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口算竞赛题(精选13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口算竞赛试题
计划做题所需时间: 3分钟成绩:
一、我会算。(50题,每题2分)
17×40=100-63=3.2+1.68=2.8×0.4=14-7.4=1.92÷0.04=0.32×500=0.65+4.35=10-5.4=40.75÷15=1.01×99=13:名4
4=2 +姓 0.51÷17=4.9×0.7=8×1.5=4.82.3×4=3.25:2.6×3=4.1级班2.5×2=0.52.8×10=0.7
:校学
÷20=3.5×0.8=4÷35=2549
=3+19=5.2÷5=6÷0.3=2.73×0=0.4×2=0.35×10=0.6×0.8=
×200=1.5×0.25=0.36×12=1352
×3
=÷1.3=1.6÷12=0.87+1.5×4=×50=30×0.2=7.5×8=2.1-0.06=+1.54=÷0.5=
×2
=
×0.4=-0.49=×8=
一、夯实数学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的口算学习中,相关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使低年级小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与退位加减法,而小学生能否掌握这些内容,关系着其日后数学学习的具体展开。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一定要通过自身的相关教育为其夯实数学学习的基础。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低年级小学生的加减法教学中,对其进行10以内数字组成的训练,例如,将10分成6和4,将9分为2和7,等等,以此提高低年级小学生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此外,相关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凑10法与破10法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训练,以此提高其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保证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切实提高。
二、重视算理教学
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中,相关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要求小学生掌握教育部门所要求的口算能力指标,更应该在对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中使其掌握相关的数学算理。例如,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简单乘法的口算能力培养中,相关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相关学生快速准确地说出结果,更应该要求学生将自身对乘法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刚刚计算的思考过程进行详细叙述,以此确定相关低年级小学生是否真正对小学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乘法教学有所领悟,以及其是否彻底掌握乘法的算理。如果相关低年级小学生所叙述的内容没有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夸奖,并继续对其口算能力进行培养;而当低年级小学生出现对乘法算理与解题思路含糊不清、理解错误等情况时,小学数学教师一定注意不要对其进行批评,而是首先要对低年级小学生思想的开拓性进行鼓励,并对其进行相关乘法算法原理的讲解,以此保证低年级小学生能够切实拥有口算能力并掌握口算原理,为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诱使发现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中,这一培养过程不能够通过死记硬背保证其口算能力的增强,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相关资料诱使低年级小学生发现口算的相关规律,以此提高其本身的口算能力。例如,在相关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乘法口算能力培养中,当面对7×8、7×80、7×800的口算练习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其发现这三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诱使其首先进行第一个问题的计算,在得到结果后使其自然而然地将这一结果与后两个问题进行联合思考,最终使低年级小学生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等数字的口算快速计算规律,以此提高其本身的口算能力与口算练习兴趣的增加,最终为低年级小学生打好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
四、提高口算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推动力。因此为了较好地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想办法通过提高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式,提高其对口算的兴趣,最好能够养成其主动进行口算能力培养的习惯,保证小学数学教师口算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说,相关数学教师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兴趣的提升,而这种竞赛活动能为低年级小学生带来成就感,所以通过这种竞赛手段就能够有效地促使低年级小学生自发地进行口算能力训练,保证了其自身口算能力的提高。例如,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有关口算的个人赛、团体赛、接力赛等种种形式的口算能力比拼大赛,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应参考自身执教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与爱好,制定能够适应其兴趣需要的比赛形式,并为低年级小学生事先准备好能够引发其兴趣的物质奖励与荣誉奖励,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口算能力竞赛,低年级小学生对数学口算的学习热情将大大提高,为其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文就我国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研究,提出了四点能够切实应用在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中的策略,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保证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全芳芳.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6(8):7.
小学数学的口算首先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开始的,然后练习10以内数的口算,这是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当10以内数的口算熟悉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引入20以内数的学习和口算能力的培养,这一阶段是基本运算的关键时期,后期进一步学习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开方、乘方等复杂的计算,都离不开20以内数的口算这个基础。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仅为笔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种方法,用以提升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
一、数形结合,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数的认识,为口算打好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多动手操作,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将这一点运用到对数的认识上,利用教具中的小棒来进行概念的演示,既直观形象,又生动有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3+4=?”,先引导学生用小棒摆出“3”和“4”,然后将两份小棒和到一起,让学生数出合起来后得到的小棒数是“7”,从而完成“3+4=7”的数学计算。又例如,让学生计算“8-2=?”,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棒摆出“8”,然后从小棒中分离出“2个小棒”,让学生数出剩余小棒的的个数为“6”,从而得到“8-2=6”的结果。待练习几次后,可以让学生抛开小棒的辅助,直接口算10以内数的加与减法。尤其在讲授《9加几》这节课的内容时,由于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比较抽象,充分运用学具中的小棒,使学生在操作中体会、理解凑十的过程,为口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在口算初期强化对口诀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口算速度上一个新台阶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提高口算速度,首先要教给他们正确合理的算法。在学生记忆口诀的训练中必须利用最佳记忆时期,熟练全部口诀。20以内的加减法,思维方法主要是“凑十法”或“破十法”,可以用手指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来,五五凑成一双手”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巧,使学生掌握最佳学习方法,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增强学习的兴趣。对于特殊的数字,也可以在口算中灵活应用,“个位差1得9,个位差2得8,个位差3得7,个位差4得6,个位差5得5,个位差6得4,个位差7得3,个位差8得2。”引导学生利用口诀进行计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12-3=?”,因为个位2与3差1,所以得9,整个计算过程只有很短的时间。口诀的记忆需要在口算初期进行强化练习,熟练掌握之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反应的敏捷性,使学生口算速度上一个新台阶。
三、 循序渐进的从单项练习过渡到专项练习,再以综合性的练习巩固,使学生扎实掌握所学过的知识
单项练习主要包括视算和听算,视算是通过用眼看题,用脑算题,用口读题说出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计算方能算出得数。利用一张口算表便可进行口算的单项练习,每节课拿出四到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做十道口算练习题,视算和听算交叉练习,对学生的口算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专项练习主要是逻辑口算法,是指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思维直接算出结果的方法。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时,重点练习“凑十法”,要求学生分解小补大凑成10,然后加上分解数余下的部分。例如“5+6=?”把5分解成1和4,用4和6凑成10,在与1相加得11。而练习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时,重点练习“破十法”,例如“11-6=?”,先从10里减去6剩4,再与个位上的1相加得5。逻辑口算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在课后布置专项练习题,每周1至5晚上要学生完成10至30道口算题(发口算清单),由学生家长配合监督完成。
在学习了了一段时间的口算之后,学生已基本掌握口算的技巧与口诀,也通过大量的练习对10以内、20以内的数的加、减计算有了较为扎实的巩固,这时可以增加综合性的练习,为日后的乘、除,开方、乘方等复杂的计算打下基础。有些计算题,虽不能直接口算,但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式数据的特点、运算规律和运算符号,进行恒等变形,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掌握口算规律和技巧。
挑战计算极限,争当计算明星!加油!
时间:3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10分)。
1.2×500=
756÷7=
494-98=
0.25×48=
0.4÷0.08=
875+12.5=
3÷0.125=
9.6÷32= 9.83-8.3=
3.6÷7.2=
3.23-0.9=
5.25×4=
1.01×99=
99×0.25=
15÷0.25=
1.25×32=
101×0.15=
48.32÷16=
840÷28=
31.4-9.8=
二、脱式计算。(每题1分,共8分)。
1.25×5×8
7.6×8+2.4×8
32×125×2.5
13.2 -3.7 - 6.3
0.4×0.7×0.25
2.78×8.8+2.78×2.2
0.95×9+0.95
3.8+2.5+6.2
二、竖式计算。第1、2题要求验算。(期中1.2题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14分)
(1)1.07×2.4=
(2)12.6÷0.28=
(3)5.8×12=
(4)3.76×0.25=
(5)20.4÷24=
(6)11.7÷2.6=
三、求近似数。(前两题保留一位小数,后两题保留两位小数)(每题3分,共12分)
(1)0.82×3.7
(2)1.55÷3.8
(3)0.76×1.2
(4)3.81÷7
四、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4分,共24分)(1)2.6×3.2+7.4×3.2
(2)0.75×18÷0.15
(3)0.25×12
(4)4.72×12.5×8
(5)7.28+3.2÷2.5
(6)1.8×101
五.求未知数。(每题4分,共16分)
(1)x+0.6=1.7
(2)x-7=8.2
(3)3x=2.4
(4)x÷3.2=2
六、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16分)1、14个2.5的和是多少?
2、甲数是40.9,比乙数少3.5,求乙数。
3、8与2.4的差是1.4的多少倍?
姓名得分
共40题,每题2.5分。
1211-111 =76 910-410 =1.1-2.7÷27=0.84÷0.4=620÷200=158+262+138=375+219+381+225=5001156÷26=1.3-0.7=0.49+0.1655×0.001=29 +59 =12 +12 ÷ 19=13-0.56 0.79+0.79×99=(273+169)=0.25×16=78÷16=3.6×0.2==2400÷30=25-15 =58-38 =14-1.5 =1÷5+1÷5=0.89×101-0.89=
12.4×11-12.4=5÷0.25=
2.5×40=700-699.9=
9001-8006=144÷12=-247-1021-232=1-0.001=
360÷45=80÷16=
2.6×0.4=55÷0.001=
=34 +14 =
=56-16 =
2、1—2+3—4+5—6+…+1991—1992+1993=()。
3、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2名同学因故请假未考试,这时的平均分为89分,未考试的两位同学补考后都得99分,那么这个班期中数学考试的平均分是分。
4、童袜厂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三种不同花色的童袜,包装工人每次至少要取()只袜子才能保证有一双花色相同的袜子。
5、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为21,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
6、今天是星期一,从明天算起,第120天是星期()。
7、一座大桥长28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时每分钟行800米,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4分。这列火车长()米。
8、今年爸爸和女儿的年龄和是44岁,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今年女儿是()岁。
9、一辆客车以每小时行8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另一列货车同时以每小时行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在两辆车相遇前的1小时,它们相距()千米。
10、小红有不同的上衣5件,裤子4件,鞋子3双,算一算,小明能有()种不同的穿戴装束。.11、蜗牛沿着10米高的柱子往上爬,每天清晨到傍晚向上爬5米,夜间又滑下4米。象这样从某天清晨开始,蜗牛第()天爬到柱顶。
12、给一本书编页码,共用了723个数字,这本书一共有()页。
13、一个牧场的草可供24头牛吃6天,或供21头牛吃8天,那么这个牧场的草可供16头牛吃()天。
14、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两水管,单开甲管4小时能把满池水排完;只开乙管8小时能灌满一池水。现水池是满的,按甲、乙、甲、乙……轮流各开1小时,()小时后水池第一次没有水
关键词:口算能力;兴趣方法;习惯;口算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77-01
口算是指不借用纸笔等外力,单纯通过大脑运转而进行的一种计算方式,引导5岁至9岁儿童进行口算训练,对其智力开发和数学计算均有促进作用。小学低段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打下良好基础对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知识发展意义重大,组织开展低段学生口算训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以及实际应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训练。
一、游戏中融入口算,培养口算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仍旧以形象思维为主,虽然抽象思维已经出现端倪,但仍旧需要具体事物支撑。因此,开展小学数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训练也应顺此而为,先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游戏为学生打开知识之门,之后不断融入口算要素,通过口算与游戏的有机整合,增强口算训练的生动性和形象感,提升学生口算兴趣,为之后的口算训练打下基础。值得指出的是:低段学生的口算游戏应该简单易操作,游戏为辅、口算训练为主,切不可本末倒置,口算更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口算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对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的理解。
二、明算理,重过程
口算教学,应当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的法则、方法。通常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摆弄学具及眼、手、口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例如《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创设了买东西的情境:洗衣机500元,电冰箱1200元,电视机800元……问: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一共多少元?然后让学生列式,然后通过具体的人民币(都是百元面值)的呈现,引发学生思考,5加8等于13,500+800=1300,然后通过计数器的演示,5个百加8个百是13个百,也就是1300,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由具体实物的操作过度到半形象半抽象的计数器演示,再通过在学生头脑的表象运演,使学生逐步理解口算算理(5个百加8个百是13个百,13个百是1300)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在低年级的口算教学中一般可以采取以上的方式,从摆小棒、实物操作过度到计数器演示再到抽象计算方法。
三、合理练,抓实效
1、扎实常规训练,培养各种思维品质。在进行口算训练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审清题意,看清数据。学生往往会出现看错符号、看错数据的现象,这些都是学生缺乏思维准确性的表现。为此,我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针对学生的马虎现象,编拟了一些易混淆的题目,如:80+6=___;80—6=;86—6=___;86+6=___;60—8=___;68—6=___;68+6=___;68—8=___;68+8=___;86+8=___;86—8=___;60+8=___等等这样的题目进行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的准确性。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可逆性刚刚出现,只能进行初步的逻辑推理,而20以内退位减法和表内除法口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逆向思维。在口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可促进口算速度的提高。因此在教学口算方法时要特别重视退位减法和表内除法的计算思路的教学,同时还可以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逆向思维的题目。如()+5=9;10-()=6;8=6-();9+()=12;()-8=5;12=()-3等题目,学生通过这类题目的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口算的能力,而且培养了逆向思维能力。
2、变换练习形式,提高练习实效。口算练习时,教师要从“形式”深入到“实质”,避免走人形式主义的误区,还要注意不能用个体显性反馈结果代替群体实际水平,要尽量少一些指名回答,多一些群体练习,不要被“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所蒙蔽,要努力提高群体学生口算练习的质量。例如,采取口算比赛。让学生争做日计算小明星、周计算小明星。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在口算练习题的后面直接写得数,比赛后组织校对、评价,评选每日的计算小明星,下发“计算小明星卡”。每周可以针对学生错误率高以及重点内容出一些针对性口算,进行全班竞赛,进行榜上表扬,给予“计算小明星”小奖状,学期结束汇总表彰,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的口算积极性,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口算兴趣,促进了学生口算成绩的提高。还可以每学期定期举办“口算大王”竞赛,进行口算测试。每一次的竞赛活动都能激发口算练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口算练习的积极性,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
3、科学有效地进行口算技能的训练。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科学练习并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正确、合理、迅速、灵活的目的,从而形成较强的口算能力。加强口算练习,要选择训练时机,注意训练方法,考虑训练周期,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口算训练的材料,切忌随意性与大量机械重复练习,而要从错误率以及后续学习作用两方面考虑,抓住难点反复练习,不能平均用力。比如低年级重点练习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一些作为笔算基础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可以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律进行口算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共369道,对进位加法本身来说,这些题的口算训练价值是等同的。但是对于后续学习(多位数乘法计算)的作用来说,口算训练价值就不一样。多位数乘法计算中,涉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题共60道,占总题量的60%,比如748×7,要用到28+5,49+3两道口算题,这60道口算题的训练就应增加题量。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继承和发扬口算教学的优良传统,既要重视加强口算算理的教学,让学生会算,更要舍得花一定量的时间,采取合理有效的形式,促进学生积极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奠定学生的数学思维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陆丹毓.《计算教学更应该关注什么》.江苏教育,2007年6月;
[2] 顾祥斌.《计算的“彩色”教学》.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10月;
一、算一算,填一填。(每题1分)
15+23-8=76-30+5=67-40-22=3×5+6= 6×9=89-17+14=44-15+26=27-7+39= 25+34-18=2+3
51-13+6=56+23-18=9-4
5×9+3=4
32+35+8=7
8×4-4=47+7+23=3
19+9+71=7
6×8+7=38+46+2=8+1
45+6×3=45+36+5=6
51-27+28=3
3×9+40=51-43+53=16
24-16+40=5
11+36+49=12
30÷5+21=53+22+17=15×4=84-27-23=7+35-26= ×4-4=9×8-8=3×8+27=30×4÷2=51-42+53=3×5+52=38-6=8÷2=12×2=84-16-18= ×4-8=65+24+6= ×7+12=78+16+4= ×7+19=18÷5=76-34-4= ×6=8×3÷2=92-6+11= ÷2÷4=77-65-6= ×4+3=71+14+9 = ÷5+6=36÷3+3= ×9-64= ×6÷3= ×4 = ÷6+29=
15+16+4=18÷6=49+13+31=24-6÷3= 5×7-26=72-21-9=3×6-12 =87-49-21= 8×1÷8=15÷5×3=24+18+6=6÷3-2= 18÷2÷ 3=15+38+42=27-4×6=29+19+39= 96-29-26=4×8+52=6+27+19=18÷6×4= 40÷5÷2=66+17-26=25÷5×8=60-8-7-5= 88-9-31=5×8+5=9×9+12=4×9÷6= 8+8÷8=1+3+5+7+9=2×9÷3=2+4+6+8+10=
二、能力提升:(每空1分)
①1+2+3+4+5+6+7+8+9=()
②有一列数是312312321……,第14个数字是(),这14个数字之和是()。
③把27千克的油分别放在能装5 千克的桶中,至少需要()个这样的桶才能装完。
④一根12厘米长的铁丝,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厘米。⑤ ★+★+★=18▲=()
▲+★=10●=()
1、19941994×1995-19951995×1994 4、(1994+1995×1993)÷(1994×1995-1)
2、12 +16+120 +……+172+190 3、(2137 +117131013+13
7)
5、
999999999?999999999
1?2?3?4?5?6?7?8?9?8?7?6?5?4?3?2?1
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9分)
1、如果X+3=7,4y-5=11,那么X+ y=( )
2、两个同分母的最简分数的和是9
10,这两个分数的比是7:11,这两个分数是( )和( )。
3、在甲、乙两地之间铺一条光缆,4
7时,恰好超过中点80千米。这条光缆全长( )
千米。
4、五(1)班全体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分为3人一组,5人一组,9人一组,都正好分完。这个班至少有( )人。
5、两天完成一项任务的1
6 ,照这样计算,完成全部任务需( )天。
6、今天是3月18日,星期二,下一月18日是星期( ) 7、分数
76148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 )化简后是1120。
8、六年一班的名同学在一次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 15人,两题都错的有( )人。
9、一件工程,甲干了3天,乙干5天后完成12;甲干5天,乙干3天可完成1
2
,那么甲乙合干需( )
- 天才能完成。
三、应用题:(21分)
1、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中,一条边增加16厘米,另一条边减少11厘米,就变成了梯形。这时梯形的下底长是上底的4倍。梯形面积是多少?
2、某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5少9人,女生占全班的3
4 少13人,求全班共人多少人?
3、现在是下午5点钟,再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4、一件工作,甲独做20天完成,乙独做25天完成,二人合作,中途甲因工作调走,乙单独做,共用了15天完成,求甲做了多少天?
5、小明两岁的时候,他爸爸28岁,当小明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3
5
时,爸爸因病去世,问爸爸活了多少岁?
6、一筐苹果分给甲、乙、丙3人,甲分得全部苹果的15 加5个苹果,乙分得全部苹果的1
2
加7个苹果,丙得到
其余苹果的1
8 ,最后剩下的苹果正好等于一筐苹果的 18
,这筐苹果有多少千克?
一、填空:(40分,每题4分)
1、六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题:1~71所有个位数字相乘,乘积的个位数字是( )。
2、现有2、5、8、9四张牌,请将这四个数用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组成24,写出四种方法:( )、( )、( )、( )。
3、下面算式中只有一个算式的得数是1991,那么( )算式的得数是1991.
A 768×38-171×102 B 675×54-198×173
C 724×44-165×181 D 695×53-189×194
4、49名探险队员要过一条小河,但他们只带了一只可以乘坐7人的橡皮艇。只知道过一次河需要3分钟,请你帮助算一下,全体队员都渡到河对岸需要( )分钟。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70厘米,长比宽长5厘米。要同时减少长和宽,使长和宽都减少以后的长方形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如果长减少5厘米,宽应当减少( )厘米。
6、长方形的长是50厘米,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余下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7、一个箱子里放了几顶帽子。除2顶外都是红的,除2顶外都是蓝的,除2顶外都是黄的。箱子中共有( )顶帽子。
8、五(1)班参加数学竞赛,初赛成绩是:全班平均90分,男生平均88分,女生平均93分。这个班女生有18人,那么,男生有( )人。
9、一串数1,9,9,1,4,1,4,1,9,9,1,4,1,4,……共1991个数。
其中共有( )个1,( )个9,( )个4.这些数的和是( )。
10、甲的年龄是一个两位数,把他的年龄的数字交换位置后恰好是乙的年龄,两人年龄的和是99岁,甲比乙大9岁,甲的年龄是( )
二、计算(12分,每题6分)
(1)1002-992+982-972+……+42-32+22-12
(2)1÷(2÷3)÷(3÷4)÷(4÷5)÷(5÷6)
三、解决问题:(48分,每题6分)
1、小明、小亮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分别到达乙、甲两地以后立即返回,第一次相遇处离甲地680米,第二次相遇处离乙地340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2、一根电线剪了3次,每次都减去剩下的一半多1米,最后剩下5米,这根电线原来有多长?
3、有1992粒纽扣,两个人轮流从中取几粒,但每人至少取1粒,最多取4粒,谁取到最后一粒,就算谁输。问保证一定获胜的对策是多少?
4、5个大球3个小球共重42克,5个小球3个大球共重38克,每个小球重多少克?
5、一本书有N页,从第1页到第N页编码后共用去522个数字,那么,这本书有多少页?
6、水果店中苹果的质量是梨的2倍,如果每天卖出35千克梨和55千克苹果,那么当梨卖完后,苹果还余下135千克。原来有苹果多少千克?
7、植树节少先队员植树,如果每人种5棵树,还多3棵;如果其中2人每人种4棵,其余每人种6棵,就恰好种完。少先队员有多少人?树有多少棵?
班级: 姓名: 时间: 成绩:
1、看图列式
列 式
2、团结小学有男生310人,比女生多15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3、一个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分别是5cm、4cm、3cm。如果用它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体积要比原来减少百分这几?
4、绿化队植树,计划8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植树240棵,7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植树任务。实际比计划每天多植树多少棵?
5、修一条公路,第一次修了全程的条公路有多长?
1,第二次修了全程的15%,这时距公路中点还有6千米,这
46、一项工程,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6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10天完成。两队共同施工3天,剩下的由甲队单独施工,还要多少天可以完成?
7、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cm,经过30分钟后,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
8、五年级和六年级共有310人参加数学竞赛,已知六年级人数的3/8等于五年级人数的2/5,五年级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多少人?
9、光明小学修建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25.12米,在花坛周围又围了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做减法,想加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思考。如12-8,想8+( )=12。
2.破十法。用“破十法”可以这样想:10-7+3=6
3.连减法(平时法),用连减法可以这样想:13-3-4=6,也就是把7分成3和4。
4.加补法。还可以这样想:13-10+3=6
5.熟背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6.趣味计算:
计算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学习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可以补充一些趣味性的计算题目,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如:找规律、用简便计算摆动火柴使等式成立、找伙伴比赛等方法。
学校姓名:考号:
1、直接写得数
0.75+4.25=4.2×5=4.7+2.3=6-3.4=0.75×100=5.6÷100=0.06×1.5=0.3÷0.5=0.721425+5 =7-7=1214411-11 =7+7=58-38=56-16=
2、填空
712=24=21612
=25=559=10=45=401=3==9915=3
=()÷()=()小数
2.5×4=10-9.25=×0.8=1+0.01=518+8 =1-9 = 9-41110 =4-5=1-536=41
【六年级数学口算竞赛题】推荐阅读: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07-14
二年级数学口算题10-22
二年级数学口算上册02-08
三年级数学口算比赛题01-06
二年级数学乘法口算题04-10
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教案11-21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02-01
3年级数学口算题100道03-27
三年级数学_口算乘法教案05-07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试题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