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语文集备总结(通用2篇)
“直面新课改,更上一层楼”,新一轮课改的浪潮流冲击着我们教育第一线的每一位教师,同时带给我们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本学期我们高一语文集备组以学校工作为指导,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并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对这些计划一一落实,使得本学期我们高一语文组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对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坚持学好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高一语文集备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暑期新课改的培训的学习,深入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通过学习,真正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而自觉地将新课程中的先进科学的理念内化为切实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积极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总结推广课改经验或教改成果。本学期我们高一语文集备组加强了对新教材的研究,把握住新教材的特点,注重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及时发现并对有掉队迹象的学生进行义务辅导,使大多数学生在学期结束时养成了较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
二、加强校本教研,深化课程改革
1.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常规管理,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提升课改活动水平,努力展示课改实施与研究的成果,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同时,我们也对自己实施新课程的
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思,调整和改革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还要积极研究并建立新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课改不断深入健康地发展。
2.落实教学常规,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把分层次教学落到实处,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校本教研的根本任务。第一是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师的角色地位;同时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如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是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三,要尽可能促使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从而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备课组长认真履行职责,规范备课组备课研讨要求。初步确定每周三上午第三、四节课为集备时间,同时做到定期集体研究教材和听课、评课,切实提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整体质量。本学期,我们高一语文集备组组织本组教师互相听课,同时还积极参加青岛市优质课的听课,并在听课后写出听课心得,通过听课心得交流使本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4.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本选修课程,课题实验活动要与新课程标准实施和新教材使用的研究紧密结合,如怎样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根本上克服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毛病等等。课题研究一要强化教科研的意识;二要切切实实地行动,扎扎实实地做好,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通过课题研究,要加强老师们的课题研究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老师真正的将课本以外的知识系统化,又能以最生动,最切实的方式吸引学生和引导学生,形成真正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活书,活学书”。本学期,王旎老师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校本课程,谢理迪老师开设了“《论语》赏析”的校本课程,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
5.积极参加青年教师培训班的活动。本学期,我们集备组赵娣、王旎、刘慧梅、谢理迪四位老师积极参加青岛市语文教师青年培训班的各项培训活动。培训期间,老师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言,认真撰写有关的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培训测试并取得优异成绩。
三、开展的特色活动。
本学期,我们高一语文集备组面向高一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古典诗词朗诵比赛”,比赛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很多班级都有多人报名参加比赛,同时我们邀请了语文组全体老师担任评委,比赛结束后,我们集备组老师还自己出钱为学生们买来奖品并颁发给了获奖同学,并且评选出高
一、6班高松豪同学代表学校参加青岛市的古典诗文朗诵比赛,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中卫一小 史婷
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语文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1.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鲁宾逊漂流记》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四、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个班级50个孩子,50个孩子都不一样,接受能力也有不同,面对孩子们的个别差异性,我努力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都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虽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因为年龄问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多加以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2、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还需要我不断地努力,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3、教师机智有待提高,面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同问题,要求我们更要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意预设和生成。
4、注意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缩小学生间的差异。
5、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语言条理性、完整性,也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
【高一上语文集备总结】推荐阅读:
八年级语文集备组工作总结12-19
《朱自清散文集》高一读后感06-22
开展团日活动总结文集02-02
供热年终工作总结文集11-06
学校第二课堂活动总结文集03-10
议论文集10-10
短篇文集01-31
三年级作文集09-16
八下英语作文集10-17
妈妈初二作文集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