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会议终端

2025-05-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智能会议终端

智能会议终端 篇1

您终端会了吗?近几年,“终端会”又重新成为美容院促销主流。但如何策划、执行一场成功的终端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会”不“会”?“会”好吗?怎么“会”?明知道“终端会”是趋势所在而且势在必行,但因为没有明确的方向及“程序”故而摇摆不定。“风雨彩虹”策划团队经过上百场终端会的实战,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终端会操作方案:特色邀约+目标设定+“纳米”规划+创意流程=终端会成功!

一、特色邀约:

活动前一个月在店外悬挂“终端会”主题横幅及宣传海报,在店内摆放、展示终端会奖品(可用红纸写“奖”字贴在奖品上),并在产品展柜上突出做会品牌。电视播放做会品牌宣传碟,整体营造终端会氛围。

能否有效邀约顾客直接影响终端会成败。对有较好客源的美容院建议出售邀请函,凭邀请函参会赠送产品及服务项目,购买邀请函金额可冲抵活动现场包卡金额。卖邀请函的好处至少有两个:

一、确定人数并减轻做会成本负担。

二、卖邀请函培养终端顾客先付出的心态,花钱买来的东西更加珍惜,而且先付出的心态对顾客活动现场包卡帮助很大。当然,对客源不是很好的美容院,免费派送邀请函无疑更为实际和有效,免费派送渠道一般有三种方式:

1、老顾客带新顾客

2、小区内派单

3、联系妇联或企事业单位集体参加。总的来讲邀约顾客还要根据美容院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卖”是“送”还是先“卖”后“送”、“送”“卖”结合,都需要充分考虑后实施。

二、目标设定:

终端会前三天,应该基本确定参会名单,参会名单上的老顾客,需调出档案,根据其现在的包卡及购买产品情况,寻求顾客的实际需求,量身打造活动现场推广销售方案。哪个美容师的客人哪个美容师会场上去“攻”,责任到人。新顾客部分根据其回执单反馈的信息:如年龄、职业等尽可能提前做好销售规划。当然,也可根据信息总汇去考虑终端会的主讲内容及创意流程。

三、“纳米”规划:

做好细节,是终端会成功的必备因素,会场的音响好坏?邀约顾客是否备档?会议流程是否环环相扣?准备物品是否齐全、充分?……我曾认真估算,一场成功的终端会至少需要做好一百三十一处细节。所以,需要认真、全面的规划和执行每一个环节,细微、精确到以“纳米”为单位!

决胜终端会,非一招一式可以绝杀,而是需要非常精细、完善的系统策划。篇幅所限,创意流程部分无法再做祥述,其实上述内容谈的也不够深入,全当抛砖引玉吧,希望借此激发你更多的奇思妙想……(本文由李威先生原创,近期发现有很多个人及网站转载抄袭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 终端会常见误区

1、目标不明确,不清楚真正要的是什么?

什么都想好,什么都好不了。

2、过分依赖讲师,终端会≠讲座。

3、规划不细致(一场成功的终端会需要做好131个细节)。

4、促单时间及力度不够或商业色彩太浓。

目标设定+实效邀约+“纳米”规划+特色流程=终端会成功!

☆终端会创意卖点介绍

·邀请函文案设计巧妙,创意销售,环环相扣为现场促单埋伏笔。

·主题设定具有公益性轰动性,之前必须做顾客调查,因为有买点才有卖点.·不一样的开场节目,知性、品味与员工展示甚至促单相结合,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各种手语舞蹈。

·原创小品、产品情景剧代替课程,精心创作展现美丽主题及产品卖点,美容师主演增添表现力和亲和力。

·独创《非常彩》<天降财神><美丽运动会>等促单环节,真正有效拉动业绩。

·知名主持特色艺人爆笑喜剧演员奉献经典演艺。

·独创全新背景音乐设计,有效烘托现场气氛。

·用心比创新更重要,“纳米”规划、调控细节。

·更多惊喜,现场呈现……

☆终端会服务内容:

·提供邀请函500—1000份(含设计、印刷)。

·开场节目及小品文案及编排。

·提供电视台专业主持人及特色演员。

·主讲特别互动环节。

·终端会前期准备方案、时间表及邀约、销售邀请函话术及方法。

·特色会议流程设计

·现场优惠方案包装及卖点提炼。

·会前销售及心态调整互动培训。

智能会议终端 篇2

1 智能家居平台系统的技术特点

智能家庭网络随着集成技术、通信技术、互操作能力和布线标准的实现而不断改进,它涉及到对家庭网络内所有的智能和非智能电器、设备和系统的操作、管理以及集成技术的应用。

(1)家居智能平台系统的组成。

通过智能家庭网关、智能家居终端、具有采集电量和功率功能的插座及其系统软件建立家居智能平台系统。智能家庭网关是智能家庭局域网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家庭内部网络各种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和发送。

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终端将家庭智能化的几乎所有功能集成起来,使智能家居建立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首先,实现家庭内部网络的数据交换,其次还要保证能够识别通过网络传输的指令是否合法,因此智能家居终端既是家庭信息的交通枢纽,又是信息化家庭的保护神。

(2)通过通信模块和通信协议实现与家电的互联。

为实现家电的控制和相关信息的采集,系统平台通过通信模块并按照特定的通讯协议借助串口发送和接收码流,从而实现家电的控制和信息采集。

(3)硬件中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随着功能的不断增加、性能的不断提升,对处理能力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具有高性能的嵌入式芯片系统将应用到智能家居终端中去。

2 智能家居平台系统的结构

智能家居平台系统的物理框图如图1所示。

3 智能家居终端的功能

智能家居终端的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家电控制。家电控制是智能家居终端的主要功能,代表着家庭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对家庭的用电设备进行控制。

(2)用电信息采集和分析。采集家电的用电量、功率、电压和电流等一些用电数据,并以表格或者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为用户分析家庭的用电情况,从而指导用户进行合理用电。

(3)家庭安防。安全是居民对智能家居的首要要求,所以家庭安防成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家庭安防报警、门窗磁报警、燃气泄露报警、火灾烟雾报警、紧急求助报警等。当智能家居终端处于布防状态时,一但红外探头探测到家中有人走动,就会自动报警,同时将报警信息报到物业管理中心,还可以将报警信息发到主人的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上。

(4)视频通话。智能家居终端上集成了可视对讲功能,可实现终端之间的视频通话功能。

(5)便民信息服务。物业管理中心与智能家居终端联网,对住户发布一些小区信息和小区周边的一些便民服务信息,从而为住户提供生活方便。

(6)增值服务。通过智能家居终端可以实现网上购物,视频点播等增值服务[4]。

4 智能家居终端的硬件设计

智能家居终端的微处理器采用S3C2440A,是三星公司推出的16/32位RISC微处理器,它为手持设备和一般类型应用提供了低价格、低功耗、高性能小型微控制器的解决方案。S3C2440A采用了ARM920t的内核,0.13 μm的CMOS标准宏单元和存储器单元。它采用AMBA的总线架构。ARM920t实现了MMU,AMBA BUS和Harvard高速缓冲体系结构。这一结构具有独立的16 kB指令Cache和16 kB数据Cache[2]。

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智能家居终端除了具有网络RJ-45接口、PSTN接口、RS-485接口、无线传输模块接口外,还应该提供音频视频接口、报警传感器接口、HUB接口、RS-232接口等。这些接口可以实现音视频的编解码转换,指令的传输接收以及与PC机的结合等功能。

智能家居终端的硬件实现结构如图2所示。

其中电话控制部分,当用户在远程话机键盘上按下控制按钮后,这些信息采用双音频方式通过电话线发出,MT8870是一款双音多频解码芯片,能够实现双音多频信号(DTMF)的发送和接收。

以太网控制芯片采用CS8900A,它是Cirrus Logic公司生产的低功耗、性能优越的16位以太网控制器。该芯片的突出特点是使用灵活,其物理层接口、数据传输模式和工作模式等都能根据需要而动态调整,通过内部寄存器的设置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

此外,硬件部分还对SRAM进行了扩展以满足更大的需求。另外由于智能家居终端上的一些重要参数,需要在系统掉电的情况下保留,所以在终端上还进行了EEPROM扩展。

5 智能家居终端的软件设计

5.1 程序设计

在硬件结构基础上,软件系统采用了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版本为2.6.28。鉴于所选ARM芯片的性能,从总体需求出发,软件部分采用多进程+进程中多线程的编程方案。程序总体分为两个进程:主进程、Web-Service进程。主进程包括3个线程:主线程、辅线程和次线程[1]。

其中,Web-Service进程为发送命令码流。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家庭网关也采用Web-Service的方法,智能家居终端作为客户端,而家庭网关作为服务器端。

主控制进程实现了大部分功能,是控制中心的主体。由于实时性、信息回复的不确定性,它开机启动并一直处于运行状态。主线程在程序启动时首先进行初始化,包括硬件各部分的驱动初始化,各个功能模块界面及其基本功能的初始化,还有数据存储部分数据库的初始化。初始化完毕后将进入一个while(1)循环,不停地重复遍历命令结构体链表和返回码流结构体链表,并进行相应处理。辅线程完成命令码流的转换和处理。次线程监听返回到终端的命令码流,并进行相应的转换和处理。

软件部分的总体框图如图3所示。

5.2 进程间通信

程序中设计了两个进程,它们之间要进行通信。两个并行进程可以通过互相发送消息进行合作,消息是通过消息缓冲在进程之间相互传递。进程间通信方式采用的是命名管道(FIFO),FIFO是一种先进先出的队列。它类似于一个管道,只允许数据的单向流动。每个FIFO都有一个名字,允许不相关的进程访问同一个FIFO。本程序在/tmp文件系统中定义命名管道,这样当系统重新启动或更新时,管道将被清除,不会占用过多存储空间[1]。

此外,为避免两个进程间同时要求访问同一共享资源而引起访问和操作的混乱,在进程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前必须对其进行锁定,该进程访问完后再释放。还有在主进程的3个线程内,为保证两个或多个关键代码段不被并发调用,线程内还使用了信号量,在进入一个关键代码段之前,线程必须获取一个信号量,一旦该关键代码段完成,那么该线程必须释放信号量,其他想进入该关键代码段的线程必须等待,直到第一个线程释放信号量。

6 结束语

智能家居终端及其配套设备将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系统的使用也会更加方便、价格低廉、性能可靠。本文给出了基于ARM芯片的智能家居终端的设计方案,设计了一种可行的硬件和软件模型,在理论上解决了智能家居终端的一些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史蒂文斯,拉戈.UNIX环境高级编程:英文版[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3]管耀武.ARM嵌入式无线通信系统开发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韩江洪.智能家居系统与技术[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智能通信终端(三) 篇3

目前语音合成有高自然度语音合成、芯片级语音合成、多语种合成、分布式语音合成、口语化的语音合成等发展方向。

(1)高自然度语音合成

为了使基于智能通信终端的服务更加人性化,让交互更加自然,高自然度的语音合成仍然是主要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基于语音库的合成方法被证明可以获得高自然度的合成语音。在这个方法中,合成语音的单元选自一个很大的自然语流语音库,只要精心设计语音库,使它能有效地包含各种可能出现的语言现象,并找到正确地选取所需语音单元的手段,无疑将能得到高自然度的合成语音。但是语音库究竟应该包含哪些语音现象,语音单元应该怎么选取,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芯片级语音合成

为了在越来越多的微型终端中集成语音合成技术,必须确保在芯片级硬件平台支持水平上能够实现语音合成的完整应用,因此无论是在语音库尺寸、算法复杂度还是在文本分析规模和资源消耗上,都必须具有小型化、轻量级的特征。如果基于语音库的合成被称为重量级语音合成,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那么,如何提高轻量级语音合成的高自然度,则更加任重而道远。

(3)多语种合成

在现实社会信息条件下,很多的内容都是以不同语种词汇、甚至短句互嵌的形式出现的,例如,在电子邮件和网上消息里中文中经常会夹带着英语单词,而传统的多系统分流技术又存在发音人发音不一致、衔接差等问题,因此同一系统内混合处理、多语种合成是一个实际的需要,特别是在中、英文混读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

(4)分布式语音合成

在基于网络应用特别是在客户机/服务器的典型模式下,终端的轻量级实现与服务端的高质量、重量级实现必然存在矛盾,加上信道、处理资源与用户体验多方面的综合影响,语音合成的分布式实现呼之欲出。分布式语音合成技术将传统的语音合成处理环节分解为标准化的实现模块,并将其间数据传输格式形成标准,从而为网络条件下非对称应用提出一个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5)口语化的语音合成

语音合成中与自然度相对应的就是表现力,为了在对话模式中体现出更多的人性化,一般的疑问、感叹、强调等特征需要得到体现。一方面,需要合成算法能够表现出这些语言的声学特性;另一方面,必须具有一套在文本上描述所需表现力的标注体系。

3.3 自然语言理解

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都离不开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中的音/字转换和语音合成中的字/音转换的正确率都取决于对语言理解的深度。从智能通信终端的应用看,有时系统不仅要正确识别用户的发音,而且要理解它,然后执行相应的命令。例如用户通过语音订机票,要求“订1张5月1日去深圳的头等舱机票”,当语音识别出这句话后,系统还要明白用户要求的旅行时间是“5月1日”,目的地是“深圳”,舱位等级是“头等舱”等等,实际上系统还会希望明确是哪一次航班,才能完成预订。这里都要用到自然语言理解。此外系统还需要产生合适的回答,比如反问、反馈信息(例如是否有票,有没有折扣价等)给用户。这就会涉及自然语言生成,这是语音合成的更高一级阶段,和自然语言理解更是密不可分。

随着Internet迅速扩张,大量的信息犹如潮水般涌来,现阶段信息的主要载体仍然是自然语言,人们渴望发展自然语言信息处理技术以实现文本自动分类、文献检索、信息提取、语言翻译、自动文摘、自动勘校等。自然语言理解的任务是建立一种计算模型,这种计算模型能够像人那样理解自然语言,并建立模拟人脑语言感知过程的理论模式。为了使智能通信终端能够做到口语理解和文字理解并及时作出响应,必须做到语法与语义相结合,深入研究并解决有关知识(特别是模糊知识)的表达与利用的问题。人机对话、机器翻译、电话翻译、智能检索、自动摘要等都与自然语言理解的突破密切相关。自然语言理解在智能通信终端中的应用还包括:自然语言查询处理提供各种类型的相似性匹配、或然性匹配,并返回按等级排列的检索结果;矫正利用语音识别自动生成的脚本中的错误;影像标题生成和摘要创建(如略览版的生成)等等。

几十年来自然语言理解的发展主要围绕着自然语言的表达和处理模式,以及自然语言知识的表示、获取和学习,但是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传统的基于文法规则的句法和语义分析方法在领域和词汇量受限的自然语言理解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很难实用于对不受限制的语句的理解。这是因为自然语言的各种语言现象无法用有限的规则来表述。而采用统计的方法,即通过对大量的语料统计来实现自然语言理解的方法,如二元语言模型、三元语言模型等非常实用,是目前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中的主流方法(虽然它不是建立在自然语言理解的基础上)。自然语言理解是当今最富有挑战性的技术之一。

4 智能终端与语音门户

4.1 简介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移动与互联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人们要通过网络来优化自己的生活。

然而,人们在通过计算机上网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到这种方式受到时间、地点等诸多因素限制,很难做到信息的及时获取。人们希望通过随处可见的通信终端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目前,像160等传统的声讯服务台,采用话务员人工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不仅成本昂贵,而且由于工作繁重容易导致接听人员服务水平下降。而通过如168等自动声讯服务方式,虽然也可以获取一些信息,但是由于很多信息无法用按键输入表示,因而许多具体的应用不是难以实现,就是在实现时由于多级菜单过于繁琐使用户感到不便。而繁多的声讯台号码也让使用者在急需服务时,往往一时找不到所需的号码。

由于以上原因,人们越来越希望可以通过移动电话等通信终端设备来实现快速便捷的交流,即通过移动电话等通信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并操纵远程的信息源以得到信息或进行电子化交易。交谈式语言是人类最自然的交流方式,通过语音进行浏览和接入互联网一直是人类的追求目标。目前,采用拨号接入网络的过程通常需耗时数十秒,而通过语音接入所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秒,因而通过语音界面,无疑将大大提高接入速度。另外,这种语音技术将令使用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利用手中的通信终端设备轻松接入网络,得到所需信息或购买商品及服务。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将大大提高商业自动化程度,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改善服务质量,使商务活动更加便捷。

语音门户(voice portal)的出现,满足了人们这些需要,为互联网诠释出全新的涵义。语音门户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应用语音识别、合成和转换技术,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提供用语音访问互联网并获取网上信息的门户,这也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最新趋势。语音门户融合了语音、CTI、Web、电信、计算机及网络等技术,构筑出了新一代的语音上网平台,将使更多的用户能够通过各类通信终端快速接入互联网,为企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从技术的角度看,近几年来,随着自动语音识别(ASR)、文本转语音(TTS)、口语对话等人机交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像语音浏览器、嵌入式语音浏览器等Voice Web技术的成熟,再加上移动用户终端种类与功能的快速增加,使基于语音的互联网门户——“语音门户”在通信终端中的应用有了可靠保证。

4.2 分布式语音处理

4.2.1 分布式语音识别

在智能通信终端中,语音识别的首要目标是使我们所有人不用敲击或远离键盘即可轻松访问大部分计算机服务和通信系统。分布语音识别(DSR)技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法,整个处理过程分布于终端(如手机)和网络的两端。终端执行语音特征参数提取任务,是语音识别系统的前端。提取的特征参数通过数据信道传输至远程的后端识别器。这样,传输信道不影响识别系统性能,信道不变性的目的得以实现。

因特网上的分布式语音识别是由呼叫中心发展而来,现在正走向提供基于因特网的服务,分布式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在基于包交换的 VoIP 网络进行了测试。

4.2.2 分布式语音合成

在基于网络应用特别是客户机/服务器典型模式下,终端的轻量级实现与服务端的高质量、重量级实现之间必然存在矛盾,加上信道、处理资源与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语音合成的分布式实现把传统TTS的处理环节分解成为了标准化的实现模块:文本分析模块、语音合成模块。文本分析模块涉及词典、分词、各种语言学处理,都要占用较大的资源,因此可以放在服务器端实现,即经过处理后形成音韵序列再传送到终端上去;语音合成模块则可以放在终端上实现。由于音韵序列基本上由符号数据组成,与直接传送文本数据占用的信道带宽差不多,不影响传输性能,但却使终端摆脱了文本分析的压力,降低了成本。当然标记语言和数据传送的格式必须标准化,才能得到推广。

4.3 语音浏览器

语音浏览器(Voice Browser)相当于IE或是Netscape Navigator,不同的是它是通过语音的方式浏览VXML内容(VXML即Voice XML是基于XML国际标准的语音可扩展标识语言,它像HTML定义图形化网页界面一样定义了语音界面),并且通过Transcoder服务器还可以直接浏览网上HTML格式的内容。它主要包括Voice XML服务器、电话语音接入服务器、TTS/ASR资源服务器、Transcoder服务器。Voice XML服务器运行Voice XML解释器与对话管理器,按照VXML页面提供的内容控制语音及电话资源,和用户完成交互。这些资源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音频录音、按键音以及电话网络接口。呼叫者一般通过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与Voice XML服务器交互,也可以通过其他网如PBX或VoIP信息包与Voice XML服务器交互。Transcoder服务器主要负责将Internet上其他标记语言内容转换为VXML页面内容,使得用户通过电话访问普通Web站点得以实现。语音浏览器(Voice Browser)的概念即是希望使普通电话作为浏览器终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的方式取得相关的定制信息服务或Internet上发布的Web信息内容。通过电话终端与服务器端的语音接入、ASR/TTS、VXML 服务器以及各种Transcoder,构成了相当于IE的浏览器,是实现语音上网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因为人们从小到大都是用语言进行交流,所以语音接口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人机交互接口。现在人们使用固定电话和蜂窝电话时并没有用上Voice Browser技术。一些Voice Browser设备可能有小屏幕,像移动电话和掌上电脑那样。但是在那样小的屏幕上用键盘输入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同样在那样小的屏幕上阅读信息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时Voice Browser就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

现在人们上网主要通过台式计算机和手提电脑来上网,虽然有了WAP协议,手机也可以上网浏览,但是很不方便。另外现在上网还需要计算机知识,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人来说,门槛过高。而应用Voice Browser可以使我们轻松地用各种设备如电话、电视等一切电子或电气设备走进互联网。在将来,Voice Browser还可以支持其他的模式和媒体,例如用笔、图像和传感器作为输入,用活动图像和激励控制作为输出。语音和笔输入可能适合我们亚洲用户,因为我们所说的语言并不是与QWERTY键盘一致的。一些Voice Browser也是便携的,这样他们可以在家、办公室、路上等任何地方使用,所以网上信息对许多听众来说是随时可得的,特别是对那些有电话或移动电话的用户更是如此。语音浏览器(Voice Browser)同时可为盲人或需要访问Web但是手和眼睛却要干其他事情的用户提供方便的实用接口,可使盲人用户获得和正常人一样的工作空间。

同时语音浏览器可以跨越各种平台,像电脑、电视、电话(包括移动电话)等,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要的网上信息,并用语音表达出来。随着其中各项技术的发展、成熟和完善,这个市场将会迅速发展起来。

4.4 嵌入式语音浏览器

除了传统固定电话用户,迅速增长的移动电话用户是系统的另一大用户资源,因为,随着终端处理能力的加强,完全在终端的嵌入式语音浏览器和终端/服务端协同的分布式语音浏览器也将成为智能通信终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嵌入式语音浏览器支持HTTP或者WAP等其他传输协议,支持HTML、JavaScript、扩展XML、Voice XML等标记语言,可以完成网页的浏览功能;语音嵌入式浏览器适合在非PC的嵌入式信息设备中存在,运行并完整实现通信传输协议、标记语言所规定的功能,能够根据嵌入式设备的多样性需要而方便地进行裁减和修改,并满足信息设备使用者对获取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的需求。语音嵌入式浏览器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非PC设备或通信终端,如电视上的机顶盒、互联网电视(iDVD、iSVCD、iVCD)、交互式数字电视、手持上网设备(移动电话、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互联网电话、网络终端、网络游戏终端、电子图书阅读器、公共信息查询系统、汽车电子信息查询系统、飞机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等,赋予了这些终端设备上网和丰富的信息交互功能。(续完)

作者简介

TS5210视频会议终端 篇4

高集成度设计,超高性价比,适合中小型会议室或办公室

TS5210是一款内置高性能摄像机与麦克风的机顶盒式视频会议终端,紧凑简约的高集成度设计为您提供最便捷的使用方式。更具备出色的视音频性能和网络适应性,让您无需租用专线即可快速部署基于Internet的高性价比视频会议系统。同时,TS5210还拥有以往高端产品所具备的一体化协作功能,可实现更为丰富的远程应用。

 卓越的视音频质量

支持H.264高效视频编解码和宽频声音处理技术,配合科达独有的视频智能优化及编码策略调整技术,在任何带宽下均为您带来更卓越的视音频体验,特别在上行速率较低的ADSL线路上,可提供前所未有的视频清晰度和高保真音效。

 方便的远程协作

可在视频通信过程中共享高分辨率PC图像,让与会多方在观看发言会场图像的同时浏览演讲稿、图片、电子表格或文档,可选择画中画观看模式或电视机&投影仪双屏幕观看模式。

 灵活的网络适应性

集成智能丢包恢复、动态速率调整及QoS优化技术,可根据您的各类网络环境自动调整系统的网络传输特性,并保障在Internet等恶劣网络条件下的会议效果;TS5210还内置了代理功能,无需添加额外设备即可实现NAT/防火墙的透明穿越,在充分保障网络安全的情况下实现系统基于Internet的快速部署。

 完善的安全特性

采用128位高可靠加密机制,确保会议信息的安全性;更采用基于专用芯片的嵌入式设计架构和严格的授权认证策略,全面保障系统安全,防止非法入侵。

 内置麦克风

内置的全向麦克风可实现5米范围内的有效拾音距离,任何与会者可自由交谈,不受方向的制约,您再也无需在会议桌上放置额外的麦克风,既简化系统部署,又节约成本。

 会议组播

支持会议组播功能,可在会议中向局域网组播会议实况,无法到达会场的人员可在办公室的PC上实时观看会议过程。

 简单易用

紧凑简约的高集成度设计,拥有内置摄像机及麦克风,只需连接电视机/投影仪及网络,即可完成部署。TS5210提供了图形化界面,您通过遥控器即可轻松召开会议,如同拨打电话般简单易用。

技术参数:

遵循标准

体系标准:H.323 视频标准:H.264 音频标准:G.711、G.722.1 Annex C/Polycom® Siren14TM、G.728 双流标准:H.239 网络协议:TCP/IP、Telnet、HTTP、FTP、SNMP、DHCP、RTP/RTCP 其他标准:H.225、H.231、H.235、H.241、H.242、H.243、H.245、H.281

会议速率

最高支持1Mbps会议码率

视频分辨率

CIF(352×288)VGA(640×480)SVGA(800×600)XGA(1024×768)

视频帧率

PAL:25帧/秒 NTSC:30帧/秒

视频输入

1×RCA,复合视频

视频输出

1×RCA,复合视频 1×VGA,PC内容

视频特性 画中画显示

视频输入信号检测

亮度、饱和度、对比度调节

音频输入

1×MIC,卡农口(12V幻象供电)2×RCA,线路电平

1×KAI,科达专用音频接口(应用功能待扩展)

音频输出 2×RCA,线路电平

音频特性

多路输入自动混音 自动回声消除(AEC)背景噪音抑制(ANS)自动增益控制(AGC)静音与哑音控制 自动唇音同步

网络接口 1×10/100M

控制接口 1×RS232 红外遥控

其他接口

1×USB 2.0(应用功能待扩展)

网络适应性

NAT/防火墙穿越 智能丢包恢复 动态速率调整

QoS(DiffServ,IP Precedence)IP地址冲突检测 PPPoE

安全特性

H.235会议加密 128位AES加密 会议密码

登陆认证与授权 网守密码认证

管理与诊断

遥控器OSD菜单管理 PC Web登陆管理 在线配置与远程升级

终端自测、环回测试、色带测试、音频测试 运行状态监测、告警显示和发送 地址薄管理 组播功能

会议码流组播分发 双视频流组播 组播密码认证

双视频流 H.239双视频流 双流带宽分配可调 单屏双显/双屏双显

字幕功能 会场台标

短消息发送/接收

摄像机

手动式定焦摄像机 水平视角:70°

水平转动角度:±20° 垂直转动角度:±20° 自动亮度控制 自动白平衡

麦克风

可弹出式全向麦克风 有效拾音距离:≤5m

电气特性

整机功耗:≤15W 适配器电源:AC(90~246V/47~63Hz)

环境要求

工作温度:0℃~40℃

工作湿度:5%~85%(无凝结)气压:86~106kPa

物理特性

智能手机销售将遭遇零售终端瓶颈 篇5

智能手机来了。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上游芯片公司、方案公司已经在技术上做好了准备;手机集成厂家也已经在明年的产品ROADMAP上布置了相关机型,渠道经销商也开始留意智能手机的相关信息,但是,手机终端卖场在应对智能手机方面,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智能手机的门槛越来越低,价格一路下滑,业内也将智能手机爆发的预测时间一再提前,但透过终端卖场的销售情况来看,国内的智能手机销售反映平平,认真分析赛迪的数据,今年智能手机销量的增长,主要是洋品牌在拉动,应该归功于山寨的衰落和市场品牌的理性回归。从销量份额上来看,智能手机销量的增长,应该是以诺基亚的低端智能系列为主,而这部分机器,从来都是被当作常规手机来销售的。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现有的零售终端业态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支撑智能手机的销售了。作为整个销售环节的最后一环,零售终端在整个通讯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在产品同目前手机种类和型号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在手机企业陷入品牌混战和价格乱战的背景下,终端零售卖场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强,产品的终端上柜率已经成为影响一个产品是否成功销售的重要因素。而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终端零售卖场在智能手机销售方面,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智能手机的终端销售瓶颈将会是体现在一些具体细节上的,诸如用户体验、零售业态形式、从业人员的素质及业务能力、终端成交时间、相关的软件配套增值服务等环节上。

当前手机终端业态模式大致分为以下五种:

1、运营商营业厅;

2、家电连锁卖场;

3、商超及百货卖场;

4、通讯连锁卖场;

5、品牌专卖店、档口、米柜等零售形式;

在这五种零售终端业态模式中,均采用人员销售的形式,即通过店员和厂家派驻的导购员一对一地针对消费者进行推销,是传统的终端售卖关系。这种传统的销售方式,针对功能性手机的销售足以,但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强调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手机零售终端在销售智能手机的时候,显得有心无力。

智能手机的销售不同于功能手机。功能性手机主要强调产品的性价比,在产品和功能通知化的前提条件下,价格、外观、UI等因素就成为用户购机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了,而影响智能手机销售的,更多的是相关软件的配套增值服务和购机体验。于是,习惯了销售功能性手机的传统手机卖 场,在智能手机前面,依然找不到有效的销售方法。

预测智能手机的普及将会遭遇终端销售瓶颈,主要是出于当前零售卖场无法提供的相应的用户体验,而用户体验具体体现在消费体验、终端价格、配套增值服务和导购员业务能力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消费体验成为智能手机销售的首要考虑因素。

传统卖场在销售智能手机的时候,缺乏用户体验。用户体验不单是简单的客户试用和功能感官,还包括消费者在购机过程中的全程感观。购买智能机的用户,多为二次购机人群,相比来说,这些人掌握了更多地知识结构,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时尚新潮的数码产品容易接受,而且大多是数码爱好者,重视的是智能手机的扩展性和娱乐性,对价格不是特别敏感,自我意识较强,重视的是用户体验。

所以,当二次购机人群已经替代初次购机人群成为手机市场最大的消费群体时,当各大卖场拼尽全力争夺客户的时候,用户的消费过程体验就成为购机的最大影响因素了,

而在传统的手机卖场中,智能手机依然被当作功能性手机来卖,导购员在销售智能手机时,依然会强调这个产品所拥有的功能特点,而对智能手机的扩展性和娱乐性则了解不够。甚至大部分的导购人员对智能手机知识的了解还不如购机客户掌握的多,又如何谈得上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呢。简单的一对一式的售卖关系,柜台式的交易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地为智能手机的消费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了。

目前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知识缺乏认知,就对终端导购员提出了更好的职业要求。需要将当前的推销方式,转变为顾问式营销,而在这方面,手机企业还做的很不够。

卖场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大多为中专或者高中,在应对智能手机销售方面,大部分导购人员习惯了销售功能性手机,对功能性手机的卖点能较为了解,喜欢通过价格对比的形式来突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来销售功能性手机。但销售智能手机,需要导购员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手机产品知识和对互联网行业、软件发展有较多的了解,而且需要提供专业而具体的讲解才能达成最终的销售。因此尽管厂家和零售店均加大了专业知识的讲解和智能机销售方法的技巧,但依然是治标不治本,效果仍然不明显。

二、零售卖场的利润要求将成为智能手机普及的又一大障碍。

手机零售各终端业态模式经营模式的不同,导致了对产品的利润要求不一致。而在当前智能手机销售还没有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高昂的价格成为制约智能机普及的主要因素。尽管随着上游材料的变化,方案的完善,以及低成本的智能手机芯片的诞生,智能手机的价格将会一路走低,但是传统以来对高毛利的追求,也将使得智能手机的零售价格不可能随行就市。

当前智能手机销售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水货档口的低价改版手机,一个即是运营商营业厅的捆绑话费赠机销售。两者智能手机销售情况较好的共同原因,即是产品销售价格相对较低。

运营商营业厅由于有通话时长、短信等增值服务、网络流量等盈利来源,在手机终端产品的销售方式上均以捆绑式销售为主,即主要通过“预存话费送手机”等活动来增加客户黏性,对产品盈利点数要求较低,甚至可以自掏腰包进行补贴售机。所以宇龙酷派的绝大部分手机均是通过运营商营业厅补贴赠送出去的,通过传统销售的手机所占比重很小。

水货档口由于通过境外特殊渠道和国内的一些窜货通路,拥有了稳定的货源供应,由于多数经营档口均以集散地批发形式进行,主要以低价跑量为经营思路,对利润要求较低,使得水货价格远低于市面上同类型产品,且长期经营智能手机,销售较为专业,引得不少年轻群体和数码发烧友的追捧,成为智能手机销售的主要渠道。

而家电连锁卖场和商超百货渠道,由于有其他的产品销售做支撑,手机不是其主要的盈利来源,在利润要求点数方面也相对较低,但由于销售人员的不专业,在智能手机销售方面没有太多的优势。

专业手机连锁方面,由于其店面租金、人员工资、利润等均需依靠从单一的手机产品中获取,故在利润点数上要求相对较高。传统的功能性手机在专业手机连锁店面销售,价格均相对虚高,尽管智能手机的上游成本越来越低,但放到手机连锁店面中,零售价格依然高居不下,这将是智能机普及的一大障碍。

车载GPS智能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篇6

3.1 主控单片机

主控单片机采用具有两个串口的高性能单片机W77E58。在系统中,主控单片机负责接收用户的手柄输入信号和GPS输入信号;对GPS信号进行计算,以获得当前的经、纬度坐标;接收并解析ITS中心发送的短消息命令,按命令进行上传定位坐标、报警等操作;另外还负责把系统的运行状态及ITS的信息通过液晶屏显示出来。

3.2 GSM模块

使用GSM模块可以方便地利用GSM网进行通讯。它同主控制器以串行口的方式连接,并采用一定的波特率进行通信。主控制器可以通过AT命令控制GSM模块使其发送短消息,使用GPRS传送数据或进行语音通话。GSM模块硬件连接图如图3所示。

(本网网收集整理)

GSM模块与单片机之间采用标准的串行口进行通讯,通讯的最高波特率可以达到115200bit/s。GSM模块与SIM卡之间主要通过SIMCLK和SIMDATA信号线进行数据通信。为了保证发送短消息与短消息到达之间的时间间隔尽量短,选用的SIM卡最好是同一个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在使用GPRS功能时,还需要选择支持GPRS的SIM卡,并开通GPRS服务。GSM模块还支持驱动两路麦克风、两路扬声器和一路蜂鸣器。其中一路麦克风和扬声器可以连到手柄的听筒上,以实现车载电话功能。

3.3 GPS模块

GPS模块用于接收GPS卫星的信号,并计算出车载终端目前所在位置。采用的GPS模块由变频器、信号通道、微处理器和存储单元组成。GPS模块通过串行口向主控制器发送定位坐标;主控制器也可以向GPS模块发送设置命令,以控制GPS模块的状态和工作方式。GPS模块需要配备专门的GPS天线接收GPS卫星信号。一般在比较开阔的地区,需接收到三颗以上的GPS卫星信号才能进行准确定位。在车载GPS智能终端系统中,把天线放置在车顶可以有比较好的定位效果。

3.4 电源模块

终端更智能生活更美好 篇7

iPhone正在改变整个手机领域,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不久前诺基亚宣布将与微软公司共同推出Windows Phone 7智能手机,模仿着iPhone的成功之处,不断将用户希望实现的小功能集成到系统设置中。Neowin和ZDNet的Mary Jo Foley也均发出消息确认WP 7系统将于3月8日首次升级,升级后的系统在稳定性和速度方面会有较大提升,不仅添加了复制粘贴功能,新增了对CDMA设备的支持,还完善了在线商店的搜索服务,实现移动终端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移动终端更加的智能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在享受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在过去,人们主要通过文字、图片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而智能终端与丰富传感功能如音、视、温度、湿度、位置的结合,手机用户将可以量化监测自己的行为足迹、健康档案、消费行为、社交活动等。比如说把智能终端放在包里面,边走路还可以边计算今天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建立在智能终端上的量化数据记录将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截至2010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数达到了3.03亿,另据Nielsen调研显示,中国用户在移动互联、App应用下载、即时通讯方面的使用率高于美国同类用户,但在本地化服务和电子邮件方面,美国用户使用率高于中国同类用户。因此,在智能终端领域,中国除了开发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外,还需做好本地化服务,提供更多的功能享受。

智能终端越来越少? 篇8

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移动智能终端家族里,究竟谁能成为“一家之主”?是机身小巧的智能手机?物美价廉的上网本(Netbook)?抑或是上网方便的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s,移动互联网设备)?

作为FMC(固定与移动融合)的最后环节,“移动”与“互联”不断深入的融合无疑是移动智能终端始终追求的目标。从拍照、音乐功能,到移动E-mail、移动文档处理功能,再到移动电视、GPS功能,移动智能终端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功能融合热潮。

诺基亚曾经在全球范围内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将他们的移动设备作为主要的相机使用,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预言一个具备音乐功能的移动设备将会取代他们的MP3播放器;半数以下的人们希望将移动设备与他们的家庭电器相连。

移动互联网在高速发展,厂商们对智能终端迸发出日益浓厚的兴趣。智能手机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它的身价便从来没有下滑过,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手机厂商,惠普、宏籍等PC厂商,甚至搜索引擎老大Google,都已经涉猎其中,甚至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头戏;随着华硕Eee PC宣布与英国T-Mobile达成捆绑3G网络销售合作协议,短短时间内,惠普、戴尔、联想、微星、海尔等几乎所有一二线PC厂商均大举杀人上网本市场。一时之间,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最终标准究竟是上网本还是智能手机,人们争论不休。还有观点认为,比笔记本便宜却比智能手机更方便上网的MID才更有可能成为主流智能终端,而多普达推出的超大U1000智能手机(身形及使用已接近MID),似乎也印证了这个说法。

然而,对于用户来说,谁将成为智能终端的最终标准并不重要,他们更希望拥有一个像“变形金刚”一样的多功能移动智能终端。而对于智能终端来说,在实现FMC的过程中,它们还存在着诸多制约自身发展的问题,比如形形色色的标准不统一。

完全不同于桌面PC时代的垄断,智能手机显然面临更多的麻烦。智能手机浏览器的成员除苹果的iPhone、诺基亚主导的Symbian、微软的Windows Mobile以及谷歌GI手机的Android等4大手机操作平台自带的各种浏览器之外,UCWEB、Opera等建立在各种操作平台上的专用手机浏览器软件也风起云涌。由于每一款手机都有着不一样的硬件配置,而人们又总希望手机浏览器的显示模式能够与通过PC上网的效果尽量一致,这就使智能手机浏览器的标准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2008年3月12日,《数字移动终端外围接口数据交换》技术标准正式发布实施。一直以来,各厂家的手机终端用户,甚至同一厂家的不同型号手机的终端用户数据信息的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各不相同,此项标准的推出显然会大大方便我国近七亿使用手机终端的用户。

目前,手机的显示屏、红外线、蓝牙等外部接口大多仍不能实现共用和兼容,不仅给用户带来不便,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不利于移动智能终端自身的发展。事实上,不管是手机也好,MID也好,还是各类智能终端也好,标准的统一都是大势所趋。

智能会议终端 篇9

车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智能车载终端

历时近3年研发、近1年的推广准备,这个被称为“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神秘法宝终于粉墨登场。这套智慧运营系统并不是技术配置装备那么纯粹和直接,准确地讲,它是一个管理工具,能够辅佐客车运营商实现精准、定量、科学管理。

G-BOS智慧运营系统是海格客车创新探索“车联网”应用技术并首倡研发,集成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等尖端科技,以海量数据挖掘、3G无线物联与智能远程控制为核心手段,为客车运营商量身定制的整合“人”“车”“线”三大要素的新一代智能运营管理工具。

这套系统,最大的亮点是全程记录了车辆运行的各种关键数据,为精准管理提供了可能,有助于传统管理向智能管理的升级”,张海兵不讳言对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赞赏和期待,“从其系统理念看,它将给中国客运行业带来一场管理变革”。

2、华为EVDO车载模块

2011年6月17日,中国电信集团政企客户部、集团物联网基地、集团研究院、全国车机重点厂商以及华为终端公司,齐聚CDMA“车联网”论坛,共同见证华为MC509车载模块发布。

在通讯模块领域,华为围绕“移动互联网、数字家庭、物联网”三大课题,通过工业级通讯模块,支撑数以十亿计的行业终端互联。而车载领域则是华为实现战略投入的重要方向。

华为携手中国电信推出LGA(触点阵列封装)EVDO车载模块MC509。华为LGA无线通信模块系列具备轻、薄、小等特点以及良好的抗震性, 非常适合车载移动环境,大大提升了汽车安全和娱乐功能,有助于促进车载行业的导入集成和大规模生产。

华为无线通信模块支持多操作系统,符合车载质量体系标准和可靠性标准(TS16949、ISO 16750等),配备FAE支持团队,具备完善的产品认证和准入能力,拥有严格的测试标准和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凭借在通讯领域和车载行业的深厚沉淀,华为必将为车载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中国车联网市场的规模化发展。

华为终端长期与行业伙伴开放合作,依托自身研发优势提供领先的解决方案,不断开拓行业市场,是业界主流的M2M终端解决方案提供商。此次与中国电信联合推出首款EVDO车载模块,标志着华为终端已瞄准了下一波互联网发展热点(物联网和车联网),通过技术领先,促进车联网终端模块市场高速发展。

3、安吉星车载智能专家Onstar

目前安吉星已经应用于凯迪拉克的全部车型中,另外简装版的Onstar也装载到了别克新君威、新君越、英朗等车型中。下一步搭载安吉星汽车阵营还将进一步扩大。其地位与重要性已经逐渐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车联网时代http://

车联网时代http://

在OnStar提供的多项服务中,有一项是“被盗汽车定位”服务。即一旦出现车辆被盗的情况,OnStar服务顾问将会协助警方迅速确定用户失窃车辆的具体方位。这一技术能帮助警员辨别盗车犯罪份子,并在追捕过程中大大提高警员、道路交通和市民的安全保护系数,从而受到了美国公共安全部门和警方的高度赞扬。

在2005年9月份的两大飓风袭击北美时,OnStar也在这一灾难性天气中有效地为客户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减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此外,OnStar公司的汽车故障诊断服务也在远程遥测技术的改进、推广、普及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据统计,OnStar每月提供的服务量(基于3个月的滚动平均值)2,000起碰撞自动求助服务、10,000起紧急救援协助、6,000起爱心援助路人电话、500起车辆失窃警报服务、53,000起车门应急开启服务、27,000起路边救援协助、963,000条导航路线设置、48,000次远程车况诊断、发出3,400,000封车况检测报告、27,000,000分钟免提通话时间购买。

4、智能副驾系统” G-BOOK

G-BOOK雷克萨斯智能副驾是雷克萨斯在人性化智能科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之一,旨在通过无线网络将车辆与雷克萨斯全国服务中心实时连接,为每一位车主提供包括紧急救援、防盗追踪、道路救援、保养通知、话务员服务、资讯服务、G路径检索在内的七大智能通信服务。

图32:G-book服务功能示意

车联网时代http://

车联网时代http://

紧急救援服务功能:如用户在驾驶途中突遇事故或急病,只需按下车内“紧急救援”按钮向支持中心发出信号。中心话务员在收到信号后将立即接通车载器向用户了解现场情况,并与相关救援机构展开三方通话,协助救援工作及时开展。另外,当车内气囊弹出时,系统将自动发出信号,中心话务员在收到信号后将立即接通车载器向用户了解现场情况,协助救援工作及时开展。根据日本和国内用户的反馈,紧急救援服务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都非常不错,是受用户青睐的重要服务之一。

道路救援服务功能:如用户的爱车突遇抛锚而无法前行时,通过与中心话务员联系,就可以得到及时、专业的道路救援支持。在全国范围内(港、澳、台除外),支持中心将根据实际情况联系适当的经销店或专业救援机构,确保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援。此项功能是对前一项的补充,使G-BOOK系统的安全功能全面地覆盖了交通事故、驾驶者急病、车辆故障等多个方面。

防盗追踪服务功能:当发生车辆遭遇入侵或发动机非正常启动等状况时,车载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至支持中心。中心话务员将在第一时间与用户取得联系,提醒查看车辆状态,有效协助公安机关对失踪或被盗车辆进行定位追踪。此功能的设计非常贴心,曾经就有用户发生过车辆被盗的情况,并在中心话务员的提示和公安机关的努力下,迅速地找到了用户的车辆,避免了用户的财产损失。根据日本用户的数据,与舒适功能相比,贴心的安全功能是用户续订G-BOOK服务的主要原因。

保养通知服务功能:依据车载器定时更新上传的里程数值,经销店将及时为用户的车载器上发送车辆保养通知。用户可以通过车载器界面提示自行预约入厂保养时间,也可通过中心话务员代为预约,避免因工作繁忙而忽视对爱车的及时养护。及时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是车辆使用必不可少的工作。G-BOOK提供的提醒和预约服务可有效降低用户的负担,是一项非常人性化的服务。

话务员服务功能:通过轻松对话,中心话务员不但可以代用户完成目的地预设,也可以对加油站、商场、银行、咖啡厅等周边设施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发送到车载器上。话务员服务是G-BOOK系统的另一大亮点,也是此智能系统的核心所在。通过与中心话务员的一键通话,可由话务员帮助用户完成多种需求,而用户需要做的只是口述需求,这种打电话式的人人交流大大地降低了用户使用系统的难度。强大的信息中心会及时更新自身的数据库,从而满足用户各种复杂的要求。通过实测,接通话务员的时间大约为30秒;话筒位于天窗控制开关旁边;通话信号非常稳定,一般手机能接通的地方,话务服务就能接通。

资讯服务功能:为用户及时提供最新的新闻、赛事、天气等资讯,并通过车载器自动朗读功能进行播报以保证用户的行车安全。有了资讯服务,用户在驾车时除了收听广播和CD之外,又多了一种选择。而且资讯的种类包括体育、娱乐、新闻等多个种类,另外,还有很重要的天气信息。除了所在地的天气情况,G-BOOK系统还能提供目的地的天气状况,为用户的出行提供很大方便。使用此项功能时,每次读取信息的时间约为10秒。

车联网时代http://

车联网时代http://

G路径检索服务功能:帮助用户实时把握路况,避开拥堵路段,减少堵车烦恼。用户可接通中心话务员进行语音设定目的地,或在车载器界面选取G路径检索功能,以最适合的路径到达目的地。5、3G智能行车系统INKANET

荣威350的inkaNet 3G智能行车系统到底如何?已经成为市场各方争论的焦点。在这其中既有称赞者,也有贬损者。不同说辞与感受,令许多对inkaNet系统不甚了了的消费者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态度是一贯的,即:只有真正使用过inkaNet的人,才是最有资格评价的人,他们的体验与感受才是最权威、也是最有信服力的,毕竟用过才知道吗!通过对多位inkaNet系统使用者的探访,今天我们就来说是荣威350 inkaNet系统最实用的五大优点。

优点一 路径导航不堵车

图33:inkaNet 3G智能行车系统导航示意

inkaNet系统通过多种GPS导航模式,它可以让车主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例如:其中的“遥控导航”功能,可以让车主轻松获得导航坐标而不必在进行繁琐的输入操作;全天候实时路况信息功能,则可以让车主随时掌握交通拥堵情况,及时调整行驶路线。如果遇到目的地中途变更的情况,“一键导航”功能可以让车主随时连接荣威人工客服中心,由客服人员直接将目的地信息发送至车载端后即时导航,无需人工干预。

优点二 随心所欲听音乐

车联网时代http://

车联网时代http://

图34:inkaNet 3G智能行车系统听音乐操作示意

听音乐是车主们驾车时的主要娱乐活动。但音乐源往往是个问题,不论是CD还是DVD所能承载的内容都非常有限,inkaNet系统依托云技术网络平台,为车主提供了音乐收索与下载功能,由此网络就成为车主们的音乐库,海量数字音乐等待他们的发现。更特别的地方在于,当我们下载音乐的同时连歌词、专辑封面和歌手照片都一并下载,而且可以车载屏幕上实现同步播放,让车主们节省了购买CD、DVD及相关数字设备的费用。

优点三 语音对讲传信息

图35:inkaNet 3G智能行车系统语音对讲传信息示意

开车在外,如何联络?打手机不仅违法,更是在和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不过当你拥有WalkieTalkie全球语音对讲装置后,一切都变得轻松自如,只需轻按方向盘上的通话键,驾驶者就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线通话。另外,由于WalkieTalkie以网络流量的方式计

车联网时代http://

车联网时代http://

费,对于现阶段每月400M的免费流量来说,人们根本不用为长时间通话后的费用担心,因此它极有可能成为恋人们泡电话粥的第一选择。

优点四 听音辩物知天下

图36:inkaNet 3G智能行车系统资讯系统示意

inkaNet系统不仅提供了听音乐的功能,而且提供了“听”资讯和“听”书。车主只要登录inkaNet系统网络平台,即可定制自己喜爱和需要的资讯类型。当启动荣威350后,车主事先所定制的资讯与内容就会通过3G网络即时下载至荣威350的车载终端上,然后以语音的形式加以播放,由此车主就可以在行车的同时即时获取最新、最需要的资讯。

优点五 百科全书信息多

图37:inkaNet 3G智能行车系统百科全书

车联网时代http://

车联网时代http://

在inkaNet系统中,路书不仅弄用来导航,更是我们出现时的百科全书,它不仅提供了路线沿途的导航点,同时还附上沿途介绍,包括:餐饮、住宿、景点,加油站等等在内的大量信息都汇总于此。更特别的是,这些路书不仅可以下载、而且可以自行修订。车主完全可以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所见所闻。

其实,inkaNet系统的优点并不局限于我们上述的这些内容,由于inkaNet系统基于Android技术平台,因此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开放”。只要有兴趣,任何软件开发人员都可以轻松开发出在inkaNet系统上使用的应用软件。因此在未来inkaNet系统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实用的功能与优点。

6、智能行车伙伴” D-PARTNER

一汽奔腾B70驾驶者伙伴系统D-Partner对通讯、IT、网络、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都具有重大意义。D-Partner的功能和服务覆盖了汽车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开启车联网时代的一把钥匙。2011款奔腾B70搭载D-Partner上市,标志着中国一汽厚积薄发,强力介入车联网领域,意在引领这个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并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D-Partner是英文Driver Partner 的缩写,意为驾驶者伙伴。它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第三代网络通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及汽车电子等现代技术手段,为汽车驾驶者、行业用户、整车厂、政府等提供一系列集成化、智能化、可扩展的服务平台。D-Partner具备互联互通、智能导航、车辆监控、生活商务、娱乐服务五大模块和近40项功能,将极大提升出行效率,协助人们充分利用花在汽车上的时间,在车内即可完成打电话、收发邮件、上网、开会、安排行程等商务行为,充分享受TSP系统提供的丰富娱乐内容,并全面提升对驾驶者及车辆的安全保障。总之,大多数需要在办公室、在家办理的事务,均可借助D-Partner在行车过程中完成。更值得一提的是,2011款奔腾B70的用户还可享受24小时在线、24小时畅聊的超值待遇,在畅享D-Partner互联体验和科技魅力的同时,感受前所未有的超值服务。

7、车友在线CPND云导航

CPND车友在线这个概念是GPS巨头远峰科技提出的一个美丽而充满着丰富想象力的导航互联网络应用模式。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导航仪,从本质上面来说是一种离线的,独立的个人单机设备,除了被动接收GPS卫星信号,运行预装地图之外,不与外界发生任何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在这种现状之下,导航仪的使用效率,应用层面是非常有限的,其

一、导航地图的更新节奏,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国内基础建设速度,而且更新激活极为繁琐;其

二、GPS无法收悉道路的实时动态和突发性信息,容易形成被堵和被困。有了CPND车友在线,这一切,应刃而解。

车友在线是一个基于移动通讯网络3G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在线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行车信息和服务。车友在线的功能包括:一键导航,实时路况,地图升级,在线搜索,好友指路,路书分享,道路救援等功能。

上一篇:电子招投标系统下一篇:美术教师的个人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