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文化节word文档

2025-03-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宿舍文化节word文档(通用10篇)

宿舍文化节word文档 篇1

为了学生人身及财产安全,为了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我校实行宿舍封闭式管理,特制定我校学生及职工出入宿舍大门管理制度。

一、学生出入宿舍大门的时间规定:

(1)周一至周五:

早晨:开门时间:5:40—6:00学生离开宿舍

午休:开门时间12:00—12:50 学生进宿舍;14:40—14:50学生离开宿舍。

晚寝:开门时间:20:50锁门时间:21:10

(2)、其它时间学生进出宿舍必须持班主任批准的请假条,或由班主任或由任课教师带领下方可进出宿舍,生活教师做好登记。

(3)、其余时间宿舍门紧锁,无特殊事情不得开门,特殊情况即开即锁,门不得敞开。

(4)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门无故敞开,要追究开门责任。二:责任与安全

1:学生在校期间,宿舍丢失物品及宿舍公共财产丢失、损坏,生活教师负直接责任

宿舍文化节word文档 篇2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旅游文化课,整合,教学设计

一、整合“计算机”与“旅游文化”课程的项目教学构想的提出

设置文档格式课程是笔者所在中职学校高一旅游专业学生计算机课Word单元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内容, 也是我们平时学习、工作、生活中计算机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前几次教学中, 学生通过各专项练习, 已经基本掌握了字符、段落的格式化以及边框和底纹、项目符号和编号等常用格式操作, 可以尝试做文档的格式综合练习。往常, 笔者授课时一般直接选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文档,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一步步操作, 最终达到和范稿相同的效果。虽然一样是考查、锻炼了学生的Word格式化操作技能, 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呆板、僵硬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内化、提升和创意的空间, 有“为了排版而排版”之嫌。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让学生身心投入、有效参与的, 教师讲得无趣, 学生学得没劲。

适逢本学期笔者授课的高一旅游专业学生学习旅游文化这门专业课, 任课教师在引领学生了解杭州各著名旅游景点后, 布置了一个课后开放式作业——让学生规划家乡 (杭州) 两日游,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经充分讨论后上交一份《“家乡两日游”行程推介》。这份行程推介除了综合考虑游客游玩的景点、线路、时间、费用等因素外, 最好能着重向游客说明本行程的主打特色, 具体可以细化到每天的路线安排和相关景点介绍, 以及食宿、交通等情况。考虑到学生是在纸质作业本上完成这份“家乡两日游”行程推介的, 而中职学生又素有“动手能力强, 重专业轻文化”的学习特点, 笔者不担心学生在搜集资料素材环节的表现, 但如何汇总内容、精心编排文字, 最后呈现出一份优秀的可媲美旅行社的专业游览线路介绍, 会是学生难以突破的“关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生的文字作业恰好是一篇排版文档的“雏形”, 可以为计算机Word教学所用。于是笔者产生了把两门课程整合在一个教学项目里的构想。

笔者的构想可以简单归纳为六个字——“请进来, 走出去”。“请进来”就是把“旅游文化”专业课的书面作业作为笔者Word教学的素材, 同时邀请旅游文化课教师加入到笔者的计算机课堂中, 从专业角度对学生创作的“行程推介电子文档”做出点评;“走出去”则为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同时能学以致用, 利用所掌握的上机操作技巧为“旅游文化”课程的学习出谋划策, 达到使两者融会贯通的效果。

二、“两纵一横”, 整合前后的教学目标变化及教学反馈

旅游文化专业课教师教授的《我与杭州》这一单元, 由“家乡美景说不尽”、“请到我的家乡来”、“我当家乡小导游”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与笔者设计的整合教学项目相关的是“我当家乡小导游——家乡两日游方案”。这是专业教师设计课外旅游实践的重点, 也是难点, 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家乡景点了解的基础上, 以杭州旅游资源为背景, 引导学生在合作体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 其课堂教学目标有三点:

第一, 了解杭州的主要景点和自己家附近的景点, 感受家乡的美, 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第二, 通过设计“家乡两日游”旅游路线和具体方案, 学写宣传语等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增强其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第三, 通过组织引导,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在实践中提高中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是将平淡无奇的文字组织起来, 变成一份形象生动的“家乡两日游”行程推介以吸引游客加入。绝大部分学生在具体实践时容易进入单纯文字介绍的误区, 造成层次不够分明、详略不够得当、重点没有突出的结果, 最终流于形式。

而笔者原先的文档格式设置课程教学目标是从以下三个层次要求学生:

第一, 知识与技能:能够对文档进行字体、段落等格式设置;掌握文档的综合排版技术。

第二,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Word相关知识, 设计美观大方的版面。在合作过程中, 探求用Word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操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是排版的基本要求, 常见排版效果的认识, 文字、段落等常见格式的设置方法。教学难点则为分栏、格式刷的应用技巧。

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好比两条纵线, 貌似分开, 可细究之下, 还是可以寻找到它们的内联之处——连接两条纵线的那条“横线”。因此, 在设计这个与“旅游文化”专业学科整合的计算机Word项目教学时, 笔者从两者的交叉点出发, 结合双方课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最后形成三个综合的整合教学目标:

第一, 学生知道排版的作用。能根据自己完成的纸质线路规划, 确定《旅游行程规划》电子文档排版的雏形效果, 从而锻炼把握文档排版“大局观”的能力。

第二, 学生对照教师提供的排版基本要求, 凭借已经掌握的word格式操作, 对游玩线路、景点介绍、交通、时间、食宿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修改, 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对旅游文化课的学习内容温故而知新。

第三, 学生在规范排版的前提下, 既作为普通游客, 又站在旅游专业人士的角度, 融入自己对旅游线路宣传的理解, 对文章的配色风格等“软性要求”进行自由发挥, 摆脱以往单纯为了排版、操作、技术而练习的被动学习局面, 逐渐培养形成“形式和技术为内容服务”的积极灵活的学习意识。

采用整合后的项目教学的授课班级学生普遍反映两门课中以前那些枯燥、晦涩难懂的知识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都变得十分生动、形象, 文化课学习变得有趣, 上机实践也容易掌握, 体会到了“学习为专业服务, 专业升华课堂教学”的快乐。

三、“计算机”与“旅游文化”课程整合后的项目教学内容

下面是笔者设计的“文档格式设置综合练习——杭州两日游行程推介”的具体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首先笔者向学生提出请求:“在上一节课, 班里每位同学都把自己规划的《杭州两日游行程安排》录入Word文档。今天老师作为一名普通游客, 有没有同学毛遂自荐, 让老师先睹为快?”根据课堂实际反馈, 学生大多表态:“行程安排太‘朴素’了!这样给老师看, 不够美观, 也不够有‘吸引力’。”一问一答, 师生达成共识——没排版的行程推介电子文档就像一个不修边幅的人, “魅力”不够。此举意在初步考查学生对文档排版的理解。

2. 新课铺垫——小试牛刀。

既然学生都觉得这样的行程安排给游客看不太合适, 那师生共同合作, 看看哪些方面可以改进。通过一番热烈讨论, 笔者PPT投影显示学生的汇总建议:

设计这个讨论, 笔者主要希望学生能形成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而非被动接受教师要求。接下来, 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小试牛刀”。在学生上机操作时, 笔者在机房巡视, 一是提醒学生要根据《改进建议表》的要求, 让自己的文档符合阅读规范;二是观察是否还有学生明明可以用段落的对齐方式或段落间距、行间距解决问题, 却偏偏“滥用”空格和回车充数。在此环节, 教师可根据情况, 选择是否演示学生的“半成品”。这样安排既用于复习之前的知识, 也可作为教师的课堂探路石, 了解学生的基础, 为后面的“精益求精”环节做铺垫。

3. 教授新知——精益求精。

此时, 笔者邀请旅游文化授课教师加入课堂。专业教师向学生一一展示各大旅行社精美的旅游行程宣传册 (由学生在上旅游文化课时搜集整理的) , 启发他们观察宣传册的排版效果, 明白排版前要做“需求分析”。通过效果的对比, 培养学生思考、观察、协作、总结的综合能力。笔者则作为计算机教师“点化”学生, 排版的思路其实和我们平时使用软件的思路很相似, 即打算要什么样的效果, 就在软件界面中找什么功能。这时, 学生就可根据自己喜欢的效果完成相应的操作 (看效果, 找命令, 探究操作方式) , 在第二次上机实践时进一步美化版面了。

4. 答疑解惑。笔者在实际授课时发现, 有些问题学生操作不当, 有些问题学生不知怎样操作, 如:

(1) 标题文字之间距离的增加, 学生喜欢使用空格字符。

(2) 首字下沉、分栏、双行合一效果如果错了, 该怎么改回来。

(3) 分栏命令出现不能使用 (灰化) 的情况。

问题1笔者希望引起学生的重视——文字间的空格无论是水平间距还是垂直间距都可在字符间距设置;问题2需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或思考知道各种效果设置和去除一般是在同一对话框;问题3培养学生在操作中的观察和变通意识。如果有其他问题, 教师可以酌情添加。这三个问题的答疑解惑, 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的排版员, 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5. 展示成果, 取长补短。

计算机教师在屏幕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多鼓励和发现学生的亮点。旅游专业教师对学生创作的《杭州两日游行程安排》文档进行内容 (旅游专业的需要) 、版面 (游客浏览的印象) 双方面点评。适当加入学生自评、互评, 共同进步。

四、“计算机”与“旅游文化”课程的整合项目的教学过程图

“文档格式设置综合练习——杭州两日游行程推介”的教学设计, 笔者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 流程图如下:

综上所述, 笔者在这个整合项目教学中引入“旅游文化”课的开放作业, 然后围绕专业思想, 驱动整个项目教学, 层层推进, 显现出两个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并且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给学生一个创作的空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 精心选择和组织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方法 (例如与专业课程整合教学) , 在实践中不但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程知识, 而且能增强进行计算机Word文档格式排版的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宿舍文化节word文档 篇3

报告

隆湖开发区党工委:

星海村村民委员会于2010年10月筹建“星海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在筹建运作过程中我们积极解决资金周转、融资困难的现实问题,现已初步形成公司规模。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精神,切实促进文化创业发展,缓解部分农村妇女群众的就业,为社会就业提供更多保障,特申请在本村成立“星海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特此报告!

附:《成立星海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详细方案》

星海村村民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成立星海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详细方案 为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村委会和公司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法规定、贯彻2010年8月19日国务院《研究部署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文件精神,结合村委会和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定制本方案。

第一条:公司名称:星海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第二条:注册资金:人民币10万元。

第三条:公司住所:星海村文化街商业楼

第四条 :法人代表:李新龙

第五条: 股东构成及占股比例:

股东身份证号码

赵卫东(***812)投资额(万元)投资比例

10.00100%

公司的主发起人为赵卫东,今后,若公司业务需要增资扩股,应在星海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下,以主发起人为主协商,确定文化传媒公司的其他股东。公司组织范围原则上为星海村委会的企业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第六条经营范围:从事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销售业

务,以后再视市场发展扩大服务范围,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

第七条星海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隶属于星海村村民委员会管理和指导。

第八条公司以宣传星海村人文精神,发扬民俗文化,带动本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为宗旨。

星海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经营范围、经营运作和日常管理等规范条文将于申请批复后形成《章程》,详细予以汇报和说明。

星海村村民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关于申请成立担保公司的报告

区发改局:

萧山区前进街道办事处于2009年8月成立,现有规上企业12家(含园区),规下企业20余家,在企业转型升级和谋求出路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资金周转困难、融资难的现实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府办(2009)76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扶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职能,服务前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经济发展孵化器的作用。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研究,希望在本街道设立担保公司,以切实缓解部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前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特此报告!

附:萧山区前进街道关于成立担保公司的具体方案

萧山区前进街道关于申请成立担保公司的详细方案

为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街道、公司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法规定、贯彻2010年8月19日国务院《研究部署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区(2009)76号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和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定制本方案。

第一条:公司名称:拟定为“杭州中誉担保有限公司”

第二条:注册资金:人民币3000万元。

第三条:公司住所:杭州市萧山区前进街道办事处四楼417室

第四条 :法人代表:谢进军

第五条: 股东构成及占股比例:

股东身份证号码投资额(万元)投资比例

谢进军(***612)1956.52265.2174%

谭海燕(***2X)652.17321.7391%庞君

(***037)391.30513.0435%

公司的主发起人为谢进军,今后,若公司业务需要增资扩股,应在前进街道办事处的组织领导下,以主发起人为主协商,确定担保公司的其他股东,范围原则上为前进街道的企业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第六条经营范围:从事担保业务,服务好本街道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再积极探索、开拓担保贷款新领域,业务范围由二产逐步向一产、三产领域延伸。扩大服务范围,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

第七条担保公司隶属于萧山区前进街道经发科管理、指导。

宿舍文化节word文档 篇4

最近,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世界企业巨人“索尼”公司如何走向衰败的过程。这让我感触颇多.......“索尼”公司连续4年亏损,去年更亏损63亿美元。为什么?因实行绩效主义!也许大家会感到疑惑,绩效考核不是现代企业最为前沿、最为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吗?但是,通过作者的分析,结合自身的体验,让我豁然明白“绩效考核”并非企业管理的良方神药,它也许可以作为企业成长过程中借助的一个辅助手段,但是,真正让企业迈向强盛的核心应该是也必定是企业文化。企业必须构建一种让普遍员工认同,能激发每个人内心潜能,并引领大家在工作中充分享受自由、快乐和放松的价值文化体系。

总以为,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效率、产生效益,管理的核心也即是顺应人性、激发人性。大到国家、市场,小至公司、部门,管理的运作需要机制和制度的保障,但这一切都应该是基于一种文化的感召和引领。假若企业首先没有构建能够唤醒大家内心正确价值观的文化体系,仅仅是寄希望通过建立、完善一系列的“机制和制度”来提升管理提高效能。无论对于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而言,其过程一定是备受煎熬,其结果也必定是不容乐观。

因为,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就必须首先将各种工作要素量化,而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尚且,为统计业绩,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会出现本末倒置的倾向。

因为,绩效考核促使人们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并注重眼前利益,而且容易导致部门间相互拆台,想方设法为本部门捞取利益。

因为,在没有共同文化价值取向基础上推行的机制和制度,可能会把两者割裂甚或对立起来的,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因为,依托“机制和制度”调动的人的所谓主观能动性,是受外在功利影响的,这样的氛围一旦弥漫,反而抑制了人们以工作为乐趣的内在意识。

在这里,想引用这样这么几句话:

“工作的报酬是工作!”

“人生就是体验,工作为了生存,工作也是生活。”

“建立公司的目的:建设理想的工厂,在这个工厂里,应该有自由、豁达、愉快的气氛,让每个认真工作的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技能”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体验生活,体验做人的愉快,每个人也就三万多天,除了睡觉,工作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谁也不想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成为痛苦的体验。如果,企业能够做到让员工意识到:工作不是生活的手段,工作本身就是生活。管理不是企业的要求,管理就是本身的需求。创造一个宽松、自由、信任的工作环境,构建一种注入了充满人性意味的企业文化,让所有的员工身在其中,体验工作本身所带来的乐趣,体现工作赋予个体的价值,感受工作给予温情的回报。

相信,这样的企业想要不成功都难!

改革的深度是制度,发展的高度是文化。唯有文化才是企业的核心,一切制度仅是文化的补充。国家的强盛需要文化的底蕴、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召唤。同样,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假若寻思依靠一些生搬硬套的制度来解决问题,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因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企业最重要的也是人才,而能够吸引人才的永远是文化,而不是生硬的制度。

因为,制度只不过是文化的衍生物,没有文化依托所制定的制度,这样的制度可能由于管理者而成为形式,也可能由于被管理者而成为摆设。

因为,企业依靠制度规范流程、约束员工无可厚非,但是,完全依靠制度和机制进行提升的企业充其量是及格,永远不可能攀升。

因为,唯有企业文化才能堪当凝聚人心、激发人性的重任。

因为,同样是制度,只有注入的人文内涵的制度,制度才不会显得过于冷漠,才会透出人性的温暖,才会在管理运行中畅通无阻。

在此,并非否定公司建章立制的作法,而是想补充阐明一个观点:就是企业的发展和变革应该是以文化建设为主导,只有在确立了一个被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由此而形成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才会被大家所接受,机制和制度也才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管理和运作才会显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企业对员工思想工作越来越弱化的今天,企业是否应该重新对自身进行审视和思考?

企业有否构建了明确的文化体系,足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不仅仅是个人谋生的地方,她还是能够获得锻炼、取得进步、使你成长、发挥所长、体现价值、实现梦想的平台?足以让员工感受到,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工资,工作的回报应包含了信任、欣赏、激情、温馨、协作、认同、价值、突破、自我、感动---?如果企业能以足够的人性,非常用心地善待自己的员工,并点燃他们内心的激情。相信,员工能够给予企业的回报将是百倍的!

安全管理虽然不产生直接的效益。但是,航运业作为高危企业,唯有“安全地运行”才会有“效益的安全”,一旦安全没有保障,效益根本无从谈起,所有的效益可能归零。这样理解的话,也可以说安全管理是产出效益的,提升管理包括安全管理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效率的提高即意味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企业的品牌价值,意味着企业的目标追求的提升。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跨越式时代的变化进程中,依靠“资源、垄断”产出的利润已渐行渐远,未来企业的方向肯定是依靠“提升管理、提高效率”来获取利润,好在我们身处高速发展的中国,还有不错的市场;好在我们还有提升管理、提高效率的很大空间;好在我们还有尚未完全麻木的员工。曾经读过一篇调查文章,说的就是人均效率,上海在国内已经是比较高了,它是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十几倍,但与国外发达地区比较仍有好几倍的差距,这同样也是我们的优势,相对那些发达国家,我们的管理就像一条湿毛巾还能挤出很大的利润。

今天,之所以没有就安全论安全,是因为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深切地感受到它在企业中与其他部门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深切地感受到它作为系统性工程所需的理念文化支撑。如果企业能从根本上意识到这个深层问题,并着力推动和构建一种能够真正符合人性、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不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助推器,也是其他管理工作的发动机,更是推动企业提高效率、成功转型、长足发展的法宝!

宿舍文化节word文档 篇5

发布日期:[10-10-18 14:25:24] 点击次数:[227

]

10月15日上午,市直一初中举行传统文化讲座

特邀胡斌的母亲雷女士作了精彩报告

大部分老师和一部分家长参加学习

通过光盘视频观看胡斌的精彩报告

10月15日上午,市直一初中再次举行传统文化学习讲座。主题是“中国文化??引导人性之典范”,讲述胡斌堕落、狂妄、自残,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忏悔。特邀胡斌先生的母亲雷女士作了精彩报告,讲座由校党支部副支书刘智良老师主持。绝大部分老师和一部分家长参加了学习。

首先,通过光盘视频观看了胡斌的精彩报告《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胡斌先生首先描述了他在学习《弟子规》之前的状况。他回忆了自己沉迷网吧、殴打母亲、欺负老师、混迹黑社会的一些经历。

灵活恢复受损的Word文档 篇6

一、打开“自动恢复”功能

Word自动恢复文件的方法是在菜单栏上单击“工具”→“选项”, 然后单击“保存”选项卡, 选中“自动保存时间间隔”选项, Word会创建一个包含对文档的最新更改的临时“自动恢复”文件。Word每次启动时都会搜索“自动恢复”文件, 已恢复的所有文件将显示在“文档恢复”任务窗格中, 文件中的数据反映“自动恢复”最后一次保存文件时的数据。然后单击要恢复的文档后面的下拉箭头, 从中选择“打开”或“另存”来恢复文档。

使用“自动恢复”功能定期保存正在使用的文件的临时副本。若要在停电或发生类似问题后恢复工作, 必须在发生问题之前已经打开“自动恢复”功能。可以将“自动恢复”保存时间间隔设置得相对短一点 (当然这个间隔时间不要设置得太短, 否则频繁的保存, 一来浪费时间, 二来损伤硬盘。默认设置为每10分钟保存一次) , 这样可以恢复更多的信息。但是“自动恢复”不应用作手动保存或备份文件的替代方式。

二、手动恢复“自动恢复”文件

若是Word没有自动打开恢复文件, 我们可手工将其打开。恢复文件的后缀名为asd, 其路径在“工具”→“选项””→“文件位置”选项卡中查找。也可以搜索“自动恢复”文件:单击“开始”→“搜索”→“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在“全部或部分文件名:”一栏中, 输入觹.asd。在查找范围中选择“我的电脑”, 然后单击“搜索”。如果找到了任何扩展名为.asd的文件, 它就是Word 2003自动保存的恢复文件, 我们只要将文件的后缀由asd改为doc, 即可用Word打开。

三、打开并修复

除了自动恢复功能外, 从Word2002开始, 就提供了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打开并修复”功能。在“文件”菜单上, 单击“打开”命令;在“查找范围”列表中, 定位并打开包含文件的文件夹, 选择要恢复的文件。单击“打开”按钮旁边的箭头, 然后单击“打开并修复”。此时, Word将检测并修复文档中的错误, 并自动修复, 然后打开文档。

四、使用“从任意文件中恢复文本”转换器提取文字

如果上述方法仍无法打开受损Word文档, 你还可以使用“从任意文件中恢复文本”转换器打开被损坏的文档并恢复文本。方法是在“工具”菜单上, 单击“选项”命令, 再单击“常规”选项卡。选中“打开时确认转换”复选框 (如图) ,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在“文件类型”框中, 单击“从任意文件中恢复文本”, 像通常一样打开文档。此时, Word将会打开“转换文件”对话框, 请在“文件类型”框中选择需要的文件格式, 比如单击“纯文本”,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当然, 在以纯文本格式成功打开损坏Word文档后, 文档中的格式、图形、域、图形对象和其他非文本信息将丢失, 且段落、页眉、页脚、脚注、尾注和域中的文字将被恢复为纯文本。但相比较无法打开受损文档而言, 挽救出了其中的文本信息, 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五、文档能够打开但无法正常显示时的尝试措施

将文档另存为其他文件格式, 然后转换回Word文档, 这是最能够完整恢复文档的方法。任何时候都应首先尝试这一方法。将文档另存为其他文件格式。尝试将文档另存为Rich Text Format (.rtf) 格式或Web页 (.html) 格式。这些格式将保留你的Word文档中的格式设置。将文档另存为其他文件格式后, 关闭文档, 然后用Word重新打开它, 并且另存为Word文档 (.doc) 。如果此方法成功, 说明已在转换过程中修复了被破坏的文件。如果损坏依旧存在, 则尝试将文件另存为另一种文件格式。尝试按照下列顺序:Rich Text Format (.rtf) ;Web页 (.html) ;任何其他字处理格式;纯文本 (.txt) 。

当以纯文本格式保存文件时, 也许能够纠正文档损坏问题。但与此同时, 所有文档格式设置、图片和宏代码等也将丢失。前面已提到, 以纯文本格式保存文件时, 必须重新设置格式。因此, 只有当其他文件格式都不能纠正问题时, 才使用纯文本格式。Word的格式设置与最后一个段落标记有关, 如小节和样式的格式设置。如果将除了最后一个段落标记以外的其他所有内容复制到新文档, 遭到破坏的部分可能就留在原始文档中。在新文档中, 请重新应用小节或样式格式设置。

要选择除了最后一个段落标记以外的所有内容, 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1) 按Ctrl+End, 然后按Ctrl+Shift+Home。

(2) 如果您的文档中包含分节符, 请只复制分节符之间的文字 (不要复制和粘贴分节符, 因为这样可能会将损坏的内容带入新文档中) 。为了避免在文档之间进行复制和粘贴操作时不会传送分节符, Microsoft建议您在“普通”视图中处理Word文档。

六、解压缩Word2007文档

如果您是在使用Word2007, 对于损坏的Word2007文档在利用以上所提供的恢复功能仍无效的情况下, 请尝试解压缩功能或许能帮你。首先将损坏的Word2007文档的扩展名由.docx改为.rar, 这时原Word2007文档即会变为一个压缩文件。然后将这个改名后的压缩文件解压缩, 然后在“我的电脑”或“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找到解压缩后的文件夹, 其中有一个名为“Word”的子文件夹, 其下有一个名为Document.xml的文件, 该文件中保存着Word2007文档的文字内容, 而且, 原来Word2007文档中的图片会保存在“Media”子文件夹中。

宿舍文化节word文档 篇7

历史文化学院始建于1978年12月,其前身为庆阳师专历史系,2000年3月历史系与政治系合并为政史系,2003年7月重设历史系,2010年10月更名为历史文化学院。

学院开设历史学和人文教育两个专业。现有教职工40人,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5人,硕士24人。在校本科生1168名。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2010年6月申报成立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11月建成历史文物馆、红色文化馆、地理科技馆和学术成果馆四大文化展馆,建系以来,获省部级和校级教学科研等各类成果奖60余项。出版专著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连续两年三次获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获部委和省级项目20余人次,获地厅级、校级项目40余人次。

宿舍文化节word文档 篇8

9月17日上午,郭维俊校长在学校办公室、国有资产管理处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深入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检查指导四大文化展览馆布展工作,听取了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和设计布展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就红色文化馆、地理科技馆、历史文物馆和学术成果馆四大展馆的经费预算和保障事项进行了现场交流。

郭维俊校长认真听取了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啸教授关于文化展览馆对于突出我校在区域历史文化教学科研方面的亮点和特色,发挥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在校地合作中的平台和窗口作用以及整合校内文科教育资源等设计理念和建设情况方面的介绍。听取了布展负责人关于各展区规划布局、展览内容、展品展项和经费预算的情况介绍。并详细观看了已经完工的楼内文化走廊的布展情况,仔细查看了四大展馆的设计、布展情况,对个别地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和完善意见。

郭维俊校长指出,展馆布展要立足实际,凸显校本特色和地方特色,充分展示陇东的特色文化内涵和我校近年来在陇东历史文化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要充分借助文化展览这个平台,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标准,营造浓郁的大学人文素养,拓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展示要大气、厚重,内容要丰富,可读可看性强,吸引大众眼球,留下深刻印象。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让全校师生在这里就可以了解到陇东的深厚历史和地域文化,从而实现寓教于乐,文化育人的目标。

郭维俊校长强调,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科学合理地利用展馆现有的空间,加快工作进度,严格工程质量,确保高质量、高标准、高品位、高规格地完成展馆的布展工作。四大文化布展要紧紧围绕我校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努力把文化展馆建成在校内具有一定实质效果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校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观光和学术成果集中展示基地。要着眼长远规划,科学合理地完善布展工作,努力把四大文化展馆建成一个高标准、全景式展示我校形象和内涵的文化、科技、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基于Word文档的数据隐藏方法 篇9

随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如何实现信息的安全传递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的信息安全机制普遍基于密码学技术即采用信息加密方式, 这在防止信息泄密的同时, 也暴露了机密信息的存在, 容易引起攻击方的注意, 因此信息隐藏技术作为信息交流中的科学与艺术逐渐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信息隐藏技术与生物学中动物的保护色机理相似, 将机密信息隐藏于载体中进行传递。根据隐藏载体不同, 信息可以在磁盘、存储卡、网络通信协议、图像、视频、音频及文本等媒体中隐藏。目前基于各类型载体文档信息隐藏技术虽然已有研究, 但大部分偏向于利用影像、音频和视频等文件格式作载体[1,2,3,4,5],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载体文件中可以隐藏较多的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Microsoft Word文档文件中完成信息隐藏, 这不仅是因为Word文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 地位重要, 更重要的是就其物理组成而言不只包含了文字及格式部分, 更可以涵盖影像、声音、超链接、OLE对象等许多内容, 即也可以叠加使用传统的影像、声音的隐藏技术, 应用范围较广。这方面的研究虽然也有, 但非常少, 笔者查到的只有文献[6, 7]。其中文献[6]使用方法并不独立, 其实质上也是使用图像作载体隐藏, 只是插入Word文档后做了第二次隐藏; 本项目从标题上看与文献[7]相似, 但在使用方法上有本质的不同: 文献[7]所采用技术的核心与物理学上的载波相似, 通过被隐藏的信息 ( 要传递的实际内容) 对载体文本格式 ( 文本的行间距、字间距、字体、颜色、下划线等) 做视觉上不易觉察地轻微改变 ( 像无线电传输过程中的调制) 实现信息隐藏。这种技术处理后的文本一旦被有意无意二次修改编辑后, 其被隐藏信息将被破坏, 无法正确恢复提取。本项目基于微软最新公布的复合文档存储规范, 利用载体文档现有物理空间中未使用部分和可选择的加以合理扩充, 设计了一种利用Word文档隐藏秘密信息的解决方案。

1 Word 文档结构分析

1. 1 逻辑结构分析

Word文档属于复合式文件[8]的一种, 由许多虚拟的数据流组成, 如同一个文件系统[9], 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stream表示单一的数据存储流, storage是包含有一个或多个stream或storage的存储流 ( 仓库) 。每个复合文档文件都有一个根 ( Root) 仓库Root Entry。

Word文档包含的各类不同形式的信息 ( 除文本本身及相应格式外, 还包括图形、声音、表格以及其他OLE形式的资料 ( 含各自相应的格式控制信息) ) 被通过相应的stream和storage封装起来形成复合文档文件。这些数据流构成一个线性的集合 ( Word文档) , 尽管其在磁盘上的物理存储格式可能会被分割。目前关于复合文档存储方面的现有资料绝大多数以开源的[10]为基础, 推测部分不少。微软公司2008年首次公布了Windows及office复合文档格式规范, 后来又不断多次补充完善[11,12,13]。这里以2013年微软官方资料[14,15,16]为基础介绍。

Word文档没有固定大小, 但至少由五个信息流 ( Stream) 组成: Word Document主数据流、0Table/1Table数据流、Data数据流、Summary Information数据流和Document Summary Informaton数据流。

( 1) Word Document数据流 ( Main Stream)

Word文档中一定存在Word Document流, Word中主要信息在该流中存储。该流主要包含文件信息块FIB ( File InformationBlock) 、文本和来自文件其它部分的引用信息。

FIB没有固定大小, 但一定从Word Document信息流的偏移0x00开始, 它指出了文档中包含的所有数据信息的定位 ( 定位信息包括该信息起始偏移地址和该信息的容量大小两条属性) , 如表1所示。

*注:FIB的具体内容和创建该Word文档时的Microsoft Word主程序版本有关

FIB后是该Word文档中包含的文本信息, 起始位置从FIB中的fc Min ( 微软二进制格式文件中把File Character Position命名为fc) 得到, 长度从FIB. ccp Text得到。

文本信息后是字符 ( Character) 、段落 ( Paragraph) 的格式信息。

Word文档中文本流里拥有相同格式属性的一串连续的字符称为Run of Text, 其属性 ( 字体、字号等) 用CHP ( CharacterProperties) 描述。一个CHP有136位, 采用指令形式 ( 包括操作码和操作对象) 记录和默认 ( Default) CHP的差异 ( 可以减少空间占用) 。段落属性 ( 居中, 居左等) , 用PAP ( Paragraph Proper-ties) 描述, 每个段落有一个PAP , 大小为610位。为减少空间占用, 和字符一样只记录和默认Default PAP的差异。

( 2) Table数据流

Table流主要存储信息流结构, 在Word文档中也一定存在。每个结构的起始位置和大小都记录在FIB中。具体到每个确定的Word文档中Table数据流是采用0 Table还是1 Table由FIB的base. f Which Tbl Stm标志位确定。

( 3) Data数据流

Data数据流没有预定义结构, 其中数据引用FIB或文档其它部分。Word文档的嵌入式对象 ( OLE, 如图片) 就存放在Data数据流中。OLE对象的读取从Word Document数据流中记录文字的部分开始, 如当Word文档中有图片时, Word Document数据流中记录文字资料的字节用ASCII 01表示, 该字节对应的Runof Text的CHP信息结构中f Spec标志位值为1; 其CHP信息结构中的fc Pic标志位值为图片在Data数据流中的开始位置。图片资料数据头称为PICF结构, 占用68字节, 记录有关图片的信息 ( 原始大小、缩放情况等) 。PICF之后是图片文件名称数据区块, 接着是原始图片的全部信息, 参见表2所示。

( 4) Document Summary Informaton数据流和Summary Informa-tion数据流

这两个流主要记录摘要信息, 格式一样, 只是属性编号 ( Property ID) 不同。

1. 2 物理结构分析

Word文件中各个数据流均由多个大小为512字节的页数据块FKP ( Formatted dis K Page, 也称为扇区sectors) 组成, 参见表3所示。

每个Word文档文件开始 ( 偏移地址0) 处是一个大小为512 Bytes的文件头 ( Header) , 然后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各种类型的扇区。数据块位置从512 Bytes开始计算起。

( 1) 文件头

文件头主要结构如表4所示。

( 2) 块配置表

Word文档内部控制数据流由块配置表BAT完成。BAT包含所有数据块的Block ID链 ( Chain) 。BAT表中的当前位置表示当前的块, 而该位置存放的块ID值 ( Value) 指向下一个块的ID。BAT可能在任意位置包含当前Word文档未使用的FreeBlock ID ( 0x FFFFFFFF) 。

如果某位置为0x FFFFFFFE, 则表示一 个数据流 的结束 ( End Of Chain Block ID) ; 如果Block用于存放BAT表自身则为BAT Block ID ( 0x FFFFFFD) , 在DIF ( Double-indirect Fat) 中描述 ( DIF专用块 ( 0x FFFFFFC) 里最后4字节给出下一个DIF专用的Block ID, 如果Word文件尺寸小于7M的话没有独立的DIF块区) 。

( 3) 目录

目录 ( 属于内部控制数据流) 由一系列目录入口组成。每一个目录入口代表了文档中的仓库或数据流。仓库下的所有成员 ( 子仓库、数据流) 符合红 ( 用0表示) 黑 ( 用1表示) 树规则。

目录同样使用标准大小块区。目录项大小为128字节, 结构 ( 关键部分) 如表5所示。

2 数据隐藏流程

数据隐藏前根据被隐藏信息的重要性可以首先把需要加密传送的信息用哈夫曼编码或其它密码学技术做预处理, 然后从两种思路入手, 一是利用文档中原有的未使用的空间, 二是适度在文档中创造新空间, 具体执行时可以随机选择。

2. 1 利用载体文档中未使用空间

载体Word文档中未使用空间的定位方法如下:

( 1) 通过文件头信息 ( 参见表4所示) , ( 从偏移地址0x4C开始入手) 找到BAT表使用的扇区链。

( 2) 读取块分配表 ( BAT) 信息

( 3) 找出表项值为 - 1 ( 0x FFFFFFFF) 的项, 该项对应的块即为未使用块, 计算出在文件中的偏移地址。

( 4) 将需要隐藏的信息放在 ( 3) 找到的位置。

被隐藏信息需要取出时可按上述步骤 ( 1) - 步骤 ( 4) 通过文件头信息 找到BAT开始扇区, 找出所有 表项值为 - 1 ( 0x FFFFFFFF) 的项对应的内部扇区块, 记录这些数据块的内容后解码即可。

2. 2 适度在载体文档中扩充空间

存放在载体Word文档中嵌入式对象Data Stream数据流的开始部分是PIC数据结构, 后边开始才是真正嵌入的对象。实验表明, 更改嵌入式对象 ( 文档内部存储) 的名称用户打开后不会感觉到。此外, 由于实际使用中对象名称占用的空间并不大, 因此通过人为增大名称占用空间的相关参数就可容纳更多需要隐藏的信息, 换句话说用需要隐藏的信息替换原始默认名称就可以实现数据隐藏。步骤如下:

( 1) 找一个有多个嵌入式对象的原始Word文档作载体, 选择一个对象着手 ( 最后一个为好) 。从Word Document数据流格式信息中取出此Run of Text对应的Character Properties ( CHP) 数据结构, 找到此对象在Data Stream中的偏移数值。

( 2) 通过目录项结构读出目录中Data数据流目录项 ( 参见表5) 偏移0x74处的入口数据和偏移0x78处数据大小两参数, 得到Data数据流第一个数据块的ID值和尺寸大小。参照块配置表算出Data数据流中最后一个块中的剩余空间。如剩余空间不足以存放被隐藏数据, 可修改Data流目录项中偏移0x78处数值及相关块配置表 ( BAT) 。

( 3) 找到 ( 最后) 那个准备用于隐藏数据的嵌入式对象的起始偏移地址。由PICF找到该对象名称大小和存储对象名称的位置, 根据需要隐藏内容做相应修改。如果需要增加空间, 则将原始内容后移并修改PICF中相应参数。

此外还可以在Data Stream的Hyperlink数据结构中隐藏。

3 验证与分析

测试环境: CPU: Inte I ( R) Core ( TM) i3-2350 CPU@ 2. 3 GHz, 内存: 4 GB; 硬盘: ST9500420AS; 操作系统: Windows 7 SP1; Word版本: Microsoft Word 2010。

3. 1 利用载体文档中未使用空间

这种思路以FIB和Table数据流剩余空间利用为例。

示例载体文档FIB现有未使用空间, 参见表6所示。

读取FIB的方法如下 ( 参见表1所示, 字节顺序: 小端, 下同) :

( 1) 在Word文档流的偏移0处读取文件信息块 ( FIB) :

( 2) 读取Fib Base, 32字节 ( 表6中偏移地址0x0200至0x021F) 。

( 3) 读取Fib. csw, 2字节 ( 表6中偏移地址0x220, 0x221处, 值为0x000E) 。

( 4) 读取Fib. csw×2字节 ( 0x000E×2 = 28) , 获得Fi-bRg W97。

( 5) 读取Fib. cslw, 2字节 ( 表6中偏移地址0x23E, 0x23F处, 值为0x0016) 。

( 6) 读取Fib. cslw×4字节 ( 0x0016×4 = 88) , 获得Fi-bRg Lw97。

( 7) 读取Fib. cbRgF c Lcb, 2字节 ( 表6中偏移地址0x0298, 0x0299处, 值为0x00B7) 。

( 8) 读取Fib. cbRg Fc Lcb×8字节 ( 0x00B7×8 = 1464) , 获得FibRg Fc Lcb。

( 9) 读取Fib. csw New, 2字节 ( 表6中偏移地址0x0852, 0x0853处, 值为0x0005) 。

( 10) 读取Fib. csw New×2字节 ( 0x0005×2 = 10) , 获得Fi-bRg Csw New。

通过以上步骤 ( 1) - 步骤 ( 10) 得到本示例载体Word文档的完整FIB的大小是32 + 2 + 28 + 2 + 88 + 2 + 1464 + 2 + 10 =1630字节, 由于文档内容按512字节的数据块分配使用, 故占用空间是2048字节, 即从偏移地址0x085E至0x09FF共418字节的磁盘空间实际上载体文档的内容并未真正使用, 将被隐藏数据加密后存放于此。

可以验证, 隐藏数据后的载体Word文档可以被MicrosoftWord程序正常识别。

使用FIB中未真正使用空间隐藏信息的特点是使用简单, 文档一旦被再次编辑过的话, 隐藏的内容会立刻被覆盖, 保证了被隐藏数据的安全性。如果不想出现这种情况的话, 可以利用Table数据流的中未使用空间的利用。

0 /1Table流中存储有很多信息流结构, 其中在许多结构中有未完全使用的空间, 以样式表结构为例, 参见表7所示。

定位步骤如下:

( 1) 读出FIB中的Fib. cbRg Fc Lcb, 在第9字节处开始的连续4字节 ( fc Stshf) 代表样式表数据结构在0 /1Table Stream的位置偏移。

( 2) 读出目录中的0 /1Table流目录项偏移0x74处的入口数据, 得到0 /1Table Stream数据流第一个数据块的ID值。

( 3) 根据以上结果, 由fc Stshf + ( First SID + 1) ×512 + ( 已经使用部分) 找到需要隐藏数据的存储空间, 把信息写入到样式表数据结构中。

3. 2 适度在载体文档中扩充空间

这里以利用WORD对内嵌图像的管理方式为例进行。

Data数据流开始为一个68字节的PICF资料结构, 紧接在后面的是一个包含图片文件名的区块空间, 随后才是原始图像文件, 此处利用这一区块来隐藏信息, 参见表8所示。

表8中, 偏移0x1200至0x1243是PICF头, 原始图像从偏移0x12D8开始。

偏移0x126C开始的4个字节表示内嵌图像文件名的大小, 此处为0x0000000A, 单位: 字节。从偏移0x127C开始是具体的文件名, 大小等于上述描述。这里从增加文件名尺寸入手, 将待隐藏信息在文件名处插入。

以增加100字节 ( 换算为16进制为0x64) 为例。

( 1) 将偏移0x126C开始处4个字节的“0x0000000A”现值改为加上“0x64”后的“0x0000006E”;

( 2) 将偏移0x1200处开始处4个字节的lcb ( 参见表2) 的“0x0000F113”现值改为加上“0x64”后的“0x0000F177”;

( 3) 将偏移0x1248处开始处4个字节的“0x00000046”现值改为加上“0x64”后的“0x0000AAAA”;

( 4) 将目录表中 ( 参见表5) “Data”项的偏移0x78处4个字节“0x0000F113”现值改为加上“0x64”后的“0x0000F177”;

( 5) 从偏移0x127C开始插入100字节待隐藏数据 ( “X”为例, 16进制为“0x58”) 。

修改后的内容如表9所示。

藏入被隐藏信息后的Word文档文件使用者打开后看不出有什么改变, 再次编辑后所藏的资料也不会消失。

使用FAT和NTFS两种分区方式, 均通过验证。

实验表明:

( 1) 选择大小为1 MB左右且其中包括多个图片或超级链接的Word文档作载体文档一般不会被用户怀疑。

( 2) 本方案虽然没有限制被隐藏信息的大小, 但不要超过载体文件太多, 否则容易被怀疑。如果需要被隐藏的数据容量特别大, 可用位图、声音或视频使用传统密码学技术加密后再插入Word文档, 密码从本文方案中随机选择一种传送。

( 3) 和同类技术相比, 采用第二种思路其鲁棒性要好, 当载体文档被修改编辑时其隐藏内容可以保留下来。

( 4) 使用第一种方式即利用Word文档未使用空间存放加密信息时, 只要Word主程序版本不同, 使用文件菜单下另存为命令保存为“Word97-2003”格式生成的Word文档中可使用的空间也不同, 可根据所传送被隐藏信息确定使用不同结构进行。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鲁棒性不好, 如果文件被重新编辑的话被隐藏的信息将有可能遭到破坏。

4 结 语

基于Word文档为载体的数据隐藏方法与基于密码学技术的方法相比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 和单纯基于图像、视频的信息隐藏方法相比更方便, 对网络传输的带宽要求很低,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实用价值。

宿舍文化节word文档 篇10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风俗。56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保护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因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应该转变思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被保护的对象,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资源,有市场开发的潜力。我们应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资源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为文化旅游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这样的保护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的保护方式。本文认为,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一方面,有利于旅游业提高文化品位,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承。

“花儿”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汉、回、藏、土、裕固、东乡、保安等民族群众用汉语演唱的一种以反映爱情为主的民歌。“花儿”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被誉为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长廊的一朵奇葩。在2008年9月,临夏 “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使得“花儿”的知名度更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花儿”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对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最终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的目标。本文以“花儿”的保护与开发为研究对象,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从而为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依据。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早于我国,早在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首次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作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1。通过外文期刊的检索,发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如下:

Peter.J.Nas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杰作》,介绍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定义和概念,如文化空间、文化记忆、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等。Harriet Deacon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规划》,则重点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和物质遗产一样得到重视,制定保护管理规划并严格遵守2。Rex Nettleford的Migartion,Tamsmiss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非物质遗产的迁移、传承和维持保护》,主要针对非物质遗产迁移现象,分析在迁移中造成的遗产流失、衰亡现象以及在迁移中反而促进遗产传承和创新现象,提出要针对此现象加强保护的观点3。Kenji Yoshida 的 The Museum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通过物质载体,在博物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增强大众的保护意识4。比利时的学者Rudy Dematte(2004)研究了国家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5。

可见,外国学者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保护和管理措施等研究,而较少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

二、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于2004年8月,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6月公布第一批国家级 12 张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双赢”的思考[J].新西部,2009(20):131.Harriet Deacon.Intangible Heritage in Conservation Marragement Plan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04(5):68-70.3Rex Nettleford.Migration,Transmiss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Intangible Heritsge [J].Museum Internation Al,2004,40(5):178–190.4Kenji Yoshida.the Museum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5):8-10.5Ahmad Yahaya.The scope and definitions of heritage:from tangible to intangib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 Tage Studies,2006,12(3).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举办了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日”;同年9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牌成立:2008年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形成了一股热流。

(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价值的研究

陈孟昕,张昕(2002)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中,在国内首次将这一新概念以高等教育相关学术概念的形式加以导入;并且在这次会议中,与会代表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现状及文化价值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高等艺术教育,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与人才培养诸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王宁(200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及价值》中,认为非物质文化实际上是指那些具有不能用典籍记载、又不能外化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种;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俗性。杨怡(200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现状及相关问题》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性质加以界定,并提出应该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向云驹(2004)在《论“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范畴》中,全面解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概念的产生、由来、旨意、意义,从理论上分析和阐述了它的学术和学科意义,并提出了保护非遗的基本理论要义。

(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

宋才发(2004)在《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规定》中指出,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并且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了国际法范畴;李宗辉(200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法为中心的思考》中,着力探讨我国知识产权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怎样,知识产权以外的其他法律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费安玲(200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思考》中,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的思考必须要建立在我国已有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背景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且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时,应协调好三方面的关系:同已有法律的协调、同社会惯例的协调、同我国承诺的国际保护义务的协调:此外,还有陈庆云(2006)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白庚胜(2006)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郑文明(2007)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北京为例》、崔艳峰(2007)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问题研究》等文章都是从法律层面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刘卫国(200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博物馆》中,强调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应该发挥博物馆的作用:此外,马建军(2007)的《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王莉(2007)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刘康(2007)的《论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等文章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博物馆联系起来。刘玉清(2003)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中,认为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全面考察现状、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强法制建设等诸多环节,但最关键的环节在于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产业户之路;林秋朔(2004)在《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中,全面反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开发的潜能:张晓雁(200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指出,应该转变保护理念,创新思路,把保护和开发有效结合,打造一批文化品牌;这几篇文章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和开发相结合。

(三)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互动问题研究

刘茜(2005)在《试用科学发展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发展旅游也的重要资源,但对于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业相得益彰,相互促进;陈天培(200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中,主要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旅游资源的内在联系;刘建萍、陈娇风、林龙飞(2007)在《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并且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引起重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双赢;张瑛(2009)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双赢”的思考》中,提出旅游是一把“双刃剑”,要科学合理利用才能化解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最终达到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此外,还有尹小珂、宋兰萍(2006)的《小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宋欢(2006)的《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宋伟宏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等300多篇文章,主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可见,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概念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关系问题;并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相结合是一种趋势。

三、“花儿’研究概述

纵观“花儿”的学术史,发现“花儿”的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花儿”研究的开端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中期)、“花儿”研究的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花儿”研究的深化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一)“花儿”研究的开端期:“花儿”的研究起于20世纪20年代。1925年3月15日,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82号上,刊有一篇袁复礼的关于“花儿”的介绍文章《甘肃的歌谣——“花儿”》,这被学术界认为是“花儿”学研究的开端。接着,1940年,甘肃《民国日报》记着张亚雄出版了研究“花儿”的专著《花儿集》。《花儿集》是中国第一部“花儿”专集,该书共收录“花儿”唱词600多首,并对“花儿”的类型、语言运用及所反映的民俗现象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此后,关注和研究“花儿”的人逐渐增多。这一时期,“花儿”研究的特点是以介绍、搜集和整理“花儿”唱词为主的。

(二)“花儿”研究的发展期:1958年毛泽东同志提倡采集新民歌运动,“花儿”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走向了发展的轨道,这一时期重在以搜集、整理和出版“花儿”词曲选集以及对“花儿”的价值和源流的探讨6。50年代后期,“花儿”研究出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进行过较多的搜集,一些新的“花儿”曲集、包括录音、记录稿得以出版,但是研究性质的文章与著作较少7。到了60年代初,青海文艺界为了吸取“新民歌运动”的经验与教训,来繁荣诗歌创作,引引起了青海关于《“花儿”的来龙去脉》的争论。从此,学术界引起了探讨有关“花儿”源流的潮流。刘凯《再谈“花儿”与元代散曲》;王浩、黄荣恩的《“花儿”源流初探》,是这一时期花儿学研究史上的代表作;1963年郗慧民《花儿》的出版以及胡乔木对它的评价等。可见,这一时期“花儿”的研究逐步从收集整理过渡到系统化阶段。

闫国芳.“花儿”研究概述及学术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5,(04):51-54.马伟华,胡鸿保.“花儿” 研究及其保护开发[J].民间文化论坛,2006,(02):79-82.(三)“花儿”研究的深化期:文华大革命结束后,“花儿”又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一时期,“花儿”的研究呈现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伴随着《中国民歌集成》及《中国歌谣集成》工作的展开,“花儿”的搜集进一步深入。这一时期,一些高质量的“花儿”选集开始出现,较有代表性的选本有郗慧民教授选编的《西北花儿》(1984年),柯杨、雪犁编的《西北花儿精选》,王沛编的《河州花儿》,以及甘、青、宁三省区的三套集成(歌谣卷)中选编的“花儿”等8。同时,一些研究“花儿”的学会纷纷成立,如:甘肃省花儿研究会成立、青海省花儿研究会成立、临夏花儿研究会成立。在这些花儿研究会的带动下,一些关于“花儿”研究论著也陆续问世,如:魏泉鸣汇编的《花儿研究集》、甘肃《花儿论集》

(一)(二)的出版发行、青海省《少年(花儿)文集》的汇集、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郗慧民教授所撰的《西北花儿学》(1989年)。该书系统的介绍了“花儿”的历史起源、类型、分布、语言特色、艺术特点等内容,以及和“花儿”有关的民俗现象。此外,全国各地报刊大量刊登有关花儿学的研究文章,据初步统计,这样的报刊有42家,它们是《诗刊》、《光明日报》、《甘肃日报》、《兰州大学学报》、《青海社会科学》等9。

21世纪以来,学者对“花儿”进行多角度的的研究。以往“花儿”研究者主要从为文学、音乐学的领域研究“花儿”,现在越来越多的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的学者来研究“花儿”。研究的问题大致分以下四种:一是关于“花儿”所反映的民俗现象研究,如刘凯在(2001)《“花儿”中的岁时节令习俗》中,认为“花儿”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歌中反映人们岁时节令习俗内容;郗慧民,郗萌在(2005)《“花儿”物质民俗的文化内涵》中,从人类学角度对“花儿”物质民俗的文化内涵进行考察研究;薛松梅在(2009)《葱花儿流行区域的民俗看花儿的民族属性》中,从民俗研究方面对花儿的族属进行考辨。二是关于“花儿”的音乐结构及艺术特点的研究,如王晓云在(2009)《20世纪80年代以来洮岷“花儿”研究述评》中,对洮岷“花儿”的音乐结构、演唱风格、演唱形式及美学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三是关于“花儿会”的调查研究,如温育荣(2001)的《莲花山与“六月六”花儿会》、张大军的(2008)《松鸣岩花儿 89马伟华,胡鸿保.“花儿” 研究及其保护开发[J].民间文化论坛,2006,(02):79-82.魏泉鸣.花儿学史纲要目[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2):33-36.会与二郎山花儿会比较之研究》。四是关于“花儿”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如马伟华,胡鸿保在(2006)《“花儿”研究现状及其保护》中,认为“花儿”作为我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其保护与开发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显得极为重要;赵宗福在(2007)《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中,认为学术界对“花儿”的保护应负责任;滕晓天在(2004)《市场呼唤“花儿”产业》中,认为把“花儿”打造成文化品牌,可使“花儿”可持续发展;王宏燕,王兰芳,马继洲《金融支持“花儿”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中,认为金融支持“花儿”文化产业发展,可促使当地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可知以往花儿的研究主要从文学、音乐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及经济学方面入手,较少有学者从旅游开发角度来研究花儿。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把花儿保护与旅游开发联系起来,来探讨花儿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论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研究法:文献资料研究法是开展所有研究的一个基本前提,通过搜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归纳和综述,把握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展动态、一般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确立行文的切入点。

多学科交叉整合研究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历史、民俗及旅游等多学科,这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必须采用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与当地居民交流,认识、了解有关莲花山花儿的基本内容,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第四节

上一篇:廉洁自律及警示教育下一篇:童心向党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