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纪念馆

2025-0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延安革命纪念馆(精选10篇)

延安革命纪念馆 篇1

2009年11月27日,利用工作间隙,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久已向往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再一次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接受了革命传统,特别是延安精神的教育。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王家坪。1950年7月成立。初称延安革命博物馆,馆址在南关原陕甘宁边区交际处院内,1951年2月,文物陈列室正式对外展出。1952年纪念馆迁到城内凤凰山麓,并改为现名。该馆馆藏文物有3.5万多件,历史照片5500多张,图书资料1.2万余册。其中,一、二级文物有1700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100余种。还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的藏书、手迹石刻及办公和生活用品。毛泽东长征时用过的手枪,转战陕北时骑的马(已制成标本)为该馆的独藏。

2009年8月28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成,并免费向广大游客开放。作为“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项目的主体,从2006年10月10日起,总投资5亿多人民币,历时近3年重建完成。它主体建筑气势恢宏,主题广场视野开阔。整个陈列面积为10677平方米,展线长达1600米,其中基本陈列7030平方米,序厅1008平方米,半景画630平方米,临时陈列面积2009平方米。整个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品以及灯箱、图标、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半景画、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13年。延安革命史陈列分为《红军长征落脚点》、《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六个主题。第一单元《红军长征落脚点》展现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和中国革命奠基西北的史实。第二单元《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面抗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夺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过程。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表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各项事业的建设,包括政权建设、法制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第四单元《延安精神的发祥地》采取原生态表现的形式,将延安精神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做了具体介绍。第五单元《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反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延安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六单元《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包括为和平民主而斗争、用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转战陕北、夺取全国胜利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看着这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不禁使人感慨万分:是什么样的力量使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仅有3万余人的中央红军,在陕北黄土高原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不但站稳脚跟,而且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而最终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那就是延安精神!

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肘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

“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这里,人民发自内心唱出了“东方红”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他一生中最为气壮山河的不朽诗篇《沁园春·雪》。

“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却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是在这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

延安革命纪念馆 篇2

1 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是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它的代表人物姚斯和伊塞尔认为文本美学价值的实现不可避免地需要读者创造性地积极参与。读者只有通过对作品不断地解读才能理解作品的意思。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关系中, 读者的作用被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正如姚斯在《接受美学论》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中所言:“三者之间, 公众 (读者) 不是被动地做出反应, 其自身是历史构成的能量要素。如果没有接受者积极的参与, 文本的历史生命是无法想象的。通过思想仲裁过程, 作品进入不断变化中的经验视野, 永久性的转化发生了, 从简单的接受到批判的理解, 从被动到主动地接受, 从已知的美学标准到超越这种标准的新产品。” (Jauss 1982)

接受理论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以读者为中心, 认为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取决于读者。它关注读者对文本的接受情况以及读者和文本的关系, 并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这与以往以作者或者作品本身为中心的理论有很大的区别。

2 接受美学对翻译策略的启示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本解读中占据突出重要的地位,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考虑这一点从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在理解某一文本时, 目标语读者和源语读者应该具有相似或者相同的认知。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采用、翻译语言的斟酌, 都要以隐含读者的期待视野为中心, 以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

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并非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 而是一种跨文化的研究, 其读者大多数是外国游客, 因此其首要目的就是在翻译时兼顾中西方各方面的差异, 使译文符合读者的表达习惯和审美心理等, 让外国读者能够理解译文, 最终实现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景点介绍文本的英译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加以考虑, 即读者的期待视野完全融合时;读者的期待视野通过读者的努力可以达到融合时;读者的期待视野在译者的帮助下可以达到融合时;读者的期待视野只能达到有限融合时;以及读者的期待视野扩大时。相应地, 译者可以采取直译、直译加注解、意译或者替换形象的策略来处理相关文本的英译。

3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延安革命纪念馆介绍文本的英译

1) 历史选择了延安, 延安铸就了辉煌。

History chose Yan’an, and Yan’an became a beacon.

从语法角度来说该句翻译没有问题, 而且考虑到“铸就辉煌”对英美读者来讲较为抽象, 即读者的期待视野只能达到有限融合, 译者有意识地将“铸就辉煌”转换为“became a beacon”, (成为灯塔) , 这样就易于被英美读者接受。但是如果改为“became a beacon of Chinese revolution”则表达就更明确了。另外“History chose Yan’an”改为被动句则更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可改译为“Yan’an, as the beacon of Chinese revolution, was chosen by the history.”21935

2) 1935年冬, 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中共中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促成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In view of the rising movement of national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national salvation in the winter of 1935,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formulated the policy of national united front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advanced the 2ndcooperation between Guomind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by promoting the peaceful settlement of Xi’an Incident.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没有将抗日战争翻译成“Anti-Japanese War”, 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因为“Anti-Japanese War”回译过来就是“反日战争”, 容易使外国游客引起误解, 用较为中性的“resistance against Japan”或者“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invasion”就相对客观一些。

在翻译红色旅游景点的文本时, 对重要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的处理很关键。例如上文中的西安事变, 如果直接翻译成“Xi’an Incident”, 对读者来说比较陌生, 也达不到通过参观了解历史知识的目的。译者应该采取直译加注解的方式, 帮助读者达到视野的融合。所以上段文本的英译可改为“...by contributing to the peaceful settlement of Xi’an Incident, which was a forced remonstration launched by a group of patriotic soldiers in December 12th, 1936.”3

3) 通过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民主选举, 建立起各级民主政权。

Political administrations at all levels were established throughpopular, direct, equal and democratic election, using secret ballots.

英美读者对延安时期的民主选举很感兴趣。所以应该详细、准确传达当时的选举情况以及参政议政方式。本段的翻译基本上与英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融合, 或者通过读者的努力理解可以达到视野融合, 能使他们认识到当时的民主程度以及亲密的干群关系。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无记名选举”的表达方式应该是“in a way of secret ballots”。

4) 从1947年7月起, 我党领导全国军民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的同时, 还开展了土地改革、整党、新式整军、工商业、统一战线等方面的工作, 制定了相关的基本政策。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等战略追击战役, 推翻了蒋家王朝在大陆的统治, 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To win nationwide victory, beginning in July 1947 the CPCCentral Committee started to carry out land reform, rectification forthe Party and the army as well as the work in the fields of industry, business and the United Front while switching to strategic offen-sives militarily.After the decisive battles in Liaoxi-Shenyang, Huai-Hai and the Beiping-Tianjin campaigns and others like thatof forcing the Yangtze River, Jiang’s regime was overthrown and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上段译文中第一句话显然是中式英语, 而且主语应该是“The Communist Party”而不是“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另外随着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不断展开, 英美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在逐渐扩大, 他们已经接受了很多专有名词约定俗成的译法, 例如将“蒋介石”译为“Chiang Kai-shek”, 将“国民党”译为“Kuomintang”, 将“平津战役”中的北京译为“Peking”。上述种种如果按照译文中的方法写出, 可能会让英美读者不知所云。

延安革命纪念馆的英文介绍材料洋洋洒洒, 以万余字计。这些英文介绍材料能使英美读者基本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边区建设等情况,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 其英文介绍材料也有意识地关注读者的接受程度以及接受效果。然而从细微处分析, 某些地方的英文表达不生动、不确切、不地道, 甚至是错误的, 需要作出改进。除了上述例子之外, 还有很多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说“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应该是“the style of work diligently in defiance of difficulties”而不是“the style of plain living and hard work”, “延安时期”的表达方法应该是“Yan’an Times”或者“Yan’an Period”, 而不是“Yan’an Time”等。

4 结论

作为景观名称和景观介绍的文本, 其主要目的是让前来参观旅游的“普通游客看懂并能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知识” (方梦之, 毛忠明2005) , 所以如何选择翻译策略、准确地传达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理论被引入到翻译实践中, 为我们评判旅游文本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全面介绍延安精神的重要文博场馆, 其英文介绍材料对于正确而恰当地传达意义、传播文化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 尽管其介绍材料的英文翻译文本中有些许瑕疵, 但是基本考虑到了英美读者的期待视野, 达到了信息交流、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 以读者为中心来考虑红色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英译是切实可行的, 如此不仅可以恰当地重现原文的意义, 更加有效地宣传中国红色文化, 而且可以为其它文本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Jauss, Hans Robert.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M].Translation from German by Timothy Bahti.Minneapolis:Uni 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2.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延安革命纪念馆 篇3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辛亥革命纪念;历史特点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6-0005-02

一、延安时期中共辛亥革命纪念的基本情况

延安时期,我党对于辛亥革命的纪念与纪念孙中山、黄花岗起义等联系在一起。每年双十日、总理忌辰或是黄花岗起义纪念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在连续几日会专门辟出专栏,刊登相关文章、评论,纪念这一活动。边区党委或中共中央发布相关的决定,对纪念主题与方法进行大致说明,然后由各机关团体具体布置、落实。纪念活动表达了党对于孙中山及辛亥先烈无比崇敬的感情,也不断总结他们失败的经验教训,以此来勉励和鼓舞人民继承他们未完的事业,为建立强大的中华民国而奋斗。特别是抗战最艰苦的四十年代,我党把纪念黄花岗起义也作为重要内容。正如《新华日报》一则报道:“此闻将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国纪念日,由陕甘宁边区青年救国联合会召开群众大会,举行隆重纪念,以发扬黄花岗诸烈士之革命爱国精神,加强青年团结,动员青年加紧生产和学习。”[1]

延安时期,我党对于辛亥革命的纪念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纪念大会、座谈会、讲话、评论文章、标语、秧歌表演等诸多形式。延安时期,中共中央组织过数次大型纪念会,隆重纪念辛亥革命。朱德、周恩来、吴玉章等发表了许多讲话、评论文章。同时,出了许多标语、墙报,1944年纪念中山先生逝世十九周年大会上的标语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须,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4]还有秧歌表演、音乐、舞蹈晚会等。“为纪念双十节,西北文艺工作团定于是日晚在参议会礼堂举行晚会,公演话剧‘生活在召唤’”[3]“延安市北区居民十日晚借党校大礼堂举行晚会,由评剧院演出‘逼上梁山’。各机关团体亦在进行准备庆祝之节目。在北区,党校计有(一)拉洋片,此系将世界各战场,如盟军在法国登陆等放大成画幅,装置而成,甚为活泼新颖。(二)快板活报,此系由五六个人化妆打着快板,讲述西南战场的情势……”[6]

二、延安时期中共辛亥革命纪念的主要特点

延安时期,我党在纪念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等活动中,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社会性与灵活的务实性等特点,它构成了延安时期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鲜明特征。

(一)政治性

延安时期,我党对于辛亥革命的纪念是与抗战救亡、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等政治任务联系在一起。所以,对于如何更好的利用纪念辛亥革命这一活动来表达我党的政策与诉求,中共非常重视,所以,对于每次“国庆日”或孙中山逝世的纪念,我党都有细致的安排和部署。比如,1939年2月25日,陕甘宁边区党委发布了《关于纪念孙中山逝世十四周年的通知》,对于纪念办法和宣传要点做了细致的安排,要求“各级党委及各群众团体党团接到这一通知后,应即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及防空条件,更具体的去布置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四周年的工作。”1941年,《中共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中指出: “共产党员应向人民说明,正当今年辛亥革命三十年纪念时候,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与政治任务,唤起人民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同时,公布国庆的纪念方法,如“一、放假一天;二、午前十时至十二时半在本府办公厅接待外宾及各界庆祝代表;三、午后一时半在边区参议会大礼堂举行各界代表庆祝大会;四、午前十时起,延市分东西南北四个地区举行宣传庆祝的活动,并分区举行晚会。”[6]所以,延安时期我党对于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具有鲜明的官方色彩,通过庆祝国庆来达到一定的政治宣传、政策说明的目的。

(二)社会性

延安时期辛亥革命纪念活动虽然是党和政府发动的,但这一纪念活动也强调了民众的广泛参与。因为舆论宣传要起到很好的作用,还要把民众广泛的调动起来。所以,我党在这一活动中,努力寻求着民众的参与和认同。首先,向民众广泛宣传与普及“双十节”等知识。1941年,《中共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中指出:“全国各地应当举行热烈的庆祝与纪念,各地共产党员应向人民做广泛的解释,使每个中华民族的男女一致明白十月十日这一天是我们伟大中华民国诞生的一天。”其次,纪念活动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纪念大会于下午四时在青年体育场举行。到会者有延安大学等六十余单位,共三万余人,四郊民众亦扶老携幼,赶来参加。庆祝之声,洋溢全场。”[2]“庆祝国庆纪念节大会,此闻各机关学校部队热烈举行,鲜艳国旗,飘扬天空,军区各部队除召开纪念会外,各旅团民运小组流动宣传队,积极出动,深入驻地附近各村庄,广泛宣传。”[7]

(三)务实性

中共根据政治形势的发展与革命的需要,不断地变换着纪念活动的主题与口号,如1941年,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候,纪念活动突出了“拥护最高统帅”、“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主题,即“值此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纪念之日,正是我国抗战进入第五周年之时,赖最高统帅坚持抗战,全国军民一致努力,前方将士英勇奋斗,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延安各界在热烈庆祝辛亥革命的三十周年纪念及庆祝最近全国各地的胜利中,除以无限热忱向前方将士深致慰问与敬意外,并呼吁全国军民加强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到底,为保卫西北与中原而战,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战,为独立自由幸福的中华民国而战。”[8]1943年的“双十节”,强调了“只有新民主主义才能救中国”,“从旧的专制到新的民主”等内容,向人民普及“新民主主义”的概念,1944年至1945年的“双十节”纪念,宣传口号转向了“要求成立联合政府”,即“庆祝国庆节,立即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废之一切法西斯的政令与失败主义的军令”,“立即召集紧急国事会议,改组政府与统帅部,成立联合政府与联合统帅部,挽救目前的危机。”[5]1944年的国庆日,周恩来做了《如何解决》的“双十节”演讲更突显了这一主题。

延安时期,我党对于辛亥革命的纪念体现了政治性、社会性、务实性等特点,正是由于中共灵活、务实的宣传策略与手段,使得辛亥革命等纪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既很好的表达了对辛亥志士的缅怀,也成功的宣传与表达了中共的政治主张与诉求,起到了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注释:

[1]陕甘宁边区青年集会纪念黄花节[N].新华日报,1943-03-29.

[2]国庆卅周年,延安盛况空前[N].解放日报,1941-10-11.

[3]边府通知放假一日,纪念双十节,全市悬国旗举行庆祝[N].解放日报,1942-10-08.

[4]延安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九周年大会标语[N].解放日报,1944-03-14.

[5]边区政府筹备热烈庆祝国庆节,公布口号要求立即成立联合政府[N].解放日报,1944-10-04.

[6]边府办公厅通告庆祝国庆日办法[N].解放日报,1944-10-08.

[7]晋西北纪念国庆[N].解放日报,1942-10-14.

游革命圣地延安有感 篇4

2010年5月11日,我们医院党支委,团支委一行24人,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感受延安精神。短短一天的时间,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革命旧址。早就想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想探寻先辈的足迹,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这次来到延安感受伟人留下的延安精神,使我心灵得到了深深地震撼。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它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延安,它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在延安的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窑洞内那些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让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窑洞外面的院子里有棵树,树下有个石凳,还有架纺线的纺车。这间窑洞的旁边和下面,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人的窑洞,这些窑洞无论外观还是内设都

是一样的。以致蒋介石到延安时感到十分震惊,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他无法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政府军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也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不利方面,而且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负荷。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成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最终用血肉之躯,驱动了中国工农革命的隆隆战车。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这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革命圣地延安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凌伟明

根据中心党委的组织安排,我们一行31人于2018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参观学习。

此行目的旨在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老区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提高我们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我们在延安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们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中央大会堂(旧址)、杨家岭、延安革命博物馆,宝塔山、枣园等。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地方,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面对一张张图片和一件件历史文物呈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和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参观者们久久肃立,思绪万千。

延安精神就是党中央在延安形成的好思想、好作风,包括理论、品质、道德、意志、人格魅力等要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当年共产党人有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就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的人生信念、人生境界、人生付出和人生价值。

二是实事求是。面对繁重任务和强大敌人,我们党通过延安整风从思想方法的高度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从思想认识根源上分清了是非,摆脱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洋教条”的束缚,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高度团结统一。对我们党来说最大的决定性的实事求是,就是在组织路线上解决了问题。

三是艰苦奋斗。通过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我们粉碎了封锁,打破了制裁,减轻了民负,密切了关系,改善了生活,积累了经验。

四是“唯一宗旨”.就是党和军队干事创业的唯一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党员学习延安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篇6

延安,她是红军长征胜利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面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出发点。也是可歌可泣的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当我亲身来到几十年前就渴望向往的神圣之地时,我心情一下子不知如何形容。站在延安的土地上,远望宝塔山、延河水,我想像着,孕育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这一块圣地的万千景象;我想像着,抗日战争时期的广大军民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如何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我想像着,没有革命前辈的牺牲,我们现在还能过着平静的生活,幸福安定的日子么?我有点不敢相信,我来到了毛主席等革命先驱工作和住过的窑洞,我来到了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革命揺蓝一一延安。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敬意油然而生。这不仅是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教育和启发了我。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现在,党中央和习近平同志所提倡的艰苦朴素,励行节约, 严禁铺张浪费,这也是延安精神的延续。回想起我自己的人生历程,是延安精神伴随着我成长。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是革命军人、共产党员,受父亲的言传身教,铸就了我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和自食其力的品格。我高中毕业后,十七岁就到雷州去学习修理和驾驶农机、汽车了,由于刻苦学习,掌握了一手好技术,后来自主创业,历经重重困难,但一路走来,靠自己的努力,凭着不屈不饶、艰苦奋斗的精神,终于,创业略有成绩。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我们党历来把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已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共产党正因为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才赢得人民的押拥护和支持。今天我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大代表,我的企业能够不断壮大,这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一直激励着和指引着我的结果。作为一个汽车维修和机械工程师,我每天还从事一线的汽车维修工作,虽然是有偿服务,但牢记“顾客至上”的宗旨,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实在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我公司很快声名鹊起,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我在对顾客负责的同时,也常关注民生和周边需要帮助的人民群众。就在岀发去延安的前不久,我从<<茂名晚报>>上获知化州市江湖镇沙地坡村有一特殊贫困户,于是主动捐款和联系其他爱心人士进行募捐活动。在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化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化州市委书记邓永明同志的关注下,共募集到了社会各届捐款七万多元,使该贫困户伤病得到很好治疗,生活环境也有所改善。我想, 这也是延安精神的体现。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我从事汽车维修这个行业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可以说是经验老到,为汽修行业培养了大量的汽修人员和管理人才。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技术也更加全面,在业界享有一定的声誉。但是,作为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行业,除了要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最关键的还要不断的创新,掌握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更好的服务这个行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延安革命纪念馆 篇7

6月30日上午,为纪念建党95周年,广西区散办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广西革命烈士纪念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了“讲政治、有信念”系列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讲政治、有信念”为标准,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

在广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大家学习了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纪念馆由辛亥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六个部分组成,褒扬烈士,优待烈属。全馆共展出378名烈士的生平事迹,解说员分别对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红八军军长俞作豫等烈士先进事迹作一一讲解。

通过参观学习,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心灵上得到了洗礼,深深地为先辈们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事迹所感动,对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家表示,一定时刻以党章党规为准绳,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崭新的精神面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实践中去,为广西散装水泥事业发展奉献力量,为建设绿色美丽家园而努力奋斗。

革命纪念馆讲解工作探析 篇8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讲解工作;专业能力;参观环境;宣教“新元素”

【中图分类号】G2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27-01

引言

革命纪念馆的建立,就是为了纪念在我国历史革命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记录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革命遗址中具有纪念性的建筑物。通常看来,对纪念馆的了解都是从讲解人员的陈述中得到的,采用比较生动、有活力、充满感情的肢体语言可以更好的将纪念馆中展示的所有物品在精神方面的意义传达给所有观众。由此可以看出,讲解对于纪念馆在教育和宣传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的深化研究如何讲解,才能展示出纪念馆本身存在的优势,提高在社会中的影响,可以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一、提高讲解员专业能力

讲解员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口头的讲解能力,通过讲解员将历史上的事件丰富的讲述出来。因此,吐字要清晰、语言表达方面要生动,只有正确的表达才能吸引更多观众,让大家被历史事件深深的吸引,每个讲解员都要不断的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要从下面这两个方面注意:

(一)不断提高普通话能力

会说普通话和将普通话说好有很大的区别,讲解员最基本的就是要有普通话的资格证书,即使有了证书但是在现实的讲解过程中还是会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例如一字多音,这个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还有“押解”与“解放”这两个词中都使用了同一个词“解”,“押解”中解的发音是去声的,而“解放”中的解是上声,有细微的差别。以及“浑身解数”中解的读音是xie去声。通过这些观察得到,想要很好的掌握这些一字多音还需要不断的联系和了解。很多次的讲解中,有些讲解员还会用到成语,使用成语的时候不恰当也会对观众造成误解,造成负面的威胁。

(二)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讲解员拥有的表达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联系和研究才拥有的。向参观者讲述历史事件要将在那个时期发生的事情表达清楚的同时,还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最后的结果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只有讲解员在语言上拥有比较好的表达能力、对事件的概括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才能在准备讲解的时候更好的将内容提炼出来,总结和归纳出更加精简的句子。说话速度的快慢也能体现出自身的表达能力,有些讲解员在讲解的过程中语速比较快,让很多游览者没有办法清楚的了解历史事件,有时候对讲解的内容都不是很了解,让宣传的质量大打折扣,一般情况下,讲解员讲解的速度哦每分钟最多是一百二十多个字。

二、创建和谐的参观环境

想要有好的参观质量就要有比较严肃的游览气氛以及有序的参观过程。革命纪念馆是一个比较神圣的地方,是我国爱国主义最好的教育基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革命英雄的事迹。讲解员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维持参观过程中的纪律,在参观之前将参观的队伍划分开组成很多组,每一组最好的人数是15-25人,人数太多现场的纪律就很难控制,在后面的参观者没有办法清晰的听到讲解员所说的内容。开始讲解以前,讲解员要对参观的人员叙述在整个参观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纪律,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参观者对整个参观过程有一个了解,而且还可以从这种比较严肃的气氛中对英雄们产生尊敬。革命纪念馆就是对历史进行宣传的地方,因此在参观时都是很严肃而且神圣的,可以让参观人员感受到历史的凝重感。

三、创建宣教“新元素”

面对现代化的新社会在对纪念馆宣传上也要跟上社会的变化,讲解中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快速解决,通过实践再进行创新,找到更好的别具特色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讲解方法,对革命历史做到很好的宣传。

(一)互动

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参观人员与讲解员进行互动,将传统的讲解员只是讲解的方式,而观众只需要听就可以的方式打破。也可以在讲解时向参观者提问,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提问的问题大多数都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或者是重要的革命事件,让更多的参观者有兴趣去听,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讲解时还可以鼓励更多人提出问题,让大家对不了解的历史事件有了深刻的印象、增加认识程度、更好的理解,回答参观者的问题减少他们的疑惑。如果条件比较允许,还可以对那些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观众赠送纪念馆的纪念品,这样就可以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提高讲解的质量。

(二)故事

还有一种对纪念馆讲解的方式就是陈列讲解,该方式主要是讲解员通过馆内摆放的纪念品一一介绍有关方面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让参观者可以更有感触。这种方法有点类似于看图说故事,往往大多数的参观者对展览品比较重视而忽略了讲解的内容。因此,讲解员只有采用新的方法才能吸引更多参观者的注意力,可以不需要按照馆内陈列的展品顺序和时间顺序来讲解。采用将历史的事件和展品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讲述故事的顺序可以按照事件的重要性来安排,一般整个故事的中间部分就是高潮阶段,重要的展品要在参观时进行讲解。将每个故事的历史背景、具体的经过、最终的结果、其中的意义所在都详细的讲解,让参观者对历史在了解的同时能够深入的思考,对这些革命事迹充满尊重。

(三)演示

科学技术在快速的发展,因此革命纪念馆的宣传方式也要发生改变,从传统的单一解说到现在进行集体的讲解、使用多媒体展示、采用多个场景将历史事件重现的方式进行宣传。多媒体宣传使用的是闭路电视、大型环幕影院、FLASH动画、模拟事件将场景重新展现等将历史事件进行还原,采用全新的视角让观众可以很好的融入这种教育中。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演示方式可以更好的让观众了解陈列的物品表达出来的主体、更好的理解历史事件、更具有艺术气息,这样可以满足更多参观者的需要。

结束语

新时代的讲解员要将实践和创新结合起来,想要达到这些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革命纪念馆是我国宣传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最好的场所,在人员建设上要增强,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性人才、熟练的业务素养都很高的讲解团队。

参考文献

[1] 罗小华;论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工作[J].群文天地,2012,(19):145-146

[2] 林娜;如何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讲解工作[J].海峡科学,2008,(09):84-85

[3] 黄蔓;如何提高讲解员的讲解技巧及应变能力[J].大众文艺,2010,(07):261

[4] 刘桂梅;浅谈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应具备的几种素质[J].党史博采(理论),2011,(03):54

延安革命纪念馆 篇9

尔林兔中学:毛俊平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多年来,我只是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宏伟的身影。总想有一天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我校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到革命圣地延安接收传统的再教育,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参观了杨家岭,枣庄,宝塔山等地方,天下来,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心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心和中心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心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心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心领导的故居和中心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线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改革开放了,一些西方传过来的不好的思想开始泛滥,什么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等。

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广大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我们还要按照《党章》要求,发扬延安革命光荣传统,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紧紧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

延安革命纪念馆 篇10

影片真实再现了周恩来总理1973年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饱含深情地展现出一幅幅“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感人画卷。电影艺术地将历史与现实打通,通过对周总理回到延安22小时难忘经历的回顾,热情颂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品格风范,从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仰、砥砺奋进,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影片汇集了当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强大阵容,导演吴卫东、刘劲,领衔主演刘劲,唐国强、卢奇、黄薇等担纲主演。

点映活动现场播放了影片《周恩来回延安》,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南大学子动情地流下眼泪。大家被周恩来总理不忘初心、坚持信仰、大公无私、热爱人民、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所深深感染。

“电影中身体抱病的周总理,仍然在日夜工作,与时间赛跑,希望为国家、为人民奔忙做更多的事,这样勤政为民的精神,令我无比感动和敬佩。”南开大学学生罗凡说。

“片中总理眼睛湿润的镜头,没有言语,却展现出总理对人民的深情。回望历史,周总理的精神依旧照耀着我们的前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的今天,每一位南开学子都应把这种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南开大学学生朱培鑫说。

“在总理心中,人民群众永远是第一位的。作为当代南开青年我们有责任传承周总理的精神,永远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将个人的发展融入人民群众的奋斗事业中去。”南开大学学生路晨磊说。

互动环节,主创团队分享了影片特别的创作体验和细节刻画。演员刘劲表示,自己饰演过总理23岁到73岁这五十年不同阶段的人物形象,此次是第一次做导演,更是让20多年来的演员积蓄得到了喷发。这次努力塑造了周恩来总理的老年形象,填补荧屏空白,再现了那段珍贵的历史。许多观众流下了热泪,“是周恩来总理真挚的人民情怀感动了人们!”刘劲说。

现场观众表示,自己出生在九十年代,没有见过总理,但是通过一位好的扮演者,让人们能够看到总理的风采,他特别的幸运。刘劲说:“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和鼓舞特别大,谢谢你们!”

周恩来回延安心得体会

由吴卫东、刘劲共同执导,刘劲、唐国强、卢奇、黄薇等众多戏骨级演技派演员主演的《周恩来回延安》正在热映中。影片以1973年身患重症时的周恩来总理回到已经阔别26年之久的延安为主线,真实还原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点点滴滴。并通过周恩来总理与革命圣地延安人民同吃同住的22个小时,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烘托了出来。

上一篇:做有正能量的班主任下一篇:少年我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