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黑客(精选6篇)
一、前言 1999年《黑客帝国》的横空出世,引起了世人极大的关注和反响。其炫酷的人物造型,漂亮利落的打斗戏,宏伟奇特的世界观,以及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子弹时间”等等使其成为票房和口碑都大卖的话题级电影。其后,2003年的二部续集使得整个系列三部曲完成,在取得巨大票房的同时,其宏大的世界观及故事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使其成为一种影视文化,引起了影迷们的广泛探讨,更有甚者,将其奉为神作及艺术品深入对该作品进行解析和思索。
笔者以《黑客帝国》为例,简单阐述其表达的赛博朋克文化及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提到《黑客帝国》就不得不提日本导演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95年)以及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从场景、分镜、叙事、主题思想等可以说这部作品深受以上二者影响。关于理解《攻壳机动队》这部形而上的动画电影,其英文标题是Ghost in the Shell,即包裹在躯壳中的灵魂,其思想渊源主要来自笛卡尔的二元对立存在主义、科幻系列题材赛博朋克(cyberpunk)中的典型意识流传承,以及哈拉维博士发表的《赛博格(cyborg)宣言》(即在未来中我们人类一旦脱离肉体的控制与束缚,我们所诉求的新未来社会理当将成为什么样子)。《黑客帝国》实际上也没有脱离上述的关键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黑客帝国》也受到了日本动画对整个西方世界第一波冲击《阿基拉》的影响。
二、什么是赛博朋克
什么是赛博朋克?赛博朋克(cyberpunk,是cybernetics与punk的结合词),又称数字朋克、赛伯朋克、计算机叛客、网络叛客,原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主题,小说中通常有社会秩序受破坏的情节。现在赛博朋克的情节通常围绕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业之间的矛盾而展开,背景设在不远的将来的一个反乌托邦地球,而不像早期科幻(如太空歌剧)背景多在外太空。
赛博朋克的世界,人类生活每一个细节都受计算机网络控制的黑暗地带。庞大的跨国公司取代政府成为权力的中心。被孤立的局外人针对极权主义体系的战斗是科幻小说常见的主题。在传统的科幻小说中,这些体系井然有序,受国家控制;然而在赛博朋克中,作者展示出国家的公司王国(corporatocracy)的丑恶弱点,以及对现实不抱幻想的人对强权发起的无休止的西绪弗斯之战(Sisyphean battle)。
赛博朋克文学有着强烈的反乌托邦和悲观主义色彩。今天赛博朋克经常以隐喻义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大公司企业、政府腐败及社会疏离现象的担忧。一些赛博朋克作家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警示人类社会依照如今的趋势将来可能的样子。因此,赛博朋克作品写作的目的是号召人们来改变社会。
三、黑客帝国其实没那么多主义
了解了以上内容,再结合《黑客帝国》系列电影的剧情和其表现内容,可以说《黑客帝国》就是一部标准的赛博朋克。《黑客帝国》系列电影真正值得称道的只有它的电影特效(如Bullet time)和视觉设计。1999年的《黑客帝国》是1995年的《攻壳机动队》(监督:押井守)的间接催生产物。下面将要谈论并引申开来的只有这两部电影,它们的后续作品尽管依然延续了前作的高水准制作和世界观理念,但主要作为完成整个故事系列,其开天辟地的里程碑的意义已经大大消减。
“Matrix”是什么意思?笔者认为是从某位科幻大神的作品中抽取出来“致敬”的名词,这是所有科幻作品的致敬传统。《黑客帝国》的电影似乎向了很多宗教(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哲学上的的主义和理念(柏拉图的洞穴、笛卡尔的我思、萨特的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和大家(所有的科幻大家、或者爱丽丝漫游的奇幻作者)致敬,但这恰好说明它没有什么真正的创新精神,只是一脉相承的科幻作品产物(后文再述其具体的世界观,即赛博格的理解方式)。
四、黑客帝国和赛博朋克
《黑客帝国》让人感觉很“酷”、“非常酷”,这是它对赛博朋克的最大贡献。因为赛博朋克的文学作品在没有电影《攻壳机动队》出现之前,实在是难以用动画以外的形式来表现科幻朋克的迷幻颓废色彩。电影几度尝试都是失败或者边缘化的作品,比如《银翼杀手》,这部电影当时完全是超时代的边缘作品,就如同《黑客帝国》同样在1999年表现出来的超时代感,只是这一次观众买账。
赛博朋克的科幻文字作品目前发展得相当成熟,优秀的作品不仅有超哲学的思想深度,而且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极其多样性与有趣,并且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当下的科学技术发展的世界观。从各类“未来式”电影中所展现的技术及其反映的伦理、社会哲学思考,笔者认为美国的精英们对未来至少拥有二十年以后的远见,并且,大多数因此在二十年前采取的决策与战略目标基本正确。赛博朋克主要的思想核心与表现特征如下:
(一)剧情流核心思想:
1.无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多么先进与了不起,人性永远战胜一切!比如人类的爱(电影《人工智能》AI算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尽管是亲情之爱)、比如人的信念、人的意志、人的精神……简而言之,无论弱小的人类在强大的科技与超人类的能力面前显现得多么废柴与渺小,最后总是有各种不合理的、没道理的外挂桥段使得主角“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拯救世界。
2.无论赛博朋克假设一个未来无限发展的国家、高度的商业化、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泛滥、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上升,背后总有一个集团的阴谋论正在或者试图去主宰世界,比如跨国公司、集权制(或独裁专制的)政府、邪恶的外星人(或入侵者)、拥有了个人思考能力的机器人、生化武器失败进化出来的僵尸等等,其内核也就是黑客帝国中的 “The Matrix”。于是,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战斗剧情就开始了。这当然是《星球大战》遗留给好莱坞的宝贵财产,以后科幻电影剧情基本都是反乌托邦的套路,表现重点则是电影特效与打斗场面。
3.对科技的发展永远抱有颓废悲观的消极思想,对未来抱有警惕与深度的不信任。这一点是西方科幻的主要特征,绝对不包括其他科幻大国比如日本与印度,以及西方思想辐射以外的地区。主要是科幻鼻祖《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一位名字叫做弗兰克斯坦的教授发明了一个人造人怪物)在西方世界奠定了这一基调然后渊源流传。这部小说的译本在中国的反响并不好,理解上存在文化语境的巨大差异,该作品其实是女权主义渗透科幻界的先驱。原书的副标题是《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你就懂为什么科幻作品非常愿意使用“普罗米修斯”这一符号了。
4.其他:绝对的女权主义、上帝掷骰子的世界观、灵肉的二元对立,等等……这些都需要另辟一章解释赛博格(cyborg)与生命树的进化论。但这些核心思想算是科幻作品中很高的思想表现了,这里不做深入探讨,在电影这种大众娱乐中出现得不太普遍,不过在文字作品中一度极其风靡甚至达到哲学的探讨深度,近年来科幻作品的趋势则是转向平行世界的叙事结构居多。
(二)屏幕意识流主要表现特征:
1.作品主要基调务必是颓废的、迷幻的、冷色调为主,伴有霓虹灯的贫民区特别做陪衬。——颓废的、迷幻的、冷色调:《黑客帝国》与《攻壳机动队》等同类型题材都是如此,即使是《机器人Wall E》这种全家欢乐向的动画片都会识趣地表现出地球末日的景象,大地一片荒凉与腐败。
——霓虹灯:即闪烁的广告招牌、流光溢彩的暴力色情街区……象征着高度的商业化发展,以及阶层分化悬殊而在城市外围产生的堕落的腐朽的贫民区(ghetto)。
有没有觉得很熟悉,近几年的科幻大片基本都含有该荧幕场景元素。
2.中国(香港)元素的设定。
2000年以后的好莱坞电影会出现中国元素,主要是因为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取悦中国观众的最好方式是各种中国元素的代入,比如功夫熊猫,比如变形金刚钢铁侠之流……但是,在中国电影市场还不成气候的时候,科幻题材电影中出现的中国元素(实际上是香港元素)是一个赛博朋克的身份象征,尤其是香港这座城市,简直是未来社会的最完美理想设定。
香港的地缘政治具有非常意义的特殊性,相对脱离于母体大陆的政治独立性,又保留着长期殖民城市的文化交融性,使得这座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城市人员流动性广、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贫富差距与阶层分化悬殊。街道上讲着各国语言的人流、城市区外围贫民区,都是最好的对未来城市的写照。这一点在《攻壳机动队》中表现到了极致,连街道上的广告标语“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都那么的香港。在《黑客帝国》的表现中就是所谓的中国元素(比如那些似懂非懂的禅语)以及中国功夫的代入。这一点融合的相当不错,赛博朋克的短板是在cyberspace中的机械化战斗,直接子弹秒杀,在银幕上的表现力太弱(除非是机战片),但是功夫就可以让主角十分漂亮地耍酷,还可以撑满电影时长。
不过,香港不是唯一的赛博朋克圣地,任何与西方世界(社会阶层太固定的挫事实)违和感强烈的亚洲城市都可以代表,比如日本城市,或者印尼语的东南亚城市。
3.当下赛博朋克最高思想境界的表现特征:女主角是中性的,象征着女权主义的兴起。
科幻文学作品中的未来女性的表现往往涉及到人类的生命起源、繁殖与繁衍、以及对人类(存在)状态的自相矛盾的各种状况,从这一点上来说是非常困难来解释的话题。一部科幻(商业)片的女主角(可参照变形金刚系列)的特征标签:金发、美艳、性感、负责调戏电影中的大部分男性角色,当然最后服务于男主。
但《黑客帝国》女主角Trinity:干练的短发、冷酷的表情、坚强的意志等等完全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Trinity为什么在影片中必需穿着能够显露出胸部这一女性特征的背心?
2.一旦Trinity披上风衣之后,你真的还愿意伤脑筋去区分她和他(Neo)的区别么?
3.你在电影中真的有“想当然”地把Trinity当成一个女人?一但你的大脑告诉你她是个女人,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一位又酷又强悍的女性。
为什么在赛博朋克中的女主角设定是偏向男性的?
因为这是赛博朋克的未来社会。因为肉体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性别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类继续执迷于繁衍后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赛博朋克发展到最后追求的是人类演化的最高境界:不朽。
由此引申出赛博朋克的终极意义—赛博格。
(三)赛博格(cyborg)的生命演化哲学意义
cyborg,字面翻译就是机械化有机体,cybernetic organism。也就是将机器替代人类的肢体、器官等肉体的部分,用人的大脑来操控身体上的义肢。俗称机械化人、改造人、生化人等。义体人拥有“可控的新陈代谢、强化的感官知觉,异于常人的反映速度和运动能力”,但超强的数字化处理目前还做不到的。
赛博格并不是科幻小说中纯粹幻想出来的产物,它是实际存在的。只是目前作为医学设备与其他应用,商业化还不足(非常昂贵),而且是二十多年前就已经研发出来的老物了。可参考日本的纪录片1997年的 [NHK纪录片]【赛博格技术革命】,2005年【改变人类的赛博格技术】。并且日本已于2010年起商业化赛博格(Cyberdyne)的套装并应用于医院、福利组织等机构,一年租赁费用为178,000日元(折合约1950美金)。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科幻作品中的发展背景,美国有一段时期不少作家出版了不少表达女权主义的软科幻作品(软科幻以展现后现代文明的民族志居多),大部分作家为女性,并凭借着自身的言辞极其优美的文笔掳获了大量以往只买账硬科幻的男性读者。于是,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哈拉维(Donna Haraway)在90年代初发表了《赛博格宣言》(A manifesto for cyborg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 feminism in the 1980s),喧哗一时。认为未来社会是女性赛博格主导的社会。
但是,赛博格带来的哲学探讨是:
既然科技已经发达到义体人的地步了,我们真的还需要肉体么?我们只要有大脑就可以操纵任意一具义体,不管男性女性(社会性别与心理性别没有意义)、大人小孩(年龄没有意义)、白人黑人(种族没有意义)、运动员或者医生(职业没有意义)、同性恋异性恋(性取
向没有意义)……也就是说——只要肉体的死亡就可以带来人类的死亡这件事情,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只要你的大脑不死,你就可以永远不死(随便更换义体)——这是人类当前可以进化的生命树更高的阶段了:不朽。
养儿育女过去是作为人造人最快的途径,在赛博格中则演变成为了纯粹只是为了基因的突变与进化。保留人类记忆信息的DNA也可以理解为不过是一段保留信息的程序或者代码而已。这样构建起来的所谓网络社会,即cyberspace,即the Matrix就很好理解世界观的架构了。所谓的真实与虚拟不过是个人的自我的如何构建,是根据周围环境进行判断的镜中之我,还是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中交错的双重人格的构建与渲染。
另一方面,赛博格使得一切造成当下人类社会不平等的障碍(性别、种族、职位等等)大都被肉体消灭了,于是乌托邦一样的不可思议的平等社会竟然真的到来了。但是,其带来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因为赛博格抹杀的不仅仅是男性和女性的肉体差异,还可能是人类和动物的肉体差异,如果这个人选择了一只猫作为自己大脑的载体,那这个人是猫还是人?
另外,消灭肉体后,作为赛博格的“你“的存在的依据是什么?你是不是已经伴随着肉体的死亡而事实上死亡了?——只有大脑,你的思维,我思故我在仍然成立么?连灵肉的二元对立消解掉的具体是作为人的什么的本质存在?你怎么判断你的人格不是电脑程序设定的、或者The Matrix母体控制下的虚拟人格展开的虚拟人生?这就是《黑客帝国》解决《攻壳机动队》的遗留问题,因为《攻壳》的结尾是素子完全放弃义体,将自己融入网络中去了——名台词“网络无限宽广”。至于赛博格带来的生命进化论具体参考《攻壳机动队》中素子与傀儡师的两段台词对白,阐释了原作者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五、结语
科幻作品停留在赛博格这一层面上的思考已经多少成为了过去式,现在主流的电影作品则是平行世界观的设定,以及衍生的这种“何方为实、何方为虚”的次元设定(比如《盗梦空间》之流),本质都差不多。笔者认为只要薛定谔的猫没有普及到所有高中物理课本,那么相信大多数观众还是很愿意继续买账这样的“穿越”题材的吧。
Protecting yourself is very challenging in the hostile environment of the Internet. Imagine a global environment where an unscrupulous1) person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planet can probe2) your computer for weaknesses, and exploit them to gain access to your most sensitive secrets.
They can even use your computer to store data like stolen credit-card numbers or child pornography, or to attack another innocent home user or business from your system.
Here's my top 10 list of steps you should take to protect your information and your computing resources from the bad boys and girls of cyberspace.
* Back up3) everything! You are not invulnerable4). Catastrophic5) data loss can happen to you—one worm6) or Trojan7) is all it takes.
* Choose passwords that are reasonably hard to guess—don't just append8) a few numbers to a no-brainer9). Always change default passwords.
* Use an antivirus10) product like AVG or Norton, and set it to update daily.
* Update your OS11) religiously12) and be vigilant13) in applying all security patches released by the software manufacturer.
* Avoid hacker-bait14) apps15) like Internet Explorer and disable automatic scripting on your email client16).
* Use encryption17) software like PGP18) when sending sensitive email. You can also use it to protect your entire hard drive.
* Install a spyware19) detection app—or even several. Programs that can be set to run frequently, like SpyCop20), are ideal.
* Use a personal firewall. Configure21) it to prevent other computers, networks and sites from connecting to you, and specify which programs are allowed to connect to the net automatically.
* Disable any system services you're not using, especially apps that could give others remote access to your computer (like Remote Desktop22), RealVNC and NetBIOS23)).
* Secure your wireless networks. At home, enable WPA24) (Wi-Fi protected access) with a password of at least 20 characters. Configure your laptop to connect in Infrastructure mode25) only, and don't add networks unless they use WPA.
Hackers are becoming more sophisticated26) in conjuring up new ways to hijack27) your system by exploiting technical vulnerabilities or human nature. Don't become the next victim of unscrupulous cyberspace intruders.
在危机四伏的因特网世界,要想保护自己,困难重重。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全球网络环境,一个肆无忌惮的家伙可以在这个星球的另一端探查你电脑的漏洞,并利用它们来获取你最机要的秘密!
他们甚至可以使用你的电脑来储存诸如偷来的信用卡号码或儿童色情资料等各种数据,或从你的系统攻击另一个无辜的家庭或公司网络用户。
要想保护你的信息和电脑资源免受网络空间里那些坏人们的侵害,我建议你采取以下十大措施。
* 备份所有资料!你的系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灾难性的数据丢失也会发生在你身上——只需一个蠕虫病毒或木马程序就足够了。
* 选择难以猜解的密码——不要只是在一个随随便便就能猜到的单词后面加上几个数字。默认密码一定要修改。
* 使用如AVG或诺顿之类的杀毒软件,并设置为每日更新。
* 严格地定期升级操作系统,并时刻注意安装软件制造商发布的所有安全补丁。
* 防止IE浏览器等应用程序被黑客用作诱饵,并禁用邮件客户端的自动脚本。
* 发送机密邮件时,使用PGP等加密软件。你也可以用它来保护你所有的硬盘驱动器。
* 安装一个甚至多个间谍软件检测程序。能设置为经常运行的软件就很理想,如Spycop。
* 安装个人防火墙,对其进行设置,阻止其他电脑、网络和站点连接你的电脑,并具体设置哪些程序可以自动访问网络。
* 禁用你不用的所有系统服务,尤其是那些允许他人远程登录你电脑的程序(比如远程桌面、RealVNC或NetBios)。
* 保护你的无线网络。在家里,启用WPA(Wi-Fi保护接入),并将其密码设置为至少20位的。设置你的笔记本电脑,使其只接入基础架构模式,并只添加使用WPA的无线网络。
黑客们利用技术或人性漏洞来攻击你系统的方法日益精湛。不要成为无法无天的网络入侵者的下一个受害者。
1.unscrupulous [ʌnˈskruːpjʊləs] adj. 肆无忌惮的,不问青红皂白的
2.probe [prəʊb] vt. 探索,探查
3.back up: 备份(资料)
4.invulnerable [ɪnˈvʌlnərəb(ə)l] adj. 刀枪不入的,攻不破的
5.catastrophic [ˌkætəˈstrɒfɪk] adj. 灾难性的
6.worm [wɜː(r)m] n. 蠕虫程序,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利用网络进行复制和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QQ、MSN和电子邮件。
7.Trojan [ˈtrəʊdʒ(ə)n] n. (= Trojan horse)木马程序,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程序的漏洞入侵计算机窃取文件的程序,具有隐藏性和自发性,可被用来进行恶意行为。
8.append [əˈpend] vt. 附加,添加
9.no-brainer: 容易解决(或理解)的事
10.antivirus [ˈæntiˌvaɪrəs] n. 杀毒软件
11.OS: (= operating system)计算机操作系统,常见的有Windows、Linux等。
12.religiously [rəˈlɪdʒəsli] adv. 严格地定期(做某事)
13.vigilant [ˈvɪdʒɪlənt] adj. 警惕的;警觉的
14.bait [beɪt] n. 诱饵
15.app: (= application)应用程序
16.client [ˈklaɪənt] n. 客户端
17.encryption [ɪnˈkrɪpʃ(ə)n] n. 加密
18.PGP: (= Pretty Good Privacy)一款著名的加密软件
19.spyware [ˈspaɪˌweə(r)] n. 间谍软件,一种隐藏的恶意软件,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搜集用户的信息。
20.SpyCop: 一款隐私保护软件,能够检测并删除对电脑有害的程序。
21.configure [kənˈfɪɡə(r)] vt. (按特定形式)安装,配置
22.Remote Desktop: 远程桌面,启动后就可以从网络的另一端对该电脑进行控制。原文后面提到的RealVNC也是远程控制软件。
23.NetBIOS: 指NetBIOS协议,常用于局域网中,使用该协议可以方便地实现消息通信及资源共享。当安装TCP/IP协议时,NetBIOS也被Windows作为默认设置载入,因此我们的计算机也具有了NetBIOS本身的开放性,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攻击服务器。
24.WPA: 全名为Wi-Fi Protected Access,有WPA和WPA2两个标准,是一种保护无线电脑网络(Wi-Fi)安全的系统。
25.Infrastructure mode: 基础架构模式,以AP (无线访问点)组建的无线网络。其他模式如多AP模式、无线网桥等都是基础架构模式的拓展模式,在连接到更多网点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
26.sophisticated [səˈfɪstɪˌkeɪtɪd] adj. 老练的,富有经验的
1.你有过这种感觉没有,就是你吃不准自己是醒着还是在做梦
2.你执着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凡这种人都有大彻大悟的期待,聊可安慰的是,如此就已经离真理不远了。
3.信命运吗?尼欧。
不信
为什么不信?
所谓命运,就是指身不由己,我不喜欢这种概念。
4.同其他任何人一样,一出世,你就是奴隶,出世就是进监狱,不能去嗅、去尝、去触摸,当一辈子囚犯,一个头脑遭禁锢的囚犯。
5.什么叫真?你怎样给真下定义,如果你说真就是你能感觉到的东西,你能闻到的气味,你能尝到的味道,那么这个真就是你大脑作出反应的电子信号。
6.丢掉一切私心杂念,丢掉害怕、疑问和拒信,解放你的思想
7.喝酒有两大好处,降低引擎润滑指数和杀死脑细胞
8.无知就是幸福
9.否认人有冲动,就是否认作为人的基本条件
10.当一个救世主就好比心里爱着一个人,别人不能告诉你你恋爱了,只有你自己明白,焦虑煎心,酸甜苦辣
11.你要记住,你不信这些乱七八糟的命运胡诌,你相信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12.我在试图把你这种生命体作一个归类的时候,启示来了,所以我知道,你其实不是哺乳动物,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每一种哺乳动物都有一种适应环境变化,取得平衡的本能演化,但你们人却没有,你们找到一个地方,然后就繁殖、繁殖、繁殖,直到所有的自然资源都被用尽,你们要想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扩散出去,侵占另一个地方,这个星球上另有一种生命体生存方式同你们相象,想知道是什么吗?病毒!人类是一种疾病,本星球的癌症,一场瘟疫。
黑客帝国Ⅱ经典台词
1.你在要求我们违背上头的命令
是的,没错,但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里,就是因为我们都有叛逆精神
2.我现在站在这里,心中毫无惧意,为什么,是因为我跟你们有着不同的信念吗?不是,我能无惧的站在这儿,是因为我记得,我记得我之所以能在这里,不是因为遵从前人所铺下的路,而是相信自己能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3.这世上有些事情是永远不会变的,但有些事情却改变了
4.什么是控制?
我们随时可以把这些机器关掉。
5.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所不了解的,看到那架机器了吗,它是我们主要水源的再循环系统,我完全不知道它是怎么运作的,但我了解它被操作的目的。
6.因为你不是来这儿做选择的,你早已做出了选择才来的,你来这儿的目的是想了解,你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7.我只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未来
8.我们是无法看透自己所不理解的选择的
9.我们会在这儿,并非因为我们自由了,我们会在这儿是因为我们并不自由,凡事都有动机和目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了目的,我们就不会存在,是目的造就了我们;目的联系着我们;目的牵引着我们;指引着我们;推动着我们,目的确认我们的存在,目的约束着我们。
10.谁又会有时间呢,倘若我们根本没有接受过时间,又哪来的拥有呢?
11.梅:这世界上只存在着一种永恒,世间唯一的真理,因果关系,行动、回应,起因、结果……
12.莫菲斯:任何事都始于当初的选择。
梅:不对,错,选择只是强者用来欺骗弱者的谎言。
13.她不明白为什么,是因为那酒吗,不是的,那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呢,很快这些都不再重要了,很快这些为什么和原因都消失了,最重要的是那种感觉本身,这是自然的规律,我们强烈的挣扎,拼命的抵抗它,自欺欺人的装作没事,在那泰然自若的外表下,事实上我们已经彻底地失控了。这就是因果,无可避免,我们永远受它的奴役,我们只能试图去理解,理解为什么。
14.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上
15.希望,只是人类的妄想,它即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同时也是你们致命的弱点 黑客帝国Ⅲ经典台词
1.活了这么久,我领悟到一个道理,就是我们总是无法随心所欲
2.如果想知道所作的选择是否明智,就看你在清楚知道将会付出什么代价的情况下,是否会仍然选择那样做。我对所做出的选择充满信心,因为我现在仍然选择这样做。
3.尼欧:爱是人类才有的感情
拉玛:不,爱只是一个字,字面下所体现的亲密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4.拉玛:这是我的宿命
尼欧:你相信宿命?
拉玛:宿命跟爱一样,只是一个字眼,一种表达出我来这世上有何任务的方式。
5.热恋中的人跟疯子并没什么区别
6.如果你不明白为什么选择那样做,你就无法参透背后的意义。
7.万物只要有开始,就必有结束
8.崔妮蒂:六小时前我跟梅罗宾基恩说,我愿意为你牺牲一切。你知道这六个小时里发生的变化吗?
尼欧:不知道
崔妮蒂:并没有变化
9.要不被事物的形体迷惑,这样才能真正的认识敌人
1. 人在这世界里,有许多事情是我们一定得做的。
2. 没有使命,人类就不会存在,是使命创造了我们,但使命联系着我们、牵连着我们、指引着我们、推动着我们、约束了我们。
3. 这世界这世界只存在着一种永恒,一种广泛适用的真理,仅用的真实:因果关系。
4. 比如:行动与回应 起因与结果。
5. 任何事情都始于当初的选择。
6. 选择是有权利与没有权利者之间的不平衡。
7. 新的感觉作成的一种假象,首先,不明白为什么,很快这些“为什么”与“原因”却将消失,最重要的是感觉本身,我们虽然强烈挣扎、拼命地抵抗它,自欺欺人的装出没事,在那泰然自若的外表下,事实上,我们已彻底地失控了,这是自然界的定律。这就是因果,无法避免的,我们永远受它的奴役。
8. 我们只能试图去理解,理解为什么———“因果关系”
9. “原因”是我们与他们的区别,是真正力量的源泉。
10. 每个人都是因果关系的受害者。
11. 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没有其他的变数。
12. 美好的事情注定是不长久的。
13.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14. 问题的关键在与选择。
15. 一个胜利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朽的失败。
16. 无法避免的毁灭是显而易见的,人类天生的不完美是造成的结果。
17. 问题的关键只在于选择,接下来就回发生的连锁反应。
Matrix不仅是一个虚拟程序,也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地方。在这里,人类的身体被放在一个盛满营养液的器皿中,身上插满了各种插头以接受电脑系统的感官刺激信号。人类就依靠这些信号,生活在一个完全虚拟的电脑幻景中。机器用这样的方式占领了人类的思维空间,用人类的身体作为电池以维持自己的运行。
Neo也是生存在Matrix控制的虚拟世界中,他是拯救人类的救世主。对于什么是真实的这个问题,我认为真假都是人认为的,人怎么说就是怎么是。你感觉是真的就是真的。真与虚是无法界定的,要分辨真与假,要有参照物,你怕能看到的只有一个世界,也就是说没有另一个世界来对比,世界的真假就无从分辨。
我们周围的世界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无法判断,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你觉得周围的一切是真的,他就是真实的,如果你认为还存在另外一个世界,觉得自己生活的世界不真实。这就像
你做梦的时候,在梦境里的时候,你感觉所有的都是真的,一醒来,回到另一个世界,你就会觉得梦里的是虚拟的,同样如此,这个世界也是如此,只是这个做梦的你现在不会醒罢了。
矛与盾:黑客攻防命令大曝光
《矛与盾:黑客攻防命令大曝光》紧紧围绕黑客命令与实际应用展开,在剖析黑客入侵中用户迫切需要用到或迫切想要用到的命令时,力求对其进行“傻瓜式”的讲解,使读者对网络入侵防御技术形成系统的了解,能够更好地防范黑客的攻击。全书共分为11章,包括:windows系统命令行基础、常用windows网络命令行、windows系统命令行配置、基于windows认证的入侵、远程管理windows系统、来自局域网的攻击与防御、做好网络安全防御、dos命令的实际应用、制作dos和windows pe启动盘、批处理bat文件编程,以及病毒木马的主动防御和清除等内容。
这轮攻击于2月19日在澳大利亚首次启动,此后迅速在多国扩散,平均每天就将1000名以上电脑用户引入伪装网站,乘机窃取网络银行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英国的巴克莱银行、苏格兰银行,美国的捷运信用卡、世界最大网络拍卖企业eBay等很多著名企业都在攻击中相继受损。韩国花旗银行网上信用卡结算代办系统也遭到黑客攻击,造成20名顾客账户的5000余万韩元(1000韩元约合7元人民币)被自动划转。
在相当程度上,现代通信技术已经将世界变成一个信息“小村落”,与此同时,国际黑客的破坏力也在大幅度上升。
近几年来,世界多国的银行和企业遭遇国际黑客攻击,并蒙受巨额经济损失。
黑客敛财
2007年2月中旬,韩国国民银行和农协的网络银行中5000名顾客的注册认证书,被黑客盗取。黑客诱骗顾客登录伪装的网站。30多名顾客被假网站所骗,将保安卡账号和密码拱手交给黑客。
微软韩国的首席软件设计师(CSA)赵元荣理事称:“最近像俄罗斯黑手党一样,资金和组织力强大的组织雇佣黑客,将金融公司作为目标,组织性地进行攻击的事例增多。”
有研究人员指出,为了获得金钱利益,黑客组织会发展成更具有纪律性和尖端性的组织。预计,以后通过电子邮件或MSN、入侵网站等手段盗取个人信息的智能手法会继续出现。
另据英国媒体报道,国际黑客打算整合世界各地的力量在2007年庞大的互联网上开辟新的战线,打一场世界大战。国际黑客们此次大战的攻击目标主要有ICQ,MSN等即时工具,接入互联网的手机,社会公益网站,新版IE浏览器以及新推出的VISTA操作系统。
今天,人们对待垃圾邮件已经十分小心,不会轻易打开陌生人寄来的邮件。为此黑客们不断想出新的方法进入计算机,向用户发送假的数据,迷惑用户告知其银行卡密码或者公司的秘密。趋势科技公司(TrendMicro)的戴夫-兰德是专门研究计算机安全的专家,他说:“所有问题都在于钱。黑客们正大肆敛财。”
黑客从网上银行偷钱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窃取个人用户的资料,然后盗走别人信用卡等账户里的钱;还有一种则想方设法弄到银行和企业级大客户网上金融往来的秘密资料,再乔装打扮,一举骗走大笔资金。
趋势科技公司的马卡菲称,为了能进入别人的计算机,黑客们正仔细研究MySpace类型的网站,在该网站用户们经常交换个人信息。与此同时联入互联网的手机和新一代便携式电脑也将成为黑客们攻击的目标。黑客们正努力绕过这些设备的安全系统窃取电子信件,重要文件和合同。趋势科技公司认为,微软公司在今年推出了新版的IE浏览器和VISTA操作系统,它们已经吸引了黑客们的目光,也将成为攻击对象。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2006年俄罗斯黑客大显神威,从银行账户上偷走5千万欧元,12个家的公民遭殃。2006年12月12日,俄罗斯国家互联网管理中心打击国际犯罪处副处长弗拉吉米尔-巴索夫在谈到黑客进入银行系统窃取用户资金时称,俄罗斯黑客盯上了外国公民的银行账户,他们从这些账户窃取钱财后通过中间人将这些钱财转入俄罗斯。“黑客们偷窃的数额在2006年大幅度上升,据估计比上年上升50%,达到5千万欧元。”
现在,瞄准金钱的黑客越来越多。黑客具备纪律性和组织性,变身为“不采取任何暴力行为的强盗”,在网上犯罪造成巨大损失。
2005年,在瑞典发生了历史上损失最惨重的“银行强盗”事件,瑞典最大的银行——诺迪亚银行250名顾客的800万瑞典克朗被抢。但是抢劫犯不仅没带枪械和刀等凶器,甚至没有进入银行。原来是黑客盗取用户账号信息后,在网络银行转账,将钱抢走。瑞典警方却在案发15个月后才得知这一事实。
在美国曾发生过这么一起案件,一家公司在成交一笔铜交易的时候,从芝加哥的一家银行账户上转出了7000万美元,后来发现,铜的买卖根本没有做成,7000万美元却不翼而飞。联邦调查局在侦查中发现,银行的网站在那一时刻遭到了一种病毒攻击,整个系统停了几分钟;几分钟后,这种病毒自己就死亡了,网站自动恢复正常,但是,就在这几分钟内,转账的交易执行完了。
这是伪装网站盗取银行账户巨款的非常典型的案件。
智能犯罪
2006年以来,黑客团伙与杀毒软件对抗的趋势越来越明顯,已经从刚开始的“偷偷摸摸”转变成明目张胆的技术对抗。同时,黑客团队会利用程序自动给老病毒披上“马甲”,使得杀毒软件无法识别,从而“批量生产”出大量恶性病毒,这给一些技术力量薄弱的反病毒公司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而且,当前的黑客为了显示自己的技术,专门破解机关或企业网站。
比起仅靠简单的账号、密码来认证的个人账户和信用卡,企业级客户和银行的网上业务往来,其安全措施要复杂得多。以密码为例,个人账户的密码一般是6位或8位,而企业级客户的加密密码,随着网上安全的需要,从过去的16位、32位逐步提高到了64位,现在绝大多数都是128位了。要通过计算来破解,从黑客的角度说,除非组织很大,有很多台电脑一起来计算,还得加上足够的经验和运气,否则是极难成功的。即便如此,出于高度安全的考虑,银行和大客户的网上交易还普遍采用了多重认证制度,比如在一次交易结束时,电脑上会给出另外一组数字,约定成双方下一次交易的新密码。
因此,攻击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一般都是大黑客组织。黑客从网上攻击银行窃取巨资是一种高技术犯罪,黑客只有“一枪命中”才能成功,而且,一旦得手,他们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再干。通常的实施过程是这样的:在准确的时间,先用一个特别的病毒程序攻击银行网站,让它停掉,几乎同时,把一个假冒的银行网站放到网上,结果,大客户进入的,其实是黑客的假网上银行,这样黑客就可以骗得大客户的重要资料,并且迅速利用这些资料进行网上交易,让巨资流入黑客在其他银行的户头。
这种有分工、有计划、国际化的黑客犯罪组织什么手段都用,包括收买银行内部工作人员或者索性派人直接往银行内部渗透。要用黑客技术在网上刺探机密,特别是实施盗钱行动,必须对银行内情有所了解,银行里有内应要好办很多。
必须指出的是,盗取信息后使网页重新回到真网站等黑客手段变得更加高明。
也是在前不久,另一家国际黑客组织盗用澳大利亚一家杂志的电子邮箱,向很多人发送了“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德由于心脏麻痹生命垂危”等假消息。一旦打开邮件,用户电脑就会感染上“特洛伊木马”病毒。此后如果用户访问金融公司的网站,将在不知不觉间转到精密伪装的假金融公司网站,从而使用户名(ID)和密码等信息被黑客盗走。
尽管最近几年来,国际社会不断加强对盗窃和转卖他人信用卡或银行账户信息等活动的打击力度,但各类与此相关的犯罪活动依然有增无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颇为巨大的网上信用卡黑市,而且日益呈现出“供销两旺”的态势。除了专门负责“牵线搭桥”的网上中间人外,有些“大户”甚至还派出售后服务人员在网上出没。《纽约时报》记者在调查后发现,只要花上100美元,就能从某些网站上买到包括姓名、住址、电话等等全套重要信息的“真”信用卡号码。
据有关报道,在英国,每天至少有400个信用卡号码被售出,同时还包括其他个人信息,如出生日期和母亲的婚前名等。
在一些互联网聊天室内,一个信用卡号码值1美元,而带三位验证码的信用卡卖5美元。附加的安全信息可以再多卖10美元,购买一个有工作人士的身份号码需多花100英磅。
何以遏止
如今的网络越来越像一片混沌的原始状态,没有一个公共保护者维护秩序,防毒软件都是看家护院,自我保护。互联网上的无政府状态正是国际黑客大盗猖獗的主要原因,网络秩序的建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黑客大盗们的斗争也将是漫长的过程。
事实也如此。2006年6月18日,《洛杉矶时报》报道说,为万事达、维萨和美国运通卡等主要信用卡服务的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网络被黑客程序侵入。这个数据处理中心负责审核商家传来的消费者信用卡号码、有效期等信息,审核后再传送给银行完成付款手续。它的网络被黑客程序侵入后,约4000万账户的号码和有效期信息已被恶意黑客截获。
世界最大的信用卡公司之一万事达公司证实了这一消息。这家公司承认,在失窃的账户资料中有1390万个是万事达卡账户。至今公司接到了至少6.8万名用户举报,称账户已被人盗用消费。
据有关政府部门推算,目前仅美国,每年就有至少大约1000万人的银行或者信用资料被他人非法窃取。此举不但给消费者造成了超过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更让众多公司蒙受的损失高达480亿美元以上。
一般人在购买了别人的信用卡号码后,往往要立刻上网购物,然后再把自己买到的东西通过网上拍卖出售,从而通过类似“洗钱”的效果为自己赚取看上去无懈可击的昧心收入。其他的所谓高手则能通过掌握的资料,造出与真卡一样的假卡去商场消费。此外,犯罪分子甚至能用假卡去银行自动柜员机器上提款。
网络安全人士说,从理论上讲,网上的小偷也可以通过入侵银行数据库来获取个人账户资料,但一般而言,银行的網上安全体系仅凭单个黑客的能力是很难突破的,而蓄意对银行进行网上盗窃的黑客组织也不会为个人账户里的小钱而大动干戈。专业人士告诉笔者,从技术较量的角度说,要在网上追查这种干小偷勾当的黑客并不难,问题是,无论国内国外,绝大多数银行都不愿意让警方介入这类案件,银行方面担心这样的案件一旦被媒体公开,反而会让大家对银行的网上安全失去信任,影响银行的声誉和生意。但是,没有警方,就不能使用专门手段来把这些网上小偷收入法网,依法惩罚。最简单的例子是,网上的小偷黑客通常是异地作案的,不是警察,谁能在外地抓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