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案

2025-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案(精选11篇)

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案 篇1

主 题 班 会 教 案

目的: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预防煤气中毒、用火用电安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上要懂得自我保护、提高应急、自救与保护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安全隐患,远离危险,珍爱生命。

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安全无小事。进入冬季,又到了用火用电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特别是煤气中毒。那么,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如果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应该怎样施救?(组织学生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讨论。)

二、学习新课

(一)关于煤气中毒

1、了解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介绍煤气中毒的原理

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煤气。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3、煤气中毒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煤气中毒按其症状可分为:

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重度中毒。此时中毒者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4、如何预防煤气中毒的发生

①要在正规市场购买合格煤炉、灶具、热水器,并按照要求正确使用。②在安装炉具(含取暖气、热水器等)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和修补。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筒。烟筒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粗的一头朝向煤炉),严防漏气。要定期清扫烟筒,保持烟筒通畅,如发现烟筒堵塞或漏气,要及时清理或修补。

③如果使用煤炉,屋内务必安装风斗,风斗应安装在门窗的最上方,要经常检查风斗、烟筒是否堵塞,做到及时清理。

④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⑤伸出室外的烟筒,还应该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室内。⑥每天晚上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风斗是否畅通。

⑦在使用煤炉取暖时,在室内如感到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先考虑有无煤气中毒因素,并立即开窗通风,严重者立即拨打120求救。

⑧学会预防与急救煤气中毒的知识和方法,这对自己与周围的人都有很大好处。

5.煤气中毒者急救的方法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保证室内通风;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保证患者呼吸通畅,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条件允许的话,及时补充氧气;对轻度中毒患者,让其卧床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增加心肺负担及氧的消耗;对已经昏迷的患者,可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拨打报警电话110,或医院急救电话,通知专业的医生前来抢救。

(二)冬季用火用电安全

1、在校园里,寝室内不得乱拉接电线,不能使用电老虎、电热水器等危险器物。注意随时排查教室、寝室用电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和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宿管老师联系。

2、校外安全

①学生不能离开父母的监管或不得在没有成年监护人的监管下独自生活。在家里,用火、用电要由家长或成年监护人监管,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倾倒,草垛要远离房屋。坚决做到:人离电断,煤火远离卧室,保持室内通风,预防煤气中毒、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②如果与家长一起有户外野炊(餐)活动,一定注意用火要远离林区(灌木丛),坚决做到不带火种(火源)进入林区。如遇到山林火灾发生,千万不要自己进入火场救火,要大声呼救,寻求成年人的帮助,或是拨打

110、向当地政府报告等。

3、火灾救护常识

有时,突发事件总是防不胜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牢记安全逃生路径,多掌握一些火灾中逃生自救的方法。如遇火灾发生,按以下方法自救:

①火灾袭来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逃离火场,不要贪恋财物。

②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③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④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⑤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⑥室外着火,门已发烫,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⑦若所在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⑧遇高楼层火灾,千万不要慌张,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附】火灾紧急疏散自救逃生知识歌诀

火灾发生,我不慌乱,紧急自救,可保平安:

熟悉环境,记清方位,明确路线,迅速撤离;

通道不堵,出口不封,门不上锁,确保畅通;

听从指挥,不拥不挤,相互照应,有序撤离;

发生意外,呼唤他人,不拖时间,不贪财物;

自我防护,低姿匍匐,湿巾捂鼻,防止毒气;

直奔通道,顺序疏散,不入电梯,以防被关;

保持镇静,就地取材,自制绳索,安全逃生;

烟火封道,关紧门窗,湿布塞缝,防烟侵入;

火已烧身,切勿惊跑,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无法自逃,向外招呼,让人救援,脱离困境。

三、学习所得交流

1、尽管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取暖都用电器化。但在我们身边仍有仍有不少的人在冬季取暖是采用煤炉(特别是老年人),因使用炉火不慎而造成煤气中毒的事故常有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煤气中毒呢?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件,我们该怎么办?

2、冬季用火用电该如何确保安全?如果真遇上火灾发生,你会怎么做?(以上两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所得自由发言,交流学习所得。)

四、小结

预防煤气中毒基本常识等 篇2

煤气中毒,即常说的一氧化碳中毒。这种中毒事件特别是在冬天时有发生。因此,克服麻痹思想,掌握预防煤气中毒基本常识十分重要。

1.煤气中毒是咋回事? 当煤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煤气),这种煤气被人吸入肺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发生一系列中毒症状:轻度的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中度或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虚脱,常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传导阻滞等,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

2.怎样防止煤气中毒? 首先要克服麻痹思想,房内生火取暖,一定要安装排烟设备(如烟筒、烟道),并经常检查有无堵塞和漏洞,出现排烟不通畅或漏烟,要立即修理。烟筒伸到室外的部分,最好安一个弯头,防止呛风倒烟。室内门窗不要关得太严,门窗上安一风斗,既可防止煤气中毒,又能流通空气。有人说,在火炉上放一壶水可防煤气,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错误做法。用煤气或液化气做饭烧水,也应严防煤气中毒,办法是注意管道有无漏气;不用火时,应关紧闸门。

3.发生煤气中毒该怎么办? 一旦发生煤气中毒,应立即把患者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扣,使其及早呼吸新鲜空气。如患者昏迷不醒,可针刺其人中、合谷、内关、涌泉、十宣等穴位,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送医院急救。(山西 文强)

进地窖要当心

冬季,农户大多利用地窖或井窖储存白菜、地瓜或家畜饲料。可您知道吗,薯类和蔬菜在存储过程中要进行呼吸,这样会使窖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存储物如果发生腐败变质,还会释放出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如果人突然进入地窖内,就很可能发生中毒事故。

预防煤气中毒安全小常识 篇3

一、什么是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二、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锅炉房使用燃煤锅炉,室内用炭火锅涮肉、烧烤用餐,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烟筒堵塞,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三、怎样识别一氧化碳中毒

1、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此时中毒者多已神智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四、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1、不要贸然施救,尤其是在较为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以免施救人员中毒造成事故扩大。要大声呼喊,引起周围人员注意,煤气(一氧化碳)比空气略轻,先充满上部空间,施救或逃生时应弯腰前行。

2、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3、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4、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5、对中毒较轻的病人,可以让他喝些浓茶,鲜萝卜汁和绿豆汤等。

6、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让病人平躺下,解开衣扣和裤带。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7、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还可以针炙,针炙时可刺入人中、足三里、十宣等穴位。

8、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9、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10、中毒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安全教案之小心煤气中毒 篇4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煤气中毒原因,知道煤气中毒应如何处理。

2.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方法。

二、活动重点、难点:

了解为什么会中毒及预防方法、急救方法。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谈谈对煤气中毒的认识。

2.你见过煤气或中毒吗?

3.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引入学习。

(二)揭开煤气中毒的面纱

1.关于煤气中毒,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介绍煤气中毒的几种表现?

3.了解中毒机制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720倍。

(三)发生煤气中毒时怎么办?

1.打开门窗,移出病人;

2.打急救电话;

3.吸氧,要注意保暖;

4.人工呼吸及时送医院

(四)煤气中毒的预防

通风、常检查是否漏气、不随便下沼气池

(五)煤气中毒时的自救

全班交流

(六)本课小结

1.请学生小结

2.教师根据学生谈话总结,提出希望

四、作业

怎么预防煤气中毒 篇5

通常是指一氧化碳中毒,在密闭狭小空间不当使用燃气热水器淋浴、燃气灶做饭、炭火和煤炉取暖、在停止行驶的汽车开空调睡眠等而引发。

煤气中毒有什么危害?

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04%-0.06%时可使人中毒,如未得到及时救治,轻则引起大脑损害面临致残,重则造成死亡。

★ 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

★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 春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 预防近视主题班会

★ 预防肺结核主题班会

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方案 篇6

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单位预防煤气中毒工作,确保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预防煤气中毒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单位要根据法安科“通知”精神,将其作为今冬明春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认真落实,加强领导,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岗位责任,规范管理,扎实工作。做到“五到位,一实现”即宣传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实现煤气中毒零事故。

二、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

根据“通知”精神,成立我校预防煤气中毒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工作分工:

(一)组长:

(负责对此项工作的指导、组织部署。)

(二)副组长:(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抓督促、落实、检查工作)

组员: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安全取暖知识,对师生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发放致学生一封信,做到家喻户晓。

(二)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居住取暖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特别是对自采暖房、出租房房屋和家属房进行实地入户检查,入户教育见人,发放材料到手,签订《预防煤气中毒责任书》。

(三)推广开展民用一氧化碳报警器的安装工作,其具有技术成熟、操作方便、费用低、保障有力等特点,生产企业投保产品质量责任险,一旦发生意外由保险公司赔付。

四、阶段划分和工作重点

2012至2013年度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时间为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结束,整体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9月上旬)

以自查摸底、制定方案、加强宣传为重点,做好相关准备工作;9月25日前将工作方案和取暖调查情况上报法安科。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1月15日)

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三次集中统一行动。

1.2012年9月15日-25日,组织开展预防煤气中毒“温暖一号”行动。进行全校自查,组织开展全校预防煤气中毒宣传工作,打好开局。对教职工居住取暖情况调查摸底100%,对自采暖房入户宣传见面率100%,与自取暖户、出租房主签订安全责任书100%,检查炉具盯问题整改100%。

2.2012年10月10日-20日,组织开展预防煤气中毒“温暖二号”行动。进行第二次自查,以存在隐患的重点户为重点,提醒用户清理积炭,防止烟道堵塞,为春节安全奠定基础。

3.2012年12月1日-10日,组织开展预防煤气中毒“温暖三号”行动。针对撤火前事故高发的特点,针对重点部位和人员查缺补漏,确保整体工作善始善终。

(三)总结阶段(2012年12月15日-30日)

完成2011至2012年度取暖季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总结和上报工作,为下年度预防煤气中毒工作奠定基础。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部位要充分认识到做好预防煤气中毒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根据各自职责任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及组织部署、宣传检查和监督指导工作,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人员配备、措施落实以及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三)狠抓预防,重在落实。

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责任大、持续时间长,各部位和负责人须通力合作,积极发挥作用,预防在先,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处置迅速,上报准确。

家庭预防煤气中毒小知识 篇7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为了保证您和他人的安全,共创平安社区环境。长龙社区居民委员会温馨提醒广大群众要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如何预防呢?

一、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1.应注意热水器或煤气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保养,并注意是否呈完全燃烧状态。若产生红色火焰,则表示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较多;若产生蓝色火焰,则燃烧较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则较少;

2.使用热水器、煤气灶具之前应闻闻有无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切勿安装于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并且保持室内通风;

3.自动点火的煤气连续点火未燃烧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放散后再点火;

4.注意检查连接煤气灶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防止漏气;

二、煤气中毒的常见原因

四、如何对一氧化碳中毒者进行急救?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4、对中毒较轻的病人,可以让他喝些浓茶,鲜萝卜汁和绿豆汤等。

5、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让病人平躺下,解开衣扣和裤带。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6、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7、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8、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五、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

3、应由专业人员正确安装各种煤气淋浴器,定期

维护保养。尤其要注意的是煤气淋浴器应与浴室分房安装。安全使用煤气歌

预防煤气中毒致家长一封信 篇8

家长您好:

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取暖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随之而来的就是冬季取暖可能引发的煤气中毒问题,那么您知道如何发现煤气中毒的症状吗?

头昏、脑胀、恶心等症状是轻微煤气中毒,四肢无力、昏迷不省是严重中毒症状,你看我身后这种煤在咱们乡镇和农村使用不当会引起煤气中毒,一旦发现要中毒立即打开门窗空气流通,然后拨打求救电话。

在此提醒煤业取暖用户注意取暖安全,在日常取暖过程中,一要“提高一个意识”,即自防意识,不存侥幸心理。

二要“确保两个畅通”,即经常检查烟道,定期清理积碳,确保烟道畅通;室内要安装风斗等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

三要“做到三个严密”,即封火要严密,烟道密封要严密,烟道与炉具连接要严密,保证室内不泄漏煤气。

四要“把好四道安全关”,即把好炉具关,使用符合《民用燃煤取暖炉具安全要求》标准的合格取暖炉具;把好烟道关,严防烟筒等烟道漏气;把好通风关,安装风斗等通风设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把好排烟关,烟道出口处要安装弯头或三通,防止因逆风造成煤气倒灌。

星河双语学校

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案 篇9

流动人口工作:

为使在2012年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管理服务工作,我社区本着“属地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科学化、合理规划,配置资源,采取综合管理措施,认真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要求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按步骤的开展出租房屋管理工作。现就半年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1.及时进行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注销录入,做好月报表、各种统计报表、租房合同备案,租房合同备案已达到系统中出租房屋的50%以上; 2.春节期间开展了节前流动人口返乡情况普查统计工作;节后开展了 流动人口返京普查、登记、宣传工作;

3.在特定节日期间开展流动人口宣传服务工作,如元宵节、“三八”节、民防日、气象日、母亲节等。

十八大即将来临,我社区根据街道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出租房屋排查工作,对辖区集中居中、重点场所、住宿与经营一体、存在安全隐患的出租房屋进行了重点排查备案;检查了辖区出租房屋是否存在进行非法宗教、办学、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品等;定期对门店用工情况、出租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由于本社区居住的流动人口较多、流动比较频繁、居住分散,来源地多源,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较多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社区的工作人员克服了种种不便,对辖区的流动人口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清理清查工作,在清理清查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耐心的宣传了国家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及优惠政策。

文明养犬工作:

为维护社区良好的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防止犬类伤人,切实做好社区文明养犬、规范管理,在社区和居民的努力配合下,2012年我社区开展了文明养犬宣传教育和综合治理,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2012年5月份我社区根据上级要求开展了文明养犬普查、宣传、登记、防疫,利用社区宣传栏、板报、宣传单、条幅等对《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进行集中宣传;对社区的私自搭建的临时犬舍进行了拆除。预防煤气中毒工作:

预防煤气中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责任大,持续时间 长,我社区为了确保煤气中毒事故零发生,现总结如下:

开展预防煤气中毒“温暖行动”系列活动:

为煤炉用户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温暖一号”活动:做到入户宣传见面率100%、与取暖户、出租房主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100%、检查炉具张贴换色安全贴100%、隐患整改率100%;“温暖二号”活动:提醒居民注意清理烟道,检修炉具,防止烟道堵塞,检查一氧化碳报警器的使用情况,张贴红色安全贴,为春节期间预防煤气中毒做好安全保障 ;“温暖三号”活动:重点对新来京或返京的取暖户进行安全检查,填写预防煤气中毒检查表提醒居民注意取暖安全,正确使用炉具 ;“温暖四号”活动:对撤火前事故易发的特点,以掏炉灰、清烟道、防火盆等简易方式取暖户为重点,逐个炉具张贴绿色安全贴,确保预防煤气中毒工作善始善终。

冬季防火防煤气中毒班会教案 篇10

五二班

郭荣粉

授课时间 :2014年12月15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教学重点: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探究:

一、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的原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 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c、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 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B: 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d: 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 注意事项: 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

三、如何防止煤气中毒: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四:集体讨论:

问题:这次班会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老师小结:防止煤气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煤气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五、作业

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案 篇11

各社区:

近期我市连续发生煤气中毒死亡事故。据统计,11月15日以来,全市已发生因取暖所致的煤气中毒死亡事故8起,死亡12人;我区共发生因取暖所致的煤气中毒事故3起,死亡0人。从事故分析情况看,近期事故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使用非取暖炉具临时取暖引起的事故情况突出;二是郊区事故高发;三是发生事故的居室或煤火间均未安装风斗等通风设施。

据气象部门通报,近日我市将有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煤气中毒事故,预防工作形势不容乐观。针对以上事故情况和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请各单位迅速开展以下工作:

一、做好工作结合,迅速组织开展辖区安全检查。各社区要认清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克服麻痹思想,结合年底烟花、消防安全等专项检查工作,全面开展入户宣传检查工作;结合取暖人员活动特点,加大夜间及周末检查密度,保障检查效果;结合天气变化情况,在下雪、骤冷、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发生前,及时开展入户安全检查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强宣传检查工作针对性,确保取得实效。各社区要深入工地工棚、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居民家庭,广泛开展宣传、检查,做到不留死角。对工地工棚、集体宿舍、流动人口聚居地等部位和存在隐患重点户、新来户、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住户及门店等点位要加大力量投放,高密度开展检查,确保不发生责任事故或群死群伤事故。特别是对室内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流动人口住户和使用小煤炉做饭的用户,一定要逐户进行宣传教育,告知其临时取暖的危害,使其提高自防意识,防止发生事故。

三、严格规定动作,最大限度发现、消除隐患。各社区要严格按照“七个必查”、“五个规定动作”的要求开展工作。对发现的隐患,要立即现场整改,现场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立即采取临时措施,防止发生事故。检查中,要按照规定要求做好工作记录。要对检查发现的每一处问题隐患全部落实整改措施,力争问题隐患不过夜。

上一篇:迎春联欢会致辞下一篇:城市社区党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