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恼的星期天的作文(精选5篇)
跑完步,我已经是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了。妈妈见了又催我快吃饭,我连气都喘不过来,哪有心思吃饭啊!真拿妈妈没办法,谁叫她是我妈妈呢!早饭之后我正想休息一会儿,可妈妈有让我去写作业。
吃完中午饭我急急忙忙的背上书包去学英语和奥数。
回来之后已经是6:30了,我吃过晚饭后,刚看上动画片《超能勇士》,妈妈的嗓门又响了起来:“快去学习。”我无奈的放下遥控器走到书房,这一学就学到10点多。妈妈终于开恩了:“别学了,快去睡觉吧!”这真是谢天谢地!
在梦中,我梦到了动画片里精彩的场面,我看到了我和小伙伴们在水中划船、玩水,大家谈笑风生,开心极了。我知道着不是现实,但是我多么需要这些啊!
多么苦恼的星期天啊!妈妈,给我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吧!
可苦恼的星期天
星期天应该是快乐的,星期天应该是有趣的,而我的星期天却非常苦恼,要想知道我的星期天,就来看看吧!
“快起床,快起床,要迟到了……”妈妈在大声喊。“等一下嘛!今天是星期天,要我多睡一下”,我使出了我的睡觉十八计中的一计一一装可怜。“不行!我再倒数三声,你要再不起来,我就要你好看,3……2……”“我起来不就是了”。
我依依不舍离开温暖的小被窝,心想妈妈真是的,不会理解孩子。在妈妈不断催促下,我赶忙穿好衣服,刷牙洗脸.然后,即将开始的是“魔鬼十般的训练”。
在去上课的途中;我试着问妈妈:“妈妈,我可不可以不去上课,今天我们班同学的爸爸妈妈要带他们出去玩,可我还要去上提高班,这公平吗?”妈妈听了皱了皱眉头,顿时严肃起来,说:“不行。现在学习竞争非常激烈,怎么能不学呢?”我听了低下头,心里非常伤心,想着苦啊!为什么我总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呢?当别人玩耍的时候,我不得不学习。我问妈妈:“能不能让我休息一下?’’但妈妈老是说:“不行,不学习长大能干什么?”唉!
上课了,我坐在教室里听着那无聊的课程,心里想我的星期天真苦恼,要是我能像小鸟一样长一对翅膀,能在天空上自由的飞翔,那该多好啊!
我的饮食习惯非常特别, 妈妈说我是天下少有的。说我吃荤, 肉、鱼、虾等我全不吃;说我吃素, 萝卜、菠菜等我也不要吃。我能吃的东西很少, 所以人长得很瘦, 家里人叫我“排骨”。
有一次吃午饭, 奶奶为了让我增加营养, 买了一只鸡, 又怕我吃不惯, 就把鸡炖成汤, 把汤倒进饭中, 我吃了几口饭, 一阵恶心, 就把饭吐了出来。奶奶只好给我重新盛了一碗饭。我怎么这样不会吃?心里越想越难受。
第二天, 数学测试, 试题中有一道难题来不及解答。过了几天, 试卷发下来了, 成绩只有89.5分, 回到家里,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晗晗, 你成绩提不上去, 是因为你体质差造成的, 体质差又是你挑食的缘故。你要身体好, 就应该改掉挑食的坏习惯。”
听了妈妈的话, 我仔细想了想, 觉得很有道理, 我鼓起勇气, 从菜碗里夹了一块鸡肉, 可是我一看就恶心。
直到现在, 我还没有改掉挑食的不良习惯, 我常常为这件事而苦恼。
点评:
几十年前,主人还是个小姑娘。秋天,我摇晃着身子落了很多树叶,小姑娘高兴地挥着笤帚把叶子扫在一起。妈妈见了,笑呵呵地说:“好哇!我正愁没柴烧呢,这些树叶足够两三天做饭用了!”看到妈妈高兴的样子,小姑娘对我说:“小树哇,你快快长大吧,落好多好多的树叶,妈妈就不再没柴烧啦!”听了小姑娘的话,我很开心,努力地生长着。
二十几年过去了,我长大了,小姑娘当上了妈妈。秋天,我用力地摇晃着身子,落了满地树叶,我以为妈妈多高兴呢。然而,她一边挥着扫帚,一边嘟囔着:“大树呀,你长得太快了,叶子落得太多了。现在家家户户烧水做饭,不是用电,就是用气,这么大一堆树叶,让我怎么处理呢?真是太烦人了!”说完,取出打火机把树叶烧光了。看到妈妈生气的样子,我闷闷不乐,心想我还是别长了。
可是没法控制自己,又是一个二十几年过去了,我长得又粗又高,妈妈变成了老奶奶。秋天,我轻轻摇了摇,叶子落了厚厚一地。奶奶拉长了脸,一边扫着,一边唠叨着:“大树呀,你长得太大了,叶子这么多,可愁死我啦!现在雾霾闹得厉害,树叶再也不能烧了。”扫帚“哗哗”着,奶奶牢骚着:“唉,树叶堆成山,烧又不敢烧,埋又没处埋,真是愁死人啦!”看到老奶奶愁眉苦脸的样子,我的苦恼如雪上加霜又厚了一层。
“林琪琦,王字旁再一个其中的其,王字旁再一个奇怪的奇。”
这样的解释在我印象中应该说了上百次了,也听到了上百次同样的回答:“你的名字真奇怪!”是啊,真是奇怪。
我不止一次问妈妈为什么名字里两个字不一样。她笑着说一时兴起,而且这样比较特别。唉,他们一时兴起,倒是可怜了我这个女儿,每每人家问起名字我都要把烂熟于心的解释说一遍,现在简直是倒背如流了。有时说快了人家便回:“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噢,天哪!又得放慢速度一字一句地说,还得配合着在他的掌心比画写法。然后还是听到一句:“哦!原来是这样,真是奇怪!”
某日和老师调侃,听到他叫“怪怪”,我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怪怪?谁啊?”“你的影子啊,你是奇奇,影子是怪怪,奇奇怪怪好不搭配!”老师阴森森地对着我笑。我十分尴尬:“老师,别笑话我了,这怪怪要是传到咱班同学的耳朵里,他们非大做文章不可!”老师笑着点头,伸手说:“给封口费!”……
第二天,除了旗子、棋子、冰淇淋这些称呼,还多了个沾不上边的怪怪。一群人在身旁“怪怪、怪怪”地叫,像极了青蛙开会。现在的学生怎么老爱拿别人的名字开玩笑呢,我欲哭无泪啊……
自从学了《答谢中书云》后,老师时常让我们朗读,到那一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他们就故意把“其奇”读得特别大声,还要故意瞄我几眼,弄得我恨死作者了。
最让我气愤的是我的同桌。那日要收试卷和致家长信回执,我忙着找回执,组长来收试卷了,我还没写名字。“同桌,帮我写一下名字!”“哦!”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回执却发现组长还没走,又看到我的同桌拿着笔在草稿纸上写着好多字,我一看:林奇奇,林琪琪,林齐齐,林琦琪……
她一脸纠结,抬头问我:“你的名字,怎么写?”
幸好我自制力强小宇宙没有爆发,做了两年的同桌竟不知我名字怎么写!
因而可见,能把我名字写对的人真是稀有!
一直因为名字这么郁闷着,直到后来在政治课上看到老师播放的课件中那些搞笑的名字:秦寿生(禽兽生),朱逸群(猪一群),沈惊兵(神经病)……我就不那么讨厌自己的名字了,觉得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证明不了什么。就像如果有人名叫勇敢但是真的勇敢吗?不见得。我的名字让同学大做文章,那在他们印象里更会有我的记忆啊。如果多年后在街上遇到,他们可能早已忘却了我那难写的名字,但还是会乐呵呵地说:“冰淇淋,好久不见啊!得罪,当年没弄明白,你的名字到底怎么写?”
社交对个体社会化进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个体保持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交回避与苦恼是社交问题的主要行为表现和情感反应[1]。大学生正处在社交活动、接受教育和个人发展的黄金阶段, 因为害怕和回避社交, 而导致产生学习的机会与社交技能锻炼的机会减少, 工作学业能力与社交生活能力下降的不良状况, 将严重阻碍他们的各方面发展。
因此, 研究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状况,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正确指导他们, 帮助他们解决一定的社交问题, 并最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 将分别对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为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 (SAD) , 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 引言
1.1 社交回避与苦恼的涵义及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研究现状
1.1.1 社交回避与苦恼的涵义
对于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界定, 目前尚无统一定义, 不同的学者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
纵观各种定义, 可以从中发现社交回避与苦恼有两个核心要素, 即 (1) 个体由于产生一种社交焦虑从而出现社交回避倾向, 是一种行为表现; (2) 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有消极情感和不舒服的体验, 是一种持续、显著的情感体验。社交回避与苦恼的本质只要体现在这两方面。
1.1.2 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研究现状
对于社交回避与苦恼这一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对其与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状况等关系的探讨。
宋广文, 郝丙辉[2]的一项研究表明, 大学生社交回避行为及苦恼体验无显著性别差异, 但不同年级、系科之间差异显著;父母消极教育方式 (尤其是父亲) 与子女社交回避行为与苦恼体验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教养方式与子女社交回避行为与苦恼体验存在显著负相关。
王艳芝[1]还发现大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领悟社会支持受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恋爱、是否独生、城乡来源等因素的影响, 领悟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内部心理因素。
在廖星和孙颖[3]对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与自信的关系研究中, 结果表明:自信程度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社交回避及苦恼可以由社会相互作用自信、同人谈话自信以及爱情关系自信预测, 其中社会相互作用自信对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预测力最佳。因此, 这也表明社交回避与苦恼与进行自信的社会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地发展, 心理健康已成为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 我们比较注重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培养提高, 却相对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 研究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现状, 不仅可以丰富和充实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交问题的研究, 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总体状况, 揭示其心理健康状况, 帮助他们积极、和谐、幸福地学习和生活。
因此, 本文着重研究当今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现状, 有利于探讨产生的原因, 从而进行预测及应用。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取样法, 利用互联网, 对各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 收回有效问卷273份, 利用率为91%, 其中男生125人, 占被试的45.8%, 女生148人占被试的54.2%。
2.2 研究工具 (材料)
2.2.1 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 (SAD)
采用Watson.D和Friend.R于1969年编制的《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
2.3 研究程序
2.3.1 数据收集
利用互联网, 对全国各地的1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量。共收集有效问卷273份。
2.3.2 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73份。研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在计算机上完成,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总体状况
3.1.1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总分及各维度的平均数、标准差
对273名被试在社交回避与苦恼及其两个维度的得分情况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表1-1所示。
从表1-1中可以看出,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平均数为11.66, 标准差为6.71。
3.1.2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困恼的性别差异比较
从表1-2中可以看出,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不存在显著差异, 且各维度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从平均数可以看出, 女生组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水平略高于男生组。
且各维度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3.1.3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地区差异比较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从表1-3中可以看出, 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 其社交回避与苦恼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交回避维度上, 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是在社交焦虑维度上, 其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 在社交焦虑维度和社交回避与苦恼总体上, 来自乡村的大学生的水平显著高于来自城市大学生。
3.1.4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与父母的婚姻状况差异比较
从表1-4中可以看出, 父母婚姻状况与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是在社交焦虑维度上, 父母婚姻状况不同的大学生, 其社交回避与苦恼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 在社交焦虑维度上, 父母离异的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显著高于父母婚姻状态稳定的大学生。
3.1.5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与其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比较
从表1-5中可以看出, 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及其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从平均数可以看出, 第四组 (5000元以上/月) 大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水平相对最低。
5. 结论
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水平普遍较高, 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模式和家庭经济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 其社交回避与苦恼存在显著差异, 来自乡村的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水平相对最高, 在社交焦虑和社交回避与苦恼总体水平上, 来自乡村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水平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社交焦虑维度上, 父母离异的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水平显著高于父母的婚姻状态稳定的大学生。
摘要:为了了解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现状, 本研究以273名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女子、家庭生活模式、家庭经济情况对大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是来自不同地区和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
参考文献
[1]王艳芝.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与领悟社会支持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 28 (3) :235-237
[2]宋广文, 郝丙辉.学生社交回避行为、苦恼体验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 (2) :133-135
【苦恼的星期天的作文】推荐阅读:
苦恼的钢笔作文07-17
云朵的苦恼200字作文12-21
当个小孩的苦恼作文02-26
近视眼的苦恼作文300字06-09
我的苦恼三年级作文300字03-13
令我苦恼的一件事作文01-05
班长的苦恼12-01
苦恼作文350字10-17
苦恼的反义词是什么12-06
苦恼的反义词及造句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