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电子实习报告(精选9篇)
在电子行业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迅速应用的今天,面对着一个既与电子有关、又与信息有关的专业,没有人会怀疑它的前途,正式这种想法,让我充满信心的填报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
刚进入大学时,我还不了解自己所填报的专业到底是学什么,将来要如何就业和发展的,脑袋里充满了疑惑和顾虑,然而正是陈主任开的专业概述课彻底解决了我的疑惑和顾虑。经过对陈主任的专业概述课的学习我了解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路原理、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理论,具备设计研制和开发、嵌入式系统、集成电路软硬件系统设计的能力。能在电子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IT企业、教育与各种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本科专业。目录中分级情况为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本专业和电气工程的区别为电子科学为理科系,弱电研究;电气为工科,强电研究。本专业应用范围是以电路和系统、嵌入式理论原理、信号与信息处理为基础,学习并掌握各种电子系统设计研制和开发,嵌入式系统设计,专业集成电路设计、这种信息的交换和传输,以及数字信号的处理等,同时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应用技术,掌握微电子集成电路技术及嵌入式原理技术,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对于我们2009级新电科人,学校制定了以培养计划特点为构制的一个更加合理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每一个模块化分地更加明确完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学时分配合理必修2010学时,选修490学时。实验设备更加完善,人才划分为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分为必修、选修和公共必修,基础课为数学、物理、英语、语文;专业基础课为电路分析、电磁场、微波;重要课程的设置为计算机的应用和编程、工科数学分析;专业技术课8门:电路原理模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计算机技术、高频电子线路、EDA技术与应用。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为培养科技发展需要的不同类型的厚基础、宽口径、能动手的实践和创新型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方向有两个,一个为专业集成电路设计,另一个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硕士电路与系统的方向为专业集成电子设计、嵌入式系统、信号处理和多媒体、智能控制基础。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有几门很关键的专业课程是:电路分析;模电,数电,信号与系统,(这些都是考研的课程)。考虑到要好找工作的,那么就单片机,c语言,微波技术,高频电子线路比较重要了。虽然大一的时候我们不会学到这些,但是这是很重要的课程,关乎我们今后的发展,所以在大一学好基础课,打好基础,大二一定要把专业课学好!
经过专业概述的学习,我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今
后的学习中我会制定明确的目标,把握住学习的方向。主要的想法如下:
在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方面我会加强对线性代数、工科数学分析和英语的学习。它们是以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起初我们不了解它们到底有什么用处,所以重视程度不够;而在听过陈主任的介绍之后,我们基本已经了解了它们在今后学习中的用处,我会重视这些公共基础课,在大一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两科数学的学习方面我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的授课方式,也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上认真听讲,记录好老师所讲的内容,紧跟老师的节奏,在遇到没听懂的问题时做好标记,课后自己再补上,争取在上课时间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在大学里我们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这些时间我们可以做许多事情,但首先还是应该拿出课下的时间多回顾回顾老师上课讲过的内容,上课没听懂的问题一定要当天解决不能推到第二天。作业也是一样,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其实大学的作业并不多,很多同学反映作业多主要原因是当天的作业不能完成,最后攒到星期天一起写,所以感觉作业多,不知道怎么写,所以作业必须当天完成。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重点在于平日的积累,不能指望突击。大学的英语学习与高中有着很大的不同,老师不会每天督促你背单词和课文,这些都要靠自觉。平日课堂上多学习老师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的方法,听力课也必须抓住老师分析短文的方法。在老师提出问题后积极回答,锻炼自己的口语,老师组织同学讨论时积极参与,一来可以锻炼口语,二来可以和同学交流想法,也是了解同学情况的一种不错的方式。在平日里除了完成作业外还要有计划的背一些单词,多读课文重要的句子要背过,听力必须天天练习,一旦放下就会出现听不懂的现象。所以每天可以把大段的时间来学习数学,小段的时间挤出来学习英语效果会更好。
其它人文课程虽然不需要下太大的功夫但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它们可以拓宽知识面,使你拥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快的融入社会,不至于在将来成为一个只懂专业其它什么都不了解的人。
学习电子和信息方面的同学,都普遍反映专业课会让你听着感觉云里雾里的,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在假期或者空闲时提前接触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做好专业课的预习工作对专业课做到心中有数,学习它们时也要比学习现在的基础课更加努力才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我国实行了学生面向市场的双向择业制度。由于市场就业体制中信息不对称, 导致大学生就业成本提高、就业压力加大。因此, 毕业实习需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从而对毕业实习环节的管理和质量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随着大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认清新形势下毕业实习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对提高毕业实习教学质量,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往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以往我院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有:
1.毕业实习与找工作存在时间冲突。每年“双选会”从11月就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5月, 而此时恰恰是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时期。许多学生都会去参加双选会, 甚至全国各地到处跑, 这就占用了实习的大部分时间。
2.联系实习单位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许多企业越来越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 特别是国有企业, 不再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支持大学办学的义务。它们担心学生实习会耽误工作、妨碍生产, 又影响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声誉, 因此一般不太愿意接待学生进行实习。
3.学生对毕业实习的认识不到位, 对毕业实习不够重视和珍惜, 导致毕业实习效果不好, 并给毕业实习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
4.毕业实习经费不充足, 导致毕业实习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而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入则增长缓慢, 难以满足毕业实习工作的实际需要, 影响了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质量。
5.毕业实习的监控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导致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很难达到实事求是。
6.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 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不高、缺乏经验, 导致毕业实习质量出现滑坡。
二、毕业实习改革与实践
为了达到毕业实习的目的, 克服以往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使毕业实习取得较好的效果, 笔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采取了如下一些改革措施,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灵活调整毕业实习的时间
由于无法预料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 个别小组可能没有完成实习任务, 最后不得不中断。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适当地增加实习时间, 让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 贯通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提高他们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毕业设计 (论文) 的需要, 有些学生毕业实习的时间可以短一些、或者长一些, 也可以调整毕业实习的具体时间, 在适当的时候去实习, 或者边实习边设计。根据部分学生的要求, 将上学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结合起来, 这样的话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实习时间。
2.灵活多样的毕业实习方式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实习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校内集中实习, 充分利用我校的各种教学资源, 在我校电工电子实习基地、安全监控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电子技术研究所, 由实习指导教师命题, 指导学生设计与制作一些电子产品, 进行单片机方面的培训, 如万年历、无线遥控门铃等;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电子技术研究所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
二是校外集中实习, 即由专业主任统一联系实习单位 (主要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校外长期实习基地) , 由指导教师带队, 委托实习单位全面指导, 派教师定期巡回指导和检查, 协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技术指导。
三是分散外出实习, 即根据学院的规定和专业性质制定分散实习管理措施, 允许学生自己联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实习。为满足学生及用人单位的要求, 可以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到其工作现场进行毕业实习, 以增强实习的针对性。但是, 要经过严格的分散实习申请审批手续, 以保证实习的效果和真实性。学生必须持有用人单位的接收公函 (注明接收学生去用人单位的目的、要求以及时间安排等) 。接收单位必须指派具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并能为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提供符合相应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专业技术、仪器设备、参考资料和时间保证。许多学生通过毕业实习阶段的“准就业”确立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 工作能力也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毕业设计、工作等实际情况自愿选择以上三种实习方式。
3.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专业思想素质教育
加大专业思想教育的力度, 做到思想工作先行。在培养他们树立“终生教育”观念的同时要有“先做人后做事”的思想观念;克服学生“重视专业理论教学”、“轻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论文) ”以及“实习就是到外面晃晃”等错误倾向;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爱、自信”和“勤奋、敬业、谦虚、严谨”的精神;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尊敬基层工人师傅, 不怕苦、脏、累, 与实习单位人员共同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目前,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 个人期望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个人理想与市场制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就会形成就业观念上的许多误区。因此, 我们要努力帮助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择业观。
积极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事先做好实习动员工作, 为学生作报告开讲座, 让学生知道实习目的、时间、内容、实习单位的情况、实习纪律等。加强宣传力度, 引导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广泛地调动各方面支持和参与毕业实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学生如何通过就业前的实习全面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实习时间寻找就业机会, 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 帮助并引导他们认清自我、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确保学生准确定位,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和发展观,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积极参与到毕业实习工作中。在进行实习前学生要做到心中有“底”, 实习单位和带队教师的精心优化选定, 也是实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4.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 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拥有能够满足专业训练要求的稳定实习基地, 是确保并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之一。作为这类实习基地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该企业具有安排高校毕业实习内容的基本条件, 完整的工作机构和一批有经验的工程师, 并能协调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和学校、教师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利合作关系, 能够相互理解和相互协作。这些都是稳定和发展实习基地的重要前提条件。
近几年以来,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许多企业出于对自身局部利益和工作安排的考虑, 不愿接收学生实习, 导致学生面临进厂难、进厂之后实践更难的尴尬局面。为扭转这种情形, 我们应本着校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通过各种办法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 努力寻找校企之间的优势互补, 企业需要人才、技术、劳动力, 而学校可以通过以科技服务、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的形式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为企业办好事办实事, 提高他们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以达到实习基地长期稳定, 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目前,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已经建立8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5.解放思想, 进一步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转变教育思想, 树立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把每个学生看作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 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不但要使学生“学会”,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适应能力。
为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毕业实习任务, 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实习制度, 使实习过程科学化、规范化。如制订实习教学大纲, 具体内容应包括: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实习的具体内容和实习方式, 实习的程序、地点和时间分配;现场教学内容与要求;实习报告的要求, 学生实习纪律、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及实习考核办法等。
同时也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毕业实习是整个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有学术水平较高, 热爱和熟悉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参与并在其中发挥带头作用。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因此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复合型教师。
6.严格把好毕业实习评定关, 做好毕业实习的总结工作
学生实习结束后, 集中实习的学生应上交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及实习日志;分散实习的学生应上交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及实习单位鉴定, 缺一不可。实习成绩的评定要严格照实习考核办法进行, 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 实习过程中的表现, 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及实习日志的书写情况、实习单位的鉴定意见等方面综合评定。
认真做好毕业实习总结是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水平的过程, 有助于学生获得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思想飞跃, 因此做好实习总结必不可少。实习结束后, 学生进行实习总结, 按照统一规范的格式书写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和意义、实习内容、实习体会及建议等几个方面。实习总结按照实习地点和内容分组进行, 通过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相互启发,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毕业实习效果。同时, 每一位指导教师也要写出实习总结, 包括实习内容、实习地点、实习时间、做了哪些工作、本次实习有哪些好的经验、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将来如何改进等。通过对实习的总结, 总结了宝贵的实习经验, 为将来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 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 并且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 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工程, 只要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 就能保证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就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姚远, 董世龙, 姜玲云, 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1 (71) :118-120
[2]齐文春, 王云.工科学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1) :8-11
[3]李永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生产实习改革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 2004, 1 (4) :131-132
[4]齐红元, 朱衡君.工科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3:121-123
【关键词】信息化;IT;专业设置;培养目标
应用电子技术是科技含量高、应用面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学科。由于它广泛渗入社会各个领域,现已成为各工科院校的主干专业。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技术手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生产技术管理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高新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样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了解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明确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深化专业内涵,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类人才。为此我们利用暑假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及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设置谈一些设想。
一、职业岗位
我们调查了苏南、苏北等多家单位,其中包含三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就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内涵、能力培养、课程改革、成长途径、生产一线的电子类技术人才的素质、规格及现状进行了调研。由调查可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业岗位主要有:
1.从事生产一线工艺实施(含设备操作、简单维护)。
2.从事设备、仪器仪表维护修理及仪表校验。
3.从事产品质量检验的。
4.从事营销及售后技术服务的。
5.从事产品开发、技术革新、辅助技术开发。
6.其他(含行政管理工作、非电类专业的个体经营、服务性行业的从业人员等)。
二、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1.岗位分析
根据调查材料的汇总与分析,高职电气类人才的岗位(群)有:
电子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维修
电子产品生产现场的工艺实施、仪器仪表的配置、检测、调试与维修
電子类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
电子设备的技术改造、技术管理、产品辅助开发
2.培养目标
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要求,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电子设备生产的工艺实施、设备运行和维护、技术改造、电子产品营销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电子技术人才,突出以能力为主线是本专业的特点。
3.能力分析
具有电气电子技术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和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
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辅助设计、管理及控制方面的能力
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方面的英文资料的能力(大学三级)
具有电气电子产品生产一线的工艺实施和技术管理能力
具有操作、维修、安装、调试及改造电子设备的能力
具有电子产品的部件开发、设计,成熟技术的应用、推广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电子产品的营销能力
三、调查分析
1.用人单位共识
通过与毕业生座谈和与用人单位负责人的交流,他们对专业的发展方向、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自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措施等方面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达成了一些共识。
(1)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加强基础理论。调查中有些学生说是:“我们现在最缺的是创造性、自信心,思维不够开阔、社交能力较差,以及可持续发展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一句话就是缺少综合能力”。电子知识更新很快,要跟上时代,自学能力尤为重要。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近80%正在或已通过一轮自学考试,获得了高一级甚至高两级的文凭。也有一部分人为了提高技术,参加一些技术培训。从一些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几乎都是通过自学来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的。有人说“学电的人很辛苦,永远是学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这可以说说中了要害。要继续学习就需要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特别是专业基础知识,调查中几乎100%的学生认为,电路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是所学的众多课程中最有用的,是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呼唤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素质教育应放在首位。
(2)扩大专业内涵,明确专业方向,拓宽就业渠道。以前的电专业毕业生主要是瞄准电子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由于近年来不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其设备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要求操作、维护人员,生产、销售人员的素质、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岗位也逐年增加。这些岗位对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这样在新的形势下,在实施教学突出以能力为主线,这就是专业的方向,使毕业生有较强的上岗或转岗的适应性,提高专业覆盖面,拓宽就业渠道。
(3)提高专业的技术含量,办出特色。现在的电气电子产品的功能不断完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从使用的角度要求操作方便、简单、可靠。所以在明确专业方向的同时,提高专业的技术含量,加强成熟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产品的二次开发,办出专业特色。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动手能力。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能培养不出来的,必须经过反复的从理论到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才能有所复合。同样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反复的操作训练,在理论指导下既动手又动脑地反复实践,才能有所提高,增加真刀真枪的训练,才能缩短生产岗位的磨合期。同时我们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加一些参观,校际、校企之间的交流,多方面开展课外活动,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社会实践(如假期打工、社会调查等)。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建立教学过程能力控制点,如电子整机装配、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真正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
2.实现培养目标的措施
根据电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的开设和设备的投入应以能力为主线,计算机、外语为工具,电路、电子技术、射频技术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为支撑,以专业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是专业的发展方向。
实训设施建设:加强基础实训:电工电子;建设专业实训。
教材建设:加快适应高职教材的改革,基本点是重应用、重实训。
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的特色主要是教师的特色。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能力和产品的二次开发能力,创造条件让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中去,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结合生产实际,使我们的教师走出校门,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建惠.探究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9(3).
[2]商杰;无锡电信IPTV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3]《IT环境的安全复杂性》调研报告出炉[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08).
[4]Hobson,S.M.,& Talbot,D.M.Understanding Student Evaluations-What all faculty should know[J].College Teaching,2002,49(1):26-31.
作者简介:
吴茹石(1978—),女,硕士,讲师,现供职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自控系,研究方向:自动控制。
上午8点,我们从位于**市区的航空遥感测绘院出发踏上了去**县的路途,**县是**南部附属一县城,历史悠久,是鲜卑民族的发源地。有着古老的历史文化背景。著名的蒙牛乳业工业园也位于**盛乐经济园区内部。这次我们来到的**村位于**县西部xx公里处。此地大多以耕地为主,经济比较落后。平日靠种些玉米与向日葵为主要经济来源,此次我们测量的这片土地是市区内一人租赁投资用地,准备为村里带来一些新的经济增长形式,自身也从中获益。
早10点,我们来到了工作区。这是公路边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有一千亩之大,其上有36kv高压输电线,地下有通信光缆。地形比较复杂,对于测量工作有一定的考验性。测量人员首先架好测量全站电子速测仪,这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为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一次安装就可完成所有测量任务,广泛应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的精密工程的测量,后期可以将数据导入电脑中进行辅助制作的仪器。也是此次测量的核心工具。之后,根据手持式GPS定位仪定位出当地的坐标,坐标以中国测量标准座标为准(原点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中国地标),当地一点位置为X:0549825,Y:4472433,H:1069m,共八颗卫星定位。将此位置设置为全站仪标准位,并输入当时当地的气温气压值根据全站仪内部计算出大气改正值后,我们便拿起标杆走向各自测量区域。标杆定高为两米,其头部带有六棱反射镜用来反射全站仪射出的红外线,测量是必须使标杆头部面向全站仪,并保持稳定,我们这个仪器的最大测量距离在1000m到1500m之间。
我们一组负责测量公路附近的几个标准点,首先在公路上标好全站仪记录位置然后便开始了各地的标杆位置录入工作,首先在公路上标出桥体位置,三点定位桥体并在草图中标出。然后在土地边界测量几个点,通过无线对讲机互相沟通,并记录全站仪数据编号,之后,我们沿着公路下沿电线杆路径一路行去。因为在之后的绘图工作中每个地上的重要标志例如电线杆,光缆界桩都必须标明,所有对于这个测量十分详细,一共测量了近30个线杆和光缆桩,终于把公路旁的一概标识清楚。接下来就要向内部深入,将所测区域的几个边界标识,荒地的边上就是当地农民的玉米地和向日葵地,就以这个为边界两点一线标示。今年的气候不好,土地非常干,很多的耕地都是干枯裂痕,玉米很多都严重缺水,标杆插在土中很松动,听当地的村长说今年特别旱,收成也不好。而村中的青壮年也以多出去打工为生,村中仅剩的老年人与留守儿童,完全是靠天吃饭,当地也很少有专家进行相应的农牧业指导,缺乏相应的水利电力设施,荒地千亩,作物萎靡。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社会与国家的相应重视。
基本区域测量后,我们开始了地形测量的补漏工作,出发点的高度为海拔1064米,最高处为海拔1069米,最低处为海拔1063米,上下最高落差为6米,地势基本很平整。无岩石砾块,以盐碱滩为主。从上午10点开始到下午两点结束,整个测量持续了4个小时,全站仪共记录地形坐标数据169组,分散在三个人的记录纸草图上,剩下的工作便是回去根据计算机的辅助进行地图分析与计算。
下午4点,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回位于市内的单位,并将仪器擦拭干净开始导入数据,当代测绘工作的绘图工作与之前已大有不同,从原来的完全手绘手工计算到如今的全部电脑辅助制图,这个进程只用了几年时间。这样做出来的工作比之前更加精细,成型也更为快捷。原来做一幅**自治区的地图要经历5年左右时间,各地的测绘工作者全部都要手工绘制,一点一点测量。成型的地图并不是最新的数据,而现在,通过各种先进的卫星,航拍,自动测量等技术,一幅**地图的成型时间比过去缩短了10倍,这是当时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制作地图的软件分为很多类,有的是专业软件例如CASS,Mapfrendxx00,MapInfo等与专业仪器进行数据沟通后成型软件,也有一些是我们经常用的普通软件,例如AutoCAD系列,Photoshop,Matlab,绘图板等等。全站仪的数据通过BS—232C通讯接口连入电脑,也就是一种全站仪配备的PCMCIA接口,将原始数据导入后,根据三个人的手绘图详细情况,在软件上画出草图并导入坐标数据。很快一副地形示意图便做好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草图。更加详细的工作还要等之后进一步数据分析。
一、实习目的通过在电子制作及相关工厂、企业的参观实习活动,亲身感受电子工厂的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生产过程、技术管理、技术开发、产品研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对所学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综合训练和检验,为后续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增加感性认识,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积累感性认识和初步的实践经验。
接受一次系统而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增强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责任心和光荣感,提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水平,培养从事电子科学相关工作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一定的工作能力,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了解社会,增长见识,提高与别人和谐相处和协同合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实习安排
实习时间:2011年3月9日至20日
实习地点:日照、东营
2011年3月9日至13日到山东日照普乐特电子有限公司参观实习
2011年3月14日到山东旭日集团实习
2011年3月15日至18日到山东联通东营分公司参观实习
2011年3月19日至20日回校整理总结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
3.1山东日照普乐特电子有限公司
(1)实习时间:2011年3月9日至13日
实习地点:山东省日照市日照南路99号
(2)实习具体内容
1.公司概况:
毕业实习日志
姓 名:学 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所在学院:
xxxx
xxxxxxxxxxxx 电信07-2班 xxxxx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11年3月 22日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晴
开学都两天了,不过都是在学校过的,趁着还有时间,就到图书馆借了关于毕业设计的资料,都是AT89S52一类的单片机。由于我选的毕业设计题目是“语音智能药品提醒盒”,所以我打算选用AT89S52为控制芯片,查了一些关于单片机AT89S52的资料,它具有低电压供电和体积小等特点,四个端口只需要三个口就能满足电路系统的设计需要,很适合便携手持式产品的设计使用系统可用二节电池供电,此处我们采用USB接口供电,省去了大量空间,更适合于便携式产品的应用。AT89S52主要特性:
与MCS-51单片机产品兼容,4K字节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1000次擦写周期,全静态工作:0Hz—33MHz; 32个可编程I/O口线,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6个中断源,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掉电后中断可唤醒; 看门狗定时器,双数据指针;
灵活的ISP编程,4.0---5.5V电压工作范围。
其内部结构可以划分为CPU、存储器、并行口、串行口、定时/计数器和中断逻辑几个部分。
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端口:
P0口(39—32):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行双向I/O口,也既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可作为输出口使用时,每位可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电路,对端口写“1”可作为高阻抗输入输入端用。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在Flash编程时,P0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校验时,要求接上拉电阻。
P3口(10—17):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3的输入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P3口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出端口。作输出端口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P3口除可作为一般的I/O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第二功能。
部分控制总线的功能: EA/Vpp(31):内部和外部程序存储器选择线。EA=0时访问外部ROM 0000H—FFFFH;EA=1时,地址0000H—0FFFH空间访问内部ROM,地址1000H—FFFFH空间访问外部ROM。本次设计EA接高电平。
XTAL1(19)和XTAL2(18):使用内部振荡电路时,用来接石英晶体和电容;使用外部时钟时,用来输入时钟脉冲。
RST/VPD(9):复位信号输入端。AT89S52接能电源后,在时钟电路作用下,该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使内部复位。第二功能是VPD,即备用电源输入端。当主电源Vcc发生故障,降低到低电平规定值时,VPD将为RAM提供备用电源,发保证存储在RAM中的信号不丢失。
单片机最小系统是有系统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组成,具体资料如下: 系统时钟电路设计
T89S52时钟有两种方式产生,即内部方式和外部方式。AT89C51中有一个构成内部震荡器的高增益反向放大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该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石英或陶瓷震荡器一起构成自激震荡器震荡电路。外接石英晶体(或陶瓷部时钟,采用外部时钟。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时钟脉冲接到XTAL1端,既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XTAL2悬空。由于外部时钟信号是通过一个2分频的触发器后作为内部时钟信号的所以外部时钟的占空比没有特殊要求,但最小高电平持续的时间和最大低电平持续的时间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本次设计采用内部震荡电路,瓷片电容采用30P,晶振采用12MHZ。
复位电路设计
单片机系统的复位电路在这里采用的是上电+按钮复位电路形式,其中电阻R采用10KΩ的阻值,电容采用电容值为10μ的电解电容。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晴
C语言是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必须的一本书,这两天又看了C语言和数据结构,两年没有学了,才发现很多知识都已经遗忘了。这两天学的重要知识点如下:
① 不同类型数据在算术运算时的变化,赋值运算的强制转换。
② 用printf()函数输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第三位采用四舍五入的浮点型数据,前都没有注意这个知识点,导致我在考计算机等级考试被这一题给拦住了。
③ 输入函数scanf()和gets()之间的区别,scanf函数输入字符串时,以空格、表或回车符作为字符串间隔的符号,而gets函数可以完整地读入带有空格的字符串。
④ 运算符的优先级,尤其是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及逻辑运算符之间的优先级。
⑤ 不能把结构体数组元素作为一个整体直接进行输入输出,只能以单个成员为对象进行输入输出。
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晴
昨天做了一套C语言试题,虽然已经看了两天的书,但是还是有许多的知识点不会,结果将近一半的题目做错了,像指针、数组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总结了一下这两天学的知识点:
① 数组元素不能整体应用,且数组元素实质就是变量名,代表一个内存单元。
② C语言没有定义字符串变量,字符串的存储完全依赖于字符数组。③ 数组名是一个地址常量,不能更改,而指针式一个地址变量,可以更改它的内容。
④ static型数组元素不赋初值,系统自动赋以0值。
⑤ 在数组中,数组是不能相互赋值的,而结构体类型变量可以相互赋值。不能将一个结构体类型变量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引用,而只能对结构体类型变量中的各个成员分别引用。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晴
这两天查了一些毕业设计的资料,我做的毕业设计题目是“语音药品提醒盒”。我的总体设计是把它分为5个模块:语音模块、定时模块、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和单片机最小系统。通过最小系统促使单片机工作,通过输入模块把吃药的时间输入给系统,由定时模块设置好时间,最后由语音模块发出声音告诉病人该吃药了。而语音模块、定时模块和输入模块都和单片机的部分引脚相连,通过引脚向设备发出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晴
这两天就语音模块查了一些资料,在此毕业设计中,我查了关于ISD400x系列语音芯片的资料,它工作电压为3V,单片录放时间,音质好,适用于移动电话及其他便携式电子产品。芯片是采用CMOS技术,内含振荡器、防混淆滤波器、平滑滤波器、音频放大器、自动静噪及高密度多电平闪烁存储阵列。芯片设计是基于所有操作必须由微控制器控制,操作命令可直接串行通信接口送入。芯片采用多电平直接模拟量存储技术,每个采样值直接存储在片内闪烁存储器中,因此能够非常真实、自然地在现语音、音乐、音调和效果声,避免了一般固体录音电路因量化和压缩造成的量化噪声和“金属声”。采样频率可为4.0kHz,5.3kHz,6.4kHz,8.0kHz,频率越低,录放时间越长,而音质则有所下降,片内信息存于闪烁存储器中,可在断电情况下保存100年以上,反复录音10万次以上。
大多数操作ISD00x系列语音芯片的用户都习惯使用51系列单片机芯片,该系列单片机可与ISD22000,4000系列语音芯片非常方便地连接,ISD芯片需要3V电源供电,但信号线可直接与5V单片机系统连接。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晴
来南京已经三天了,在我们正式开课之前,学院考虑到我们的基础很差,就先补习了一点C语言的知识,其中我以前没有注意到得知识点有:
① 逗号运算符的结合性为从左到右,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值就是逗号表达式的值,逗号优先级在所有的运算符中是最低的。
② 一种新的数据类型—布尔类型bool,它只有两个值:零和非零。③ continue只结束本次循环,转入下一次循环条件的判断和执行。而break语句结束整个循环过程,不在判断执行循环的条件是否成立。
④ 逻辑&&运算时,当左边为假时,右边不在判断,等式为假;逻辑||运算时,当左为真时,右边不在判断,等式为真。
⑤ 在使用scanf函数时,输入数据的类型必须和定义是的类型保持一次,否则会导致数据丢失。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阴
这两天是周末时间,学院不安排学生上课,就想了一下毕业设计中的定时模块,基本的MCS-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16位可编程的定时器/计数器T0和T1。它们各自具有4种工作状态,其控制字和状态均在相应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中,可以通过软件对控制寄存器编程设置,使其工作在不同的定时状态或计数状态。
以定时器/计数器T0为例,在方式0下,TL0的低5位和TH0的8位构成13位计数器,因此计数工作方式时,计数值的范围是:1~8192(213)。
当设定为定时工作方式时,定时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213-计数初值)×晶振周期×12 或(213-计数初值)×机器周期 通过设定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功能,对定时中断模块进行初始化,由独立按键输入时间,再通过中断实现单片机的定时功能,进而引起单片机引脚电平做出相应的变化,控制语音模块发出声音和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提示信息。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晴
还是补习C语言知识,这两天主要是将讲数组和指针,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其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有:
① 指针变量是用来存放地址的变量,而指针只是一个地址量,数组名是一个地址常量,不能修改它的内容,而指针在声明时,还能赋初值。
② 指针数组指的是数组中的元素是指针变量,它是一个数组,元素是指针,元素相当于二位数组的行名。
③ 在C语言中,数组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参与任何运算,数组的处理是通过逐个处理其元素来实现的。
④ 注意for循环的控制语句,由于人工计算容易出错,因此可以让计算机来计算数组的大小,预算符sizeof给出其后的对象或者类型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整个数组的大小除以单个元素的大小就是数组中元素的数目。
⑤ 数据在内存中存储的方式具体有四种:自动、静态的、寄存器的和外部的。其中用静态声明的局部变量,函数中局部变量的值在函数调用结束后不消失,而是保留其原来的值,即占用的存储单元不释放,在下次调用时,该变量的值就是上次调用后的值。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晴
终于结束了C语言的补习,正式进入Linux的学习,主要讲了Linux的发展,各种Linux的发行的各种版本,Linux的体系结构,vi编辑器。
①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② Linux内核支持多用户、多任务模式运行。
③ vi编辑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注意,就是您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
对于第一次用vi,有几点注意要提醒一下:
① 用vi打开文件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切换方法: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② 编辑好后,需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才能对文件进行保存,切换方法:按「ESC」键。
③ 保存并退出文件:在命令模式下输入:wq即可!(别忘了wq前面的:)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小雨
又是周末时间,趁这个时间,把这一周关于毕业设计的想法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主要是关于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输入模块是由三个按键组成,显示模块由1602显示。
输入模块的4个按键,主要是完成设定吃药的时间,第一个按键功能是切换,可以切换到设定模式和显示时间两种模式,第二个按键功能是切换时、分、秒,第三个按键功能是实现加1,第四个按键功能是实现减1.通过这四个键完成吃药时间的设定。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并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各种型号的液晶通常是按照显示字符的行数或液晶点阵的行、列数来命名的。液晶体积小、功耗低、显示操作简单,但是它有个致命的弱点,其使用的温度范围很窄,通用型液晶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为0到55度,存储温度范围为-20到60度,即使是宽温级液晶,其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也仅为-20到70度,存储温度范围为-30到80度,在设计时选用合适的液晶。
显示模块有1602来实现,1602字符型LCD通常有14条引脚线或16条引脚线的LCD,多出来的2条线是背光电源线。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CGROM)已经存储了160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如大写的英文字母“A”的代码是01000001B(41H),显示时模块把地址41H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A”。
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晴
这两天主要学了Shell的基本命令和Linux文件系统,其中Shell主要学习了Shell的命令格式与编辑、Shell特殊字符、Shell基本系统命令、用户管理和进程管理,而Linux文件系统主要学习了文件系统的类型、文件系统结构、文件系统导航、文件资源管理,文件内容显示,连接文件创建和文件压缩和打包。
了解到Shell是Linux内核的一个外层保护工具,并负责完成用户与内核之间的交互,它是一个命令行解释器,当需要重复执行若干命令,可以将这些命令集合起来,加入一定的控制语句,编辑成为Shell脚本文件,交给Shell批量执行。Shell的作用就是遵循一定的语法将输入的命令加以解释并传给系统,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向Linux发送请求以便运行程序的接口系统级程序,用户可以用Shell来启动、挂起、停止甚至编写一些程序。知道了了Linux是用于组织和管理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大量文件,并提供用户交互接口。用户既可以使用界面友好的Nautilus图形文件管理器,也可以使用功能强大的Shell文件系统管理工具。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晴
昨天我们学习了Linux网络配置管理,主要内容是网络配置基础、静态IP地址、查看网络连接状态、配置TFTP服务和配置NFS服务,实现Linux网络配置的惟一目标就是修改系统中众多的网络配置文件,而网络命令式进行网络配置的基本工具。今天学习了Shell编程基础,主要内容是Shell基础、Shell变量及环境变量、Shell测试语句、Shell控制语句、Shell函数和Shell编程调试方法。
Linux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它提供了许多完善的网络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完成各种复杂的网络配置,实现任何所需要的网络服务。用户既可以通过命令行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友好的图形界面,轻松完成网络配置。
实现Linux网络配置的惟一目标就是修改系统中众多的网络配置文件,而网络命令是进行网络配置的基本工具。
NFS(Network File System)主要实现了Linux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它是将某台Linux主机的若干目录共享出来,交由其他Linux主机直接使用。NFS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采用了典型的服务器、客户机工作模式。在数据传送过程中,使用了远程调用RPC(Remote Procedure Call)协议。NFS所提供的共享文件服务是建立在高度信任基础上的,所以在向其他用户释放共享资源之前,一定要确保对方的可靠性。
shell 是操作系统的最外层。shell 合并编程语言以控制进程和文件,以及启动和控制其它程序。shell 通过提示您输入,向操作系统解释该输入,然后处理来自操作系统的任何结果输出来管理您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交互。
shell 向提供了与操作系统通信的方式。此通信以交互的方式(来自键盘的输入立即操作)或作为一个 shell 脚本执行。shell 脚本是 shell 和操作系统命令的序列,它存储在文件中。
Shell脚本语言是解释型语言,它的本质是Shell命令的有序集合。通过对Shell编程的学习发现,Shell语言和C语言的思想没有变化,改变的只是格式,只要学过C语言的同学,Shell语言也就很容易上手。
实习总结
为期四周的毕业实习结束了,总体感觉是这次我们很好地完成了实习内容,达到了实习的目的。这次实习的针对性特别强,积累了部分基础知识,为下一步的毕业设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次实习是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实习了,回想以前,经历了大大小小很多次实习,可每次实习都会上升一个层次去思考,同样去一个地方,所思考的问题更深了;同样看一个设备所关注的东西更专业化。因此每次实习的收获都是不一样的。
学校规定的实习时间已经结束了,但是我的实习时间才是刚刚开始。虽然还没有踏入社会,但已经感觉到社会给我带来的压力,正是因为压力,我才会选择来到南京培训,虽然给别的同学感觉我这并不叫做实习,其实不然。因为在这里来培训的大部分都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他们大多都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有的甚至是研究生,相比我们本科生,我才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了,学的东西也是太少了,书上的东西都是死的,能否正确运用关键在于我们自己。他们给我带来了很多压力,但也有很大的动力。
因为他们都进入过社会,有工作经验,所以他们动手能力都很强,自学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而我要想赶上他们,就必须变压力为动力,好好学习,向他们请教,这样才能缩小与他们之间差距。
这短短的一个月生活是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怎样学习,怎样利用好身边的优势资源,以为我所用。就在上周周末,我们校区的负责人请来了一位08级学嵌入式的师兄,他已经工作两年了。他告诉我们,在这里学习,老师只是起着领导的作用,能否学到知识关键在自己,他向我们提问了三个问题:自己的兴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现在的IT技术发展状况?对这三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我们只有认清自己,对环境作出分析,才能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技术,才能更好的学习。好问的人只做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在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发问,不懂得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不要托,否则越拖越多,直至不会。而且我们还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周围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接受能力也不同,我们不懂,他们可能懂,要敢于问,学会相互请教。况且现在网络技术这么发达,网上什么资料都有,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他还告诉我们,学院发的书并不能满足我们学习,我们要多看书,像《编程之美》、、《C陷阱与缺陷》、《嵌入式编程》《鸟哥的Linux私房菜(第三版)》等,这些书写的都不错,且是被公司笔试青睐的题目,只要我们自己利用好时间,多看多练,提升自己,这样未来才有我们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电子信息,生产实习平台,信号仿真,图像处理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 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成为了当今教育改革的主题。目前, 基于matlab新型界面开发工具强大的运算功能以及简单的界面设计[1]、针对线性代数、数字图像处理等专业课程, 已经有专门的matlab教学软件辅助教学, 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3]。不足的是, 这些教学软件一般都是针对某一门特定的课程。为了改善已有教学软件的局限性, 笔者将电子信息专业中诸如信号与系统、离散时间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和随机过程等核心专业课程综合起来, 专门研发出了一款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体化生产实习平台, 帮助学生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串联起来, 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整体知识框架的掌握。
1 电子信息工程和一体化生产实习平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相关概念十分抽象, 并且实用性很强, 学生对很多课程都很难有直观的把握, 这就需要相应的实践教学来深化理解。但是目前课程设计实践内容滞后, 往往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与此同时, 电子信息工程的诸多专业课程又是一脉相承的, 只有同时掌握多门核心课程才能够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体系融会贯通, 故而专门设计了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一体化生产实习平台。在平台上, 学生既可以加深对信号、系统、滤波等基础概念的理解, 更可以亲自动手对信号与图像进行多种处理。如此, 学生在掌握核心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学习乐趣,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一体化生产实习平台总体介绍
学生实习平台包括两个模块:仿真成像和图像处理。其主界面如图2所示。两部分均以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处理为依托, 将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融入生产实习平台之中, 将实际的工程项目与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仿真成像模块又包含SAR回波信号仿真与成像处理两部分, 图像处理包括点目标检测、面目标检测和边缘检测三部分。生产实习平台设计框图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 仿真成像界面提供了人机交互的平台, 该平台模拟了条带式照射模式下机载SAR回波信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 调整不同平台、雷达参数以及地面场景等的设置, 完成SAR回波仿真。成像处理是利用实验平台中集成的成像处理算法软件, 让学生通过设置不同的距离向参考函数和方位向参考函数参数, 进行匹配滤波成像处理。利用成像处理得到的不同的结果体会和分析输入参数的精确性对聚焦效果的影响。在仿真成像过程之中, 会涉及信号与系统的相关概念, 并且通过对信号的时、频域分析验证所生成信号的正确性, 这对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傅立叶变换、信号时频分析以及《离散时间信号处理》课程中的离散傅立叶变换、FFT、FIR滤波器、IIR滤波器等基础概念很有帮助。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平台参与实践, 巩固其专业知识体系。
图像处理模块包括三部分:点目标检测、边缘检测和面目标检测。
点目标检测用来检测图像中的小目标、点目标, 采用恒虚警目标检测方法, 需要设定的参数包括虚警率、背景窗口尺寸、保护窗口尺寸。其设置界面如图4所示。
边缘检测用来检测图像中的边缘, 采用ROA (ratio of average) 检测方法, 需要设定的参数包括虚警率、检测窗口尺寸。初始值为程序设定的默认参数, 可以根据实际图像进行更改。虚警率变大, 则检测到的边缘数目变多, 但是虚警也越多。检测窗口尺寸变大, 则检测到的边缘变粗, 细的边缘会被平滑掉。边缘检测设置界面如图5所示。
面目标检测用来检测图像中的大目标, 将图像分为两类, 采用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 (MRF) 的方法, 需要设定的参数包括两类各自的均值和方差。面目标检测设置界面如图6所示。
以上3个部分是图像分割的基础内容, 而图像分割实际上是数字图像处理的综合应用。利用平台进行图像分割,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基本概念, 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应用《随机过程理论》课程所学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点目标和面目标检测利用了图像的统计特性, 而边缘检测则包含了图像变换的相关内容, 诸如图像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等。通过利用此平台进行实践以及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理解遥感图像的特性对图像处理结果的影响, 掌握随机过程的平稳和各态历经性假设对图像处理的重要性, 以及图像处理方法很难做到对所有图像的普适性。如此, 学生便能够在生产实习平台时间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数字图像处理》和《随机过程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
3 结语
笔者设计的一体化生产实习平台体现了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特点。该平台综合应用了多门核心课程, 学生利用此平台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实际的图像,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从而打下坚实的专业课基础, 这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最主要的表现。如此一来, 通过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平台上练习与仿真, 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质量也由此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玉林, 葛蕾, 李艳斌.新型界面开发工具:MATLAB/GUI[J].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8, 34 (6) :50-52.
[2]肖龙飞, 李金龙, 杨凯, 等.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教学软件的设计[J].信息技术, 2014 (12) :185-187.
[3]刘昊, 王艳, 丁桂艳, 等.基于Matlab的线性代数辅助教学软件开发[J].科技资讯, 2014 (31) :19-20.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1.科学定位。
黑龙江科技学院的总体科学定位是立足于本科教学,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因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科学定位于:立足于本科教学,培养为本地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需要,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电子产品设计,各种电子材料、元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微电子领域和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科技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培养要求是: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进行电气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的基本能力。
同时,培养出的毕业生要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阅读能力;二是较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三是具有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实践动手能力;四是具有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和微电子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五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初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科技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与课程相结合的实验环节。
实验课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对某些课程加入了实验教学内容,如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专用集成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课程,其中实验课程的1/3学时是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对课堂中的内容进行验证,以巩固学过的内容,2/3学时是综合性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与课程相关或相近的内容,无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综合性实验均有教师指导,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电子设计大赛。
实践证明,各种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电子设计大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通过电子设计大赛,学生对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增加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对专业未来的前景充满希望。以往参加过电子设计大赛的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都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3.课程设计。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专业内容,提高综合能力,我校开设了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从专业角度出发,将其分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等。数字集成电路主要是Verilog HDL编程,基于FPGA/CPLD的半定制的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以及学生对软件的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基于FPGA/CPLD的设计流程,并将学生所设计的内容编程到相应的硬件中进行验证;模拟集成电路主要是在软件上调试一些常用的模块,均采用全定制的正向设计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以及要达到的指定技术指标的调试。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全定制的正向设计中前、后端的设计内容,更能够使学生知道集成电路从理论设计到工艺实现的过程,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地适应以后工作。
4.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生产实习的安排主要是邀请企业的和学校的专家对学科的发展和工作需求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专业意识和就业方向的了解,还增加了到实习基地的实地实习。
毕业设计是学生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我校现将毕业设计的开题工作提前到学生的大四的第一学期进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毕业设计的内容,并且所有的毕业设计题目贴近于工程需求,同时还组织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过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设计内容。不同阶段组织学生对毕业设计内容进行讲座和交流,互补所长。
5.参与科研。
从2008年开始,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行导师和学长剃度制,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让高年级的学生在项目中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同时导师和学生可以带低年级的学生,使学生更早地了解专业和专业方向,并对其产生积极的作用。
我校还组织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由学生挑选指导教师,设计中小规模电路,结题的方式可以是实物或者是论文,有学校承担相应的费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
在现有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地改进实践环节,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实验室开放。现阶段,我们已对专业的实验室进行了开放式管理,由学生自主管理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虽然现在很多高校对实验室开放存在不同的见解,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
2.科研交流。科研过程中,不同教师的科研工作相对来说交流得比较少,未来将对不同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交叉式交流,由不同教师和在科研中承担任务的学生进行讲座,以提高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与交流。
3.企业实习。学校与专业相关或相近的企业合作,组织培训或讲座,并组织学生进入到企业实习,学习企业文化和在企业中所要运用到的知识,以便为企业更好地输送所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经过7年多的专业建设,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素质较高的能够承担实践教学、科研的师资队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谋求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今社会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将投入更多的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院:轻工学院
班级:04电信1班
指导教师:孟如
时间:XX.06.19-XX.06.30
地点:河北理工大学
指导老师:孟如
内容:
1.认识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
认识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学会电子工艺实习中常用测试仪器的操作。
2.焊接训练
介绍电子工艺技术中产生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及防护常识;进行焊接训练,熟悉焊接工具。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焊接质量的评价。
3.利用protel软件进行电路板的设计
对给定的电路原理图利用protel软件进行绘制,并在此基础上将原理图进行pcb电路板图设计。
4.电子装置的装配调试
对一完整电子装置或一部分(具有部分完整的功能)进行装配调试,要求整体设计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
一.常见的电子元气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电池、在线电阻、信号发生、逻辑笔、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恒流管、单结晶体管、场效应管、功率管、高压硅堆、可控硅、光电开关、霍尔元件、led二极管、数码管、光敏电阻、光电耦合器、光电开关、辉光数码管、led点阵显示器、lcd显示屏、真空器件、变压器、电动机、特种开关、继电器、扬声器、压电陶瓷片、驻极话筒、普通话筒、石英晶体、照明灯具、霓虹灯、仪器表头、运算放大器、磁性元件、热敏元件、力敏元件、气敏元件、压敏元件、线性集成元件、各类经典、电源ic、开关电源ic、cd4000的特性、特种电子模块、等等,通过学习已经基本上可以识别。
二.实习中要解决的问题:(1)学会使用万用表(2)使用protel99se制作电路原理图(3)使用protel99se制作pcb电路板图(4)掌握焊接电路板技巧完成电子装置
(一)关于万用表
使用万用表可以测量以上提到的各种电子器件,可以说真的是用途广泛,并且可以测量以上所有眼见的原理和特性具体细节、并且每类元件都列举了经典的型号进行详细的介绍、比如开关管的in4184、整流管inxxxx、运算放大器的lm324、tl062、icl7650等等,电源ic的78xx、79xx系列,lmxxx系列,等等。
(二)关于protel99s
随着计算机业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进入各个领域。在这种背景下,87、88年由美国acceltechnologiesinc推出了第一个应用于电子线路设计软件包——tango,这个软件包开创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先河。这个软件包现在看来比较简陋,但在当时给电子线路设计带来了设计方法和方式的革命,人们纷纷开始用计算机来设计电子线路,直到今天在国内许多科研单位还在使用这个软件包。
protel99的组成:
原理图设计系统.印刷电路板设计系统.信号模拟仿真系统.可编程逻辑设计系统编辑器.protel99内置.原理图设计系统等几个部分。
原理图设计系统是用于原理图设计的advancedschematic系统。这部分包括用于设计原理图的原理图编辑器sch以及用于修改、生成零件的零件库编辑器schlib。
protel99内置编辑器这部分包括用于显示、编辑文本的文本编辑器text和用于显示、编辑电子表格的电子表格编辑器spread。
可编程逻辑设计系统是基于cupl的集成于原理图设计系统的pld设计系统。信号模拟仿真系统
信号模拟仿真系统是用于原理图上进行信号模拟仿真的spice3f5系统。印刷电路板设计系统。
印刷电路板设计系统是用于电路板设计的advancedpcb。这部分包括用于设计电路板的电路板编辑器pcb以及用于修改、生成零件封装的零件封装编辑器pcblib。原理图设计系统是用于原理图设计的advancedschematic系统。这部分包括用于设计原理图的原理图编辑器sch以及用于修改、生成零件的零件库编辑器schlib。
protel99的主要特性如下:(1)protel99系统针对windowsnt4/9x作了纯32位代码优化,使得protel99设计系统运行稳定而且高效。(2)smarttool(智能工具)技术将所有的设计工具集成在单一的设计环境中。(3)smartdoc(智能文档)技术将所有的设计数据文件储存在单一的设计数据库中,用设计管理器来统一管理。设计数据库以.ddb为后缀方式,在设计管理器中统一管理。使用设计管理器统一管理的文档是在protel99中新提出来的,以前版本中没有。(4)smartteam(智能工作组)技术能让多个设计者通过网络安全地对同一设计进行单独设计,再通过工作组管理功能将各个部分集成到设计管理器中。(5)pcb自动布线规则条件的复合选项极大的方便了布线规则的设计。(6)用在线规则检查功能支持集成的规则驱动pcb布线。(7)继承的pcb自动布线系统最新的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人工神经网络、模糊专家系统、模糊理论和模糊神经网络等技术,即使对于很复杂的电路板其布线结果也能达到专家级的水平。(8)对印刷电路板设计时的自动布局采用两种不同的布局方式,即clusterplacer(组群式)和基于统计方式(statisticalplacer)。在以前版本中只提供了基于统计方式的布局。(9)protel99新增加了自动布局规则设计功能,placement标签页是在protel99中新增加的,用来设置自动布局规则。(10)增强的交互式布局和布线模式,包括“push-and-shove”(推挤)。(11)电路板信号完整性规则设计和检查功能可以检测出潜在的阻抗匹配、信号传播延时和信号过载等问题。signalintegrity标签页也是在protel99中新增加的,用来进行信号完整性的有关规则设计。(12)零件封装类生成器的引入改进了零件封装的管理功能。(13)广泛的集成向导功能引导设计人员完成复杂的工作。(14)原理图到印刷电路板的更新功能加强了sch和pcb之间的联系。(15)完全支持制版输出和电路板数控加工代码文件生成。(16)可以通过protellibrarydevelopmentcenter升级广泛的器件库。(17)可以用标准或者用户自定义模板来生成新的原理图文件。(18)集成的原理图设计系统收集了超过60000元器件。(19)通过完整的spice3f5仿真系统可以在原理图中直接进行信号仿真。(20)可以选择超过60中工业标准计算机电路板布线模板或者用户可以自己生成一个电路板模板。(21)protel99开放的文档功能使得用户通过api调用方式进行三次开发。(22)集成的(macro)宏编程功能支持使用clientbasic编程语言。
(三)关于sch及pcb制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原理图常见错误:
(1)erc报告管脚没有接入信号:
a.创建封装时给管脚定义了i/o属性;
b.创建元件或放置元件时修改了不一致的grid属性,管脚与线没有连上;
c.创建元件时pin方向反向,必须非pinname端连线。
(2)元件跑到图纸界外:没有在元件库图表纸中心创建元件。
(3)创建的工程文件网络表只能部分调入pcb:生成netlist时没有选择为global。
(4)当使用自己创建的多部分组成的元件时,千万不要使用annotate.2.pcb中常见错误:
(1)网络载入时报告node没有找到:
a.原理图中的元件使用了pcb库中没有的封装;
b.原理图中的元件使用了pcb库中名称不一致的封装;
c.原理图中的元件使用了pcb库中pinnumber不一致的封装。如三极管:sch中pinnumber为e,b,c,而pcb中为1,2,3。
(2)打印时总是不能打印到一页纸上:
b.多次移动和旋转了元件,pcb板界外有隐藏的字符。选择显示所有隐藏的字符,缩小pcb,然后移动字符到边界内。
(3)drc报告网络被分成几个部分:
表示这个网络没有连通,看报告文件,使用选择connectedcopper查找。
另外提醒朋友尽量使用winXX,减少蓝屏的机会;多几次导出文件,做成新的ddb文件,减少文件尺寸和protel僵死的机会。如果作较复杂得设计,尽量不要使用自动布线。
在pcb设计中,布线是完成产品设计的重要步骤,可以说前面的准备工作都是为它而做的,在整个pcb中,以布线的设计过程限定最高,技巧最细、工作量最大。pcb布线有单面布线、双面布线及多层布线。
布线的方式也有两种:自动布线及交互式布线,在自动布线之前,可以用交互式预先对要求比较严格的线进行布线,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边线应避免相邻平行,以免产生反射干扰。
必要时应加地线隔离,两相邻层的布线要互相垂直,平行容易产生寄生耦合。
以上问题通过查找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源已经基本可以解决,尤其关于pcb的有关说明和资料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但是都是比较粗略的,最好是找一本protel的书籍做参考。
(四)关于焊接中要注意的问题
a在焊接、调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无法把握焊锡量,用得过多或过少,部分焊锡溢出焊接点,使整个焊接面不均匀。
2、没有很好掌握焊锡方法,焊点粗糙,有毛刺,达不到光滑圆润的要求。
3、焊接得不够合理,浪费材料。
4、电路短路。
5、接错线。
6焊件表面不清洁;焊接时夹持工具晃动;焊铁头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虚焊
b焊接的技巧或注意事项
焊接是安装电路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他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电子实习报告】推荐阅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识实习日志12-16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描述11-25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02-10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自我介绍06-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03-02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04-01
电子信息专业调查03-18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申请09-14
电子信息类专业介绍09-2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剖析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