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a教案第二章(通用10篇)
适用专业:动画
课程编号: 80305041 总学时:64 课内练习学时:40 学分:8
第一部分 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 1.课程的性质、地位
本门课程是艺术类动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对于学生掌握动画艺术创作的技能具有重要地位。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人和事物运动绘制的方法,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掌握 绘制动态事物的相关技巧。逐步培养创造运动、表现运动的思维,从而使设计构思到艺术实现的途径更加通畅。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以及“人物的基本运动规律”、“动物的基本运动规律”和“自然现象的基本运动规律”;掌握的运动事物绘制原理相关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和训练,掌握绘制动漫画中人物和事物运动方法,能利用各种工具合理表现对象的运动和速度。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了解动画中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2、熟悉:人物、动物、植物以及自然事物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3、掌握:熟练掌握人物、动物、植物以及自然事物运动的表现方法.三、实施说明
1、授课方式
授课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讲授部分与课内实践部分。理论讲授部分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随堂练习为辅,形式为边讲边练。课内实践部分以设计任务为驱动,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践,教师专题指导、示范、修改作业,形成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作业课上未完成部分可由课下完成。
2、成绩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出勤情况)占20 %(满分20分),实践表现成绩(包括课堂表现、授课笔记、课堂练习)占20%(满分20分),结课作业成绩(包括一套完整的设计图)占60%(满分60分),三者合计,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中,60-7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根据课程性质,要求在专业设计教室(能放四开画板的桌椅)上课。理论课教授时,需要多媒体教学设备,方便学习理解和掌握。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多采用引导、启发性教学,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运用典型案例组织教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伴随理论讲解相应安排练习,理论与实践要求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具体运动实例进行讲解,加强与实际例子的结合;并建议使用设计教室与多媒体结合方式授课。
在教学中,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属于了解层次的,考核时所占分量较轻;属于理解或掌握层次的,是考核的重点,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十分清楚。
四、课内实践环节的要求
1、人物运动绘制、动物运动绘制、自然现象运动绘制
2、主要包括:人物的走跑跳、动物的走跑跳、自然现象风雨雷电
具体要求:结合实际所讲授理论进行相应运动的绘制,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表达出各种动作运动规律,利用电脑无纸绘制或传统二维动画的绘制方法完成连贯的动作的绘制。
五、作业要求
根据教学安排,伴随课内实践环节完成。作业应当按照大纲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比例要求来安排。
1、总体要求:
画具:铅笔、橡皮、透台、A4纸、塑料抽杆夹、电脑
作业数量及要求:平时课上作业封面自行设计(标明课程名称、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5套完成的动画运动图,A4,横版,抽杆夹装订;设计一个人物的走跑跳连贯动作,不少于60张,电脑合成出短片。上交时间:结课当天即上交作业。
2、具体要求:(1)根据课程性质,作业要求动作清楚准确,连贯性强,能够完整出片。图纸包括: 一套人物走路动作、一套人物跑步动作、一套动物走路动作、一套动物跑步动作、一套自然现象的动画;一个人物走、跑、跳的连贯动作。
(2)纸质版:封面(标明课程名称、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所有动作过程的每一帧图纸,装订成册。
(3)电子版:将所有图电子版装进以学生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以班级为单位刻录光盘,盘面标明课程名称、班级、授课教师。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第二章 制定营销战略与营销计划
一、市场营销和顾客价值
1、价值交付过程
价值的创造和交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价值选择。第二阶段是提供价值。
第三个阶段的任务就是利用营销人员沟通价值。
伦敦商学院的奈马亚.库玛提出了3Vs营销方法:(1)界定价值细分或顾客细分(2)界定价值主张(3)界定借以交付所承诺服务的价值网络 达特茅斯的费里德里克.韦伯斯特认为应该给予下列过程来理解是炒年糕营销:(1)价值界定过程,如市场调研和公司的自我评价(2)价值创造过程,如新产品开发、原料供应战略和卖主的选择(3)价值交付过程,如广告和分销管理。
2、价值链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 波特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每家企业都包括彼此存在协同的设计、生产、营销、交付和支持其产品的一系列活动。价值链主要包括就像相互关联的战略活动-----五项基础活动和四项辅助活动。其中,基础活动包括企业购进原材料(内部物流)、进行加工并生产出最终产品(生产运营)、将其运出企业(外部物流)、上市销售(营销与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服务)这一系列依次进行的活动。
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任务是检查没想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本和运营状况,并寻求改进措施。企业的核心业务过程主要包括: 市场感知过程 新产品实现过程 顾客获取过程 顾客关系管理过程 订单履行过程
为了获得成功企业还需要超越自身的运营管理环节,深入分析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的价值链,以便寻求更大的竞争优势。
3、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应该具有以下三个典型特征 :
1)它是竞争优势的源泉,并能够对顾客感知利益做出重大贡献 2)在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3)竞争者很难模仿
核心能力是指专门技术和生产方面得专场,而独特能力则是那些在更广泛的业务流程中表现出的卓越特质。
强大的公司往往在核心业务管理过程中陪欲了卓越的能力。其中核心业务过程是:
新产品开发过程 存货管理过程 顾客获取过程 挽留过程
有效的管理这些核心过程意味着要建立一个营销网络。在这个网络里,公司与生产与分销链中的所有合作伙伴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暴扣从提供原料的供应商到零售分销商。未来的竞争不是公司间的竞争,而是营销网络间的竞争。
4、全面营销导向和顾客价值 全面营销导向也有助于顾客价值的创造与交付。 价值探索
发现新的价值机会需要对一下三个方面的关系和作用有所了解:(1)顾客的认知空间(2)企业的能力空间(3)合作者的资源空间 价值创造
营销者必备的价值创造技能主要包括:从顾客角度界定心的顾客利益、利用自身在业务领域的核心能力、在协调网络中选择和管理业务伙伴等。 价值交付
5、战略计划的主要角色
一般而言,战略计划需要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首先把企业的业务作为一项投资组合进行管理;其次是通过分析市场增长率和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评估每项业务的优势;最后是制定相应的战略。
营销计划是指导和协调市场营销努力的的核心工具。一般而言,营销计划包括两个层次:战略营销计划和战术营销计划。其中,战略营销计划是在分析当前最佳市场机会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提出价值主张。战术营销计划则描绘了特定时期的营销战术,包括产品特征、促销、销售规范、定价、销售渠道和服务等。
第二节
二、公司和部门的战略计划
所有的公司总部都从事以下四项计划活动: 确定公司使命:
组织制定使命声明的目的,是使管理人员 员工和顾客可以共享公司的使命。好的使命声明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点:第一,他么集中在有限的目标上。第二,使命声明应该强带哦公司的主要政策和价值观,并有助于对员工的自主范围进行限制,从而使员工的努力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第三,使命声明应该明确公司想要参与竞争的主要领域与范围。产业领域,产品和应用领域,能力领域,细分市场领域,垂直渠道领域,地理区域领域。第四个特征是使命声明必须立足于长期视角。最后使命声明应该尽可能简单 容易记忆和意味深长。建立战略业务单位(SBU)
战略业务单位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的特征:
它是一项独立的业务或相关业务的集合体,而且在计划工作时能够与该公司经营的其他业务分离开来而单独编制计划。 它有自己的竞争对手
它有专门的经理人员负责战略计划 利润业绩,而且该经理可以控制对利润产生影响的大部分因素。
评估增长机会
评估成长机会包括计划发展一项新业务、减少或终止某项老业务 密集型增长 一体化成长战略 多样化成长 精简组织和剥离老业务 1)组织和组织文化
一般而言,公司组织是由组织结构 组织政策和组织文化构成的。有人认为,公司文化就是共享的经验 故事 信仰和标准,他们构成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特征。有时,公司文化是自然形成的,是直接从首席执行官自身的个性和员工的习惯那里改变而来的。
2)市场营销创新 高层管理者应该识别并鼓励在战略制定中被忽略的三类群体,以便使他们有机会提出新观点,这三类群体是: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员工,远离总部的员工和刚接触这个行业的员工。情境分析法主要包括:对公司的未来可能情况作出描述,对驱动市场的各个因素作出各种不同的假设,并对各种可能性给予充分的考虑。
第三节
三、战略业务单位计划 业务单位的战略计划过程
1、确定业务单位使命 业务创新的12个维度
2、SWOT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机会与威胁)营销机会就是指购买者存在需求和兴趣的领域,而且公司又具有较高的概率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并获得利润。市场机会主要包括:第一个来源就是提供某种供应短缺的产品,第二个来源是使用新的或更好的方法向顾客提供现有的产品或服务。第三个来源就是向顾客提供崭新的产品和服务。环境威胁是指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在缺乏预防性营销活动的情况下,这种不利趋势很可能会寝室公司的销售和利润。 内部环境分析(优势劣势)
3、目标制定
一旦公司进行了SWOT分析,就可以在被称作goal formulation的过程中规划具体的目标,为了使其更有意义,目标必须是: 1)目标必须按照轻重缓急有层次的加以安排。2)只要可能,目标都应该加以量化。3)目标应该是能偶实现的。4)各项目标应该协调一致。
4、战略制定
迈克尔 波特吧通用战略归纳为三种类型: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聚焦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 实施这一战略的企业往往努力实现生产成本和分销成本的最小化,以便能够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问题就在于,其他企业可能会用更低的成本来竞争,这样就会对在未来经营中过度依赖成本的企业造成损害。 差别化战略 企业集中力量在大多数目标顾客特别重视的顾客利益方面实现卓越的绩效水平。 聚焦战略 公司把力量集中在一个或几个范围相对较窄的细分市场上,从而是企业可以了解这些细分市场的需求与偏好。
5、计划的形成和执行 根据麦肯锡公司的观点,成功企业应具备七个要素:战略,结构,制度,是企业获得成功的硬件要素,风格(该企业的员工具有共同的行为和思想方式),技能(员工具有实施公司战略所需要的各项技能),人员,共同价值观是软件要素。
6、反馈和控制
四、营销规划的性质和内容
营销规划,就是概括了营销者对市场理解的书面文件,它明确地阐明了公司怎样实现其营销目标的具体方案。营销规划分为两个层次:战略层(展示目标市场及将提供的价值建议)和策略层(明确计划内将实施的营销项目和财务分配方案)
营销计划应该包括:
概要和目录 规划的开篇就是概括规划的主要目标和建议的简短摘要、紧随其后的是目录表。 状况分析 给出有关销售,成本,市场,竞争和各种宏观环境因素的背景资料,公司可以利用所有这些信息进行SWOT分析。 营销战略和项目 主要由产品经理完成,有他们制定使命,营销与财务目标以及产品要满足哪些目标群体的什么需求。然后产品经理还要确定产品线的竞争定位,一遍在经营计划中明确地确定计划的目标。
财务预测 主要包括销售预测,费用预测和盈亏平衡分析。在收入方面,财务预测需要预测每个月,每种产品的销售量。在费用方面,财务预测需要估计营销费用水平,进行适当的分解。盈亏平衡点应该指出每月平均销售量多少事才能抵消相应的固定成本和平均每个单位的变化成本。 实施控制 最后一部分,概述了监督控制和实施计划的调整。
小结
课堂讨论: 营销思考
使用 maya 最好能够使用三键式的鼠标.而鼠标的中键是建议最好不要用滚轮式的会比较好.因为中键是滚轮式的是适合用
在浏览网页的.而假如用在 maya 上.....会哭笑不得哩 ~ 因为 maya 它是很常用到中
键!
以下是鼠标在 maya 的操作方式 :
鼠标右键 : call 附属功能.例如点选 model
之后 , 在按鼠标的右建就会跑出现有关
这 model 的附属功能.(有选择 model 的点呀 , 边呀...)
鼠标中键 : 作用键.当使用了移动工具或其
他的工具用鼠标的中键就能够去作用以及修改啦!history 的 attribute 也可以用中键来拖拉来修改数据.方法为选择了 channle 的 attribute 的 attribute 之名称之后 , 在工作窗口中按着鼠标中键移动的时候 , 所选择的 attribute 里的数据就会跟着鼠标的移动做修改啦!鼠标左键 : 点选以及移动缩放......alt + 鼠标中键 : 拖拉工作窗口功能.(移动可见窗口范围)
alt + 鼠标左键 : 旋转工作窗口之功能.(只有在 persp 的工作窗口以及自定的 camera 这
功能才有效果.在 top, side , front 都无法去旋转窗口!)
alt + 鼠标中键左键 : 窗口之放大跟缩小.当按了此热键之后 , 滑
鼠向右是 zoom in 而向
左为 zoom out.alt + ctrl + 鼠标左键 : 选择局部范围缩放窗口.由左画向右为局部放大.由右画向左为局部缩小.maya 的基本指令操作(二)
键盘 :
能够很熟悉的去利用键盘来增加工作效率是一个
现代玩计算机的使用者非常重要的事.因为时代的进步 , 所以软件的快速键越来越普及化
以及共通性.所以熟悉快速键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然而 maya 它是可以自定快速键.但是它还是有很多的预设快速键.以下大约的介绍一下常用的快速键.--切换类--
热键功能
f1 = call maya help
f2 = animation 功能模块
f3 = modeling 功能模块
f4 = dynamics 功能模块
f5 = rendering 功能模块
f8 = 切换组件跟元素之功能模块
组件 : model 本身
元素 : model 的 cv or face....空格键 = 切换窗口.(在想要放大的窗口上按下空格键会放大窗口.在按一次的话 , 会回复刚刚的状态.)
--显示类--
nurbs 的 model 可用数字键的 1,2,3 去切换 model的呈现方式(分辨率)而 4 为显示线框模式.数字键的 1234 为供给 nurbs 使用的.而 5,6,7,8 则是
所有的 model 共享的.为显示 model 色彩.为显示 model 所上的材质.为显示 model 所上的材质加上 light 的 display.为 paint effect 的编辑窗口.--选取类--
热键功能
shift =(1)选取对象之后 , 可再增加选取 model.例如当选取了一个 model 之后 , 按着 shift 再去选取其它的 model, 就会变成同时选取 2 个 model 了!
(2)在 outlint 或其它的工作窗口下.shift 的功
能就跟一般在 windows 所使用的效果一样.ctrl =(1)当在工作窗口时 , ctrl 是属于 “ 减少 ” 的选取方式.例如已同时选了两个 model 之后 ,按着 ctrl 然后在去点一下其中的一个 model.就会变成刚刚所点到的 model 变成取消选择的状态.(2)在 outlint 或其它的工作窗口下.ctrl 有单
独增加以及单独减少之意.--锁定工具--
热键功能
x 锁 grid
c 锁 curve
v 锁 point
--其它--
热键功能
q 选取工具
w 选取以及移动对象工具
e 选取以及旋转对象工具
r 选取以及缩放对象工具
t show manipulator tool
y 刚刚所使用过的工具
p parent
a 显示工作窗口中所有的 model
s set key(anmation)
d 切换 model 的分辨率.(nurbs)
f 显示所选取的 model(跟 a 类似 , 但是 a 是全部 model而 f 是单一物件)
g 重复刚刚所使用的攻能.z undo
z redo
+ 放大操纵器(移动工具 , 缩放工具..所跑出的箭头.-缩小操纵器(移动工具 , 缩放工具..所跑出的箭头.insert 切换中心轴(切换成为编修对象或是编修中心轴!)delete 删除
enter 确认
↑ 往上(阶层的移动)
↓ 往下
← outline 窗口中物体的切换移动
→ outline 窗口中物体的切换移动
ctrl + d 再制
Maya是动漫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用来实现建模、特效以及材质灯光的常用软件。在来到大学的第二学期,我所在的动漫专业便开始接触这一软件,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学习了一年多的时间。在今年大二学期,我们正规的按照maya公司制作项目的流程完成了一次实训周的课程,对此次实训周的课程给了我许多体会。
这次实训,老师给我们指定了详细的流程,把全班所有人按照剧本、分镜、场景原创、人物设计、场景模型、人物模型、材质灯光分为七组,共同完成一个剧本组拟好的剧本。在此次试训中我所在的组是场景模型,在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共同合作,合理分工,较好的完成了这次实训所分配的全部任务。在最后一次的答辩会中,全班同学聚在一起分享了这次实训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以及经验,让我们每个人获益颇丰。
在实训过程中,我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时,也是遇到了种种困难。对于Maya软件,自己原本的学习就不是掌握的很扎实,所以在制作我所分配到的模型时,我起初的制作可谓是魔力重重。由于平时练习的少,很多常用的知识及方法不能合理的应用,在制作中不能熟练操作,经常舍近求远的去完成某一项工作,最后的效果还不是很好,所以导致我的工作速度很低。但是经过两天的熟悉和对学习的再次加深,我对软件的熟悉程度愈发熟练,制作速度也有了客观的改善。这些,让我深深的明白,光有平时的学习和笔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加深对自己的熟悉操作,平时多锻炼,让自己在制作项目时能熟练掌握各种软件操作方法,以及不断了解各种有效的处理小窍门,让我们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一周的实训中,不仅让我在对Maya的了解和掌握上收获很多,更多的还是让我在了解制作一个项目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因素至关重要。除了技术上的要求外,作为一个团队还要团结奋进。如果一个团队不能合理并且团结的去合作,那么还谈什么追求最后要达到的效果。而我们班级在此次试训中,所展现的团队意识还是很不错的,在最后的答辩会上老师也是对子赞赏有加。我想这也是我们能够较好的完成此次实训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实验课题:
教科院系楼场景的设计
√设计型
□应用型 实验类型:□综合型
□实验课程: 三维角色与场景设计
专业名称: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实验班级: 0902班 实 验 者: 吴广水 实验时间:
2011.6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目的
1.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和梳理;
2.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各类工具进行三维模型的制作; 3.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
实验器材
多媒体计算机、WindowsXP Professional版、Autodesk Maya 2009版
设计思路 ⑴选题由来
maya是最优秀的建模软件之一,选取好的场景来设计,更能体现maya的自由设计理念和功能的优越性。教科院系楼是一座典型具有中国古典四合院建筑风格,和现代化玻璃墙,塔楼的艺术建筑。选取教科院系楼作为场景设计可以很好的学习掌握Maya的两大常用建模技术、材质赋予技术、纹理添加技术、灯光映射技术和高级渲染技术,可以制作出满意的作品!
⑵制作计划
要设计出好的设计出好的场景,必须对场景有深入的了解。作为教科院的学生每天经过系楼,可以说对系楼很熟悉,但却不一定有深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的了解系楼的的建筑构造:首先,我向同学借了一个数码相机去实地仔细研究,仔细观察系楼的每一部分构造,并把重要的建筑构造用相机拍摄下来;回来之后根据实物和参考照片,在脑海中形成了系楼的基本建筑结构,我紧接着把系楼的建筑结构在稿纸上画出来,形成可视化基本框架;然后,我写下了初步设计步骤,并写下了设计的难点;最后,我在网上搜索大量的材质贴图为模型的材质贴图做准备。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系楼的建模
1.启动计算机,打开Autodesk Maya 2009软件。
2.执行【文件】—【方案】—【新建】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为方案命名为“系楼”,其它的使用默认值,点击【接受】按钮,关闭对话框,回到场景。
3.点击工具架上Polygon选项卡下的【创建平面】工具,在场景中创建平面;按下R键,将其放大,右键单击,执行【指定新材质】—【兰伯特着色器】操作,打开colar后的文件夹,执行纹理/二维纹理/File文件导入系楼参考图。
4.回到场景,按下E键,启用【旋转工具】,沿Y轴旋转90度的角,使图片垂直竖立;按下W键,将图片移到合适位置作为参考图,如图⑴所示:
图⑴: 5.新建Polygon立方体,按R键改变大小,作为楼梯的台阶,另作Polygon立方体,追加循环6条边线,光滑,然后按Ctrl+G打组,Ctrl+D复制6份作为楼梯的6阶台阶。同理创建一个Polygon立方体,按R键改变其长度,作为系楼前的柱子,同理复制另外7份,制作8根柱子。
6.创建一个Polygon圆柱体,放大,均匀加入5条循环边线,然后选中该圆柱体,进入面级别,选中单个的面,挤压,缩小面,制作出玻璃形状,重复操作,选中其它的面,制作出弧形玻璃墙,同理制作出一楼弧形墙的玻璃。
7.新建Polygon立方体,改变大小,添加循环边线,进入面级别,缩小面,制作出三楼与四楼之间的隔板,同理制作出4、5、6三层的横隔板和竖隔板(为 以后贴瓷砖材质做准备)。
8.新建3个Polygon立方体,改变大小,然后进行布尔运算,制作出窗户的框架
9.创建Polygon平面,进入点级别,改变其大小,作为窗户的玻璃。同理制作出系楼的玻璃门。
10.新建Polygon立方体,右键,进入点级别,调整点,使其成为菱形,新建另一个立方体然后进行布尔运算,然后再为该层制作两个窗户的框架和玻璃(方法同步骤7、8),组合后,复制9份,沿Y轴均匀排列好,新建一个Polygon立方体,进入点级别,选中物体上半部分的点,扩大,形成下窄上宽,然后新建一个立方体,进入点级别,调节成菱形,作为塔楼的顶盖。11新建Polygon圆柱体,按E键,旋转90度,然后新建Polygon圆柱体,缩小比例,形成楼顶岗顶防护栏;
12按照相同的方法,制作出系楼左边的副楼。
13建Polygon平面,进入点级别,调整点的位置,制作出沥青路面,新建两个Polygon平面做草坪,另建Polygon立方体,进入点级别,调整点,形成下宽上窄,拉长,作为沥青路面的边沿。
14新建Polygon平面,拉长,加线,进入点级别,调成长短均匀间隔的长方形,然我后进入面级别,删除短长方形,形成有均匀间隔的斑马线。
15用笔刷刷三棵树,改变大小形成透视图,至此系楼的模型建模完成,如图⑵:
图⑵:
二.系楼上材质
1.选中楼梯,右键,指定新材质,兰伯特着色器,选中clour获得文件夹,纹理二维纹理File文件夹,在image文件夹中,选取” stone21b.jpg”(大理石材质贴图。
2.进入Edit Uvs编辑UV,进入UV纹理编辑器(选中场景中的楼梯),右键,选择“UV”,框选,调节贴图的大小,是材质比例等能正常显示。3.进入窗口渲染编辑器,超着色,选中场景中贴图,Grash图表以图表战展示选中物体上的材质,二维纹理凸出,进入属性编辑器将bulge(凸出)l连接拖到lambert上(鼠标中键拖动到lambert上,释放,选中凹凸贴图,然后删除bylge和bulge前面一个节点)将File21连接到bum2d1上(鼠标中键拖动bump2d1上,勾选默认,至此使大理石成功贴图,并有一点过的凹凸感。4.同“骤1”为玻璃墙,窗户,玻璃门分别贴上” lvboli.jpg”,” CZ-046副本.jpg”图片,并设置适当的属性参数,折射率,和透明度。
5.同步骤“
1、2“为斑马线,系牌,横板,竖板,隔板1、2、3,窗户框,防护栏,柱子等贴上合适的材质。
6.如“步骤1、2、3”,为沥青路,塔楼和左副楼分别贴上“cncr09L.jpg、CZ-037.jpg,CZ-037.jpg”图片,设置好参数,形成凹凸感。至此,系楼的上材质完成,如图⑶:
图⑶:
三.系楼加灯光
1.将“GI.mb”填光文件导入场景中,去掉其主光源。
2【文件】—【导入】操作,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场景灯光文件,单击导入按钮,将灯光导入到场景中,选择其中一个灯光,再按下↑键,选择灯光组 3.有灯光进行等比例放大;按下W键,按Y轴方向向下移动灯光组到合适的位置
4.性编辑器,弹出对话框,更改其颜色为浅蓝色和白色,使灯光产生冷光的效果
5.加区域光,方向照向教科和新传的系牌;改变减小光源强度。6.为玻璃,草坪,天空添加区域光。
7.组的阴影为灰色,采取深度贴图的阴影方式,为灯光组加上阴影
8.创建】—【灯光】—【区域光】命令,在场景中创建区域光作为主光源,调节其位置,更改其大小,设置光的颜色为白色,强度为1.05,阴影为灰色,采用深度贴图的方式加上阴影,其余参数默认。四.系楼的渲染
1.【创建】—【摄像机】命令,在场景中创建一个摄像机,将摄像机移到合适的位置,按下t键,调出聚焦器,移动聚焦器的位置,适当放大摄像机。2.【面板】—【透视图】—【Camera1】操作,切换到摄像机视图,执行【视图】—【摄像机设置】—【分辨率闸】命令,显示出摄像机的安全框。3.区域设置好后,单击状态栏上的【渲染当前帧】按钮,在弹出的视图渲染框中观察效果。
4.话框中执行【选项】—【渲染设置】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更改产品质量为产品级,勾选【光线跟踪质量】下的【光线跟踪】选项。5.分别选区不同的视角进行渲染。
6.渲染命令,开始渲染场景,完毕后,执行【文件】—【保存图片】命令,将图片保存下来。
7.场景的整体渲染完成,整个场景的制作均已完成,如图⑷:
图⑷:
实验小结:
收获:通过本院系楼场景模型的制作和渲染,悉了建模技术、材质赋予技术、纹理添加技术、灯光映射技术和高级渲染技术。对Polygon建模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Polygon建模的各项问题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问题:
1.maya在制作场景过程中要不断保存,电脑很容易死机。
2.maya工具太多,命令太多,很容易出错!
展望:希望对NURBS建模和Polygon建模的方法有更深的了解,多练习模型的创建,加深对Maya的学习。
课
题:
1、点的投影及其标记
2、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3、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
4、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5、两点的相对位置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介绍空间点及其投影的标记标记符号
2、讲解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3、讲解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4、讲解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教学要求:
1、理解并掌握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
2、熟练掌握点的投影与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以及由点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的方法
3、掌握由点的轴测图作投影图和由点的投影图作轴测图的方法
4、根据两个点的投影,能够理解并判别该两点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5、掌握重影点的概念及其可见性的判别方法
教学重点:
1、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
2、重影点的概念和两点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1、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2、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教
具:自制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三等关系和六方位关系的基本训练,着重突出空间概念的培养,这是树立空间概念,搭起空间架子的起步。这部分教学要突出空间位置的判断。运用直观教具,采用讲授和演示教学法,讲情三投影面体系的有关内容和展开方法。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投影面展开前:(1)空间点对投影面的距离及对应坐标的关系。
(2)空间点的投影与其对应坐标的关系。
投影面展开后:要演示两投影连线与投影轴的关系,从而引出投影规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简要复习有关投影法的几个基本概念。重点复习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和方位关系。
二、引入新课题
任何物体都是由点、线、面等几何元素构成的,只有学习和掌握了几何元素的投影规律和特征,才能透彻理解机械图样所表示物体的具体结构形状。本次课先来学习点的投影。
三、教学内容
(一)点的投影及其标记
当投影面和投影方向确定时,空间一点只有唯一的一个投影。如图2-11(a)所示,假设空间有一点A,过点A分别向H面、V面和W面作垂线,得到三个垂足a、a′、a″,便是点A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规定用大写字母(如A)表示空间点,它的水平投影、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分别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如a、a′ 和a″)表示。
根据三面投影图的形成规律将其展开,可以得到如图2-11(b)所示的带边框的三面投影图,即得到点A两面投影;省略投影面的边框线,就得到如图2-11(c)所示的A点的三面投影图,(注意:要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区别。)
(a)
(b)
(c)
图2-11
点的两面投影
(二)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1、点的投影与点的空间位置的关系
从图2-11(a)、(b)可以看出,Aa、A a′、A a″ 分别为点A到H、V、W面的距离,即:
A a = a′a x = a″a y(即a″aYW),反映空间点A到H面的距离; A a′ =a a x = a″a z,反映空间点A到V面的距离; A a″ = a′a z = a a y(即aYH),反映空间点A到W面的距离;
上述即是点的投影与点的空间位置的关系,根据这个关系,若已知点的空间位置,就可以画出点的投影。反之,若已知点的投影,就可以完全确定点在空间的位置。
2、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由图2-11中还可以看出: a aYH = a′a z
即a′a⊥OX a′a x = a″aYW
即a′a″⊥OZ a a x = a″a z
这说明点的三个投影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而且这个关系不因空间点的位置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把它概括为普遍性的投影规律:
(1)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OX轴,即a′a⊥OX;(2)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OZ轴,即a′a″⊥OZ;
(3)点的水平投影a和到O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a″ 到OZ轴的距离,即a a x = a″a(可以用z。45°辅助线或以原点为圆心作弧线来反映这一投影关系)
根据上述投影规律,若已知点的任何两个投影,就可求出它的第三个投影。
3、讲解例题(例2-1)
已知点A的 正面投影a′ 和侧面投影a″(图2-12),求作其水平投影a。
(a)题目
(b)解答
图2-12
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个投影
强调:一般在作图过程中,应自点O作辅助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以表明a a x = a″a z的关系。
(三)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
1、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三投影面体系可以看成是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因此可用直角坐标确定点的空间位置。投影面H、V、W作为坐标面,三条投影轴OX、OY、OZ作为坐标轴,三轴的交点O作为坐标原点。
由图2-13可以看出A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
点A到W面的距离 = Oa x = a′a z = a aYH = x坐标;
点A到V面的距离 = OaYH = a a x = a″az = y坐标;
点A到H面的距离 = Oa z = a′ a x = a″aYW = z坐标。
图2-13
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
用坐标来表示空间点位置比较简单,可以写成A(x,y,z)的形式。
由图2-13(b)可知,坐标x和z决定点的正面投影a′,坐标x和y决定点的水平投影a,坐标y和z决定点的侧面投影 a″,若用坐标表示,则为a(x,y,0),a′(x,0,z),a″(0,y,z)。
因此,已知一点的三面投影,就可以量出该点的三个坐标;相反地,已知一点的三个坐标,就可以量出该点的三面投影。
2、讲解例题(例2-2)
已知点A的坐标(20,10,18),作出点的三面投影,并画出其立体图。
其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2-14所示:
(a)
(b)
(c)
图2-14
由点的坐标作点的三面投影
立体图的作图步骤如图2-15所示;
(a)
(b)
(c)
图2-15
由点的坐标作立体图
(四)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1、在投影面上的点(有一个坐标为0)
有两个投影在投影轴上,另一个投影和其空间点本身重合。例如在V面上的点A,如图2-16(a)所示;
2、在投影轴上的点(有两个坐标为0)
有一个投影在原点上,另两个投影和其空间点本身重合。例如在OZ轴上的点B,如图2-16(b)所示;
3、在原点上的空间点(有三个坐标都为0)
它的三个投影必定都在原点上。如图2-16(c)所示。
(a)
(b)
(c)
图2-16
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五)两点的相对位置
1、两点的相对位置
设已知空间点A,由原来的位置向上(或向下)移动,则z坐标随着改变,也就是A点对H面的距离改变;
如果点A,由原来的位置向前(或向后)移动,则y坐标随着改变,也就是A点对V面的距离改变;
如果点A,由原来的位置向左(或向右)移动,则x坐标随着改变,也就是A点对W面的距离改变.综上所述,对于空间两点A、B的相对位置
(1)距W面远者在左(x坐标大);近者在左(x坐标小);(2)距V面远者在前(y坐标大);近者在后(y坐标小);(3)距H面远者在左(z坐标大);近者在左(z坐标小)。
2、举例
如图2-17所示,若已知空间两点的投影,即点A的三个投影a、a′、a″ 和点B的三个投影b、b′、b″,用A、B两点同面投影坐标差就可判别A、B两点的相对位置。由于xA > xB,表示B点在A点的右方;zB > zA,表示B点在A点的上方;yA > yB,表示B点在点的A后方。总起来说,就是B点在A点的右、后、上方。
图2-17
两点的相对位置
3、重影点
若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则这两点是该投影面的重影点。这时,空间两点的某两坐标相同,并在同一投射线上。
当两点的投影重合时,就需要判别其可见性,应注意:对H面的重影点,从上向下观察,z坐标值大者可见;对W面的重影点,从左向右观察,x坐标值大者可见;对V面的重影点,从前向后观察,y坐标值大者可见。在投影图上不可见的投影加括号表示,如(a′)。
4、举例
如图2-18中,C、D位于垂直H面的投射线上,c、d重影为一点,则C、D为对H面的重影点,z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图中zC > zD,故c为可见,d为不可见,用c(d)表示。
四、小结
1、空间点及其投影的标记标记符号
2、点的投影与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
3、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4、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5、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五、布置作业
社会行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咱行为。(2)、对比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2、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
三、课型、教学时数
新课、讨论法。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教学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无论是蜜蜂、猴子、还是狒狒,在它们的群体中,都有明确的分工,而且等级分明。如猴子向来调皮捣蛋,好像没有组织纪律性。其实,在猴群当中,有一只身体强壮、双眼炯炯有神的公猴,它便是这群猴子的领袖——猴王。猴王统率着猴群,负责发号施令,其他公猴充当卫士,保卫母猴和幼猴的安全。猴王还要维护自己的领域,使外来者不敢擅自进入。
通过这个资料,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质疑:是不是生活在一起的动物就存在社会行为?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由动物的社会行为的含义引入新课的学习。推进新课
一、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
白蚁的社会分工:雌蚁、雄蚁、工蚁、兵蚁。提问:群体生活的动物有哪些特点?
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雌蚁、雄蚁、工蚁、兵蚁。质疑:为什么雌蚁的腹部那么大?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参与讨论一起归纳总结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分工的社会意义,雌蚁的庞大体形对种族延续的意义。
阅读教材产生疑问:羊群走路靠头羊,为什么? 观察狒狒的群体生活图片,找出哪一个是首领。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学生一起分析。(提示:群体中按个体大小、健康状况、力量强弱划分)
二、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作、声音、气味等。
阅读教材中黑长尾猴发现敌害时向同伴发出警报以及昆虫的信息传递,说出动物交流信息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信息传递的趣味性,信息传递在生活中的意义。
三、探究蚂蚁的行为: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蚂蚁的一系列行为,列出探究问题:
1、是否排斥其他群体成员;
2、如何识别群体成员;
3、怎样将信息传递给同伴;
4、蚂蚁最喜欢甜食吗?
课堂小结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蚂蚁和蜜蜂等。动物的社会行为既可以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又可以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概念:
二、特征: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三、通讯作用:群体中的不同个体间随时交流信息
七、课堂练习
1、课后第1、2、3小题。
2、蜜蜂和狒狒都具有社会行为。它们的共同之处是群体内部都形成了一定的组织;不同之处是,蜜蜂群体内的成员有明确的,而狒狒群体内的成员除此之外还有明确的。
3、请分析下列动物分别是依靠哪种通讯方式来完成信息交流的。
(1)要想让别的母猪代替猪妈妈来喂养小猪,需要先在小猪身上抹些喂奶母猪的尿液:。
(2)春季,青蛙进入繁殖季节时,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雌蛙闻声赶来:。(3)蜜蜂用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1.创建一个立方体
2.smooth立方体
3.调整模型大小(侧面观察模型在一个正方形内)
4.在侧视图调整模型
5.在前视图调整模型
6.在顶视图调整模型
7.在前视图给模型加线(找到三庭位置)
8.在前视图删除一半的面
9.在前视图给模型进行关联复制
10.在前视图调整模型
11.侧视图调整模型
12.透视图,在模型底部加脖子轮廓线
13.选择模型相应的面,将脖子挤压出来
14.删除脖子上不必要的面
15.在侧视图调整模型的形状
16.在前视图调整模型的形状
17.在透视图,调整模型的后面形状
18.在前视图加出鼻子的线
19.在侧视图调整模型,拉出鼻子形状
20.在前视图加眼睛的中线
21.选择眼睛的中心点
22.进行顶点倒角(Chamfer Vertex)
23.调整眼睛点的位置,使其符合“五眼”
24.在顶视图调整眉弓线上的点
25.在前视图添加嘴的线(“三庭”中最下一庭的上三分之一处)
26.加线,确定嘴角的位置
27.侧视图调整嘴的位置
28.给嘴加线
29.选择口部相应的面后,删除
30.创建眼睛(polygon圆球),放在相应位置
31.选择眼球,在模型上右键不放,选Actions——template(使模型为线框参考模式)
32.选择眼睛上的面并删除
33.按照眼球的形状来调节头部模型眼睛部位的点
35.给眼睛加线
36.继续调整眼睛的点
Polygon人物头部制作 二 37.给嘴部加线
38.调整嘴形
39.继续给嘴加线,调整
40.改嘴角的线,调形
41.嘴周围加线,调形
42.删除多余的线
43.加线,修改布线,调整嘴部
44.给额头加线,修形状
了解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案例)
金昌市三中
李秀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及国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②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及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③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论辩和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训练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位置、国家;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山河分布特点及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分析东南亚的山河分布及气候特点和分布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创设情境,启发引导 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近几年来啊,到新马泰去旅游是中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那里不但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可同学们,你们知道“新马泰”在哪里吗?(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上的景观来自哪个地区? 生:东南亚(由此引入到东南亚的教学中)
二、新课探究、学习
(一)东南亚的位置
师:了解一个地区首先了解的就是位置和范围,所以我们首先一起来分析一下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读“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回答东南亚在亚洲的---(出示图片)生:东南部。
2、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出示图片)师:请学生读图得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在---生:绝大部分在10°S---23.5°N之间。
师:请同学们结合地图在“东南亚地形图”上找出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并要求学生用笔把两个大洲用线连起来,两个大洋也用线连起来,观察形成什么字?(出示图片)
生:“十”字,师:它处于哪两个大洲与哪两个大洋的“十字路口”?(出示图片)生: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二)东南亚的范围
师:了解了东南亚的位置我们现在看看东南亚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呢?又有哪些国家组成?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总结一下。
生: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出示图片)随堂检测
(三)东南亚的国家
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在“东南亚的国家”图中让分组找出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国家;
师:(提问)
1、东南亚的国家中,哪些国家位于中南半岛? 生:……
师:哪些国家位于马来群岛? 生:……
师:哪些国家是内陆国? 生:……
师: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邻? 生:……
师: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生:……
师:哪一个国家的面积最大?它的领土组成有什么特点? 生:……
师:现在我们来个小比赛,比一比,看谁找的快?(出示图片)找出屏幕上列出的国家的首都。
(四)东南亚的地形和河流
师:了解完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以后呢,我们再来看一下东南亚的地形。同学们都知道,看地形先看?
生:颜色,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地形特征。(打开地图册,做好准备。)师:好,那我们就一起先来看中南半岛的颜色。中南半岛是哪头高哪头低? 生:北高南低
师:那这样的地势对河流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生: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因为:“水往低处流!”
师:那么中南半岛上有那些主要的河流呢?我们一起来看地图。中南半岛最东边的河流是?继续往西是?再往西?接下来是?
生: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根据教师教鞭所指的位置,找到中南半岛上的重要河流)
师: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河流大多发源于哪个国家?有哪条河流与其它河流不一样吗?
生:大多发源于中国境内的青藏高原,而后流入东南亚;只有湄南河不是发源于中国境内。
师:现在我们来看,(出示图片)这是河流,这是山脉;这还是河流,这还是山脉……那么整个中南半岛上的地形特点就是?
生: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师:(多媒体出示)老革命家陈毅写的一首诗《赠缅甸友人 》,让同学们齐声朗读并指明这首诗正好反映了我国与中南半岛山水相连的特点。
师:让学生读“马来群岛”地形图:(出示图片)师:马来群岛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生:山地、丘陵
师:这里的河流在长度和流速上有什么特点? 生:短促流急
4----引导学生得出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多火山地震。
师:同学们,东南亚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请你们讨论一下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是为什么吗?(出示相关图片)
生:这里位于板块和板块交接地带,地壳不稳定。师:同学们真不错,那你知道是哪些板块在这里交接吗? 生1: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生2:还有亚欧板块
师:那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呢? 生:……
师:看来同学们对火山的了解还是满多的。火山的喷发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可是,在马来群岛,却有很多人选择居住在火山的周围,这是为什么呢?
生1:生2:生3: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正因此,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又要看到火山喷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
(五)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了解了东南亚的地形和河流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东南亚的气候,还是先来看中南半岛。我们先来观察一下中南半岛的纬度位置。同学们能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纬线)
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中南半岛大致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属于热带。
师:那究竟是热带的哪种气候类型呢?让我们看幅图你就知道了(出示图片)
生:这里一月时风由东北吹来,七月风从西南吹来,不同季节风向不同,所以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师:是的,东南亚也在东亚季风圈内,属于季风气候。这里冬季盛行?风由?所以,在它的控制之下,降水?
生:东北季风,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较干燥,所以降水少,形成干季 师:夏季盛行?风由?这时降水?形成?
生:西南季风,风由印度洋吹向东南亚,温暖湿润,所以降水多,形成雨季。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正确!那你能总结一下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吗?
生: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雨季湿润,旱季干燥。
师:在了解了中南半岛的气候之后,我们再来看马来群岛,还是先看纬度,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群岛,是?使这里的气候终年?属于?
生:赤道 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这里几乎天天下雨。那同学们再想想,一个地方的气候和农业有什么关系吗?你能结合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说说吗?
生1:气候与农业有关系,因为农业离不开气温和降水
生2:中南半岛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所以那里的农业主要与降水多少有关系,在那里只能在雨季播种,旱季才可以收获。生3:在马来群岛就不用了,因为那里终年高温多雨,所以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即种即收。
随堂检测: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校本化练习第二章第一节相关习题
六、板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读图说出该区域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形图说明两区域主要河流的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4、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东南亚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5、掌握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特点及其重要的国际航运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东南亚的位置,尤其是马六甲海峡的位置作用。
2、东南亚丰富的物产。
3、南亚的地形。
4、东南亚、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其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该地区的地势特点,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三、考点、热点分析: 结合近几年中考试题分析,本章主要有以下考查特点:
1、东南亚、南亚地区与中国山水相连,对本地区地形、气候、物产的考查,是常见的命题内容。
2、马六甲海峡号称“十字路口”的咽喉,在国际海洋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中考题中亦为多见。
四、复习指导:
1、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的位置:
复习“东南亚重要的交通位置”时,要结合地图,从连接亚洲与大洋洲、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这种特殊的位置关系来理解,特别要注意马六甲海峡位于“十字路口”的咽喉位置,说明了它是世界海洋运输的重要枢纽,马六甲海峡联系亚洲、大洋洲,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可通过画图准确空间定位。复习时,建议师生一起绘制东南亚马六甲海峡位置图,找出太平洋、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的位置,以图为载体记忆该部分知识。
2、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
该部分知识,属识记内容与与理解内容相互穿插结合的知识点,三大主要地形须重点识记,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应从南亚季风气候的强弱着手理解,本地区易旱涝的主要原因。复习时要充分利用地图去获取地理信息。
五、基础知识梳理:(1)、通过自学你能解决以下问题吗?如有疑惑,可在小组内交流解疑。
1、为什么东南亚被称为“十字路口”?
2、马六甲海峡有何重要性?
3、东南亚的地形、气候如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4、东南亚有哪些重要的物产?
5、南亚的地形结构与北美洲有何异同?
6、分析热带季风气候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7、印巴冲突的原因是什么?(2)、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3)、疑难解析:——————————————————————————————。
六、典例精讲: 例: 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
B.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和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C.是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D.被称为澳大利亚的“海上生命线”
解析: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是历年地理中考的热点问题。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更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由于日本的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海上贸易,而马六甲海峡是日本与南亚、西亚、非洲各国进行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因此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建议同学们在复习这一问题时,要结合读图,加以掌握。答案:B。
七、巩固练习:(一)选择:
1.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
A.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B.佛教和印度教
C.犹太教和伊斯兰教
D.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2.关于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多属热带季风气候
B.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多属热带雨林气候
C.南亚各地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量都很大
D.南亚的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3、关于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是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各国中华人所占比重最大的国家
B.东南亚居民信仰佛教的很多,马来西亚把佛教定为国教
C.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马来西亚是东南亚椰子出口最多国家
D.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4、.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B.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石油、煤、铁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C.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D.孟买位于恒河河口附近,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5、孟加拉国水灾频繁的气候原因是()
A.西南季风风力强,来得晚退得早,雨期长,降水多
B.西南季风风力强,来得早退得晚,雨期长,降水多
C.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早退得晚,雨期长,降水多
D.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雨期长,降水多
6、有“火山国”之称的国家是()A、马来西亚
B、越南 C、印度
D、印度尼西亚
7、印度河主要流经()
A、印度
B、巴基斯坦 C、尼泊尔
D、孟加拉国
8、下列不是大洲分界线的一组是()(1)马六甲海峡(2)霍尔木兹海峡(3)土耳其海峡(4)苏伊士运河 A、(1)(2)
B、(2)(3)
C、(3)(4)
D、(1)(4)
9、一艘运粮食的货轮正在泰国的某港口装船准备外运,船上的货物最有可能是()A、小麦
B、玉米
C、稻米
D、小米
10、“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一诗描述的是亚洲某一地方的地形特征,该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中南半岛 C、马来群岛
D、阿拉伯半岛
11、出产椰子、椰油最多的国家是()A、菲律宾
B、越南 C、泰国
D、缅甸
12、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是()A、地形和气候的影响 B、地形和纬度的影响 C、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D、季风和洋流的影响
2011年元旦前后,上海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旅游。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A、雨伞
B、御寒衣服
C、摄像机
D、地图
14、下列商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会合同中的是()A、棉花、小麦
B、橡胶、椰子 C、蔬菜、牛奶
D、黄麻、棕油
(二)、读图:
1.读下图,完成要求。
⑴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洋①____;大洲②____;海峡③____;岛屿④____; 国家⑤____。
⑵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苏门答腊岛西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洋沿岸的10多个国家,造成几十万人遇难身亡,使人类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浩劫。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关理论,解释此次地震海啸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南亚地区图”,回答问题。(19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国家:A ___,B___。河流:C_ __,D__ __。山脉:E_____ ,平原:G ____。高原:H______。
海湾:I______,J_____。(2)H所在的半岛是_____,该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3)右图是该地区沿20°N地形坡面图: 两山东西两侧沿海主要经济作物是___,②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
(4)印度人大部分信仰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称为“圣河”, 本国有类似中国十三陵的世界文化遗产___________。
(5)克什米尔地区的争端表现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国家间的冲突,其根源是_________“分而治之”殖民政策留下的后患。
【maya教案第二章】推荐阅读:
三维动画maya教案01-04
培训与开发第二章教案10-21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教案02-03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教案05-10
幼儿卫生学教案第二章01-13
第二章操作系统电子教案01-16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教案11-10
高一数学第二章第一节教案11-21
第二章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二节教案10-02
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教案第三课时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