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2025-05-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篇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填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缘溪行 忽逢桃花林 落英缤纷

欲穷其林 土地平旷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处处志之 诣太守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欣然规往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3、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缤纷: 开朗: 阡陌:

交通: 俨然: 怡然:

妻子: 邑人: 绝境:

外人: 间隔: 无论:

不足: 未果: 问津: 垂髫:

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

6、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

7、“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有什么作用?

8、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沈法兴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篇2

沈法兴,湖州武康人也。父恪,陈特进、广州刺史。法兴,隋大业末为吴兴郡守。东阳贼帅楼世干举兵围郡城,炀帝令法兴与太仆丞元祐讨之。义宁二年,宇文化及弑炀帝于江都。法兴自以代居南土,宗族数千家,为远近所服,乃与祐部将孙士汉、陈果仁执祐,号令远近。以诛化及为名,三月,发自东阳,行收兵,将趋江都,下余杭郡,比至乌程,精卒六万。毗陵郡通守路道德率兵拒之,法兴请与连和,因会盟袭杀道德,进据其城。时齐郡贼帅乐伯通据丹阳,为化及城守,法兴使果仁攻陷之,于是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武德元年八月,复闻越王侗立,乃上表于侗,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制置百官,以陈果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尚书左仆射,殷芊为尚书左丞,徐令言为尚书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

法兴自克毗陵后,谓江淮以南可指捴①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便即诛戮,而言笑自若,由是将士解体。称梁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棱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并握强兵,俱有窥觎江表之志。法兴三面受敌,军数挫衄②。陈棱寻被李子通围于江都,棱窘急,送质求救,法兴使其子纶领兵数万救之。子通率众攻纶,大败,乘胜渡江,陷其京口。法兴使蒋元超拒之于庱亭,元超战死。法兴与左右数百人投吴郡贼帅闻人遂安,遣其将叶孝辩迎之。法兴至中路而悔,欲杀孝辩,更向会稽。孝辩觉之,法兴惧,乃赴江死。初,法兴以义宁二年起兵,至武德三年而灭。

(节选自《旧唐书》第五十六卷)

注:①指捴(zǒng):指挥。②挫衄(nǜ):挫败。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称梁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棱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

B.称梁/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棱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

C..称梁/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棱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

D.称梁/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棱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B.大业、义宁:隋代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D.弑: 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叔、甥杀舅等为“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宇文化及叛变后,沈法兴野心渐起,征集六万精兵后,以讨伐宇文化及为名起义。

B.沈法兴听闻越王杨侗即位,便上书杨侗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得到杨侗认可。

C.沈法兴派遣其子沈纶出兵援救陈棱,沈纶打败李子通后,乘胜追击,攻占京口。

D.沈法兴为人狡诈阴险,在投奔闻人遂安途中竟变心欲将之杀害,被发觉后因畏惧而自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法兴自以代居南土,宗族数千家,为远近所服,乃与祐部将孙士汉、陈果仁执祐,号令远近。(5分)

(2)毗陵郡通守路道德率兵拒之,法兴请与连和,因会盟袭杀道德,进据其城。(5分)

4.【答案】C 【解析】文言文断句要通读全文,弄懂大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沈法兴)自称梁王,建年号为延康,改变更换隋朝的官员,很遵循陈朝的旧制,当时,杜伏威占据历阳(今安徽和县),陈稜占据江都(今江苏苏州),李子通占据海陵(今江苏泰县)”。该句中的“曰”是“为、是”意,而非“说”,“延康”是年号,不是“改易隋官”的主语,“是时”是状语前置,应断开,因而选C。

5.【答案】D【解析】弑: 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6.【答案】B【解析】B项由原文“承制置百官”(承圣旨设置百官)可知杨侗认可了他的自封,故正确。A项“征集六万精兵后以讨伐宇文化及为名起义”错。沈法兴起兵后,进发至乌程时,才拥有六万精兵。C项“沈纶大败李子通后,乘胜追击,攻占京口”错,由原文第二段可知,沈法兴派遣其子沈纶出兵援救陈棱,攻打李子通,却被李子通打败,李子通乘胜追击,攻占京口。D项“沈法兴为人狡诈阴险,在投奔闻人遂安的途中竟因变心欲将之杀害”错。沈法兴在投奔闻人遂安的途中欲杀害的是叶孝辩。

7.【答案】(1) 翻译:沈法兴自己认为世代居住在南方同姓宗族有几千家,被远近的人所归向顺服,便与元祐的部将孙士汉、陈果仁擒住元祐,并向远近百姓发布号令。[得分点: “代”,“为……所……” “执”,各1分,句意2分]

(2)翻译:毗陵通守路道德率领军队抵御沈法兴,沈法兴请求跟他联兵,趁会盟之机偷袭杀害路道德,进入占据毗陵城。[得分点:“拒”,“连和”, “因”,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沈法兴是湖州武康县(今浙江德清县)人。父亲沈恪,是陈朝官吏,官至特进、广州刺史。法兴在隋代大业(6—6)末年担任吴兴(今浙江湖州)郡守,东阳贼寇首领楼世干举兵反叛朝廷,攻略郡城,隋炀帝下诏命令法兴与太仆丞元祐一同讨伐楼世干。义宁二年,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煽动兵变,弑杀隋炀帝。沈法兴自己认为世代都居住在南方,(家族世代都是郡中有声望的大姓),同姓宗族就有几千家,被远近百姓归向顺服,便与元祐的部将孙士汉、陈果仁擒住元祐,并向远近百姓发布号令。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三月从东阳出发,边行军边收集兵马,往江都趋进,攻下余杭郡(今浙江余杭区),待进发至乌程(今浙江湖州)时,已拥有六万精兵。毗陵通守(今江苏常州)路道德率领军队抵御沈法兴,法兴请求跟他联兵,借会盟之机偷袭害杀路道德,进入占据毗陵城。当时齐郡贼寇首领乐伯通占据丹阳(今江苏丹阳),为宇文化及守卫该城,沈法兴派遣陈果仁攻陷丹阳。(沈法兴又攻陷余杭和毗陵),于是平定江表十余郡,任命自己为江南道总管。武德元年(618年)八月,沈法兴听闻越王杨侗即位,便上书杨侗,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圣旨设置百官,任命陈果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尚书左仆射,殷芊为左丞,徐令言为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篇3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m。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17教育网]

郑袖知王以为己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 (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 魏王遗楚王美人( ) ⑵ 楚王说之 ( )

⑶ 虽 恶 ( ) ⑷ 郑袖知王以为己不妒也( )

1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令劓之 恶子之鼻B.夫新人见寡人 以m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其爱之甚于寡人 苛政猛m于虎也D.而妒者 既而儿醒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14. 郑袖劝说魏女的做法你认同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认识?(3分)

11. (1)赠送 (2)说同“悦”,喜欢 (3)即使 (4)认为 12. C

13. (1)她像是讨厌君王身上的气味。 (2)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失去了人本来的.思想(或羞恶廉耻之心) (3)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

14.不认同。 郑袖用的是眼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心计,用谎言和欺骗不择手段,是一个很有心计,用心险恶的女人。

★ 《哀溺文》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 孟子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 《人琴俱亡》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 傅永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 《王冕传》阅读练习附答案

★ 《陈情表 李密》阅读练习附答案

★ 《岳阳楼记》节选文言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解析

★ 郑当时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篇4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小题1】.上面两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2分)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题3】.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之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醉翁亭等景物。(2分)

【小题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2分)

答案

【小题1】醉翁亭记 欧阳修

【小题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

【小题1】琅琊 酿泉

【小题1】山间早晚(朝暮)和四季的优美景色(早晚、四季各一分。琅琊山(山间)美景、山水之乐均给满分。滁地美景扣一分。)

解析【小题1】考查对文学常识的准确掌握。

【小题1】文言文翻译原则:1、以直译为主:能直译的一律直译,实在不能直译的才能意译。2、字字落实(一一对应):每一个词语都有与之对应的译文。另外注意关键字的解释:

得:领会 寓:寄托

【小题1】联系原文: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可以概括范围由大到小:西南诸峰 琅琊 酿泉 醉翁亭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篇5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小题1】不少成语出自第一篇文章,请写出其中两个。(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4分)

(1)黄发垂髫 (2)尝贻 (3)高可二黍许 (4)两膝相比者

【小题3】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小题4】与“绝类弥勒”中的“类”,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分门别类

B.画虎不成反类犬

C.以此类推

D.类多如此

【小题5】翻译句子(6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小题6】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答案

【小题1】略

【小题2】(1)老人小孩 (2)曾经赠送 (3)大约 (4)互相靠近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1)自称先辈为了逃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村里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2)没有不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自具有神情和姿态。(3)(佛印)抬头仰望,神情和苏、黄不相类似。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篇6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17教育网]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1)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

(3)月色入户。

(4)念无与为乐者。

2.下面句子加点的.“于”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相与步于中庭。 B.皆以美于徐公。

C.骗死于槽枥之间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甲】【乙】两文的画线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1)花 (2)交错通达 (3)门 (4)想到。(每个1分,共4分)

2.B(2分)

3.(1)老人和小孩都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2)庭院里像是积满了水,澄清透明,其中水藻和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每句2分,共4分)

名著阅读练习(附答案) 篇7

1.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题目。

“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以上这段文字出自名著《》,是英国作家的作品。

(2)上面这段话是(小说人物名)说的,表现了该人物怎样的性格?

2.“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这句话出自(国籍)作家

创作的小说

3.《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的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在横线上分别写出与之对应的国家名称。

(1)它们有理性,公正而诚实,友谊和仁慈是其美德。()

(2)我看到它的头和一只爪子,估计这只猫有三头公牛那么大。()

(3)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有一只眼睛凹在里面,另一只眼睛直冲着天顶。外衣上装饰着太阳、月亮、星球的图形。()

(4)在这里,万物的长、宽、高仅有正常尺度的1/2,人的身高不过15厘米。()

4.在《格列佛游记》中,“我”获得自由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

5.《水浒》中大名鼎鼎的青面兽杨志,你一定不陌生吧,请简要列举出书中关于他的三件事:

6.《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曾自称“_________________”,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

7.《水浒传》中行者(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人名)作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8.从下面文字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填对六处即可。(6分)

水浒故事,脍炙人口;梁山好汉,形象鲜明。

鲁智深,绰号①“”(a.黑和尚b.花和尚c胖和尚),豪爽仗义,粗中有细,为救助落难女子,②(a.大闹野猪林b.力伏众泼皮c.怒打镇关西)。

林冲,绰号“豹子头”,③(a.倒拔垂杨柳b.身陷高唐州c.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忍气吞声,怀怒未发;④(a.血溅鸳鸯楼b.手刃陆虞候c.智取生展纲),雪夜上梁山,奋起反抗,英雄本色。

石秀,绰号⑤“”(a.拼命三郎b.神行太保c.托塔天王),艺高胆大,舍生赴义,⑥(a.枷打白秀英b.孤身劫法场c.醉打蒋门神),威震大名府。

李逵,绰号“黑旋风”,⑦(a.斗浪里白条b.毁金刚塑像c.杀泼皮牛二),尽显粗野鲁

莽;⑧(a.大闹高唐州b怒杀问婆惜c.义夺快活林),只因疾恶如仇。

9.选出下面对名著描述错误的一项:()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忘我的献身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B.《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亚米契斯所作,小说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锷科罗多的孩子为主

线,记录了他中学阶段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见所闻。

C.《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分36天罡72地煞。其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

绰号九纹龙。

D.《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起家开发荒岛,使

自己生存下来。

10.下面对《水浒》中三个人物的描述,对的打“√”,错的打“×”。(3分)

①“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写的是武松。()

②“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闲向溪边磨巨斧,闷来岩畔斫乔松。”说的是林冲。

()

③“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

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指的是宋江。()

11.林冲是《水浒传》中受人喜欢的一个人物,请你写出《水浒传》中一个与林冲有关的回

目,概述这个情节,并说说你读了这个情节后的感受。

回目:

情节:

感受:

12.(A)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B)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 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1)以上两段文字出自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作者是(2分)

(2)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A段的诗引出了作品中的哪个故事?请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3分)

(3)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1)简•爱夏洛蒂•勃朗特或夏洛蒂(2)简•爱刚烈坚强、维护尊严、追求平等

2.英国夏洛蒂•勃朗特或夏洛蒂《简•爱》

3.(1)马国(慧骃国)(2)大人国(3)飞岛国(4)小人国

4.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二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或者一是帝国内“低跟党”和“高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二是受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入侵的战争危险。

5.智取生辰纲、杀泼皮牛

二、夺取二龙山等

6.西天取经齐天大圣七十二变(能体现“神话色彩”即可)

7.武松景阳冈宋江

8.①b ②c ③c ④b ⑤a ⑥b ⑦a ⑧a

9.D

10.√×√

11.示例:回目: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情节:林冲中了高衙内设下的圈套,误入白虎节堂,被送到开封府断罪,获刑刺配沧州。高太尉让陆谦送金子给押解林冲的两位公人,要这两位公人在路上弄死林冲。因此,在前往沦州的路上,林冲备受两位公人的折磨,在野猪林险些惨遭毒手,幸得鲁智深相救,方得保全性命。

感受:就所选取的名著情节写感言,观点明确,意思对即可得分。2分

《种子植物》练习(附答案) 篇8

A.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B.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C.胚是新植物体的`雏形

D.种子的营养物质都贮藏在胚中

答案:D

2.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胚乳

答案:B

3.下列哪一组说法都正确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③将一粒玉米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发现整个切面都变蓝 ④种子中子叶发育为叶,胚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为茎,胚根发育为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4.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相同点是: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同点是裸子植物的__________裸露,无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

冯唐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篇9

冯唐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①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②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③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良久,召唐让曰 让:责备

B.当是之时,赵几霸 霸:霸业

C.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获罪,犯罪

D.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 举:推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 冯唐以孝著 ② 申之以孝悌之义

B.①赏赐决于外 ②而耻学于师

C.①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 ②虽有槁暴

D.① 委任而责成功 ② 尊贤而重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晁错者,颍川人也(史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太史公自序 阅读答案附翻译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史记·李斯传)阅读答案附翻译蔡泽者,燕人也(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郅都者,杨人也(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孟尝君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阅读答案史记 项羽本纪 阅读答案翻译韩信列传 史记 淮阴侯列传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吴起列传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宋微子世家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孔子世家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循吏列传 阅读答案文言文 史记 刺客列传 阅读答案及翻译文言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 阅读答案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滑稽列传阅读答案《史记》的书生私见 阅读答案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阅读答案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史记》读后感3000字《史记》读后感800字《史记·萧相国世家》读后感

B.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C.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准封之叹。

D.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4.把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参考答案

1.B

2.C

3.D

4.(12分)①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

②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③猪狗吃人的食物而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④天下的人像云一样地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地响应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他。

【参考译文】

冯唐以至孝著名,为中郎暑长,侍奉文帝。文帝听说了廉颇、李牧的事迹以后,高兴得拍着大腿说:唉!我(怎么)偏偏得不到到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来做我的将军?(如果得到了),我又怎会担忧匈奴为患呢!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啊!文帝很生气,站起来返入宫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召见冯唐,责备他说: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没有僻静的地方(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臣是个乡鄙之人,不懂得避忌。

那个时候,正当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朝那县,杀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孙卯。文帝正以匈奴入屯为忧,于是才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古代君王派遣将军的时候,跪下来推着车,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则任由将军裁断。一切论功行赏及爵封之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回来再报告一声就是了。这并非无稽之谈,我的祖父说,李牧为赵将,屯驻在边境,军市的租税都自行用来犒飨士卒,赏赐在外决定,不受朝廷的牵制。君主一切委托他,并且要求他成功,因此李牧可以竭尽他的智能,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能射的骑兵一万三千人,价值百金之良士十万人,所以他能够在北方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歼灭澹林,在西方抑制强秦,在南方抵抗韩、魏,那个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后来,刚好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个倡家女。他即位后,竟然听信郭开的谗言,终于杀了李牧,而派颜聚代替他。晁错者,颍川人也(史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太史公自序 阅读答案附翻译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史记·李斯传)阅读答案附翻译蔡泽者,燕人也(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郅都者,杨人也(史记)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孟尝君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阅读答案史记 项羽本纪 阅读答案翻译韩信列传 史记 淮阴侯列传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吴起列传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宋微子世家 阅读答案翻译史记 孔子世家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循吏列传 阅读答案文言文 史记 刺客列传 阅读答案及翻译文言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 阅读答案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史记 滑稽列传阅读答案《史记》的书生私见 阅读答案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阅读答案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史记》读后感3000字《史记》读后感800字《史记·萧相国世家》读后感

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现在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军市的.租税全用来犒飨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钱财,每几天就杀一次牛,以飨宾客、军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有一次匈奴曾经入侵,魏尚率领车骑出击,杀敌甚多。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军,(他们)哪里了解军中规章条令呢?终日只拼命作战,斩敌首,虏敌人,到幕府记录战功,可是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来制裁他。该赏的不赏,可犯了法,文吏却绝对按律处分,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纵然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的。我实在很愚昧,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统领中尉和郡国的车战之士。

上一篇:职业学校社会实践动员下一篇:专业人才队伍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