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习惯的力量400字(精选5篇)
书名叫《习惯的力量》,它把“习惯”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你的方向盘。“习惯”是潜意识的活动,就像人体各种软件的编程,一旦启动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绎。
人们常讲“性格决定命运”。谁不想拥有能攀上辉煌巅峰的性格呢?怎样才能拥有,谁能说得清呢?这是一个多么难解的“哥德巴赫猜想”。本书只是轻轻地一捅,就捅破了这层遮挡奥秘的薄膜,作者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
在多年班级管理过程中, 我发现一个现象:综合每月的各项评比情况, 能获得星级宿舍荣誉的常常总是同一个宿舍;而评分低、被没收违规电器、出现乱垃圾问题的宿舍也容易集中在某一个宿舍反复出现。平时和任课教师讨论班级学习情况, 教师说出的几个常在课上睡觉、玩手机的学生, 也会和我心里想到的几个名字不谋而合。
经过对学生长时间的观察、交流谈心和分析后, 我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明知各项校纪校规, 但由于长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对个人的影响大, 自控能力差, 在反复违纪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渐渐被不良习惯所支配。而各种习惯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学习习惯好的学生, 能够融会贯通, 将认真的习惯融入做任何事的过程中。相反, 有一位上课经常睡觉的学生曾和我说:“老师, 我知道我自己的毛病, 我就是懒。”懒惰的习惯不仅体现在他的学习过程中, 同样也体现在其他方面, 比如他懒得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而直接从窗户扔出去, 懒得洗衣服, 甚至懒得想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它可以帮助我们, 也可以控制我们。
二、习惯的形成
习惯是大脑将一系列行为变成一种自动的惯性行为, 这是习惯形成的基础。科学家认为, 大脑中的这个变化过程是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回路 (Habit loop) 。第一步是暗示, 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 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是一个惯常行为, 可以是身体、思维或者情感方面的;第三步是奖励, 让大脑分辨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循环, 成为习惯的基础。当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的时候, 习惯就诞生了。所以习惯并非一成不变的, 一旦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产生了变化, 习惯就会随之变化。没有了习惯回路, 大脑就会被琐碎的事情占据, 大大降低了时间的利用效率。而习惯回路是大脑寻找的一种省力的方式, 当所有的惯常行为活动变成习惯, 大脑将得到更多的休息, 反应效率得到提升。如果学生可以理解习惯的意义和运作原理, 将有助于他们观察自己的行为, 并有意识地训练形成更多正面的习惯回路, 打破不良习惯回路, 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习惯
当然,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 特别需要班主任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习惯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往往是我们意识不到的。所以, 在班级初期建设过程中, 班主任应明确各项校纪校规和班规, 相当于设置习惯循环的暗示, 例如明确要求上课前将手机统一收集到一起, 并由专人负责监督管理, 帮助学生将上课前上交手机变成一个惯常行为, 并明确奖惩措施, 一旦学生触发奖励或惩罚的标准, 就要马上执行提前商定好的奖惩措施, 完成一个习惯回路。反复多次后, 学生将会获得的就是上课不玩手机的习惯。在这个过程开始时, 班主任应做到要求明确, 设置一个较为简单的触发惯性行为的暗示。紧接着要引导学生养成正面的行为, 并全面进行监督和检查, 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如果缺乏适时的奖惩, 学生将形成一种意识, 认为教师的要求是有弹性的, 是可以选择性执行的。一旦学生因为违反了校纪校规或班规而没有得到任何批评时, 学生将会形成一个负面的习惯回路, 即班主任要求———不遵守要求———随心所欲/没有惩罚, 这个结果远远背离班主任工作的初衷。所以在形成良好习惯回路过程中, 不能缺少任何一个环节, 尤其是奖惩环节。奖惩的形式是多样的, 可以口头表扬或批评, 可以通过操行评定成绩体现, 它既可以是具体事物, 又可以是一种情感态度的表达。奖励的目的是肯定学生的行为, 从而形成班主任提要求———按要求完成任务———奖励的良性习惯回路, 久而久之使“习惯成自然”。
考虑到班级人数和班主任的工作量, 可以分阶段来进行习惯的培养。第一阶段按月提出重点考核内容并说明要求和奖惩措施, 借助班委的力量, 记录每日班级情况, 出现问题班主任要仔细了解原因, 与学生共同找到解决办法, 切不可草草了事或者只是简单惩罚。科学家认为习惯循环的形成中, 在暗示触发环节, 大脑活动加剧帮助寻找最佳习惯行为, 所以班主任要协助学生在找到最佳策略, 刺激大脑活动, 完成习惯回路。第一阶段主要让学生对各项校纪校规有明确认识, 帮助他们培养习惯。第二阶段是巩固阶段, 习惯的链条很容易打破, 为了避免学生由于自我要求降低而失去已形成的习惯, 在本阶段中应加强奖惩力度。第三阶段是保持习惯阶段, 到了这一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鼓励学生保持良好习惯, 并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向学生渗透习惯形成的机制和培养方法, 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自己的习惯, 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 主动进行习惯循环的训练。
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来说, 养成好的习惯需要学生个人的内在动力, 也需要外部激励。效能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困难时能坚持多久, 自我效能感越强, 其努力越能持续。结合班主任工作,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第一, 利用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 班主任应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尽量避免学生将失败的结果归结于自己能力的不足, 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失败的原因, 改进策略, 从而提高自我效能。第二, 利用小组调动学生积极性, 采取同学互助模式, 通过同学间分享成功经验提高自我效能, 既可加强学生间的凝聚力, 又可通过环境影响提高学生自我效能。第三, 班主任使用评价、劝说手段来影响学生提高自我效能, 尤其是基于事实基础和直接经验的言语劝告效果最大, 这就需要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发展, 有的放矢地鼓舞和激励学生。第四, 关注学生的情绪和生理状态, 避免出现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的情况。
五、总结和反思
从学生成长变化的过程来看, 习惯培养的效果因人而异, 也和班主任付出的多少成正比。我们常说班风建设、学风建设, 什么是班风和学风呢?在我看来就是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班主任应利用科学的方法, 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积极鼓励每个学生, 传递正能量, 帮助他们养成受益终身的习惯。
摘要:不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应利用习惯回路 (Habit loop) 这一科学概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并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来协助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习惯的培养,中职生,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美) 查尔斯·杜希格.习惯的力量[M].中信出版社;2013 (3) .
伟大的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是的,不管你所拥有习惯是好的,拥有的还是坏的,你都要去与它一直共存下去。因为,习惯,已成为你的一部分了。
记得有一次中午放学时,我们几个同学也闲来无事,于是就提出玩‘词语接龙’的游戏,但与此同时,那几位同学,也已经开始了游戏。第一个同学就来了个‘下马威。’:“春回大地”,“地满红花”:“……”我此时用尽了词汇量,我这时一时心急就没想出来。:“5.4.3.2.1.”几个同学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我。有讥讽的,也有看热闹的.,也有同情的。一丝烦恼涌上心头。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等回到了家,妈妈见我一直紧皱眉头,就试着问我。我也就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妈妈也没有怪我,慢慢地起身把书桌上的【伊索寓言】拿了起来,然后拿给了我。这时妈妈笑着说:“不要灰心,我们虽然这次失败了,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啊!不要放弃,我们从这本【伊索寓言】开始读起。孩子,相信我,你一定可以超越他们的。”就这样,我就从最开始的【伊索寓言】到中国的四大名著……直到现在读了一批又一批书,以至于现在离不开了书,同时也让我知道,现在书的知识让我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我再跟他们玩词语接龙时,就再也没输过。知识让我的语文成绩提高了很多。作文又比原来上升了不少,我真高兴。
要说这个习惯啊,还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那是公元开始发生的`。
话说公元20我已经上三年级了,我自以为学富五车。便开始让爸爸给我买书。爸爸一看我爱读书,当然愿意啦,马上买了什么《格林童话》,《安迪生童话》,《成语故事》……让我看。可我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刚开始挺感兴趣。后来就不拿么好了。
我便每天读书,有些字我不认识,就读“半个字”。比如,像“簇”字,我就读成“族”字。而且,晚上睡觉时我也读,一直读到深夜。你肯定会说,这好事呀。可是我是睡着读,而且我怕影响爸爸妈妈睡觉,就把小灯的灯光开的很微弱,眼睛看的直冒眼泪,就用手一擦。第二天早上上学时眼睛感到很疲劳,睁不开眼。那个难受啊,爸爸妈妈曾多次开“批斗大会”可对我来说无所谓,我仍然我行我素。
终于有一天,我被妈妈领着去看医生。医生说我看书姿势不好,眼睛一直处于疲劳状态。于是,在妈妈的再三劝说下,我停止了看书,先休息一下。妈妈还说要不是及时看医生,你小子将来……不,现在就成“四眼蛇”呢。我只好任凭妈妈“摆布”和“折磨”。
直道现在,我看书还是老样子:躺下—开灯—看书。我也想改掉坏毛病,可……
昨天,奶奶帮我洗了书包,所以把书啊本啊全都拿出来了,到了晚上,我才把它们整理好,我的作文因为要打到电脑上,所以小作文本又被另外拿了出来,可没想到,一顺手放在桌子上竟铸成了大错。钱子雨来找我玩,玩着玩着就忘了,所以我的小作文本仍安静地躺在桌子上。
“哲哲,书包收拾好了吗?”每天晚上奶奶都要习惯性地问我。“好了。”我也习惯性地回答。可是,我把小作文本放进书包了吗?我早已把这个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今天一早,我拉着书包去上学,可怜的小作文本孤独地躺在书桌上,陪伴它的只有桌子。
【小学生作文:习惯的力量400字】推荐阅读:
习惯是一种力量小学三年级650字作文07-21
习惯是一种力量450字小学三年级作文12-12
坏习惯小学作文400字06-25
自信的力量 小学生自信的作文600字04-26
习惯小学作文350字10-22
小学生痛苦的作文400字11-01
描写的小学生作文400字01-20
春游的小学生作文400字02-07
小学生关爱的作文400字04-16
勇气的力量小学日记200字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