息报道。以上,除了7篇综合消息是有关部门专家对雅安地震科学问题的解读,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外,其余信息均内容陈旧,科学深度不够,趣味性不强,科普效果不明显,也难以引起读者兴趣。

4.3 交互性差,传授关系弱

交互性是网络媒体的固有特征,是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制作者和参与者,他们通过留言、微博等形式,与传者进行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传播者提供不同的新闻点,丰富专题信息。

上述专业性网站在雅安地震报道专题中均未设置任何互动板块,诸如留言、微博等,受众只能被动地“看”,而不能主动“参与”和“制作”。传者与受者的互动性差,传授关系较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网站性质的严肃性、官方性等天生“缺陷”所致。相比之下,新浪网站的雅安地震报道专题显得尤为不同,其充分利用自身的“门户新闻+网友关注+微博”的优势,实现了新闻发布的“秒互动”,优化了传播效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专题报道提供了启迪。

5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在这次雅安地震中,专业性网站发挥其专业和权威的优势,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形式,将第一手资料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受众,满足了受众对地震相关信息的需求,为地震中科技信息的传播贡献了重要力量。

上一篇:我的同窗学生作文下一篇:隐患整改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