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基础知识

2025-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师基础知识(精选13篇)

小学语文教师基础知识 篇1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70分)

(一)(共44分)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乐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0.5×12)

Jùnlánqiányánhâyīng

(竣)工波(澜)(乾)坤屋(檐)沟(壑)义愤填(鹰)Jiàonâixuãyâjuānshān 校对内容科学哽咽镌刻潸然泪下

2、请分别注明下列汉字属于哪种造字法。(0.5分×4)

上(指事字)牧(会意字)山(象形字)跑(形声字)

3、茂盛的“盛”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用音序查字法应在字母

栏里查。(1分×2)

4、修改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在错字上打×,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0.5分×8)

走头无路(投)穿流不息(川)一想天开(异)凶相必露(毕)声名狼籍(藉)烂鱼充数(滥)刻骨明心(铭)张灯节彩(结)

5、扩句、缩句。(1分×2)

1)太阳升起。

2)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

部乃至普通群众必须树立的思想道德行为观。

6、修改下列病句。(1分×2)

1)自从他参加了足球队后,足球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改;自从他参加足球队后,他就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大家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改:大家在考场上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7、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分×2)

1)困难有多大,我们

2)我不被聘用,我会用一颗平常心面对现实。

8、请指出下列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并说明其作用。(3分)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砂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它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答:运用排比兼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一气呵成淋漓尽致地写出

了漓江水清静浓绿的特点,语言很有气垫,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漓江

水的喜爱与赞美(2分)

9、修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2分)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夕

改: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夕

10、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请你在动员会上即席为同学们讲一

段激励的话。(不少于80字)(2分)

你的讲话是:

同学们,俄国伟大的作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读书可以开阔视野,读书可明智,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朗朗的书声,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遨游知识的海洋。

11、请你写出8个含有“秋”的成语。(0.5分×8)

各有千秋明察秋毫千秋大业春华秋实

一叶知秋老气横秋暗送秋波秋风扫落叶。。。

12、请你写出至少4个含有“春”的古诗词名句。(1分×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13、填空。(共9分)

1)《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 史记 》。我国古代四大文学

名著《西游记》的作者是 吴承恩,《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罗贯中。

古诗《泊船瓜州》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鲁滨逊漂流记》的作

者是英国作家 笛福。(0.5分×8)

2)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是、说明。(0.5分×4)

3)寓言往往是理。(1分)

14、请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一简要赏析。(2分)

答:这首小令寄情于景,通过描写众多自然物的鲜明形象,渲染

了浓重的深秋色彩,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凄凉

愁楚的思乡之情。

二(共26分)

(1)上述语段选自小学语文教材《鸟的天堂》,作者是 巴金。(2分)

(2)上述语段第1段是(静)态描写,着重写了大榕树树叶的多和绿(2分)第2段是(动)态描写,着重写了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2分)

(语段二(12分)

举:①向上抬,向上托②提出,列举 ③推选④全

举人唯贤(③)举不胜举(②)举目无亲(①)举世瞩目(④)

4、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是(4分):

杨朱的弟叫杨布,穿着白衣服出门。天下雨了,杨布脱下白衣服,穿上黑衣服回家。他家的狗认不出来,迎上前冲他大声叫唤。杨布大怒,要打这条狗。杨朱说:“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会是这样的,刚才假使你的狗白着出去,黑着回来,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1)谈谈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的启示。(2分)

答:我们看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否则就会出错。

二、教学技能部分(30分)

(一)简答题(8分)

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2分)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分)

2、语文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哪些基本的语文素养?(6分)

答: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1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1分)。让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2分)。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1分),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论述题(8分)

教师应如何从“三个维度”来把握语文课程标准?

答:语文的知识与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三个维度”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2分)。

1、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2分)。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结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进行。要让学生具有内在的学习兴趣————想学,建立意志和努力——-坚持学。

2、关注“过程与方法”。(2分)。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语文知识,能力的获得,同时应十分重视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3、落实“知识和能力”。(2分)。

语文教学要始终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知识是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

(三)、实践与反思。(14分)

举例;(5)。

一等4——5分,二等3分,三等1-2分。

分析反思(9)。

小学语文教师基础知识 篇2

一、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

拼音看似简单, 学起来并不容易。小学拼音识字阶段是学生一生学习过程中一个关键基础阶段。若拼音识字不过关, 学生的识字能力与水平就无法得到提高, 这会阻碍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与学习。如何使枯燥的教学内容, 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变得生动有趣,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必须圆满地解决好这个难题。

1.小学语文拼音的重要性。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 汉语拼音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状况。由于拼音字母是抽象的字母符号, 学生在接触拼音时注意力无法集中而且很容易感到枯燥。因此, 教师在拼音教学中, 应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语言情境, 将学习拼音与识字训练和听、说、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正确地掌握拼音知识, 而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2.教师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 如果教学方法运用得巧妙得当, 就能引起学生对拼音的长久兴趣, 让他们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中的第一道难关。教师在拼音教学中, 应用大量的儿歌, 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将拼音编成歌曲或者是绕口令让学生学习, 记住拼音知识。比如, 蚕宝宝吐丝是sss, 小小刺猬是ccc等, 让学生更愿接受所学内容, 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明确课标, 说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明确目标,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汉语拼音的教学重在考察学生认读、拼读能力, 用拼音帮助他们纠正地方音, 也要让汉语拼音教学氛围快乐起来。

在拼音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 提高语文基础教学的效率, 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二、识字教学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识字也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第一步,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 是语文启蒙教育的开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识字教学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 对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要做到“重”。重就是要对写字教学予以高度重视, 领导要重视, 教师要重视、家长要重视、学生更要重视。大家形成共识, 齐抓共管, 把识字教学这一工作做好, 减少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现象, 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2.给字配“画”,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 引导学生想象, 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图画与文字,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使学生生动地识字。这样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识字教学, 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识字教学是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基础的, 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识字训练, 实现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为今后小学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 加强语言训练

小学语文是基础性, 工具性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学习时间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训练成为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 因此, 教师要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可操作、有模式、落实处、见效果。

1.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教师在确定语言文字训练重点时, 既要明确教材本身的语言特点, 又要考虑教材课文中的听说读写任务。例如, 在《一张珍贵的照片》一文中, “爽朗”一词看起来很平常, 按常规教师可让学生查查字典后再照字典解释一番, 再让学生根据“爽朗”的意思组成一连串的词语。

2.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尽量做到精讲多练, 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背诵, 加强语言复述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使学生形成语言能力, 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 为复述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拟提纲, 并抓住关键词语, 以便将其应用到复述中去, 最后让学生按要求和提纲进行复述, 完成语言训练任务。

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 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 一定要注意训练, 使学生达到初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 切实落实语言教学目标, 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语文教学的基础——快乐

语文是一门非常有深度的学科, 包含内容十分广泛, 既有广博的语文知识, 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要上好小学语文基础课, 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 要让语文课从真正“快乐”起来, 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加倍努力。

1.最吸引人的因素。教师得体的衣着、有趣而不失大方的动作、变化丰富而不低俗的脸部表情, 都是营造快乐课堂氛围、使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2.最有感染力的因素。朗读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小珊迪》一课, 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形成内心视像, 培养学生的语感, 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意, 在赏析中加以感悟, 也让学生体会到朗读训练过程充满快乐, 从而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

在确保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完成的同时, 进一步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节课堂的气氛,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努力去解读课改的新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只有教师在扎实的训练上下功夫, 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基本能力才能有更大发展,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才能使学生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朱晓为.浅谈兴趣教学在小学拼音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10) .

小学语文如何做好基础知识教育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做好;基础知识

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策略,并针对学生的年龄段选择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提升学生基础知识的使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让学生真正有效地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构建以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方法。

一、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重中之重,是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根本。只有真正完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并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年段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能够逐步实现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在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蓝裙的故事》识字写字教学中,要求学会9个一类生字,读准二类生字,并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教师就要针对一类字的生字结构指导学生识字方法,教会学生“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等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不断运用识字的方法以达到掌握识字方法的目的。而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每一个字的写法,还要讲解生字怎样书写才会更美观。而到了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写字已经不是上课的重点讲授内容,教师就要教会学生自主识字,通过在低年级以及中年级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以及写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

二、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基础知识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欠佳,而有些课文文本如果单凭教师的口授是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形象可感的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的辅助下更好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在长春版语文《西湖的绿》的教学中,教师不但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不認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知道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当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了解基础知识要求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西湖的绿的图片,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到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以及组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学生喜欢的词,让学生说一句话,提升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

三、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升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这就使学生在教学中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如在比喻句的训练中,教师如果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都是相同的,那么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而小组合作学习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学习小组中获得交流,能够获得共同提升。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教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授语言、动作以及外貌描写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这样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索,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班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而在高年级语文日积月累的考核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考核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再继续由教师组织进行全班性考核,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快速提升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才是有效教学。教师要针对不同学年段学生的不同情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本学年度段的教育教学策略。教师要营造语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以及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发挥学生在小组中的讨论优势,让学生不断学会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潘丽远.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点滴思考[J].考试周刊,2013(81).

[2]刘永.小学语文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J].新课程导学,2014(12).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4

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 用词不当。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

“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 搭配不当。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

“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

4) 词序混乱。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5) 前后矛盾。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

“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

6) 重复嗦。如:他是我们班成绩最优秀、功课最好的学生。

“成绩最优秀”和“功课最好”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

7)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如:他在霞光中读着书,不知不觉过了两个钟头。

“霞光”稍纵即逝,持续两个小时是不符合现实的。应把“霞光”改为“阳光”。

怎样学好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篇5

关于字形,首先弄清字的结构,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还是包围结构,初识的学生需要消化过程,很多家长朋友觉得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恰恰是我们认为简单的问题,就以为自己懂。

孩子就懂了,这肯定是错的。我们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跟孩子交流,让其明白重要性。关于字义,小学阶段我们重点掌握多音字的认识与组词。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方法 篇6

作者|十一

我们要知道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是什么?这类知识主要就是以字、词、句等为主。

字:要了解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培养查字典的能力和理解多义字的能力。词:正确读写词语,注意积累,掌握词语的用法和提高用词的能力。句:主要以积累为主,不管是课内课外的,好的句子都可以积累起来。

小学语文教师基础知识 篇7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一) 广博的文化知识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知识体系所涉及的面比较广, 不仅包括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知识点, 还有自然、社会上的知识点, 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 在平时多积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 并注重自身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 系统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外, 还要具备较为专业的语文知识, 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多积累一些汉语文言学知识和文学知识, 了解与掌握汉语的发音、形、音、义, 以及词汇的含义, 并在教学中能够讲解汉语的基本意思和汉字的构造, 能够自如地运用遣词造句。只有这样, 掌握了丰富的文学知识, 才能引领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三) 扎实的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掌握了基础的文化知识后, 就要有能力把这些文化知识转化, 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这些知识。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如何教, 即怎样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这被我们归结为条件性知识。具体做法:教师要把系统的语文知识和条件知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让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体系, 具有可教性, 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知识内容。这样, 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四) 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强调的实践性知识, 是指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操作, 设计好课堂教学情境, 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所设计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中进行探究, 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策略

(一) 合理设置课程

完善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 应先从教师的专业培养方面入手。在进行教师的培养上, 应做到合理设置课程, 将语文学科课程与小学教学实际相结合, 而这需要培训机构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需要, 有目的地进行课程的构建, 完善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 在师范教育培训中要合理设置理论与实践课, 加强对教育实践的操作性, 通过教学活动、教学说课、教学案例分析、教师技能比赛等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此外, 小学语文教师也要经常进行反思, 这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不足点进行总结,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增长。

(二) 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制度

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按照相关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即给予教师一定政策和制度保障, 让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进行继续教育, 在新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 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从而为整个小学语文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三) 建立学习型学校, 影响和指导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适应新课程改革。而学校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气氛, 提供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硬件设施, 并创造机会, 让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与讨论, 以丰富他们的专业文化知识, 提高其文化素养, 完善其专业知识结构。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更加全面性, 这是教学发展/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结合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 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组成进行分析, 并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一定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学,培训

参考文献

[1]余柏民.面向新世纪的小学教师的素质目标与培训模式[J].咸宁师专学报, 2002 (2)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

[3]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 (1) .

小学二年级语文知识积累阐述 篇8

一、加强课堂训练和积累

1.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年级学生对于识记枯燥的语文知识,往往没有兴趣,这样就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会使学生越来越没有信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进行严格的强度知识学习和读说训练外,还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除了必须讲到的知识点外,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给学生拓展一些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相关链接和知识脉络,以期激发学生兴趣,牵引大家注意力。当然,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时间让他们分享一下自己阅读的课外知识,用活泼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生活趣事。如此设置语文课堂,就可以形成一种和谐、宽松和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不敢说—敢说—喜欢说—会说,这样也利于全班同学的充分参与,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从而为积累语文知识树立信心。

2.重视朗读,体会感情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许多隐性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有时候需要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文章情感,培养语文素养。朗读是一种可以调动眼、口、耳、脑等多感官并用的综合学习活动,它有着自身的学习优势,能让学生在郎读中感受语言对情感的表达,学习语言的组织技巧。在学生朗读之前,语文老师最好能有声有色地进行范读来给予大家指引和情感体验,朗读过程中,教师也不要死板苛刻,一种模式到底,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多种朗读模式,诸如同桌互读、小组选读、朗读表演等来增加学生对文章的多重理解机会,使学生感到有趣、新鲜,在朗读中理解和感悟,使读有所获,读有所乐。

3.重视语言的转化和内化

语文教材中包含诸多好词、好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借用课文词语和学习课文排比等练习和训练。具体练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对某事物进行描写和概述,当然,最活泼的是创设新的情境,用旧词说新话。比如二年级的教材中诸如《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活泼可爱的表达特点和《黄山奇石》生动活泼的描写方式,都可以让学生来模仿着写一写、练一练。总之,就是让学生每学完一课,就收录一些新的词句,如此日积月累必然会提高语文能力。

二、内化课外知识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言文字的积累,也要以能运用自如为标准。学生课内外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文字,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适时进行组词训练和课外表达能力实践,不应满足于基本的课内的词语。

1.每天课堂伊始,抽取几分钟对学生展开句子的训练,让大家用上自己积累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能,这个过程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检验学生对词汇的内化程度。教师也要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运用学生积累的语言知识来与同学进行交流,以期达到“共振”的学习效果。

2.新教材的设置不但富有知识性,还载满童趣,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留白,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情境,激发写话的冲动。比如,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课文的风格和语言说一说教材没有涉及的、自己知道的植物妈妈的其他有趣的办法。诸如此类,都是很好地运用积累的机会。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二年级语文知识积累的几点心得和建议。当然,引导小学生积累知识的方式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继续研究,为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素养奋斗不息。

小学语文课外基础知识考点 篇9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对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蚕为天下虫 鸿是江边鸟

数字联

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三人遥过四通桥

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三个土头考老者 五家王子弄琵琶

童子看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歇后联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马过木桥--蹄打鼓 鸡啄铜盆--嘴敲锣

开花芝麻--步步高 出土甘蔗--节节甜

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

君子之交淡如--水 醉翁之意不在--酒

表示颜色的词

金黄、杏黄、橙黄、鹅黄、火红、粉红、橘红、桃红、嫩绿、翠绿、碧绿、墨绿、宝蓝、碧蓝、蔚蓝、湛蓝。

古诗名句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近乡情更法,不敢问来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格外明。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既来之,则安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观棋不语真君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强者心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于患难见豪杰。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如。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格言

知识就是力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谦受益,满招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谚语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言必行,行必果。吃一堑,长一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经一事,长一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怕山高,就怕脚软。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不愧对今天的人,明天会对你微笑;丢失了今天的人,明天会给你烦恼。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广告语

1、节约用水:

(1)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2)如果浪费水资源,那么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3)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2、有关保护动物的标语 :

(1)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2)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3)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4)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3、爱护花草树木的标语 :(1)小草青青,足下留情;(2)爱护脚下草,莫折枝头花。

(3)花草在微笑,请你勿伤 “ 她 ” ;

4、“尊敬老人” 公益广告词 :(1)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2)谁家有老也有小、尊老爱幼不可少。(3)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

5、“关爱他人” 公益广告词 :(1)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2)送人玫瑰,手有余香。(3)尚善若水,厚德载物。

6、“说普通话”公益广告词 :

(1)说好普通话,“ 知音 ” 遍华夏。(2)讲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3)沟通你我他,全靠普通话。

7、“禁烟”公益广告词 :

(1)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2)一时的快乐,永恒的伤痛 —— 请勿吸烟!(3)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8、“环保” 公益广告:

(1)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2)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3)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9、“注意交通安全”公益广告:(1)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2)喝进去几滴美酒,流出来无数血泪;(3)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4)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小学语文教师理论知识测试卷 篇10

一、填空题。(共30分)

1、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三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掌握最基本的。”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和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7、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作文和作文。”

8、《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和。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9、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家庭和等教育资源。

10、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重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判断题。(共10分)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熟练地拼读音节并默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是第二学段提出的目标要求。()

3、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语文课外阅读总量为400万字。()

4、阅读教学中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时采用略读法,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时可以用浏览。()

5、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B、学习方式C、学习目的D、学习习惯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

3、“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提出的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四、词语解释。(共15分)

1、语文素养:

座 号

2、课程资源:

3、高效课堂:

五、简答题。(共15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3、我县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六、论述题。(共20分)

1、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你认为应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

渑池县小学语文教师理论测试

参 考 答 案

一、1、良好习惯语文学习方法

2、思维

3、游戏活动

4、默读 浏览

5、互动

6、流利有感情

7、纪实想象

8、参与意识 情意态度交际情境

9、活动学校社区

10、感悟基本技能

二、╳√╳√√

三、BCBAD

四、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

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传统的课程资源局限于教材、教参,最多扩展到教学挂图、课外读物、录音磁带、幻灯片等。新一轮课程改革突破原有思维的局限,把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学生生活),延伸到教师、家长和每个学生个人。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

3、高效课堂: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五、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3、(1)认真研读课标、教材;(2)高度重视教学设计;(3)切实抓好课型研究;(4)切实优化作业设计;(5)加大考试与评价改革力度。

六、1、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我们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总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行了。其实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丰富多彩。如:语文教材、学校图书室、实践基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小学语文教师基础知识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基础训练;教学;六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基础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训练的程度,只有按照要求进行训练,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在基础教学中应突出“六要”。

一、要紧密结合课文

基础训练内容,大部分与课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地结合已学课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基础训练中的问题。从课文中摘出的例句,训练时最好把它再回到课文。例如,领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修辞写法,训练中是“我走的时候汪伦来送我,他对我情谊真切”“潭水深千尺”既比喻友誼深,又是夸张的说法,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诗的内容,从“李白乘舟将欲行”的淡淡惆怅,到突然听到“岸上踏歌声”的惊喜变化来体会作者的心情,句子的夸张作用就领会了。

二、要把握训练重点

基础训练的内容,虽然与课文的内容有关,但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每项内容,往往采用不同的形式,多次出现,逐步加强。教学时每次用力均衡,面面俱到,而应熟悉各册教材,把握教材,把握重点,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教学,既生动、省时,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要切合学生实际

每次训练的内容、形式、分量,重点与普通,先练什么后练什么,以及不同形式的相互干扰,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所考虑,周密安排,使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在基础训练中没有必要增加。只要学生从练习中真正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就能提高他们对基础训练意义的认识和学习积极性。

四、要掌握规律

进行各项基础训练时,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这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在例题的讲析中,学生在读读写写中,才能逐步地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五、要虚实兼顾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字,比较一下,看看那个句子生动些?”“读一读,看看每组里的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在基础训练题中,类似的题目不少。由于“注意”和“看看”的前面要求学生或读或写,都是听得着、看得见的,是实在的,易于检查。而在“注意”和“看看”的后面并不要求学生说出来或写出来,是虚的,这在教学时往往容易被忽视。其实,“注意”和“看看”的后面往往就是题目要求的实质和目标。教学时既要务实又要务虚,虚实兼顾。

六、要重视能力培养

基础训练的教学不能以学生解答答案的正确为满足,更不能授之以答案,令学生死记硬背,而应重视能力的培养。如,小学四年级基础训练有一道改病句的练习:“今年春天,无数千千万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植树活动。”做这道练习时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先让学生审题,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再读病句,思考错在哪儿?属于什么毛病?然后让学生讨论怎么改,接着师生一起参与修改这个句子的过程,从而总结出修改病句的一般方法,最后,教师再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几个句子,并出示一些相关的找“同义词”“判断正误”等练习题训练学生,这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达到发展之目的。

参考文献:

刘济远.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5-01.

浅谈中小学语文知识的衔接 篇12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差异

首先是知识点及复杂度均增加, 知识结构和内容的丰富都使教学层次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这个问题, 教师需要调整好这个结构, 遵从学生的心理发展,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学生为主体, 配合他们开展教学活动。

(一)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差异

中学语文首先在知识结构上就比小学语文复杂, 知识点的增加会给学生造成压力。小学课程内容少、简单易懂, 到了中学课程内容就变得含蓄许多, 需要理解而不仅仅是记忆, 思维难度也逐渐增大, 而且在初中课堂教师不再是让学生听和写, 更注重的是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课堂任务……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刚开始的不适应而影响教学进度。

(二) 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差异

在小学知识教学中注重的是加深学生的记忆力, 课堂上是以围绕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 学生依赖于教师。而到了中学课堂上则是以围绕学生, 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性而展开的教学活动。中学课程难度增加课堂教学结构也要升级, 教学方式多样并不是学生一下子就能接受的。而随着中学课堂的开展, 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是讲一部分、给学生留一部分, 讲的不完整或者加快讲课速度让学生感到一知半解, 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脚步变慢。

(三)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

小学生心理自我意识还没发育完全, 比较依附老师, 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 能认真听课。到了中学随着心理的发展, 萌发了自我意识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在学习中注意力就不是非常集中, 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 学习态度和持久热情不是很稳定, 在这种背景下对新环境、新知识学生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

二、中小学语文知识衔接教学的策略

(一) 重视课堂教学的合理过渡

在刚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时, 教师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 把握教学的进度。其实中小学课堂氛围也不一样, 中学纪律更加严明, 对于性格活泼的学生可能感到不适应, 这时候初中教师可以延用小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适应这个过程, 比如刚开始选择一些容易理解吸收的知识进行讲解。

在小学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了学生的后期发展进行一些改变, 调整接近高年级教学的模式, 让学生提前适应。提前为学生设立好在中学语文学习中该怎样把握好学习效率, 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以后学习该做出的思考和实践, 包括对课文的深入以及思考问题能力, 注重一些中心思想而不是还停留在浅面的记忆中去。另外对一些课堂内容可以进行适当延伸, 做一些扩展训练, 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为了长期稳定的学习状态, 在小学语文知识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以便学生进入中学后就能更快地适应繁重任务而快速节奏的学习。初中教师在学生进入新阶段学习时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结合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有效语文训练。在每次开展新课题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 让他们提前对课程内容形成一定概念, 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时能更快地跟上教师教学节奏, 另外给学生灌输合作学习的意识, 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撕开解决。

(三) 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中学语文教材的知识点及内容难度均加深, 对于学生来说就更要把握好学习进度。初中的学习模式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性能力, 善于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解决, 而这些是小学教学中很少有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的高年级教师应远见性地教给学生多样的语文学习方法、扩展学生思维能力, 比如怎样进行自主阅读、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等。

让学生敢于反思自己存在的疑问, 大胆的探索;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 鼓励他们勇于质疑问难……通过这些训练, 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 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结语

做好中小学语文知识的衔接是目前中学教师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它关系到后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这项工作的开展也是需要师生之间的配合, 教师多花点时间、耐心对学生实行正确指导,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提高他们适应学习的能力。我坚信, 做好上述工作, 定能做好中小学语文的衔接工作。另外, 也希望各位教育研究者一起为中小学语文知识衔接工作努力。

摘要:小学和初中是一个分水岭, 小学时期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是基础知识, 是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的, 一旦进入初中开始就要进入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关于中小学语文知识上的衔接问题, 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师非常重视的问题。为了稳定学生的学习, 衔接好中小学语文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知识,衔接

参考文献

[1]秦训刚, 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薛永娟.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J].科教文汇, 2007 (5) .

小学语文拼音知识 篇13

一、汉语拼音

1、声母

一个音节开头的辅导,共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

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共24个,按结构分为四

类。

(1)单韵母6个: a o e i u ü

(2)复韵母8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前鼻韵母5个: an en in un ün(4)后鼻韵母4个:

ang eng ing ong(5)特殊韵母1个: er

3、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yin ying yu ye yue yun yuan wu

4、大小字母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I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v Vv Ww Xx Yy Zz

5、声调(1)声调的种类:

普通话语音有四各声调,简称四声。特点为“一声高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调号分别为:)- ˊˇ ˋ。另外,轻声不标调。

(2)声调的标法: A、声调只能标在韵母的元音(即单韵母)上,不能标

在韵母的辅音上。

B、复韵母和鼻韵母,声调的标法如儿歌所示:有a不放过,无a找o e , i u 并列标在后,i上标点要去掉,遇到轻声不标调。

6、拼写规则(1)ü上的两点省写规则:

声母“j q x”和韵母“ü”相拼成音节,ü上两点要省去,读音不变;声母“n l”和ü相拼成音节时,不能

省去两点。(2)隔音符号:

a o e开头的章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为了避免音节界限发生混淆,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7、儿化韵、轻声、变调

(1)儿化韵:

当er跟在其他音节后面和其他音节结合成一个音节时,就会使原音节的韵母变主卷舌音节的韵母,这就是“儿化”,改变后的韵母叫“儿化韵”。“儿化韵”除了使读音发生变化外,有时也会改变词语的词性或意思,如:钉(动词),钉儿(名词)。

(2)轻声

在说话时,有的音节失去原来的声调,变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轻声不标调号。A、名词词尾带“子”“儿”“头”“们”等。如

包子 花儿 码头 他们 B、语气助词和结构助词:吧 吗 呢 啊 的 地 得 着 了 过等。

C、词语中表示方位的成分。如:

家里 夜里 墙上 外边 底下

D、叠音词和重叠形式动词的后一个成分,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的第二个音节。E、“一”“不”夹在叠词中间读轻声。

说一说 听一听 买不买 行不行

F、有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如:

衣服 清楚 玻璃

葫芦 葡萄

(3)变调

①上声变调

两个上声连读,前一个上声变成像阳平。三个上声相连,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或者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都变得像阳平,或者当中的上声音节

变得像阳平。②“一”“七”“八”“不”的变调

“一”单用或在词的末尾及在数词中读本音;在去声前变成阳平;在非去声前变去声;夹在叠词中间读轻

声。

“不”在非去声前读去声。

“七”“八”的本调是阴平,它们只有一种变调,即在去声之前可以变为阳平。

③“啊”的变调

“啊”在词的末尾,与其前面一个音节的最后一个音连读。但不与g连读,如: 桂林的山真奇啊(qi,ɑ)yɑ 桂林的山真秀啊(xiu,ɑ)wɑ 桂林的山真险啊(xiɑn,ɑ)nɑ

8、容易混淆的音

翘舌平舌 鼻音边音 声母f h 前后鼻音 声调 查字典记住少数平舌、前鼻韵、f,推知多数卷舌、后鼻韵、h 乘法chéng fá chěng fá惩罚 记录jì lù 早稻zǎo dào zhǎo dào找到 纪律jì lǜ 均匀jūnyún jūnyíng军营 媒体méit? 学车xuéchē xuěchē雪车 美体měit? 激进jījìn jījìng几净 老是lǎoshì 忧郁yōuyù yōuyuè优越 脑室nǎoshì 长针chángzhēn chángzhēng长征

9、练一练

一、拼音过关考试之朗读及听写材料

1、基本字型 半圆位置颠倒位置 笔画位置 边音

鼻音

ɑ---u ɑ---d ɑ---q d---q q---g ɑ---o o---d o---q o---p o---b b---d p---q b---q p---d d---b t---f n---u n---h a---c n---l ei---ui ou---iu ei---ie ui---iu

2、韵母与音节 韵母与声母 ün---yun un---wen üe---yue ie---ye ü---yu u---yu in---yin ing---ying i---yi u---wu i---y u---w

3、卷舌 声母与音节

ch---c chi---ci ch---chi c---ci zh---z zhi---zi zh---zhi z---zi y---yi sh---s shi---si sh---shi

s---si w---wu

4、鼻音

an---ang en---eng in---ing un---ün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读音

规律()均匀()堤岸()谦虚()侮辱()激昂()

三、下列词语中,完全读轻声的一组是(A、眼睛 耳朵 大腿 脚丫 B、望着 去吗 好的 来了)

C、天蓝 大红 碧绿 鹅黄 D、清楚 困难 模糊 容易

四、选择正确读音

干吗(ma má)

生肖(xiāo xiào)埋怨(mói món)解剖(pōu pō)阻挠(ráo náo)瞬间(shùn shǔn)诺言(lùo nùo)

上一篇:鲁教版语文五年级复习下一篇:九年化学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