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考试难度、特点及考试规则(通用5篇)
1、知识面比较广,不局限于会计、审计,还涉及经济、管理、税务、信息系统、金融和贸易等多方面知识,对学员综合能力和知识的储备要求比较高。
2、以主观题为主,考观点、考思路,不需要死记硬背,需要发散性思维。
3、考试题量比较大,需要考生熟悉基本理论,掌握运算规则。
4、英语表达要求清楚、准确、有逻辑,但不会苛求语法和用词。
二、考试规则
1、所有课程满分为100分,50分及格。每年6月及12月为全球统考时间,每门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2、单科成绩(除第三阶段核心课程的特殊要求外)有效期为十年,从学员注册成功年度开始算起。
3、 课程考试应按顺序进行,一次考试最多可以考四门。若第一阶段有不及格的课程,该课程可与第二阶段的课程一起考,但不得与第三阶段的课程同考。
那么,我就以2月盛大收购新浪这一投资事件为例,向大家阐述在acca考试中,2.4, 3.3, 和3.7所考内容的主要差别。
如果是2.4课程的考试,通常会要求考生对这一投资项目(project)作出评价——即盛大公司是否应该投资该项目(购买新浪的股票)。题目一般会告诉考生初始资本投资额,投资以后各年度的现金流入及流出(收入及成本支出),甚至要求考生考虑通货膨胀(inflation)的影响,通过计算npv或irr,或采用其他评价方法(如计算payback)来对该投资项目作出评价,以确定公司是否应该进行投资。同时,还会要求考生阐述公司应当考虑的其他可能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包含非财务方面(non-financial aspects)的因素。
To be or not to be?It is a question.是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意味着如何在人生中做出决择。我想借用这个题目,回答一些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帮助大家在报考ACCA时做出适当的选择。希望是抛砖引玉,大家一起多多探讨。
(一)考ACCA有用吗?yes or no?首先看看,ACCA的适用性。ACCA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会计师组织,有10万会员和20多万学员,分布在全球160个国家。ACCA除了英国以外,主要是在英联邦国家得到承认。在中国,ACCA从九十年代初进中国以来,公众认可度也是越来越高。主要在欧美背景的外企、外资会计事务所、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当然,由于一般ACCA薪资水平较高,加上所学习的会计制度与国内的不尽相同等方面的原因,ACCA目前在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似乎还没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其次看看,ACCA课程设置。具体内容请参考acca官方网站。十四门课程,涉及会计、审计、税法、财务管理、管理系统、企业战略、金融投资等多方面的内容。比起中国的cicpa要全面很多。覆盖了一个财务总监通常应掌握的知识体系。学习起来,也不是那么枯燥,还是比较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些考生,就算不是准备得很充分,在考试答题时还是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和积累弥补准备的不足,就是由于这个道理。所以总的来讲,就算你不抱什么特别的学习目的。至少,ACCA是一套不错的、完善的财务培训课程。
再者,课程是英语的。课本、练习、网上资料等都是英语的。考试也是全英文,考试中大部分的题目是论述题或“论述加计算”题,很讲究答题的条理性。所以可以全面提升你的英文水平,锻炼你用英文阅读、思考、写作的能力。
还有,最实用的一点是,考了ACCA,有了ACCA会员资格后。可以提升你本人的价值。至于提升多少,因人而异。但无论怎样,一个经过良好的培训、能用流利英文沟通、会写英文报告、精通中国和国际会计制度、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又有一张外国会计证书的人在中国还是稀缺资源,至少比CICPA,MBA要少多了。既然如此,碰到识货的老板,自然是愿意开价钱高一些的。
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学习的过程中,你会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考友。或者是在参加ACCA培训及办事处组织的活动中可以认识一些业内人士。有什么工作上学习上的事情,大家可以讨论。即便大家都当了财务经理啊,财务总监啊,也可以多多交流,共同进步。这年头networking是很重要的,人毕竟还是要成为“组织里的人”,这样你才能找到你的坐标。
但,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如果你的经验够好,又有好的证书,总有机会是你的。
(二)考ACCA困难、障碍很多,怎么克服?
ACCA的困难、障碍,大凡不外乎以下几项:
1. 我的英语不好。大学时就算考过六级,长期不用也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2. 我没时间。上班好忙,节假日经常加班,周末还要带孩子。哪有时间看书?
3. 我没钱,工资低。学费考试费用不菲,考完全部科目要两三万元。
4. 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书学习了,没有那种读书的习惯了,现在再拣起来,能行吗?
5. 周围的人都说我有病,没事花钱买罪受。家里人也说我疯了。我老板说,如果我考试影响工作,就让我走人。
让我们一一来做个回答:
1. ACCA使用英语考试的,所以如果英语水平欠缺,尤其是读写水平欠缺的话,建议还是去学好英语先。尤其是有些人一上来就免考5-6门,起始点较高,如果英语的阅读理解力不行,就会比较吃力。特别是第三级的课程,学习者最好可以用英语直接理解试题、思考作答,否则考试时,时间多半会来不及的。
2. 时间是挤出来的,如果你真的想考试通过的话。很多考生都是一边工作一边考试的。四大的工作够忙的吧?出差加班,忙起来昏天黑地没有私人时间。但照样有很多人还是考出来了。我也是考完了第二级才从事务所出来的。一般来说,每门课约需要150-180小时的学习,包括看书,做习题和全真题等等。最好保证每周看书做题20-25小时,平时每天晚上看2-3小时,周末大约每天看书5-6小时。这样,准备三门课基本上要四五个月的时间。如果参加培训,可以少一些看书的时间。
3. 其实,读ACCA比读MBA便宜多了,而证书本身不比MBA差。而且两三万是在两三年以上的时间里付出的。想想考完之后的回报,相对来说,cost-benefit还是比MBA要好。
4. 读书的习惯是一种毅力。当别人节假日都在玩的时候,而我在读书,象起来确实有些凄凉。不过,人总是有些理想。为了目标,我们就不可以多付出点什么吗?
5. 只要你拿定主意,其他人说什么,让他们说去吧。老板也不用理他了。只要我们把该做的工作做好,真的考出了ACCA,还怕他的眼色不成?另谋高就呗。
(三)Chinese or UK? International or UK?选哪一个呀?
这一贴是旧贴重新整理。
问题:
注册ACCA时它有两个选择
1。一个是Chinese Variant Paper与UK Variant Paper这是涉及税法方面的2。另外一个是International Stream和UK stream 涉及的是会计制度和准则方面的应该如何选择呢?
版主的分析:
不同variant和stream的出现,都是acca国际化进程的一种象征,目的可能还是让更多的人愿意来学习并参加考试。
两个问题当中,首先回答个简单的。就是uk stream or international stream?其实,两者的难度差不多,在选择时,最主要是看考生的兴趣。如果说中国考生大部分选择国际准则而不是英国的,主要是因为培训中心多半都选择前者。另外,我也知道一些大学的本科会计专业与acca合作的joint program中,也是使用的国际会计准则的课程。我想,在选择时,一方面看培训班所能提供的课程(如果是准备自学的,除外),另方面也可以考虑一下,现在国际上的大趋势是大家都使用IAS。包括欧盟,澳洲,今后几年内都有这个计划。另外,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逐步的向IAS靠拢。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曾经在别的网站上和人讨论过,现转贴于此,并作一些修改补充。
其实,税法的两门考试可选中国税法是现在考生的一种幸福。我们当时考的时候,只能选UK的。而现在有了中国税法,很多财经专业的人都学过的,应该说是不难考过。但即便如此,有些考生因为是cicpa, 所以不要用考2.3。到了第三级的前四门,“高级税务”又是选考科目。有的人就不选税法,这样就可以完全避开税法的两门科目了。
但是,个人认为,如果你今后真的成为ACCA会员,而从未学过英国税法,中国税法也不过是懂些皮毛,可能会是一种缺憾。因为英国税法几乎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先进的税法。很多国家的税法都是从英国那里借鉴过来的,比如我们国家的增值税和利息所得税,以及今后不久要开设的遗产税等。
学习英国税法是可以开阔眼界的。比如说资本利得税capital gain tax,遗产税等是中国所没有的。再比如,仅仅是个人所得税项下的雇员福利津贴部分就规定有几十种纳税或免税的情况,即使是非现金福利,也有相应的计算方法,可以说是涵盖了你能想到的企业给员工福利的所有品种。而在中国,如果是非现金或企业直接支付的,基本上是不要交税,至少是处于“灰色”地带。
至于“高级税务”中的税收筹划,英国的税制正因为其复杂和弹性,所以学起来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性。即使你是在中国工作,你也会发现,在今后的工作中,ACCA学的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或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是很有用的。听说,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要全面税制改革,增加遗产税,改进企业和个人的所得税制等,相信有不少条文会借鉴一下英美的税法。
当然,也不是一定要大家考英国税法。英国的法律是比较严谨,但它是根植于英国或欧洲大陆的法律经济环境。有些东西在学习的时候会觉得很难透彻理解。比如,遗产税筹划中经常提到的一些个人金融安排(好像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托基金),由于在中国没有此物,因而学的时候只好死记硬背。还有就是考试准备的时间,如果你已经对中国的税法很熟了,那么考试作题只不过是把它翻成英文,相对于从头开始学英国税法要好得多,尤其是那些已经免了2.3的中国注册会计师们,考3.2中国税法自然是容易上手些。不然,没有2.3英国税法的基础,直接考3.2英国税法之高级税务,会一头雾水的。
另外,补充一句,在第三级的头四门科目中,3.2是相对比较容易过的,无论是考中国还是英国税法。因为,基本上是计算题,只要在准备时多练习,摸清答题的格式和规律。相对比3.1和3.4这样的文字题考试要容易一些。
不过,不管怎样,我的意见只能是作为参考,拿主意还是要你们自己考虑。
(四)关于ACCA书,是买还是借?是BPP还是KAPLAN?
BPP好像更适合自学,书本的体例,行文还有版式,更适合于自己看书自学的同学。AT的书看上去更像正规的专业书,所用词句、行文方式有时比较晦涩,甚至是有点儿学究。
由于习题册对准备考试的考生很重要,所以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版的习题。如果是以计算为主的科目,比如,1.2, 2.3, 2.4等,两版的区别还不太明显。但如果是以文字论述题为主的科目,尤其是第三级的科目,两者的习题答案就有分风格上的区别了。AT的习题答案是比较正规严谨的,但是好像比较学术,不象是考试的时候考生可以写出来的水平。
而BPP的习题本来就有分两种,一种叫 preparation question,是专门帮助考生回顾书中的概念的。还有一种是正式的题目(一般都是近几年的全真试题),它相应的答案就比较浅显易懂,好像考生考试的时候也可以写出来的水平。(当
然,你本身的英文写作水准是还可以的)。
不过,两个版本各有所长,都是不错的教材。关键不在于书版本,而在于你是否真地把教材吃透弄懂了,而后把习题册都通做(至少是把答案部分好好研究过)了一遍。建议如果能借到书的话,每个版本分别借一本来看看,看自己喜欢哪种形式。然后再作决定。
再转载一段考友的话,给大家参考。“本人看过KAPLAN和BPP的课本,个人感觉BPP的书比较通俗易懂,语法句子较为简单;而KAPLAN的书虽然是官方教材,但是感觉过于显示自己的水平,长句子很多,且有时句读没有,单词也较为生僻,个别居然还有一段句子重复的,让我等看书的人觉得不是很流畅。”关于买书周期的问题,是不是每次都要买新书?还有前一次考砸了,下一次再考,要不要买新书呢?在此借用一位FinalChapter兄弟的帖子。“ACCA考试一年换一次大纲,所以AT和BPP都是一年换一个版本的教材。我觉得,税法类的考试应该要一年买一次;会计审计教材可以两年买一次;其他管理类的课程就不需要买第二次了。税法年年都变,所以不买最新版本难免会吃亏;会计审计变化不大,而且考试的重点一般不在于那些经常变化的东西,例如2.5和3.6都以合并报表为主,合并报表很多年来变化不大;管理类的课程教材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有时候仅仅是章节顺序的变化,再说即使一个最新的管理理念你不了解,也未必答不出题来,因为管理学的很多问题,既可以这样答,也可以那样答。”
版主再补充上一点。如果用一两年前的老书,可以注意一下考试大纲今年的新变化,这些在网上可以查到。另外,也可以只买一本新的练习册即可,不用全套都买新的。
(五)是先通过CICPA以获得免考五门,还是直接报考ACCA呢?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先考CICPA有利有弊,先谈谈好处。
1. 最大的好处是节省费用。CICPA一共五门,报名费、考试费加培训费,全部大约1200-1500元左右。即使有补考,加上去也就是几千元的事情。如果过了CICPA,可以免ACCA五门。当然,免考的科目也要交所为免考费,数额与考试费相同。每门课38-46英镑不等。五门课一共约人民币2800元左右。但如果从ACCA的1.1开始考,每门课的考试费、书费、培训费约2500-2700一门。这样考完五门约需要人民币13000左右。所以,先通过CICPA可以省一大笔费用,至少是省掉了ACCA前五门科目的书费和培训费,约合计人民币8-9千元。
2. 第二个好处是显而易见。就是拥有一张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证书,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国内企业工作。如果拥有ACCA的同时,又有一份CICPA的证书,会是相得益彰的。
再从反面看看如果先考CICPA的情况。
1. 首先,现在ACCA的新免试政策,让一些会计专业或财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可以免三至五门科目。所以,考过了CICPA似乎优越感并不明显。
2. 其次,此五门非彼五门。CICPA的五门课比ACCA的前五门难多了。虽然ACCA是用英语考试,但这五门课的内容并不太难,尤其是第一级的三门。只要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是比较容易过的。而反观CICPA的五门,内容就难多了。比如会计,其中一些内容的难度是相当于ACCA2.5和3.6;再如财务管理,有不少内容是ACCA2.4甚至3.7才有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学生对ACCA的前五门考试基本上是手到擒来,一次过的,再加上有免试,一般一年内搞定。而CICPA的难度大,通过率低,很少有人可以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全部通过。
3. 再者,时间的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CICPA通常不会在一两年里面全
过。就算两年通过CICPA,再报考ACCA还有考9门。比较稳妥的考试进度是2+2+2+3(最后三门必须一起考一次过),这样还要两年。从前一年CICPA考完到第二年报考ACCA还有至少半年的闲时。这样加起来月4-5年。但如果直接考ACCA,即使只免两门,12门科目,基本上2.5-3年内考完。即使有一些补考,也不会用五年的。
也有些个牛人是CICPA和ACCA一起考的,每年6月、12月考ACCA,9月考CICPA,两三年内全部通过。如果有精力,有时间又有毅力,同时考完也是可以的。
(六)关于免试科目和选考科目
关于免试政策,已经有帖子讨论过了。大家自己看看。我这里要讲的是,究竟多免一些好呢还是少免一些好?有的人是cicpa又是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的,可以免去六门科目。就担心自己的基础不扎实,会不会影响后面的科目。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前六门课,除2.2基本是独立的外,其他的几门都和后面的科目相关,尤其是1.1, 1.2, 2.3分别是2.5和3.6、2.4, 3.3和3.7、以 及3.2的基础科目。加上,ACCA由于使用英文考试,对于我们大部分的人来说,都会有一种“上手较难”的感觉。所以,最好是从第一级开始,循序渐进的考。
但是,有免试的机会毕竟是好事。既可以省一些精力和时间,又可以省钱。因而,不建议大家轻易放弃免试。我的建议是,可以找前几门科目的课本来看看,并且作一些以前的全真考题,感觉一下。对于第一次注册acca的学员,大多数人是在五六月份报名注册,当年12月第一次考试,所以还是有比较充足的准备时间。在拿到新书(通常是在八月中下旬或九月初)之前的两三个月,可以向朋友同学借免考科目的书来看一下。尤其是1.1, 1.2, 2.3三门,为今后的考试打下基础。有的人还考虑,如果免考了某些科目,就不可以申请Oxford Brookes的学士学位,为此也放弃免试。本人认为,这要看这个学位对你来说是否真的重要。如果是大专毕业,可以考虑,应为不用多花很多的力气和金钱,就可以拿一个洋学位,听上去是个good deal。但如果,已经有了学士学位,何必再申请这个学位呢,有一张ACCA证书不是更过硬一些吗?
关于3.1-3.4四门选两门的问题,我在给greenspring的帖子里也讲过,icebaby的分析也讲得很好。其实,四门的难度差不了多少,但个人的感觉因人而异。有人不喜欢论述题的考试,偏爱计算的,可能就会选3.2和3.3,但也有人相反。如果之前考过2.3的,继续选3.2无妨。但如果原先因免考,跳过了2.3,一下子考3.2会有些吃力的。
总的来说,中国学生比较善于handle以计算题为主的考试。3.2是以计算为主的,3.3是计算议论个一半。3.1和3.4都是以议论题为主。如果已经在3.2和3.3里选定了一科,要在3.1和3.4里面再选另一科,我认为是差不多的,3.4比较偏重IT方面的知识和一些strategy方面的基础知识,不是很难。而3.1审计科目,看上去难,其实还是可以掌握的,经常考的重点就这么一些,出题也是围绕个主要的会计准则以及一些审计实践中较有规律的东西。把历年考题做熟了,通过应该没太大问题。
总之,在选科目方面,个人情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喜好去选择。
(七)培训还是自学?选那个培训中心好?
首先,培训班好坏并不是通过考试的唯一条件。关键还是要你自己能够认真看书和做题。有些考生是自学的,也可以通过考试。
但是,培训班还有一个好处是帮你节省一些自己摸索苦战的时间。培训老师可以帮你把书本里的东西总结概括一下,特别是会cover所有重点的内容。好的老师讲课应该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会总结一套对付考试的经验。还有,你上课时老师发的资料、练习题和你自己记的notes,到考试前看一看,一定是有帮助的。
另外,培训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你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看书、做题,交流学习资料、经验等等。能找到一起奋战的考友,大家有个照应,要比自己孤军奋战、自己埋头看书要好得多。
目前考到第三级的很多考生是自学的,但实际上,如果能上培训班,不无好处。前面的好处不重复了。第三级多半是小班上课,一个老师,十多个学生。大家上课时可以多多讨论,有利于锻炼思路,并交流一下级解答问题的方法。第三级的考试,跟注重能力。如果纯粹看书,而不锻炼思路的话,考试时一上来会觉得很吃力。尤其是用英语思考和答题的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掌握的。在培训中,老师会有意的去引导的。
如果你真的是自学能力不强,自制力也不强,学习时间紧而且不可支配,这鼓励你参加培训。另外,现在有一种途径,参加网络课程远程培训,国内外都有吧,但是现在网络课程太多,质量参差不齐,所以要好好选择,网站上的网络课还可以,有较强的指导性,比枯燥定时的培训好一些。有兴趣的人可以和他们在国内授权机构联系一下,他们的电话:400—626—8586
Question:
Cronin Auto Retail(CAR)is a car dealer that sells used cars bought at auctions by its experienced team of buyers.Every car for sale is less than two years old and has a full service history.The company concentrates on small family cars and, at any one time, there are about 120 on display at its purpose-built premises.The premises were acquired five years ago on a 25 year lease and they include a workshop, a small cafe and a children’s playroom.All vehicles are selected by one of five experienced buyers who attend auctions throughout the country.Each attendance costs CAR about $500 per day in staff and travelling costs and usually leads to the purchase of five cars.On average, each car costs CAR $10,000 and is sold to the customer for $12,000.The company has a good sales and profitability record, although a recent economic recession has led the managing director to question ‘whether we are selling the right type of cars.Recently, I wonder if we have been buying cars that our team of buyers would like to drive, not what our customers want to buy?’ However, the personal selection of quality cars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CAR’s business model and it is stressed in their marketing literature and website.Sales records show that 90% of all sales are to customers who live within two hours’ drive of CAR’s base.This is to be expected as there are many competitors and most customers want to buy from a garage that they can easily return the car to if it needs inspection, a service or repair.Consequently, CAR concentrates on display advertising in newspapers in this geographical area.It also has a customer database containing the records of people who have bought cars in the last three years.All customers receive a regular mail-shot, listing the cars for sale and highlighting any special offers or promotions.The company has a website where all the cars are listed with a series of photographs showing each car from a variety of angles.The website also contains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any, special offers and promotions, and information about its servic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service.CAR is keen to expand the service and mechanical repair side of its business.It would particularly like customers who have purchased cars from them to bring them back for servicing or for any mechanical repairs that are subsequently required.However, although CAR holds basic spare parts in stock, it has to order many parts from specialist parts 上海总部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花园路171号A3幢高顿教育
电话:400-600-8011 网址:
上海总部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花园路171号A3幢高顿教育
电话:400-600-8011 网址:
上海总部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花园路171号A3幢高顿教育
acca是特许会计师公会(theassociationofcharteredcertifiedaccountants)的简称,成立于19,是目前世界上领先的专业会计师团体,也是国际上海外学员最多、学员规模发展最快的专业会计师组织。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acca将其专业资格考试推向海外,目前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万会员和学员,设有230多个考点,操作上具有真正的国际性。
英国立法许可acca会员从事审计、投资顾问和破产执行的工作。acca会员资格得到欧盟立法以及许多国家公司法的承认。acca在欧洲会计专家协会(fee)、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和加勒比特许会计师协会(icac)等会计组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acca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的创始成员,也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成员。
2.acca考试全用英文吗?acca中文项目是怎么回事呢?
acca专业资格是全球统一的,全部用英文。所谓“acca中文项目”是根据acca的其中一个项目(certifieddiplomainaccounting&finance,简称cdaf)的四门课程翻译过来的,该项目在北京由北京高级财务管理专修学院承办。另外,由香港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和中央电大合作在全国各主要城市推广。该课程项目主要针对非财务人员(如管理人员、行政人员、营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目的是使他们掌握基本财务知识,能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基本分析。该项目简称不能叫acca,所发的证书当然也是不同的,反之,“acca”当然也不是只有四门课程cdaf项目或其相应的中文项目。
3.acca考试难度如何?通过率如何?
acca考试的难度是以英国大学学位考试的难度为标准,具体而言,第一、第二部分的难度分别相当于学士学位高年级课程的考试难度,第三部分的考试相当于硕士学位最后阶段的考试。第一部分的每门考试只是测试本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着重于为后两个部分中实务性的课程所要运用的理论和技能打下基础。第二部分的考试除了本门课程的内容之外,还会考到第一部分的一些知识,着重培养学员的分析能力。第三部分的考试要求学员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决断力。不仅会考到以前的课程内容,还会考到邻近科目的内容。
全球单科通过率基本在30-40%左右,中国学员通过率为50-60%。详情请访问,请窝∫幻趴纬蹋ㄈ鏟aper1.1),然后再选“passrates”打开即可。
4.acca报名有什么条件?
acca考试是向全世界所有有志于从事财会事业的年轻人敞开大门的。对中国学员来讲,报名的学员可分为三类:①凡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即可报名成为acca的正式学员。②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在校生,顺利通过第一年所有课程的考试,即可报名成为acca的正式学员。③未符合以上报名资格的申请者,而年龄在21岁以上,可循成年考生途径(mser)申请入会。该途径允许学员作为acca校外进修生,在四次连续考试中通过1.1和1.2两门课程,便能以正式学员的身份继续考其他科目。
以上各类学员只要填写acca注册报名表、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并缴纳注册报名费即可申请成为acca学员,然后在适当时候参加acca的考试。
5.acca考试何时报名?
要参加acca的考试,必须首先注册成为acca的学员。注册报名随时都可以进行,但注册时间的早晚,决定了第一次参加考试的时间。具体为:每年7月20日前注册,有资格参加同年12月份的考试;12月15日前注册,有资格参加第二年6月份的考试。 学员注册后,会在适当时候收到acca总部寄来的考试报名表,学员应根据自己的计划填写后,寄往acca代表处或acca总部。考试报名时间具体为:参加6月份的考试,3月份和4月初报名(acca总部收到考试报名表的截止日期为4月15日);参加12月的考试,要在9月份和10月初报名(acca总部收到考试报名表的截止日期为10月15日)。我中心收取报名表的时间均提前十五天。
6.什么地方可以参加考试?可以换考点吗?可以缓考或不考吗?
中国大陆在以下城市都可以参加考试: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武汉、大连、长沙、深圳、厦门和成都。学员在一个城市注册后,可以在其他有考点的任何城市参加考试。在考试的几年内,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选择、更换适合自己的考点参加考试。考试报名表(examinationentryform)寄往英国后,不能再申请缓考或不考。
7.考试什么时候举行?十四门课要一次通过吗?
每年举行两次考试,分别在6月初和12月初。具体时间可参照。每次考试,十四门课程均有安排,不论学员考到哪个阶段,都能参加考试。每次每个学员最多允许报考4门。
8.考acca英语程度要求多高?没有英语水平证明能否注册?
【ACCA考试难度、特点及考试规则】推荐阅读:
注册税务师考试难度09-13
中级财务会计考试难度10-13
计算机四级考试难度01-30
2024年一二级建造师考试难度分析02-06
关于ACCA考试05-03
泽稷网校 2017年ACCA F7 考试重点梳理总结05-27
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规则02-04
考研数学难度值07-01
考研英语难度11-19
人大金融考研难度分析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