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管理办法(共8篇)
终端药店拜访业务员如何管理?
医药行业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就是药店销售,由于药店在城市比较分散,甚至会分布在不同的城市,需要业务员定期的拜访,查看终端产品陈列情况以及缺货断货情况。企效通药店终端拜访管理软件,既是一款医药销售人员的办公助手,也是企业的“千里眼”,它可以帮助企业查看药店拜访人员是否真正去了指定地点,还可以及时了解真实的终端药品陈列情况。
【软件名称】医药行业销售管理软件医药行业药店管理软件医药行业终端陈列管理软件
【技术支持】北京万特锐科技、LBS基站定位技术
【软件功能】
位置服务:立即定位、定时定位、查看定时定位、轨迹回放、历史记录、导出数据 位置服务地图标注管理:现有标注、新增标注
远程签到:查看签到记录、导出签到记录
行程管理:查看行程
工作日志:拍照上传、查看日志、导出日志
移动办公通知公告:通知公告列表、发布通知公告
信件管理:信件列表、发送信件
网点拜访:查看拜访记录
查看客户列表
客户管理导出客户数据
转移客户
接管客户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 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变化, 与企业不断发展和其它外界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其中,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是企业不断转变管理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关系进行辨析, 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两者存在的异同, 从而促进企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向着规范化、信息化发展。
二、信息与知识的界限
在对知识管理进行深刻研究的过程中, 必须对信息与知识的界限进行了解, 并清除知道两者的界限, 才能对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关系有更全面的了解。
早期研究阶段, 有关学者提出知识是“经过加工的信息”, 从而提出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
后来, 有关研究人员从“知识经济”的角度出发, 提出信息是知识的一部分, 包含在知识中;
现代有关研究指出,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 信息与知识的界限又如下三种情况:
2.1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
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中, 有较多的人都赞成“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这个观点, 他们将信息的范围无限扩大, 因此, 信息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一般的信息是指信息产业经常使用的知识, 例如:电子产品中的芯片、电气设备中的集成电路、办公使用的计算机和电信中的光导纤维等。而比较新颖的信息指的是新能源、环境保护、生物工程、海洋、航天、艺术、文化等。在实践过程中, 相关研究人员一般不会将知识和信息分开进行研究。
2.2信息是知识的一部分
在相关研究中, 信息是知识的一部分这个观点, 是由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中相关专家提出的。在知识是经济的基础的相关书籍中, 对知识和信息有了初步的定义, 并对后期研究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在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对信息和知识进行的相关研究中, 用“是什么”和“为什么”将两者区分开, 例如:牛顿创立的力学定律, 是根据“为什么”开始的, 应确定为知识范畴, 而苹果从树上掉下是牛顿产生疑问的信息, 应该包含在知识的内容中, 由此将信息看作是知识的一部分。
2.3划清信息与知识的界限
在第三种观点中, 对知识和信息的概念、范畴等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一般情况下, 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 信息是指采集、整理、转换、传送、存储和利用等, 通过不同的信息可以知道更多其它事物, 并不断探索和创新;而知识是根据人们的应用需求, 对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 以不同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将不同的信息串联起来, 从而对事物的形态、特点等有全新的认识, 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 第三种观点中, 信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知识不断创新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对不同的信息进行组合、运用, 才能获得更新的知识, 以体现信息的知识化。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将不同的知识记录下来, 可以形成知识信息, 但是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明确的区分却比较难。一般情况下, 将比较明显的数字、数量和相关描述性的文字看做是信息, 而对事物进行总的概述、体现事物本身特征的信息称作是知识。例如:在商场进行物品的购买时, 所提出的价格、型号、颜色等就是属于信息范畴, 而这个产品的名称就是知识范围。
有关研究人员还提出一种比较简单的区分方式, 可以用数字进行描述的内容就是信息, 不能用相关数据代替的则是知识。
在人们不断生产的过程中, 通过实践操作和生活形成的经验, 在长期的应用和融汇中, 可以延伸到其它领域, 从而产生新的含义和作用, 是新知识产生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 知识具有分层表达的特点, 在不同的载体中, 知识存在的形态各不一样。
一般人的大脑是产生知识的第一层载体, 在人的大脑中可以存在很多知识, 具有隐含的特征, 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可以自动产生;
在第二层载体中, 知识可以被文字、图片和语言等描述出来, 使知识更加具体、形象, 因此, 具有一定的显性特征;
在第三层载体中, 使用磁带、录音机、计算机等将文字、图片和语言等记录下来、储存下来, 可以使相关知识得到转移、交换和共享, 从而使知识得到充分利用。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 知识和信息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知识可以不断创新, 但信息不可以,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可以不断创新的事物都可以看作是知识。
三、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
3.1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 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根据相关要求将信息进行加工和管理, 则产生了信息系统, 是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
一般情况下, 可以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传输的系统, 都也可以称作是信息系统, 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从实践应用方面来看, 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的升级, 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应, 将通讯、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等多种技术结合到一起, 对企业发展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因此, 信息系统是由多个结构组成, 具有处理相关信息、输入相关信息、储存相关信息和传播相关信息的功能。
其中, 输入相关信息是指对与企业有关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获取, 同时按照要求的格式将其输入到相应的系统中;处理相关信息是指通过统计、计算等对上述数据进行转换, 让信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储存相关信息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后, 以企业要求的相关形式进行保存, 便于在使用时可以快速查找和提取;传播相关信息是指将上述数据加工后的结果, 通过信息的形式传输出去。在实践过程中, 信息系统必须及时进行反馈, 通过不断进行信息的输出, 根据信息的应用程度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 以不断调整整个信息系统, 使输出的效果变得更好。
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运营中, 不同部分之间的管理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 根据性质、层次等方面存在的不同, 信息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发展中, 企业比较常用的信息系统主要有如下几个类型:
3.1.1办公自动化系统
在企业的正常运营中,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为数据处理工作人员专门涉及的额, 例如:办公室的文职人员、市场部的数据分析人员和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等。一般情况下, 办公自动化系统又叫做OAS, 可以有效进行文字处理、日志填写、电子文档制作等, 是现代企业办公的必备工具。目前, 办公自动化系统正在不断完善和升级中, 在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方面,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结合, 正使办公自动化系统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3.1.2知识工作系统
一般知识工作系统简称为KWS, 在企业的知识层工作人员中使用较多, 在日常应用中, 可以大大提高知识工作人员研究和开发新技术、不断创新知识的工作效率, 从而将新知识和新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实践中。
目前, 比较常用的额知识工作系统是CAD, 即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系统, 使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减少, 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 节约了大量设计时间。与此同时, KWS还具有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功能, 如通过网络视频和远程对话的形式, 进行同一个问题的研讨, 并对图片进行编辑、储存相关数据等。
因此, 在企业的长期运营中, 知识工作系统主要是用于对比较新颖的构思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处理, 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1.3决策支持系统
与其它系统相比, 决策支持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 根据企业发展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给以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已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财务部分的结算方式、人力资源管理的调配方式等。
与此同时, 决策支持系统通过使用相应的模型, 可以更全面、有效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和分析, 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定操作模式, 完成相应的功能, 是企业长远发展中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可靠保障。
3.1.4事物处理系统
在企业运行中, 事物处理系统一般是操作层工作人员使用的基本管理系统, 对企业日常事物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 通过常规操作对象数据进行处理, 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例如:产品的储存需要打印仓库存货单、产品的销售需要及时记录数量、新人入职时需要填写相关电子信息、工资结算时需要核算业务量等。
一般情况下, 在企业的正常运行中, 使用事物处理的信息系统, 都有一定明确的思路和程序, 通过不同的结构组成系统的相关功能, 在进行信息记录、统计等操作以后, 系统可以进行及时保存, 最后经济相关处理后将信息输出。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事务处理系统 (TPS) 在企业长期发展和日常事物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3.1.5高层主管支持系统
现代发展中, 高层主管支持系统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 可以帮助企业高层更好的进行管理、获取相关信息, 从而完成企业运营和发展战略方面的决策, 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实践过程中, 高层主管支持系统主要是通过预警和提供机遇信息, 为企业高层进行决策时给以有力支持, 通过不同形式的模型, 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存在的重要决策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 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3.1.6管理信息系统
在企业的管理层工作人员中, 比较常用的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联机、报告等方式获得当前的和历史的管理信息, 以TPS为信息处理基础, 通过整理、归纳和计算等形成相应的表格、图形等。
在实践过程中, 管理层的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取有针对性的数据, 如每个月的统计报表、结算单等, 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情况下, 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的使用, 具有一定的预先顺序和组成结构, 是一种比较固定的系统。
3.2知识系统
在企业管理中, 知识系统是对于企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搜集、整理等, 不管这些知识是否存在于企业的文件中、管理人员的发展规划中, 都会将这些知识配置到公司的各个结构中, 以为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 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 有最合适的知识给以支持, 以缩短策略制定的时间, 为企业不断发展争取更多有利机会。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各企业发展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以做好长远发展的规划, 确保未来发展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 知识系统是指对一定知识进行创造、收集、整理、传递和利用等的过程, 以对新知识进行有效、系统的管理。在早期的知识活动中, 知识存在的形式是隐含的, 大多数只在人的大脑中, 因此, 无法进行有效的捕获, 从而不能构成完整的系统。
由此可见, 不管在什么形式的组织中, 知识都会存在, 并在不断创新中, 即使没有完整的额知识系统, 但知识仍然在你不断变化和充足着。
在相关研究中, 知识系统主要被划分为Create (个人的创造性活动) 、Clarify (使知识明晰化) 、Classify (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Communicate (知识的交流) 、Comprehend (理解知识) 和Create (知识的再创造) 六个部分, 在结合相应的技术工具、企业文化和方法后, 可以在企业不断发展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3.2.1 Create-个人的创造性活动
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 为了完成某个活动和业务, 企业的员工用自己的能力创造出的一些新思维、新想法等的方法和技能, 被称之为个人的创造性活动。这些活动中的知识是以单独、分散的形式, 存在于任何一种情况下, 或者是隐藏在人的大脑中, 也可以通过图片、录像等形式被保存下来, 因此, 单独存在的知识所潜藏的能量是巨大的。
在企业不断发展中, 员工个人的创造性活动, 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是企业知识系统形成的重要基础保障。为了更好的进行企业管理, 必须在实践过程中, 激励员工不断创新, 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将这些新奇的想法、新思维和新知识储存的方式, 确保企业制定战略计划的可行性。
一般情况下, 企业员工的个人创造性活动是通过现代技术工具, 以特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和保存的, 以便于更好的利用。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子邮件、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商务和超文本链接等, 已成为最常用的技术工具, 是知识系统不断进行知识整理、加工和处理等的重要基础。
3.2.2 Clarify-使知识明晰化
在企业不断发展中, 为了更好的进行知识管理, 必须对知识中隐含的信息进行整理, 让他们清晰化, 才能使他们得到充分利用。
一般情况下, 组织中的信息是由硬数据和软信息两部分组成, 其中, 硬数据是指图表、文字和相关数字等, 软信息是指专业知识、个人爱好、操作技能等。在进行知识系统得到构造时, 必须在不断创建硬数据的时候, 将其中的软知识进行分化和转换。
目前, 使用较多的技术是被称作“Trapper”的技术, 是比较先进的元数据抽取程序, 具有学习和思考等能力, 可以对知识中存在的信息进行专业的推理和分析, 也可以在个人或者团队中进行应用, 从而使隐含的信息变得更好清晰, 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3.2.3 Classify-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为了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查询, 在企业管理中, 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以提高不同知识检索的效率。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运用, 知识整理和分类的工具越来越多, 其中, 超媒体链接技术在企业的知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可以有效的处理较复杂、较大型和内容比较丰富的知识。与此同时, XML系统中的导航功能、查询功能、知识库等, 也是进行知识整理和归类的重要工具, 具有非常灵活的特点, 大大节约知识查询的时间。
3.2.4 Communicate-知识的交流
在企业正常运行中, 不同部门之间、企业和员工之间、团队个成员之间都需要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沟通, 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管理和共享。
一般情况下, 信息交换常用的方法有传真、电话、会议和信件等,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知识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的转变为视频会议、自动文档存储、共享白板等, 大大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
3.2.5 Comprehend-理解知识
在对知识进行理解的过程中, 不同人之间会产生共鸣, 进而认同相关知识。因此, 在知识系统的构成中, 不断交流各种知识, 并不断加深理解, 对一定的知识产生认同感, 是影响知识系统构成的重要因素, 也是实现知识共享的重要保障。
目前, 使用最多的共享工具是超文本链接, 在不同的组织团体之间, 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存在, 即使是不参与相关活动的人, 也可以对其进行学习, 并表达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随着企业发展的长远需求, 基于Web文档的XML, 成为了最新型的知识管理工具, 可以让链接点保持最新状态, 从而实现网络环境下企业员工的知识交流和认同。
3.2.6 Create-知识的再创造
通过上述几个阶段对知识进行的收集、整理和认同等, 不同的知识都会得到创新, 并且,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自己所需的、有价值的知识, 以完成知识的再创造, 最终实现新知识的共享。
因此, 在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 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知识管理方法, 研发新的知识管理工具, 以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四、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关系辨析
4.1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异同
4.1.1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同点
首先,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 信息系统的构成技术主要包括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通信和数据存储等, 知识系统的构成技术与信息系统一样, 因此, 两者的运行和实践应用都需要依靠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知识管理中, 数据流、知识仓库和群件等技术, 是属于较新型的技术发展, 在信息系统中也可以应用, 因此, 在技术手段上,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很大差异。
然后,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在运用网络的基础上运行的。在企业发展中, 知识系统想要对知识进行收集、整理、认同等, 必须通过网络才能在不同部门、不同团队和企业员工之间进行交流, 最终实现知识的共享、传播和再创造等, 使新知识得到最终的共享。而信息系统也是由单机操作向着信息全球化共享发展的, 在网络的依托下, 才能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 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其次,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形成过程是基本相同的, 都是由收集、储存、存储、传播和共享几个部分组成, 通过相应的处理后完成不同的功能。
最后,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都能在企业不断发展中产生相应的价值。在企业正常运行中,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 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并形成不同的知识, 从而为企业制定长远发展计划和发展战略提供可靠依据, 是企业生产不断创新的重要源泉, 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4.1.2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点
首先,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处理和传播的对象不一样。一般情况下, 信息系统收集、处理和传播的对象是与某种事物有关的信息, 可以有效的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为企业发展提供所需的信息。知识系统收集、处理和传播的对象是通过人的大脑来产生的隐含知识, 可以是经验、思想和观点等, 是新知识产生的基础。
然后, 对处理对象进行加工的程度不一样。综上所述内容可知, 信息系统进行加工是通过计算、统计和汇总等进行的表面处理, 而知识系统是通过分析、整理和合成等对知识进行深层的处理, 因此, 知识系统进行的处理要比信息系统进行的加工深度大很多。
其次,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的产品形态不一样。信息系统一般是通过文档、报告和总结性数据等对信息进行展示, 而DSS和ESS等新型信息系统, 具有分析和预测信息数据的工能。知识系统可以通过文档、声音和图形等形态展示知识, 也可以同超链接形式进行知识的输出, 从而发挥不同的作用。
接着,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产品的价值取向不一样。在企业不断发展中, 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有一定的新颖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才能使信息产品获得更多人的注意, 从而产生较高的价值。知识系统的产品一般具有一定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等, 对知识产生的背景非常看重, 从而为新知识产生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度量标准不一样。信息系统是通过企业的软件、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等进行度量, 知识系统是一个不可度量的东西, 没有非常形象的度量标准。因此, 在企业发展中,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是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
4.2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
在相关研究分析中, 不同研究工作人员对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和观点。部分研究工作人员认为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是完全独立的新型系统;部分研究工作人员认为知识系统是信息系统的延伸和拓展。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更多的研究工作人员偏向于后一种看法和观点, 他们认为知识系统和一般的信息系统不一样, 但与信息系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例如:知识系统对信息系统中各种功能的延伸。
上述内容中提到, 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而知识系统是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更深层的加工, 因此, 知识系统的知识收集、整理和加工, 离不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共享。
在信息收集、整理和合成等基础上, 知识系统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知识理解和认同, 最终创作新知识, 实现新知识的共享。因此,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之间既有不同之处, 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在企业不断发展中, 需要正确运用和处理两者的关系, 才能更好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而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社会发展对企业知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现代化建设中, 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广, 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 使知识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完善, 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根据相关研究发现,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 在不同情况下所发挥的作用各不一样。本文就信息与知识的界限进行阐述, 对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进行分析, 以对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关系进行辨析,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机房安全;服务器;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1
The Safe Opera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oftware System
Wang Huifeng
(SANYH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Co.,Ltd,Shenyang110027,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is also increasingly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With the expansion of network applications,business process applications in the network security risks are increasing,the intruder can attack the enterprise intranet,theft or other damage,which are on the corporate use of the network posed a serious security threa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software applications to run management,from hardware management,software,security,fault handl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described.
Keywords:Computer room safety;Server;Database
一、机房安全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为企业信息软件应用系统集中建立一个或多个专用机房,在机房中存放信息软件应用系统的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相关硬件。企业机房应当参照《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进行设计与建设。
企业机房要进行24小时专人执班,保证机房的温度、湿度、供电、防静电、防雷、防火等环境符合要求。人员进出机房要进行登记,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机房工作人员不得利用服务器从事工作以外的事情。
二、硬件设备安全
硬件设备系统是指为保证企业信息软件应用系统安全运行所涉及到的系统硬件设备安全。
(一)硬件范围:主要包括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前置机服务器、磁盘阵列、磁带库、网络防火墙、网络交换机等。(二)对于设计有冗余电源的设备,应当在购置设备时配置N+1冗余电源,减少设备因单电源失效引起的宕机事故的几率。(三)企业信息软件应用系统中提供远程登录的设备如服务器、防火墙、交换机等,密码要由专人持有,密码设置要符合密码复杂性要求,密码要定期修改。(四)系统管理人员要定期对企业信息软件应用系统所有硬件设备进行运行巡检,检查并记录设备有无运行异常及告警信息,巡检过程中要由专人负责监督。
三、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是指企业信息软件应用系统中的服务器设备所处的独立网络环境或企业应用系统数据中心(IDC)网络环境的安全。
(一)网络风险范围:主要包括企业信息软件应用系统的网络安全设备运行情况及其策略管理。(二)在企业信息软件应用系统的独立运行网络或企业数据中心(IDC),各网络间开放最小量访问策略。(三)系统管理人员要定期与安全设备厂商保持联系,及时更新设备厂商发布的安全补丁和升级程序,使安全设备运行在最佳安全状态下。(四)系统管理人员要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建议每周一次),并出具书面检查报告。
四、服务器系统安全管理
企业信息软件应用系统的软件实现都要依托服务器设备来实现。系统安全是指安装在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软件、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的安全。
(一)根据应用软件系统的需求和服务器硬件架构选择安装合适的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应当定期更新操作系统的安全升级补丁。(二)服务器应当安装防病毒软件,系统管理人员要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更新补丁和病毒特征库。系统管理人员要为防病毒软件定制自动病毒扫描策略,定期检查策略的执行情况。(三)服务器应当安装防火墙软件,系统管理人员要定期更新防火墙软件更新补丁。系统管理人员要为防火墙软件配置出入操作系统的防火墙安全防护策略,阻止可疑的不安全防问。
五、应用系统安全管理
(一)对数据库用户进行分类别管理,一类是数据库查询用户,一类是数据库更改用户。数据库更改用户权限应通过DBA管理员监时分配,每次操作后由DBA回收用户权限,下次需要修改数据,向DBA申请权限。(二)禁止任何操作人员手工直接调整数据库业务数据。(三)系统管理人员应该为数据库系统制定备份策略,选择在数据库负荷比较空闲的时间执行备份。(四)应用系统服务器安装了企业信息软件程序,是应用系统的业务处理平台,是用户读取和写入数据的桥梁。应用服务器密码要由专人负责持有,不得转让他人,密码要符合复杂性要求且定期修改。
六、系统数据备份管理
(一)系统管理人员要制定针对数据库、前置机服务平台、应用服务平台的详尽的备份策略。备份策略中应包含文件系统备份,数据库系统在线和离线数据备份、日志备份。应根据应用系统数据的重要程度和应用系统的工作负荷灵活制定数据备份的方式和执行频率。(二)系统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备份策略执行日志,检查备份执行情况。(三)所有备份数据的介质集中保存在异地由专人保管。每次备份介质的交接要填写交接记录表。
七、故障处理流程
在企业信息软件应用系统运行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可以进行分类。
一类为一般性故障,该类故障主要是指应用系统中部分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提供服务、网络访问缓慢或暂时中断等,该类故障不会引起系统数据丢失,不会造成全部用户长时间不能访问应用系统,处理时间相对较短;另一类为灾难性故障,该类故障主要是指系统因极端原因造成了系统宕机、数据丢失、设备损坏等严重事故,该类故障会造成全部用户长时间不能访问应用系统、数据可能会丢失、处理时间相对较长。
参考文献:
按照《配置管理控制程序》进行更改的控制。当设计过程中任一阶段发生变更时,需要由变更申请人提出变更申请,填写《软件需求更改申请表》,由原编写人员通知质量部和其他影响到的组或部门,由软件部相关主管组织对变更申请的内容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才能由原编写人员进行变更。
一、规划变更
(一)前提条件
1.是否具有变更管理计划;
2.变更管理是否包括在项目管理计划中; 3.是否有变更登记册; 4.是否有项目进度计划;
5.项目管理计划和项目进度计划是否获得了批准;
(二)流程
1.项目经理根据客户的意见确认变更需求; 2.项目经理深入了解变更内容和实际意义; 3.项目经理确认变更所需工作量以及相关影响分析; 4.项目经理判断变更的必要性和其他可折中方案; 5.审查变更申请表的标准,并填写变更申请; 6.项目经理准备批准申请的人员表;
(三)成果
1.项目经理生成变更申请表; 2.项目经理记录变更登记表;
3.项目经理发送需要批准申请的人员表。
二、实施和管理变更
(一)前提条件
1.是否具备批准的项目管理计划,以便对变更管理进行有效管理; 2.是否具有批准的变更管理规范文件; 3.是否具有获得批准的变更申请表;
4.客户对变更的内容和日期有充分的认识; 5.项目经理是否更新了变更登记表;
(二)流程
1.组织项目组实施变更; 2.组织客户参与变更;
3.项目部和变更控制委员会监控变更 4.组织专家对变更进行必要的评审;
(三)成果
1.项目经理完成变更登记册; 2.项目经理书面通知变更结果;
3.如有必要,项目经理更新项目管理计划;
三、结束变更
(一)前提条件
1.是否具备项目管理计划;
2.是否具备有批准的项目变更申请; 3.是否具有更新的变更登记册;
(二)流程
1.项目经理提交变更文档并进行项目审计; 2.如有问题,实施问题管理流程; 3.项目经理提交项目变更文档;
(三)成果
1.项目经理将变更文档归档,并提交复印件给管理项目部; 2.项目经理签字后结束变更
四、操作步骤
变更管理流程的实际操作步骤分为六步:
1.提交书面变更请求
2.评审变更请求,批准或者拒绝请求以作进一步分析 3.如果批准,执行分析并提供推荐方案 4.接受或者拒绝推荐方案
5.如果接受,更新项目文档并重新计划 6.将变更的内容通知所有干系人。
五、流程
1.干系人或者委托项目经理鉴别并提交变更请求,填写项目变更申请表。2.完整的变更申请表由项目组授权人员录入项目变更登记表 3.由项目经理或者授权人员评审变更请求,4个可能的结果;
回绝:通知提交者并解释原因,提交者可申诉并在下一次全体例会中评审; 延期:决定评审日期,通知提交者日期,提交者可申诉并在下一次全体例会中评审;
接受并马上分析(如紧急):指派人员分析影响和后果,通知项目组; 接受并由项目组在下一次的例会中评审。
4.所有提交的变更申请在项目组例会中可能有三种评审结果
回绝:通知提交者并解释原因,提交者可申诉到上一层高层,或者上诉由变更控制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为最终结果;
延期:决定评审日期,通知提交者日期;
销售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每个老板都关注的重点。一款好的销售管理系统,能够高效利用商机线索,带来源源不断的效益,防止客户资源流失,全面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越来越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上销售管理软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那么问题来了,你真的了解什么是销售管理系统吗?到底销售管理系统有哪些呢?市场上的销售管理系统哪个好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揭晓答案。
一、什么是销售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名词解释?
销售管理系统是销售管理软件的通俗化名称,是管理客户档案、销售线索、销售活动、业务报告、统计销售业绩的先进工具,适合企业销售部门办公和管理使用,协助销售经理和销售人员快速管理客户、销售和业务的重要数据。主流的销售管理系统品牌和厂商有:SAP、Oracle、智邦国际()等。
销售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客户管理、项目管理、报价管理、客户策略、销售自动化、合同管理、采购管理、产品管理、竞争对手、收款计划、付款计划、售后管理、费用管理、数据导入、报表生成、数据分析、公告发布、短信群发、邮件群发、呼叫中心、系统监控等。
虽然同样都是销售管理系统,但每家厂商产品的功能模块、应用深度、灵活程度、移动支持、费用构成等各不相同,所以选型时一定要亲自试用和多家对比,才能明白哪款销售管理系统性价比高,才能哪款销售管理系统真正适合自己。
二、销售管理系统有哪些?销售管理系统哪个好?
市场上的销售管理系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举不胜举。但销售、客户、业绩等业务数据,是每个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相信企业在销售管理系统选型时,都会充分考虑软件的专业性、易用性和安全性等。所以这里重点介绍几款销售管理系统品牌排行靠前的产品,每款都经过10年以上、几百万用户的市场检验。当你了解完这些,再看其他同类产品,就会发现理解起来毫无压力。
1、SAP Hybris Sales Cloud
SAP Hybris Sales Cloud能够为销售人员提供所需的洞察,助其与客户开展有意义的销售对话,并采取正确的行动。此外,销售人员还能访问客户信息,使用实时分析功能和社交销售软件,了解客户所处的行业和面临的独特挑战。该系统提供CRM移动解决方案、实时报告和分析、客户和销售机会管理,以及协作与社交销售。
2、Oracle销售云
客户已经改变,企业销售方式也要相应地改变。Oracle销售云帮助企业拓展销售管道,通过简单便捷的工具、移动化的生产力、基于丰富洞察的协作式销售和积极的管道建设,增加销量和提高效率,并帮销售代表随时随处开展销售工作。该销售管理系统提供移动销售队伍自动化、销售绩效、销售分析和预测、社交协作等功能。
3、Infor 分销(Distribution)软件
Infor分销(Distribution)软件建立一个由合适工具组成的武库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并帮助企业做出更好更快的决定。该销售管理系统的仓库管理,让企业更好地管理仓库工作流;订单输入能够自动化企业采购和简化工作流程;库存控制可以改进仓库管理,以实现更高的绩效;批发和分销帮助企业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服务管理实现了整个客户生命周期管理。
4、Sage X3销售管理
Sage X3销售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快速轻松地访问与产品、价目表、折扣和承运人相关的信息。企业可以签发客户报价,下订单,传递订单确认函,管理合同,查看并分配库存中的货物,以及在开票前管理货物的调度和寄售。主要功能包括:产品配置器、选项和变量,价格和折扣,销售佣金,报价、合同和未结订单,多级信用检查和订单录入,订单备货、发货、包装和装运,客户退货,开票和催款,存货查询和分配等。
5、智邦国际销售管理系统
智邦国际销售管理系统,根据销售型企业特点和管理需求研发,集成营销管理、商机线索、客户资源、销售跟进、销售报表、库存管理、售后服务、产品管理、发货物流、财务核算、人资管理、团队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功能。系统包含了CRM全部功能,全面整合销售资源及关联业务,打造客户集成化、销售自动化、流程可视化、业务一体化的高效管理体系,支持在PC端、手机端、平板端上使用,可与ERP无缝对接,帮助销售型、贸易型、自产型、代理型、批发型、零售型企业快速缩短销售周期,获取更多销量和利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县**医院信息系统资产管理,保证信息系统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其使用效率,根据**县**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信息系统资产包括硬件资产和软件资产,硬件资产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计算机设备、数据库等,软件资产包括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开发工具和实用程序等。
第三条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信息科。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县**医院信息系统资产管理实行二级管理原则。
一级管理:信息科负责**县**医院的信息系统相关的硬件资产和软件资产的管理,是其责任部门; 二级管理:在信息科监督、指导下,个人使用的计算机设备由本人负责管理,对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完整负责,是其责任人。
第三章信息系统资产的验收、登记及领用 第五条
**县**医院的信息系统相关资产购进后,按规定程序办理验收、登记、领用手续。
验收。按归口原则由信息科组织专人办理验收手续。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核对发票所列项目、数量、价格与实物是否一致,实物是否完好无损。
登记。验收合格后,信息科的资产管理员对资产进行分类编号,明细登记(编号、录入)每项信息系统资产的资料(包括台账编号、实物编号、资产名称、购置时间、数量、购置价格、存放地点、供应商、保修期、购置人、验收人、使用部门、使用人等)。
领用。办理验收、登记后,由**县**医院总体资产管理部门安排信息系统资产的领用,并办理有关领用手续。
第四章信息系统资产的使用、维护 第六条
信息科应定期对信息系统资产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信息系统资产处于良好状态,充分发挥其效能。信息系统资产使用期间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运维人员应立即通知信息科负责人,及时组织维修。重要或大宗信息系统资产由信息科安排维保单位定期进行修理。
第七条
所有信息系统资产因公用或维修搬出办公楼必须进行出库登记。
第五章信息系统资产的实物台账管理
第八条
信息科负责建立健全信息系统资产实物台账。信息系统资产管理员具体负责对资产入库、处置、清查盘点、报废等的台账记录和管理。
第九条
实物台账登记的基本要求:
(一)
按信息系统资产类别和编号进行明细登记。
(二)信息系统资产购建后,按规定程序办理验收入库、登记领用手续,同时进行分类登记。
(三)信息系统资产责任人变动,资产管理员必须及时进行台账登记。
第六章附则 第十条
继20世纪6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Gordon B.Davis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MIS学科的Ph.D学位课程后,许多大学纷纷成立了MIS学科,开设了相关专业,从事MIS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是介于管理科学、数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是MIS的三要素,也是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目前,全国各高校的许多专业都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因为专业背景不同,开设课程的面向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1]。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学生,不仅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功能和结构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作为信管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系统分析员的主要课程之一。[2]该系统虽然最终是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呈现的,但却不能像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那样,由教师完成问题的分析、处理算法的设计等;也不能像软件工程的实验教学那样,仅重视单纯技术而忽视管理学科知识。因此,设计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一直是困扰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3]。
1 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职业目标是系统分析员和企业信息管理师。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和建设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具有如下特点[4]:
1.1 综合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应用数学、管理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等相关知识。因此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这个要求也是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1.2 实践性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还要通过实践掌握信息系统建模的全程,通过实践而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
2 信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现状
2.1 过分偏重管理,等同于一般管理类专业要求
授课内容没有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区别对待。课程教学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或信息学知识,对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不够突出,只介绍的MIS系统开发的常用方法以及如何组织系统开发,具体的系统开发技术和实现细节涉及不足,也没有专业的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这样实验教学过程中势必只注重演示型的实验,学生缺乏真正的动手能力。
2.2 只重技术,忽略管理特征
由于学生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加上许多前导的计算机类课程,使学生对于本门课程产生误解,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就等同于综合的程序开发课程,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方面,对管理思想、理论比较弱化,实验教学变成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5]。实际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应在管理思想、理论的支配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将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理论相结合起来,既要偏工又要偏管。
3 实验内容的具体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应该在学生学完了管理类课程(比如管理学、会计学、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管理等)和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2000、程序开发语言java、c++、c#、asp.net等等),掌握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开发系统的技术后开设的,是前面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
3.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实验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应当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确定实验内容。根据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的主要知识单元有:
知识单元一: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该部分的实践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者到社会中调查、分析各种信息系统,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这可以与管理生产认识实习相结合。
知识单元二: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建设和维护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开发工具的使用。在实践环节中应使学生加深前面学的技术的了解。
知识单元三: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组织中常用的各种信息系统,熟悉其功能和组成,比如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等。
知识单元四: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运行管理)。
前面三个知识单元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组成一个整体,目的是为了最后实现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知识单元四)。因此,第四部分是实验环节的重点,其他三个知识单元是贯穿于知识单元四的实现过程中。
3.2“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和两个阶段。第一,是认知层次,通过演示操作和流程观察及案例分析了解有关应用理论,让学生感性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第二,是应用层次,通过典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模拟操作应用,构建学生的应用能力;第三,是开发层次,通过开设专门的《信息系统开发》课程及其课程设计,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开发能力的培养。一个阶段是随着教学进展的基础实验,另一个阶段是课程设计,实现一个真正的MIS系统。
3.2.1 基础实验
课程实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相匹配,即: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应该与理论教学的进度一致[6]。因此应该伴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开展基础实验,目的是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这里采用“同个系统贯穿始终”的实验方法,在开始做实验时,学生就将系统确定下来,将这一个系统的开发过程贯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然选做的系统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如学生补考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运动会成绩统计系统等等。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进展完成课题的系统分析和设计任务,所有图表都要用VISIO2003工具绘制完成。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基础实验(表1)。
3.2.2 课程设计实验
因为在开始基础实验前就进行了选题,每完成一个基础实验的同时,也就完成了课程设计涉及的相关部分。因此,课程设计实验主要根据前面的基础实验,进行系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也就是系统实施部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系统开发工具。实验的内容决定了实验室的配备,课程设计环节应该具有以下实验配备[7]。
硬件:实验室中,应配备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web应用服务器和一定数量的学生用机。将他们已TCP/IP协议互连成局域网,每台机器可连接到Internet。
软件:数据库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SQL2000 Server数据库。web应用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IIS等服务组件。学生机上安装Visual Studio.NET等必要开发工具和一些模拟教学系统,比如ERP系统等。
4 结语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这里设计的实践教学,真正使学生明确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总体规划方法,掌握了研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研制方法和开发工具,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了系统分析员的基本素质,能够较快适用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严京滨,于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9):72-74.
[2]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蔡淑琴,石双元,汤云飞,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84-86.
[4]王晓煜,王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21-222.
[5]吕永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7):108-110.
[6]郭零兵,余晓东.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1):111-113.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防御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7-008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如B超、全自动生化仪、CT等。它对强化医院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院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临床工作站出现了计算机故障,就可能导致延误病人治疗的情况,出现大量的计算机故障,就可能造成整个医疗工作站瘫痪,从而演变成重大事故,所以计算机管理与维护工作就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计算机管理与维护是围绕着计算机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所实施的软硬件设备管理、进程管理、安全性管理和相关人员行为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而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用户主要是通过软件与计算机进行交流。本文着重分析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1计算机的组成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通常包含两个组成部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主机、外设和显示器,主机包括CPU、主板、硬盘等部件,外设主要指键盘、鼠标和音箱等,显示器主要包括传统的平面显示器和近年流行的液晶显示器;而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是指我们平时使用的应用程序。
2软件系统易出现的故障
2.1软件与系统不兼容引起的故障
当软件的版本与运行环境的配置不兼容时,造成不能运行、系统死机、某些文件被改动和丢失等等。另外,就是操作系统和软件的不兼容,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新安装的操作系统中,软件运行后在操作中经常出现非法操作的提示,程序卡死无响应等,然后强行关闭软件,造成数据的丢失。此外,两种或多种软件和程序的运行环境、存取区域、工作地址等发生冲突,也会造成系统工作混乱、文件丢失等故障。
2.2用户操作方面引起的故障
用户操作方面的故障,是指用户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用户的主观行为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计算机运行故障。例如,命令误操作和软件程序运行误操作,执行了不该使用的命令,选择了不该使用的操作,运行了某些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不正确或不兼容的诊断程序、磁盘操作程序、性能测试程序等而使文件丢失、磁盘格式化等等。
2.3黑客或者病毒引起的故障
(1)漏洞。任何软件都有可能存在漏洞和缺陷。漏洞则是黑客、病毒及非法用户进行非授权访问,窃取机密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首要途径。漏洞包括软件漏洞、协议漏洞和缓冲区溢出。通过漏洞可以获得超级用户的权限或者给系统造成不稳定。
(2)黑客攻击。黑客攻击包括口令攻击、漏洞攻击、拒绝服务和木马等。黑客攻击常常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黑客攻击主要是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窃取、截获、破译各种重要机密信息。
(3)病毒攻击。病毒具有潜伏性、隐蔽性、传播性和破坏性特征,随着用户计算机间移动存储介质或网络方式的信息传播,而快速地自我复制。并通过一定时间的潜伏后,以特定的方式激活,造成对用户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致命性破坏。病毒攻击主要包括木马攻击、后门攻击、远程溢出攻击、浏览器攻击、僵尸网络攻击等。
2.4不正确的系统配置引起的故障
系统配置故障分为3种类型,即系统启动基本CMOS芯片配置、系统引导过程配置及系统命令配置,如果这些配置的参数和设置不正确,或者没有设置,电脑也可能会不工作和出现操作故障。计算机的软故障一般可以恢复,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有的软件故障也可以转化为硬件故障。
3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和管理
3.1创建合理的软件运行环境
根据用户实际的容量和格式需要进行硬盘分区,选择最适合计算机及应用需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并分门别类地将各类软件安装在不同的磁盘内,将不同用途的数据合理选择分区和目录结构进行存储,以便提高机器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加大磁盘空间利用率,减少系统管理与维护的工作量。
3.2常用的软件管理
(1)不要随便删除或修改软件,特别是对于系统的一些应用程序,更要防止误删或借删。在存放重要数据的移动介质上贴上写保护、坚持定期做系统备份,对硬盘上的重要数据也应用移动介质备份保护。
(2)在注册表编辑器中通过对注册表的手工编辑,可更加灵活多样地实现诸如隐藏驱动器图标和控制面板等相关功能单元,防止未经许可的修改与操作所造成的系统崩溃;经常性地下载并安装系统补丁程序,加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不要非法复制和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第一次运行新软件前,应检查这个软件是否有病毒,对不能确定来源的文件一定要进行扫描。
3.3加强安全保护
3.3.1做好病毒防御措施
防御病毒首先要加强计算机内部使用人员的教育,养成良好的安全上网习惯和安全意识,不得随便下载和使用来历不明的计算机软件和文件,选择安装杀毒软件、后门及木马检测和清除软件,以及防火墙软件,在局域网中使用网络版杀毒软件。
3.3.2用户权限的设置
计算机采用口令来控制授权访问,首先口令必须符合复杂口令规则,定期更换口令。不同的人员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我们需要对系统的所有资源进行权限控制,权限控制的目标就是对应用系统的所有对象资源和数据资源进行权限控制,比如应用系统的功能菜单、各个界面的按钮、数据显示的列及各种行级数据进行权限的操控。
3.3.3做好黑客防御
首先要加强系统本身的防御能力,完善防护设备,如防火墙构成了系统对外防御的第一道防线。防火墙作为网络的第一道防线并不能完全保护内部网络,必须结合其他措施才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水平。在防火墙之后是基于网络主机的操作系统安全和物理安全措施。按照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主机系统的物
理安全、操作系统的内核安全、系统服务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和文件系统安全;同时主机安全检查和漏洞修补以及系统备份安全作为辅助安全措施。堵住系统漏洞要比与安全相关的其它任何策略更有助于确保网络安全。及时地安装补丁程序是很好的维护网络安全的方法。对于系统本身的漏洞,可以安装软件补丁。
3.3.4数据库备份
每一个数据库都应在创建之后卸出,从而提供一个装入基点。在此之后按排定的时间周期表卸出。除了按计划周期卸出数据库之外,还需在每次运行没有日志的操作后卸出数据库。
(1)每次强制地运行了DUMP TRAN WlTH NO-LOG(因为数据库的磁盘空溢出)。
(2)每次用Sp_dboption允许select into/bulkcopy做快速拷贝,或用SELECT INTO命令创建一个永久性的表,或使用了WRITETEXT命令。
卸出数据库的命令为:
DUMP DATABASEdatabase_name
TO dump_device
Database_name是要卸出的数据库名称,dump_device是卸
出设备的名称,用系统过程Sp_helpdevice可以获得设备的信息。
以下的命令可以用来卸出数据库my_db:
DUMP DATABASE my_db
TO db_bk_dev
3.4掌握一些常用操作
(1)在软件方面最多的莫过于操作系统问题,只要是软件上的故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装系统。只要把系统装好了,摆在面前的就又是一台崭新的电脑。
(2)为了使用中更方便快捷,可以学会用ghost软件备份,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只要用ghost软件花上几分钟就能恢复好。有些电脑本身有硬盘保护系统的功能,使操作系统的安装和维护不会很费力。
(3)Windows操作系统包含了多种疑难解答和维护工具来帮助您诊断和修复各类问题,我们应学会在计算机出现问题时利用这些工具对计算机进行维护。
4结束语
总之,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对于不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计算机维护人员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经验,以确保医疗设备的可靠运行和数据安全,保障临床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 昂.浅谈计算机的管理与维护[J].技术与市场,2010(4)
2 高月秋.浅谈计算机数据库的维护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9)
3 袁 毅.浅谈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与维护[J].企业导报,2010(5)
Discusses the Computer Software System’s Maintenance and the Management
Zhang Yidong, Su Binneng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d briefly computer’s composition, and aims at the breakdown which the computer software system easy to appear, proposed that the maintenance and the management measure, supply the reference.
【软件系统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金蝶管理系统软件03-29
档案管理系统软件05-04
软件外包管理系统12-08
软件学院机房管理系统05-01
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03-15
软件工程--图书管理系统--个人总结10-05
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软件系统开发说明05-07
软件系统总结11-29
软件系统基础知识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