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游泳400字

2025-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游泳400字(推荐10篇)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游泳400字 篇1

小时候,我很怕水见到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让我羡慕不已。为了让我摆脱旱鸭子这个称号,在去年暑假,妈妈给我报名了一个游泳培训班,让我学会了游泳。

刚开始的时候,教练让我们沉到水下憋气,因为我很怕水,所以不敢沉到水中。有一次,教练让我们一个个来做这个动作让他检查,轮到我了,我就只把嘴沉进水里,教练见了,什么也没说。休息时间到了,我也和其他人爬到了游泳池的边上,准备休息。突然,我不知道被什么东西举了起来,当我准备叫救命时,拿个东西就把我举到空中,重重地砸到了水里,我就成了落汤鸡,喝了好几口水。原来是教练在惩罚我。在随后的几天里,我很快就学会了蛙泳的动作,已经可以游五十米了。但还老是溺水。到了最后一次上课,我不想学游泳了,躲在房间,不让爸妈看见我。但妈妈早料到我会躲在这里了,对我说:毛毛,这是最后一节课了,去上课吧!乖,你是最棒的!听了妈妈的话,乖乖地和妈妈一起去上课,最后一节课,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终于学会游泳了!

果真灵验了那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现在,我已经充分地掌握了蛙泳的动作,可以像小鱼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了,我一定会认真锻炼,增强体质,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游泳400字 篇2

我现在已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会洗衣服、做饭、叠被子、打羽毛球、踢足球、打篮球…..但我就是不会游泳。

今天下午很热,我朋友就说:“一起去游泳吧?”但是我不会游,于是我给他说:“我不会游泳啊!”他说:“那去了我教你。”我有点勉强的说:“那好吧。”就这样,我们去了一个游泳池。先换上游泳衣,拿上游泳圈,然后朋友开始教我游泳了,本来我以为很简单,只要憋好气就行了,但是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开始游了,我想下水,但一下水鼻子就呛住了。我给他说:“怎么游啊?我咋会呛住?”他说:“应该捏着鼻子下水,但是才开始先学怎样把腿飘起来,再学怎样游泳。”我回答:“哦,我先试试。”我就努力把腿飘起来,我腿飘起来了。我给他说:“这行了吧?”“行,多练习练习。”他边游泳边说。我说:“哦,知道了。”我又开始练习了起来,有过了很长时间,我已经练习的很熟了但是我没给他说,我看见他靠着游泳圈在游,就照着他的样子游起来,我学得很快,一会儿功夫就会了。于是我们玩起了“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如果他是小偷的话,我基本上都是在水里走——因为我有的没他的快,但是他没追上我,基本上都是我赢,但如果是我是小偷的话,我就抓不住他了。玩了很长时间,我们又开始打“水”仗了,我用脚掀起一阵阵水花,他用手弄起想刀一样的水花。我们两个不相上下,玩得很开心。

时间不早了,我们都该回家了,我们都恋恋不舍,都想在打一会儿“水”仗。可是该回家了,于是我们约好下次一地要决出个胜负。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游泳400字 篇3

星期一早上第二节下课,我看见刘宣余在剪纸,剪刀在她的手上就像长了眼睛似的,灵巧地转动着。不到半小时,她就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雪花、有五角星、有苹果、还有蝴蝶……我羡慕不已,就走过去对她说:“宣余,你真棒!你可以教我剪纸吗?”刘宣余微笑着说:“当然可以。”我高兴地跳起来。

刘宣余说:“你初学,先教你简单的对边折剪吧!”我点点头。她帮我折好,画好线,我便开始剪了。我沿着她给我画的线剪,剪好之后,便心急地打开“作品”。结果用力过猛,把“作品”撕烂了。我把两半合起来一看,才知道不是连衣裙。这时,刘宣余看见我那两半的“连衣裙”,哭笑不得。她问:“怎么成两半啦?”我回答说:“不小心撕烂了。”她说:“学剪纸要胆大心细,再试一次吧!”我又重新剪起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指导下,我成功地剪出五角星、连衣裙……

后来, 她又给我一叠学剪纸的卡片,我每天一有空就练习剪纸。现在,我也已经能熟练地剪很多的图案了。家里的墙上,贴满了我的作品,爸爸也夸我心灵手巧呢!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游泳400字 篇4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一个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早晨,我在家里学种花,也想要给春天增添一抹绿色。

我找来一个空的花盆,先把松软的土装进花盆里,然后在装满土的花盆里挖很多个如同黄豆大小的坑,再把凤仙花种放入小坑中,将土把种子盖上,浇适量的水,放在阳光下。在发芽前,每天都要坚持给种子浇水。在一个星期左右的精心培养下,凤仙花发芽了,吐出几片嫩绿的小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展现了迷人的一面。夏天到了,小叶子上长出了一朵朵娇小的花,虽然凤仙花没有香味,但它的样子十分美丽。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事情总会变得很好,看着自己种的花,我开心地笑了。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游泳400字 篇5

那天,妈妈又要包包子了。我也想包,便告诉了妈妈,妈妈同意了。

我们先准备好适量的温水,然后加入面粉和适量的酵母,把它搅拌匀,柔成光滑的面团,接着就等它发酵了。

过了一会儿,我跑去看,还是一个硬硬的面团。又过了一会儿,我再去看,面团像偷吃了什么东西,变大了。一个小时后,我又一看,面团大得粘住了边,都快冒出来了,上面还出现了许多像蜂窝一样的洞。妈妈告诉我这叫“蜂窝眼”,只要看见了它,就说明面团发酵好了。我摸了摸发酵好的面团,黏黏的,跟浆糊差不多。再闻一闻,香甜香甜的。作文

我们要做的是猪肉白菜馅儿包子。妈妈先把白菜切碎,再加入绞好的肉馅、盐、味精、姜末、香油等,然后搅拌均匀。包子馅儿就做好了。

包包子了。妈妈把发了酵的面团切成小块,我再把小块的面团搓成圆柱体,用手把它压扁,然后用擀面杖把它擀成又圆又大的面皮。妈妈把面皮摊在左手手心上,舀入馅儿,只见妈妈提起面皮的边,边捏边转,不一会儿,一个小巧玲珑的包子就包好了。我一看,心想:包包子原来这么简单。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样包了起来,可包来包去就是包不好,总要掉馅儿。我有些着急了。经过妈妈的反复讲解、示范,还手把手地教后,我才勉强学会。作文

蒸包子啰。我盼呀盼呀,总算等到包子起锅了。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游泳400字 篇6

那是一个星期天,中午我正在看电视,看着看着,忽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他说今天有事不能回家,叫我煮面吃。

我先从碗橱里拿出碗和锅,接着往锅里装满水,然后把盐。麻油等调料放到碗里,接着把锅放到电磁炉上打开电源。“煮面挺简单的”我心里暗想,于是从书包里拿出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的看起来。我正全神贯注的看着书的时候,旁边传出了“丝丝丝”的声音,我一看糟糕!水滚开了从锅里流出来了,电磁炉上面满是水,我赶紧关电源,拔掉插头。把锅端起来,把水都擦干净,我心里暗暗庆幸:“电磁炉还没烧坏,要不我又要被打屁股了。”我又重新插上电源,再把锅端上电磁炉打开电源,我看着锅子直到水开了,免得又像刚才那样那就惨了,水开了后,我把面和调料放进锅子,盖上锅盖。几分钟后面条终于熟了。我拿起筷子把面条夹进碗里,然后品尝着自己第一次煮的面条心里美滋滋的。我正尝着面条,忽然电话铃又响起了爸爸问我:“面条煮好了吗?如果不会煮的话就过舅舅那里吃饭啊。”我自豪的说:“不用担心我已经煮好面条了正在吃呢,你的儿子已经长大了!”

通过这件事我不仅学会了煮面,还懂得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应该一心一意做好每一件事!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游泳400字 篇7

一、本次习作的内容:

如果问到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大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画画、会游泳、会滑冰、会照相、会做饭、会干农活„„回忆一下,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分析本次习作内容透露的信息:

1.本次习作,要求我们进行习作指导内容是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就得教学时应先引导学生回忆回忆,再同桌说一说自己都会哪些本领。学生说的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煮面条、洗碗、干农活;也可能是在学校学到的本领,如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

2.这次习作是话题习作,这种题目从本质特点上讲,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学生。

3.要求我们教师把习作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选择余地,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积极补充,选择新颖的素材。

三、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

1.写一篇自己是如何学习某种本领的习作,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2.实现由口头语言表达到书面语言表达的过渡,提高习作能力。3.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各种本领的意识。

四、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难点:

按照事情经过,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学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五、习作备课准备:

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做好的准备有以下几点: 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

叙述一件事情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如何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写完整

如何把事情经过(生活细节)写具体 2.关于口语交际课: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教你学一招”,要求学生和别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

教学前,教师应详细布置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道具、作品或展示的材料。

教学时,要创设互教互学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交际兴趣。可以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绝招,如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或者说说自己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本领,再说说自己的“招”好在哪里,有哪些独到之处。

在激起大家学习本领的愿望之后,可以先进行示范交际。如,一个同学教,一个同学学;或教师扮演记者,对某个学生进行采访。

然后引导学生对示范交际活动进行评议,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内容:你准备教别人哪一招?这一招好在哪里,是怎么练成的?提醒学生交际时要注意的问题:不但要讲述清楚怎么做,还要解决学本领的同学提出来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学生明确交际目的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然后再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和表演,大家共同评议,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本领最拿手。

可以建议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本领或窍门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演示,以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通过说的练习为习作做好铺垫。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自己学会一项技能如做饭、炒菜等,或回忆自己已经学会某种本领或其他方面知识的过程。

六、备课策略思考 策略预设如下两点:

1.给学生习作的自由。《新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映日荷花别样红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本次习作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框,没有统一命题,没有对习作要求做过多的分析,而是把习作指导渗透在作前谈话,交流和作后评议之中,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自然而然进入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的习作状态。

2.注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写好文章的基础。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的词语。”本次习作也是一种情感得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学中通过,情景引发──闭目回忆──互谈发现(说与写)──品读交流等形式,引发学生情感兴奋,开启学生心扉,引吐内心真情,确实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作情感倾诉体验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为情而造文”,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实现。

七、本次习作指导过程: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同学们都会做些什么? 同学们回答:会画画、会游泳、会滑冰、会照相、会做饭、会干农活„„

2.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往事。老师第一次学会炒菜时的情景还时常浮现在脑海中,想不想听听老师是怎样学会的呢? 3.老师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 我学会了炒菜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到地里干活去了。我在家里写完了作业,想起劳动课上学过炒菜,就决定今天中午的菜我来炒,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说干就干,我先将芹菜摘去叶子和烂茎,洗净后切成约2厘米长的小段,又把肉、葱、姜切好备用,最后把锅刷得干干净净。做完了准备工作,我还怕炒不好,又找出劳动书看了一遍炒菜的方法。

十点半了,我开始炒菜,先小心打开液化气,看到锅烧热了,就倒进一勺油,等油开了就放进切好的肉,用铲子不停地搅拌,一会肉变色了,我估计快熟了就倒进葱花、姜沫。“嗤”的一声响,吓得我忙向后一退,看看没事才靠前搅了搅。闻到香味就倒进芹菜段不停地搅拌。大约过了五、六分钟,芹菜炒成深绿色了,我想成了,就关闭液化气。加上食盐、味精调味。我挑了一块尝了尝,又香又脆,就是有点淡,就又加了少量的盐,把菜盛到盘子里。就在这时,爸爸、妈妈回来了,看到我炒好了菜,妈妈尝了尝,高兴地说;“不错,挺好吃,我女儿真是长大了。”我听了真高兴。

4.学生讨论:听了老师的讲述,你知道老师学会了什么?当时的心情如何?怎样学会的? 设计理念:教师由自己的生活故事导入,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作文。灵活运用“下水文”,有利于为学生的习作引路,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二)词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好词佳句。2.出示好词: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赞不绝口

难以置信

恍然大悟

大功告成记忆犹新

美滋滋

活蹦乱跳

目不转睛

慌慌张张

津津有味 3.出示佳句: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①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③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读一读下面的写作歌,说一说你的理解。

写作之前想具体,明确要求再动笔;开头结尾概括写,事情经过写具体; 多问几个怎么样,事情情节描详细;学会点题明中心,题目内容紧联系

设计理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写好作文,提高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

1.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大家学一学动物的语言:

2.学生学小猫叫、小狗叫、小鸡叫等。

设计意图:小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生活情趣,使课堂动静结合,生动有趣。

(四)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1.忆场景、入情境,引发回忆。

师:同学们,你一定也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啊,我学会了„„”那么你学会了什么?怎样学会的?

2.学生回顾往事。

设计意图:使学生有时间回忆生活中的往事,寻找感受最深、记得最牢的人和事。这样一来,学生记忆的仓库打开了,素材丰富了,灵感也有了。

3.说场景、共分享,小组交流。在四人小组内把自己的经历说给小组的同学听,要说清事情的经过,怎么经历就怎么说,还要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情。

4.集体交流。小组推荐说得好的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同学可做询问、补充、评议。

5.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讲得生动精彩,特别是把经历的过程讲得具体细致,把自己的快乐也带给了大家,很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印象,学习别人的优点,积累更多词句。

6.激趣导入,打开思路。

师:同学们,还记得前几天你们交给老师的那些你们以前学习本领的照片吗?我把它们进行了编辑、整理。今天我就带来了,你们想不想看?(由于本次习作是记一件往事,所以学生现有表象很难同往事建立起联系。此环节重在激趣,并打开学生思路。)学生观看照片。

7.指导选材,体验难忘。

(1)师:看了照片是否勾起了你对往事的回忆,老师相信,除了照片上这些,你一定还会很多其它的本领吧!那就请你大声的、自豪地告诉大家好吗?(打开学生思路)

(2)生说自己学会的本领。

(3)师:你们学会的本领可真多,太令老师羡慕了,其实从小到大,我们学会的本领还很多很多,那如果让你数一数,你能数得过来吗?(数不过来。)那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本领中选择一件写下来,你觉得要选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引导学生如何选材)

(4)生答。

8.体验难忘。

(1)师:好,现在我给你们一分钟时间,打开记忆的大门,用心想一想,学什么最难忘?把你印象最深的部分细细回味一番。(在静静地思考中,收集丰富的写作素材。)

(2)生静思。

(3)师:想好了吗?我想请同学来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并把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的部分简单的介绍给大家听,看谁的表达最吸引同学。(在表达中体验难忘。)

(五)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1.读佳作,学写法。读一读下面的佳作,想一想,文章写了意见什么事儿?怎样开头和结尾,哪里描述的最具体?

佳作展示一:

我学会了包饺子

去年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我主动提出要学包饺子,妈妈同意了。

大年三十下午,妈妈拿出面板,和好面,还给我系上了漂亮的围裙和干净的套袖。瞧我,多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小厨师哟!我先学擀饺子皮,我先拿了一个皮儿,放到左手上。然后用小勺盛了一点馅放到皮儿上。呀!盛多了,馅都“躺” 到皮外了。我赶紧用小勺蒯回了一点放回盆里。然后把皮儿对折,左手托着饺子,再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在饺子皮的边缘上捏出一个个像波浪形的花边。这样,一个饺子就诞生了。我把它放在了盖帘上一看,妈妈包的饺子鼓鼓的,一看就知道装了好多馅。而我包的饺子瘪瘪的,跟没有装馅一样,立都立不住,晃悠了两下便“趴”了下去。妈妈笑着说是因为馅搁少了。这回,我包之前皮上多放了点馅。结果,包的时候手指一捏,馅都挤出来了,皮儿也撑破了,手上到处粘的都是馅,粘呼呼的,真是惨不忍睹。于是,我不停地调整着馅的多少,又接连包了几个饺子。终于这次,我也能熟练掌握馅多少的技巧了,饺子也像妈妈包的那样鼓鼓的,能骄傲地“站”在那里了。我们很快就把所有的饺子包完了。

晚上吃的时候,我觉得这顿饺子格外香甜。怪不得老舍先生说“劳动最有滋味”呢!

特别提示:引导学生抓住“包饺子”“包”的动作的细节,重点来讨论怎样写具体的。怎样把事情写完整的。

佳作展示二:

我学会了擦玻璃

星期天,我做完了作业,爸爸、妈妈外出还没回来,我想:爸爸、妈妈平时上班总是早出晚归,星期天应该让他们多休息,我已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也应帮爸爸、妈妈多做些家务活,可做什么好呢?我看了看四周,对,擦玻璃。(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主意一打定,我就马上打了一盆清水,拿了一块抹布,又搬了一把椅子,我先把抹布浸湿后,使劲拧了一下,就拿着湿布小心地爬上椅子,踮着脚,仰着头,伸长胳膊先把窗框四周的尘土擦掉,然后,自上而下地擦着玻璃。擦了几下后,我还觉得挺干净,可不一会儿干了一看,糟糕,玻璃上横七竖八一道道脏印,简直成了大花脸啦,多脏呀!再看窗框的犄角也和了泥。原来,窗杠上的尘土都被湿布带到玻璃上去了。怎么办呢?我连忙跳下椅子,把脏抹布用清水清干净,又爬上椅子,像刚才那样把窗柜和玻璃又反复地擦了几遍。这样,玻璃就干净多了,但是还不够明亮。怎样才能把玻璃擦得明亮呢?我突然想起,以前曾见过妈妈用报纸擦玻璃,对,找几张报纸一定能把玻璃擦干净。这时,我的脖子、胳膊都感觉有点累,但我想,一定要坚持到底。我用废报纸使劲反复地擦。呵,玻璃越擦越干净,越擦越明亮。阳光照在玻璃上,看上去特别耀眼,映着屋子更加亮堂了。(注意使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事情的经过写得很具体,突出了重点。)

我望着擦得干净而又明亮的玻璃,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特别提示:引导学生重点来讨论抓住如何“擦”的心理活动的细节写具体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有些事情看起来简单,真做起来也许就不那么容易了。“擦玻璃”就是这样。作者非常细致地写了自己第一次擦玻璃的劳动过程,开始怎样自信,后来怎样遭遇挫折,最终怎样发现成功的办法,这些都-一写来,曲折而又充实。整个劳动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文章的情节也就随之有了波澜起伏。作者之所以写得这样成功,与他善于观察和体验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擦玻璃这样一种挺平常的事,就不会写得如此细致了。

佳作展示三: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以前,每当我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骑自行车的时候,我就会想:如果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那该多好啊!

终于,机会来了。有一天,妈妈买了一辆新的小自行车,让我学骑自行车。这辆自行车车身是橙色的,漂亮极了!我也高兴极了,坐上去就要骑,妈妈见我急着要骑就顺从了我,扶着车尾架教我骑。刚开始的时候,我骑一会儿就要停一会儿,再骑一会儿,又停一会儿。如此循环,觉得很累,很没意思。妈妈也始终扶着车尾架,没有放开。可是我又不甘心:学骑自行车,一直以来是我的期望,这点苦都有受不了,还要骑吗?想到这里,我又坐上去,继续练习。

又练了很久,我学会踩着脚踏前进,但是不是很熟练。我急着要自己骑,就叫妈妈放手,让我自己尝试没人扶的感觉。我抓紧车把,用力踩脚踏,车子摇摇晃晃地前进了。没多久,车子一歪,摔下去了。膝盖痛得要命,真想放弃,不骑了。

就在这时,妈妈帮了我一把。她对我说:“骑自行车时眼睛要往前看,不要低头,不要害怕,要镇定。只有这样,车子才能稳。”听了妈妈的话,我将信将疑地坐上自行车又骑了起来。妈妈在后面扶着,等我骑出几步,妈妈才把手放了。我记住妈妈的话:眼睛要往前看,尝试着镇定。果然,自行车不再摇晃,稳了许多。之后,我虽然也从车子上掉下来几次,但每次再坐上去都骑得比前一次好。

经过一个下午的练习,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要甜。这一次,我不但学会了骑自行车。在学车的过程中,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遇到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去克服困难才能把事情好。

特别提示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变化过程的重点来讨论。

②:三个例子不一定用完,用一个例子收到效果也可以。还可以选择其他的例子来指导。

2.互动交流中感悟写法。

师:读了刚才的佳作,听到你们的表达,真是精彩极了,把我的好奇心完全勾起来了。我还想了解更多,下面我想请一名同学将故事完整的说给我们大家听?你觉得说时要把故事的哪部分说清楚才行?(一生到前面)

师:在他说之前,我要给大家提个醒,(课件出事温馨提示:1.在同学说的过程中,你一定要认真倾听,他说完后你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2.对他的表达提出意见或建议。)

生说。

其他学生表达看法。(在自由表达:映日荷花别样红中体验写法)

师:你觉得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说给别人听,怎样说才能说好?(总结写作方法)

生表达。(师板书)

按照我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在同桌说的过的过程中,你仍然要认真倾听,如果你觉得他说的好,那你就夸夸他,如果你觉得有不足之处,那你就帮帮他,给他提一些合理的修改建议。

同桌互说。

师:看同学们说的那么热烈,我也迫不及待地想听听。谁再来说一说?

一生说。其他学生评。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先说后写,较快地实现了写作能力的迁移,大大地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及时地消除了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为下一环节的习作,做好了铺垫。

(六)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

1.导入习作。

师:还有许多同学要讲,可是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满足,那么就请你提起笔,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你的激动人心的一刻,与老师共享你的快乐。我很想了解每一个同学的故事,但我不能一一去聆听,这样吧,我们把它全写下来好吗?你看,刚才我们“怎么想就怎么说”了,接下来请大家“怎么说就怎么写”,争取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我期待着分享大家的成功,开始吧!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八、特别建议

习作指导教学《我学会了_______》,建议老师在操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三年级的小学生起步作文多是记叙文,又多是记叙一些亲身经历(或听到或看到)的事。为此,让学生亲身尝试,身临其境尤为重要。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动口去说一说、议一议,动脑去想一想,然后再写一写。这样有序引导,学生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在教学建议关注以下几点:

1.兴趣是写好文章的基础。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的词语。”习作也是一种情感得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学中通过,情景引发──闭目回忆──互谈发现(说与写)──品读交流等形式,引发学生情感兴奋,开启学生心扉,引吐内心真情,确实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作情感倾诉体验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为情而造文”,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实现。

2.积累素材,活用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

一、”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思写成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这既是学生对所读文章产生的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建立积累本,从好词、好句的积累开始,引导学生学做积累。对学生进行“读后品评”的训练,要求学生摘录所读文章的妙语佳句、精彩片段,并写出阅读感受。学生从片言只语到闪耀智慧火花的独特见解,他们运用语言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如果说感受生活是大课堂,那么阅读积累就是小课堂,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词汇,活跃学生思想,这样,学生的习作便有了源头活水。

3.关注学生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更是如此。“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之所以言之无物,内容空洞,苍白无力,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或更准确地说没有真正接触过生活。其实校园无闲事,家庭有新闻,社会有热点,孩子间有生活,值得学生思考或者众说纷纭的话题应该是很多的。把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走作文生活化的道路,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的写作素材自然会丰富起来,写作时也就会少些无奈。

4.减少束缚,引导自由表达:映日荷花别样红。《新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映日荷花别样红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本次习作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框,没有统一命题,没有对习作要求做过多的分析,而是把习作指导渗透在作前谈话,交流和作后评议之中,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自然而然进入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的习作状态。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游泳400字 篇8

因为我怕水,所以我决定去学游泳。

今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游泳培训班,每天早上九点去游泳馆训练。

第一次去游泳馆,我心里想,这么深的水,我踩不到底沉下去可怎么办呢?……正在这时,刘教练开始教我们做游泳前的准备活动了,之后又教我蛙泳的腿部动作。他让我趴在岸边练习:第一,小腿向上翻;第二,脚掌翻起来朝天;第三,双腿向后弧形蹬开;第四,合拢双腿。四个动作中,我觉得第二个是最难学的。当我对所有动作熟练了一些,教练就让我背着救生板在水里练习,同时训练在水中憋气。在随后的几天里,我身上的背板越来越少,当背板全部摘掉的时候,刘教练又让我从岸上跳到水里游,我心里非常害怕,不敢往下跳,结果刘教练把我当成球一样“踢”了下去!我不小心喝了两口水,心里很紧张,但是我的情绪很快的稳定下来,两腿用力向后一蹬,我顺利的游了出去,我成功了!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十天过去了,我已经掌握了蛙泳和仰泳的基本动作。当妈妈带我来到游泳池时,我像条小泥鳅似的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甚至比妈妈游得还快呢!

我学会了滑滑板

我虽然只是三年级的学生,但已经学会了不少本领。如滑滑板、打羽毛球、打篮球…… 每到周末,我写完作业就会去篮球场滑滑板。想起我刚开始学滑板的时候我可吃了不少苦头。刚上一年级,我看见小伙伴们踩着滑板快活地滑来滑去真羡慕。就吵着妈妈买了一块滑板。刚开始学的时候,我站在滑板上只摇晃,我踩在滑板上,只好扶着墙,用心地看见小伙伴是怎样滑的。只见他们轻轻地摆动后脚滑板才可以向前滑去,于是我模仿别人的动作,慢慢地向前滑去,果然可以向前前去了。但是滑到了一个转弯的地方,我不会转弯,吓得我连忙跳下来。后来我又仔细看别人怎么转弯,只见他们在转弯的时候动了一下前脚就把滑板转个弯了。我又学他们转弯的动作,果然可以转弯了。虽然我摔了几次,但是我学会了滑滑板,真高兴。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每当我看见商场里的那辆自行车,就很想叫爸爸妈妈买。今天,我生日了,妈妈把那辆漂亮的自行车送给了我。

我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跨上了自行车,紧张地把脚踏在脚踏板上,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让我措手不及的事:车子先是摇晃了几下,然后连人带车往一边倒下去。“哎呀,膝盖怎么这么疼呀!”我的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早知道就不学自行车了,这么难学,干脆就不学了。想着想着,我不禁抽泣起来。

忽然,一句话在我的耳边回响着: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这是妈妈经常叮嘱我的话。经过第一次的失败,我又重新站起来,不慌不忙地坐在自行车上,左脚踏在脚踏板上,右脚使劲地蹬地,自行车像是被我驯服的野马一样平稳地走着,渐渐地,我把右脚脚踏板上,自行车稳稳当当的走着,我喜出望外,我终于成功了!

我学会了游泳三年级作文650字 篇9

去年暑假,爸爸要我学游泳。我很怕水,一想到要下水,我吓得魂飞魄散、悲痛欲绝。

我来到游泳池旁,心怦怦直跳。有个看起来很和善的阿姨微笑着招呼我,她的额头正中间有颗痣,就像观音菩萨一样,原来她就是我们的教练,我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教练让我们先坐在游泳池的边沿,把脚放到水里不停地打水,我的脚下不时溅起了欢快的水花。然后我们戴着臂漂、背漂下了水。在水里,教练说:“趴下来,嘴贴着水面吹气,我看看谁能吹出泡泡来?”“布鲁布鲁……”我们纷纷像小鱼儿一样吹出了泡泡。接着,教练扶着我的手做动作:双手并拢,往前一伸,再手心朝外,分别往两边拨开,水花不要太大。练习完手的动作,教练又扶着我的脚做动作:双腿往外一蹬,膝盖往里一收。我反复练习着动作,很快我惊喜地发现,我会游几下了。但是由于头一直伸在水面上,还是感觉怪别扭的。

接下来,教练开始教我们憋气。一开始,我有些害怕,可还是把头埋到了水里。憋着憋着,突然,我呛了一口水,猛地咳嗽了起来。教练连忙安慰我:“不要急,慢慢来。”她为了帮我克服怕呛水的`心理,还不时向我泼水:“你洗头的时候不会呛着吧。”我咬咬牙,继续把头埋到了水里。慢慢地,我掌握了技巧,最后去掉臂漂和背漂我也能游起来了,我终于学会游泳了。

学会游泳之后,爸爸每天带我去游泳,我一天比一天有进步。在泳池里,我调皮地潜到泳池底往前游,就像鱼儿自由自在地穿梭着,游泳真有趣!爸爸带着我游了一段时间后,我能一次游1500米了,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游泳400字 篇10

那天,我早早就催妈妈带我去游泳,但妈妈说她不会游。于是,她叫了她的一位同事——芳红阿姨来教我游泳。

来到游泳池,芳红阿姨教我先做准备运动,再做基本动作,最辛苦的要算是训练“蹬脚——勾脚”的动作了。芳红阿姨托着我的下巴,她教我一双腿脚在水里反复做“蹬脚——勾脚”的动作。也不知做了多少次,我的肚子被挤压得有点疼,腿脚似乎不听使唤了。可我还要坚持训练,想早点学会游泳,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那该多舒服。于是我下定决心,不怕疼、不怕累,这样坚持练习了好几天。有一天,她叫我自己游,开始我有点害怕担心不会游,芳红阿姨看出我的心思,叫我试试看。我见她就在我的身旁,于是壮着胆子,照她说的动作慢慢地向前游去,我能游起来了!我情不自禁地欢呼着:“我学会游泳啦!”

上一篇:公务员年终述职总结下一篇:环保,从小事做起……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