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植物学课件(共7篇)
植物的胚胎培养和离体授粉
第1节
胚胎培养
对无菌分离出的成熟胚或未成熟胚进行体外培养,以获得发育正常的植株的技术.成熟胚:具有完整的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等.未成熟胚:子叶形胚前各发育期的胚.广义:胚培养还可包括胚珠和子房培养以及胚乳培养等 成熟胚培养
1.1培养基
成熟胚在简单的培养基上就可培养,一般由大量元素的无机盐和蔗糖组成。
1.2 培养方法: 成熟种子
表面消毒
在超净台中解剖种子
取出胚种植在培养基上
在常规条件下培养幼胚培养
幼胚在胚珠中是异养的,因此需要通过培养基提供各类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
2.1幼胚的培养方法 取材
幼胚剥离 接种培养
2.2影响幼胚培养的因素
1)胚胎的发育时期
双子叶植物合子胚的发育过程: 原球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形胚和成熟胚等4个阶段.(1)双子叶植物
一般心形期以后的双子叶胚比较容易培养。胚龄越小越难培养。(2)单子叶胚
一般受精后8d左右,长度在0.5mm以上的禾谷类胚在离体培养时较易成活。越小越难。
采用Monnier(1976,1978)建立的双培养基培养方法可培养50~60微米长的早期球形胚.2.2 培养基
比成熟胚要求高.常用Nitsch,MS,1/2MS等,禾谷类还常用N6,B5等.(1)无机盐 : 成分较复杂,含多种微量元素。
(2)碳水化合物: 蔗糖是多数植物最好的碳源,也有渗透调节作用.蔗糖浓度一般高于成熟胚.(3)维生素: 发育初期的幼胚必需加入某些维生素.常用:硫胺素、生物素等.(4)氨基酸 :对不同植物和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胚,各种氨基酸的效果不同.(5)植物生长物质: 低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或激动素对某些植物幼胚生长有益处.不同植物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胚要求不同。
(6)天然附加物 :幼胚培养基中常添加一些植物的胚乳.2.3 培养条件
温度:
大多数植物胚胎培养的温度为25~30 0C,但不同植物要求不同。
光照:
幼胚培养初期一般在弱光或黑暗条件下培养。也因植物而异.pH:
不同植物和不同时期的幼胚对pH 的要求不同.气体成分(二氧化碳;氧气等):
对幼胚培养也有影响。
2.4培养过程:
双子叶植物(球形胚晚期以及更大的荠菜胚)的培养: 消过毒的荠菜蒴果放在几滴无菌培养基中 用镊子将蒴果外壁的两半撑开,露出胚珠 解剖镜下可见胚珠中绿色的鱼雷形或更幼龄胚
由胎座上取下一个胚珠,放在凹玻片中(内有一滴培养基)
用锋利的有柄刀片将胚珠纵切成两半 留下有胚的一半,仔细剔除胚珠组织 取出联着胚柄的完整胚
(较老胚在胚珠上无胚的一侧切一小口,用钝头解剖针轻压珠被把完整的胚挤出到周围的液体中)接种到Monnier(1976)培养基上 幼胚发育到鱼雷形阶段
转移到降低了蔗糖浓度(2~3%)的同样培养基上 发育成熟植株 植物胚胎培养的应用
3.1 远源杂交中克服杂种不育(胚胎拯救)
挽救杂种胚以产生稀有杂种.如:普通大麦和球茎大麦;柑橘类合子胚培养等。
3.2促进无生活力或生活力低下的种子萌发
如:野生食用芭蕉(M.balbisiana);早熟桃和樱桃;椰子(Makapuno)等.3.3 缩短育种周期
克服种子休眠;生活力快速鉴定; GA
3.4单倍体的产生
如大麦球茎大麦;小麦玉米:胚胎发育早期父本染色体被排除,形成单倍体胚,生长相当缓慢。
必须把胚剥离出来进行培养,才能得到单倍体植株。
3.5 植物种质保存
幼胚具备超低温保存要求细胞原生质浓、无液泡化、细胞壁较薄等有利条件,因此用幼胚进行超低温种质保存效果较好.3.6 理论研究
第2节 胚珠和子房培养 胚珠培养(ovule culture)
包括授粉和未授粉胚珠的培养
1)培养方法:
授粉时间合适的子房 表面消毒
无菌剥出胚珠(一般带胎座)培养 2)培养基
应用较多的有MS、White, Nitsch N6等.根据胚珠发育时期的不同、是否带胎座及不同植物种类,需要加不同的植物生长物质。
有的还要再加一些天然提取物.蔗糖浓度5%左右。
3)影响胚珠培养的因素
(1)发育时期
球形胚或更后期的胚珠,较易培养;培养基较简单.(2)有机成分
培养基中添加胚乳往往有利
不同植物对不同种类的激素反应不同.(3)胎座组织
胎座组织的存在一般对胚珠中胚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子房培养
包括授粉或未授粉子房的离体培养.2.1 培养基
MS、Nitsch、White等培养基的无机盐,加入适当的有机成分和植物生长物质.有时也可加一些复杂的天然提取物.2.2 外植体
受精子房:授粉后一定时间摘取花蕾,除去花萼、花冠和雄蕊,进行表面消毒,接种。
未受精子房:在开花前1~5d摘取花蕾,其它同上。2.3 子房培养物的细胞倍性
n,2n,3n 未传粉子房和胚珠培养产生单倍体
影响离体子房和胚珠产生单倍体的主要因素:
3.1 供体植物的基因型和子房的发育阶段
不同植物及不同品系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的频率有明显差异
选择处于合适的胚囊发育阶段的子房或胚珠
3.2 培养基成分
需将植物生长物质调到合适浓度,使其既可诱导孤雌生殖,又不至于使体细胞增殖愈伤组织。(例:MCPA)
向日葵中,不同的蔗糖浓度引起不同的反应
3.3 培养条件
冷冻预处理或较高温度预培养
光照
第3节 离体授粉(试管受精)
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离体的未受精雌蕊或胚珠和花粉,使花粉萌发产生的花粉管进入胚珠,完成受精过程而获得有生活力种子的技术。离体授粉的基本技术过程
1.1 亲本选择
1)收集花粉
2)选取雌蕊或胚珠 1.2 离体授粉受精 影响离体授粉成功的因素
2.1 发育时期
母本:子房或胚珠;父本:成熟花粉 2.2培养基成分
培养基的组成对离体授粉的成功与否、结实率的高低和籽粒的发育都有重要影响。
2.3培养温度
最好接近于该种植物在自然界进行受精并形成种子时的温度。2.4 材料消毒
2.5 母体组织的保留
2.6 授粉方式 离体授粉技术在杂交育种上的应用
3.1 克服植物远源杂交不亲和性
3.2 克服自交不亲和性
3.3 诱导孤雌生殖
Hess等(1974):
母本:锦花沟酸浆(Mimulus luteus)雌蕊除去子房壁,暴露胚珠
父本:蓝猪耳(Torenia fournieri)花粉
结果:在1%的胚珠中获得锦花沟酸浆单倍体植株 操作实例
4.1 小麦雌蕊的离体授粉和受精(叶树茂等,1980)
(1)材料的选择和培养: 材料为丰产3号、昌潍
15、白粒高、阿勃、蓝粒小偃等。
于清晨将开花前2d的母本麦穗带有1~2片叶的茎秆取下,用70%酒精表面消毒后再用0.1%升汞浸泡3~5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3次后再用紫外光照射20min。在无菌条件下去雄并套袋,在光照条件下保持2d。花粉取自即将开花而花药尚未吐露的父本的麦穗,用紫外灯照射30min。
接种时在无菌条件下将母本麦穗的每朵小花的外颖剥除只留下一片内颖,然后将雌蕊接种在培养基上。再将无菌花粉直接散落在雌蕊的柱头上。
培养基为MS培养基+5%蔗糖+0.8%琼脂。pH5.8。室温培养,光照12~14h。
(2)籽粒形成: 雌蕊授粉后3d即能看到子房显著增大。授粉后6~10d籽粒的发育能达到正常成熟麦粒体积的1/2~2/3。20d后发育的籽粒逐渐变为黄色。在MS培养基上经35~40d发育的籽粒可以达到黄熟,最高结实率达97.5%。
4.2 玉米子房试管受精(邵启全等,1977;Hess et al.,1974)母本材料:京黄113、八趟白、获白、栖白自交系A619等。父本材料:chase自交系、紫胚、紫玉米等。母本材料的果穗在抽丝前进行套袋隔离,待抽丝后3~5d将果穗取下,用消毒过的剪刀将果穗上的花丝剪去,每个子房上只留0.5~1.5cm长的花丝。选择果穗中下部的子房,花丝向上接种于培养基上。
花粉取自刚开花、花药外露但尚未散粉的玉米雄花穗,经紫外光照射30min花药裂开,在无菌条件下将花粉均匀地撒在花丝和子房上进行培养。
培养基为RM或土豆培养基。pH5.6。在室温或25~30oC条件下培养。
授粉后4d子房显著膨大。授粉后10d统计受精率,不同品种、不同培养基变化幅度从3%至85%。果穗中下部子房结实率达4.6%。果穗顶部的子房离体受精的结实率为0.8%。
第4节 胚乳培养
研究胚乳组织的功能、胚乳与胚的关系、胚乳的生长发育及形态建成的潜力等;
研究胚乳细胞是否同其它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
探讨通过胚乳培养改良三倍体育种技术的可能性;
利用离体胚乳和胚培养的方法,进一步的研究和逐步解决在远源杂交中,由于杂种胚乳的败育或胚同胚乳的不亲和性而育种失败的问题.研究胚乳细胞合成某些物质——如蛋白质、糖、脂肪、生物碱和甙等成分的生理生化机制,以期为人工模拟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一般过程
1.1 材料的选择和外植体的分离
处于生长旺盛阶段的胚乳,是培养取材的最合适时期。但许多双子叶植物的成熟胚乳细胞具有分裂的潜力.双子叶植物中,胚乳生长旺盛阶段的胚乳应具备如下特点,可参考:胚分化已完成,(核型的)胚乳已形成细胞组织.且充分生长,几乎达到成熟时的大小,外观为半透明的固体,且富有弹性.禾谷类成熟的胚乳不适于培养,只有较幼嫩的胚乳才能增殖愈伤组织。
几种单子叶植物胚乳合适的取材时期:
植物
传粉后天数
水稻
4~7
玉米
8~11
小麦
8~11
大麦
要严格区分胚乳和其它组织.接种时要小心地割去胚乳四周的组织和分离除去幼胚。
1.2 愈伤组织的诱导
除少数寄生植物可直接由胚乳外植体产生器官或胚状体以外,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胚乳,无论是幼嫩的还是成熟的, 均需通过愈伤组织阶段.1)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MS, White, LS和MT等多种.植物生长物质:类别、浓度、比例差别很大。
一些植物的提取液对培养胚乳有促进作用.PH也因物种不同而异。2)培养条件:
胚乳愈伤组织生长的最适温度多在25oC左右。对光照的要求因植物不同而异。
3)愈伤组织诱导过程: 胚乳外植体 接种
6~10天后
外观膨大而光滑,同时,表面或切口附近形成乳白色的隆突,且不断增多.
愈伤组织.
转入新的培养基诱导分化
4)胚乳愈伤组织的细胞染色体检查方法:
生长旺盛的新鲜愈伤组织块
0.2~0.5%秋水仙碱或对二氯代苯饱和水溶液浸泡处理4~8小时
流水冲洗5~10分钟,
卡诺氏液或FAA固定,
醋酸洋红、改良卡宝品红或孚尔根液染色
压片镜检.1.3 诱导分化器官和植株
1)愈伤组织的选择
应长势良好.通常是在继代繁殖的愈伤组织块上新增殖的愈伤组织块.2)分化苗芽的培养基
胚乳植株可来源于苗芽和胚状体两条途径。需调整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浓度、比例。
接种方式对于某些芽的分化和分布有影响。3)诱导胚乳芽生根
一些植物的胚乳植株可直接由胚状体或芽形成;有的则需诱导芽生根.柑橘和檀香的胚乳培养中,三倍体植株通过体细胞胚发生起源。
例:柑橘属植物培养:王大元等(1978)
培养基: MS +2,4-D 2mg/L +6-BA 5mg/L + CH 1000mg/L
外植体:幼龄胚乳愈伤组织 继代培养:
愈伤组织MS + 1mg/L的GA3 少量胚发育到球形期止
培养基盐浓度加倍,GA3浓度提高到15mg/L 胚状体小植株。
1.4 胚乳植株染色体数目检查
植物体内的和培养的胚乳细胞中常出现高度的多倍化和各种不规则的有丝分裂现象。
方法:
取植株根尖或幼叶,用检查愈伤组织细胞倍性的方法处理、固定.用1NHCl在600C下水解8~10分钟(也可用酶解法);染色、压片镜检和计数.2操作实例:大麦的胚乳培养
1)材料:普通大麦早熟品种
开花后4~5d和7~12d的幼穗消毒解剖镜下小心剥去外部组织和幼胚胚乳接种
2)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1)MS+ 2,4-D 1mg/L+ CH 500mg/L;(2)MS+NAA 0.2mg/L+CH 500mg/L;(3)MS+NAA 0.2mg/L+KT 0.5mg/L.都加入6%的蔗糖,0.8%琼脂, pH5.6, 高压灭菌.日温280 C,夜温160 C左右,白天光强约2000lx.3)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植株的分化
受精后4~5d的胚乳,在上述三种培养基上均未形成愈伤组织;10~12d的在(1)号培养基上形成了愈伤组织,而在(2)号和(3)号培养基上同样没有反应.将(1)号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转移到(3)号培养基上,部分(约10%)愈伤组织块转绿,同时分化出具根、茎、叶的完整植株.不过植株中有绿的、白的及两色镶嵌的。
4)植株倍性检查
【名师箴言】
波利亚教我们学数学
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对所学习的材料感兴趣并且在学习活动中找到乐趣.
解题者必须了解他的思路,运动员必须了解他的体质,就像骑马师必须了解他的马一样.
在还没有吃透问题前就把时间花上去,那是不聪明的. 所以首要的和最明显要做的事就是要先理解问题,弄清它的意义和它的意图.
解题就像建造一所房子,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材料. 但光是收集材料也还不够,一堆石头毕竟还不是房子. 要构筑房子,我们还必须把收集到的各个部分组织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一些解题原则:能少做的就不要多做. 尽可能离问题近些. 决不要做违反你的感觉的事,但也应当不带任何成见地去查看清楚那些支持或反对你的计划的种种理由. 困难少的应先于困难多的;较熟悉的应先于不怎么熟悉的;主要部分应先于其他部分;较近的部分应先于较远的部分.
6.1 发展仍有较大差距
无论是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看,还是从自身的建设水平看,职业教育发展仍然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结构不合理、人才规模不足和内涵建设滞后等方面。见表6-1,图6-1、6-2、6-3、6-4。
6.2 体系建设不完善
全省职业教育资源分散,专业设置重复率高,集约化程度较低,中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实现贯通,协调发展能力不足。见表6-2。
6.3 体制机制不活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充满生机活力的学校管理制度尚未形成。见表6-3。
6.4 统筹保障不够
一、时间概念
1.最早的原始刻划艺术品。
2.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
3.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
4.早期的刻划符号与原始文字。
二、重点概念
1.彩陶,主要考察彩陶的定义,一般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
2.黑陶,黑陶的定义及代表文化,常常会以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等形式考查。
3.岩画,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除了彩陶装饰,岩画是最重要的,对岩画的定义、分布范围、典型代表、艺术特色等内容均需牢记,除了会以填空、选择、等小分值题目考查外,还会以名词解释、简答等形式考查。
三、难点分析
1.关于美术起源的认识。美术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至今没有在学术界获得一致认识,人们普遍认为美术的起源伴随着猿人的进化、工具的制作及思维的发展而产生,其中劳动的作用不可替代。对此,要了解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关于美术起源的理论,并对这些理论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涉及到此问题时,一般会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
2.彩陶文化的分类。新石器时代比较发达的彩陶文化有位于陕西、山西的仰韶文化、甘青一代的马家窑文化。其中仰韶文化又分为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又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类型。对于上述每个类型彩陶的造型、纹饰要重点掌握,考试中出现名词解释、简答等题目的概率很大。
3.岩画的时空分布及艺术特点。中国的岩画分布范围广,各地的题材风格并不一致,因此要注意区分南北方岩画的题材风格方面的`差别。
四、小结
作为中国美术的起始阶段,史前时期的美术种类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后世不可相提并论,特别是在关注绘画与雕塑的传统美术史观的支配下,本章内容不是考查重点,特别是在论述题中考查本章知识点的可能性极小,但是随着对史前美术的重视,越来越多地院校在出题时开始向本章倾斜,题型一般是名词解释、简答,当然填空、选择等题型历年都会出现。
思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石器类型有 、 、 、 、 。
2.目前仅知的最早的原始刻纹艺术品是分别发现于 遗址的 和 遗址的 。
3.仰韶文化彩陶因时间、地域差异而被分成两个不同的类型,分别是 和 。
4.马家窑文化彩陶分为先后连续的三种类型: 、 和 。
5.黑陶中的 品种艺术成就最高。
6.我国史前时期的地画遗迹仅发现一例,系1982年10月在甘肃秦安 遗址,属于 文化晚期。
7. 文化以轮制技术制成的蛋壳黑陶因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
8.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流行地面及 建筑。
9.1983年在辽宁牛河梁发现了 文化女神庙遗址。
10.西安半坡出土的 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的杰出代表。
二、选择题
1.半坡类型彩陶中最有特色的装饰图案是( )。
A.花卉纹 B.蛙纹 C.鱼纹 D.鸟纹
2.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 )是马家窑文化彩陶中的一件杰作。
A.舞蹈纹彩陶盆 B.颧鱼石斧图彩陶瓮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3.日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陶器距今( )年左右。
A.8000 B.0 C.15000 D.10000
4.( )遗址出土的木胎圈足漆碗,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漆器工艺品。
A.仰韶 B.大汶口 C.河姆渡 D.丁公
5.比较明确的原始文字出现在( )时期。
A.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红山文化
6.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的( )除有较精良的工具外,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装饰品。
A.峙峙人 B.北京人 C.丁村人 D.山顶洞人
7.红山文化发现的泥塑( )表现了对祖先的崇拜或寄托对大地母神、农业丰收、万物生育的虔诚祝福。
A.少女头像 B.女神像 C.动物 D.神人面具
8.动物形象的陶塑中,陕西华县太平庄庙底沟类型晚期墓出土的( )具有代表意义。
A.陶狗 B.陶鸮鼎 C.陶龟 D.陶猪
9.( )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A.农业 B.火 C.家畜饲养 D.陶器
10.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 )彩陶缸,图像简洁醒目,反映了氏族兼并的重大历史事件。
A.三鱼纹 B.鸮形 C.鹳鱼石斧图 D.人头形
三、判断题
1.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是在陶器烧成后再于器表施彩绘的陶器。( )
2.红山文化的“C”形玉雕龙是我国最早的玉龙形象。( )
3.仰韶文化出土的原始漆器,说明我国髹漆工艺源于新石器时代。( )
4.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是庙底沟类型彩陶艺术的杰作。( )
5.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除了彩陶装饰纹样以外,还有壁画、地画等类型。其中,1982年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的壁画残块是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遗迹。(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手斧、球状器 2.山西峙峪遗址、刻纹兽骨、河北兴隆洼遗址、鹿角 3.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 4.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5.蛋壳陶 6.大地湾、仰韶 7.山东龙山 8.干栏式 9.红山文化 10.人面鱼纹彩陶盆
二、选择题
1.C 2.A 3.D 4.C 5.A 6.D 7.B 8.B 9.D 10.C
三、判断题
1.×
解析:彩陶是先描绘图案后入窑烧制。
2.√
3.×
解析:河姆渡文化出土的漆器是我国最早的漆器实物。
4.×
解析: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杰作。
5.×
解析: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遗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道德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本质
(一)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则和规范。
(二)本质
1.阶级性: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2.实践性:与社会经济的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
3.广泛的社会性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
【例题·多选题】(2008年)会计职业道德的本质主要包括()。
A.阶级性B.继承性C.实践性D.社会性
《正确答案》ACD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1.萌芽:“会计”一词起源于我国西周时期。
2.形成与发展
1984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1996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2000
l999年10月31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首次
3.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重要因素:
①历史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独立会计职业的出现
②实践基础:会计职业活动
(2)具体影响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会计的职能作用。
会计职业关系是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在从事会计职业活动中与本单位内外部
2011年)首次将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列入法律条款的是()
年国务院颁布的《会计人员职业试行条例》B.1984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
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修订的《会计法》 D.1985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首次将遵守职业道德列入法律条款的文件。l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首次将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的要求,写进《会计法》。
【例题·多选题】(2010年)会计职业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体影响因素有()。
A.经济发展水平B.会计的职能作用C.会计职业关系D.会计职业规范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因素。选项ABC当选。
【例题·判断题】(2008年)会计职业活动是会计职业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Edited by T L.Page 1of
5《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本题的表述正确。
【例题·单选题】(2007年)“会计”一词起源于我国()。
A.东周时期B.西汉时期C.南北朝D.西周时期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有关知识。会计一词起源于我国西周时期。
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
一、指导功能
指导会计人员行为的功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作为一种指引或劝诫,表达了社会对会计人员行为的期望和要求
二、评价功能
对会计人员的行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评价。它通过褒奖功能和谴责功能来实现。
三、教化功能
和道德情感。
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良性调整会计职业关系和改造会计人员品质的方式,作用面广,这是行政命令和会计法律法规所不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计职业道德比会计法律制度更加重要,会计人员只有达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才能自觉遵纪守法。
第三节
一、会计法律制度会计法律、法规、其主要任务是制定会计法律实践的具体规则。
【例题·多选题】(2011)。
A.会计法律B.会计法规C.D.会计职业道德
《正确答案》ABC法规和会计部门规章。
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和同样的职责
(一)在内容
(二)在作用
不需要或不宜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的行为,可通过会计职
地位
后来制定的会计法规制度补充了这些基
作用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两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转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
【例题·多选题】(2010年)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联系主要有()。
A.目标、调整对象和职责的同一性B.内容和地位的相互作用
C.实施保障机制的统一性D.实施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联系。选项ABD都是正确选项。
三、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区别
1.2.1.2.3.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必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而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反会计法规。
(三)表现方法上的区别
1.会计法律制度表现方法是用具体、正式的文字明确规定的法令、条例;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规定,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
2.对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要追究责任;德评价来实现。
(四)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1.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2.【例题·单选题】(2011)。
A.调整对象相同B.职责相同C.目标一致D.《正确答案》DD的表述错误。
【例题·多选题】(2011)《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本题的表述错误。
【例题·判断题】(2010的行为。()
【例题·单选题】(2008)上的区别。
A.范围B.表现方法C.性质保障机制
《正确答案》C会计职业道德在性质上的区别。
就不会违反会计法规。一位能够恪守最高要求的道德的会计人员,自
会计法规与其他法律一起严肃有力地打击经济同时有助于对广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会计职业道德舆论的开展和效 2009年)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相互作用表现为()。
A.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有力保证B.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坚实基础
C.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D.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有力保证;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坚实基础。
【例题·多选题】(2007年)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相互作用表现()。
A.道德是法律坚实基础B.道德是法律前提条件C.法律是道德有力保证D.法律是道德行为规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相互作用表现。选项AC为正确的表述。
TL series of accounting evidence supporting exercise “ financial regulations and occupation moral ” courseware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中应当遵守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A.会计职业活动B.会计职业规范C.会计职业教育D.会计职业修养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会计职业道德是由于()形成与发展的。
A.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B.社会分工C.在共同职业过程中人们形成的共识D.意识发展
《正确答案》B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对象,既有单位会计人员,也有()。
A.单位负责人B.注册会计师C.注册税务师D.总经济师
《正确答案》B注册会计师。
4.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功能是指对会计人员的行为,根据一定的(A.道德情感B.道德规范C.道德标准D.道德意识
《正确答案》C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评价。
5.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和结果的合法性。
A.外在行为B.内在行为C.外在动机D.内在动机
《正确答案》A的合法性。
二、多项选择题
1.道德可分为()。
A.社会公德B.家庭美德C.职业道德公共道德
《正确答案》ABC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的基本功能包括(A.指导功能B.规范功能C.D.教化功能
《正确答案》ACD化功能。
3.)。
A.相互渗透B.C.相互重叠D.相互吸收
《正确答案》AC渗透和相互重叠。4.)。
A.B.作用范围不同C.表现方法不同D.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ABCD
ABCD都当选。),日积月累、约定俗成。
A.职业生活B.职业实践C.职业责任D.职业原则
《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出资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职业实践,日积月累、约定俗成。
三、判断题
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刚性规范,具有强制力。()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的表述错误。
2.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的表述正确。
TL series of accounting evidence supporting exercise “ financial regulations and occupation moral ” courseware
3.道德对会计人员的动机和行为的教化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的表述正确。
4.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调整会计职业关系和改造会计人员品质的方式,作用面广。()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的表述正确。
5.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的内在要求。()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名词解释(4×4=16)
1、买方信贷
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3、保税区
4、商品倾销
二、填空题(1×20=20)
1、卖方信贷通常用于_______
__、_____
____商品的出口。
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的项目一般为保险公司不愿承担的风险项目,主要分为_____
____和____
_____两大类。
3、一般说来,自由贸易区,以发展_________,取得_____________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___________的,而出口加工区,以发展____________工业,取得_____________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___________的。
4、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将补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实质是
代替出口商承担风险,扩大出口,争夺国外市场。
6、出口信贷利率低于国际金融市场贷款的利率,其利差为。
7、实行外汇倾销的国家往往也是
的国家。
8、过境货物一般可在过境区内作短期储存,重新包装,但不得。
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出口管制的原因有:、、。
三、选择题(1×15=15分)
1、卖方信贷实质是---------------()A、出口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一种形式 B、出口厂商向外国进口厂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一种形式 C、进口厂商向外国出口厂商提供延期贷款的一种形式 D、出口厂商向外国进口厂商提供银行贷款的一种形式
2、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给予出口厂商的---------------------------()A、现金补贴或优惠 B、税收优惠 C、贷款优惠 D、复汇率
3、商品倾销的目的主要是---------()A、提高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B、提高出口商品的非价格竞争力 C、打击竞争对手占领国外市场 D、进行促销
4、以占领、垄断和掠夺国外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的商品倾销方式是()A、偶然性倾销 B、间歇性倾销 C、长期性倾销 D、社会性倾销
5、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一般---------()A、对本国出口商有利 B、对本国进口商有利 C、都有利 D、都不利
6、外汇分红是一种---------------()A、关税壁垒 B、非关税壁垒
C、限制出口的措施 D、鼓励出口的措施
7、退还出口商品国内税属于--------------------------()
A、出口信贷 B、出口信贷担保 C、间接出口补贴 D、直接出口补贴
8、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外倾销商品,等打败竞争对手,再提价的倾销属于------------()
A、外汇倾销 B、间歇性倾销 C、偶然性倾销 D、长期性倾销
9、接受买方信贷的进口商在使用信贷资金进行采购时,必须购买------()
A、贷款提供国商品 B、本国商品 C、进个最便宜的国家的商品 D、质量最好的国家的商品
10、下列本国可对外国进行外汇倾销的情况是--()
A、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12% B、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5% C、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8% D、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0%
11、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一般-----()A、对本国出口商有利 B、对本国进口商有利 C、都有利 D、都不利
12、出口方银行直接向外国的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叫--()A、卖方信贷 B、买方信贷 C、短期信贷 D、中期信贷
13、政府允许出口商从其所得的出口外汇收入中提取一定百分比的外汇用于进口,这称之为---------------()A、外汇分红 B、出口奖励政策 C、复汇率制 D、进出口连锁制
14、建立自由边境区的目的--------()A、开展当地贸易 B、发展对外贸易 C、开发边区经济 D、开发边区资源
15、卖方信贷的贷款协议由-------()A、出口厂商与进口国银行签订 B、进口厂商与本国银行签订 C、出口厂商与本国银行签订 D、进口厂商与出口国银行签订
四、判断题(1×15=15分)
1、买方信贷中,对于除了定金以外的其余货款,买方往往采用延期付款的办法来支付。---------------------()
2、卖方信贷是一种商业信用。------()
3、在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中,担保机构所收的保险费用往往比较低。---()
4、出口配额可以起到促进出口的目的。----------------------------()
5、外汇管制可以起到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目的。--------------()
6、偶然性倾销对进口国的同类生产会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因此进口国家通常采用反倾销措施。-------------()
7、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那么在调整的过渡期内,以外币衡量的本国出口商品显得很昂贵,这就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
8、“自动”出口限额主要控制战略物资及其有关先进技术资料的出口。---()
9、由于进入保税区的外国商品不必通关和缴纳关税,因此,不受海关监督,可以自由出口。-----------------()
10、商品倾销会引起进口国征收反倾销税,所以它起不到鼓励出口的措施。
()
11、在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中,通常商业保险公司不承保的出口风险的项目,都可以向担保机构进行投保。--()
12、出口管制往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歧视政策的重要手段。------()
13、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实质是国家代替出口商或出口方银行承担风险,扩大出口,争夺国外市场。---------()
14、一般来说自由港以发展加工贸易为主,出口加工区以发展转口贸易为主。
-()
15、外汇分红可以起到促进出口的目的。----------------------------()
五、问答题(3×8=24分)
1、简述商品倾销与外汇倾销的区别。
2、什么是出口信贷,出口信贷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特点有哪些?
六、论述题(1×10=10分)
Syntax is a study of sentences:sentence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句法学就是对句子的学习。
Syntax can be defined as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how the words of a language can be combined to make larger units, such as phrases, clauses and sentences.语法可以被定义为语言学的分支研究语言的词汇如何被合并成更大的单位,比如短语和句子,从句。
It studie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elements of the sentence structure and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production of sentences.它研究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句法研究语言的句
子结构。Finite(有限的)number of words and small set of rules can create infinite number of sentences.有限的单词和少量规则能创造无穷尽的句子。
Syntactic knowledge: the intuition of a native speaker about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be phrases and and how phrases are combined into sentences.句法知识:说话者用直觉 知道母语词汇如何结合成词组和短语如何组合成的句子。
6.2 Grammar,syntax and morphology 语法、句法学和形态学 Grammar :“the knowledge and study of the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 regularities of a natural language.”It excludes phonetics, phonology, semantics.语法是关于自然语言形态规则和句法规则的知识和研究。它在语音学,音位学,语义学之外。
Grammar includes morphology and syntax.语法包括形态学和句法学。
1)Morphology studi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words and word formation processes.形态学是语法的一部分,是研究词语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过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2)Syntax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ds and phrases within a sentence.它研究句子中词和短句之间的关系。句子用两种不同方式学习: Statically(静态的): we can describe the structures of sentences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lements of a sentence;我们可以描述句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句子的元素。Dynamically(动态地):we can study how sentences are generated by syntactic rules.我们可以学习生成的句子的语法规则。
6.3 syntagmatic, paradigmatic and hierarchical relations横组合、纵聚合和等级关系 Syntagmatic is a fundamental term in linguistics,to refer to the sequ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peech,seen as a string of constituents in linear order.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stituents(syntagms or syntagmas 组成成分)in a construction are generally called syntagmatic relations.横组合是语言学的基本术语,横组合关系指一个单位和同一序列中的其他单位之间的关系,或共现的所有成分间的关系。
Sets of syntagmatically related constituents are called structures.横组合关系的成分被称为结构。Paradigmatic relations or associative relations refers to the set of relations a linguistc unit has with other units in a specific context.聚合关系或关联关系是指语言单位和其他单位在特定
上下文间的关系。
Paradigmatic relations hold between an item and similar ones that can appear in the same position in a sequence.纵聚合关系指在结构的某个特殊位置上彼此可以相互替换的成分之间的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s refer 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linguistic elements within a sentence and those outside the sentence.纵聚合关系指句子内外语言元素之间的关系。Classes of paradigmatically related elements are called system, like “person system(人称系统)“case system”(格位系统)。Syntactic categories(句法范畴)refer to the linguistic forms that have paradigmatic relations(纵聚合关系).They include lexical categories(词汇范畴)and non-lexical categories.Lexical categories: • 名词Noun(N): book, table.• 动词Verb(V);hit, tell • 形容词Adjective(Adj): good, bad • 副词Adverb(Adv): greatly • 限定词Determiner(Det): a, this, his, • 介词Preposition(P): on in • 连词conjunction(Conj);and if • 感叹词Interjection(Int): oh, ah Phrasal categories(短句范畴): • 名词短语Noun phrase(NP): a book • 动词短语Verb phrase(VP): sing a song • 形容词短语Adjective phrase(AP): very good • 副词短语Adverb phrase(ADVP): very well, • 助动词短语Auxiliary phrase(AUX):tense model, tense perf • 介词短语Prepositional phrase(PP): in the room Hierarchical structure(层次结构)refer to the inner layering(内部层次关系)of sentences, that is, sentences consisting of phrases and phrases in turn are composed of words.Hierarchical structure can be analysed by IC analysis, labeled IC analysis, phrase markers and labeled bracketing.层次结构可用直接成分分析、带标记的直接成分分析、短语标记语、带标记括弧法来 分析。
6.4 IC Analysis, labeled IC Analysis, phrase markers, and labeled bracketing 直接成分分析、带标记的直接成分分析、短语标记语、带标记括弧法 IC Analysis is a kind of grammatical analysis,which refers to the major divisions that can be made within a syntactic construction,at any level.To put it in a simple way,we can divide the words of a sentence(or a morphemes of a word)into two groups, and then divide each group into sub-groups and so on, until the single words of the sentences(or single morphemes of the word).直接成分分析是一种语法分析,它指的是可以组成句法结构的任何
级别的主要部分。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一个句子的话(或一个单词的语素)分成两组,然后将每个小组再分成小组等等,直到剩简单的单词(或单语素的词)。IC Analysis=immediate-constituent analysis(constituent analysis)
It was a major feature of Bloomfieldian Structuralist linguistics(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特征)Immediate constituents直接成分
Ultimate constituents 最终成分(树型图底部的部分)Constituen成分: all the forms except the one at the top---the sentence itself One advantage of IC Analysis is to reveal the structural ambiguity(结构性歧义)Labeled IC Analysis(带标记的直接成分分析): to label the grammatical categories of each constituents and the sentences.把语法类别的每个成分和句子标明。
As the IC Analysis is too redundant(重复的)and troublesome, the phrase markers(短语标记法)are advanced.Labeled bracketing(方括标记法)is also applied in representing(表示)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分层结构)of sentence.6.5 Constituency and Dependency成分关系、依存关系 Constituency(成分关系): It is to divide a sentence into a series of constituents which can be analysed into further constituents until no further division is possible.它是一个 句子划分为一系列可分析的成分一直分到不能再除去。
Constituents structure analysis is a hierarchical analysis showing the different constituents at different structural level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linguistic forms.成分结构分析是一个层次分析显示不同结构水平的不同的成分,基于语言形式的分布。
Dependency grammar(依存语法)is a type of formal grammar,developed by several linguists in the 1950s(in particular,the French linguist Lucien Tesniere)which establishes types of dependencies between the elements of a construction as a means of explaining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s.(依存语法)是一种正式的语法,由几个语言学家在1950年代(特别是法国语言学家吕西安
Tesniere),建立了建筑中各元素的依存种类,作为一种解释语法关系的手段。In a syntactic connection(句法联系)between two elements one is the governing element(支配因素)and the other is the dependent element(依存因素).When a governing element is dependent on another governing element, a complex hierarchical dependecy order results.在依存语法看来,在句子的每两个要素或成分之间,一个是支配要素/成分,另一个则是依存要素/成分。如果一个支配成分依存于另一个支配成分,则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等级依存顺序。In a sentence, the absolute governor is the verb.每一个句子当中,绝对的支配者是动词。6.6 TG Grammar(转换生成语法)6.6.1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s and deep structures)
静态学习Static study of language deals with only surface structure(表层结构);动态学习dynamic study of language deals with both surface structure and deep structure.Sentence generation(句子的生成)always starts with the deep structure and then transforms it into its surface structure.句子生成总是先从深层结构开始,然后把它转换为它的表面结构。Deep structures are generated by phrase structure rules(短语结构规则)while surface structures are derived from their deep structures by the transformational rules.深层结
构是由短语结构规则产生的而表面结构是来源于他们的深层结构的转换规则。The whole process can be represented by: Phrase structure rules(PS rules)↓ ↓ deep structures ↓ ↓ T-rules(transformational rules)↓ ↓ surface structures Diffenrences:表面结构和深层结构的不同
1)Surface structures correspond directly to the linear arrangements of sentences;while deep structures correspond to the meaningful grouping of sentences.表面结构直接对应句子的线性排列;而深层结构对应于句子的有意义的分组。2)Surface structures are more concrete while deep structures are more abstract.表面结构更具体而深层结构更抽象。
3)Surface structures give the forms of sentences whereas deep structures give the meanings of sentences 表面结构产生句子的形式而深层结构产生句子的含义
4)Surface structures are pronounceable but deep structures are not.表面结构可发 音的但深层结构不能
6.6.2 phrase structure rules 短语结构规则 • S→NP AUP VP He is working.• NP →(Det)(AP)N those old books • AP →{(AP)/(ADVP)}Adj very old • VP →V{(NP)(PP)(S)/(AP)(ADVP} • run fast, get to the school • PP →P NP in the box • AUX →Tense(Modal)(Perf)(Prog)• Tense →{present/past} was is • Modal →can,may,must,will,shall,could„ • Perf →have-EN(完成体)• Prog →be-ING(进行体)The constituents put in the parentheses are called optional constituents because they may be present or absent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arrow.这个成分放在括号被称为可选成分,因为他
们可能会离开身外的右边的箭头。
And the constituents which must be present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arrow are called compulsory constituents.必须出现在右边的箭头的成分被称为强制成分。深层结构中动词词组要注意这两点:
1)the verbs in VP always take the base form and the inflectional endings of verbs are part of the auxiliary phrase在动词短语中的动词总是基础形式并且动词的屈折结尾部分是助动词短语的部分。
2)verbs in VP are main verbs while all the other helping verbs are part of AUX动词短语里的动词是主要动词而所有其他帮助动词是辅助词 6.6.3 transformational rules(转换规则)transformational rules are used to transform deep structures into surface structures, which involves a series of T-rules.The more T-rules are applied, the more concrete the structure becomes and the closer it is to its surface structure.转换规则用于转换成表面结构的深层结 构,其中涉及一系列转换规则。更多的转换规则应用,使更多的具体的结构变得越接近其表面结构。
deep structure ↓ by T-rules(1)modified structure(1)↓ by T-rules(2)modified structure(2)↓
„„„„„„„„„„„„„„„„„„„„
by T-rules(n)surface structure Each T-rule performs one or two of the following three operations:1)rearranging the elements of the structure;2)adding a new element to the structure;3)deleting an element from the structure.每个转换规则执行一个或两个以下三个操作:1)重新安排元素的结构;2)添
加一个新元素的结构;3)删除一个元素的结构。
Each transformational rule consists of two parts: 1)the structural description(SD);2)structural change(SC).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eep structure, X,Y,Z can be used as the variables(变量)每个转换规则由两部分组成:1)结构描述(SD);2)结构变化(SC)。在深层结构的描述,X,Y,Z 可以用作变量。
• T-Affix(词缀转换规则)• T-Passive(被动转换规则)• T-agent deletion(删除施事者转换规则)• T-negation(否定转换规则)• T-Do insertion(助动词do插入转换规则)• T-Yes or No question(一般疑问句转换规则)• T-Wh-word insertion(疑问词插入转换规则)• T-Reflexive(反身代词转换规则)• T-Imperative(祁使句转换规则)
• Of all the T-rules, T-Affix hopping is obligatory while others are optional.在所有的转换规则里,词汇转换规则是必要的,其他是选择性的
The ordering of transformational rules: 特别要注意的是,转换规则的顺序很重要: If the ordering is not followed, the transformation will produce ill-formed sentences or be blocked up.如果排序不对,转换会产生不规范的句子或被堵塞。
1)T-Reflexive must be applied before T-Imperative.2)T-Passive must be applied before T-Reflexive.3)T-Passive must be applied before T-Negation.4)T-Passive must be applied before T-Yes or No question.5)T-Affix is always finally applied.6)T-Agent-deletion is always applied immediately after T-Passive.7)T-Do-insertion is always applied immediately after T-Negation.8)T-Do-insertion is always applied immediately after T-Yes or No question.9)The basic order of transformations for Wh-word questions: T-Wh-word insertion T-Yes or No question T-Do insertion)T-Wh-word switching T-Affix hopping Wh-word insertion rule
6.7 Structural ambiguity(结构歧义)ambiguity: “a word or sentence which expresses more than one meaning” 歧义就是一个单词或句子有好几个意思
歧义分三类:Lexical ambiguity词汇歧义,Surface structural ambiguity表层结构歧义,Underlying structural ambiguity潜在结构歧义
Lexical ambiguity is created by polysemy or homonymy.词汇歧义是由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产生 的。
6.8 The theme(主位)-Rheme(述位)theory: • Theme: the initial element of a sentence, carries old or given information and minimal communication dynamism一个句子的最初的元素,携带旧的或给定信息和最小的信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