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同步

2025-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同步(共9篇)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同步 篇1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1x2y293x5y25xy4y4A.xB.C.D. x10y25xy4xy4xy1

2.某班共有学生49人.一天,该班某男生因事请假,当天的男生人数恰为女生人数的一半.若设该班男生人数为x,女生人数为y,则下列方程组中,能正确计算出x、y的是()

x–y= 49x+y= 49x–y= 49x+y= 49A.B.C.D. y=2(x+1)y=2(x+1)y=2(x–1)y=2(x–1)

3.李明同学买了两种不同的贺卡共8张,单价分别是1元和2元,共10元.设李明买的两种贺卡分别为x张、y张,则下面的方程组正确的是()y1yx10xy10xy810A.B.x2C.D.2x2y8x2y10xy8x2y8

4.四川5.12大地震后,灾区急需帐篷.某企业急灾区所急,准备捐助甲、乙两种型号的帐篷共2000顶,其中甲种帐篷每顶安置6人,乙种帐篷每顶安置4人,共安置9000人,设该企业捐助甲种帐篷x顶、乙种帐篷y顶,那么下面列出的方程组中正确的是()

A.x4y2000x4y2000xy2000xy2000B.C.D. 4xy90006xy90004x6y90006x4y9000

5.某校运动员分组训练,若每组7人,余3人;若每组8人,则缺5人;设运动员人数为x人,组数为y组,则列方程组为()

7yx37yx37yx37yx3A.B.C.D. 8y5x8yx58y5x8yx5

二、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6.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为11,把它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数比原数大63,设原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十位数字为y.7.七(2)班买了35张电影票,共用250元,其中甲种票每张8元,乙种票每张6元,问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

8.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粗加工16吨.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按排几天精加工,几天粗加工?设安排x天精加工,y天粗加工.

9.某次足球比赛的记分规则如下: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是0分.某队踢了14场,其中负5场,共得19分.若设胜了x场,平了y场.【能力提升】

10.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只有上坡路和下坡路,没有平路,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9小时,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7

甲乙两地的公路有多长? 1小时,汽车在上坡路每小时行20km,下坡路每小时行40km,问:2

参考答案

1.D; 2.D;3.D;4.D; 5.C.6.xy11

(10yx)(10xy)63

xy25 8x6y2507.

8.xy15

6x16y140

9.xy514 3xy19

10.解:设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上坡路有x km和下坡路有y km,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

yx9①2040 xy17②24020

①+②得

X+y=220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同步 篇2

一、主要教学流程

1. 情境创设

请同学们观察右边的四幅图片, 图片中哪些线互相平行?

教室内有哪些线是互相平行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小组讨论, 为归纳平行线的概念做准备)

2. 认识平行

(1) 概念: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表示:如图,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记作AB∥CD, 读作“直线AB平行于CD”。

(3) 画法:想一想, 小学里怎样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3. 探究性质

(1) 读图。观察地图并思考:

(1) 图中有哪些道路与建设路平行?利用前面学习的方法加以检验; (2) 过人民广场, 并与建设路平行的道路有几条?经过青年广场呢? (3) 过人民广场, 能否再修一条与建设路平行的道路?经过青年广场呢?

(2) 画图。如图, 点A、B是直线l外的两点. (1) 过点A画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这样的直线能画几条? (2) 经过点B呢? (3) 通过画图, 你有什么发现?

(3) 归纳。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尝试用语言来描述所发现的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 应用。如图, D是AB的中点。

(1) 过点D画直线DE∥BC, 交AC于点E, 画直线DF∥AC, 交BC于点F;

(2) 在所画图中, 线段AE与EC、线段BF与F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用刻度尺或圆规检验你的结论。

4. 数学实验

(1) 图中AB与CD、BC与ED、FG与HI互相平行吗?

(2) 在方格纸中过点P分别画AB、BC的平行线。

二、设计策略与意图

1. 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具体实例中感知平行。

对于平行线的概念, 小学里是通过实物、图片加以描述的, 未介绍平行线的表示方法, 还学过利用直尺、三角尺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基于小学已学过的平行的知识, 这里我们通过一组图片及寻找身边的平行线, 进一步丰富了对平行的认识, 唤起了学生对平行的回忆。

2. 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 定义平行线

小学教材里是这样描述的: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本课的教学中, 我们让学生思考所找互相平行直线的共同特征, 来归纳平行线的概念, 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深化了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认识。

3. 在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中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这一部分中有四个环节:第一, 观察城市地图, 在读图的过程中,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平行线的性质;第二, 将建设路看成直线l, 人民广场看成点A, 青年广场看成点B, 这样就转化为一个画图问题, 把上述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在操作中思考, 让学生从数学内部感知平行线的性质;第三, 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 尝试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所发现的基本事实;第四,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让学生体会基本事实在数学内部的运用。

4. 通过数学实验, 深化平行线性质的认识。

这里的活动分为3个层次, 第一, 用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图中的有关直线是否互相平行:第二,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 探索在方格纸中画平行线的方法;第三, 是数学实验活动的核心, 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 发现在方格纸中画平行线的一般方法。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基于学生在小学里已有的经验 (学过利用方格纸中的横线或竖线画平行线) ;另一方面, 在检验图中的直线是否平行的过程中观察其特点, 能引发学生新的思考, 发现在方格纸中画平行线的简便方法, 发现借助方格纸画平行线的本质就是平移。

三、两点感悟

1. 创设恰当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

《课标》指出, 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 介绍知识的背景;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 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恰当地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 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 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仅仅限于直观性的识图, 以前没有学习图形的表示方法、几何语言的表述和推理, 所以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图形、概念、性质, 并用几何语言加以表述, 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教学中要以现实背景为素材创设情境,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推理等活动过程, 积累数学思维和实践活动的经验, 让学生亲身实践、感受, 掌握概念、懂得画法、尝试用几何语言表述, 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 这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2. 立足合情推理, 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

合情推理是发现结论的一个有效途径。记得华东师大王继延教授说过, 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直观地、合情地获得一些结果, 这是数学的根本, 是得到新结果的主要途径。

七年级的学生习惯于用小学里的直观来代替推理, 对几何语言的运用, 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 对探索、归纳、推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因此, 教学中, 我们应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实验, 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抽象的规律, 发展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学生的认识过程应当是基于操作, 又高于操作, 经过抽象、概括活动, 归纳数学对象的特征, 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

摘要:初学图形与几何时, 要尽可能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背景,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 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观察、操作、实验、思考等数学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同步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根据实际情况求商的近似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104-1

教学片段:

1.出示例13图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

续问:要求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应怎样列式?

板书:300÷45

一起计算,教师板书竖式:

接问:你有没有什么发现?(结果是循环小数)

2.指横式追问:横式上应该怎么写?

如果有争议,就请双方把理由说一下,再在四人小组里讨论。

交流:(1)这一题不能保留两位小数,也不能保留一位小数等,而要取整数商。教师随即擦去竖式中除到小数部分的商和余数。(板书:取整数商)(2)因为买7个足球要315元,超过300元了,所以买不到7个,只能买6个。

板书检验方法:45×7=315(元) 45×6=270(元)

3.把解答板书完整。

【解读】 有的学生受之前学习过的内容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保留两位小数,有的学生还怀疑是否题目中漏写了条件,但也有较好的学生知道要联系实际情况取近似值。因此,在这里很有必要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思考】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计算并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值的思路,只有3名学生只除到个位就根据实际情况得到商的近似值。在教学时,我有意先选取除到小数点后3~4位,并且用“四舍五入”法保留1位、2位小数的做法到展示台上展示,学生很快能指出错误,在个别学生的指正下,基本全班学生能认识到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取整数商,并且再根据剩下的余数不够再买1个,要直接舍去得到最终的答案。

在这时,我直接在黑板这样的板书上指着商6.666说:“这时,我们就不能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得到近似值,而是直接舍去小数部分,得到近似值为6。”

说完取商的近似值后,直接利用以上个别学生的发言板书检验的算式:45×7=315(元) 45×6=270(元)。

此时,我认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及知识经验,已经完全能够理解这样的实际问题,觉得已将“去尾法”讲解清楚,殊不知,这样的处理过于粗糙,既没有讲清楚“去尾”的真正意义,又没有真正领会教材的安排用意。

教材中出现这样的实际问题不仅仅在本节课,早在二、三年级学生就有类似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教材是从易到难,从浅至深,慢慢铺陈出“去尾法”和“进一法”。到了五年级上学期,又接触到了这样的实际问题,我心想可能是由于学生在那时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只是初步接触,完全理解这些问题还有困难,本节课让学生再次学习这些问题,效果会好得多。

课后我做了一定的反思研究,仔细观察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书本练习十三第14题),出现了两种解答过程:

(1)13.6÷4=3(次)……1.6(吨)

13.6÷4≈4(次)

答:至少需要4次才能运完。

(2)13.6÷4=3.4(次)

13.6÷4≈4(次)

答:至少需要4次才能运完。

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实际问题,第一种解法在不学这节课前学生也能掌握,这种方法是学生们二、三年级运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易于学生的理解,而第二种方法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方法之一。两种方法在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比例大概为3∶1,纵观本节课的教学大纲,并没有出现第一种方法,但是在学生的反馈中出现得却很多。

这样的结果也就是说其实用学生在二、三年级的知识储备就已经可以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可为什么又在五年级出现呢?五年级出现这样的第二种方法又有怎样的意义呢?我想,这里面一定有编排者的特殊用意,教材中还有着我们所没能发掘的知识。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同步 篇4

【学习目标】

1.回顾、思考本所学的知识及思想方法,并能进行梳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导学提纲】

梳理本知识:

1. 基本概念

2.位置关系 .

3.相关图形的性质.

(1)线段和直线的有关性质:

(2)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有关性质:

(3)平行和垂直的有关性质:

4.基本作图.(尺规作图)

(1)作一条线段AB等于线段a;

(2)作 等于 .

5.分类思想.

【反馈矫正】

1.完成本p172页复习题第1、2、3、4、5、7、8题

2.8°44′24″用度表示为_______,110.32°用度、分、秒表示为_______.

3.如果 与 互补, 与 互余,则 与 的关系是( )

A. = B.

C. D. 与 互余

4.在1点与2点之间,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成直角的时刻是1时______分.

5.如图,OE是∠AOD的平分线,OF⊥OD,垂足为O,

∠EOF=19°,求∠AOD的度数.

【迁移拓展】

完成本p172页复习题第9、11、14题

【堂作业】本p172页复习题第6、10题

整式

题2.1 整式时本学期

第 时日期

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

学习

目标(1)了解单 项式 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重点

难点重点:单项式及单 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流程师生活动时 间复备标注

一、导入新

回顾:先填空,再请说出你所列式子的运算含义。

1、边长为x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

2、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行驶t小时所走过的路程为 千米。

3、如图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体积为 。

4、设n表示 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看前图,尝试回答3 个问题

在小学,我们学过 用字母表示数。我们 可以用这种方法回答上面的问题。在本还会看到,我们不仅可以用字母 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数量关 系,而且还可以将这样的式子进行加减运算。这些内容将为下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打下基 础

二、新授

1、自学第54--55页,回答下列问题

完成思考的4个问题

什么是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次数?举例说明

归纳小结: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单项 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 项式的次数。

注意:单项式表示数字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数字写在前面 ;系数、指数为1时,常省略不写。

完成56页练习1

2、自学第55页例题,回答 下列问题

独立完成例题,后订正答案

同一个式子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归纳小结:用字母表示数后,同一个 式子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3、完成56页练习2

三、堂达标练习

59页习题1

四、堂小结

1、单项式、单项式系数、单项式次数的概念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篇5

一、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还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2、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根不能吸收水分,也不能不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蕨类植物不结种子,它的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可产生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萌发和生长。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用;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

1、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子叶和胚乳里有营养物质,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是裸露着的称为裸子植物;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

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84页)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

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一、种子的萌发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注意: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P.93.94页)

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

二、植株的生长

1、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做根尖。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2、根尖的结构(从上到下):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4、幼根的生长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成熟区的表皮上有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植株的芽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芽组成的。

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6、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

植物生长需要做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缺乏症P.99页)。

缺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7、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

三、开花和结果

1、花的结构:(P.104页)

2、一朵花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

3、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

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4、传粉和受精(P.104105页)

传粉:发育、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

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植物传粉的类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5、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放出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叫做自花传粉。如小麦水稻

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叫做异花传粉。传粉的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

6、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7、人工辅助授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意义:成熟区大量的根毛,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因而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

2、在根、茎、叶脉中有导管,它属于输导组织。所有的导管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水分运输的管网,根吸收的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通过这个管网被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

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

散失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4、叶片的结构: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叶脉组成。

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

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

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5、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②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保证各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

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只要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都能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3、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4、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5、植物运输物质的途径:导管:从下往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从上往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细胞核中的DNA也是有机物。

7、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生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2、了解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得经典实验(P.122页)

4、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示意图是重点P.124页)

5、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

①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②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水。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来检验种子萌发时是否放出了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原料)(场所)(产物)

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4、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将产生的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①适时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保持干燥和低温、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部位叶绿体线粒体

条件光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能量变化储存能量释放能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植被覆盖率低;②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乱砍滥伐;③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3、我国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

4、1984年、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月20日执行《退耕还林条例》。我国植树节:每年3月12日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同步 篇6

真话,抒真情

题解

1. 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会有好多让我们难忘的“那一次”,请你以“那一次,我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然

后再按命题作文的要求作文,注意选的材料一定要是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曾经振动过心灵世界的事情。要说真话,抒真情,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范文

那一次,我真蠢

徐璐

从出生的那刻起,我就注定了要与“胖”为伍了。说实话,从小到大,我的体重总是超过同龄人20%左右。都怪我平时爱吃东西。这样日复一日,就因为自己的贪吃和天生的大身架才导致现在的“身强体壮”的!

可在从前,我从不为自己的身材而担心,反倒认为:太瘦有碍健康,而肥胖也不一定是坏事。可就在成为中学生的第二天,我的想法信念就彻底改变了„„

看到班级里的女生都那么苗条,再加上妈妈的同事见到我说:“小璐,好久不见,都成大姑娘了,可惜„„

经过内心的激烈交战,冲动战胜了理智,我翻箱倒柜的寻找减肥方面的资料,通过深思熟虑的修改,终于制定出了一套几乎完美的“减肥计划手册”。

手册中写道:“黄瓜是天然绿色食物,吃了既可美容又可减肥,一食多得,平均每天吃两根即可。仰卧起坐可以收腹练腰,平均每天则练三十左右。”好,打铁趁热,我今天就要开始练习。

我从菜场买了好多黄瓜。我挑了一根最粗的,去皮后。大大地咬了一口。清脆、甘甜、又多汁的黄瓜散发出的天然清香溢满口中,仿佛回到了田园一般。“黄瓜真好吃!”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两根大黄瓜我一分多钟就吃完了。但看着那些青翠欲滴的黄瓜,又嘴馋起来,心想:吃多了,效果不是更好吗?又拿起黄瓜津津有味地吃开了。

一顿黄瓜“大餐”吃得快撑破肚皮了。睡前,我躺在床上,在实行计划二的仰卧起坐。虽然胃胀,但仍硬着头皮上了。刚开始,我不觉得很吃力,每一秒钟都可做一个。今天我的目标是50个,前30个可以说是轻松完成的,可后来的20个可真要我的命了。在第21个时,由于体力透支,我抱着头,顶着肚子用力往下一蹬,才勉强可以。可想而知,要做50个仰卧起坐是件多么难的事啊。就这样,第一天的“减肥计划”在兴奋、痛苦中结束了。

第二天清早,我穿梭在房间与厕所。唉,就因为昨天一时贪念吃了4根黄瓜,害我今天拉肚子。还有那可恶的仰卧起坐,一下子做得太多,腹部一笑就疼痛不堪。不过还是因为自己急于求成,才导致现在的苦难,真是自作自受。

现在想起来,我那时真是蠢极了,只是盲目地想减肥却不顾后果,最后还伤害了自己的身体,真不值。

那一次,我真的哭了

自从升入初中,眼泪似乎与我无缘了,人大了,当然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动不动就掉眼泪。然而那一次,我哭了。

那是我初一时,我准备考钢琴五级,我每天刻苦地练习,仔细地记着谱子,一遍又一遍的弹,力求完美。

终于到了考级的那一天,我怀着紧张的心情来到了考场,想像着当我拿到五级证书的情景。

叫到我的名字了,我充满信心地走进了考场,开始了演奏,一段优美的旋律从我的指间飞出,在那小小的房间上空回荡着„„正当我陶醉于自己美妙的音乐声中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脚下的踏板踩空了,一瞬间,我的手指也方寸大乱。无奈,在老师的叹息声中,我慢慢走出了琴房。

我辛苦的练习,竟然没有结果,而当初对自己的那份信心,早就不知去了哪里。

回到家,我抛开了练习的曲谱,撕掉了练琴的计划,一个人坐在屋里发呆。这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搭在了我的肩上,我转过头,看见父亲站在我身旁冲我微笑。“爸,我是不是很没用?”我低声说道,“孩子,这只是一次偶然的失误,你没有错,但你错就错在‘偶然’之后的自暴自弃。”父亲说着,把我叫到钢琴前,说,“来,让我也欣赏一下我女儿的音乐。”我打开了琴盖,开始了演奏,不知为何,此刻的演奏是那样的轻松、流畅。一曲奏完,背后传来掌声——父亲的掌声。我笑了,眼泪却不能自已地流了下来。

我从未想到,父亲会在我最伤心难过的时候鼓励我,告诉我如何面对挫折,记忆中的父亲,通常是早出晚归,一天也见不到一面,曾认为,父亲从来就不管我,不疼我,但我真的没想到,父亲竟如此慈爱,有人说,父亲的爱是深沉的,那一次我体会到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我都鼓起勇气,重新再来。

那一次,我哭了,不是因为偶然的失误,却是因为父亲的掌声,因为那掌声中饱含父亲对我的鼓励和希望,因为那掌声告诉我成功的催化剂不是失败后的气馁,而是重新开始的勇气。

那一次,我哭了,眼泪洗刷了我心中的委屈,使我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教会我应该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鼓励我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

那一次,我哭了,被父亲的爱所感动,爸,我爱您,真的。

那一次,我真尴尬

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早晨爱睡懒觉,所以上学经常迟到。

“小雪,都7点啦,快起床,又要迟到了!”妈妈的叫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一骨碌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刷好牙,洗好脸,胡乱扒了口稀饭,拿上两块饼干,背着书包急急忙忙地出了家门。

谁知105路小公共汽车拖到7点20分才发车,我又是一声惨叫:完了完了,看来今天又要迟到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7点55分我才到校门口,没想到被门口的“小警察”一把揪住,原来我没戴红领巾,我急得又是搜口袋,又是掏书包,还好,总算找到了红领巾。我胡乱往脖子上一套,就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教室,但还是晚了。同学们已经开始早读,一看见我马上停止了读书,都转过头看着我,起初后排传来了断断续续的笑声,后来就变成了哄堂大笑,我低头一看,呀,糟糕,我鞋子穿得一只一个样,红领巾戴得像围兜,这时坐在前排的杜欣宇告诉我辫子扎得一边高一边低,我感到又羞愧又尴尬,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次我在班里同学面前出尽了洋相,后来再也不敢迟到了。

如今,我已经走进崭新的初中生活,回首小学生活,有多少令我难忘的“那一次”,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我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谊的真谛、奋进的艰辛和我所肩负的责任„„使我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渐渐地长大了。

那一次,我真受不了

钱伟杰

十月八日,我因不幸而把右手两根骨头弄断了,而且严重错位,被送进了医院。

到了医院,先去拍X照,后来就去接骨。听妈妈说接骨很痛,我的心里十分恐惧。我本

来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可今天脑子里出现了许多想法,比如说我会被医生怎么个弄法呀?我会不会受不了呢?想着想着,我不禁全身发热,可冒出来的却是冷汗。一会儿,到了门诊部,我就更受不了了,脸色发白,好像不能呼吸一样。终于医生要为我接骨了,当时我下定决心,不能哭。两个医生抱住我的手,用力地拉。呀,痛,痛啊!爸爸使劲地抓住我,医生把我压到在床上„„啊,痛,痛啊,我忍不住了,想哭起来,可我又想起了我刚才的决心,我死死地咬着呀,忍啊,忍啊„„我终于忍住了。

唉,那一次,我真受不了!

那一次,我真尴尬

吴亦姣

近来,爸爸事务繁忙,吸烟量也开始猛增。妈妈忍受不了那整天弥漫的烟味,命我督促爸爸少抽点烟。

在妈妈的授意下,我不折不扣地实施监督计划。可惜,爸爸不久就对我的督促产生了免疫力,有时用引吭高歌来掩盖打火机的点烟声,有时趁我不在就大抽特抽,一听见我的脚步声就立即销毁“证据”,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令我对他毫无办法。今天,爸爸一起床就习惯性地找起了他的香烟,等看到我对他“怒目而视”,这才罢手。但我看得出,他并没有就此“死心”。

吃完早饭,爸爸说要赶写一篇文章,一转身就进了书房。我在隔壁做作业,但并不安心,谁知爸爸在里边有没有抽烟呢?

过了半个小时,我的作业也做完了。正当我准备去拿我最爱吃的苹果时,爸爸的书房里忽然传出一声轻微的打火机声。也许是出于对这种声音的敏感,我丢下苹果,顾不得唾液对我的抗议,带着那些准备“教育”爸爸的话,以最快的速度直奔书房。

来到书房门前,我“咚”的一下打开门,准备来个“人赃俱获”。可等我定睛一看,却愣住了。

爸爸正站在书柜前,一只手拿着打火机,一盘蚊香刚刚点着,冒着一丝轻轻的烟。我使劲地嗅了几下,鼻子根本没有捕捉到一丝烟味。原来,爸爸嫌屋子里的蚊子太多,正准备点蚊香来驱赶蚊子呢?

尴尬了半秒钟后,我和爸爸相继捧腹大笑,可我的笑声中却掺杂了些自嘲。看来,这侦察爸爸的差事还真不好做呀!

那一次,我醉了

萧 菲

你相信不,我曾经大醉过一次。不过,那是贪吃米酒而醉的。不久前,爸爸向客人们讲起这件事时,还引得客人们哈哈大笑。爸爸妈妈都特爱吃米酒。可是在我小的时候,逢年过节才能配一点好米,做米酒的江米就更不好买了。那年,有人从四川老家到北京来,特地给我们捎了几斤江米,于是妈妈便做成了米酒。星期天,吃午饭时,爸爸盛上两勺米酒,用开水一冲,美滋滋地喝了起来。我看着眼馋,就说:“我也要喝。”爸爸笑眯眯地说:“行。”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酒就摆在了我面前。我闭起眼睛一闻,嘿,真香!用勺子舀一点尝尝,美极了!我越喝越起劲,一转眼,面前只剩下一个空碗了。我还想再喝一碗,可爸爸却说:“小孩子不能喝得太多。”我心里老大不高兴:干吗不许人吃,这东西又不是毒药。

吃完饭,爸爸去睡午觉了,我灵机一动:干吗不再去吃点儿呢?于是,我就悄悄踮起脚尖,溜到碗柜前,把那盆米酒小心翼翼地端到我的书桌上。揭开盖子,一股香味扑面而来。我舀了一大勺送进嘴里。啧啧,这可比开水冲过的香多啦,甜多啦!我吃完一勺,又舀一勺,好吃好吃。我一连吃了好几勺,干脆,一边看书一边吃算了。我翻出书,一边看书,一边慢慢品尝。

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有点困,上下眼皮直打架。真怪呀,我还很少在中午犯困呢,今儿是怎么啦?不理它,接着吃,接着看。慢慢地,我觉得头有点晕,好像整幢楼都在摇晃,是不是地震了?我探头向外面望了望,什么事儿也没有呀!我放下勺子,专心看书。怎么啦?怎么看书的速度这么慢?我的脑子怎么变得这么木了?我把书推到一边,趴在桌子上,眯了

一会儿,好像不那么困了,却更晕。

这时,爸爸起床了,看见我这副模样,问:“怎么啦?”我可怜兮兮地说:“我头晕。”爸爸一看一盆米酒被吃掉一大半。立刻明白了,“睡觉去,睡一觉就好了。”我摇摇晃晃爬到床上,脑袋一碰枕头,就立刻睡着了。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同步 篇7

【慧眼识图】

1.读图填空

(1)请在左图字框中填出表示地球大小的数据。

(2)请在地球仪相应位置的字框里填注: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

2.描图绘图

(1)按要求描出经纬线,并写出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2)按要求描画经纬线,并写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

(3)请根据示例绘出南半球、东半球的简图,并写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读图连线:请将图示内容与正确的描述用线连起来。

4.识图填空:请根据经纬网上点的位置判断经纬度。

【图说地理】

1.读图判断: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A点的经纬度是90°W,60°N。()

(2)B点位于中纬度。()

(3)C点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4)D点位于南温带。()

(5)D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

2.图释导学:关注灾区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33.1°N,96.7°E)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从北京(40°N,116°E)赶赴地震灾区指导救灾工作。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经纬网图中,用“○”标注北京和玉树县,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2)甲、乙、丙三地附近的网友通过网络,纷纷表示希望参加玉树的抗震救灾工作,下面是他们聊天的部分内容。

甲地附近网友:我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去玉树需要往西北方向走。

乙地附近网友:我位于东、西经的分界线上,去玉树要往西南方向走。

丙地附近网友:我位于热带,气候终年炎热,去玉树需要往正东方向走。

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判断他们聊天的内容是否有误?如果有误,请加以修改。

(3)对比乙、丙两地,进行填表。

参考答案

【慧眼识图】

1.(1)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略

2.(1)纬线:圆,不都相等,东西;经线:半圆,都相等,南北

(2)纬度:赤道,90°,经度:0°经线,180°

(3)赤道,20°W与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

3.4.A(20°W,40°N)B(20°E,40°N)C(20°W,40°S)D(20°E,40°S)

【图说地理】

1.(1)(√)(2)(×)(3)(×)(4)(√)(5)(√)

2.(1)画图略,北京在玉树的东北方向

(2)甲乙丙说法均有误,甲位于低纬度,终年炎热,方向正确;乙在东半球上,不在分界线上,方向正确;丙位于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去玉树往东南方向。

苏科版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篇8

金秋只为硕果来,大地丰收时,正是我们又一个新学期的开始。为了打开新局面,面对新形势,重新确立起点,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新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创出新业绩,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执教能力有新的起色,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新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优化人文关怀。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技能,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所需人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较差,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而且又面临升学考试,因此,本学期的工作难度大,任务繁重.但是一切为了学生,必须要树信心,力争出佳绩。

三、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

(二)第二章

数据的离散程度

第三章

二次根式

第四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五章

2、本册教学目标:

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

(二)证明的定义;(1)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2)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3)掌握用综合法证明;

掌握以下基本事实,作为本章证明的依据。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角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三边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

利用第二点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命题.(1)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2)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3)垂直平分线

(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5)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6)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第二章

数据的离散程度

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 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和方差,并会利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平均数的和方差;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地观点,并进行交流;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相关数据信息,对日常生活中地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用的问题。

此外,在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预测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统计观念。

第三章

二次根式

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会用运算法则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此外,通过观察,尝试,归纳,对比等,体验二次根式运算法则的产生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四章

一元二次方程

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经历用观察,画图活或者计算手段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理解配方法,会用饮食分解发,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会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经历用观察,画图活或者计算手段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理解配方法,会用饮食分解发,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第五章

理解圆的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多边形的概念;

会计算弧长以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四、教学实施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学习大纲,努力熟知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设计好每一节课,借助多元智能理论并最终达到多元智能的开发与培养;

3、积极研究学情,实施培优补缺工作,做到眼中有数;

4、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教学水平;积极推行教改;

5、因材施教,宽容爱护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6、积极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向新教师学习新教学方法。

7、加强思想教育,育人更育德。

瑶沟中学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同步 篇9

(七年级上册牛津版)

I. Choose the best answer. (选择正确的答案)

( ) 1.The vet has __________ MBA(企业硕士管理), Now he wants a doctorate(博士学位).

A. aB. an C. the D.

( ) 2. I saw you put something in your pocket just now. What __________?

A. are they B. is it C. were they D. was it

( ) 3. We can help the homeless dogs __________ sending them to the SPAC.

A. by B. for C. at D. on

( ) 4. Bears often sleep in winter in ___________.

A. garagesB. caves C. water D. jugs

( ) 5. They stopped the elephant _________ running across the busy street.

A. in B. off C. from D. without

( ) 6. Dad was worried all the week. His dog was ___________

A. losing B. missing C. missed D. losted

( ) 7. It is strange that the goose can ___________ our farm.

A. guide B. guard C. hunt D. chew

( ) 8. I had no time to feed my rabbit yesterday evening. I ___________ my homework.

A. was doing B. have doneC. do D. will do

II.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given words in their proper forms.(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He forgot where he ___________ (missing) his mobile.

2. The boy showed great ___________ (care) in everything he did.

3. Monica is a warm, ___________ (society) person.

4. ___________ (cruel) to a children or animal is a crime in some countries.

5. He didn’t have breakfast and he is as hungry as a _______________ (hunt).

III. Rewri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s required.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These lost pets have something to eat and something to drink. (改为否定句)

These lost pets have ___________ food ___________ water.

2. I’d like to buy some special dog food.(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 _________ you like to buy?

3. My puppy prefers biscuits to cakes. (保持句意基本不变)

My puppy _____________ biscuits better _________ cakes.

4. We should try to keep animals from harm and danger. (保持句意基本不变)

We should try to _____________ animals ____________ harm and danger.

5. China says she will be more open and friendly to the outside world. (保持句意基本不变)

China ___________ _________ be more open and friendly to the outside world.

IV. Reading

(A)

Birds are animals with feathers(羽毛) on their bodies. They have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feather. Some are small and fluffy, and others are long and flat. Feathers come in many different colors. Birds have no front legs but instead they have a pair of wings. They use their wings to fly. But the wings of some birds are small and stubby. These Birds cannot fly.

The two back legs of a bird bear a few toes which end in claws. Some birds which swim, such as ducks and swans, have webs of the skin between their toes. There are scales on the legs of birds too. The body of a bird is made up of a head, a neck, a trunk and a tail.

True or False.

( ) 1. Different birds have different feathers.

( ) 2. Birds have wings instead of front legs.

( ) 3. All birds use their wings to fly.

( ) 4. Web here is something to help swim.

( ) 5. Peacocks and peahens(孔雀) have no trunks.

(B)

Choose the words or expressions to complete the passage.

Last month we bought a little dog for our four-old daughter. There are not many children of her age in this place and we thought a dog would make her 1. We were right. They play tighter happily all day. Our daughter now smiles and laughs 2 more than before. Now it is 3 two children in the house. Neither of them can keep clean, and they cry when they can’t get what they want. But the dog is 4 to look after my daughter. He always eats his food and we don’t have dirty clothes to wash for him. My wife is also very happy because I have given up smoking. The dog doesn’t like the 5.

( ) 1. A. more lonely B. less lonely C. lonelier D. much lonelier

( ) 2. A. a lot B. so C. very D. quiet

( ) 3. A. like to have B. like have C. like having D. as having

( ) 4. A. harder B. more difficult C. more easily D. easier

( ) 5. A. feel B. taste C. sound D. smell

答案:

I. 1. A 2. B 3. A 4. B 5. C 6. B 7. B 8. A

II. 1. missed 2. carelessness 3. social 4. Cruelty 5. hunter

III. 1. no, or 2. What would 3. like, than 4. protect, from 5. promise to

IV. (A) 1. T 2.T 3. F 4. T 5. F

上一篇: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古诗下一篇:环保从小事做起优秀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