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放风筝(共14篇)
“放风筝啦,放风筝啦……”我们像候鸟迁徙一样,浩浩荡荡向田野奔去。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有的说自己的蝴蝶风筝漂亮,有的道自己的金鱼会在空中翱翔……
到了,到了,和煦的阳光照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要是在这儿晒太阳,真是神仙日子。同学们并排坐在田埂上,摆弄起自己的风筝来。看,他们把自己的风筝打扮得如此“神采风扬”。我给自己的风筝取了个名——“机械蝙蝠”。
开始了,开始了,我左手拿着线轴,边放线边退后,“哎呀!”摔了一跤。线绕了好几圈,风筝晃悠直下,引来一阵爆笑声。我又重来,这次吸取了教训,风稳飞上去了。我左手握线,惬意地坐在田埂上,抬头望望,空中飞舞着各种风筝。
今天中午吃过饭,爸爸就带着我和我的同学陈鹏一起到市委大院的池塘里去放小蝌蚪,看到它们甩甩尾巴游走了,我心里很高兴。
假如我是一片云
我在窗台边,望着天空里的一片片白云,心想:想像的世界多美啊,没有烦恼,也没有忧愁,不像在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的负担,多么希望我就是那天空中的白云啊!想着想着,我忽然觉得身体变得轻飘飘的,低头一看,哇,我真的变成了一片白云!
我在天上悠闲地飘来飘去,突然一阵风吹来,把我给吹到了公园里面,我看见树上的桃花打着花骨朵儿,柳树才发一点小芽,于是,我摇身一变,成了一片乌云,下起了雨,好让树木和花草早一点儿爆青,早点发芽。下完了雨,我又变成了一片洁白的云。
一阵风吹来,把我带到一片大沙漠,我飘啊飘啊,忽然看见一群人在走路,而且好像很渴的样子,不停舔着嘴唇。于是我飘荡到一丛快枯萎的小花旁边,问它这一带到底是怎么回事。小花告诉我这里发生了干旱,没有水喝。听到这些话,我马上又变成了一朵乌云,下了一场大雨,让沙漠中出现一条小河,让大家都有水喝。下完了雨,我仍然变成洁白的云朵。
又一阵风吹来,我回到了灯火辉煌的都市,我看见一只小鸟飞得太累,睡着了,眼看就要掉到地上,于是我飞快地接住它,让它不会摔死,让小鸟睡一个甜甜的好觉。
突然,我的好梦醒了,我望着天空,白云朵朵还在自由飘荡,可我却仍然靠在窗台边,才知道自己原来做了一个梦。我多么希望我真的是一片飘在天空里的洁白的云呀!
(指导老师左玲)
放风筝
张爱荣
评语: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以小见大”。写“放风筝”这样平常的一件小事,揭示一个大道理:做什么事都不能轻易放弃,一定要善于汲取经验,接受教训,才能成功。
本文另一突出特点是:叙事有条理,语言生动,心理活动描写贴切。如刚到操场,放风筝前的“急不可待”,风筝飞不起来时“心里真不是滋味”、“……就不服这个气!”及风筝放上天后“洋洋得意”……这些都恰当地描写出小作者的心情,真实可信!
前段时间,天上的风筝多了起来,我心也痒痒的。别看我都上四年级了,可还没放过风筝呢!“软缠硬磨”了很久,妈妈才答应带我去放风筝!
星期天下午,天空万里无云,我和妈妈来到一中操场上,远远地,就看见很多风筝在空中飞舞。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手舞足蹈地大叫:“放风筝喽!放风筝喽!”
我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拽着风筝,飞快地跑了起来。可风筝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刚飞起来一点点。却又一头栽了下去,连续几次都是这样。哎!怎么了?这时,风筝上的猴子脸像是在嘲笑我:你是谁呀?我凭什么听你的?有本事你就让我飞起来!
我又试放了几次,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越着急,风筝越是飞不起来。看着别人的风筝在天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自己的风筝却在地上翻跟头,心里真不是滋味。放风筝也这么难,真不想放了。可又想买这风筝还花了十几块钱呢!再说别人能做的事,我为什么不能?我就不服这个气!难道是方法不对头?突然,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这样……对,就这么办!
我飞快地跑到妈妈身边,轻轻在她耳边嘀咕几句。妈妈听了半信半疑,我已急不可待了:“无论如何,得先试试呀!”“好!就听你的!”妈妈拍了拍我的肩膀,拿起线轴逆着风边放线边跑。我呢,端端正正举起大风筝,只听妈妈大喊一声:“放!”我将风筝往前一送。呀!风筝真的飞起来啦!我那“猴脸”稳稳当当地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后面的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向我招手呢!我拍手叫道:“风筝飞上天啦!风筝飞上天啦!”此时,妈妈也仿佛变成了小女孩,她拿着线轴蹦啊跳啊,辫子一翘一翘的:“你这一招从哪学来的?”我洋洋得意地说:“书上呗!”“哦,还能活学活用呢。”妈妈说。我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哩。
风筝越飞越高,我仰望蓝蓝的天空。啊,真美!看!那架“战斗机”迎风发出呼呼的响声,像要攻击敌人;那只“小蜜蜂”嗡嗡地像在花丛中采蜜;那只“大熊猫”真好玩,胖胖的身体,黑黑的眼圈,一只大手向我们打招呼呢;还有那只“雄鹰”张开翅膀,犀利的目光仿佛要向茫茫宇宙发起挑战……
星期三的游戏课,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放风筝的活动,老师在班上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十分兴奋,开心。回到家,我马上和妈妈在网上购买了DIY风筝材料包,等收到材料包,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按照说明,把风筝做好了。
可是,我做的风筝很小,就是普通的菱形风筝,听说菱形的风筝最容易飞起来,但我的风筝也不好看,颜色不够鲜艳。我把它放在袋子里,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爸爸看见了,给我讲了一个他小时候自己做风筝,参加风筝比赛的往事。那是爸爸四年级的时候,班上要举行放风筝比赛,可是他不会做风筝。于是,他偷偷溜进一所正在进行放风筝比赛的学校里看人家做的风筝,还捡到了一个破风筝。爸爸拿着那个破风筝,研究了很久。做风筝要用到竹条和纸,爸爸跑到自己奶奶家,从家里的竹门帘上拆下来三跟竹条,放在火上慢慢的烤,竹条越烤越弯,弯成了燕子的形状,爸爸再用报纸糊在竹条上。后来,爸爸来到学校,看着同学们做的各种花花绿绿的漂亮风筝,爸爸也好自卑,可是,就是爸爸的那个丑丑的风筝,是班上飞得最高的风筝,获得了第一名!
听了爸爸讲的往事,我似乎明白了很多。星期三那天,我们在学校操场放风筝,同学们买的,或是自己做的风筝好多都断了,裂了,破了,唯独我的丑风筝飞得最高,而且完好无损!就像爸爸说的那样,外表不重要,只要有能力,一定会有绽放光彩的那一天!
操场上的人真多呀,有打篮球的,打乒乓球的,也有和我们一样放风筝的。我迅速地把风筝组装好,对伙伴们喊道:“咱们来比赛吧!看我们谁的风筝飞得低,待会儿谁就请客喝饮料。”伙伴们爽快地答应了。
在裁判员王刚的哨声中,我们开始了比赛。我奋力地把风筝抛向空中,飞速奔跑起来。刚开始风筝的确飞得很高,我本以为已经胜券在握了,可没一会儿,我就已经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我看其他人那么轻松愉快,风筝在他们手中像个听话的孩子,任由他们摆布。不禁有些气馁。
我坐在一旁,默默地想:难不成放风筝时,一开始不用快跑?找准风向,靠它自己飞起来?我跳下平台,迎面就吹来了一阵东风,接着我手上的风筝就飞了起来。我立刻松开手中的绳子,风筝就慢慢地飞上了天空。我一路小跑,时而轻松自如地放线,时而心急如焚地收线。风筝越飞越高,似乎要飞过云层,与太阳肩并肩啦。正当我准备向伙伴们炫耀时,原本手中紧绷的线突然松弛下来,我一看,原来风向变了,我迅速收回线绳,迎着风奔跑,风筝在空中灵巧地拐了个弯,又飞上了天空。在没有风的时候,扯一扯风筝线,就可以让风筝受力,不会坠落。凭借这几个技巧,我的风筝成功地飞上了高空,塞过了旗杆,飞过了屋顶……成为了整个操场上的“风筝王”!自在地俯瞰着整个操场的景象。一旁的小伙伴们也都被我的风筝吸引了,一个劲儿地夸赞道:“你真厉害,不愧是风筝大王,冠军非你莫属啦!”
好不容易才盼到了放假的日子,我迫不及待地拿着已经买了多时的风筝到广场去一展风采。双休日爸爸也放假,于是爸爸也加入了放风筝的行列。
放风筝可不是像说话那么简单,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够放得起来。我和爸爸一个负责扯线,一个负责放飞,可是由于我们配合得不好,爸爸已经将风筝向空中托起,可是我还没有拽着线奔跑,因此第一次放飞失败了。第二次,我牢记第一次的教训,等爸爸刚一松手,我立刻就跑了起来,而风筝还是像晕了头一样,重重地撞到了地上。这时,我有些泄气了,看着别人的风筝在空中高高地飞翔,于是我就抱怨自己的风筝质量不好,爸爸却对我说:“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失败了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够找出失败的原因。”听了爸爸的话,我又打起了精神,经过我们的一番努力后,风筝竟奇迹般地飞了起来。
看到高高飞起的风筝,爸爸又说:“怎么样,如果刚才不坚持的话,风筝能飞起来吗?”我一边欣赏着飞起的风筝,一边想着爸爸说的话。我仿佛受到了鼓舞和激励,是啊,学习和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失败和挫折,而我们决不能轻易地说放弃。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天快黑了,我和爸爸才回家。躺在床上,回想着放风筝的情景,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这是我生命中有意义的一天,我不但感受到了放风筝的乐趣,而且还学会了坚强,这可真是不小的收获啊!
黑龙江省铁力二中附小五(4)班
点评:
文章标题醒目,直接告诉了读者文章的内容,写的是放风筝的收获。开篇介绍了风筝的形状和色彩,又简洁地介绍了放风筝的人。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重点写了几次失败的过程,由此引出了要学会坚持,最后升华了主题。
点评:小作者开门见山点出来了“高兴的日子”,然后说明了高兴的原因是“放风筝”,这样写作稍有些死板,应该先交代放风筝这件事,然后写出开心的心情。细细品题,本文写作的重点不一定是开心与否,可以表达很多内容,比如:可以写《第一次放风筝》、《我终于学会了放风筝》,或是《放风筝的乐趣》,看似相近,但每个题目背后表达的内容完全不一样。因此,小作者在下笔之前就必须定个基调,对于初学写作者,一定要注意规范的写作形式,养成动脑的好习惯。
来到操场,我们分好组,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拿着风筝奔跑起来。我拿着线轴,另一个同学拿着风筝。“一、二、三,跑!”随着我一声令下,我们俩都拼命跑起来。我又喊:“放手!”那个同学赶紧松开手,我跑得更欢了。在我们俩的配合下,风筝便缓缓上升了。其他同学的风筝也陆续升上天了,大家高兴得又喊又叫,又跑又跳,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再瞧瞧天上的风筝,它们越升越高,有的`像大飞机在天空中展翅飞翔;有的像金鱼在蔚蓝的大海中自由自在地遨游;有的像花蝴蝶在美丽的花丛中翩翩起舞;有的像雄鹰在晴空中扇动翅膀……呀!蓝天上五彩缤纷,真像万花筒。
点评:本段主要写了放风筝的场面,对于两年级的学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要想使文章写得更加活,应该要加入一些场面描写和环境气氛描写,既然是老师带大家到操场上放风筝,应该抓几个重点人物来描写一下,如老师、同学等,不能对他们只字不提。本段一开始先写自己怎么放,然后就简单地罗列了其他同学风筝在天空中的姿态,并没有将“放”很好地体现出来。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回教室了。
点评: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作文结尾形式,可以通过描写场面结尾,如:“操场上空,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风筝竞相飞舞,宛如一个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描写来结尾,如:“看着那一个个风筝在天空中飞舞,我多想和它们一样比翼齐飞”。
到了草原,大家迫不及待地开始放风筝。军小春右手拿着线轮,左手拉着线,特别兴奋地喊:“风大了,快点放手!”线那端的欢欢举着小雨燕风筝,开心地哈哈笑,笑得嘴巴都张到耳朵后面了。他大叫:“好,我一放你就快点跑起来,让咋们的风筝飞高点!”
军小春旁边的小丽顶着可爱的妹妹头,抱着自己又大又漂亮的小蝴蝶风筝,正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放风筝。本来美丽的她,此刻笑起来,更加可爱动人了!
远处,爸爸妈妈互相亲密地偎依在一起,他们抬着头,面带微笑,正看着远处美丽的风景。
穿蓝衣服的松松已经把三角形、有飘带的五彩风筝放上了一望无际的天空。不过,他还是一个劲地往后走,希望能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最好飞到云上,飞向太空!
一天,我带着六岁的儿子再次来到广场放风筝。可令人沮丧的是,经过十多次的努力,我手中的风筝还是没有飞上蓝天。于是,我向那位放风筝的老人咨询其中的秘诀。
老人看着满头大汗的我,笑着说:“放风筝有啥秘诀啊?我看这问题出在你心里。”我纳闷地问:“问题在我心里?”老人说:“其实,放风筝的不是你,而是风,不要总想着操控风筝,要把它放在风里,让它得到自由。没有风,风筝就飞不起来,所以,你要和风配合好才行。”
看我似懂非懂,老人继续解释:“首先,你得感觉风的方向和力度,然后,借助风的力量让风筝飞起来,并顺着风的心思,它一转向,你就跟着转向,它一发力,你就放松手里的丝线,它一收力,你就收紧丝线,不要跟风硬抗,要顺着风向,你的风筝才能飞得又高又远又平稳。”
谢过老人,我循着风的方向,一点点放开丝线,看着风筝渐渐升高,我终于明白,原来,放风筝其实放的是一种心情,是一种随风挥洒的顺势而为,万事皆此理。
放风筝的人,只有同放风筝的风融为一體,将心底的浮躁清空,置换成同大自然同步的气息,才能把风筝放飞到那片充满憧憬与希望的蔚蓝天空。
当我来到公园时,我发现天空中有各种各样的风筝在飞:有章鱼、蝴蝶、老鹰等等。公园里的花也盛开了,但我的注意力都在风筝上,所以我没有时间欣赏美丽的花。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我的微笑风筝,一手拿着牵引器,一手拿着线,跑了。但是不管我怎么跑,风筝就是飞不起来。我很着急!阿姨笑着说:你这样飞,风筝就飞不起来了。阿姨让我带风筝。她拿起绳子,慢慢放开。她逆风后退,然后让我放手。当我松开手时,风筝飞了起来。看到风筝越飞越高,在天空中自由飞翔!阿姨拍着手喊:你真行,加油!
一阵强风吹来,只看到风筝在风中斜向下飘动。当时的感觉就像是一只风筝在天上拉着我团团转。感觉很棒!哇不!突然,我大叫起来。我的风筝和其他风筝的线缠绕在一起。阿姨跑过来帮我一起解决。她东奔西走后很快就解决了。我看着阿姨的速度那么快,眼睛里全是花!我们又开心地玩了起来,我们的笑声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目光!他们也想放风筝。
终于到达目的地了,我放眼望去,看见人民广场上早有许多人在放风筝了。再抬头往天空一看,五颜六色的风筝像海洋里的鱼儿一样小。
接着老师也把准备好的风筝发给了我们,可是我们的风筝是白色的,我们要给它穿一件花衣裳。老师把画笔、颜料也发给了我们,我们开始画风筝了。我把风筝画得五彩缤纷的,漂亮极了。看着穿了新衣服的风筝我的心里美美的,真想快点让它飞起来!
开始放风筝了,我把绳子绑在风筝上,然后用一只手高高地举起风筝,接着我迎风飞快地奔跑起来,我越跑越快,风筝乘着风也越飞越高。看着飞上天的风筝,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放风筝的保健益处
放风筝是我同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闩春秋就已兴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有诗云:“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描绘出古人放风筝时的一派热闹的场面。放风筝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其实也是一项老少皆官的健身与养生活动。
促进新陈代谢
春天是阳气升发的时节,人体的气血会产生往外透发的趋势。通过放风筝,不但可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还会使血液循环加快,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且,放风筝大都在宽阔的广场或田野,空气中含氧量高,负离子允足,有利于促进机体各方面机能的改善。
防治颈椎病
放风筝时,要动用手、腕、肘、臂、瞍、腿等各个部位,可使全身行到锻炼,尤其是仰首举目,挺胸抬头,左顾右盼,仰俯有度,或缓步、或迅跑,缓急相问,张弛有变,有利于保持颈椎、脊件的肌长力,保持韧带弹性和椎关节的灵活性,增强骨质代谢,加强颈椎、脊柱的代偿功能,既不损伤椎体,义可预防椎骨和韧带的退化。
缓解视疲劳
对于许多脑力劳动者和青少年,由于常看书、写字,眼睛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易疲劳而导致近视。放风筝时昂首翘望,极目远眺,睫状肌松弛,眼内品状体呈现扁平状念,眼部肌肉和神经得到调节和放松,从而达到消除眼疲劳,防治近视眼,保护视力的目的。
协调机体
风筝在高空随风飘忽,上下翻飞,左右摇曳,为使风筝保持稳定,必须反应敏捷,正确判断,及时调整。此时此刻,一切烦恼忧伤可随风而散,有利于抑郁症、神经衰弱渚症的缓解。而且,放风筝时有跑有停、有进有退,躯干、四肢动作协调、连贯、自然,几乎全身的骨骼和肌肉都要参与活动,使呼吸或急或缓,心率快慢有度,可增强心肺功能。
轻松减压
当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牵引凌空飘舞的风筝,仰望蓝天,凝神专注,拉线奔走,有张有弛,一切忧虑烦恼已置之度外,其作用远胜于单纯的室内健身。此外,放风筝也能练心净秽、陶冶情操。仰观扶摇直上的风筝,不禁会心驰神漾,心胸舒展,催人奋发向上,意气风发,消除消极情绪,摆脱私欲羁绊,有利于身心健康。
放风筝需注意的细节
适度热身放风筝前应适当活动颈部,如仰头、低头、左扭头、右扭头等,还要扭扭瞍,动动手臂和腕关节、腿币u踝关节,放松筋骨。
问或休息每隔30~4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以缓解颈部的紧张和疲劳。
避免辐度过大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和颈椎病的人,放风筝时更要保持头部、颈部相对稳定,避免运动幅度过大或突然迅速转头。
场地平坦老年人和儿童在放风筝前,一定要观察地面状况,尽量选抒平坦,没有障碍物的场地,切勿在高压电线塔、电线朴附近放风筝。
配戴太阳镜防止阳光对眼睛的伤害。
注意气候变化如有台风、雷击现象,应马上停止活动并远离空旷处。
家人陪伴老人和儿章放风筝时最好有两三个人陪伴,以便在本人放风筝时有人帮忙观察地面情况,保证安全。
哪些人不适合放风筝
有严重颈椎关节错位,尤其是压迫到脊髓的患者不宜放风筝,长时间仰视很可能会加重颈椎关节病变,或因颈椎骨过分压迫神经而导致截瘫。
中风、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人,如果长时间仰头容易加重已有病情,如果颈部活动不充分,还容易造成椎动脉受压,严重时可造成脑供血不足、眩晕、站立不稳,还有招致卒中的潜在威胁。
刚做完眼睛手术或患有眼疾的患者,长时间地往空中眺望,过强的光线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哈哈哈……”从不远处传来了孩子的欢笑声,我定晴一看,原来是有人在草坪上放风筝,我连忙带着伙伴们过去。
春天的草坪真美呀:小草从地下悄悄地探出头来,大树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最吸引人的是那五彩斑斓的鲜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花朵们红的像火,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绿意盎然的春天真让人喜欢。
我抬头一望,看见湛蓝的天空上有许多各式各样的风筝:有威风凛凛的老鹰;衣裙飘飘的“嫦娥”;呆萌可爱的小黄人;又细又长的蜈蚣……各式各样,千姿百态。我们也拿出准备好的风筝放了起来。
我的风筝是一只勤劳的蜜蜂。我们分工合作:小丽拿线,小欣负责指挥,而我则负责拿着风筝跑。我们准备就绪,等待风的到来。忽然,来风了,小欣大声喊;“快跑!”我飞快地跑了起来,一阵阵风从我耳旁吹过,我又听见了小欣的指令;“放手!”我连忙松手,“蜜蜂”飞上了天,可没过多久就掉了下来,不偏不倚落在了一棵大树上。哎,真是出师不利啊!我们向正在钓鱼的叔叔借了一根竹杆,用竹杆把“蜜蜂”救了下来,我们继续放风筝。这次我们配合的很好,“蜜蜂”成功地飞了天。
春天,轻风徐徐,春暖花开,公园的草地绿油油的,好像大地铺上了一层绿毯,一片生机勃勃,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这不,小明他们也带着自已的风筝来到了公园。
草坪上已经来了很多人,也有不少风筝已经飞上了天空。小明不禁着急起来,转身对旁边的小伙伴说:“我们赶紧开始吧!”大家齐声叫好。
小明拿着风筝线在前面跑,边跑边回头看。小华高举风筝,紧随其后。小红也抱着她的蝴蝶风筝加入了小明的行列。跑着跑着,一阵风吹来,小明突然大喊一声:“放!”小华听到,立刻把手中的风筝向天上一送,春风姐姐便伸出她那无形的大手,把风筝托上了碧蓝的旷亮无比的天空。天空被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风筝妆扮起来:有凶猛的“老鹰”,长长的“巨龙”,还有胖嘟嘟的“金鱼”。小明的风筝是一只小燕子。“小燕子”一会儿向上飞,一会儿向下飞,一会儿翻个筋斗,可调皮了。
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它仿佛看到了整座城市,仿佛在对这座城市赞不绝口。
在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就有着相关的精彩描写。体弱多病的林黛玉不舍得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李纨就劝林黛玉说:“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而当紫鹃要去拣别人的风筝时,林黛玉就笑着劝阻说:“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丢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结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里,曹雪芹花了很多笔墨来描绘林黛玉放风筝的情景。风飘柳絮飞舞时节,贾宝玉带领着林黛玉、史湘云、李纨、探春和一班丫头在大观园里赋诗连词,忽然听到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一跳,原来是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于是大家也纷纷加入放风筝的队伍。宝玉最喜欢和姊妹们玩在一起,只要不叫他背四书、五经,什么都好,现在要放风筝,他可高兴得不得了。一条细细长长的丝线缠绕在活动的木栓上,丝线的一头系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大蝴蝶、美人、大鱼、大螃蟹、大红蝙蝠、大凤凰、红喜字等形状的,令人目不暇接。此刻,众人都沉浸在放风筝的乐趣中,姊妹们比赛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远,偏偏宝玉的美人风筝老是放不起来,自个儿生风筝的气,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看在眼裡,告诉宝玉说换个風筝不就得了,干嘛生气。黛玉最快把风筝放远,紫鹃用西洋小银剪子把丝线咯登一声剪断, 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众人皆仰面睃眼说:“有趣,有趣。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出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放风筝的过程中,曹雪芹着重表现的是林黛玉的放晦气。这次放风筝之后,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健康状况渐渐的好起来了,因为林黛玉的“病根儿”,已经被干净利落的剪断了。在《红楼梦》第八十回以后的章节里,曹雪芹反用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俗语,向我们昭示,很可能是因为贾母小范围的明确表态,敲定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林黛玉的心病根除,神清气爽,睡眠大好,身体迅速好了起来,变成了“病来如抽丝,病去如山倒”了。可见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祛难的手段,别人放走的风筝,是不能捡拾的,否则就会沾上晦气,给自己带来霉运。
在我国,放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鲁班首创了“木鸢”,这是最早的风筝。后来以纸代木,称为纸鸢。直到五代时期,李邺将竹哨绑在风筝上,放飞时风吹竹哨,声似筝鸣,十分悦耳,“风筝”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成为普遍流行的习俗。那时很多人在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 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因此,在古人眼中,放风筝又是与放晦气联系在一起的。
【小学作文-放风筝】推荐阅读:
小学作文范文 放风筝06-15
小学生作文放风筝11-10
放风筝小学作文550字12-18
放风筝400字_小学作文10-15
小学生作文《放风筝》的03-20
放风筝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05-28
放风筝小学生作文600字06-12
小学生作文放风筝300字07-21
放风筝小学四年级作文400字05-06
描写放风筝小学五年级优秀作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