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英语

2025-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体会英语

学习体会英语 篇1

第一课 建立英音的肌肉反射

在我们开始在美音和英音间做出实质性的发音改变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发音的改变是要体现在每一个音上的,这样的改变才能导致整体上发音的变化。这包括说话过程中嘴型的变化,以及嘴部肌肉运动方式的变化。这是一个整体上的变化。并不只在有某个变化音的词里,你才能听到这样的变化,而是在每个音节上都可以听的出来。

每一种语言或者语言中的方言,在发音的时候,嘴部都会有侧重的用力点,或者说是一个聚焦的点(Focus Point).这个点可能在口中,也可能在嘴的周围。在讲话过程中,说话者将会感觉到声音以及能量在嘴部所形成的振动。这个振动的现象也经常性的出现在肌肉运动发生的地方。

在美音中,我感觉能量集中在我嘴中间的一个很小的部位,大概在舌头和上颚中间。另外,美音并不需要太多的嘴唇上的以及脸前部的肌肉运动。嘴唇只是轻轻的拍动。大部分的肌肉运动以及振动是在嘴的中间或者稍靠后的部分发生的。

然而,我们的标准英音,就需要将振动发生的位置向前放。现在,发音的点应该在上下唇之间,牙齿之前。和美音相比,英音需要在嘴唇以及脸前部多做很多“功”。

练习一 在我们开始练习的第一步,我们并不真正的去做一些生理上,物理上的适应性变化。我们只是想象声音在靠前的用力点发出。好,如果对一些人来说,这样的想象技术含量太高了,你的想象和发音联系不上。别着急,我们现在就来做一些实际的联系,一些肌肉运动方式的改变。好,我们现在要数数字。首先,用发音用力点在嘴中间的美音来数,然后用发音在唇间的英音来数,试着去想象振动的能量,在你的唇间,脸的前部,牙齿前面爆发。

好下面我们来试一下。嘴的中间,one two three。重复;现在换到牙齿前面,试着去感受唇间的振动,one two three.再来一边。现在继续数four five six试着感受在唇间的振动的爆发。首先感受在嘴中的振动,four five six;然后感受在唇间的振动,four five six。现在到中间,seven eight nine;然后让能量向前滑动,seven eight nine。现在十个数字一起说。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练习二

现在我们要做一个类似的数数字练习。但是,在用英音的时候,我们要试着把舌头和嘴唇向前滑动一点。让我们从单独的数字开始,首先用普通美音说 ONE,现在嘴唇和舌头都向前滑动或者说是撅起一点,但是别让你的嘴唇在那个前面的位置冻住,发完音后,再滑动回来。ONE。滑回来,TWO,滑回来。 THREE,滑回来。现在一起来说,在中间的美音,123;现在向前滑,123。中间 456;向前,456。

你不需要大声的说,你也不需要可以用一个较高的音调来说。让这个较高的发音由于嘴唇和舌头的向前撅起自然的发生。

现在是把这2种练习综合在一起的时间了。再数的话,希望大家能向前滑动嘴唇和舌头,并且感受牙齿前面,嘴唇之间的振动。one two three.A B C。

练习三 下面我们要讲一个特殊的练习。但是一定要记住,这只是一个练习的方法,你不能做的太过。你真正说话的时候也许并不需要这么做。具体来说就是,让上嘴唇和鼻子之间的肌肉更加活跃起来。在我们开始说话的时候,试着把鼻孔张开。在每一个音的开始,试着张大鼻孔。

英语音标:语言、语音、音素及音标

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部分组成。语言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用口头表达的,称为口语;一种是用书面表达的,称为书面语。

语音:语音是语言用声音表达的形式,就是人说话的声音。

音素:人说话的声音是由若干单个的音组成的,即使是一个很短的字、词也是由一定的读音组成的。英语把组成一个读音的最小单位叫音素。

音标:人说话的声音没有形状,怎样把说话的声音记载下来?人们发明了音标,即给每个音都设一个符号,让固定的符号去代表某个字母、单词的读音。这个符号或这些符号就叫音标。音标是记载语音的符号。我们这里所说的英语音标就是记载英语字母和单词的读音的符号。

我们现在所说的音标已不仅仅指传统的国际音标。从印刷和书写形式上看还有其它两种,一种是标示美式英语发音的,我们称之为美式英语音标;另一种是标示英式英语发音的,我们称之为英式英语音标。国际音标,美式音标,英式音标的书写和印刷形式已有了较大区别,尤其体现在元音音素的书写和印刷上。这是美式英语不停地从英式英语悄然脱变的必然结果。学习者必须注意三种音标形式的区别。

英语用来给字母和单词注音的符号,共48个。每个符号是一个音素。单个音素一般不能给字母和单词注音,因此单个音素一般不能被称作音标。能称作音标的是几个音素拼读在一起的形式。音素成为音标必须用括号[ ]括起来,或用两条斜线/ /标出来。括号[ ]和斜线/ /被称作音标符号。/ /是近些年为书写时快捷和微机操作时方便而发明的新的音标符号。

英语用来组拼音标的48个符号或48个音素课见下面的英语音素一览表(Pronunciation Table)

元音音素(Vowels)

美式音素符号 英式音素符号 传统式国际音标的音素符号

英语音标:希腊字母表及读音

1.在语言学内部讨论古代语言发音时的为引用希腊语发音而采取的语言学式的发音;

2.作为纯粹的科学符号的发音。

对于上述“1.”

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标准。大家知道,希腊字母名称的拉丁转写法实际上就是最接近于古希腊占统治地位的方言的字母读音的。其对应为:

αΑalpha /alpha/ h表示送气音,在古希腊语中尚没有音位/f/,所以/pha/的发音类似普通话的“趴”。

βΒbeta /be:ta/ /e:/表示长元音,/e/的发音不是英语D.J.音标里的[e],而类似K.K.音标里的/e/或者法语的/e/。/t/不送气,所以/ta/类似普通话“搭”而不是“他”。

γΓgamma /gam:a//m:/表示长辅音,即在发辅音时,其持阻阶段应该适当延长,然后再做除阻动作。

δΔdelta /de:lta/

εΕepsilon /epsilo:n/ /o/的发音要比英国英语字母组合au的发音更闭一些。

ζΖzeta /ze:ta, dze:ta/ /z, dz/浊的塞音或塞擦音。

ηΗeta /e:ta/ 第一个音节为长音。

θΘtheta /the:ta/ /th/表示送气音,t为齿化的(dentalised)塞音,而不是英语里的/t/,类似汉语里的t,但要更紧一些。

ιΙiota /jo:ta,io:ta/

κΚkappa /kap:a/ /p:/表示长辅音,其描述类似/m:/,前一个p类似于英语里“失去爆破”或者汉语粤方言中的塞音韵尾/-p/,/k/不送气。

λΛlambda /lambda/

μΜmy /my:/ /y:/是长元音,类似汉语的“淤”以及法语字母u单独存在时的发音。

νΝny /ny:/

ξΞxi /ksi:/

οΟomicron /omikro:n/ micron表示“小”,所以是“短o”的意思。

πΠpi /pi:/ /p/不送气,所以应该类似“逼”而不是“批”。

ρΡrho /rho:/ /rh/实际上表示清化的擦颤音,这里打不出来,姑且用这个组合吧。据说捷克语里有,这就是为什么Dvorak被翻译为“德沃夏克”而不是“德沃拉克”的原因。据说古希腊语有两个颤音,一个是词头的擦颤音,一个是词尾的成音节的真正浊颤音,所以希腊字母标里有两个rho,一个只用在词头,一个只用在词尾。

σΣsigma /sigma/ /s/为齿化的,类似汉语的s-,而不是英语的[s]。与rho类似希腊字母表里也有两个sigma,一个在词头,一个在词尾,据说在词尾的也能成音节,会不会读得象汉语的“丝”一样就不得而知了。

τΤtau /tau,tay?/ 后面一部分得读音不得而知,/u/还是/y/?/t/不送气,所以应该类似“搭屋”/“搭淤”,而非“套”。

υΥypsilon /y:psilo:n/ /y/类似汉语的“淤”而非“乌”,拉丁语里没有这个音,所以字母命名为 igraeca,即“希腊的i”的意思。与/i/部位相同,但是圆唇元音。

φΦphi [ fai ] /ph/表示送气音,所以应该类似“批”。

χΧchi /khi:/ c在古代拉丁语里的读音总是为/k/,/kh/为送气音。

ψΨpsi /psi:/

ωΩomega /o:me:ga/ /o:/是长音,因为mega表示大的意思,即“大的o”

学习体会英语 篇2

一、语言学习观念 (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 的区别

1. 对大学英语课的认识不同

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能认识到, 大学英语既是一门知识课, 更是一门技能课、实践课。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学生才能认识到懂得语言知识并不能保证一定能正确使用语言。只有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运用, 才能不断掌握好听、说、读、写等技能。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恰恰因为认识不到这一点, 他们把英语课完全当作一门知识课来学习。他们期望上完老师的两堂课后, 不用动脑、动耳、动口、动手就能全部掌握所学的东西。这样, 他们也就不能认识到学习运用过程本身往往比学习结果更重要, 因而也就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该做些什么, 该怎样努力,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也就无从说起。

2. 对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认识不同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大部分都认为, 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 英语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他们相信只要自己下工夫, 方法正确, 就一定能学好。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一般认为语言天赋是最重要的。他们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 就是因为自己缺乏语言天赋或没有遇上一位好老师。不同的认识和信念会导致不同的行为, 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教学当中, 我们不难发现前者的学习和表现常常是热情主动的, 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而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而后者的学习则往往是消极和被动的, 常表现出怨天尤人、畏难的情绪, 缺乏自信, 学习的随意性较大。

3. 对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认识不同

大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认为, 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过关考试, 更是为了满足今后的工作或出国留学需要。因此,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能将近期的目标和远期的目标统一结合起来, 注意基本功的训练和掌握, 并且重视锻炼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结果他们不仅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 而且有较强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而在成绩较差的学生当中, 绝大多数则认为他们学习英语的唯一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他们常抱怨所学教材以及教师的授课跟四、六级没多大关系。他们不愿意下功夫打好语言基础, 也不积极参加课内外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 结果往往不太令人满意。

二、学习方法的区别

1. 词汇学习

大学英语的词汇有积极词汇 ( 或复用式词汇) 和消极词汇 ( 或领会式词汇) 之分, 对于这两种词汇应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对于积极词汇, 除了记住词义及拼写外, 在阅读或查字典当中, 他们还注意通过具体的上下文来观察体会这些词的搭配和用法。而对于消极词汇一般只要懂得其意思就行了。他们扩大词汇量的方法和途径是灵活多样的。除了通过听、说、读、写以外, 还注意掌握构词法, 当然最主要还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对词汇学习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往往采取两种极端的方法。一种是无论什么词只要不懂, 一律查字典, 甚至将其用法逐一抄在笔记本上。另一种就是不管什么词, 只求懂个大概意思, 他们扩大词汇量的主要途径是背词汇表。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 我们的精力和记忆是有限的, 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所有英语单词都记住。另一方面, 如果我们对英语积极词汇的用法不加以掌握的话, 我们就不可能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另外, 孤立地记单词是不可能有效地扩大词汇量的, 虽然当时记住了, 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忘记了。语言研究表明联想记忆 ( Memonic association) 有助于词汇的学习。而孤立地记单词是很难形成联想记忆的。

2. 听、说、读、写

大学英语的听力课时安排一般是每周两个课时, 如果单靠每周这两节课就想把听力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成绩好的同学除上好听力课外, 不放过一切锻炼听力的机会, 包括听好精读课、听英语讲座、听英语广播节目。部分学生还能将精听与泛听,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精听和精读的过程中, 学生既注意搞懂、理解内容, 又注意模仿和掌握语言表达形式的用法, 不失为一种锻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泛听和泛读, 学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又可尽量多地积累听力及阅读词汇。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 对英语有种为难情绪和排斥心理。他们有的似乎不大相信只有靠多听多读才能提高英语水平, 因此课后干脆不听也不读。他们有的虽然愿意花时间下工夫学习, 但由于不注意方法, 不能区别对待不同的学习材料, 效果也不太明显。所有的材料要么只求理解一个大概意思, 要么都逐字逐句地抠。前者有了数量但没能保证质量, 这次没听懂或读懂的, 到了下一次还是照样不懂; 而后者虽然保证了一定的质量, 但听和读的数量、范围和速度受到了限制, 从而影响了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于不同的学习材料应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此外,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将听与说, 读和写结合起来, 使语言的输入 ( input) 和输出 ( output) 达到一定的平衡, 促使学生既注意对内容的理解, 又重视对语言表达形式的汲取、掌握和运用, 从而提高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同时, 教师还应该使学生明白听、说、读、写的关系既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又是不可相互替代的。读懂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并不能保证能听懂。只有通过多听, 多刺激我们的听觉神经, 才能将阅读词汇转换为听力词汇, 反之亦然。同样, 会听会读不等于会说会写, 理解能力并不等于表达能力。一些听着或读着很简单的东西, 让学生自己表达就不会说也不会写。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就必须动口、动笔多说多写, 通过运用实践将听到、读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三、结束语

除上述讨论的以外, 英语学习策略还包括许多其他的学习观念、方法和技巧, 由于篇幅的局限, 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Stem, H. H. ( 1992) 将这些英语学习策略系统地概括为Managementand planning strategies, cognitive strategies, communicative-experiential strategies, interpersonal strategies and affectivestrategies等五个主要内容。这些策略和方法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们常说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习者本身是决定英语学习成败的第一要素。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对于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教师在努力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同时, 还应该引导学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 虽然是同样的班级、老师、教材, 可是学生的英语成绩却大不一样。究其原因, 与学生的学习策略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本文主要讨论了英语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 以期帮助同学们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英语学习策略,大学英语学习,语言学习观念,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Bolinger, Dwight&Sears, Donald A.Aspect s of language (third edi ti on) [M].NewYork:Har cour t Br ace Jovanovi ch, 1981.

[2]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 ess, 1994.

学习体会英语 篇3

一、要善于抓住规律,帮助理解和记忆

有些同学抱怨记不住单词,其根本原因就是方法不对,方法正确的同学,会巧用拼读规则、音标和构词法知识来拼读记忆;会按词义、词性、读音或构词法等将所学单词归类来成串记忆;会通过阅读英语图书和报刊、听英语广播等,不断记忆旧词和吸收新词;会时常记录,时常复习,有意识地扩大词汇量。学习词汇要抓住规律性的东西,学习语法更要如此。首先要清楚,学习语法忌讳的是死抠语法或钻牛角尖。我们要善于通过广泛阅读、语篇分析和语言实践,自己去发现、感悟新的语法结构(可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或在老师的点拨下归纳出语法规则,如含有过去分词作宾补的句子:At the center of the park they are having some new trees planted. 还可背、记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句,如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Who is the boy that is reading over there?等,并认真完成语法作业,对自己练习中的错误要弄清原因,然后订正。总之,只要同学们善于归纳,善于发现、揣悟其内在的规律并加以运用,终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记忆单词勿忘将其进行组词造句

将认识的单词进行组词造句,记住一些常用的的词与句子。记忆在语言的学习中占领着统领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好的记忆,将平时学到的点点滴滴都运用好,是说不好英语的。在英语单词中,有一些单词具备广泛的用法,比如“thing、get、place、do”等等,但也有一些只限于某种特定意义的用法,比如“export、endanger、identify、interrupt”。有学者研究过,只要掌握800个(甚至有人说500个)主要单词,就可以自如地用英语进行沟通。就算碰到沟通上的困难,他们也可以通过改变表达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应该将那些最实用、应用最广泛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反复练习,之后再循序渐进地去掌握好那些稍为复杂和少用的词语。如:学习了“May I come in?”之后,可以用“May I”进行造句:May I help you? May I have a seat?在句子中理解英语单词的意思,在句子中体会单词的用法,举一反三,提高效率。

三、 注重复习和预习的重要性

学习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循着三步走,即预习、学习、复习。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每一步都不可或缺。然而大多数人都把关注点放在了学习这个“中间步骤”上,忽视了甚至更重要的两个步骤:预习与复习。课后先复习当天学的新课,然后完成作业就比较顺利。例如在预习课文时,应要求学生在预习单词的基础上,先仔细听几遍课文的录音带,如果一下子听不明白也不要气馁,可以要求学生把课文当阅读材料来用,认真阅读几遍,对于刚才没有听明白的地方,要特别留意,然后再听一遍朗读带,看看原先没听清楚的地方是否已经明白,接下来再细心研究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可以把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先画上标记,然后再去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能否自己解决。这种带着问题听课的过程,听课的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如果还有时间听录音带,模仿朗读,跟读课文,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初二以上年级的课文难度逐渐加大,需要预习。可借助单词表、课文注释及词典,先默读一遍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带着问题听讲,就容易集中注意力,提出问题,积极主动的学习。

四、学习英语语言,就要学习西方文化

相信大家都难忘电影《Titanic》中令人震撼的一幕幕灾难场景。是什么造成这艘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坚固的客轮沉入深海?是一座冰山。一座冰山之所以有如此威力撞沉Titanic,不是因为它有多高,而是在海面之下掩藏着相当于冰山水上体积4倍的冰山主体。同样的,英语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吸引无数英语爱好者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并非完全源于语言本身,更引人入胜的是语言外衣之下沉积数百年丰富的西方文化内涵。学英语并不仅在于学语言本身,而更需要学习西方那一套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作为中国人,我们当然也要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把中西文化比较一下,就会当即发现很多有趣之处。对同一件事,西方人想问题和我们想问题有什么不同?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和我们不同,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等。事实已经证明,掌握更多英语国家文化的学生,在英语成绩和大小考试中表现更优越。了解了更多的文化背景,在阅读英语文段,听对话或短文和在语法题中体验语境都有非常明显的帮助。

五、主动而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实践证明,真正的知识主要是靠自学,而不是老师教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有必要自己了解課程标准中设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甚至是学年或学期的教学要求),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分阶段测评与小结,以肯定自己的进步,反思并找出尚存的问题,而且在争取老师帮助的同时,自觉而独立地采取措施自我矫正,解决问题。

六、平时积累更多单词,做好储备

不少学生恐惧英语的原因就是难过单词关,而影响学生表现的也往往体现在单词量上。备考的时候不是储备单词的最好时机,要真正掌握以致能运用一定量的单词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因此从初一开始就应该狠下功夫开始储备。记忆单词和学英语一样,是没有捷径的,只能狠下功夫,但有方法可掌握。关于记忆单词的方法新东方的很多老师都已介绍很多,各种英语学习的书籍也有不少可供选择,笔者在这里不作无谓的重复。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背单词方法,一旦找对了方法,并形成用功的习惯,语感就会不期而至,到时记忆新单词也不再是刻意的事。

学习体会英语 篇4

语法是框架基础

初中英语是大家开始系统性的学习语法的重要过渡阶段,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忽略此时所打下的语法基础。在课堂上要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抓住每一个语法点。并且在课堂上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每一个语法点当中的小知识都要记在你的语法笔记本上,便于考前的总结和复习。在平日的练习中,也要学会加强自己对语法知识点的学习,例如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类的语法题,或者分析文章中的语法结构。

提高听力

不管哪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听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提高英语听力其实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坚持。想要有所提高就要长期坚持地练习。在联系过程中,如果有哪一句没听清楚的话,在听第二遍的时候就要格外留意。

如果听了好几遍都听不清内容的话,建议看完原文文本后再听一遍。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精听和泛听的有效结合,学会用英语思维,排除母语的干扰。相信这样每天坚持练习半小时到一小时,你的英语听力一定能有所提高!

做真题练习并及时总结

市面上各种教辅资料良莠不齐,学生有时会觉得,做了不少阅读完型,打了题海战术,还是没有太大进步。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做历年各省市中考真题来巩固知识,提升效率。做一套真题并钻研透彻,比做十套低质量的模拟题收效显著。

真题具有权威性和严谨性,是所有考试的风向标,所以强烈建议做真题并及时总结。建立一个错题归纳本也是有必要的,每次考试前把历次的错题拿出来再做一次,再复习一遍自己的漏洞,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初中英语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会听课

听课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求知的一个过程,是听、想、问、记的结合。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听清、听懂。要勤于思考,要多想几个“为什么”;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作标记,记笔记等。要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初中英语听课习惯。

学会复习

对于当天所学课程,可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巩固,想不起来的地方可以翻翻书,看哪些知识点被遗漏了,在下一次复习巩固的时候及时把它补上。

在英语学习中要战胜“遗忘”,长期记住所学过的知识,就得进行反复的复习巩固。同时,要做适量的同步练习,以便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找出问题所在,抓住努力方向。

通语法

英语外出学习体会 篇5

关家营小学 吴海华

2014年10月,我参加了内蒙赤峰市松山区英语教师研修班培训,作为一名农村乡镇小学的英语教师,能有机会参加这次培训机会,我觉得十分荣幸。这次培训是给我们英语老师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也留给了我满满的收获和深深的思考,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来自北京教育学院的袁昌寰老师讲了关于 “英语课堂交际活动”的专题讲座,和现场的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李老师的讲座精彩生动有趣,每个老师都听得聚精会神非常投入。老师从各个方面介绍英语课怎么样才能上得高效,怎样为孩子们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听听说说、读读认认、唱唱玩玩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形式多样的竞赛和游戏歌谣迎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寓教于乐。学生乐于参与,兴致勃勃,情趣盎然的词汇课堂简单、高效、实效。

其中对于袁老师不要打击差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学生答不出来问题,也要体面地让他们坐下去,这个观点印象深刻。教育就是让我们尊重每一个孩子,心有大爱,是一位教师必须的素养。大爱精神是教师职业精神的灵魂。袁老师告诉了我们师者对学生的应有的态度,.我觉得这就是对大爱精神的详细阐述。永远不要骂你的学生,你爱他,他爱你。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让他们成才。

接着张洲老师给我们讲了《通过课堂活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及师生有效互动》研讨课,更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怎样上好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怎样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合理的情境创设中提高语用能力,张老师设计了各种趣味活动,在活动中输入了大量的词汇和语言,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引导着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重要的前提。所谓“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孙玲等几位老师课堂上的收放自如,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独具一心,都与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密不可分。只有掌握本学科更宽厚的知识,才能更透彻的理解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准确的把握教材,以最自然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次,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必须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前门小学英语老师之所以能把课堂气氛调整得十分融洽,是因为她先通过chant和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到了学生的课堂情绪。这点对我来说,借鉴意义很大,通常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感觉学生无精打采,死气沉沉,自己也讲得有气无力,十分枯燥,根源在于我们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传教的过程中忽视了他们的情感。是的,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高昂的学习热情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毕勤等老师讲的信息差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人们之间进行谈话交流,多数情况下是应为谈话双方之间存在信息差,彼此都想了解对方的信息,从而产生了交流的愿望和想法。英语教学也一样,要想让学生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会话交流,就必须在会话双方之间制造信息差,使他们产生想从对方了解有关信息的迫切愿望和需求,产生开口将英语的动机。有了信息差,会话才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的有意义的交流,这样,学生才愿意开口讲英语,才能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学习体会英语 篇6

学习

默写、笔记、作业

初三英语教材要求:

语音

1、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读出9A出现的单词、词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

2、能模仿录音,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各单元的对话和课文。

3、能正确而流利地朗读与课文难度相当的材料。

4、能复述课文。

以下为课本点读链接,请选择九年级译林版上进行练习:

教材同步:课本点读材料

词汇

能听懂、读准、拼写、理解、运用“四会”单词和重点短语,并能理解其他单词、词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

注重词汇的运用,能掌握并记忆一定量的重点句型(书p124-132)。每次默写订正要面批过关,不及格要重默。

语法

掌握并列连词,宾语从句,提建议句型,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中考链接

话题

自我介绍、颜色、青少年问题、成长、艺术世界、电视节目、电影、侦探故事

写作

学会对话题“核心”文章进行整理。能根据整理的要点,从仿写入手,写出此类话题的作文。条理清楚,写作规范,结构正确。

中考链接

小结

词汇,语法,话题,作文的掌握都离不开课堂笔记、课后作业,笔记要求清晰、有整理,作业要求红笔订正、有总结。通过笔记、作业,理清各知识点的关系,把握各知识考点,查漏补缺。教完一个知识点要及时归纳、总结、提炼重点、难点和考点以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对知识进行演绎和拓展。

整理

错题、摘抄

刷题是一个不错的提升语法的方法,但是切记要注意错题整理,这里我推荐一个方法,就是在做错题本的时候不仅要写正确的答案,还要写你原本错误的答案,再写上错误的原因。如此一来,你复习的时候就能明白你成绩提升不上去的症结在何处,以便下次注意。除了做好错题 整理,同时也应随时做好佳句摘抄,使作文出彩。

应用

做题勾画、口语、写作

做题勾画:英语中,细心是很重要的,也许你漏看了半句话,答案就从应该是过去完成时的变成了过去时,所以做题时做一些必要的勾画,可以提高做题准确度。

中考链接

口语提高,有三个要诀:模仿;练习; 纠正。在模仿音频基础上进行模仿,不断练习,并在对比中发现错误进行纠正。

作文的提高,需要做好两方面:减少错误;增加亮点。同时在不断修改中,你将获得分数的提高,并且归纳出自己作文常见的错误,积累更好的表达,在考试作文中脱颖而出。

提高

阅读

“得阅读者得天下”, 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阅读不仅能培养你的英语语感,还能促进词汇积累,提高写作水平。你如果想提高英语成绩,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你怎么能不做好课外阅读呢?初三课后作业比较多,课业压力大,但还是需要挤出时间坚持每周课外阅读。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

何以解忧,唯有听力。

曾经看过一篇访谈,某英语演讲的亚军在谈心得时说:“我有一年的寒假跟暑假,除了把《歌舞青春》系列看了至少100遍之外,什么也没干。”

对于这一行为,我们暂且不置可否,但是这种疯狂的浸泡式听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却是不容忽视的!

所以,如果你现在高一而且也对英语有兴趣,就应该多多接触英语材料(英美电视剧、电影,VOA,BBC,新概念…...),而且最好不要带有明显的英美音倾向(除非你已经有了明确的出国计划)。

听的多了,耳濡目染,就能够记住一些词语,句段,语法结构,这对于其他英语能力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所以我说听力可以解英语之忧。如果你已经是初三党了,那么,多做些相关的题目是无可动摇的王道。

融会贯通,语法(单选)无忧

这是别人问我最多的一部分,也是我最不好解释、以至于后来同学都不再问我的一部分……缘何如此?我的答案概括出来其实还是一个词“语感”。

执果索因,语感又从哪里来?循其本,语感最基础的来源就是课本中的课文。

每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大抵都和本单元的语法和单词密切相连,想必同学们的老师们也让背诵过一部分吧!

即使没有背诵任务,那么,试想一下,如果多读几遍直到熟读无误,那么其中的语法结构是否就与课文内容一起被你铭记于心了呢?

做到这一部分之后,你会发现语法并不死板,比起那些固守题海战术的同学,你的进步更大更快,而且你对语法的理解也更透彻灵活,也很少会与答案的思路矛盾。

半壁江山,完形阅读

各省英语试卷题型截然不同,却断然无法摆脱这两个题型,二者基本占了英语的半壁江山。上一部分中提到的“语感”的进阶,也会伴随着阅读能力的提升。

我们初一的时候,每天读一篇英语时文阅读(微信“英语时文阅读“小程序是免费的),对我而言,能精细读完的文章有一大半,这样一来,见得多的单词(可以准备一个电子词典,查阅那些不太偏的生词)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读的多了,语法结构也就不用死记硬背了。

另外,课本上课文中的生词,即使没有要求,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虽然很辛苦,但是这种努力会换来单选与阅读的双重稳步提升。

谈完积累谈突击,我虽然不认为英语是一门能通过刷题来提分的学科,但也见证过班里的同学一路从90多分一路“刷”到逼近120…所以,如果对英语实在没有兴趣,那么刷题就是你的不二门道。

对于阅读题:通读全文(若时间实在不够,读得能找到所有答案就赶紧止步!)。

记叙文务必理解主题与大意。

而说明文则不必如此精细,即使生词较多也不用慌张,把题干对应到原文中,找到大致句子和段落,然后从原文中找一找,有没有题目的选项?做到这一步,不全对也八九不离十了。

对于完形填空:在基本能够理解文意的情况下,快速浏览全文,了解作者感情(有利于排除选项)。

注意,文中出现的高频词语往往不是偶然,而是对某些空具有暗示作用。

最后……无数次的错误让我不得不说,不确定的题目最好先不要选出答案,此时的选择往往是胡蒙瞎猜,然而等到细读全文后,也许就会豁然开朗。

千里之行,始于单词

买一本单词小册子也好,把课本附带的单词表单独订在一起也行,自己抄也罢,最好是用单词突击营软件~总之如果遇到这种题,同学们的手里就必须有一本完整的初中英语单词册了!

另外,前面提到的听写、阅读、做题,无一不是在巩固单词。所以,只要踏实积累,单词填空不是问题!

锦上添花,且看作文

说起来,依然是蛮心酸的一部分。初三期间,老师无数次强调要在作文中多运用华丽的词句,同学们言听计从…

可是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无数篇词句高端,平时大约可以尽揽满分的作文都只有23~25分(满分30分),我的作文也是其中一例。

思来想去,为什么呢?同学们可想过为何虚浮的诗词不能恒久流传于世?无非是因为堆垛词藻,内容空虚。英语作文亦然。

谨以此惨痛教训告诫广大同学,辅导书中的满分作文可以模仿,甚至是必须模仿,但是应当看到,满分作文的好,在于兼具充实的内容与高级的词句。作文有了丰富内容,好句能画龙点睛;然而只有好句没有内容的作文却是虚有其表。

学习体会英语 篇7

1 学习策略分析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

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包括预习、复习、遵循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等方面。调控策略 (元认知策略) 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控的策略, 即对认知过程本身的再认识。包括明确自己学习外语的目标和学习需要、制订学习计划、创造和把握学习机会、积极参与课内外学习活动等等。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包括创造机会使用外语、借助手势、表情及语调的变化等手段提高交际效果、交际遇到困难时设法维持交际、积极与其他学生开展合作等。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包括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籍查找信息;能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能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获得信息等内容。

2 中学英语学习和大学英语学习的差异

中学英语是大学英语的基础, 大学英语是中学英语的延伸和深化, 它们是英语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学阶段重在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技能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 大学阶段则强调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 尤其是听说技能的实际运用和文化素质培养。由于学习动机、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 这两个阶段的学习存在不同的特点。

2.1 学习动机。

中学英语学习由于有来自高考的动力和压力, 学习者学习目标明确, 往往能够积极采取各种认知策略学习英语。

进入大学阶段, 英语学习动机明显减弱, 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很多学生在经历了紧张的高中学习后心态上骤然放松, 导致英语课程学习效果差;二是部分同学认为英语学习对大学的专业学习帮助不大, 因而对英语课程产生了“厌学”情绪;三是大学英语学习与中学英语学习相比有较大差异, 学生难以适应新阶段的学习。

2.2 学习要求和目标。

中学阶段, 通过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如通过中学六年的学习要求掌握基本语音和语法, 掌握2000个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这一阶段, 由于应试的需要, 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发展不均衡, 一般来说, 学生阅读能力较强, 说的能力最弱。

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从侧重于从各项语言技能的培养逐渐转向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学习, 应该能够以英语作为工具获取专业知识, 能通过阅读英文资料、通过音频或视频资料获得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另外, 由于基础语法在中学阶段已学完, 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加注重词汇学习, 如仅通过大一学习就要求掌握约1000个新词, 而大学英语四级要求学生掌握共计4200个单词, 六级5500个单词。

2.3 学习方法

中学英语学习主要通过课堂英语教学实现。课堂上以教师汉语讲解为主, 侧重讲解语法和具体词汇的用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强化所学知识。

大学阶段, 课堂教学和丰富的第二课堂相结合,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化素质。课堂教学教师以英语授课为主, 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这一阶段英语学习的显著特点是第二课堂活跃, 通过英语角、英语协会、校内英语口语、写作等技能大赛推动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2.4 学习环境

中学英语学习主要依赖校内课堂教学和课本, 学习环境简单。教材往往是统一版本, 教学围绕教材内容展开。

大学阶段, 学生不仅通过课堂学习, 还能充分利用图书馆各种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学习。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图书, 如英汉翻译、英语国家文化、英美小说等方面的书籍均有助于学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此外, 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 学生可以利用平台中大量的资源自主学习并检验学习效果。这一阶段, 学生有了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 比如部分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参与省级甚至更高级别的学术会议, 或参加省级、国家级的英语技能大赛。“走出去”不仅能开拓思维和视野, 学生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会有更清楚的认识。

3 中学向大学英语学习过渡的学习策略调整

3.1 调控策略是起点。

“调控策略”指学生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策略。进入大学学习阶段, 学生要首先明确学习外语的必要性。大学生通常能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 但同时也应意识到,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时代, “地球村”中人与人的交流离不开语言。由于历史等原因, 英语实际上仍充当着“世界语”的职能。绝大多数领域的国际学术、职业交流与合作都离不开英语, 因此, 学好英语是提升职业能力和交流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生必须明确英语学习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才能有学好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其次, 有了学习动力之后, 还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和学习计划。比如, 学生可以给自己制定近期和远期学习目标。比如近期目标是通过四级考试, 远期目标是能够进行流利的专业英语交流等。目标明确了就有了学习方向, 就能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提高学习效率。再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参与课内外英语活动, 尤其是课外的第二课堂活动, 对学生锻炼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及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最后, 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评和总结, 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要有清楚的认识, 能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巩固优势弥补不足。

3.2 交际策略是重点。

“交际策略”是指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中学阶段的学习虽然也是为了实现“交际”, 但主要还是打好语言基础。由于高考不考口语, 学生的实际听说能力不强。进入大学阶段, 学生一定要转变观念, 要善于利用和创造机会使用外语。学生必须首先克服心理上的顾虑和担忧, 多于外教和留学生交流, 同时积极参与各种英语活动。交流中, 学生除了使用语言外, 还应知道“肢体语言”也是成功交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现有效交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熟悉目标文化。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必须重视不同文化之接的差异,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3.3 资源策略是辅助。

“资源策略”是指学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种学习资源而进行学习和运用外语的策略。大学阶段, 学生必须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资源自主学习。中学阶段的学习除了课堂听课之外主要是借助字典等工具学习。进入大学阶段, 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的课外英语任务, 或者学生由于参加竞赛或第二课堂活动需要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这时学生应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获取信息, 完成相关任务。丰富的图书馆资源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 提高文化素养。但在利用网络时应注意, 网络资源丰富且庞杂, 学生应从中识别出对自己有用的、正确的信息再加以学习和利用。

3.4 认知策略是延伸。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高中阶段, 学生已能够较好的利用认真策略来学习, 比如通过预习, 及时复习, 联想记忆, 做课堂笔记等方法学习。这些学习策略在大学阶段仍然是主要的学习手段。这一阶段, 由于扩大词汇量、提高文化素质是重点, 学生应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比如, 单词方面, 学生应多积累前缀、后缀, 学习常见的构词法。积累的词缀越多, 对构词法越了解, 单词记忆起来就越容易, 对词义的理解也将更深刻。文化方面, 根据个人喜好, 既可以读一些感兴趣的英文新闻或短文, 也可以多听英语新闻或多看英文电影, 从兴趣出发的学习必然事半功倍。

中学毕业生们在步入大学校园之前, 对大学生活先有初步的了解, 对大学英语学习的特点先有初步的了解之后, 就能及时调整心态和学习策略, 乐观自信的去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学好英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打好基础, 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摘要: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由于学习动机、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 中学和大学英语学习存在不同的特点。本文从学习策略角度, 提出在中学向大学英语学习过渡期的学习策略调整中, 调控策略是起点, 交际策略是重点, 资源策略是辅助, 认知策略是延伸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学习策略,过渡,调控策略,交际策略

参考文献

[1]黄育才.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 2010.1.

学习体会英语 篇8

关键词: 英语词块 高中英语 学习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词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学好词块不仅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语言本身的精准程度,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句的整体倾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词块教学能力的培养。

一、抓住重点词块,摸清文章情感方向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阅读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在于读不懂句子,很多学生将读不懂句子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对单词量掌握得不够,其实单词量不够不是影响学生对文章理解的主要因素,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块的认识摸清整篇课文的情感方向,并由此对课文的主体进行理解,从而更好地学好课文内容。

比如在讲授课文“What friendship means to me”(模块5 unit 1)时,当教师讲到“at first,I didnt mind being alone,but then I saw all of the tourists having their pictures taken together,and I began feeling sad.”时,发现学生对这句话不能理解,于是教师引导道:“谁知道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好的还是坏的?”学生一时仍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教师给学生在黑板上写了几个词组“mind alone,take picture,feel bad”,写完这几个词组后,教师跟学生说:“大家如果能够搞清楚这几个词组的意思,就能猜出句子的意思。”有的学生一眼看到“feel bad”这个词组,马上说道:“句子是不好的,因为有sad。”教师微笑地点点头,随后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这一语句的学习。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有时学生看句子不用全部都认识,通过理解一些基本的词块能将句子的含义搞清楚,从而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

二、记忆混淆词块,准确表达句子含义

对于很多词块来说,所能表达的含义是相近的,但其本身的使用差别很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记忆一些容易混淆的词块,帮助学生在学习这些词块的同时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更灵活地对其进行使用,让英语表达更准确。

比如在讲授课文“The economy of the environment must we choose?”(模块5unit 2)中的“Ms Lin suggested we should cut back on the quantity ...”这一句话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cut back与之前学过的词组cut down之间的区别,这样引导学生:“Who can tell me what the differences are between cut back and cut down.”学生一时无法回答,教师说:“cut down drinking/cut back production,也就是说,cut down往往与吃有着紧密的联系,而cut back则与产品有关,这下你们明白为什么课文中用cut back,而不用cut down了吧。”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混淆的词块进行区分,可以让学生在后期对词组的使用过程中更轻松自如。

三、巧用经典词块,提升句子自身质量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词块都是非常经典的,经常有人通过使用这些经典的词块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让自己的作文看起来更加有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典的词块,并教他们如何更好地对这些词块进行使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词块提高自己作文的质量。

比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的作文内容变得更加有层次感,给学生讲了几个固定搭配,分别为“at first,at second,at third”。再如在讲授“the perfect copy”一单元的时候,当教师讲到“If we toy with nature ... with consequence”时,让学生分别对deal with/have to/in consequence这三个词组进行记忆,并让学生分别用这三个词块进行造句练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写作的句子质量,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写出更优秀的作文。比如一次看图写作时一位同学写道:“As he word bad,he was dismissed.”教师给他批阅时说能不能换个词组表示因果关系,于是学生改为:“In consequence of your bad work he was dismissed.”如此使得整个句子的质量提升一个档次。

总之,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词块能力的掌握与培养,积极引导学生更好地对词块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在掌握词块的同时对词块的基本情感方向进行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段落的含义,引导学生对混淆词块进行记忆,帮助学生写出更精准的词块语句,帮助学生记忆一些经典的词块,提高学生语句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波.基于词块解学的活动设计.英语之家,2010.8.

上一篇:《申论官德》读后感下一篇: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企业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