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桐柏革命纪念馆(精选5篇)
水龙吟
——循迹桐柏红色革命纪念馆略感小纪
招魂楚兮何蹉及——写在前面的话
战西风几点离恨,去经年英雄平楚。感起我前朝千古红尘事,叹革命烈火怎如荼!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暗雨斜风入住。
算几番时节匆匆,引无数先辈折腰。唱一曲抛珠滚玉泪婆娑,歌十里红军尽巍峨。一息功成,引颈埋骨,亘古华夏锦瑟。
但听我这琅琅环佩音,作这沧海龙吟歌!
一吟:登高临远忍淹留
正是夏日,暑意炎炎,和家人驱车来到桐柏这片土地上。
因为心中怀有对于那些半个世纪前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血染于此的革命志士无限敬意,从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胸中已氤氲出如同岑因巍峨的岚山般的心绪,只觉得宛如风过处万林吟啸,声势如怒,感慨万端。因为这里有着桐柏山,英雄血,和那些任由历史的车轮辗转而过之后依旧清晰的记忆在。想来历史上,桐柏成为当时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区域和各级首脑机关所在地。三军会师桐柏,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的军事力量,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青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为了解放和保卫桐柏这块革命根据地,牺牲了上至省委书记,下至党员干部、战士
和革命群众1.2万余人。而今逝者已矣,后人唯有自哀。
行往革命纪念馆的途中,视野所及的路旁,满是蓊蓊郁郁、翠色欲滴的香樟树,馨香绵远,清新怡人,有安定心神的意味。不远处的山体,古铜的肤色,奇峰跌宕,陡峭险拔,翠云舒卷,灌木丛生而遍布,似海似浪。一路迤逦而过,经过了英雄广场。八卦形状的汉白玉广场中间,玉砌雕琢的纪念碑上,“桐柏英雄纪念碑”七个镶金草字在酿红色的底色映衬下辽宁大学商学院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201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灼人眼目,熠熠生辉。来到碑底,需踏上九九八十一级台阶,虔诚地一步一步走上八角楼台。从这里环顾四野,便可以俯瞰整个桐柏县,四方街道,翠绿掩碧,人流滚滚。尘世间的繁碌与此间的沉静肃穆互为映衬,云影脉脉,偶或有不知名的鸟雀掠过,一切都是如此宁谧和谐,有生命的韵致在里面,令我心下感动万端。
二吟:阁中帝子今何在
离开气势开阖、凝重庄严的英雄广场,沿坡行向上的的林荫道渐行,最走过墨玉色的大理石前场,顺着台阶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名为后便到了此行所要重点观瞻的桐柏革命纪念馆。
丰碑的雕像组。刚刚下了场绵密的小雨,空气中还氤氲着淡淡的水汽,环布遍植的小柏树上露珠闪动,映衬着绯红色的石碑,上书“丰碑”两个描金大字。后面的人物是一群眼神坚定、面色刚毅、神色飞扬的红军战士,或负手驻足远眺,或手握地图微微含笑,或挂着一副望远镜若有所思,自然鲜活,栩栩如生。看着他们,似乎我也置身于半个世纪前的那个时代,身边是同样热血沸腾、一腔抱负的同胞,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和无数劳苦人民而捐躯赴国难,舍身忘生死。绕过雕像之后,叶家大庄桐柏革命纪念馆便豁然出现在眼前。它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行署旧址。1945年10月24日,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王震领导的八路军三五九旅、王树声领导的河南军区部队三路大军六万雄师在桐柏胜利会师。当时,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行署、中原军区党政军首脑机关均设驻在此,中原局代理书记郑位三,副书记李先念、陈少敏,行署主任许子威,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王树声在此工作至1946年,为实施中共中央“坚守中原,牵制敌人,制止内战”战略方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原国家主席李先念更为此挥毫题词“桐柏革命纪念馆”。在2004年,叶家大庄桐柏革命纪念馆被中央六部委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让那些红色的记忆并不随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消无了印迹。极目所视,明末清初当地居民四合院形式的叶家大庄,青砖灰瓦,红漆门楣,古色生香,恢弘大气。进得半高的已斑驳的红木门槛,目光拂过依旧精致玲珑的八角琉璃灯,便可以见到当年作为中原军区机关时一进院落的全貌。两棵百年树龄的紫薇树花开旖旎,红花烂漫,枝桠虬扎沧桑,亦是那段风诡云谲的革命岁月的见证者啊。经介绍知道,这里原是古时门房辽宁大学商学院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201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男仆从的住所,战时便作为传讯员的记事处。旁边是向后延展的通向左右院落的甬道,清一色石板铺就,遍布青苔,透出旧家宅院的幽深厚重。二进院落就是会客厅改作的临时作战指挥室了。四方宽大的檀木桌子上与左侧墙上悬挂的是保存完好的中原解放区敌我形势图,勾勒出那个硝烟纷纭年代我军在桐柏土地上与敌军在各据点上激烈热血的战况,令人心神俱往。同样摆放在桌子上的还有三盏已是有些磨损了的煤油灯,仿佛依然在暗夜的晚上,为那些指挥战役深思熟虑的革命前辈们燃烧着,散发出无限的光明与希望。在院子里的左右厢房里面,分别是王震、王树声、任质斌、许子威等先辈的旧居。进去之后,就着稍暗的光线,可以看见他们可歌可泣的经历介绍,而屋内的一切摆设基本上都努力保持当年时的样子,宛如主人仍在这里,从开没有离开。石塑的半身雕像栩栩如生,仿佛一直在注视着他们曾经工作过的的桌子,用过的简陋饭盒,不曾离身的子弹带、工作包,还有整洁的床铺。院子里的修竹已拔节吐翠,月桂含羞结苞,铜锈的大缸里仍有半高的水,覆满了碧色盈盈的水草,安静地生长。我总是觉得在这样的祥和里,有一种沉淀下来的生命的韧性,即便物是人非,依然动人心扉。待进得当年的中共中央司机关,便可以清楚的看见作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会议室的正厅和中原行署机关的厢房。除了作为办公室,这里亦是李先念、郑位三同志的住所。厅房里摆放着的一台老式西洋留声机,竟然是从国民党敌军手中夺来的战利品,相形之下,再看我军那些寒酸简陋的装备,便令人感叹万千了。一个把百姓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的政党,是没有心思考虑个人生活条件优劣的,而是宁肯牺牲所有来换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其生存、生活以及更好的存活。
三吟:千古高风说到今
穿过引风阁,沿着花园里蜿蜒的小径一路穿花拂柳,在延月亭旁边坐落的便是桐柏红色廉政文化展馆。馆中分四个阶段结束,从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的成立起的新的征程篇,历经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进入到春回大地篇与江泽民同志领导的中国的世纪跨越篇,到胡锦涛同志执政的现今谱写新章篇,详细介绍了桐柏大地上的廉政建设内容。英雄桐柏,是一片充满革命传奇的红色沃土,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漫山红叶。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桐柏就有一批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当领导偶的革命斗争。1925年,桐柏第一个党组织建立到全国解放,这里是我党3个中央局、9个地级、12个县级领导机构所在地。刘少奇、李辽宁大学商学院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201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先念等304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将帅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桐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程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民主革命斗争、取得民族解放独立、创建新中国的历史缩影。桐柏丰富红色文化沉淀,是革命先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也是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无论是艰苦的革命岁月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从党的领袖到广大党员,始终保持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革命本色。他们高风亮节,忧国忘家,廉洁奉公,一心为民,在党的历史和人民心中矗起不朽的丰碑。一路走过,展厅里各种珍贵的书籍、影像资料与记录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我看见自己一直敬仰的瞿秋白先生的题照。他说,“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这并不是格言,也不是哲理,而是另外有些意味的话。”注视着那张清癯的脸庞,感受到深邃眼眸中散发着灼灼光芒,心中不禁溅起波澜。
“宁儿,母亲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而今已到了牺牲的前夕了!”这是旁边的照片里赵一曼女士1936年8月2 日在被押往刑场的囚车中满怀深情给儿子写下的遗书的话,字字锥心,句句泣血。同样的还有江竹筠女士的托孤遗言,我们的江姐在生命尽头给孩子留下这样的话,“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不要娇气,粗服淡饭足矣。”做母亲的心,只能在梦中凝望自己的孩子了。这样的牺牲,却从未后悔过。
又见郭沫若先生为杨靖宇先生的题词:“头可断腹可剖烈气谁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旆满河山!”还有“做官不许发财”的吉鸿昌,“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无数的英雄先辈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奋斗终生,表现出了坚贞不屈、高山仰止的高洁品节。艰苦岁月,他们舍己为人,清贫一生;面对威胁,他们大义凛然,浩气长存;身陷囹圄,他们笑对严刑,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前仆后继、义薄云天的浩然长歌!
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新的挑战和诱惑,更需要我们秉承先辈的光荣传统,热爱并永远忠诚于自己的国家,为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努力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四吟:百般红色斗芳菲 辽宁大学商学院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201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最后我们来到的是以“英雄桐柏、桐柏英雄”为主题的桐柏革命纪念馆。该馆主展厅分为淮源星火、红旗漫卷、抗日烽烟、中原伟业、桐柏霞光五部分,配以声、光、电、多媒体沙盘模型和园雕,采用文物与景观、照片与影视、音乐与解说、参观与参与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再现了成立中原局、桐柏军区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桐柏30年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历程以及桐柏英雄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
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淮源星火主题部分,记述了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下,桐柏一些进步青年走出家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成长为共产党员或革命骨干,而后受党组织派遣回乡,传播革命思想,开展抵制日货和声援“五卅”的革命群众运动。在这种形势下,南阳地区第一个中共组织在桐柏建立,开展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桐柏人民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都在历史从此揭开崭新的一页。
红旗漫卷的土地革命时期,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桐柏县党组织在建立、发展、壮胆的进程中,积极发展党员,广泛发动群众,领导农协武装,开展农民武装斗争,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政权——新桐柏委员会。张星江等领导鄂豫边工委开展了鄂豫边桐柏山游击战,创建并巩固了鄂豫边桐柏山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南方八省十五块红色游击区之一。在展台上,可以看见当年革命时期桐柏农协武装用过的部分武器:梢子鞭,已有斑斑锈迹的长矛、大刀,还有沉重的长枪,都诉说着那些过往的旧事。
继续沿展台所述的故事往后走过。时值抗日烽烟染遍中国大地,在桐柏山区,共产党领导的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农民救国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自卫队及桐柏“七七工作团”等抗日组织的建立,为新四军二、四、五师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桐柏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奠定了中原抗战胜利和绾轂中原、反对内战的基础。
接下来的中原伟业部分,则为我们娓娓道来抗战结束后国民党为了争夺胜利成果,率兵进攻解放区的事迹。1945年10月,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新四军五师与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河南军区部队及晋冀鲁豫军区水东八团会师桐柏,创建了中原解放区,成立了中共中央中央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在此期间,先后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桐柏战役,歼敌近万人,并大量牵制了敌人,有力地支援了兄弟部队在其它战场的作战。1945年6月下旬,中原军区部队成功组织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辽宁大学商学院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201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目光从一张张黑白照片上扫过,其中有一张是穿着朴素军大衣的毛主席送行五三九旅南下支队时的情形。他说,“共产党员好像柳树一样,到处插下去都能活,但柳树也有缺点,容易顺风倒,所以还要学松树,挺而有劲。柳树有机动性,松树有原则性;柳树可亲,松树可靠,我们共产党员是要可亲,是要可靠。”字字珠玑,引人深思。
最后我们来到是是桐柏霞光部分的展厅。1947年7月,根据党中央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攻的序幕。桐柏即是中原前线战场,又是开辟新区的后勤供给基地。敌我形势对比力量分布图、生动鲜活的影像资料,令人不难想象当年江山大好、新中国诞生即将诞生的璀璨历史画面!
五吟:星河欲转千帆舞
巍巍桐柏山,人类始祖盘古举起巨斧开天辟地。巍巍桐柏山,炎黄子孙振臂换地改天。在这里,共产党人向着新纪元,三十年浴血奋战,三十年红旗漫卷,三十年气壮山河。砸碎封建枷锁。斩断日寇铁蹄,横扫蒋家王朝,碧血丹心铸山魂,电影《小花》和电视剧《桐柏英雄》中的故事荡气回肠。桐柏山红军游击队的呐喊犹响耳畔,中原局旧址更在眼前。桐柏山,英雄的山!
悠悠淮河源,舍家治水的大禹足迹三至。悠悠淮河源,华夏忠贞儿女前仆后继。在这里,桐柏人民为了新生活,三十年枪林弹雨,三十年抛妻别子,三十年义无反顾。笑对屠刀护亲人,千纳布鞋一片心,支前车流无尽头,百炼钢铁化指柔,万名先烈的英魂九泉之下心系故土。桐柏英雄纪念碑仰天高歌,桐柏纪念馆倾诉衷肠。淮源水,深情的水!
巍巍桐柏山,火红的杜鹃以鲜血染成,连起河南、河北两省;悠悠淮河源,沁香的兰花用赤诚凝聚,浸透豫鄂皖边区。桐柏山化纸,淮河水为墨,无数仁人志士的身躯作笔。写就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壮美华章!
此行的桐柏革命纪念馆,是桐柏波澜壮阔革命历史长河的微缩画面。在这里,我似乎触摸到来桐柏历史的脉搏,令他到革命者的心声;在这里,我可以感悟到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在这里,亦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愈加完臻自我,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无数建设者中的一员!
待归去,君子在上,伏惟尚飨。辽宁大学商学院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201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6月30日上午,为纪念建党95周年,广西区散办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广西革命烈士纪念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了“讲政治、有信念”系列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讲政治、有信念”为标准,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
在广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大家学习了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纪念馆由辛亥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六个部分组成,褒扬烈士,优待烈属。全馆共展出378名烈士的生平事迹,解说员分别对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红八军军长俞作豫等烈士先进事迹作一一讲解。
通过参观学习,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心灵上得到了洗礼,深深地为先辈们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事迹所感动,对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家表示,一定时刻以党章党规为准绳,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崭新的精神面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实践中去,为广西散装水泥事业发展奉献力量,为建设绿色美丽家园而努力奋斗。
新道路的探索是艰巨的,其间党遭到了许多重大挫折和打击。例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遭到了国民党的背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掀起反共逆流,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致使党的力量受到严重削弱,又例如,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着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抗日战场与装备精良的日本军队做着艰苦的斗争。再后来,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冒天下之大不讳轰然发起内战,妄图消灭党的力量。但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和挑战,领导者们沉着应对,用智慧一次次使党转危为安。终于建立起了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我们小时候最常唱的歌之一,其实,这句话可以换成令一句话——没有共产党人就没有新中国。
从1921年建党 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28年时间里,涌现出了无数的共产党人,李大钊,夏明翰,瞿秋白,蒋先云,王若飞,方志敏。。。等等,他们或为了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或是以大无畏的精神,为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名字已经光荣的留在了中国史上,让每一个后来者仰慕着他们。
纪念馆里陈列着的每一个共产党人都是大写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几代领导人的励精图治下,国家变得强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而党的队伍较之以往也着实壮大了不少。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共产党员越来越多,真正的共产党人却越来越少。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高度快速发展,发展中暴露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其中最为人诟病的是政府的异化。有些东西,大家都不说,因为说了也没有,但从下至上每一个人却都心知肚明。腐败严重、官僚主义做风严重,假大空之风盛行,而从近几年爆发的群体性事件中,如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冲击仪表厂案,四川省内江市“特警抢尸”事件,昆明市五华区城管和民众冲突案,等等似乎暗示着官民对立日趋严重,以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似乎越来越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变成了为金钱服务,为特权服务。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也必将失天下。
环顾我国当前的周边环境,局势不容乐观,完全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在这样的前提下,若不加进党的改革,解决政府当前诸多的问题,前景堪忧。
透过网络这个民意大窗口,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对当前的政府表示失望,越来越对党失去信心。如果说建国前后是越来越多的人向党靠拢,那么当前则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党的怀抱!其实党没有错,错的是人!党的理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方针等等依然是正确的,先进的。但是共产党人少了,正确的,先进的党员少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许多人都唯利是图,这其中包括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他们并没有从整个民族的高度来看待问题,或者说,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去领会共产党的精髓,而仅仅是把党员这个称号作为一个为自己牟利的工具。
由于一些原因错过了和另外一些同学一同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于是我和几个同学另找时间选择了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在堂前,我们首先为纪念此行,进行了集体拍照活动。馆前,有历史的烙印历历在目:“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革命烈火们不朽的英名,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里,全省人民誓以坚强的决心,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江西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通过的决议。”这是发自人民肺腑的铮铮誓言,对历史革命精神的继承之心,对接班人的斗志激扬之情。
随后我们就进入了堂内,同学们自主参观。堂的前厅有毛泽东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土万岁!”。正厅祭坛上立有纪念碑,由朱德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些熟悉的话语重新映入我的眼帘,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参与革命的场景。这个印象深刻的开场震慑了我的灵魂。接着一幕幕艰苦的场景,一个个铁骨铮铮的烈士都让我深感老一辈的革命者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纪念馆中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展厅里陈列着革命烈士使用过的步枪、机枪、将领使用过的手枪等,在一些地方还制作了场景和人物蜡像,生动的展示了当时革命的艰苦岁月。感受到:近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美好的今天。
我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为身为一个团员而自豪,为能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而高兴!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虽然绝大多数人确实没有辜负先烈们的遗愿,他们正在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工作着,更多的人是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更加壮大,正发挥自己的余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泛社会的渣滓,拿当今社会现象而言,有一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他们不珍惜现在国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良好政策,整天的游手好闲,打架斗欧,他们难道不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青春虚度?还有那些学生,他们有现在这样好的学习条件,怎么会不珍惜?父母为他们操劳奔波一生,为的就是他们将来能有出息,为未来打好基础,有个好的前程,好的归宿,同时也为国家的建设能够添砖加瓦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可他们却无视父母的期盼,老师的厚爱,不愿主动自觉的去学习,我想若是先烈们在天有灵,也会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感到遗憾的。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还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了革命烈士的精神。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更应继承这种精神,在国家危难的时刻,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回祖国的复兴是值得的,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更要铭记那些为国献身的革命烈士。
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深刻体会到身上肩负的使命。在金钱崇尚的今天,我们缺乏的就是这样的红色精神支柱,缺少的就是能坚定我们正直为人的支撑,缺少的就是能让我们释怀的感悟。
参观结束后,我们从纪念馆中缓缓的走出。此时,我在纪念馆中所浮现出来的情景依然在脑中一一的闪过,还有一种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沉重心情闷在心中。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学习历史,感受历史,感受红色革命精神,后人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观念,别在物质追求中丢失了民族心,感恩的心,对用鲜血染红的大地的烈士的崇敬之心„„无论我们身处哪个角落,都要有一颗民族的心,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拥护感。排斥一切外来势力对国家稳定影响的思想煽动和挑拨。
通过这次对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党的认识,面对如此先进的组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作为要求进步的我,会更加义无返顾地去接受党的考验,去接受党的熏陶。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应该勤奋刻苦,在生活中更应该朴素节约,关爱他人,过好大学的美一天,不要让我们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
暑假期间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我来到了革命烈士关向应的家乡金州,来到了关向应纪念馆。我们以此来纪念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此来告慰创造了历史的五四先驱们,以此来传承伟大的五四精神,以此来激励我们自己。
走进纪念馆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向应同志的半身铜像,上面有毛主席题的挽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礼毕后通过讲解员的细心介绍,我又对关向应烈士有了更深的了解。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受党中央委派到苏联东方劳动大学留学,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陈列馆内的老照片,历史实物都被赋予了“生命”每一张照片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件实物都诠释着一段历史。还有关向应故居,延安窑洞,满族风情院等地方。
【参观桐柏革命纪念馆】推荐阅读:
参观嘉兴革命纪念馆03-26
参观革命纪念馆策划05-13
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有感03-03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感想01-06
参观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心得03-14
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05-19
参观八一革命纪念馆活动策划03-16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后的感想06-12
参观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实践心得体会04-18
参观革命根据地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