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有感初二作文
小时候特别憧憬过圣诞节,因为书上说圣诞老人会把礼物放进你的袜子里。长大了,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那些礼物其实是爸爸妈妈送的。当我知道了这个消息时,真的很难过呢。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是不会送我圣诞礼物的。
现在我依然喜欢过圣诞节,和世界所有的孩子一样。当然,没有爸爸妈妈的问候,心里稍微会有些难过与遗憾。
下午刚吃完饭,奶奶走进我的房间,神神秘秘的。我正想问奶奶有什么事,奶奶突然开心的大叫道:“喜喜,圣诞节快乐!这是奶奶我送给你的礼物!”奶奶把一个精美的小盒子塞到我的手里。我呆愣在原地,望着奶奶只是傻傻的发笑。“傻孩子,快点打开看看啊!”奶奶微笑着。我打开一看,啊!是一个精美的陶瓷白天鹅!“奶奶……”我望着奶奶,激动地不知说些什么好。“喜喜,喜欢吗?这是奶奶精挑细选了一个上午,才选好的。”奶奶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我心里感动极啦,使劲儿点了下头,“嗯,奶奶的这个礼物,我实在是太喜欢了!谢谢您!”我抱着奶奶,幸福地笑了。
“唉……奶奶能做得就这么多了。你爸爸妈妈忙,不能回来和你一起过圣诞节,奶奶知道你一定很失望……”“不,只要奶奶陪着我就好了!有奶奶的这份心意,我很幸福!我知道爸爸妈妈都是为了我,所以我会体谅他们的。奶奶,要不我给妈妈打个电话吧?!”我想跟妈妈说说话,我希望他们能度过一个美好的圣诞节。“好啊,相信你妈妈一定会很开心的!”
我拨通了妈妈的号码,听见手机里温柔的声音:“喂——?”我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小声说道:“妈妈,是我。”“喜喜啊!妈妈都忘了——明天是圣诞节呢,妈妈祝你圣诞快乐!”“嗯,我也祝妈妈节日快乐——您那边天气怎么样?您吃过饭了吗?……”“嗯……”就在我与妈妈家常的嘘寒问暖中,我又感到了一种幸福。
您好!
我叫XXX,我从小就喜欢过圣诞节,更喜欢您-圣诞老人,因为每年在平安夜里,我都会收到您的礼物!我还知道圣诞节的时候,您还会给其他小朋友们一些圣诞礼物,今年我有个想法:就是很久以前我就有一个愿望,可惜一直没有实现,我就想让您帮我实现好吗?我是一个愿望多多的小女孩。请您原谅我提出的要求:我本想向您讨一颗让我永远快乐的药丸,可又转念一想,人生中没有挫折那还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吗?于是,我在这想向您讨一颗充满挫折的药丸,那是我最大的荣幸。
您可能会想:“每天充满快乐不是很好吗?何必要自讨苦吃呢?”可您那样想就大错特错啦!我要是硬给您说大道理,那您肯定不明白。所以,我们来做个详细的分析:要是我整天快乐的话,生活会是这样的:早晨,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画画呀、剪纸呀,早晨那宝贵的时光就这样浪费了。中午,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没有一点学习的时间,这样,那些差生也赶上我啦。
晚上我看着那些跟学习无关的漫画书。无聊的度过了一天。要是我天天都充满挫折的话,生活会是这样的:早晨,我读一个小时的书,要是有什么不会或想不通的题,就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去问老师。中午,我放学回家,把那道题思考一遍,再给自己出几道类似的题。晚上再温习一遍功课,看看课外书。快乐的一天过去了。圣诞老人您能理解我吗?
就是我想当世界杯足球赛冠军队队长,我会好好练习踢球的。还有一个就是我想当NBA篮球赛冠军队队长,而且是赛场上百发百中的队员,我以后会好好练习投篮和打篮球的。还有就是让我每次考试都得一百分或一百加十,我会好好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有就是祝全世界的人圣诞节快乐!元旦快乐!玩得开心!我祈祷我们班,我们学校的人及全世界的人都会实现自己很久以前、现在和未来的愿望的!
最后祝大家圣诞节快乐!全世界的人天天快乐!笑口常开!Merry Christmas!
最开始知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网上便不断有负面消息传出,以至于我这个对诺贝尔奖毫无兴趣的人也关注起了莫言这个鼎鼎大名的人物。
莫言可以说是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看了他的作品以及在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时,我内心不由一阵感慨。可以说他不但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抨击历史和政治的虚伪。他用自己独特的.技巧揭示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作品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陌生化的处理,赋予了人物鲜活的生命。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鬼灵精怪,丰富的想像空间与澎湃辗转的敌锋总叫人惊叹不已。正对了张大春在为lt;lt;红耳朵gt;gt;作序时所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最近看了一部法国电影,名叫《放牛班的春天》。
此片主要讲述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克莱芒·马修因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克莱芒·马修想用自己的方式帮助这班问题少年,他开始教学生们唱歌时,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性格的莫翰奇出来捣乱,谆谆善诱的马修老师把莫翰奇的音乐天赋发掘了出来。使他成为世界著名指挥家。
其中马修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用动人的`音韵教会他们成长,用爱的真谛去感动他们内心的纯洁更令我震撼。
有些人每天都在抱怨,说自己不幸。我们能看见世界,我们比世界上所有的盲人幸运;我们能听得见声音,我们比世界上所有的聋人幸运;我们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比世界上所有的哑巴幸运;我们有一双健全的胳膊一双健全的腿,我们比世界上所有的残疾人幸运;我们每天都有足够的食物和足够的水,我们比世界上所有贫困地区的人幸运。就以上来看,我们又有什么可抱怨的,我们已经比世界上2∕3的人幸运了。为什么我们不能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呢?
上帝问一个小孩,“你认为人生最幸福的时候是哪一时期?”小孩回答,“中年,我现在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妈妈每天都有时间看电视。”上帝又问一个中年人,“你认为人生最幸福的时候是哪一时期?”中年人回答说,“老年,我每天都要为了全家努力工作,老年人可以乐享天伦。”上帝又问一个老年人,“你认为人生最幸福的时候是哪一时期?”老年人说,“孩童时期,我现在腿脚不灵活了,没有活力,而孩子们能自由自在的奔跑,玩耍。”上帝叹了口气,“为什么没有人觉得现在的时刻最幸福呢?”
有一年,有一天,有一群人,来到群山峻岭中建设一条看似无法完成的铁路。时值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设备及其落后,只能靠大量的人力来完成,虽然每天只能前进几米,但是他们依然坚持;虽然山洞坍塌不断,但是他们从不退缩;虽然不断有人牺牲,但是他们从不惧怕,因为他们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因为这份责任他们必须勇往直前,即使献出自己的生命。
责任,将武连长的灵魂和身躯深深扎根在巴山深处。责任,让他不弃不舍多次追回“逃跑”的平大伟。责任,让他有了“一个不少的都滚回去”的承担。责任,让他舍身救人,奉献了年轻的生命。
责任,让平大伟爬山涉水不远千里,饥肠辘辘捡菜叶喝污水,只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对自身及家庭荣誉负责。责任,让他身陷湍急江水却仍紧紧抱着他们仅有的一包馍。责任,让他将劣迹斑斑的安卫东浪子回头,成为巴山工区的顶梁柱。责任,让他将一生奉献铁路,深扎巴山三十年,确保安全无事故。
责任,让安卫东从不学无术,不良少年改变成有担当,有能力的铁路栋梁。责任,让他冒着风雨,踩着泥泞山路为工区采购食物,且险些丢了自己的性命。责任,让他不分昼夜,不论雨雪,坚持上线“砸洋镐”,甚至让他“不改善路基,不提速,就打铺盖住隧道”的决心。
责任,让韩西旺和他的妻子对性肌营养不良活不过二十岁的儿子不舍不弃,背着儿子走遍大江南北不远千万里去治疗。责任,让他对带着工友不畏艰难爬上一座一座山头清理危石,险些丢了生命。责任,让他想方设法在巴山工区开辟篮球场,生态园,开展运动会,丰富工友生活。
责任,让他们无怨无悔深扎巴山,顽强拼搏与高危线路作战,用他们的青春甚至人生确保了线路的安全。责任,让他们将自己的后代送进巴山,让他们的子孙继续完成他们一代人那份心中的梦想,承担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不来这里别人就会来,既然来了就要努力去做”这是毫无怨言的承担,“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这是不畏艰苦的责任意识。将“担心线”变成“放心线”,确保三十多年安全无事故,人员无伤亡。这样的好成绩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巴山人有着那么一份承担与责任。
这部书名叫《傅雷家书》。
作者傅雷个人文化修养极高,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他将自己的毕生经历与经验凝结为一封封书信,对儿子的为人、为学等方面给予教育,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关切与期望,还有个人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本书在形式上以书信方式表达情感,语言优美,哲理深刻,情感真挚,描述了三个时期:一是傅聪波兰留学时期;二是傅聪移居英国时期;三是傅聪成家立业时期。他在信中传达处事态度,关心儿子事业,协助儿子进步,在儿子成长之路上充分发挥指明灯的作用。
在“为人处事”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的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读到这句,心中便想起一句诗:“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经历过低谷,面对过困难,对抗过挫折,才能丰富充实自己,使自己有足够的阅历。
在“学习生活”中,有这么一句话:“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要战战兢兢,不负国人对你的期望”。此句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注,提醒儿子“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时刻保持谦虚之心,表达父爱如山之坚固,如水之清醒。
在“慈母关怀”中,有这么一句话:“你的忧,你的乐,就是我们的,让我们永远联结在一起。我们虽然年纪会老,可是不甘落后,永远也想追逐在你们后面。”简单的两句,包含了父母亲对儿女的无限关怀,想要追逐儿女奔跑的脚步,守护他们,与他们一起成长。
游记中君子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姻国,结识了存在善良、老实和友情美德的慧姻。在慧姻国的语言中没有扯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懂得它的含意。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赖,在他们的国家里所有都是实在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姻国里渡过了一段美妙的时间,他完整融入这个社会,以至于与暗喻人类的野胡来往时构成强烈的反差,由于他们老是以怀疑的目光对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踪,对人类发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姻国,慧姻国是我们所寻求和神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__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自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小心,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赞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难题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疼痛、矛盾,无所适从。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莫非不是一种悲哀吗?
拥有梦想,不代表什么。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勇于为梦想而搏的人,那么你就是一个真正的追梦者。至少,我在《骆驼祥子》这本书的主人公祥子的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书页的开篇,老舍先生为我们介绍了“人力车夫”这一辛苦的行业,而祥子便是其中一员。开始的他是一个老实憨厚,勤恳敬业的人。一有活,祥子整个人简直都活了起来。他爱精打细算,就算是生病了也要硬扛着不动半毛钱买药看病。也许你会问,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执拗拼命地赚钱、“抠”钱?因为他想赶快攒钱买辆车,这一直是他最大的心愿。一有了活儿,他的两脚便像是踩上了风火轮溜得跟风一样快,他喜欢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飞驰,你说,是不是跑得快一些离梦想就会进一点?
看到祥子身上那种坚韧的力量,不知为何我心中沉重的悲伤更多与喜悦。那样的社会,对于像祥子这样社会底层的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痛楚与挣扎。生活是一场争斗,徒留人们无奈的挣扎,但是他们却不信命中注定,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放手一搏。我敬佩祥子,在那芸芸众生中,或许他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依然拥有梦想、对生活抱有希望的人。我真的希望,希望他能实现梦想;希望在千帆过尽,迎接他的会是美好生活的曙光。
——但是,梦想总是折磨着他进取的心。祥子好不容易买了车却被大兵给占有了。再后来困难可谓接踵而至,让祥子措手不及:他被迫万般不情愿地娶了虎妞,但后来虎妞难产祥子又只好卖了车给她下葬;祥子又煎熬地过了些时日后手头里终于有了些积蓄,但是这钱却又被孙侦探给敲诈去了……如果说现实是一个残酷的黑暗沼泽,让你挣扎得无法喘息,那么晴柔的小福子就是祥子眼中可以给他希望的一个坚实的“梦”,小福子的出现又给祥子带来了新的希望。
——只是让祥子史料未及的是,这个“梦”在现实的面前更是不堪一击。还没等祥子实现他对小福子的诺言,小福子已经在那片“白房子”前的树林里上吊而去了……
我的心里有些挣扎,我的眼前仿佛已经能想象出一个面临绝望、在希望中一次又一次的被毁灭的祥子。我抱着不好的预感,我不敢想象接下来祥子会做出怎样的举动。
… 好吧,梦的最后我们还是惋惜……终于阖上了书本的最后一页,我的心发出了一声冗长的叹息。不由佩服老舍先生,他的笔下,祥子是一个有声有色、形象鲜明的人。仿佛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老北京的茶楼里听说书先生讲书,而他口中所波澜起伏的故事又是真真存在的。如若还不够,我只想说: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而我就悄悄站在祥子的身后,看他一步一步的走过,走完他的人生,他的喜怒哀乐,我都感同身受。
曾为祥子满眼热泪,为他所经受的那些艰辛而落泪;曾为他幸福,当他拉着自己的车飞奔时我能感受到他那仿若飞上云端的快乐;曾为祥子叹息,叹息他的隐忍与坚毅……
从打开《骆驼祥子》的书页时,我便是它的读者,静静聆听,也默默感受,深深思考。书中的苦难让我看到了梦想的光芒,无论结果如何,但它都给我了一个非常“正能量”的震撼!
在这个年代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但是我们不能在安逸中丢掉梦想、忘记追求——所以,从现在起,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让自己在晚年时回想起前生却只留满悔恨与遗憾。
祥子的一生,有美好的开始,却是黑暗的结束。祥子一次次地努力去创造幸福的生活,而又一次次失败。他有着美好的信念、不懈的努力,但是呢?
不会成功,祥子再努力又有什么用?苹果不结果,开花有什么用?毛毛虫没有破茧而出的美丽,等待得再久又有什么用?
生活,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希望,就有了可能步向成功的路。祥子生活在一个腐朽的社会,一开始不断经历挫折,又每次都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但受当时社会的影响,祥子最终没能扛得过社会的黑暗。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勤劳坚韧、有着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般的积极。周围的人都是得过且过,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对于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所乘的轮船遇难,只有鲁滨逊一人幸存,海浪把鲁滨逊卷到了一个荒岛上。但他没有被悲伤和绝望吞灭意志,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与大自然作斗争,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过起了荒凉的野岛生活。经过不懈努力,他不仅有了住处,还有了文明家庭拥有的东西,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鲁滨逊一直到返回英国的时候时间长达二十多年,这完全是凭借他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创造出的奇迹。
和现在的大多数孩子一样,长期以来我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除了在学校,其余时间身边都不缺大人照顾,似乎离开大人自己就无法生存了,严重的依赖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通病。但是看完这本书以后,我被鲁滨逊的精神激励着,让自己变得顽强一些。暑假中的有一天,奶奶去姑姑家了,爸爸妈妈工作忙只能早出晚归,这一整天只能我独自一人留在家里。妈妈为这事愁死了,既怕我自己不会料理自己,又怕我一个人在家里不安全。我咬咬牙跟爸妈说:“爸妈你们放心吧,我一个人在家,我能照顾好自己,我要像鲁滨逊学习,自力更生。”爸妈实在想不出他们认为更好的办法,只好让我一人留在家里。
其实那一天,虽然一开始我有点害怕,但是一想起鲁滨逊漂流记,我又充满了信心。早饭我吃了牛奶,鸡蛋和面包,早饭过后我就把水果洗好了放到冰箱里。接下来就是弹古筝和做作业的时间。到了中午,我把饭和菜装到盒子里用微波炉加热,由于我缺乏经验饭里没加水,打出来的饭硬邦邦的,难以下咽,尽管这样我还是把它们吃完了。嘿嘿,吃一堑长一智,下次我就知道要加水了。下午就是午睡,吃水果和看书的时间。我把这一天的时间安排的妥妥当当,爸妈下班回来后感叹我长大了。
【平安夜有感初二作文】推荐阅读:
平安夜作文:平安夜06-21
“不平安”的平安夜作文09-25
欢度平安夜作文01-06
关于快乐平安夜作文09-30
欢庆平安夜的作文06-26
快乐的平安夜记事作文10-09
最美好的平安夜作文02-27
开心的平安夜高一作文03-07
有关快乐平安夜作文汇总04-12
初中平安夜作文600字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