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引导课程(精选7篇)
第一版,是以logo为重心在其周围做装饰的效果。因为当时想到了北方过年贴窗花的习俗,所以就做了一版剪纸窗花的效果。并配上春天的百花齐放,和灯笼等元素来烘托过年的节日气氛,我兴致勃勃的交上去,结果被打了回来。理由是他们希望是那种整幅背景的效果。好吧,可能是我们之间的理解偏差了。
第二版,我着重在整幅背景上做效果,主体色选择了红色,以图形构成的方式来表现节日的欢快气氛,选用大面积的红色和星光的光效给用户眼前一亮的感觉。交上去,又打回来了,理由是需求变更了,要在原来新福安家的主题下增加元旦主题。
第三版,这个时候,背景已经不好改动了,和同事们讨论的最佳方式还是在logo上做再设计吧。这一版上,前前后后改了10多遍,遇到了不少问题。
首先就是,当2个主题并行时,我茫然了。
加上之前的设计总是被打回,一下子找不到方向了,幸好静姐及时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和需求商定以新福安家为主,元旦主题为辅的解决办法。在设计上体现为元旦元素为点缀效果。
第二个难题是,当对现有logo进行再设计时,如何将创意融入进画面中。
一开始时我生搬硬套的加入了福和鲤鱼的元素,然而因为没有合理的考虑元素与其他周围环境的关系,所以显得很生硬,后来静姐给了很多有用的指点,我才有意识的去为这个logo的再设计结合上新福安家主题里的元素,就是用礼炮的形式喷射出上面的气泡,
第三个难题是,logo在画面中为何显得压抑。
因为受到原有logo的影响,即使是再设计时,我也不敢对logo的整体有太大的改动,而然,设计完的logo单独看,没有问题,可是放在整个引导页中,就显得特别小气和压抑,感觉像缩在中间似的。在静姐的再次提点下,我将元素海的图案延展至logo的两旁,并淡化,使得logo的整体视觉感拉长,立刻便有了突破出来的感觉。
这个元旦引导页的设计前前后后做了3版,改了10几遍,过程很痛苦,但是收获也不少。
1, 永远不变的就是“变”
需求经常会在你设计之中或之后不断的变动,对此虽然很无奈,但这是需要习惯的事情。而变动给设计带来的最麻烦的事就是时间会不够,所以及时的沟通,多沟通,可以减少这方面的麻烦。
2,关于主题
当只有一个主题的时候,自然没什么问题,可当需求提出,我要这样也要那样的时候,作为设计者不能被迷惑到,否则设计出来的东西就会缺乏重点。即做不到这样,也做不到那样,应该找出所要表现主题的主次关系,才能不陷入混乱的之中。
3,关于logo的再设计
1.1 视觉流程的层级次序
所谓视觉流程也就是视知觉对信息的感知过程。各种视觉信息不断作用于视觉器官, 引起视线的移动和变化。由于信息强弱的方向性诱导, 形态、色彩的心理暗示, 视觉注意值的视阈优选和视觉习惯的影响, 视觉运动遵循着一定的方向和程序有规律地进行, 这就是视觉流程[4]。
人类的大脑构造精密, 运算速度惊人, 但并不是同一时间接受眼睛所传递的信息, 而是有选择性的逐步接受与分析这些信息, 这就使得视觉流程的层级次序得以产生:
1.1.1 从整体到局部
如图1所示, 绝大部分人在看到这张图的第一个瞬间会先看到一个整体骷髅头的图形, 进一步观察之下才会发现组成这张图片的真正元素, 一对享受晚餐的恋人。
1.1.2 从简单到复杂
如图2所示, 当第一秒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 视觉的第一个焦点并没有落在处于画面最上部后面的复杂建筑之上,而是落在了墙面上一个看起来简单, 只由线条构成的图形上。
1.1.3 从强色到弱色
如图3所示, 这是一张在正空间与负空间构造了人类的腿的图片, 但在看到这张图片的第一眼, 视线自然而然地首先发现了由相对强烈的橘色所构成的男人的腿, 然后才会发现白色负空间所构成的女士的腿。
1.2 网页页面中视觉流程的引导元素及其导向作用
在当代的网页页面设计中, 网页中所存在的某些特定的元素会对用户的视觉进行干扰与引导, 并产生特定的视觉导向效果。
1.2.1 色彩
在图4中, 第一眼看到的是不是红色? 是不是感觉红色在向前突出, 而灰色部分在向后退? 这就是视觉心理造成的。
1.2.2 图形与符号
当某些特定的图形与符号被我们所学习、记忆, 并赋予它特定的指向性意义时, 也会对我们的视觉流程进行干扰与引导。例如箭头、手势等。
1.2.3 文字
文字也是一种特殊的符号, 但它并不是被赋予了指向性的意义来对我们的视觉进行引导, 而是通过含义上的连贯性造成的引导, 如数字1、2、3、4或者英文的a、b、c、d等,如图5所示。
2 现代网页页面设计的新兴视觉引导创意
网页页面设计中视觉引导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 在前人的智慧以及不断努力的探索之下, 产生了很多新颖有创意的视觉引导手法, 在此选择了3种时下比较流行的视觉引导创意进行介绍与讨论。
2.1 动态化引导
随着计算机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页已成为了一个多媒体化的信息传播载体。相对于静态的网页的死板、无趣, 网页中的动态元素无疑有着更为强大的视觉吸引力。Flash动画、GIF动态图片是网页页面设计中非常常用的动态元素。如图6所示, 是LG电视的新品活动页面, 其中活动说明的序号祝福1与祝福2便是运用Flash动画技术在其后制作了一个如扩散的红色墨滴的动态背景效果, 初一看这个页面便会被这两个动态效果将视线吸引过去。
2.2 暗示性引导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 网页页面设计中, 图形的应用关系到网页设计的成功与否。暗示性引导是通过网页中图形元素对用户进行方向性的暗示, 使用户的视线沿着图形所暗示的方向进行聚焦, 如图7的网页设计中, 拟人化的猩猩的眼睛始终看向网页的主要内容, 这便对用户产生了一种暗示, 使得用户自然而然地沿着猩猩的视线看向网页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2.3 情感化引导
情感化的引导是通过对网页页面的设计, 最大化地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 强化对网页所传递的信息的记忆。
3 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网站建设的成本越来越低,网络的信息量越来越庞大与繁杂。网页页面设计的视觉引导作为能提高信息传播传播效率的设计手段将越来越被各个网站的建设者所重视。
3.1 多媒体化
现今中国的网络带宽还处在提速期, 当中国的带宽全面提速完成, 网页页面设计对于网速的限制放宽, 视觉引导将会进入更加全面的多媒体化发展。
3.2 跨平台化
近年来, 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屏幕移动终端发展迅猛。相对于电脑屏幕来说, 移动终端的屏幕信息承载量过小, 恰当的、出色的视觉引导手法对于移动终端的网页设计来说是其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网页页面设计的视觉引导, 将会跨越新的平台并迅速发展。
3.3 情感化
情感化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产品开发的概念与方法。情感化的视觉引导设计能与用户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让用户对网页的阅读产生愉悦感, 在高效率地传递信息的同时发展更多的长期用户, 提升网站的品牌影响力。
4 结语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至今, 网络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有一大媒体, 并且在现代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页页面设计的视觉引导创意, 是关系着网站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网页设计发展至今, 在艺术美感上的研究与应用以趋于成熟, 人们在满足了对艺术美的需求之后, 在信息爆炸的生活节奏加快网络时代, 必然产生效率与用户体验等更高层次的需求。网页页面设计中的视觉引导设计应运而生, 在当今网页设计的艺术洪流中, 必然成为一只独秀, 引领网页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网页是网络信息的基本载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走入了千家万户,现代人每天都在通过网页浏览大量的信息。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加之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使人们对信息的耐受度明显下降,在搜索信息过程中人们停留在同一网页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拥有良好创意的视觉引导能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的视觉,引导用户找到网页页面中的重要信息,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App引导页;视觉语言
“智能手机用户每下载或更新一次手机App,进入其功能界面之前的引导内容被称为前置型引导页,一般用有趣的图文和简单的交互方式展现。”[1]手机App引导页的形式多样,用户通过滑动手机屏幕阅读引导页,可以很愉悦地达到了解App功能和关键信息的目的。在纷繁复杂的App引导页的设计过程中,笔者进行了App引导页设计固定模式的探索。本文将对三页形式的引导页进行视觉语言结构和图形隐喻的解读。“解释隐喻的魅力在于其可能解释的范围和多样性,并由此能够在境遇的不断转换中去理解设计的过程。”[2]
1 三页式App引导页的视觉结构
本系列引导页要表现的是用户通过阅读互联生活App内的各二级功能页面内容后,对用户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手机程序控制,每次启动App可随机启动一则引导页。
1.1 形式结构
引导页采用三页的形式结构,所有引导页都有固定的模式(如图1)。
图1是引导页的平铺效果图,引导页由三页的视觉图形组成,内部图形全部采用抽象的符号形式,三页形式适合作为手机启动引导页,简短有力,符号化的特征可以让阅读者快速理解,出现的文字也只有App内二级页面的名称,目的是让用户的注意力都放在整个引导页的阅读上,手机滑动连贯阅读,可以达到类似阅读漫画的效果。
1.2 叙事结构
引导页的第一页设置成生活中的各种状况,图1中为一个人物正在啃着食物,第二页为正在阅读互联生活的App。App的版面以文字标出,页面内容与正在发生的事件有一定的关联,最后一页与第一页人物相同,描绘的是用户使用App后发生的变化,本图中显示的是将食物变为了锻炼器械,暗示了从开始第一页设置的事件“原始”状态到可以任意叙述的叙事“曲线”,第二页是推动事件发生的原因(体验应用),是事件发生的“顶峰”状态,是事件发生的条件,最后,事件在第三页发生转变,进行情感的“释放”,减轻了叙事的张力,明确地描绘了由“顶峰”状态导致的结果。
三页引导页的叙事结构和连续的、线性的类似电影剪辑的漫画形式的引導页的叙事结构不同。它将叙事作为一个总体结构。在结构中,每个子页发挥着它的作用,这样的叙事结构在剪辑风格的引导页中并不适用。借鉴中国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的“起承转合”理论和亚里士多德作诗的三幕理论,三页引导页的叙事结构可以概括为“起——转——降”。本系列的三页引导页一律采用相同的叙事结构,每个结构都是一个叙事单元,叙事总是戛然而止,刺激读者的想象空间,引发用户继续使用App。
1.3 图形结构
除了叙事结构和形式结构,图形结构也是三页引导页的视觉语言的构成要素。引导页色彩比较明亮,有着一个纯色的背景,采用的人物形象也是不同性别下抽象的固定符号,描绘成要去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形象。虽然是抽象的符号,但是根据读者所具备的文化知识,仍然能够清楚地识别出形象的情感表达。
在这个系列的三页漫画中,代表事件描述顶峰的第二页图像是保持不变的,显示的是App应用图标,改变的只是App应用的不同版面。
引导页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页和第三页代表着事件的开始和结束,他们在引导页的结构里相互呼应。从图形对应的关系来说,它们可以显示出三种不同的类型: (1)减少现有的图形元素。(2)添加一个新的图形元素。 (3)改变现有的图形元素。大部分作品是对现有图形元素的添加和减少,或者是用一个图形元素替代另外一个图形元素,所有这些类型都是为了页面视觉语言的概念表达。
2 三页手机引导页的视觉语言
2.1 图形的转喻
“三页引导页”中抽象图形所使用的转喻,是用一件事物象征另外一件事物的概念的行为。转喻的类型包含了整体的转喻或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事物的转喻。总而言之,转喻的元素一定与被转的事物有一定的联系。
当用户阅读的是手机应用的“幽默”版面时,一个小丑的鼻子被加到了人物的身上,这则引导页能够解释转喻的概念。网络是流行的“幽默”,通常被认为是滑稽的,可以给用户的生活带来诙谐的效果。图中第二页传递出的不是故事本身的因果关系,读到段子后,人物并没大笑或者微笑,而是添上了小丑鼻子,这是要传递出的效果,小丑鼻子是滑稽的符号,它转喻的是阅读应用可以给人们带来轻松娱乐的生活。
类似的转喻用在了一条关于礼物版面的引导页中,这则引导页的版面是礼物,描绘的是人物的头上沾满了口红。在一定程度上,口红代表着女性,所以漫画的意义可以被引申为,由于上下的关系,口红和亲吻就有了一定的关联,亲吻意味着给予者和接收者的亲密关系,这样丰富的唇印在暗示着接受礼物是使人快乐的。这里暗示:接受把报纸作为礼物的建议可以使伴侣快乐。在这里,口红可以代表幸福,人们通过相互给予彼此礼物获得幸福。
上面例子都是通过改变图形元素达到概念传递的效果,转喻也可以通过画面减少元素实现。在一则有关汽车的画面中,等公共汽车的三个人中少了中间那个,代表着这个人在阅读引导页中“汽车”的版面后,购买了汽车,从而不需要再等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这里描绘成在不舒适的下雪的天气下,如果有私家车将会更加舒适,从而引申为App中的广告对读者是有益的。
转喻同样还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这则引导页展示的是“网购”版面的实用性,是通过阅读了手机应用后,给漆黑的房间添加了灯光。在第一页中,两个白点代表猫的眼睛,但读者只能在看到最后一页看明白。黑色的页面里什么都看不见,只有当灯光打开后,展示的两个场景才是相同的场景,一个在黑暗中,一个在光明中,采用了对比手法。猫的眼睛是第一页中唯一的元素,通过整体构图的知识前提,转喻的是那个没有灯光的场景,在某种程度上,黑暗本身创建了猫的存在,完成了一个转喻关系,从而进一步转喻为一个场景,但是只有在看完整个引导页后才能理解。还要注意维护引导叙述的连贯性,因为第二页不是在黑暗中,第二页的角色完全是在不同的场景中的一个手机抽象图形,第二页的目的是表示因果关系,并不代表着事件的展开。
2.2 图形的隐喻
设计作品中的隐喻可以理解为:“从一物到另一物的意义的转换,一概念到他概念的转换。”[2]隐喻在设计作品中经常使用,用于基本概念的表达。
在一则关于“职场”的引导页中,隐喻的是改变原来的职业,或者是职业态度,第一页的人物在坐着扶梯向下,而第三页中相反是向上,强调的是积极的一面,隐喻的是抓住机遇,积极向前。无论是引导页中扶梯的向上,还是读者的从左至右的阅读顺序,都表现出了向上的态度。还要注意的是,“职业”的概念在视觉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展示出的只有坐扶梯的人和使用App的人。隐喻创建了视觉语言框架,让人形象地理解了引导页所传达出的概念。
2.3 图形的“转喻”和“隐喻”混合
隐喻和转喻也可以通过混合达到概念混合的目的,除了一个概念的映射到另一个概念,也包含把两个领域的概念映射到一个新的空间,使读者不能完全确立概念隐喻的对应关系,因为这种混合发生在一些概念不好传达的新的空间,新出现的阅读也有可能不能明确原来概念要传达的含义。混合型的隐喻也可以用图形元素来直接表达。在一则关于“科学”会让你更聪明的文章中,转喻使用了爱因斯坦的头发的元素。但是閱读App并不会让你成为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只是在非真实的情况下传达了高智商的概念。
3 结语
引导页所使用的图形元素可以利用相同的抽象概念,转喻、隐喻和混合成为视觉语言形式。通常这些过程由一个标志产生驱动,如口红、小丑鼻子,或者是漫画的蒸汽符号。这些标志与其他的页面所嵌入的内容一起,调用了标志的概念功能,代表了一个象征的符号的效果。可以说是整个作品驱动了转喻、隐喻和混合,而不是仅仅只有一个符号所能实现。
此外,三页引导页也依赖于整体的文字和图像,图像展示含义,没有文字解释指明方向是不可能实现的。漫画展示了图形展示创造性的抽象概念的能力,也显示了一个符号所能展示的概念网络,通过图形表达出了非常丰富的概念。通过这些手段,引导页可以超越叙事的规范,表明连续的画面不是仅仅只能模仿日常活动,这样的视觉形式反映了视觉语言和其他形式语言并没有天壤之别。由此可见,三页形式的叙事结构结合抽象的图形元素作为引导页的创作形式,可以形成独特的引导页创作风格,成为手机App引导页的一种类型。
参考文献:
[1]厉珺,杨志麟,时迪.系统论视野下的手机APP引导页设计解读[J].包装工程,2015(20):130-134.
[2]阿德·斯诺德拉斯,理查德·克利.设计中的模型、隐喻与解释学[J].艺术与科学(卷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72.
[3]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117.
[4]林楠.移动APP手机引导页类型设计分析研究[J].工业设计,2016(03):63-64.
●就业领域
新闻出版、彩色印刷、平面广告、户外广告、企业CIS策划设计、海报设计、招贴设计、刊物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商业手绘、网站形象设计、网页制作、Flash、动画设计、商业摄影、家装设计、效果图设计、展览、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制作、栏目包装、企业形象宣传片、产品专题片、会议礼仪拍摄、影视编辑、语音编辑、MTV制作、电视片头制作等领域。
●课程设置
一、经典艺术之理性修养篇
1、素描: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素描的正确概念、掌握素描的各种表现形式,形成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必须的基本功的正确概念。学习结构素描、全因素描、设计素描等
2、色彩:了解色彩规律、掌握色彩工具(以水粉为主)的性能、使学生能运用色彩工具完成室内静物写生的课题
3、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特征、将基本元素点线面按一定美学规律进行排列、组合构成4、色彩构成:色彩基础理论、色彩三大要素、变化规律、对比关系、色彩情感表达、调和方法
5、立体构成:从二维空间的平面转化为三维空间立体的构成方法及美学特色、加工手法、材料运用、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及立体构成在实际中的应用
6、摄影:了解摄影技巧与手法、学会广告、新闻、人物、风光、体育、演出等摄影的基本方法,掌握摄影用光、构图、色彩等基本规律及暗房制作手段,并与Photoshop、3DS MAX等软件的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7、书法:介绍中国书法史略、详细讲解楷书、行书的书写技巧和规律、同时介绍隶书、篆书、草书的基本特点、掌握三种以上美术字的规范写法
8、标准制图: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法,机械和建筑等制图的基本规范与画法、计算机制图
9、CIS策划设计:CIS理论、综合讲解企业理念及视觉设计的重点讲解、视觉识别的策划及设计
10、乐理基础:音乐理论的基础知识,音程、和弦、调试调性的讲解及和声的编配等,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后面的语音编辑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1、艺术点评:通过对中外艺术发展史上一些著名作品的评价、提高学生对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摄影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的审美能力
12、中外美术史:重点介绍中外美术发展史上主要流派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为艺术创作奠定较强的艺术修养基础
二、现代艺术之能力实践篇
1、平面艺术设计篇
13、POP手绘:POP工具的用途用法、大标题字的绘制、附加的效果变化、相同的字组的变化示范例练习、海报制作
14、字体设计:介绍不同美术字体的艺术风格和适用范围,详细讲解基本美术字体和创意美术字体的书写技法和设计规律
15、图案设计:图形构成基础知识、造型原则、组合方式、图形设计与色彩关系
16、标志设计:标志设计的概念、功能,设计原则、设计形式、设计技法、设计程序以及标志的发展概况及现在的趋势、优秀标志设计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17、书籍装帧: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历程,书籍设计中的语言、语法,书籍封面的设计艺术,书籍的版式与插图编排,书籍艺术的表现媒体、装饰材料与印刷工艺、书籍的版式与插图编排、版式设计的原则;点、线、面的空间编排、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
18、包装设计:包装概述,包装装潢设计的概念、功能、意义;包装设计相关的材料、方法、造型结构、工艺和消费心理知识;包装设计构思及定位设计;包装设计艺术传达的基本理论;包装设计的基本程序
19、印刷工艺:印刷的基本概念、种类、要素、印前桌面出版系统、印中、印后的基本工艺及处理
20、广告设计:广告设计概述、广告分类、广告的创意与构思、广告图像、图形的设计与表达、广告的版面构图、广告文字的编排、广告色彩的心理及运用、广告文案的构成、优秀作品欣赏
21、Photoshop基础篇:操作环境介绍与设置、图像的基础知识、常用工具的操作与应用、图层、路径、通道与蒙版、文本、任务自动化的使用与管理、使用内建滤镜创建特殊效果、色彩的混合模式、图像编辑与图像色彩调整
22、Photoshop专业篇:图像制作、色彩混合、图像的后期处理、Photoshop复杂实例制作,印刷前期设计图像处理的方法、常见外挂滤镜的使用
23、Illustrator:工作环境简介与参数设定、颜色基础与应用、基本图形的创建与编辑、渐变、混合与图案制作、文字处理、图表的制作、文件的管理与导入导出、滤镜的使用
24、Freehand:工作环境的介绍与设置、文本和基本图形的处理、节点和路径的使用、使用图层和样式创建艺术效果、页面设计与多页文档、动画设计
25、CorelDraw:设置工作环境、工具箱和调色板、基本矢量图形的绘制、辅助面板的使用、输入输出文件、基本文本操作、轮廓线和填充效果、特殊效果的制作、CI手册的制作、结构复杂的物体
26、PageMaker:工作环境的介绍与设置、工具栏与浮动面板的使用、文字排版与特效、图形与图像的设定、颜色的设定与管理、打印设置与控制
2、环境艺术设计篇
27、环境艺术设计:近、现代建筑风格流派、平面制图规范、空间设计、透视原理、表现技法、造型因素、光源因素、色彩要素、质约要素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应用和表现、室内各功能空间设计、结合具体案例分析
28、展示设计:展示材料与施工工艺、展示空间方案设计、舞台空间美术设计、专业展览展示设计制作、企业参展、展览工程的设计制作
29、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概论、人体与室内空间、人体与家具、人的感知、感觉与室内环境、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AutoCAD:工作环境的介绍与设定、基本图形的绘制、辅助绘图工具的使用、图形的编辑、图层、颜色和线型的设置与使用、文字注释与尺寸标注、页面布局与打印控制、三维空间绘图
31、建筑艺术:建筑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及其风格流派(体系)发展的历史沿革、建筑的美学规律、各个时代建筑艺术大师的典型作品介绍(设计思想、艺术特征、装饰色彩、纹样、表现手法)、了解掌握不同建筑风格之间的区别
32、室内设计实务:装修工艺、室内设计的内涵、室内装修的表现技法、室内装修材料与制作工艺、室内装修设计风格、工程预算与统计、工程预算书的制作33、3DMAX基础篇:界面介绍、基本功能介绍、基础建模方法、放样、合成、布尔等建模方法、简单修改器使用、灯光、摄影机简介34、3DSMAX& Lightscape室内外装潢设计与建筑动画:3DSMAX二维、三维建模、基本材质与贴图、灯光应用、Lighttracer与Radiosity使用、摄影机应用、Lightscape界面介绍、灯光设置方法、块的使用及动画应用
3、影视艺术设计篇
35、摄像基础及影像画面艺术设计:摄像机发展概述、画面景别、镜头运用、构图技巧、角度、色彩、镜头调度、摄像机操作技术、影像时序构成艺术及蒙太奇技法、MTV的拍摄及制作技巧、专题片的拍摄及制作技巧
36、影视画面编排技巧:影视节目编排概论、编辑系统简介、画面编辑技巧、声音编辑技巧、字幕和特技的运用技巧、影像表现手法及风格设计、应用实例
37`、Premiere:工作环境的介绍与设置、素材的引入与编辑、切换特技的制作、过滤特技的制作、叠加特
技的制作、标题字幕的制作、运动特技的制作、电影参数的设置与输出、数字视频的基本概念、视频采集
38、语音编辑:对音频的降噪、剪辑及消除歌曲的原唱、对原有音频添加合唱及混响等后期制作、制作各种专业、迷人的声音效果、如 Reverb、Dynamics Processing、Time/Pitch ;现代音乐与电脑音乐的区别及联系、五线谱、钢琴卷筒、MIDI事件、调音台等窗口的使用及各种乐器的编配及不同风格的乐曲的编配
39、影视编辑插件:hollwood fx jold 好莱坞转场,可多达 30 多个影片同时转场特技、panopticum 火焰与镜头特 效、Boris of Ae 模糊、变形调色等的滤镜、DigiEffects 变形滤镜包、FE 光照、粒子插件包、Eye of AE 创建烟火、金属、毛发等、Filmfx 胶片色彩校正
40、AfterEffects:电影电视动画基本原理、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层的管理应用、遮罩应用、特效使用、图像合成、校色方法、键控和追踪与三维软件联合使用的方法、表达式简介
41、Combustion:界面构成、认识、操作;摄影机跟踪影视拍摄用光;影视合成素材组织与管理、抠象、较色、跟踪、稳定;粒子系统paint绘画设置;音频、视频输入输出;与3DMAX无缝结合4、动画艺术设计篇
42、动画美术设计:美术动漫的发展历程,漫画、动画、卡通画分类,漫画、动画、卡通的实践,电脑实践(漫画制作)
43、3DMAX高级动画设计:游戏角色设计、游戏场景设计、多边形及面片高级建模、角色材质与贴图、骨骼与皮肤技术、高级角色动画插件Character studio、动力学插件Reactor
44、Maya:基本的Polygon建模和自由的NURBS造型、雕刻刀修改工具、角色动画中骨骼的应用、反相IK计算、角色蒙皮、曲肌变形、画笔功能、毛发生成器和布料模拟模块
5、网站艺术设计篇(140学时)
45、Flash:Flash动画制作原理、过渡动画的制作、蒙板动画技巧、交互动画的制作、声音的添加及编辑、动画制作的总体思想、动画优化与发布
46、Fireworks:Fireworks简介、图形的绘制,位图的处理与修饰,滤镜的应用、层的使用、动画的制作技术、基于Web的图形设计、图像的优化导出及与Dreamweaver的结合47、HTML:HTML概述、HTML的基本标签、基本HTML元素的使用、多媒体对象的嵌入、表单元素及使用、层叠样式表(CSS)的应用、框架的应用
48、Dreamweaver:Dreamweaver功能及优势、站点概念及创立、表格排版技巧、页面元素的使用和技巧、框架和布局视图排版、模板、库、样式表的使用、图层特效与Javascript特效
49、网站建设案例解析 :欣赏并解析国内外知名网站的设计风格及流程、确定网站的建设目标、网站的需求分析、网站的内容和功能设计、网站的信息结构设计、可视化设计、对网站开发相关问题的考虑、如何对网站进行管理、维护和升级
三、计算机之专业修养篇
50、计算机系统与文化:计算机科学体系、计算机系统模型、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操作系统、语言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程序设计、学习方法、计算机与网络、计算机与人、计算机与社会
51、电子商务导论: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安全,电子支付、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与物流基础、电子商务法律基础等
52、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概述、OSI/七层参考模型和实用模型、数据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协议和组成、广域网、网络互联设备及互联技术、Internet与TCP/IP、Inter与Extranet53、高级办公应用:Word2000文字录入、文字排版、图文混排、表格绘制、Excel2000电子表格设置、函数运算、数据统计、PowerPoint2000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幻灯片的制作、幻灯片的导出
54、硬件组装与维护:PC机的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技术性能和硬件产品、计算机硬件组装、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系统参数配置与软件系统安装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论文写作指导/ Thesis Writing Guide 2.课程代码 163Y081 3.课程类别 专业课 4.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 5.学时/学分 16 / 1 6.先修课程
字体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POP广告设计、CIS设计 7.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
论文写作指导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艺术专业论文的学术规范、撰写、点评及编写格式等,附多篇论文,可作为经典范本来阅读。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规范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是对法学学科知识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的不同特征,写作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文献信息检索、协作过程协作方法等,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基础。第一章 绪论(4学时)了解:论文写作的学习意义。理解:论文写作的学习目的。掌握:论文写作的学习方法。重点内容:论文写作的学习目的。教学难点:论文写作的学习方法。第一节:规范学术要求;提高研究水平。知识点:论文写作的学习方法与意义。
第二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提升写作的能力。知识点:工具的种类;学习的基本要素。
第二章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研究与论文写作(4学时)了解: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专业理论研究的范围与原则。理解: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专业理论研究的方法。掌握:科学的阅读。
重点内容:理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研究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科学的阅读。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专业理论研究的范围、原则与方法。知识点: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论文写作的研究范围与领域;灵活运用现代艺术形式进行论文写作。
第三章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论文的学术规范(4学时)了解:学术论文的种类。理解: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掌握:学术论文的规范。
重点内容:理解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教学难点:掌握学术论文的规范。第一节:学术论文的种类。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技术开发研究类、综合科学、毕业论文。第二节: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和规范。
知识点:标题、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第四章 学术论文撰写(4学时)
了解:选题的原则、方法与技巧,材料搜索与处理。理解:论点的确立与提炼。
掌握:论证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学术论文表述。重点内容:理解论点的确立与提炼。
教学难点:掌握论证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学术论文表述。第一节:论文选题的原则、方法与技巧,材料搜索与处理。
知识点:论文选题的要有新意,凸显设计主旨;注重相关论点的收集与整理。
第二节:学术论文的表述。
知识点:论文表述的一般要求;论文内容要充实。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形式:考查。
题型构成:论文选题40%,格式规范30%,语句表达30%。成绩构成: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四、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使用教材
[中国] 庆彰(编著).《学术论文写作指引》.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6月。
(二)教学参考资料
[中国] 赵大良(编著).《科研论文写作新解》.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五、其他说明
课程结束后学生优秀作品由主讲教师推荐,交教研室留存并发给《优秀作品 留存证》。
撰写人(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院(系、部、基地)院长(主任)(签字)(盖章):
——以上海静安学习网网络课程的学习为例
宋其辉
1(上海
200062)
摘要:在学习型社会中,自主学习是实现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老年群体通过网络开展的自主学习,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自主学习的不同定义,对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进行了界定,并通过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案例分析,提出了引导老年群体自主学习网络课程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网络课程;引导策略
在学习型社会中,强调“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在二十一世纪,只有学会自主学习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与时俱进的去理解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带来的新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界定
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一致公认的观点。以下是关于自主学习的几种典型定义。
人本主义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由个体主动发起的对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等多方面发生作用从而实现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的学习活动过程。
维果斯基心理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是个体利用内部言语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操作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行为,它是个体基于外部强化而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的过程。
社会认知学派则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都进行自主控制和调节的学习。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从狭义上讲,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自主学习,从广义上讲是基于计算机网、通信网和卫星广播电视网多网合一的综合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学习要素由原来基于课堂教学的学习者、内容、技术、教师而重组为学习者、资源、网络学习环境、教师。
宋其辉,(1976——)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研究生,成人教育方向。
22曾庆玲.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22卷第2期. 基于以上分析,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即学习者利用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建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围绕自我学习目标,自主性地进行信息获取,同时对自我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调节、激励和强化,完善自我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
二、引导老年群体自主学习网络课程的必要性
(一)引导老年群体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是适应社会老龄化趋势,保障老年人学习权的需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寿命在不断延长,社会老龄化和高龄化的趋势在不断加深,老年人口的迅速攀升。根据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统计局联合发布《2008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年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显示:2008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1.6%,达到300.57万人,比2007年增长4.8个百分点,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53.44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7.8%,比2007年增长了6.4%。
面临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老年教育,加强老年学习显得尤其重要,提供老年人积极面对老化、适应变化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从社会层面来将,它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保证。从个人层面来讲,它是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保障老年人学习权的迫切需要。早在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四次世界成人教育大会提出:学习权是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手段。学习机会均等不仅仅针对同一年龄层次,老龄人口的学习权同样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应该得到各方面的学习保障。
(二)网络课程学习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
网络学习是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的支持下,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资源和内容为导向,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媒介输送和表达内容的学习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网络学习具有传统学习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成为符合终身教育思想和要求的、适合于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
老年人虽然已年届退休,但由于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知识,关注社会的变化,希望从各方面了解有关信息,仍然保持较旺盛的学习需求,但由于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或者交通不便利等原因而阻碍了老年人学习。网上的学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在形式上弥补了参加社区学校课程班学习所受的时间、场地、师资等方面的限制,真正为“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创造了条件。网络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满足“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提供重要载体和手段。
(三)开展网络课程学习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必然 要求
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要求: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硬件、软件共享的网络教育化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教委在2005年出台的《上海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2005年1号)中决定:构建社区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建设面向全体市民的“上海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网上培训课程是社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正是国家及上海重大政策及决策的重要体现及有效落实。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被广泛运用,电脑就像电视一样已经走进普通家庭当中,网络的普及率也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为社区教育提供良好的、便捷的、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营造现代氛围的学习支撑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生产方式都步入到被改造、被引领和被变革的新时期。通过网络来学习的条件已经具备。
(四)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适合老年人自身特点
从老年人自身特点看,他们学习电脑、上网冲浪也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具体包括:老年人退休在家,时间比较充裕,学习上网有足够的时间;老年人精神生活相对单调,上网学习可以大大丰富晚年生活;老年人渴望了解外部世界和与人沟通表达,网络提供了获取信息的窗口和在线交流的平台;老年人的知识素质和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有基础学习电脑,上网的人群基数很大;老年人意志坚定,一旦产生浓厚兴趣,能比较执著、投入地学习,热情很高。此外,上网享受冲浪乐趣,如网上购物、聊天、收发邮件等,有利于身心健康,保持年轻心态。
三、静安区老年群体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现状
(一)静安学习网建设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学习资源,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环境和氛围。2008年,静安学习网正式开通(网址是:
另附作者简介一份:
针对数据(图像数据、控制指令)有线传输方案带来的各种不便,我校AGV课题组研究了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AGV系统:将控制中心与AGV车体分离,以PC作为控制中心,即上位机。路面图像信息无线传输至PC进行图像处理,PC既作为图像处理设备又作为控制中心,各类控制指令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发送至车载单片机系统,进行运动控制。操作者可通过PC随时监视AGV运行状况,且在必要时可以迅速进行人工干预,控制小车动作;此外,控制中心还可以同时控制多台AGV,节约了成本,且更贴近生产实际。
1 AGV系统设计
AGV系统作为柔性制造系统(FM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内容。基于视觉引导的AGV,其工作场所的路径布置灵活,且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成熟、控制精度较高,是当前AGV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2]。
整个AGV系统由车体、无线图像采集模块、无线数据通讯模块、上位机PC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传感器模块组成。具体的工作过程为:无线图像采集模块的CCD摄像头拍摄路面图像信息,无线传输至上位机PC,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后得到车体当前的位置偏差与角度偏差,将计算结果转换为对应的控制指令通过通讯模块无线发送至车载单片机处理模块进行运行姿态修正,并结合速度传感器实现速度PID闭环控制。操作者也可直接在上位机控制软件中预置速度和停车信息,这些指令自动无线发送至单片机控制系统。AGV系统的结构如图1。
2 AGV无线图像采集模块
基于视觉引导的AGV的核心技术是采集路径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并计算偏差。我课题组在PC上使用Visual C++编写图像处理程序,开发控制软件。上位机既作为图像处理装置,又作为控制中心。
无线图像采集模块由无线CCD摄像头、接收机、数字视频采集卡以及PC组成。模块的硬件构成如图2。
所选用的无线摄像头其频率范围为:ISM (2 400~2 483) MHz,工作频点为2 414 MHz、2 432 MHz、2 450 MHz、2 468 MHz,调频模式,无障碍传输距离为100 m,DC12 V供电。采用CCD图像传感器,PAL标准:512×582像素,解析度为420线,由于路径标识线为黑白纯色(白底黑边),图像参数基本满足试验环境下的要求。摄像头与路面成45°角安装于车体前部,将拍摄的路面图像信息发送至配套的图像接受机,接收机工作在(9—12) V电压下,通过A/V连接线与数字视频采集卡JVS—C692Q相连。JVS—C692Q安插于PC主板的PCI插槽,配备4路A/V输入接口,可发展为多点通信AGV,接收多路AGV路面信息。
Visual C++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成熟,采用Visual C++开发上位机图像处理程序对PC接收到的图像进行截取,经过降噪、图像灰度化、二值化、提取中心线等步骤,即可计算出小车当前行驶方向与路径标线之间的角度偏差和位置偏差,并计算出相应的纠正参数;在途径十字路口时,通过图像配准技术与将获取的路口标志图像与预定的标志图像进行比较,判定小车下一步的行驶方向,计算得到相应速度控制参数;上位机计算的各类参数由无线通讯模块发射出去。
3 AGV无线通讯模块
3.1 工作原理
无线通讯模块主要由PC控制软件、两个无线收发模块PTR8000、两个搭载AT89S52单片机的开发板组成,其硬件组成如图3。
AGV系统启动、预置速度、停车时间控制等指令通过上位机控制软件按一定的数据格式输入,如:Lxx表示左边的驱动电机转速控制为xx,Rxx表示右边的驱动电机转速为xx,两个电机取不同的转速即可实现差速转向,这些数据由控制软件经RS232串口传送至单片机1;在AGV正常运行,不需要人工干预并输入控制指令时,上位机软件自动把通过图像处理计算出来的各参数通过RS232串口输出至单片机1。单片机1将接收的参数传送至无线发射模块PTR8000,无线接收模块自动识别数据的正确性,将收到的正确参数传至单片机2,单片机2在识别相应参数的意义后,输出电平控制信号至电机驱动芯片L298,从而控制车体的动作。
3.2 PTR8000介绍
模块中所选用的单片机均使用AT89S52,MCU1选用11.0592M晶振,以便于波特率的设置为9600,MCU2选用12M晶振,便于产生精确的PWM波调速。由于PC计算机与单片机采用不同的电平,需要在MCU1与PC之间加一个MAX232进行电平转换[3]。
成功的数据传输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传输信号的质量和传输介质的特性[4]。这就需要无线收发芯片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传输稳定性。所选用的无线收发模块PTR8000是以挪威Nodic公司生产的nRF905芯片为核心的无线射频模块。它采用高抗干扰的GFSK调制,具备独特的载波检测输出、地址匹配输出、数据就绪输出功能,自动产生前导码和CRC校验码,使用SPI接口通信[5]。其传输稳定、质量可靠。PTR8000各管脚功能如表1所示。
PTR8000的四种工作模式由TXEN,TRX_CE,PWR三个管脚控制,具体的控制模式见表2。
使用PTR8000,必须利用单片机模拟SPI接口与PTR8000相连,SPI接口由SCK、MISO、MOSI以及CSN四个管脚组成。当模块工作在SPI编程模式下时,单片机通过SPI接口配置PTR8000的工作参数;在发射、接受模式下,单片机利用SPI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6]。图4为MCU1模拟SPI接口与PTR8000的电路接口图,MCU2与PTR8000的连接与其相同。
3.3 PTR8000工作原理
无线通讯模块上电后,单片机通过SPI接口将配置数据送至PTR8000,数据配置成功后,不论PTR8000是何种工作模式,均有效,配置数据在电源撤除后才丢失。PC端有数据到来时,与MCU1相连的PTR8000启动为发射模式,将字节数据和字节地址通过SPI接口写入,并自动添加前导码和CRC校验码,组成数据包用曼彻斯特编码发送出去;与MCU2相连的PTR8000工作在接收模式,自动检测载波频率,当检测到载波频率和地址分别匹配时,CD、AM置为高电平,模块自动将校验正确的数据解包,并置高DR,MCU2通过SPI接口读取数据,并将AM、DR置为低电平,完成一次数据接收。
4 结论
基于无线传输的视觉引导式AGV,采用无线图像采集系统将路面信息传送至PC进行处理,用计算机代替嵌入式图像处理设备,降低了AGV系统对硬件的要求;AGV各控制指令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和接收,其传输方便、稳定、可靠,提高了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这种基于无线传输的AGV,在我校的AGV试验小车上工作比较稳定,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技术探讨。
摘要:以基于视觉引导的AGV系统研制为背景,为了提高AGV系统的灵活性和交互性,采用无线传输方案,构建无线图像采集模块和无线数据通讯模块,分别实现图像和控制数据的无线传输。以无线CCD摄像头和视频采集卡为核心的图像采集模块采集路面图像以调频方式发送至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并将计算的控制参数通过以AT89S52单片机以及PTR8000为核心的无线通讯模块传送至单片机调速系统,控制AGV小车的运动。AGV小车试验表明:这种无线传输系统,工作比较稳定可靠,是可行的。
关键词:无线传输,图像采集,PTR8000,自动引导小车(AGV)
参考文献
[1]商国娟,单根立,王少岩.自动导引小车(AGV)的单片机控制系统.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4;12:53--55
[2]薛瀛.基于视觉和电子地图引导的AGV图像处理算法研究.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9
[3]石东海.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从入门到精通.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王明志,马忠宝.无线大型粮库温度监控系统.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8;(9):41-434
【视觉引导课程】推荐阅读: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小结02-03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案04-04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11-25
世界视觉日09-26
生活视觉简介11-19
视觉营销02-11
视觉传达简历范文09-25
如何通过视觉进行营销01-09
视觉文化传播论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