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的总结

2025-05-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语拼音的总结(精选12篇)

汉语拼音的总结 篇1

一、 音节

1. 汉语的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 例题:“我爱爸爸妈妈。”这句话有几个音节? 答:“wǒ ài  bà ba  mü ma”六个音节。 2. 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3. 有些音节开头没有声母,如en、ou、er,这些音节的声母是零,因此就叫做“零声母”。

二、 声母 1.  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由于i、u、等韵母可以自成音节,如chuüny(穿衣)、 tünwán(贪玩),如果不用y、w隔开,就成了分不清的chuüi、tünuán,所以起隔音作用的`y、w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被当作声母来学。 2. 声母儿歌:右下半圆b b b,  右上半圆ppp。

两个门洞mmm, 一根拐杖f f f。 左下半圆d d d,  伞把朝下t t t。 一个门洞n n n,  小小木棍l l l。 9字加弯ɡ ɡ ɡ,  小鸟展翅k k k。 一把椅子h h h,  一只小鸡j j j。

左上半圆q q q,  一个大叉xxx。 像个2字z z z,  半个圆圈c c c。 半个8字s s s,  小芽出土r r r。 一个树杈y y y, 小屋倒影www。

3. 书写规范:四线三格要分清,声母兄弟住其中。

胳膊要在上格住,尾巴就往下格请。 书写规范不能忘,我写的拼音最漂亮。

例题1:默

写声母表

注意点:不要把y、w给漏了 4.平翘舌音记忆法 ①声韵配合规律记忆法

2

ua,uai,uang可与zh,ch,sh相拼,不与z,c,s相拼。ong可与平舌音s相拼,不与sh相拼。 ②典型字或偏旁类推法

汉字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就有规律可循:

如“召(zhüo)”,“召”旁的字都是翘舌音,例:招、昭、超、照;如“主(zhù)”,例:住,驻,柱,注; 如“占(zhàn)”,例:沾,战,站,粘,毡; 如“子(zǐ)”,例:字,仔,籽; 如“澡(zǎo)”,例:燥,躁,操,噪。

③排除法:普通话中平舌音少,翘舌音多,记住少量的平舌音并排除就可以了。

例题2:读下面的字,按声母分类。

汉语拼音的总结 篇2

20世纪80年代起, 在“拼音、识字、推普”方面取得卓越成效的《汉语拼音方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国内走向国外, 成为世界公认的拼写中文和汉语的国际规范。从此, 《方案》不仅是中国的, 也是世界的。同时, 国内汉语拼音的应用也发生了两大显著变化:一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它进入了中文信息处理领域;二是随着国际上的汉语热, 它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两大变化都促使汉语拼音的应用面对新的局面、新的问题。

汉语拼音的应用范围在国内迅速发展到各行各业后, 它的使用者当然也随之扩大, 其中有两方面的人员似乎比较值得注意:一是母语为非汉语的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二是理工科出身而从事中文信息工程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士。前者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 对汉语拼音的依赖和使用, 与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生比较, 性质和作用显然是很不相同的, 由此也涉及了二语习得中语音教学法方面的一些问题。后者则因为是理工科出身的缘故, 很容易单纯从技术角度来看待和处理汉语拼音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总起来说, 80年代后新一代的社会群体, 对50年代汉语拼音制订时热烈讨论、反复修订、一再审议的这一段历史过程并不十分了解, 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这也许就是新世纪最初几年忽然出现要求修改《汉语拼音方案》呼声的社会文化背景。

事实上《方案》从颁布实施以来, 一直继续不断地有人提出意见, 建议修改, 其中也不乏新创制的各种文字方案。但周有光先生始终坦然直言, “新建议中很少是在50年代没有仔细研究过的”, 也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笔者根据个人亲历的经验完全认同这一论断。有一位文科出身的教师, 以宪法都可以修改为依据, 向我展示了一个他耗时几年设计的全部采用希腊字母的拼音方案, 认为可以取代《方案》。一位理工科出身搞电脑通讯网络的工程技术人员, 把拉丁字母完全作为一种一般的符号看待, 修改了《方案》, 其中包括一些用元音字母标写辅音声母的改动和完全别出心裁的拼写设计。在我婉言推辞认可并支持他的新方案的要求后, 他回复的电子邮件竟然是:请老先生离开书房, 走出象牙之塔, 面对现实, 支持正义事业!真使我一声叹息, 无言以对。

但是, 我在重新反思审视了50年代《汉语拼音方案》拟订过程中历时几年的讨论之后, 却也有了新的感悟:当初, 我们几乎完全着眼于是否增添新字母、字母与语音的配置安排、字音拼写形式的设计等具体问题的讨论, 而对使用拉丁字母制订汉语拼音的根本原则、字音拼写设计中处理形音关系的核心理念, 却没有或很少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探讨, 作出必要的理论阐释。这方面工作中的缺失, 与《方案》颁布实施几十年后, 至今海内外仍不断有人提出老问题、老意见以及对《方案》似是而非的指责、评论, 不无直接关系。其实, 有关这些问题的学术探讨、理论研究和正确解答, 在汉语拼音运动的现代文献资料中早已有了。那就是赵元任先生发表在上世纪20年代的《国语罗马字的研究》 (见《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 。在这篇专题讨论的文章中, 作者对当时反对罗马字的十大疑问一一作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解答, 并系统地提出了拟订国语罗马字拼音应该注意的基本原则。囿于建国初期的社会形势, 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不便明言, 但其中的精粹都已吸收融化在《方案》的制订中, 同时在周有光先生的理论专著《汉字改革概论》 (1961年, 文字改革出版社) 中也有所体现。今天, 当然可以公开亮相了。故结合有人反复不断提出的一些老问题、老意见, 对《方案》作一些简要的理论上的阐释, 这应该是对《方案》颁布实施55周年以及由富于爱国之心的知识阶层在18世纪末期直接掀起并展开的汉语拼音运动的最好的纪念。

多次听到这样一种评论:《方案》是为推广普通话设计的, 对外国人学习汉语并不适用。同时, 还往往以过去曾在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汉语威妥玛拼音作为实例。持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者, 国外有之, 国内也有, 前者多于后者。此说来源甚早, 上一世纪20年代就有了。那么看一看当时赵元任先生是怎么论述这一问题的。他在拟订国语罗马字的第一原则中就直截了当地说:“一种文字的合用与否, 要看我们自己学起来、用起来合宜不合宜来定好坏。”“不能全顾到中国人学外国语言或外国人学中国语言的便当与否。这是因为前一层是关系到永久的应用, 后一层不过是暂时的。”我认为赵元任先生说的这个原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哪一个国家在制订本国文字的时候, 会考虑外国人学起来、用起来是否方便?说穿了, 这里的问题其实就是为字母定音时, 是否照顾目前世界上通行最广的拉丁字母的英文读音习惯。威妥玛拼音之所以让外国人觉得比较适用、方便, 其原因就在于此。但赵元任指出:日本使用罗马字一向遵照英文的读音习惯, 但这是“不大适宜于日本本国用的”。按照过去西方人设计的拼法, “上海”听起来好像是“乡害”, “北京”好像是“佩根”。这显然只是“拼到了近似不能拼到准确”。所以, 为我们自己“永久的应用”考虑, 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只能根据汉语来确定。外国人如果按照英文字母的读音习惯来拼读汉语, 那是你“张冠李戴”, 决不是《方案》拼音设计有误。

如果再作进一层的分析, 按照拉丁字母的英文读音习惯设计的汉语拼音之所以让外国人觉得适用、方便, 其核心的问题是, 凡西方学者设计的拉丁化汉语拼音都严格遵守清辅音字母 (p、t、k等) 与浊辅音字母不能混淆的原则, 这符合他们印欧语系的语言特点。他们很不习惯我们用浊辅音字母表示不送气清塞音的做法。对此, 赵元任也作了透辟的分析:字母的定音固然是“和多数西文的读音相近的为好”, 但是, “为求实用上的便利”, 可以“牺牲理论上的规则”。把b、d、g等字母“这样改借过来有无穷的便利, 所以不能顾忌到学理上的不准确”。他还两次提到可以用辅音字母v代表元音[y], 而不必顾忌这样做违反了“西文的习惯”, 不要囿于学术偏见去“判断实际上的利弊”。所以, 面对至今犹可听到的一些评论, 如为汉语拼音字母定音要符合英文字母的读音习惯, 要方便于外国人的学习和使用等, 我们尽可不必气馁, 更不能随声附和。

对解读《方案》中字音—音节拼写形式设计最有指导意义的就是赵元任在《国语罗马字的研究》首创的“文字尚形”原则。“文字尚形”指的就是字音—音节的拼写形式要醒目清楚, 不易混淆。他在文中多次从理论和事实上阐明了这一观念的科学依据。“西人看书认字的时候……和中国人认汉字一样, 并不是先读出声音, 然后想到意思的。……遇着生字, 也都是一个一个syllable (音节) 拼的, 不是一个一个字母拼的。”“无论何种文字, 在实行的时候都是见面认字的, ……用‘视觉读法’。”“所以, 为长久计为大多数计, 就须把易认看重些, 易写看轻些。”也就是说, 在不背离基本语音事实的前提下为汉语设计一套罗马字母 (拉丁字母) 拼音系统的首要原则是音节拼写形式 (字形) 的清楚醒目, 不易相混, 而不是拼音上的精细准确。

拉丁化拼音设计中“文字尚形”的原则和观念, 在《方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方案》在“千案聚粹”确定音节拼写形式时, 之所以选择ao而舍弃au, 用ong而不用ung, 用iong而不用üng, 用ou而不用eu, 都是因为后者的拼写形式分别与韵母系统中的an、üng、en视觉上容易相混, 而前者彼此的区别度显然高多了。

赵元任在这方面的论述, 对我们解读《方案》的设计理念和认识罗马字母之所以在国际上广泛通行极具启发性。他说:“罗马字的好处不是在拼音的准确 (……太精确反倒不适用) , 是在 (用) 极少数的字母可以拼出种种面孔的词形。”并且“于分辨上无妨碍处, 字形要求短。———例如iu不必写iou, ui不必写uei, ……”。这些意见周有光先生简明扼要地归结为:音节拼写设计务求“阅读醒目, 书写方便”, 但不能要求拼写形式跟字音的实际读音处处紧密吻合。这是拼音拼写设计中的国际通例。

根据上面的论述再来审视至今在国内外还时有可闻的, 对《方案》所谓表音不确切、拼音设计有误的批评, 就可以发现, 其实这正是《方案》在总结了历史经验后的精彩之笔。例如, 借用表示清浊对立的字母来表示汉语语音系统中送气不送气的对立, 这几乎是历史上凡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罗马化拼音方案都共同采用的办法。而威妥玛拼法则用p-p‘、t-t‘、k-k‘等来表示。赵元任早就对此作出了评论:“这只小耳朵既不醒目, 又不好写, 用起来非常讨厌, 漏写了却非常麻烦。”这能说威妥玛拼法比汉语拼音更适用于外国人吗?又如, iou、uei、uen这三个韵母, 由于协同发音的影响, 在一定的语音条件下韵腹确实会弱化为一个含糊的过渡音, 可以用省略式-iu、-ui、-un来拼写。从学理上说, 为求拼音精确, 应该并列这两种拼写形式, 但为求实用上的方便, 《方案》在前拼声母时, 一律采用了简便的省略式。这也是历史上绝大多数拼音方案作出的选择。因这符合拼音设计“不是专为音韵家字典家的方便设 (定) 的”, 是为一般人、普通人的使用设计的, 不必也无须讲究拼音上的准确、精细。“无用处不细分辨”, “于无妨碍处, 字形要求短” (赵元任语) 。《方案》这三个韵母的拼写设计, 在学理上、在历史上都是有理有据的。此外, 屡屡为人诟病的是《方案》用字母i兼表汉语普通话中[][]两个舌尖元音, 评论者往往说, 这在拼音上起了误导作用, 搅混了j、q、x, z、c、s, zh、ch、sh、r三套辅音声母的读音。字母i代表舌面元音[i], 这是国际通例, 不应兼表其他读音。这种意见不自今日始, 当时赵元任就说“是一种糊涂见解”。他说, 即便是按照罗马字母的英文读音习惯, 字母i也不是只有一种读法, 字母c在英文里也有四种念法。凡采用罗马字母的国家, 在拼写系统中都会采用字母变读的办法去解决26个拉丁字母不够用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使用罗马字母的国际通例。而且《方案》采用i兼表在不同字母组合中的三个不同念法的元音, 在字母与语音的配置上也符合尽可能“限于二十六个老字母, 不造新字形”的经典原则。在音位分析上也是既符合互补归并原则, 又照顾了历史音韵。周有光先生说:“把舌尖元音写成-i, 既合原理, 又切实用, ……是《方案》设计的一大特点。”事实确实如此, 用表音不确切、会引导误读去评说, 那是对罗马字母的拼音设计和使用缺乏理论认识所致。

《方案》今天已经普遍使用于普通话语音教学中, 但是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别不同性质的语音层面, 否则就会产生学术上、教学上的认识误区, 在有些问题上反而会纠缠不清。例如: (1) 不要混同汉语拼音教学和语音本体教学。《方案》是普通话的书面拼写系统, 它对普通话语音系统的解析、处理都是服从于字母的拼写设计的。这与单纯以语音本体为对象的语音教学, 性质是不同的。 (2) 不要混同学术和教学这两个不同性质的层面。《方案》的制定原则、拼音设计的理念, 都是经过一系列学术研究后确定的, 这与面对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文本, 不是一回事。比如, 为适应教学需要, 隔音字母y、w可以当声母看待。但就《方案》文本来说, y、w与各有自己固定音值的21个辅音声母, 就不能并列统计在一起。这在学术层面是讲不通的。 (3) 要区别语音学和音系学这两个不同性质的语音层面。在音系学层面上, 由于分析归纳音位方法的不同, 普通话里究竟有多少个声母、多少个韵母, 答案可以是不同的。

区别不同性质的语音层面, 树立正确的拼音教学的基本观念,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字母代表语音, 但不等于语音, 不能随着字母讲语音, 应该透过字母教语音, 透过字母学语音。例如:为使ung和üng阅读醒目, 易于区别, 拼音设计分别采用了ong和iong的拼写形式, 但在音韵系统的四呼分析中这两个韵母仍然分别是中东韵的合口呼和撮口呼。这跟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这两个声母的-i韵母属于开口呼的道理是一样的。其次, 字音拼写形式的设计, 为求实用上的便利, 总是力求节约字母用量, 以拼式简短、书写方便为主的。它并不追求拼音上的精细准确, 恰恰是“于分辨上无妨碍处”就略去语音细节。所以在语音学习中就不能把-iu、-ui、-un拼写中元音字母的省略当作实际语音的完全阙如。就拼写规范说, “播、泼、摸”的韵母当然不能写成uo, 但就语音事实说, 这个因唇音声母和后边圆唇音的同化作用而变成过渡音的u, 确实是有的。不为过渡音单独配置字母, 这是拼音设计中的通例。

有趣的汉语拼音教学 篇3

【关键词】汉语 拼音 形象 兴趣

学不好汉语拼音,从某种程度来讲就学不好语文,更谈不上爱语文、爱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告诉我们教师不得不认真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拼音的关键,我简单总结如下几点:

一、直观形象地感知

1.充分重视教材中的插图。

孩子的感知是丰富多彩的,对于一些精美的图片,孩子的兴趣往往很高。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孩子的天性决定了形象精美的图片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教师不能暴殄天物,对这样好的教学资源视而不见,而应该充分利用。如教学j、q、x时,我出示三幅挂图,让孩子们先观察图上画了什么?有一只母鸡,是声母j的音,一半西瓜(是声母x的音),气球是q的音,然后让孩子们找一找图上藏着的字母,用笔画一画,那只花蝴蝶就是j上的一点,母鸡的身子就是j的下半部分,q和x也是一样的,这些图既表音又表形,让孩子们去观察去发现,能加深孩子们对这些字母的印象,非常实用。利用精美的图片,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孩子们都是天生的观察者,他们在观察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现者!这种利用插图的趣味拼音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和发现的快乐,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孩子越学越开心!

2.展示具体形象的实物。

教学汉语拼音,我们除了利用教学插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外,其实也可以把具体形象的实物搬进课堂。如教学f和t时,我就将有伞柄的雨伞带入课堂,伞柄朝下时像个f,伞柄朝上是像个t,先让学生观察像什么,再让学生编 一编顺口溜,伞柄朝下f、f、f、f,伞柄朝上t、t、t、t。就这样一把伞的引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在兴趣的推动下学得津津有味。如果实物比较简单,也可以布置学生课前准备好有关实物,让孩子自己在课堂上动手实践,如教学Z、C、S时,也可以让学生带一根绳子,动手摆一摆这几个字母。在动手实践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摆,兴高采烈地观察,有滋有味地读,这样的教学方式因为一个“趣”字,显得事半功倍、简单有效,真正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念!

二、多种形式地学习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外加汉语拼音教学单调无味,如果总是用一种教学形式来教学,孩子在单一机械地拼读教学下,兴趣肯定会荡然无存。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便是家常便饭。因此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拼音教学一定要形式多样,在不断的变化中吸引学生的眼球,在趣味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拼音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简单实现。

1.读儿歌。儿歌的特点就是朗朗上口、趣味十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儿歌或者创编儿歌来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热情。如在教学单韵母“e”时,我先让学生看插图观察天鹅的图片,然后带着学生读《咏鹅》的诗歌,在老师领读、配动作读、小老师带读等多样化的儿歌诵读后,学生不知不觉就掌握了“e”的发音,用趣读儿歌的教学形式教学,学生轻轻松松掌握了汉语拼音。

2.听故事。孩子最爱听故事。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把知识形象化、故事化、趣味化,让孩子在听故事中爱上学拼音。如在教整体认读音节yu时,可以这样编故事:一天小ü去游玩 ,玩着玩着,迷路了 ,小ü着急哭起来。这时大y从这里路过,看见小ü哭了 ,就关切地问小ü:“为什么哭 ?”小ü说:“我迷路了”。大y说:“没关系 ,快擦干眼泪,我带你回家”。小ü把上面的两滴眼泪擦去就和大y回家了 ,这就是整体认读音节。 学生在故事中深刻记住了这个整体认读音节。

这两种形式比较常用,其次还可以利用编口诀记忆汉语拼音,让孩子在口诀中牢固掌握汉语拼音知识。同时,我们还应唤起学生的创编激情,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多鼓励孩子自己去编口诀。如有的学生编出“q”字拐弯“g、g、g”,“一把大叉x、x、x”等。在多种变化的形式中学习汉语拼音,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高了。

三、 创造环境多巩固

汉语拼音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不创造环境来巩固,很容易让拼音教学前功尽弃,因此不能一学完就置之不理,而应该营造氛围,让孩子不断巩固汉语拼音。比如可以在课堂的黑板上拼写上课认真的孩子,让学生把家庭中的物品用卡片拼写出来,或者可以每天用拼音写一句话,进行拼音闯关游戏评出拼音大王,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营造一种生活处处有拼音,拼音就藏在生活中,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巩固拼音。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只有抓住了“趣”,想方设法地营造趣味十足的教学情境,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让汉语拼音教学想说爱你也容易!

参考文献:

[1]孙侠.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2009,(11):109 -109.

一年级汉语拼音验收总结 篇4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工具。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已经学完了汉语拼音。为了检验学生的汉语拼音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对拼音的学习和应用,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了解拼音教学效果,改进教师的教学状况,做到及时查缺补漏,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基础,我校于10月31日,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拼音过关检测。

一、基本情况

从整个检测结果来看,口试成绩整体较为理想,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学生的拼音掌握情况有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绝大多数学生的拼音学得很扎实,读和写都比较过关,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学习拼音有较大的困难。

二、优点概述

1.在本次笔试中,90%的学生能熟练地找出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并且声音清脆洪亮。

2.对于前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辨,大多数孩子能准确地确定。

3.口试中,学生对单个字母的认读情况较好,多数学生发音清晰准确,熟练程度好。对于字母认读传统上的难点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都能正确辨认。大部分学生能较熟练地拼读音节,能区分整体认读音节和拼读的差别,有的还能直呼音节。对于声母+单韵母、简单的三拼音掌握得较熟练。

三、存在问题 1.口试中的复韵母、三拼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错误较多。如ui和 iu,ei和ie的混淆,整体认读音quān、yú、shī不熟练,xióng、zhuō、等三拼音节读不准确。有一部分学生拼读时不流利,缺乏自信,声音小,口齿不清。少部分学生只能拼读单个音节,不会连读音节词。还有几个学生干脆不会拼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全是拼读。

2.较多学生对声调的掌握不好,三声读不准,二声、四声区分不清。还有的学生不能准确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部分学生对三拼音的读法掌握有问题。

3.部分学生对轻声掌握不好,不能准确地读出 zhuō zi中zi的轻声读音。

四、建议

1.加强p q b d iu ui ei ie uo ou等形近字母的辨认。2.要注意拼音的复习和巩固。在后面的识字教学中,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对于拼音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相机渗透,多加巩固。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音节的拼读等要加强训练。拼读时,要逐步进行直呼训练。因为不提高速度,就很难完成从拼读词到拼读句的过渡。注意个别指导和齐读相结合。

3.书写拼音时,教师要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注意字母所在的位置及字母的写法,保证书写正确、规范。

4.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学习经验总结 篇5

一、汉语拼音中最重要的是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要求孩子达到人人会背,人人会默写以及打乱顺序会听写。

至于这三部分里面所包含的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我一一进行说明。①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其中zh ch sh r是翘舌音,也叫卷舌音;z c s是平舌音。

②24个声母可以分为:

6个单韵母:ɑ

o

e i u ü

9个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其中er为特殊复韵母,不和其他声母组成音节,只能自成音节。9个鼻韵母:(包括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

ɑn en in un ün(5个前鼻韵母)ɑnɡ

enɡ

inɡ

onɡ(4个后鼻韵母)

③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其中最容易写错的是整体认读音节“ye,”学生容易写成“yie”。需重点记忆。

二、其次是音节加声调的位置学生也容易写错,因此只要记住标调儿歌就能避免。

儿歌是:有ɑ不放过,无ɑ找o e ,i u并排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其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是复韵母iu和ui的标调。

三、最后也是孩子记忆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小ü和

j q x y 拼写时的去点规则。需要家长在家辅导时不断强化。为了加强记忆,我们也为孩子编写了儿歌,内容是: 小 ü 小 ü 有 礼 貌,见了j、q、x和 大y就摘帽。j q x 和 大y,从不和u在一起。

关于拼音的教学,我们大部分都是通过有趣的儿歌、故事等形式给孩子讲解。但由于本学期时间短,内容多,孩子掌握起来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复习巩固。相信练的多了,我们的孩子就会觉得轻松易学了。以上只是我根据孩子近段的情况而定,若还有什么问题,可给我留言或打电话。谢谢!

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总结 篇6

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能持续的激发国际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是最大的课题,国际汉语教师需要准备海量的活动和游戏。所以本次学习星球组织的国际汉语教师教学实习活动,让对外汉语科班出身的教师们,亲身经历了一次国际汉语的教学实习,在面对初入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们,我们的“小”老师们也是使出浑身解数,与自己的团队小伙伴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教学任务,这里面有遗憾也有收获,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教学实习吧。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学习星球的老师们给学生教师教学建议和教学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教师可以轻松面对陌生的外国学生,让大家更能将自己日常学习的精华内容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教学实习活动一:汉语教学实习之中国历史文化

教学实习内容: 以中国爱情故事为主题,让参与的留学生了解历史变迁与中华文化

参与学习留学生:韩国籍、柬埔寨、缅甸等亚洲留学生

中文水平:初级

现场教学活动内容:

1、中国古代汉服文化讲解并让外籍学生试穿汉服,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气息

2、现场情景剧表演的霸王别姬。同时穿插外国学生的配合表演和中英文讲解,借助历史故事,理解古代文明,

3、中国脸谱文化的体验:通过手把手的帮助留学生绘制中国脸谱,让留学生们了解中国戏曲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国古代高超的戏曲水平和脸谱绘制技艺。

汉语拼音符号的实际发音 篇7

随着汉语拼音应用的领域不断拓展, 汉语拼音符号的发音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区分以普通话为母语的学生 (母语说话人) 和母语为汉语方言的学生及少数民族和外国学生 (非母语说话人) 。二者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特点、教学方法都不一样,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认清汉语拼音的性质。

汉语拼音的性质跟国际音标不同。它是拼写注音符号, 不是记音符号。可以提示发音, 不是描述发音。 (石锋《汉语语音教学笔记》, 《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1期) 汉语拼音基本是以音位分析为基础, 又有拼写原则的调节。本文尝试借助国际音标描述汉语拼音字母符号跟实际发音状态的对应关系, 便于在教学中作为参考。

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为:声母—韵母—声调。三者缺一不可。其中韵母的结构为:韵头—韵腹—韵尾。韵腹又称为主要元音。在韵头或韵尾缺位的时候, 主要元音会自行填充它们的时间位置。

普通话一共有22个声母, 有21个辅音声母, 另有1个零声母。辅音声母的发音一般是依据后接韵母的开、合、齐、撮四呼而出现不同的发音差异, 也就是音位变体。其中r声母有多个变体, 如:在起始位置上为浊擦音[ʐ];在中间位置上为浊通音[m];在快速语流中往往只是一个舌尖抬起的动作。

零声母不能认为可有可无, 所以“棉袄”不能读为“棉脑”, “翻案”不能说成“翻难”。英语没有零声母, 所以good idea、an apple都是可以连读的。 (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 台湾学生书局, 1980) 汉语拼音按照韵母的开、齐、合、撮四呼分别用y-、w-和隔音符号'作为零声母的标记。

汉语拼音元音a可以分别发为音位变体[A][a][ɑ]和[⌊]。 (王福堂《üan韵母主要元音的音值》, 《语文建设》1995年第1期) 元音e单发时为[γ], 有动程;在复合韵母中可以分别发音为[E][e][ə]以及[℅]。元音o并不是单元音, 它的实际发音多是[uə]。 (石锋《实验音系学与汉语语音分析》, 《南开语言学刊》2006年第2期) 元音i做主要元音发为[i];做韵头发为[j];做韵尾发为[⌝];另外跟声母z、c、s和zh、ch、sh、r相拼合时, 还有[ɿ]和[ʅ]的发音。元音u做主要元音发为[u];做韵头发为[w];做韵尾发为[ʊ]。元音ü做主要元音发为[y];做韵头发为[ɥ]。

汉语拼音鼻音韵尾-n和-ng都有纯鼻音和鼻化音两种发音, 只是部位不同。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单念的调值分别是55、35、213、51。上声读为214的很少。 (石锋、王萍《北京话声调统计分析》, 《中国语文》2006年第1期) 轻声只在连读中出现。建议上声在教学时可以只教212的念法。

连读变调在汉语拼音中没有表现。如:上声相连时前字变成阳平。在教学中要重点训练连读中的声调表现。

汉语拼音有效教学的方法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88-02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正确认识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把握好教学的每个阶段,分别从教学认知、巩固知识、强化记忆这三个阶段把握汉语拼音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游戏法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拼音教学主要面向一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弱,学习效果往往受情绪影响。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法进行拼音教学,以有效地激活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枯燥为有趣。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所包含的游戏特点,精心选择与教材相关的游戏种类,通过制作游戏道具、设计游戏的具体实施步骤开展游戏教学。例如,在进行声母的认知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放鞭炮”的游戏。

(一)游戏准备:把需要认读的声母卡片放入一个自制的红色爆竹筒内。

(二)游戏过程:学生从爆竹筒内抽出卡片,并举起卡片读声母,读完后去点爆竹。学生如果读对了,其他学生跟着一起读,并模拟爆竹发出“嘭、啪”的声音,如果读错了,则模拟哑炮发出“嗤”的声音,最后比一比哪位同学点燃的爆竹多。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大爆竹,如果你读对了爆竹里的字母,鞭炮就能点燃。谁想来试一试?

众生:节日到,放鞭炮,什么炮?

生1(举起卡片m):鞭炮m,m、m、m。

众生:嘭、嘭、嘭,啪、啪、啪——

生2(继续举起卡片b):鞭炮p,p、p、p。

众生:嗤——

通过以上游戏,学生加深了对声母的认知和把握,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听说读写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经过教学认知阶段,学生基本把握了拼音规律,教师可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提高其对拼音的运用能力。首先,在“听”方面,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口型发音示范,包括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的示范,以便让学生进行尝试和模仿。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等渠道提高听辨读音的准确度。其次,在“说读”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朗读,朗读时要让全班同学都能听清楚。教师对读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对读得不是很完美的学生进行纠正和激励。最后,在“写”的方面,要求学生认真练习抄写,并指导他们正确地书写拼音。另外,学生遇到生字词时,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来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并采用注音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声母、韵母、音节等的掌握程度。例如,教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拼音的听说读写教学如下。

师(举起“ɑ”卡片):ɑ——(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舌头中间微隆,声带颤动)

众生:ɑ——

师(举起“b”卡片):b——(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众生:b——

师:哪位同学来尝试练习以上两个字母的发音。

生1(大声地):ɑ、ɑ、ɑ,b、b、b。

师:“ɑ”读得很好,但是“b”发音时,注意读音要轻短,不能拖长。

师:在书写时,“ɑ”占中格,“b”占中上格,如图: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师(举起“巴”字的卡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

(学生表示不认识,并纷纷翻开字典查阅)

生2:这个字的音节是“bā”。

生3:bā。

师:很好!这个字念“bā”,“下巴”的“巴”。

(学生把这个字的拼音标在字的上方,以便今后反复认读)

拼音的巩固教学涵盖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有效把握教学时机,把巩固拼音知识融入到每个教学细节中,增强学生对拼音的掌握程度。通过以上教学,学生掌握了字母“ɑ”和“b”的正确发音方法、书写格式,还能运用所学拼音认识生字,提高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三、联想记忆法,提高记忆效率

从儿童的认知特点来看,他们善于记忆形象、具体的事物,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汉语拼音进行定期复习,可通过联想法强化拼音记忆,减少学生对拼音的遗忘程度,提高记忆效率,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联想记忆法,就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的方法。在拼音教学中,教师根据汉语拼音的部件、发音的特点,找出在现实生活中与之相联系的事物,通过师生互动、说唱等形式,充分挖掘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有效的联想记忆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学声母时可进行如下联想记忆教学。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商场、游乐园、家里等生活场所中,有没有与声母部件相似的事物呢?

生1:“m”像麦当劳的标记。

师:非常棒!我们平时去麦当劳的时候就会想起声母“m”了。

生2:“l”像一根筷子。

师:很好!我们每天用筷子吃饭的时候就可以想到“l”了。

……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拼音发音的韵律特点与实际事物的联系,编写富有节奏感的儿歌、口诀等,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如:“z”后加“h”:zh、zh、zh,蜘蛛捉虫把网织(zhī);“c”后加“h”:ch、ch、ch,小猫吃鱼真爱吃(chī);“s”后加“h”:sh、sh、sh,森林里有大雄狮(shī)。可见,拼音教学通过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激发其学习兴趣,能够提高记忆效率。

综上所述,拼音教学的各个阶段是环环紧扣、缺一不可的。上述方法让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

总结带有经纬的成语和拼音及解释 篇9

[经纬万端] jīng wěi wàn duān

比喻头绪极多。

[经纬天下] jīng wěi tiān xià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天地经纬] tiān dì jīng wěi

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经文纬武] jīng wén wěi wǔ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经天纬地] jīng tiān wěi dì

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经帮纬国] jīng bāng wěi guó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经邦纬国] jīng bāng wěi guó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文经武纬] wén jīng wǔ wěi

经、纬: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

[天经地纬] tiān jīng dì wěi

①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②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年经国纬] nián jīng guó wěi

指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的编写史书的方法。

[纬武经文] wěi wǔ jīng wén

一年级拼音总结 篇10

总体包括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通过儿歌、学嘴型、看图片等的方式让孩子记住发音,并学会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认识四个声调,会准确发音和区别,会给音节标调;认识音节,会相拼,知道是几拼音节,知道音节当中的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后鼻音,轻声。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初步认识简单的汉字。

(一)声母(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1、翘舌音:zh ch sh r

2、平舌音:z c s

3、小 ü碰上j、q、x、y要把头上的两点去掉。

(如:j+ ü=ju、q+üe=que、x+ü+an=xuan、y+ü=yu)

(二)韵母(24个)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1、单韵母: a o e i u ü

2、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特殊韵母:er

4、前鼻音韵母:an

en

in

un

ün

5、后鼻音韵母:ang

eng ing ong

(三)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1、翘舌音音节:zhi chi shi ri

2、平舌音音节:zi ci si

3、前鼻音音节:yin yun yuan

4、后鼻音音节:ying

(四)声调

第一声,“ˉ”;第二声,“ˊ”

第三声,“ˇ”第四声,“ˋ”

1、顺口溜:一声平二声扬三生拐弯四声降

2、标调歌:有a在,把帽戴,a不在,o e戴,要是i、u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

(i、u在一起,把声调给u;u、i在一起,把声调给i。如:niú、shuí)

3、当i头上标有声调,必须把头上的那点去掉。

(如:lǐ、jī

qī)

(五)音节

每个音节都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特殊韵母也可以组成音节。

(如:jī,j是声母,i是韵母,ˉ是声调。除了轻声之外,一般情况,音节都是有声调的。ěr 耳)

1、翘舌音音节:含有zh、ch、sh、r的音节

2、平舌音音节:含有z、c、s的音节

3、前鼻音音节:含有an、en、in、un、ün的音节

4、后鼻音音节:含有的音节zh、ch、sh、r

5、三拼音音节:一个声母,一个介母韵母,一个韵母组成的音节。(如:g-u-ā、h-u-ái、h-u-áng,x-i-ān)

声母加以下字母,变成三拼音节

关于汉语拼音学习的反思 篇11

一、学习汉语拼音没有提高识字效率

小学的教学大纲对汉语拼音的定位是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他们识字写字、阅读的基础。

现实的情况却与大纲的要求相去甚远,大部分汉语拼音的教学时间由本来的四个星期增加到六七个星期,有的甚至要用八九个星期,即使这样,大多数学校的汉语拼音教学还离要求差距较大。

我们曾对几个小学和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班学生的识字情况作过调查,它们现在普遍采用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拼音识字。结果显示,这些毕业生识字回生率高达约29%,学生毕业时,实际上平均掌握1700~1800个汉字。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阶段的要求掌握2500个汉字。

多年来,有关汉语拼音教学的反映一直很强烈,主要的问题有汉语拼音难教,教学时间长,枯燥乏味等。

几十年来,我们把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来学习的,现实的情况却是这工具并没有提高识字效率,反而大大降低了识字率。

二、汉语拼音抽象和儿童思维形象导致汉语拼音难学

(一)汉语拼音抽象,难读、难记

1. 借鉴拉丁文的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难读、难记、易混淆。

2. 发音部位,如“软腭”“硬腭”“齿龈”等深奥难懂。

3. 形近的声母、韵母比较多,难分辨。如b、d、p和q这四个声母等等。

(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

小学生是“直嗓子”,气息调控不灵活,就把握不准声调。而且小学生感知事物较粗糙,容易出现对形近的声母、韵母分辨力低以及拼读时丢掉介母的情况。

汉语拼音是抽象的没有意义的注音符号,对刚入学的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孩子来说,大部分教师、家长、孩子都认为汉语拼音的学习枯燥无味。

三、识字相当数量后,再学拼音效率高

低龄儿童学拼音字母,往往因抽象思维还未形成,不能理解将字母拼起来这个过程,拼音学习的效果就很差,弄不好孩子还会厌烦,失去学习的兴趣。

方块汉字,远比无意义的、相似处很多的拉丁字母容易辨认和识记。汉字是象形文字,其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因此汉字容易辨识,利于联想,这就为加快识字带来极大的便利。直接教学汉字的优势,还因为单个的汉字可编成为朗朗上口、又富有儿童情趣的课文,和强记死背那些本身并无意义、相互间全无内在联系的拉丁符号,完全是两种情趣、两种氛围,自然也就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不仅是学习的效率不同,而且在儿童情趣培育上也不一样。

有些家长担心,认字的同时不教拼音,孩子的普通话会说不好。其实,让学生多听标准普通话的录音,就是南方方言区的孩子,其普通话也可以说得很标准、很流利。

实验小学的实践表明,不先学汉语拼音,并不妨碍儿童学说普通话,这不是他们学习普通话最关键的环节。如果是在初步学了普通话和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以后,再学习汉语拼音,有利于正音和继续提高,而且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都可大为节省。

我们的实验小学,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大量集中识字,快速识字,两年内就识字达到三四千。在这之后的年级再学汉语拼音,效率大大提高了,三四周就学得很好,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读准音调。

因为有了大量识字阅读基础,可以让学生从汉字的读音中反推出拼音的拼音的拼读和读音,并能纠正拼读的错误。同时由于推迟了两年学拼音,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拼音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学习拼音,最终的目的还是学好汉字。如果拼音学习的安排,学习效率很低,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不宜把汉语拼音的学习作为识字的“拐棍”。

四、建议:恢复古代识字教育传统,先大量识字,汉语拼音只作为汉字发音和校正发音的工具

解放后,我国学校教育基本否定了古代教育,片面强调识字要合乎儿童兴趣,贴近儿童生活,造成低年级识字量锐减。

我国传统蒙学采用先识字后读写的做法。蒙童用一两年的时间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可认识近三千字,然后再可以读“四书”“五经”,读《古文观止》,大概都可以学习做文章。识字效率十分高。

如果像我们成人识字一样,小学生汉语拼音只作为汉字发音和校正发音的工具,可以大大提高识字效率,节约很多时间。

一年级学习汉语拼音的思考 篇12

1. 新授课 (拼音) , 讲故事或学习学过的关联知识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图, 将图和拼音字母有机联系起来, 总结出新的拼音口诀, 注意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书写规则口诀, 例如:四线三格记心间, 拼音字母住里边。声调、圆点写上格, 胳膊长了住上格, 尾巴长了住下格, 其他部分在中格。中格一定要饱满, 上格、下格空一点儿, 书写规则记心间, 拼音才能写规范。a o e, i uü, 标调多按此顺序;如果i u紧相连, 标到后者头上去。拼写规则讲得细, 任何声母不独立;zh ch sh r z c s, 自成音节后加i。iou uei uen, 别犹豫, 单用头变y或w (iou, uei, uen自成音节要用y, w开头如you, wei, wen) 。如果前面有声母, 去掉o e合规矩 (与其他声母合拼则省略中间的o e如niu牛) 。i母打头搞独立, i in ing前加大y (当韵母i, in, ing自成音节前面须加y如衣yi) 。其他所有复韵母, 都把小i变大y (而其他i行韵母自成音节则i改为y, 如ia改ya) 。u母单打莫迟疑, 前加大w就可以 (韵母w自成音节则须加w如屋wu) 。u母为首独为户, 要把小u变大的。 (u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则将u改为w如ua改wa) 。凡带ü母要注意, 独立去点前加y (ü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则加上y并省略两点) 。n l相拼不去点, 去点只指j q x。

2. 出示拼音卡, 教学新的拼音知识, 卡上的读、写、记拼音知识都是要教给学生的, 拼音卡上的拼音字母大大的, 教室最后一排学生都可看清, 您不用教案、不用板书都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书写可以先直接让学生伸出食指在空中练书写。

3. 教学拼读音节的方法, 并用拼音卡不断地变出不同的音节来让学生练习。注意变的时候, 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用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动作。您巧妙地用手蒙住部分字母, 更是几乎全部音节都可变出, 而且能很直观地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拼音卡能大大地减少板书量, 无穷的变幻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 老师可以走到学生面前去更好、更快地了解学生和掌握情况, 适时地指导学生, 随时与学生互动。注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 多用游戏和竞赛的形式。

4. 要教的新内容教完了, 利用多媒体播放拼音卡教学光碟里的内容, 让学生看和听, 并且跟读 (如果不具备多媒体教学条件, 可以改由学生回家自己看教学光碟) 。拼音卡教学光碟很好地考虑教学需要, 字母、音节、图片都是大而鲜明, 相信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

5. 当堂检验学习效果。可以随机抽选学生, 也可以是让全班 学生用自己手上的拼音卡同桌互考 (抽读、抽写、抽记) , 还可以是指定几个掌握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考一组学生, 掌握了老师所要求的内容, 就把该生书上的五星涂上颜色奖励。比比谁得的星星多!

可以用拼音卡开展很多游戏, 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当魔术师, 既可以不停翻声、韵、调变出音节;还可以在变出的音节基础上用手蒙一部分再变, 比如zhuang, 可以依次蒙住“z、h、u、g、ng、ang、ug、ung……”变出20个不同的音节, 如果再带上四种声调, 就是可以变出80个不同的带调音节啦。但是都要变出正确的音节并且会读才算变魔术成功。可以是学生独立参赛, 也可以是分小组参赛, 教室里应是气氛热烈、积极性极高的, 这更是活跃学生思维的方法之一, 将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争当小老师活动:比如在听写或批改其他作业时, 尽量发动学生的力量。老师轻松, 学生不但喜欢而且效率高, 效果极好!比如我在听写时, 同时在教室巡视, 这时候很容易锁定哪些学生是全对的。一旦听写完, 我立即给我锁定得满分的学生打个100分, 他们立即加入小老师队伍, 和我都走到其他同学的面前去当面检查, 这时会不断有100分的学生出现, 又加入小老师队伍。错了的, 立即重写5遍……当然对小老师是有要求的, 如果号错了, 要有减星星或将号错的写几遍的处罚。这样, 全班的作业可以很快当堂检查并当堂纠错。教师的办公桌上不再会有堆积如山的作业啦, 而且班级成绩一定不会差 ! 当然, 这样的老师, 孩子们肯定是会喜欢的!

还可以创设情感, 激发学生兴趣。在拼音教学中, 为了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采用故事导入法 . 一开始, 我让学生看着这幅美丽图画, 然后给他们讲故事:“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绿草如茵, 小溪清澈。有一天, 大阳公公还没爬上山坡, 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a字歌aaaa, aaaa。大公鸡听到了歌声, 也跟着唱起来oooo。它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 伴随着优美的歌声, 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着跳着, 发现了自己在溪水中的美丽倒影, 便不由自主地唱起歌来。几只刚学会游水的小鸭子听到歌声也都往这边赶过来, 它们也来参加这场清晨演唱会呢!”学生开心地听故事, 快乐地学拼音, 使学生在一种富有趣味与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6. 规定学生回家后看光碟、翻拼音卡练习拼音, 或者当小老 师教爸爸妈妈。注意和家长沟通, 取得家长的支持。

7. 遇早读课或自习课, 让最棒的小老师用拼音卡变音节, 全班 练习拼读。注意培养学生当老师不在时自觉学习、班委干部能组织 全班同学自觉学习的良好风气。培养干部的责任心, 老师会更省心的。

上一篇:寄宿制小学家长会校长发言稿下一篇:家庭农场补贴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