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名言警句(精选13篇)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
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上帝从不抱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抱怨上帝的不公平。
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越努力,越幸运。
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人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没有阳光。
幸运之神的降临,往往只是因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时间。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卫灵公》)
欲速则不达。 (《子路》)
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
书中此类句子甚多, 涉及的内容也很广, 包括政治、哲学、教育、文化、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千百年来, 一直为人们所传颂。有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过程中, 又被简化、浓缩, 形成了成语和典故, 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循循善诱”、“三思而行”、“后生可畏”等等, 在今天, 都已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词语。
《论语》中的许多名言警句为什么能长期流传, 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呢?
首先, 从内容上来看, 《论语》中凡被人们所喜爱的句子, 往往并不是那些直接表现孔子的政治态度, 抑或强烈地宣传其政治主张的言辞, 而多数是那些有深刻的哲理性或蕴涵着可贵的生活经验的语句。如“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说, 如果老读书, 不动脑, 就会罔然无所得;反之如果只空想, 不读书, 有了疑惑也不能解决。可见, “学”和“思”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二者不可偏废。这类句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具有普遍意义, 因而, 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为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所接受。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原来都是有所指的, 或都是有具体内容的。但引用《论语》中的话和评论《论语》并不是一回事, 引用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或需要, 来“为我所用”。如“当仁, 不让于师” (《卫灵公》) , 原意是:面临着有关仁义的事, 即使老师, 也不必同他谦让。这是孔子鼓吹“仁”“义”高于一切的说教。但今天人们在引用时, 则完全避开这一具体内容, 而是用“当仁不让”来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 就要积极去做, 不应该推诿。又如“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 这句话, 原文中也是有所指的, 即“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人引用这句话来说一个人要求得进步, 就必须下苦功夫, 重视自我修养。
《论语》中还有许多句子原来意思就比较含蓄、隐晦, 很难确定其具体所指。在这种情况下, 就更给人以补充和发挥的余地。如《子罕》篇有这样一段记载:“子在川上, 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人说, 这是孔子在感叹光阴如流水, 一去不复返, 并无深意;有人却认为, 这句话反映出孔子对没落阶级的惋惜和留恋;但也有人说, 它体现了孔子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究属何意, 研究者自可去探讨。但由于这种句子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哲理性, 可以引起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各种联想和想象, 因而, 也为人们所喜爱。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里, 正是借用这句话, 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说明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 不断进步的。可见, 许多警句, 在流传过程中, 总是在不断地被人们加工、改造, 有选择、有分析地加以利用。
其次, 这些句子, 语言简练通俗, 含义丰富深刻。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 以极俭省的笔墨, 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而又十分自然, 易读易记, 便于流传。例如“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表面上是赞美松柏, 实际上是运用比喻手法, 借松柏不畏严寒的特点来颂扬坚贞不屈的性格。这种句子含蓄优美, 耐人寻味, 尤为人们所喜爱。后世许多诗人都喜欢借松柏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操。如陶渊明的诗:“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陈毅也特别喜欢青松, 他写道:“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古往今来这些热情洋溢的诗句, 生动地表明, 孔子对松柏这一形象的观察和描写, 其影响是深远的。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和“匹夫”, “夺帅”和“夺志”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这句话, 通过一个“可”, 一个“不可”, 不仅把两者联系起来, 而且使两者加以比较、对照, 从而更有力地强调了“匹夫”之志的坚定。其他如“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等都是运用这一手法, 把两个看来无关甚至互相排斥的事物或现象, 捏合在一起, 借以相互映衬、对照, 从而把要阐明的道理, 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欲速则不达。(《子路》)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书中此类句子甚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包括政治、哲学、教育、文化、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有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过程中,又被简化、浓缩,形成了成语和典故,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循循善诱”、“三思而行”、“后生可畏”等等,在今天,都已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词语。
《论语》中的许多名言警句为什么能长期流传,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呢?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论语》中凡被人们所喜爱的句子,往往并不是那些直接表现孔子的政治态度,抑或强烈地宣传其政治主张的言辞,而多数是那些有深刻的哲理性或蕴涵着可贵的生活经验的语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如果老读书,不动脑,就会罔然无所得;反之如果只空想,不读书,有了疑惑也不能解决。可见,“学”和“思”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二者不可偏废。这类句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因而,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所接受。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原来都是有所指的,或都是有具体内容的。但引用《论语》中的话和评论《论语》并不是一回事,引用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来“为我所用”。如“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原意是:面临着有关仁义的事,即使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是孔子鼓吹“仁”“义”高于一切的说教。但今天人们在引用时,则完全避开这一具体内容,而是用“当仁不让”来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去做,不应该推诿。又如“吾日三省吾身”(《学而》)这句话,原文中也是有所指的,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人引用这句话来说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重视自我修养。
《论语》中还有许多句子原来意思就比较含蓄、隐晦,很难确定其具体所指。在这种情况下,就更给人以补充和发挥的余地。如《子罕》篇有这样一段记载:“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人说,这是孔子在感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并无深意;有人却认为,这句话反映出孔子对没落阶级的惋惜和留恋;但也有人说,它体现了孔子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究属何意,研究者自可去探讨。但由于这种句子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哲理性,可以引起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各种联想和想象,因而,也为人们所喜爱。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里,正是借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可见,许多警句,在流传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被人们加工、改造,有选择、有分析地加以利用。
其次,这些句子,语言简练通俗,含义丰富深刻。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以极俭省的笔墨,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而又十分自然,易读易记,便于流传。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表面上是赞美松柏,实际上是运用比喻手法,借松柏不畏严寒的特点来颂扬坚贞不屈的性格。这种句子含蓄优美,耐人寻味,尤为人们所喜爱。后世许多诗人都喜欢借松柏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操。如陶渊明的诗:“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陈毅也特别喜欢青松,他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古往今来这些热情洋溢的诗句,生动地表明,孔子对松柏这一形象的观察和描写,其影响是深远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和“匹夫”,“夺帅”和“夺志”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这句话,通过一个“可”,一个“不可”,不仅把两者联系起来,而且使两者加以比较、对照,从而更有力地强调了“匹夫”之志的坚定。其他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都是运用这一手法,把两个看来无关甚至互相排斥的事物或现象,捏合在一起,借以相互映衬、对照,从而把要阐明的道理,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
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5) 其使民也义。
6)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9) 礼之用,和为贵。
1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12)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花儿开放需要一定时间,孩子成才需要一个过程,做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教师,用自己的汗水去浇灌每一种“植物”,让他们开出独特、芬芳的花朵。
3、教师,是播撒知识的种子,传递文明火炬的使者。
4、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5、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6、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
7、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用爱的语言感染孩子;用爱的行动引领孩子,把爱的权力交给孩子。
8、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9、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情去融洽学生的感情,用爱点燃学生的自信。
10、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11、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
12、成功的习惯其本身就是成功的最大原动力。
13、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14、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15、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粱,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于是,在加加减减中天堑变通途,荒漠变绿洲。
16、教师即守望者,守望在三尺讲台,守望着学生这块麦田,纵使青春都化作了粉笔灰,也无怨无悔。
17、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要有永不放弃的耐心和信心。
18、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将来超过自己。
19、用尊重和爱心换取幼儿的快乐,用真诚和微笑面对每一位家长。
20、教师是一条大河,它需要许多条涓涓小溪去滋养它,充实它。
教育励志名言
1、坚持启发式,避免注入式。
2、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
3、用心调理孩子们的营养,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从我做起!
4、学习是劳动,并且应当永远是劳动,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使求学的兴趣本身依赖于严肃的思想,而不是依赖于任何不合乎实际的表面文章。
5、教育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
6、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对幼儿的影响最大。
7、要看孩子将来素质如何,那就要看家长现在素质如何。
8、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9、一个坏的教师廉价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发现真理。
10、家庭教育的另一个内容是培养子女的服从性,服从性的培养可以使子女产生长大成人的渴望。反之,如果不注意子女服从性的培养,他会变得唐突孟浪,傲慢无礼。
11、要做一个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的人,不管是在深藏内心的思想活动中,还是在表露于外的行为举止上都是这样。
12、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
13、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14、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生存,而不是代替学生生存。
15、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
16、一个会爱父母的人,将来才会更好地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17、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18、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19、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一、先入为主,先声夺人
许多年轻老师常常抱怨语文难教,作文更难教。这是我们没找到学生感兴趣和易于接受的话题和方式。就好比一上课,先要环视一周,紧紧地抓住学生一样。首要的问题是要找准切入点,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学生在入学之初,程度参差不齐,思想五花八门,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和目标来规范学生。我的做法是送给新生一句话:“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要求每个学生树立一个人生的奋斗目标,做一个有志青年。其次,在布置教室和学习园地时,张贴我亲自书写的书法作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见面少说寒暄话,多把学术谈几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精辟的几句格言,让他们内心产生了久久难平的心潮。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在学校应当做些什么,该怎样做。在接下来的讨论和日记中,学生都能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此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屡试不爽,可谓事半功倍。
二、学经典语、说漂亮话
乍一看,“漂亮话”有点贬义,其实,我这里说的漂亮话指的是语言的艺术美。就语言而言,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而口语与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坚持让学生通过练笔来提高作文。而其中最主要内容和要求就是说漂亮话。怎样说好漂亮话呢,这是有讲究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人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周围聚了好多人,不时暴发出阵阵笑声。究其原因,是他们的话让人感兴趣,人们爱听,听着是一种享受。而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语言中引用了大量的经典语。毛泽东的文章中也运用了大量易懂好记的经典语言。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真老虎”等。这些经典语除了生动形象之外,还饱含深刻的哲理。如果我们的话也具有这种魅力,那多受欢迎啊。其实,这也不难做到,只要多练习,我们也能说出类似的话来。语文课上,我让学生每人说一句赞美别人的话,一定要说得漂亮,让人听了高兴,最起码心里要暖洋洋的。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过后,我出示了这样几句话。“你今天的发型真酷啊”“嗨!多整齐的作业啊!”“你的字写得真漂亮,都快赶上老师的字了!”……几句普通的赞美人的话,让人听了心里暖洋洋的,对说话的人也有了好感。几句简单的话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交际功能。每天一句漂亮话,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情谊,还能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他们感到生活中充满了美,只要留心就能发现。这也是一种美的教育。
三、善积累、多反思
作为语文老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分门别类地积累名言警句,不但可以提高说话、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初中教材中选择的都是很典型的文章,要重视让学生读。大量读,反复读。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读,让学生去感悟、去熏陶。只有打好了这个基础,学生才能说好话,说话时才能少出错或不出错。关于名言警句的积累,可让学生按照成语、精美语段、小品文、写景、抒情、励志、褒扬、贬斥、时间、学习等分类积累。还可以细化到描写四季、花草、树木的等等。可参照以下的范例进行积累。
如学习方面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问学问,不懂就问”。读书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励志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修身的“人是因为美丽才漂亮,不是因为漂亮才美丽”“人在山外觉山小,人进山中知山深。”“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不听指点,多绕弯弯。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学生在品味和熏陶、积累的同时,不但受到启发和鼓舞,还能令人反思。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学生在反思中思想会得到提升。
四、学经典,找突破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所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采取什么方式和内容进行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为此,我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三字经》《弟子规》《治家格言》《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子兵法》等中华经典名著。并按照《新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内外阅读书目,让他们大量地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名篇。尽管有些内容学生初读时困难重重,但在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辅导下,他们还是初步地涉猎了这些作品,了解了其中的一些内容,吸取了部分精髓。三年下来,学生从说话到作文,从待人到处事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所谓教无定法,但有大法。目前,作文教学之理论、专著和辅导丛书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最关键的还是要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学经典,谈经典,在理解、领悟、探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经典的思想会悄然滋润师生心田。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思想认识和读写能力会有所提升。我想,基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探究,真正找到一条或多条适合学生发展的途径,还是会走出作文教学的瓶颈的。
2、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3、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4、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5、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6、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7、使一个人发挥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8、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9、运动贵有恒,饮食贵有节。
2) 投入才会深入,付出才会杰出,用心才会开心。
3) 换种态度和做法就是换种人生。
4)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5) 教师上好课,是立身之本。
6) 追求主动发展,专业发展,和不断自我更新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
7) 当教师在课堂上真切的感受时,每一个人的心灵不断诞生新彩观念.宛如姹紫嫣红的鲜花在春天绽放一般,他或她就开始际遇教学的本质,体验教学的神圣。
8) 给一个学生机会,他(她)会给你一个奇迹。
9) 没有观念,就没有生命,观念是思想是生命。
10) 一滴水,只有溶入大海,才能永不消逝;一粒沙,只有投入大地,才能聚集力量。一个人只有依托集体,才能实现价值。
11) 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化,贵在养习。
12) 宽容不是姑息迁就放任,而是严格要求下的理解尊重。
13) 尊重自己强调自主,尊重他人强调平等,尊重集体强调规则,尊重同时强调和谐,尊重知识强调探索。
14) 唯有你时时去欣赏别人,你才会体会到一种真爱的回报。
15) 学会奉献自己,不会给你带来不利,而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16) 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
17) 睁大眼睛多发现学生的优点,眯起眼睛少挑剔学生的缺点。
18)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泰戈尔
19) 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会为难任何一个学生,也不会放纵任何一个学生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洛克
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4、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7、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
8、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9、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10、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
12、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1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4、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5、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16、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
17、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18、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19、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卢梭
20、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卢梭
2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2、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反,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乌申斯基
2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4、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苏霍姆林斯基
25、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26、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27、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夸美纽斯
2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
29、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30、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3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
3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33、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34、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夸美纽斯
35、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
36、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卢梭
37、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列宁
38、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39、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40、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
4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
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韩愈
44、师者,人之模范。——杨雄
45、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46、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47、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48、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陶行知
49、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马卡连柯
50、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5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
52、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赫尔巴特
53、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54、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洛克
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6、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
5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5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9、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60、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6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62、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63.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64.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
65.“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 …… 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华罗庚
66.“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国思想家卢梭
67.爱因斯坦:“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68.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
69.教育属于生活,教育为了生活,而且教育要依靠并借助于生活。——克伯屈(美)
70.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爱因斯坦
7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显示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72.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爱因斯坦
73.“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陶行知:《教学合一》
74.“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75.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好课是拥有“五实”的课,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76.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 ——高尔基
77.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苏霍姆林斯基)
78.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裴斯泰洛齐)
79.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独。(徐特立)
2) 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出自 名人卢梭
3)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名人孟子
4) 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反,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出自 名人乌申斯基
5)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出自 名人朱熹
6) 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我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出自 名人苏霍姆林斯基
7)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出自 名人苏霍姆林斯基
8)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出自 名人叶圣陶
9) 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出自 名人夸美纽斯
1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 名人孔子
11) 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出自 名人列宁
12)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出自 名人夸美纽斯
13)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 名人孔子
14) 谁要是我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出自 名人第斯多惠
15)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 名人《礼记·学记》
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 名人孔子
17)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 名人《礼记·学记》
18)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出自 名人陈鹤琴
19)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出自 名人顾宪成
2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 名人孔子
21) 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出自 名人欧文
22)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出自 名人亚里士多德
23)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出自 名人荀子
24)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出自 名人陶行知
25)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出自 名人《礼记·学记》
26) 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出自 名人洛克
27)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28)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出自 名人《礼记·学记》
2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 名人孔子
3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 名人孔子
31) 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
2.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3. 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4.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5.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6. 母亲是英勇无畏的,当事情涉及到她所诞生的和她所热爱的生命的时候。——高尔基
7.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二十条家庭教育格言,定能成就优秀孩子哦。
8.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9. 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反,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10.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11.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12. 父母不要万事代劳,剥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13. 当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遇到困惑时可以尽量请教老师邻居或是教育专家。
14. 真正伟大的人,是由行动使他人见识其不凡之处。
15. 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16. 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7、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8、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19、理性和真理是人所共具的,属于那先说出来的人并不多于那引用的人。也不是根据柏拉图多于根据我自己,既然他和我一样看见和了解它。蜜蜂到处掠取各种花朵,但后来酿成蜜糖,便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了;已经不再是百里香或仙唇花了。同样,人们属于他自己的作品。他的教育、工作和研究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要培养他的这种消化能力。——蒙田
2) 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3) 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作者:雨果
4) 美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犹如生活之需要阳光。美育是培养健全的人不可缺少的教育,犹如维生素之于生命。
5)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作者:斯宾塞
6)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作者:陶行知
7)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作者:毛泽东
8) 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9) 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 作者:赫尔巴特
10)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1)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作者:爱因斯坦
12) 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3) 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4) 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作者:詹·拉·洛威尔
15) 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作者:欧文
【教育的名言警句】推荐阅读: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励志06-06
学校教育的名言警句03-31
关于教育重要性的名言警句05-03
教育经典名言警句01-22
爱心教育名言警句05-07
小学教育名言警句作者出处11-09
关于感恩父母的名言警句,名言名句09-11
战胜困难的名言警句,战胜挫折的名言02-20
幼儿教育的名言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