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丹霞山导游词(精选5篇)
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况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提名引地等,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境内。丹霞山还是广东四大名山了!
丹霞山的总面积是294平方公里,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辟别传寺时,曾挑出12处风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主体是阳元山景区和锦江画廊游览区这两个景点,因此我们等会儿也重点参观这两个景点。好了,事不宜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饱览丹霞山的美景吧!
大家请跟我来!走进丹霞山,首先会看到阳元山景区因有天下奇景阳元石高28.5米。直径7米而得名,景区游览面积6平方公里,主要景点阳元石,北为坤元山,一阴一阳遥相对应。还有古寺混元洞、七座天生桥、拟禽拟兽的山石造型等。我们现再来到了翔龙湖景区这里,翔龙湖景区位于丹霞山南侧谷地,因其湖面轮廓酷似一条腾飞的青龙而得名。沿湖有龙须间、九龙峰、仙居岩、雾隐岩、乘龙台、祈龙台等自然十八处美丽的景区。
大家再看!锦江景区的景江似一条玉带自北而南穿行与丹霞山群峰之中,沿岸赤壁临江,朱碧辉映,翠竹夹岸……目前开辟水上游程10公里,沿途几十处景点串珠分布。下游至望江亭,可见仙山琼阁、遍山石盆美丽的风景直到阳元山景区,经过景点有鲤鱼跳龙门、锦岩大赤壁群像过江等。
各位游客,丹霞山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玩得愉快,游得开心。
韶关丹霞山导游词篇二各为游客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们广东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丹霞山,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况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息,至南宁时期,有僧伽构造堂室,供奉佛像。明代末年(公元1645年),虔州巡抚李永茂、李充茂兄弟来山经营,开凿石阶修筑关门,建造房舍,作为隐居之所,并更名为丹霞山。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辟别传寺时,曾挑出12处风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
丹霞山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观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至于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的奇妙,则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到。
沿上山小道至半山亭前,左转往锦石岩方向,先见一石岩,上接峭崖,下临深壑,形势险要,有如关隘。北宋时,佛教居士法云攀幽缘至此流光溢彩为此处的景致所陶醉,便驻足憩息,并赞叹曰:“半生都在梦中过了,今日终觉清虚。”后来将此处称为“梦觉关”。这石岩虽仅丈把宽,但极端整,形状犹如佛龛。踞其上可一睹脚下锦江、头上云石之风采。过梦觉关不不远即见一处风化的岩洞,上面刻有“幽洞通天”四个大字。这里竹篁掩映,绿树婆娑,洞前有一块小坪,下临昔日的锦石尼庵山门,可俯瞰碧水,聆听滩声,在这稍作休息后就可以循洞探幽了。
从幽洞通天向前约1000米,迎面一座山崖倚天矗立,山崖自上而下劈开一条窄缝,长200米,高40多米,宽才1米左右,最窄处仅米,成为从幽洞通天到锦石岩的一条奇险小径。从这走过只觉两侧绝壁耸立,势欲倾到,仰视苍穹,唯存长天一线,长在两边崖缝的灌木枝叶竟然参差交错,不时有岩鹰,疾若流星,更增添了这里的神秘气氛。
在丹霞山众多的岩洞中,锦石岩最为吸引游人,它因石壁五色间错,四时变态而得名。锦石岩是丹霞山开发最早的地方,至明成化年间,此处僧人遍植松杉,并建构起伽蓝堂廊房和寺庵。站在锦石岩洞口,向外可以看到一道飞泉从天而落,在阳光折射下犹如彩虹飞舞,这就是丹霞新十二景之一的“锦岩飞瀑”,瀑布名叫马尾泉,古称“龙尾泉”。泉水源头在海螺峰右边的山涧中,流出地表后,从锦石岩上面的山顶上飞泻而下,形成200多米长的悬泉瀑布。锦石岩是由前后四个岩洞连成一体,分别叫千圣岩、祖师岩、伏锦岩飞瀑虎岩和龙王岩。其中以伏虎岩为最大,深有20多米,高约4米,可容数百人。在洞内原供奉着五百罗汉像,可惜在文革期间被破坏,1981年重修毁坏的佛像,并新塑了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赵朴初先生有诗赞曰:“有朋自远是何缘,锦江人到锦江边;抟泥选像无疲厌,驰想敦煌叹昔贤”。与伏虎岩紧靠的龙王岩,洞的内壁有一条岩石皱起象蜂房形的纹络,状如鳞甲,时隐时现,长数十米,就象一条鳞甲鲜明的巨龙穿插缠绕于岩洞中。这些维妙维肖的“龙鳞”,其表面附生着一种微生物,可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变换着赤、橙、黄、绿的颜色,显得斑驳陆离,十分神秘。此处就是丹霞山古十二景之一的“片鳞秋月”,也称作“龙鳞片甲”。
韶关丹霞山导游词篇三丹霞山景区在1980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对外开放,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以独特的红色沙砾岩构成的丹霞地貌、丹山碧水而名扬四海,被誉为中国的红石公园。丹霞山风景区总面积达180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丹霞山风景区,东南部的韶石山风景区,西部的大石山风景区以及中部的锦江风景区。这次我要陪大家参观游览的是景色秀美的丹霞山景区和锦江景区。
“丹霞”是一个很美丽的名字,不知道有没有朋友猜出来为什么这里的山叫丹霞山呢?是这样的,是因为这里的山是红色的。我们可以发现周围山峰的颜色是红色的,红色的石头,红色的山崖,给人的感觉就像到了一座布满红宝石的古城,而四周的绿树、碧水、蓝天、白云又把这片红色映衬得更为脱俗。所以古人称这里是“色渥如丹,灿若明霞”,丹霞山也因此而得名。
其实,这里原来并不是山,而是一片湖泊。根据地质学家的考证,在2500万年以前,这里原来是一片低平的湖泊,湖水不断地冲刷砂石,黏土积聚到湖底,汇集了许多含钙质、石膏的沉积物。后来受到地质运动的影响,地壳上升,湖水退尽,形成高耸的山峰,原来湖底的沉积物受到氧化作用后,逐渐变成红色,并形成了多种形态的峰林、石蛋、石笋等红沙砾岩地形。后来考察中又发现,这里的峰林有顶平,身陡,麓缓,岩石裸露的特点,便根据这里的地名,在地理学上将这种地貌定名为“丹霞地貌”。
世界上有丹霞地貌的国家为数不多,目前,只有美国、德国、南斯拉夫等国家的某些地区是属于这种地形,在我国福建的武夷山、安徽的齐云山、江西的龙虎山以及广东的金鸡岭都具有丹霞地貌的特征。而我们要参观的丹霞山景区,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商务和信息通过网络进行,旅游业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全球各大发达国家和主要经济实力雄厚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收益中的旅游经济收入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旅游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采取的运营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网络运营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移动互联网来了解旅游景区、查找旅游攻略,甚至利用网络进行购票及相关旅游服务等,这其中的移动互联网不仅包括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也包括携程、驴妈妈、去哪儿、芒果网等在线旅游平台;此外,旅游景区自身的网络运营也不可忽视。
据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13.4%,上网普及率达到25.5%。庞大的网民群体成为景区最重要的潜在客源,任何一家理性的景区都不会放弃网络对景区进行营销。与网络发展相对应的是旅游者的散客化、年轻化、个性化,在出行方式上更喜欢背包游、自驾游等时尚旅游方式,从而在出游前利用网络获得景区资讯成为普遍现象,而网上交易平台则成为了自助游的助推剂,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预订、支付、投诉以及回访等功能。因此,旅游景区也必须迎合市场需要加大网络建设与投入,建立适合自身特色的网络运营模式。
韶关丹霞山是世界遗产、国家级自然旅游景区,拥有许多的旅游景点,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备受关注,然而,在信息化时代中其网络运营模式尚属起步、比较单一,因此,本文通过对其网络运营现状的调查,探讨其网络运营模式的建设和发展对策,以期能对丹霞山的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推拉理论
西方古典推拉理论认为,劳动力迁移是由迁入与迁出地的工资差别所引起的。现代推拉理论认为,迁移的推拉因素除了更高的收入以外,还有更好的职业、更好的生活条件、为自己与孩子获得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以及更好的社会环境。
推拉理论又分为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和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在旅游行程中,这两种理论同时存在,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在旅游行为的发展中,可以根据自身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自主选择旅游动机,从而进行人口迁移,最终进行旅游活动。
二、丹霞山网络运营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依据推拉理论及相关知识,从旅游者及丹霞山景区工作人员两个角度进行问卷设计与调查,其中针对旅游者的调查主要是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58份,回收有效问卷458份,问卷有效率为100%;针对丹霞山景区工作人员的调查主要是实地走访,调查其网络运营模式的现状,调查结果如下。
(一)旅游者角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针对旅游者制定了一份问卷,总共发放了458份网络问卷,收获458份有效问卷,问卷主要针对游客的旅游动机调查丹霞山的网络运营模式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对于推力因素,通过图1可以看出:有67%的游客希望通过游览丹霞山这样的名胜古迹来体验不同的生活风格,享受大自然风光,65%的游客希望游览景点来释放压力,调节心情,也有16%的旅游者有其他的想法,可见游客前往丹霞山旅游的原因各式各样,但是其主要行为动机是满足自身的心理与精神需求,希望通过旅游来释放自身的压力,身心得到放松,从而可以更好地融入家人和另一半的生活,拥有更加丰富的感情生活。
2、对于拉力因素,通过图2可以看出:有66%的游客是因为丹霞山的自然风光好,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才去游览,有48%的游客是奔着它的知名度去的,42%的游客迷恋当地好玩的娱乐设施和探险刺激的游戏等,从数据分析上看,游客前往丹霞山的主要动机是享受丹霞山当地独特的生活风气和硬软件设施,要加强丹霞山的网络营销力度,可从丹霞山自身的修葺开始,增强丹霞山自身的软硬实力,努力吸引更多游客。
3、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也整理了有关旅游者对丹霞山的网络运营模式的意见和看法,从图3可以看出:
从以上的建议可以看出人们对丹霞山网络运营模式不清楚,对它通俗的理解也比较客观,可以初步看出人们并不是特别了解丹霞山的网络运营模式,经过查看书籍和网上查阅,我们整理了网络整合营销的常用方式,分别是搜索引擎营销、视频图片营销、博客营销、微博营销、百科贴吧营销、口碑公关营销、新闻事件营销、社区论团营销和电子邮件营销,经过众多信息的收集,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丹霞山网络运营模式较单一,虽然有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来进行网络营销,但是影响力度不够,创新力度不够,导致整体的网络运营效果不佳,所以鉴于此缺陷,我们建议丹霞山当地的工作人员理应整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网络运营模式,通过创新营销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影响力,例如可以通过整合营销来加大宣传力度,丰富营销方法等。
(二)丹霞山景区从业人员角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丹霞山网络运营现状调查中,针对丹霞山景区工作人员的调查主要是实地走访,在访谈中,初步了解到霞山的网络运营在搜索引擎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但模式相对单一,未能更好地结合网络营销模式的多样化做出相应的改变。
1、丹霞山在微信微博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可以说是将它利用地淋漓尽致,在微信微博中取得不错的成就,然而它的微博内容并非丰富多彩,仰慕丹霞山正式面目的游客非常多,其中不乏已经去过丹霞山的旅游者,也包括丹霞山的潜在旅游者,然而它未能够每天更新或者是规定一段时间更新它的内容,让它的粉丝了解到丹霞山的精彩微博。
2、在丹霞山的网络推广方面做得不够到位,虽然它在某个专题做得很精致,如丹霞山打造粤北第一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等,但是在整体的宣传效果不佳,是因为它没办法在每一次的宣传活动中给世界展示自己的特色。
综上所述,丹霞山景区工作人员对于景区的网络建设还是非常重视的,在旅游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做的不错,如在丹霞山里外建设了各种各样的客栈,让游客享受不同的住宿体验等,在旅游网站的建设中,其主要针对旅游者的喜好来设计符合旅游主体要求的一切新奇的体验,善于利用现代自媒体来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如其在微博和微信这两方面做得很不错,可获得群众的积极参与,网页显示速度正常,在各大网站如途牛旅游网、韶关旅游网等可以搜索到韶关的相关旅游信息;然而丹霞山在宣传过程中也存在某些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觉丹霞山在韶关本地的知名度相当的高,但是在其主要的网络宣传渠道中却不是那么出名,虽然说在宣传中有成效,但是不未能做出名气,真正属于韶关丹霞山自身的特色,看来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绩还是需要一番功夫的,接下来就提出丹霞山景区网络运营模式的发展对策。
三、丹霞山网络运营模式发展对策探讨
(一)优化微信的联系功能,增加人工服务
现如今微信平台成为主流的媒体工具之一,而如今丹霞山的微信公众号留下的联系方式只有邮箱及电话,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丹霞山景区的口碑,让游客可以随时走到哪里都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工作人员并解决,建议尽可能增加人工服务,或者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设置好答案,并及时更新问题题库。
(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个性化推广
如今微信公众号、微博数不胜数,各个平台发布内容可谓是有容乃大,但正在能吸引人们每天浏览的不多,而丹霞山的微博及微信等都是隔几天发布一次内容,很难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因此为了更好让众多已关注的粉丝以及未来更多潜在客户经常关注到丹霞山发出的内容,可多发布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内容。
(三)网上折扣促销
如今网上购物更吸引消费者,一来便捷,二来便宜,但丹霞山在各个网站的价格没有比在现场买便宜多少,不足以吸引游客,建议可在游客淡季的时候推出较便宜的价格,趁此机会建立口碑,使游客自然而然成为丹霞山的“宣传员”,向其亲朋好友推荐。
(四)借力影视营销,形成独特吸引
把丹霞山传说制作成漫画般的电影,就如奔跑吧兄弟牡丹那一期的动漫制作,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且生动有趣,比单纯的文字更吸引人眼球,可在各个网络营销模式中推广,争取更多的游客。
安排好住宿后,我们就朝目标进发了。一路上,风光秀丽,各种奇形怪状的山石尽收我们的眼底。曾经很早就听说过丹霞山景色优美,雄险奇秀,今天一见,果真名不虚传。虽没有东岳泰山的伟岸,却有大自然的稳重;虽没有黄山的奇险,却有着“丹山碧水”的和谐神韵……今天真是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百闻不如一见”。 面对如此秀美的景色,我们都不寂寞了,沿途就兴奋地唱起了歌,阵阵轻快悦耳的歌声顿时回响在山谷,而我们也在这回响中铭记住了这一美好时刻,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山谷以宽广的胸怀对我们表示欢迎,灵秀和幽静更显出它的底蕴,好一座沉稳、凝重的大山,置身于山林,尽情地享受这难得一见的静谧! “色如渥丹,灿若红霞”是丹霞山的真实写照,而雄、峻、险则是丹霞地貌的特色。
年轻一族的探险者,喜欢新事物,热衷于挑战自我,有机会来到丹霞山,肯定少不了攀登“丹梯铁索”。因为攀登“丹梯铁索”是对胆量和勇气的考验,在攀登丹梯的过程中,每走一步都要紧抓扶手,那感觉极像攀岩,特别刺激,但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掉进万丈深渊;然而山下的风景实在太美了,云雾缭绕,仿佛置身在仙境中,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往下望。登“丹梯铁索”是一种自我心理的极限挑战,在攀登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步步为营”,也终于领悟了“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的道理。 过程是艰苦的,结果是快乐的。我喜欢在艰苦的过程中寻找快乐。
攀登到山顶时,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胆颤心惊的旅程总算结束了。在这一攀登过程中,我挑战了自我,战胜了胆怯,自豪感不由自主地荡漾在心中……原来,很多看去像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是能够成功的,因此,要坚信,要勇敢,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所拥有的机会! 到丹霞山游览,如果不看日出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犹如到了北京而不登长城。天刚蒙蒙亮,天还没有破晓,风却大得很,似乎要把我们的期待吹走。
已经7点多了,但是还没有看到太阳的丝毫踪迹,我们有些失望,就在想要放弃等待时,天边忽然有了一丝红光,逐渐殷红,接着范围越来越大,呵,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起,好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啊!我们笑着、跳着、欢呼着,东方的异彩,抹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情、兴奋地驰骋。
步入中层风景区首先到达的就是岭南有名的别传寺。别传寺原建于明末清初,明朝遗臣原江西赣州巡抚李永茂及其弟等人,为避乱世,花了100多两银子买下丹霞山作隐居之地,并凿石为阶,铺路架桥,建筑房舍,还将各处岩洞垒石隔成房间以供居住,使这个昔日偏僻的山沟逐渐兴盛起来,后来竟成了明朝遗老遗少避乱的世外桃源。不久,李永茂去世,其弟李充茂去广州海幢寺见到明末抗清义士澹归和尚,将丹霞山捐出,请澹归到丹霞创建寺院。澹归到丹霞山后,一面根据丹霞山的地形特点设计了营造图,一面四出活动筹集营建的资金和物资。在澹归和尚及其弟子们的苦心经营下,终于建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意,名别传寺,成为当时岭南十大丛林之一。
别传寺自建成后曾几经遭受兵劫和火灾,许多殿宇仅存遗迹。1980年,本焕禅师到寺住持,重建了别传禅寺,其中包括大原省长叶选平在别传寺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禅堂、念佛堂、三圣殿、观音堂菩提精舍、客堂、斋堂、老人堂以及僧舍等十多座建筑。这些建筑背靠长老峰,而对云海,前后相联,左右对称。整个建筑群红墙黄瓦,斗拱飞檐,辉煌而又不失庄严。别传寺于1984年农历四月初八开光,全国佛教协会赵仆初会长于1986年春来访时,赋七律《丹霞山赠本焕和尚》云:“群峰罗列似儿孙,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经桑海换,丛林尚有典型存。一炉柏子参禅味,七碗松涛觅梦痕;未得遍行堂集看,愿将半偈镇山门。”每当别传寺的僧人早晚功课及佛事之时,钟鼓齐鸣,磬鱼同响,梵吹这音弥漫半山。此般景象无论古今丹霞十二胜景中,均列此一景,古称“杰阁晨钟”,今言“别传梵吹”。
杰 阁 晨 钟[清]范秉秀逼天高阁绝嚣尘,乍听疏钟耳一新。鲸吼龙吟真似幻,山鸣谷应幻犹真。五更梦里虚无境,六十年人汗漫身。长老峰前敲月落,教人独起立清晨。
丹霞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15平方公里,地跨仁化、曲江两县、由丹霞山、大石山、韶石山三大景区组成。其中韶石山景区距市区仅十多公里。开发较早的丹霞山景区目前是主景区,距韶关市区50公里。它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桥380多座、岩洞36处,由三级绝壁和三级平坎构成三个景观层:下层是锦石岩景观层。这里的石壁五色交错,四时变化,丹霞山“三十六洞”中最大岩洞“锦石岩”就悬挂于临江的百丈峭壁之上。北宋时僧人法去为这里的奇洞妙景所吸引,遂将此地开辟为佛家净土,共建庵堂18座----这便是丹霞山风景建筑的开端。
如今,当年的修筑大多不在, 现存的一座尼姑庵,是1981年重修的。这次重修,除修复原有佛象外,还新塑了观音菩萨及其三十二“应 身”(即变化身),其神态各异。赵真诚初先生曾赋诗赞:“抟泥造像无疲厌,驰想敦煌叹昔贤”该层沿 途还有梦觉关、通天洞、一线天、马尾泉等景点。 中层为别传寺景观层。别传寺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为明末搞清义士、高僧澹归和尚所建,是岭南十大丛林之一。
该层的主要景观有杰阁晨钟、松 涧涛风、竹坡烟雨、双池碧荷、鸳鸯树、别有天等。山上摩崖石刻,年代最早且字体最大者为南赵汝耒所书“锦岩”二字,每字大逾五尺;字数最多者为明末李充茂所书《丹霞山记》,全文1344字。从别传寺出来,在二关门后沿铁索攀登上一道几乎是垂直的石级小路,便来到了丹霞山的最上层---山顶景观层。这里不但是观日出的最佳去处,而且还有螺顶浮屠、乳泉春溜、玉台爽气、虹桥拥翠等古今称颂的景观,澹归和尚墓地也建在这里。丹霞山下,有一座狭长形的水库“翔龙湖”。环湖有三岩、六洞、一十八峰、山光水色,十分诱人。
【韶关丹霞山导游词】推荐阅读:
韶关丹霞山作文07-22
张掖丹霞导游词07-13
丹霞山旅游调研报告12-10
韶关政府网01-28
韶关野外实习03-31
秋游金霞山作文01-30
丹霞游记作文400字07-14
美丽的霞山公园作文09-21
韶关学院毕业设计01-18
秋游栖霞山作文500字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