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一章练习(共7篇)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各项,能够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是()。A.增发新股
B.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C.提取盈余公积
D.提取公益金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A.会计核算与会计预测
B.会计预算和会计决算 C.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D.会计分析和会计决策
3.会计是以()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A.实物
B.商品
C.货币
D.劳动
4.资本是指所有者权益中的()。A.实收资本
B.未分配利润 C.留存收益
D.公益金
5.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自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遵循的是()。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可比性
D.重要性
6.下列会计科目中,不属于负债的是()。A.应交税金
B.应收账款 C.预收账款
D.短期借款
7.款项是资产要素中的()。A.现金
B.银行存款
C.货币资金
D.银行本票存款
8.对象化的费用是指()。
A.支出
B.费用
C.损耗
D.成本
9.以下(),不属于企业财务成果的计算与处理。A.计算分配利润 B.提取盈余公积
C.向国家计算缴纳所得税 D.向国家缴纳增值税
10.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A.经济资源
B.经济活动 C.资金运动
D.劳动成果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价证券的是()。A.国库券
B.股票
C.信用卡存款
D.企业债券
12.下列会计科目中,不属于资产类的是()。A.预付账款
B.待摊费用 C.应收账款
D.预提费用
13.某企业以银行存款8万元购入一台生产设备,则会引起企业的()。A.资产增加8万元
B.负债增加8万元 C.资产总额不变
D.权益总额增加8万元
14.某企业决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 000元,该项经济业务不会引起()。A.资产减少2万元 B.所有者权益减少2万元 C.资产总额不变
D.权益总额不变
15.某企业接受追加投资180万元,款已到并存入银行,该项业务使得企业的()。A.资产增加180万元,同时负债增加180万元
B.资产增加180万元,同时所有者权益增加180万元 C.所有者权益增加180万元,同时负债增加180万元 D.所有者权益增加180万元,同时负债减少180万元
16.确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的是()。A.会计分期
B.会计监督 C.会计主体
D.持续经营
17.()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奠定了理论与实务基础。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会计核算
D.持续经营
18.某企业用从银行取得的短期借款100万元用于偿还前欠外单位货款,该项经济业务将引起企业的()。
A.资产增加100万元
B.负债增加100万元
C.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100万元 D.负债总额不变
19.某企业用从银行取得的短期借款100万元用于偿还前欠外单位货款,该项经济业务将引起企业的()。
A.资产增加100万元
B.负债增加100万元
C.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100万元 D.负债总额不变
20.()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A.会计要素
B.会计科目
C.会计账户
D.会计对象
二、多项选择题
1.列各项会计处理方法中,体现谨慎性要求的有()。A.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B.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作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C.无形资产期末按照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 D.固定资产期末采用成本计价
2.下列属于资产特征的有()。A.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 B.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C.是现在已经承担的责任并且是企业将来在清偿的义务 D.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企业资产中流动最强的资产是()。A.款项
B.固定资产 C.有价证券
D.无形资产
4.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等。A.预付款项
B.预收款项 C.应交款项
D.应收款项
5.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A.利润的计算
B.所得税的计算 C.所得税的缴纳
D.利润分配
6.资金运动包括()。A.资金的投入 B.资金的退出 C.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D.资金的保值和增值
7.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A.银行存款 B.银行汇票存款 C.外埠存款 D.备用金
8.下列各项,属于企业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有()。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9.负债应具备的特征是()。
A.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B.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C.负债是由未来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D.负债的清偿肯定会使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0.下列属于长期负债的是()。A.应付票据
B.长期借款 C.应付债券
D.长期应付款
11.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A.收入
B.费用
C.资产
D.利润
12.下列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A.所有者权益
B.资产 C.管理费用
D.负债
13.资产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有()。A.资产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B.必须是投资者投入的
C.资产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D.资产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4.企业所有者权益包括()。A.资本公积
B.未分配利润 C.实收资本
D.盈余公积
15.下列项目一定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待摊费用
B.现金
C.股权投资
D.债权投资
16.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A.独资企业
B.企业的销售部门 C.分公司
D.子公司
17.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期间可分为()。A.月度
B.
C.半
D.季度
18.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以()为基础和假定前提。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9.下列各项属于资金退出的是()。
A.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B.偿还各项债务 C.上交各项税金
D.购买材料
20.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
A.资金的筹集
B.资金的投入 C.资金的运用
D.资金的退出
2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职能的是()。A.评价经营业绩
B.会计核算 C.预测经济前景
D.参与经济决策
22.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A.报告
B.计算
C.记录
D.确认
三、判断题
1.复式记账法下,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要在三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2.谨慎性要求企业尽可能低估资产、少计收入。()
3.如果企业某项会计信息的省略或错报金额较小,则该信息就不属于重要的信息。()
4.及时、准确地做好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核算,有利于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5.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也只能使用中文进行会计记录。()
6.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可以在企业自设的会计账簿上进行登记与核算。()
7.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盈利。()
8.费用和成本是同一个概念。()
9.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款项和有价证券不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10.企业预期经济业务所将发生的债务,应当作为负债处理。()
11.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12.会计要素是会计报表构成的基本因素,也是设置会计科目的依据。()
13.企业对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可以在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内,按照其价值和使用情况,确定采用某一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14.企业集团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但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增发新股,使得实收资本或股本增加,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同时资产增加;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使资本公积减少,实收资本或股本增加,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总额不变;提取盈余公积和公益金,使得利润分配减少,盈余公积和公益金增加,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总额不变,因此正确答案为A。【答疑编号40068】
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答疑编号40069】
3.【正确答案】 C 【答疑编号40070】
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即实收资本。【答疑编号40089】
5.【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所有权不属于租入方,也就是说在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租方,但从实质上看是租入方长期使用并取得经济利益,所以企业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按照自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答疑编号40090】
6.【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应收账款属于资产类科目。【答疑编号40091】 7.【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答疑编号40092】
8.【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成本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答疑编号40093】
9.【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答疑编号40094】
10.【正确答案】 C 【答疑编号40095】
1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获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答疑编号40096】
1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科目。【答疑编号40097】
1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以银行存款购入生产设备,属于资产内部一增一减,资产总额不变。【答疑编号40060】
1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企业决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会计处理为 借:利润分配
贷:应付利润
没有涉及到资产,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增加,则权益总额不变,资产总额不变。正确答案为A。【答疑编号40061】
15.【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项业务使得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180万元,同时实收资本增加180万元,使得企业的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180万元。【答疑编号40062】
16.【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会计主体为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答疑编号40063】
17.【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会计主体为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清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因此正确答案为B。【答疑编号40064】
18.【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企业用从银行取得的短期借款偿还欠款,使得短期借款增加,应付账款减少,即负债一增一减,负债总额不变,因此正确答案为D。【答疑编号40065】
19.【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企业用从银行取得的短期借款偿还欠款,使得短期借款增加,应付账款减少,即负债一增一减,负债总额不变,因此正确答案为D。【答疑编号40066】
20.【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答疑编号40067】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期末按照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即当无形资产期末出现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时,需计提减值准备,这都是要求企业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所以选项A和C遵循了谨慎性要求;选项B遵循的是实质重于形式要求;选项D体现的是按历史成本计价。【答疑编号40081】
2.【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资产的特征包括:
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2、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答疑编号40082】
3.【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答疑编号40083】
4.【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答疑编号40084】
5.【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答疑编号40085】
6.【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答疑编号40086】
7.【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等。【答疑编号40087】
8.【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包括: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务的收发、增加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和核算的其他事项。【答疑编号40088】
9.【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负债的特征:一是负债是一项经济责任,或者说是一项义务;二是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三是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答疑编号40046】
10.【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答疑编号40047】
11.【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资产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答疑编号40048】
12.【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反映企业财务账款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选项C属于费用,不正确。【答疑编号40049】
13.【正确答案】 ACD 【答疑编号40050】
14.【正确答案】 ABCD 【答疑编号40051】
15.【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流动资产是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被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存货等。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属于长期资产。【答疑编号40052】
16.【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一般来说,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上述四项均符合题意。【答疑编号40053】 17.【正确答案】 ABCD 【答疑编号40054】
18.【正确答案】 ABCD 【答疑编号40055】
19.【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购买材料属于资金的运用。【答疑编号40056】
20.【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推出。
【答疑编号40057】
21.【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会计的基本职能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答疑编号40058】
22.【正确答案】 ABCD 【答疑编号40059】
三、判断题 1.【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复式记账法下,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答疑编号40071】
2.【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谨慎性要求企业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代表尽可能低估资产、少计收入。【答疑编号40072】
3.【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重要性要从项目的金额和性质两方面加以判断。金额较小不等于性质也不重要。
【答疑编号40073】
4.【正确答案】 对 【答疑编号40074】
5.【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使用中文进行会计记录时,也允许其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答疑编号40075】
6.【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登记会计账簿,自行设置会计账簿。
【答疑编号40076】
7.【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盈利或亏损。【答疑编号40077】
8.【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答疑编号40078】
9.【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答疑编号40079】
10.【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负债必须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经济业务所将要发生的债务不产生负债。
【答疑编号40080】 11.【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收入-费用=利润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答疑编号40042】
12.【正确答案】 对 【答疑编号40043】
13.【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企业才可以在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内,按照其价值和使用情况,确定采用某一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答疑编号40044】
14.【正确答案】 对
通常说的五谷杂粮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而我们会习惯性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所以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芋头等。
在中国居民膳食结构金字塔食物结构图中,谷类、薯类和杂豆等主食占了食物(能量)比例的50%~60%。
五谷杂粮的功效
五谷杂粮主要提供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是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五谷杂粮能提供较多的能量,对能量消耗较大的体力劳动者非常重要。五谷杂粮中的淀粉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血糖稳定对脑力劳动者尤其关键。五谷杂粮中的蛋白质是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虽不如鱼肉蛋奶中的蛋白质优良,但与其食事物的蛋白质互补之后,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五谷杂粮中脂肪含量较少,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益。有调查表明,五谷杂粮摄入量较多(400~600克/日)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较少。五谷杂粮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之一,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增强肠道功能。五谷杂粮也是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之一,有助于促进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谷类、薯类和杂豆还提供维生素A、锌、铁、钙以及植物化学物质,健康益处更大。
总而言之,“主食”对健康有重要影响,不容忽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摄入250~400克(干重)五谷杂粮。摄入太少,不利于膳食结构平衡;不吃“主食”影响身体代谢功能;摄入太多,会导致能量过剩,造成肥胖,特别是腰腹部脂肪堆积。
什么是粗粮和细粮
都说粗粮好,那么什么是粗粮呢?实际上粗粮与细粮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加工的精度不同。我们平常食用的大米、白面等谷类是经过精细加工的,谷粒中较硬的外层被碾磨得比较彻底,口感细腻,色泽也较白,故被称为“细粮”。而那些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谷类,保留了谷粒较硬的外层,口感粗糙,则被称为“粗粮”。
粗粮包括多层含义
一是指玉米、小米、高粱、燕麦、大麦、荞麦等稻、麦以外的谷类,因为各种原因,如小米谷粒实在太小,燕麦和荞麦的谷粒又太黏,它们都不适合精细碾磨。
二是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稻谷或小麦,即糙米和全麦。他们和杂粮一样,属于完整的谷粒,在西方叫作“全谷”(whole grains),只经过去壳处理,保留了谷粒较硬的外层和胚部,像粗杂粮一样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是指绿豆、赤豆、扁豆、蚕豆、芸豆、干豌豆等杂豆类(大豆除外)。它们虽不属于谷类,但营养特点与谷类十分接近,且通常未经碾磨,甚至可带皮食用,所以可归入粗粮的范畴。
红薯、马铃薯、山药、芋头等薯类因为具有粗粮的特点,也可以被归入粗粮的范畴。
粗粮营养更丰富
粗粮保留了谷粒的胚、外层甚至外皮,这些部位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等)和矿物质(如钙、锌等)所以粗粮的营养价值高于细粮。
谷粒碾磨时损失的营养素非常惊人,经过精细碾磨,谷粒当中70%以上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会流失,膳食纤维则损失更多。
以其中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为例,如果全吃精白面粉做的食物,一日所得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只相当于一日所需要量的15%~25%;如果吃精米则更少;而如果吃全麦食物,就可以得到一日需要量的80%~95%。
与细粮相比,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粗粮是人体所需膳食纤维最重要的来源之一。而膳食纤维不足是目前城市居民饮食结构中最大的缺陷之一。
过去人们错误地认为膳食纤维对人体起不到营养作用。但经过20年来的研究与调查,发现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在预防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0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指出,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体积,软化粪便,刺激结肠内的细菌发酵,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降低餐后血糖和(或)胰岛素水平。因此,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对防治便秘、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糖尿病、胆结石、某些癌症都具有重要作用。
粗粮有助于预防慢性病
与白米、白面等精致谷物相比,粗粮不但营养更丰富,而且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等常见慢性病以及某些癌症。因为粗粮消化速度较慢,餐后血糖反应较低[血糖生成指数(GI)较小],对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刺激较弱,有助于防治“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不但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还与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肥胖、脂肪肝等慢性病的发病有关。与此同时,粗粮富含的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质等也起到了防治常见慢性病和抗癌的作用。而白米、白面等精致谷物则对预防慢性病和抗癌几乎毫无益处。
吃多少粗粮最合理
“粗粮也要限量”“粗粮吃多了也不好”等老旧的、形而上学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当中,谷类一直是以粗粮为主的,细粮是19世纪人类发明滚筒磨面机以后才大范围推广开来的。在平衡饮食的基础上,提高粗粮比例有益无害。那么到底应该吃多少粗粮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考虑到中国传统饮食习惯(主食的总量远超美国),该指南建议每天摄入50~100克粗粮,大概占主食总量的1/5~1/3(相当于1餐的主食量)。虽然这个推荐比例比美国的低,但不能据此认为多吃粗粮(超过这个推荐量)是有害的。
因为大部分国人每天摄入的粗粮很少,都是以白米饭、白米粥、白面条、白馒头、白面包等精致谷物制品为主食,所以应大力提倡多吃粗粮,加大力气吃粗粮。
儿童也应在平衡膳食的前提下吃一些粗粮,不但有助于摄入更多营养素,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吃粗粮的好习惯。当然,对于婴幼儿或学前儿童而言,不要片面强调提高粗粮的比例,因为粗粮中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能会干扰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经常到有人说“粗粮不好吃”“粗粮对肠胃不好”等。这都是因为没有掌握适宜的烹调方法。实际上,只要烹调方法得当,粗粮的口感不但不逊于细粮,而且比细粮更具自然的香醇味道。杂粮粥、小米粥、玉米粥、麦片粥、绿豆粥、豆沙包、杂粮饼、全麦馒头、全麦面包、全麦面条等都是很美味的主食,对胃肠道亦无额外负担(胃肠道严重疾病者例外)。
编辑/陈致文
1.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活动。
2.旅游是人类从早期的旅行活动中发展而来的。
3.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旅游业服务的对象。
4.我国的旅游统计,将旅游者分为入境旅游者和出境旅游者两大类。
5.1845年美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的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6.旅游资源的范畴,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扩大的。
7.现代旅游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益普及的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8.现代旅游业属于第一产业。
9.环境污染主要指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
10.没有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就不可能实现结合,旅游活动也不可能产
生。
11.现代旅游业就其性质而言,与其他产业不同,它属于文化性的经济产业。
12.入境旅游收入成为创收,以美元为单位。
13.从供给方面看,旅行社是旅游和完成旅游的先决条件。
14.美洲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
15.所谓旅游就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外出活动而获取报酬等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以及在某些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16.在同一时间、地点内,旅游者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旅游企业产生和交付旅游产
品的过程。
17.1991年中央工作会议进一步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8.自2000年开始,国务院在全国开展“十一”、“春节”、“五一”3个“黄金周”旅游,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取消了“五一”黄金周,新增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放假各1天。
19.国家旅游局在1985年确定“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马超龙雀”是
1969年在丝绸之路上的甘肃省出土的一件青铜制品,该青铜制品属于西汉时期。
1、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A)。A.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B.可以变动,但须经过批准 C.可以任意变动
D.应当一致,不得变动
2、企业的资金运动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以银行存款缴纳税金属于(C)。A.资金投入 B.资金运用 C.资金退出 D.资金收回
3.确定某一项目、交易或事项应否、应在何时以及如何列作一项会计要素正式记入账内,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称为()A.确认 B.计量 C.记录 D.报告
4.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础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5.下列组织 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A.企业集团
B.民间非营利组织 C.分公司
D.子公司
6.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7.会计的()表现在用货币量度总括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提供各种总括的价值指标。
A.综合性
B.连续性
C.系统性
D.完整性
8.()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因素。
A.会计科目
B.交易事项
C.货币计量
D.会计要素 9.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可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有()。
A.持续经营
B.权责发生制
C.货币计量
D.收付实现制 10.下列各项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A.编制财务计划
B.财产清查
C.设置账户
D.编制会计报表
11.下列属于会计计量单位的有()。
A.货币
B.实物
C.劳务 D.以上都是
12.会计按其报告对象不同分为()。
A.财务会计
B.成本会计
C.管理会计
D.预算会计
13.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不包括()。
A.相关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历史成本原则
14.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称为()。A.会计核算职能 B.会计监督职能 C.会计控制职能 D.会计预测职能
15.下列各项中属于款项的是()A.可转换债券 B.银行汇票存款 C.商业承兑汇票 D.银行承兑汇票
16、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A. B.半 C.季度 D.月度
17、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A.确认 B.记录 C.计量 D.报告
18.承租企业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体现了()的要求。A.客观性 B.重要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一贯性
19.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三项工作的是()。A.记账 B.算账 C.报账 D.查账
20.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的环节的是()。A.确认 B.记录 C.报告 D.报账
21、会计主体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22.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A.及时性 B.相关性 C.可靠性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费用总和。A、直接成本B、间接成本C、制造成本D、制造费用
2、下列各项中,属于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的是()。
A、资金运动 B、货币活动 C、营销活动 D、资产运动
3、下列属于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的是()。
A、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B、使会计人员可以选择适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C、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
D、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4、()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A、会计记录 B、会计分析 C、会计核算 D、会计检查
5、形成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A、货币计量 B、会计 C、持续经营 D、会计分期
6、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D、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7、界定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会计基本前提是()。
A、会计职能 B、会计主体 C、会计内容 D、会计对象
8、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体现的是()要求。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及时性 D、可理解性
9、乙企业是甲企业的全资子公司,下列各项不属于甲企业核算范围的是()。
A、甲企业购买原材料 B、甲企业向乙企业投资
C、乙企业购买原材料 D、甲企业从乙企业取得分红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价证券的有()。
A、银行本票 B、国库券 C、股票 D、企业债券
11、下列关于会计监督职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B、会计监督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C、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D、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
12、企业计划在年底购买一批机器设备,8月份与销售方达成购买意向,9月份签订了购买合同,但实际购买的行为发生在11月份,则企业应该在()将该批设备确认为资产。
A、8月B、11月 C、12月D、9月
13、确认办公用楼租金6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10万元,50万元未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分别确认费用()。
A、10万,60万B、60万,0万C、60万,50万D、60万,10万
14、对于在我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下列有关会计记录文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何种文字由各单位自己选择
B、民族自治地方,单位的会计记录可以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取代中文
C、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经济组织,其会计记录可以用一种外国文字取代中文
D、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15、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不包括的环节是()。
A、资金的投入 B、资金的增值 C、资金的运用 D、资金的退出
二、多项选择题
1、资金退出是资金运动的终点,下列属于资金退出的业务有()。
A、偿还银行借款 B、支付发行债券的利息
C、缴纳营业税 D、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
2、下列各项中,()运用了会计核算专门方法。
A、编制会计凭证 B、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C、编制资产负债表 D、聘请注册会计师对报表进行审核
3、本月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现金收付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B、权责发生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C、现金收付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D、权责发生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4、下列各项属于会计事前监督的是()。
A、为来来经济活动制定定额、编制预算
B、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核算资料进行审查
C、对未来经济活动在经济上是否可行进行分析判断
D、对己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及其核算资料进行审查
5、下列企业内部部门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单独进行核算的有()。
A、分公司 B、营业部 C、生产车间 D、事业部
6、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假设的有()。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7、下列属于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的是()。
A、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B、使会计人员可以选择适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C、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
D、能够正确地反映一个经济实体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所承担的义务
8、会计中期包括()。
A、月度 B、季度 C、半 D、
9、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有()。
A、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B、在物价上涨时对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
C、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D、在物价上涨时对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
10、下列业务中,应确认为债务的有()。
A、预收定金 B、预售押金 C、应收销货款 D、预借差旅费
11、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一般包括()。
A、原材料 B、库存商品 C、机器设备 D、房屋建筑
12、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
A、收入的确认 B、费用的计算和分配 C、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 D、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13、以下关于事中监督描述正确的有()。
A、事中监督是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已发生的问题提出建议,促使有关部门和人员采取改进措施
B、事中监督是对经济活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C、事中监督是指以事先制定的目标,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考核和评价D、事中监督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
14、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可采用的会计基础有()。
A、持续经营 B、权责发生制 C、货币计量 D、收付实现制
15、下列各项属于供应过程经济业务的是()。
A、将投入的资金用于建造或购置厂房 B、购买机器设备
C、购买原材料 D、支付职工工资
三、判断题
1、本月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权责发生制下,不能作为本月的收入。()
2、资本的增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收益分配,因此会计上要求对资本的增减必须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3、投入单位的资金包括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前者形成所有者权益,后者形成债权人权益,两者统称为权益。()
4、从职能属性看,核算和监督本身是一种管理活动,从本质属性看,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5、单位的会计核算要以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6、单位股东个人的收支也应纳入单位会计核算的范围。()
7、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按农历起讫日期确定,即农历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止。()
8、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9、企业为减少本亏损而调减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10、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C
【解析】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就是这些产品的成本、也称为制造成本。【知识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2、【答案】 A
【解析】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货币计量”】
3、【答案】 A
【解析】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
4、【答案】 C
【解析】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知识点“会计的基本职能”】
5、【答案】 D
【解析】 会计分期是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
【知识点“会计分期”】
6、【答案】 D
【解析】 会计主体核算的只是主体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包括主体之外的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知识点“会计主体”】
7、【答案】 B
【解析】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知识点“会计主体”】
8、【答案】 D
【解析】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知识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9、【答案】 C
【解析】 乙企业购买原材料属于乙企业核算内容,与甲企业没有关系。【“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0、【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有价证券的内容。银行本票属于企业的款项。【知识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1、【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会计监督的内容。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知识点“会计的基本职能”】
12、【答案】 B
【解析】 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下,企业应该在发生实际行为的时候确认收入或费用。【“会计基础”】
13、【答案】 D
【解析】 确认办公用楼租金6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10万元,50万元未付。权责发生制下发生了办公楼租金费用60万,则权责发生制下应确认费用60万;收付实现制下,由于只支付了10万元,因此应确认费用10万元。所以答案是选项D。
【知识点“会计基础 ”】
14、【答案】 D
【解析】 在我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15、【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企业资金运动的环节。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即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知识点“会计对象”】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 ABCD
【解析】 资金的退出指的是资金离开本单位,退出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主要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依法缴纳各项税费,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知识点“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
2、【答案】 ABC
【解析】 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不包括聘请注册会计师对报表进行审核。
【知识点“会计的概念,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3、【答案】 AB
【解析】 收付实现制的前提下,企业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下,企业根据权、责关系实际发生的期间来确认收入或费用。
【知识点“会计基础 ,会计记账基础”】
4、【答案】 AC
【解析】 选项B属于事中监督,选项D属于事后监督。【知识点“会计的基本职能”】
5、【答案】 ABD
【解析】 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独立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的部门;可以是单一企业,也可以是有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企业规模较大,其分支机构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生产车间不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单独进行核算。
【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
6、【答案】 ABCD
【解析】 【知识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7、【答案】 AD
【解析】 选项B是会计分期的意义。【知识点“会计主体”】
8、【答案】 ABC
【解析】 本题考核会计分期。会计中期包括月度、季度、半。【知识点“会计分期”】
9、【答案】 AC
【解析】 在物价上涨时对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会导致期末存货和当期利润虚增。不能体现谨慎性原则。【知识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0、【答案】 AB
【解析】 选项C、D属于债权。【知识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1、【答案】 ABCD
【解析】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
【知识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2、【答案】 CD
【解析】 本题考核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知识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3、【答案】 AB
【解析】 事中监督是指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和取得的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分析,并据以纠错纠偏,控制经济活动按预定目的和要求进行。选项C属于事后监督,选项D属于事前监督。
【知识点“会计的基本职能”】
14、【答案】 BD
【解析】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知识点“会计基础 ”】
15、【答案】 ABC
【解析】 选项A B属于资金投入过程的经济业务;选项C与D属于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但C属于供应过程,D属于生产过程。【知识点“会计对象”】
三、判断题
1、【答案】 对
【解析】 根据权责发生制要求,该笔收入应作为上月的销售收入核算。
【知识点“会计基础,会计记账基础”】
2、【答案】 对 【解析】 【知识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3、【答案】 对 【解析】 【知识点“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
4、【答案】 对 【解析】 【知识点“会计的基本职能”】
5、【答案】 错
【解析】 单位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货币计量”】
6、【答案】 错
【解析】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单位股东个人的收支不属于单位会计所核算的范围。【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
7、【答案】 错
【解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即公历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止。【知识点“会计分期”】
8、【答案】 错
【解析】 本题考核会计分期的意义。由于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知识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
9、【答案】 错
【解析】 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本题属于滥用会计政策,而不是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谨慎性要求。
【知识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0、【答案】 对
一、概念和种类
会计核算基础,又称会计记账基础,它是将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确认计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标
准。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基础和收付实现制基础。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
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凡是不属
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我国企业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也就是说,企业应
当在收入已经实现和费用已经发生时就进行确认,而不是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者支付现金时
才确认。
教材例题。
又如,C公司2010年9月以银行存款8800元支付某项租入设备9月份和10月份两个月的租金。根据权责发生制要求,此项业务,C公司应在2010年9月份和10月份分别确认费用
4400元,而不应在9月份一次确认费用8800元。
总结:在权责发生制下:
销售款未收到——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
预收的销售款——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
计提借款利息——应该作为当期的费用
预付下期租金——不应该作为当期的费用
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要求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之间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
仅基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涉及几个会
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三、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作为确认
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凡在本期实际以现金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取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的收入,不论其应
否归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教材例题。
收付实现制下,不考虑预收收入、预付费用,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填空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革命时期,以()为主要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立了()。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以来,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发生在()以来,以()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
4.()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5.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犯了两次严重的错误,第一次是1958年发动的()和 的错误,第二次是1966年至1976年的()的错误。
6.1978年12月13日,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 》的重要讲话,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标志。
7.()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8.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阐明()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其关键是要在()。9.2000年5月,江泽民考察了江苏、浙江和上海的党建工作,并提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 ‛和‚ ‛的双重主题。
二、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在我党历史上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A、新民主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创立的标志是:
A、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B、1980年1月邓小平作的《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 C、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党的十五大报告
4.下列哪一句话表述的观点是正确的?
A、邓小平理论不是邓小平创立的,而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B、邓小平理论主要是由邓小平创立的,又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C、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的各位政治家、理论家集体创立的 D、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的理论
5.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革命 C、反对法西斯 D、民族解放运动 6.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革命 C、社会主义建设 D、第三世界兴起 7.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标志着:
A、邓小平理论的萌发 B、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C、邓小平理论的成熟 D、邓小平理论进入发展期 8.邓小平理论成熟期是
A、1956-1975年 B、1975-1978年 C、1978-1992年 D、1992-1997年 9.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是:
A、列宁主义形成的历史依据 B、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D、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练习
10.借鉴和吸取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教训,江泽民提出了: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三讲‛思想 C、‚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理论 D、邓小平理论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
A、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坚持执政为民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即 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D、开拓创新
三、多项选择题:
1.我们党第二次革命之所以能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就在于: A、邓小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B、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中国不发达的基本国情 C、邓小平恢复和重新确立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邓小平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E、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2.邓小平创立邓小平理论的主观条件是: A、邓小平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B、‚三落三起‛的政治经历磨练了他信念坚定、不屈不挠的革命情操 C、尊重实践,崇尚实干,具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D、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E、思想开放、目光深远、胸襟广阔
3.1978年12月13日,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其基本内容是: A、充分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B、确认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 C、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崭新思想
D、萌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E、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A、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B、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C、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 E、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重大变化
5.当今世界和中国的‚三个重大变化‛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的重大变化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C、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D、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 E、世界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6.对邓小平理论作出明确、科学的体系化概括的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党的十二大报告
C、党的十四大报告 D、党的十五大报告 E、党的十六大报告
7.第二次伟大革命之初,我们党已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表现在: A、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 B、毛泽东的《矛盾论》中
C、毛泽东的《实践论》中 D、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 E、毛泽东的《关于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中
8.过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思想认识原因是:
练习
A、阶级斗争扩大化; B、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C、苏联模式神圣化; D、没有准确把握国际形势; E、犯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C、主要在密切联系群众 D、重点在发展生产力 E、本质在执政为民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精神实质是: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B、重点在坚持党的领导
C、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D、主要在发展生产力 E、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四、辨析题
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学习和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
五、简述题:
1.简述我们党的两次伟大革命和两次历史性飞跃。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为什么能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4.衡量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志是什么?
六、论述题
1、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3、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4、为什么说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5、江泽民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7、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会计基础第一章练习】推荐阅读:
会计基础第一章练习题04-25
基础会计第一章概述06-20
会计实务第一章练习题04-04
会计电算化基础练习11-24
会计基础综合练习题12-01
会计基础的选择练习题07-10
财务与会计基础练习题09-29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02-16
基础会计学练习题二07-15
基础会计单选多选练习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