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课程反思(精选8篇)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途径。学语言首要是能“听”会“说”。听力教学的任务是如何使学生从语言因素中提取信息、理解信息。听力能力的提高为发展学生其它各项能力如说、读、写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所以有人说:“听是攻克英语城堡的突破口”。听力不仅是英语测试的需要,更是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和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由于学生对用英语听力的重视程度不足,应变能力不强,学生对于听力显得手忙脚乱,对于听力测试学生普遍认为是一大难题。哪怕只是听简单的日常用语,往往也会觉得不知所云,无从应付。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是英语老师们在不断反思的一个问题。去训练好他们的听力能力,逐渐消灭学生的“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提高全体学生“听”的水平,是教学中的难点。
1、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期日积月累。(1)平时灌输 首先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听力训练应贯穿于平常的每一堂英语课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授课,加强听说教学的力度,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充分重视和加强。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表达思想、展开讨论、传递信息、回答问题,从而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加大录音磁带的使用量,采用预听、跟读等形式,将听力训练渗透于每堂课。(2)注意解决学生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解决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语音辨别问题,还是语言知识问题;是技巧问题,还是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直接影响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在听力训练教学中注意加以解决。(3)听力训练的时间安排 听力教学应本着“短而勤”的原则,听力训练不宜长时间、大篇幅的整节课进行,可安排每节课5分钟。时间长、内容多的听力教学,学生容易呆在教室里,处于心力疲惫状态,毫无思考能力,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教学事倍功半。(4)教师角色 在听力训练教学中,教师切忌“袖手旁观”式地只管放录音。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同时,要尽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适当的任务要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5)教学反思 在听力选材的选择上,笔者也曾尝试选择诸如《英语听力入门》(《step by step》)、《希望英语》等课外材料,但学生反映并不感兴趣,反而觉得枯燥。主要原因是初中生语言知识、技能还很有限,这些课外材料与学生课上所学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有较大距离,学生不够重视,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选材上应选择内容浅显、趣味横生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资料,其中影视节目,英文歌曲为最佳。配合画面或音乐,更助于学生理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教学事倍功半。
2、听力测试教学反思
各级各类的英语考试都有听力测试内容,分值均为30分,学生因此倍加看中听力测试。笔者认为,与其说学生看中听力测试,不如说学生看重的是听力测试的分值。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这种重视程度,将听力测试内容作为精听内容,以弥补目前专门供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使用的材料不足的缺陷。
(1)高度重视 听力测试教师首先应高度重视。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都有
听力测试题目,都要放录音进行。(2)适当讲解 每一套听力题做完的讲解,切记一定要放录音进行。先把整套听力题听一遍,然后倒回来再放音讲解。求学生逐字逐句重复。如遇到较长的句子,可在意群或从句处“暂停”,待学生重复完前半句后再放后半句,让学生再跟着重复。教师可以采取学生单独重复,两人对话重复,甚至小组、全班重复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看谁,看哪个组重复得更清晰、准确、完整。当遇到听不清的词句,或较难懂的句子,可多放几遍录音,甚至写在黑板上适当讲解,直到学生完全明白为止。在整个学生重复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重复。教师和学生一起重复,可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亦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连续几句听不清,跟不上,学生很容易走神不听,去干别的了。听不清、听不准没关系,再多放一遍录音,和学生再重复一次。注意整个重复过程学生一定要和教师一起重复。如果中途学生重复的声音越来越小,证明学生已逐渐跟不上录音,则立即停止重复,将录音带倒回重放。切不可不放录音,教师单独重复。讲完一套听力题后,一定要从头至尾再放一遍录音内容。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答案的选择上,应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录音内容上,心里跟着录音重复默念。虽然只放一遍,但此时学生已是心领神会,眼睛看着答案加深印象。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教师形成性评价中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起来,自信心也相应提高。(3)教导学生听力测试的答案技巧 笔者认为,学生听力测试成绩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和答题技巧有关。涉及数字、时间、人物区别的听力测试,要记录这些最重要的信息;一句话的问题往往是关键词最重要(what、when、who、where等)。另外,先阅读答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答题技巧。试卷发下来后,快速将所有听力答案看一遍,做到放录音时有的放矢,有备而“听”。答案选错了,也不要费时费力地擦了重写,而这时往往耽误下一句的听力内容。直接划掉选错的答案,在前面写上正确的,全做完之后再一起整理。无论发生什么,做题的速度一定要跟上放音速度。这样才不至于丢题、漏题。不能为了写一个答案、一个单词而漏掉了后面的两道或三道题篇二:关于针对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作者姓名:刘成全
作者单位:汉沽区大神堂中学 作品类别:英语
手机:*** 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内容提要: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种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长期以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忽略了听力教学,是导致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重视和加强英语听力教学,并注重其实施策略的思考、研究,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以及充分利用和开发英语课程资源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听力 听力教学 教学反思 “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广大英语教师集思广益,开动脑筋,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探讨教学方法,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在我们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的同时,掩卷而思,我们能否意识到,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是否存在着误区和偏差呢?
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但从学生反映出的实际语言技能来看,明显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根据一份对大学生“初入大学的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和翻译等五种技能中最不适应的技能”的调查统计显示,被调查的617名大学生对大学听力课不适应的百分比为75.94%,是问题最集中的一点。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张洪岩教授,结合多年高考听力模拟试题设计经验也指出,多年的高考统计结果表明:听力依然是考生的一大弱点,是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普遍偏低,“聋哑”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最害怕听力”。笔者也对本地区中考试卷作过统计分析,其中听力试题失分情况较为严重,失分率也是较高的。也就是说,学生反映出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明显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我们在英语的教学上是否存在着失重、偏枯的问题。
一、理论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是这样确立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我们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由于我们忽略了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教师一味地“做学问”式地讲授,忽略了听说教学,才使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枯燥乏味,毫无乐趣;由于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机会的减少,才导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低下;由于我们忽略了通过听说来引导、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才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得其法,对英语学习充满了焦虑、紧张、怀疑、厌恶,甚至逆反心理,最终才导致了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很多学生其他科目都还算不错,就是英语差,最讨厌学英语。此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英语教师的深思。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实践性原则,努力为学生更多地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加大听说教学的力度,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重新唤回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信心,真正体现《英语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最终目标。
初中阶段是英语课程的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必须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接触英语,通过视、听、读等方式,多给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有了大量的有声和文字的英语信息输入量,才能提高接受、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英语的思维、联想、想象、判断和推测的能力,增强语言分析加工能力,进而丰富英语词语的存储,强化语言知识,促进语言的表达和创作能力。只有听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有说的能力。特别是起始阶段的英语学习,只有从视、听、说入手,加大听、说能力的训练,才能培养起英语的语感,进而为读和写打下坚实基础。
二、听力教学的深刻思考
近年来,听力教学愈来愈多的受到重视和加强,很多教师在听力教学上已经或正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对听力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1、听力训练教学反思
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期
日积月累。(1)平时灌输 首先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听力训练应贯穿于平常的每一堂英语课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授课,加强听说教学的力度,彻底改变纯用汉语的翻译式教学方法。《英语》(新标准)(new standard english)每一任务模块的第一单元均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这一教材设计思路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和指导,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充分重视和加强。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表达思想、展开讨论、传递信息、回答问题,从而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加大录音磁带的使用量,采用预听、跟读等形式,将听力训练渗透于每堂课。(2)注意解决学生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解决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语音辨别问题(诸如音节、重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还是语言知识问题(词意、语法、句意等);是技巧问题(记录、捕捉关键词等),还是心理问题(紧张、焦虑、恐慌等)。而这些问题往往是直接影响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在听力训练教学中注意加以解决。(3)听力训练的选材 在听力训练的选材上,很多教师选择诸如《英语听力入门》(《step by step》)、《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课外材料,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所学课本内容其实也是很好的听力训练材料。现行的jefc教材和新课程《英语》(new standard english),每课都配有对话、课文的录音磁带,教师应充分利用,开展听力训练教学。教师可通过跟读、听写、听述、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听力训练。学生在得到充分的听力训练的同时,也对本阶段所学词汇、语言知识、语法等内容做了很好的复习。实践证明,学生很乐于接受,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考试成绩也有较大提高,英语学习的信心也有很大增强。这一点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资源策略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4)听力训练的时间安排 听力教学应本着“短而勤”的原则,听力训练不宜长时间、大篇幅的整节课进行,可安排每节课5分钟。时间长、内容多的听力教学,学生容易呆在教室里,处于心力疲惫状态,毫无思考能力,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教学事倍功半。(5)教师角色 在听力训练教学中,教师切忌“袖手旁观”式地只管放录音。在篇三: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袁秀香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种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长期以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忽略了听力教学,是导致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重视和加强英语听力教学,并注重其实施策略的思考、研究,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以及充分利用和开发英语课程资源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1、听力训练教学反思
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期日积月累。(1)平时灌输 首先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听力训练应贯穿于平常的每一堂英语课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授课,加强听说教学的力度,彻底改变纯用汉语的翻译式教学方法。《英语》(新标准)(new standard english)每一任务模块的第一单元均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这一教材设计思路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和指导,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充分重视和加强。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表达思想、展开讨论、传递信息、回答问题,从而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加大录音磁带的使用量,采用预听、跟读等形式,将听力训练渗透于每堂课。(2)注意解决学生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解决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语音辨别问题(诸如音节、重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还是语言知识问题(词意、语法、句意等);是技巧问题(记录、捕捉关键词等),还是心理问题(紧张、焦虑、恐慌等)。而这些问题往往是直接影响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在听力训练教学中注意加以解决。(3)听力训练的选材 在听力训练的选材上,很多教师选择诸如《英语听力入门》(《step by step》)、《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课外材料,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所学课本内容其实也是很好的听力训练材料。现行的jefc教材和新课程《英语》(new standard english),每课都配有对话、课文的录音磁带,教师应充分利用,开展听力训练教学。教师可通过跟读、听写、听述、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听力训练。学生在得到充分的听力训练的同时,也对本阶段所学词汇、语言知识、语法等内容做了很好的复习。实践证明,学生很乐于接受,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考试成绩也有较大提高,英语学习的信心也有很大增强。这一点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资源策略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4)听力训练的时间安排 听力教学应本着“短而勤”的原则,听力训练不宜长时间、大篇幅的整节课进行,可安排每节课5分钟。时间长、内容多的听力教学,学生容易呆在教室里,处于心力疲惫状态,毫无思考能力,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 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教学事倍功半。(5)教师角色 在听力训练教学中,教师切忌“袖手旁观”式地只管放录音。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同时,要尽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适当的任务要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6)教学反思 在听力选材的选择上,笔者也曾尝试选择诸如《英语听力入门》(《step by step》)、《新概念英语》等课外材料,但学生反映并不感兴趣,反而觉得枯燥。主要原因是初中生语言知识、技能还很有限,这些课外材料与学生课上所学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有较大距离,学生不够重视,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选材上应选择内容浅显、趣味横生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资料,其中影视节目,英文歌曲为最佳。配合画面或音乐,更助于学生理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教学事倍功半。
2、听力测试教学反思
各级各类的英语考试都有听力测试内容,分值均为30分,学生因此倍加看中听力测试。笔者认为,与其说学生看中听力测试,不如说学生看重的是听力测试的分值。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这种重视程度,将听力测试内容作为精听内容,以弥补目前专门供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使用的材料不足的缺陷。(1)高度重视 听力测试教师首先应高度重视。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都有听力测试题目,都要放录音进行。至于单元检测一般只有文稿,没有录音的问题,笔者已经坚持十来年的做法,是抽时间把所有七、八、九年级的单元卷听力全部和一位女教师录成录音,速度、遍数与正规考试一样。避免了做听力题时,教师一个人手拿录音文稿,站在讲台上高声朗读:“男的说:‘??’,女的说:‘??’”的尴尬。每次单元检测,各年级都是放录音做听力,学生感觉和期中、期末考试一样,其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同时学生也进行了一次听力集中强化训练。(2)适当讲解 每一套听力题做完的讲解,切记一定要放录音进行。先把整套听力题听一遍,然后倒回来再放音讲解。放音讲解时一定要求学生逐字逐句重复。如遇到较长的句子,可在意群或从句处“暂停”,待学生重复完前半句后再放后半句,让学生再跟着重复。教师可以采取学生单独重复,两人对话重复,甚至小组、全班重复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看谁,看哪个组重复得更清晰、准确、完整。当遇到听不清的词句,或较难懂的句子,可多放几遍录音,甚至写在黑板上适当讲解,直到学生完全明白为止。在整个学生重复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重复。教师和学生一起重复,可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亦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连续几句听不清,跟不上,学生很容易走神不听,去干别的了。听不清、听不准没关系,再多放一遍录音,和学生再重复一次。注意整个重复过程学生一定要和教师一起重复。如果中途学生重复的声音越来越小,证明学生已逐渐跟不上录音,则立即停止重复,将录音带倒回重放。切不可不放录音,教师单独重复。讲完一套听力题后,一定要从头至尾再放一遍录音内容。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答案的选择上,应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录音内容上,心里跟着录音重复默念。虽然只放一遍,但此时学生已是心领神会,眼睛看着答案加深印象。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教师形成性评价中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起来,自信心也相应提高。(3)教导学生听力测试的答案技巧 笔者认为,学生听力测试成绩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和答题技巧有关。涉及数字、时间、人物区别的听力测试,要记录这些最重要的信息;一句话的问题往往是关键词最重要(what、when、who、where等)。另外,先阅读答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答题技巧。试卷发下来后,快速将所有听力答案看一遍,做到放录音时有的放矢,有备而“听”。答案选错了,也不要费时费力地擦了重写,而这时往往耽误下一句的听力内容。直接划掉选错的答案,在前面写上正确的,全做完之后再一起整理。无论发生什么,做题的速度一定要跟上放音速度。这样才不至于丢题、漏题。不能为了写一个答案、一个单词而漏掉了后面的两道或三道题。
(4)教学反思 目前专供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使用的材料的确有限,考试中的听力题可作为教师进行听力教学的很好选材,学生也非常重视。
3、泛听教学反思
教师课余时间可适当搜集、筛选课外内容供学生训练听力之用。在选材上应选择内容浅显、趣味横生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资料。诸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象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网络资源、英文歌曲等。其中,影视节目和英文歌曲是较佳的选材,配合画面,更助于学生理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有助于学生,特别是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
教学反思 认真搞好泛听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为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搞好泛听教学在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提高学生文化意识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总之,搞好泛听教学不仅对听力教学,乃至整个的英语教学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语言学习的目标内容即是听、说、读、写,同时它们又是语言学习的手段。学生必须通过大量听、说、读、写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奠定基础,为他们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听力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特别是基础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只有听、说、读、写并重,在加强英语教学的同时,加强英语听力教学,才能达到《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最终目标
英语阅读教学反思
袁秀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可见教师并不是不能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再说,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必须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那么,在何时精要地讲呢?
1、自读之前启发讲:即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2、重点地方着重讲: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该挖掘处必挖掘,该品味,该讲深讲透的地方必须讲深讲透。
3、疑难问题明确讲: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
4、合作中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总结时补充讲:在总结一节课、一篇材料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篇四:高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反思
在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11年中,我有幸听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展示课、观摩课。这些课有些侧重于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更多地侧重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几乎涉及了英语教学中的各个重点,使我受益非浅。但遗憾的是,很少有老师专门上过一堂符合实际教学的英语听力训练课。其实,我个人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明确高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训练的意义,探究英语听力
教学的有效方法是尤为重要的。
一、高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训练的意义
从宏观角度来看,21 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智力和人才竞争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 后,社会对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人才)的需求更加急剧上升。因此,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革。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们高中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确立的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即是:高中阶段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改革重点是改变过去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其目标确立为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而且 “听”是人类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弗斯(rivers)和坦珀利(temperly)1978年的统计,“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里弗斯(rivers)
认为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从这一点来说,“听”这一技能在英语学习和综合运用中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从微观角度来看,近几年来的高考英语试卷的题型调整和各部分的分值比例的调整,明显体现了加强对学生听力能力培养的导向。因此,在高中阶段,加强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及必要的。
二、高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训练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在语言学习中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然而,听力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有些老师由于长期受到以往课程标准的影响,对学生的语法掌握程度、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投入了极大的关注,而忽视了学生听力能力的训练。而有些老师虽然重视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但认为听力教学费时多而收效不明显,因此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文教学、语法教学和单元测试等方面。他们或者是将听力能力训练局限于高考听力模拟训练。在实际教学中,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往往用这样的练习代替听力教学,机械地采用“呈现题目-听录音-核对答案-再听加深理解”的模式。或者是仅仅利用自修课、课余时间为学生统一播放听力录音,如果学生听不懂,将录音的文字材料以阅读的形式分析给学生听,甚至将材料发给学生自己阅读;亦或者向学生推荐一些听力测试题或是英语听力网站和电台等,要求学生课后多听多做题。这些做法,有些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而且使很多学生对听力课失去兴趣,发展到最后就出现了听力课成了某些学生的休息课;有些虽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了听力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但教师本身却忽视了听力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学生听力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而且致使听力环节与说、写各个环节割裂,造成学生英语能力发展不均衡。
三、高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训练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 要改变现状,解决高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大课题。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仅对其中的一个方面谈谈个人的想法。那就是,在实施学生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时,要抓住哪几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我们可以怎么做?
但凡英语教师,在进行口语、课文、语法、写作等课堂教学时,都非常注重教学环节的合理设置。但在进行听力能力的课堂教学时,由于混淆了听力能力的训练与听力应试能力的操练这两个概念,往往会忽略掉听力教学中的某些环节。我个人认为,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一定要包括最基本的三个环节:pre-listening, while-listening和post-listening。在这三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听力材料等,设计多种活动,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pre-listening即听前活动。在这一环节中,“导入”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的“导入”往往是讲生词、提出听力任务。这种导入显然起不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能动性。一旦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不起劲来的时候,那么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新的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教学建议”部分对听前活动的建议是:明确听的目的;激发兴趣和欲望;熟悉话题;预测大意;处理关键词;布置任务。因此,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图片、实物、情景、游戏等进行巧妙的导入,从而引发学生听的动机。然后我们可以对背景知识做简单的介绍,对一些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关键词做解释,对听的内容进行大胆预测,也可以做一些听力技能的指导等。最后,我们也不要忽略听力任务的提出。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
听的期待状态,在听的时候就能集中注意力;同时,在听之前也有了目标与侧重点,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听力材料的可理解性得到了提高,听的效果就更佳了。
在while-listening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任务,达到既完成本堂课的听力教学任务,发展学生听力的能力,又注重学生听力技能和策略的培养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本节课预设的目标设计分层次的活动。所谓分层次,就是由易到难逐步解决问题。比如说,在处理一篇听力材料时,我们可以首先设计一些听一遍内容就能回答的问题,如人物的年龄、职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天气情况等等,能直接从原文中找出答案的细节理解问题。然后是通过精听,需要概括能力的3w questions。最后才是针对全文的主旨思想或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思维判断的综合性问题。这样层层深入,一步步加深对听力内容的理解,也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策略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听力体验来总结听力理解策略也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的活动,培养学生对语调、语气、背景等非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培养听力过程中的信息筛选、记忆、联想、推测、归纳、概括等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设计活动时也要考虑到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post-listening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就是对听力教学的提升,达到听和说、写能力的同时提高。《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听力教学环节与其他环节,特别是说和写紧密相连,并为学生说和写能力的提高在语言和内容方面奠定基础。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在最后环节,要依据听力材料内容设计出说、写的任务。这样,通过把听和说、听和写联系起来,教师在知识和能力之间 架起了桥梁,使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听、说和写作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高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听力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和听力策略的培养必须依靠教师实施有效的听力课堂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听力教学与说、写环节的联系,努力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篇五: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反思
《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反思 执教:范杰英 《保护我们的听力》作为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突出在这个社会环境内噪音污染对人体听力和健康的影响。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学生了解了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重要作用,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通过“鼓膜模型”的活动,认识到鼓膜是非常薄的一层膜,是很脆弱的,这对于提高学生保护听力的意识将起到很大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体验噪音和悦耳音乐之间的感受,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亲身感受,接着,通过学生们对以前听到的噪声的描述,来认识噪声对听力的危害。音乐是不是就对我们的听力没有危害呢?也是不能让学生去听过高或过强的音乐或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来体会的。所以,通过学生以前的一些行为经验来说明噪音的危害,进而教育学生保护好自己的听力,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第二部分是活动“发声罐”,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制作“发声罐”,并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领会“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让学生选择不同材料和方法减轻“发声罐”声音的过程中,去思考声音是怎样被控制的,这些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使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积累控制声音的经验,有助于对减少噪声方法的理解。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多思考,采用多种方法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 教师方面
1.无听力课。教师依然着重双基, 单词、词组、句型、固定用法、语法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主角, 甚至是全部。听力训练处于附属地位。想起了有, 忘了无;闲时有, 忙时无。学校和老师重视不够。
解决办法:建议学校在安排课表时, 就可以把英语的某一节辅导课定为听力课, 固定下来, 雷打不动。
2.无合适的教材。即缺少吻合考试的听力教材。听力训练题多为书上的听力内容加上单元练习中的听力题。这些内容一是量不够, 二是形式上与考试题型也不尽相同。目前市场上的听力训练书多为初三中考训练书目。而市场流行的听说科技和凤凰传媒出品的听说软件均需学生使用电脑。在绝大多数学校, 老师和家长均合力严控学生使用电脑, 因为学生使用电脑多为玩游戏, 而非真的如社会所期望的去查资料, 练听力等用于学习用途。此为不争的事实。
解决办法: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 备课组编制符合实际应用的听力材料。
二、 学生方面
1.语言方面。在英语连贯发音的过程中, 单词的发音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 即很多单词说出后与其标出的音标有差异。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涉及音的弱读, 同化, 连读, 音素的省略和失去爆破等。学生们对这些常常掌握不到位。朗读或说英语时不够自然, 汉语味很浓, 同时还导致许多学生在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讲话时常感到困难。
弱读:如that[e?t]弱读作[e?t];
同化:如Did you see him? [‘didju’si:him]中的[‘didju]也常因同化而读成[‘diʒu]。
连读:如:They looked for it here and there.这个句子也有两处连读。前一处是for it合读为/frit/, 后一处是here and合读为/hirnd/。
音素省略:1以某音结尾的单词+同音开始的单词, 只发一次即可!You ate-too much.2以〔t〕, 〔d〕, 〔k〕, 〔g〕, 〔p〕和〔b〕+以辅音开始的单词。前面的发音“点到为止”, 舌头达到发音中位, 但不送气! Lend-me yourblack-bag
不完全爆破:不完全爆破在两个相邻单词之间出现的情况非常多。1爆破音中的任何两个爆破音相邻时, 前一爆破音失去爆破。如a bi (g) car等。2爆破音中的任何一个后接摩擦音/f/, /s/时, 前面的爆破音失去爆破。如I didn' (t) say so.3爆破音后接/t/, /d/, /tr/, /dr /时, 前面的爆破音失去爆破。如a grea (t) change等。4爆破音后接/m/, /n/, /l/时, 前面的爆破音失去爆破。如a bi (t) more expensive等。
解决办法:多模仿、教师多指导
2.读书习惯不好。很多学生读书时喜欢拖长声, 长期以往, 就造成说话也拖沓, 这是造成多数学生认为听力磁带说得快。其实, 不是磁带快, 而是他们读书慢。
解决办法:教师在领读时, 可以由词到词组, 到句子, 到意群;由慢到快, 由生涩到纯熟。“逼”着学生快。
三、 训练技巧
(1) 求异存同
试着从时间、地点、人物等诸方面找出选择之间的异同, 得出“同”, 即共有信息。共有信息在所听句子中也会出现, 于是在听之前就已知部分信息了。求出“异”, 那就是需要分辨的地方。换句话说, 也就是要听出与“异”相关的信息, 那就能做这道题了。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异”即为“的”。Rob Ellis (1997:349) 转述过Gass (1998) 所描绘的人脑认知机制习得语言的流程图, 认为信息输入大脑以后是经过noticed input (引起注意的信息) comprehended input (理解的信息) intake (吸收的信息) implicit knowledge和explicitknowledge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等过程。“的”的获得就解决了第一步noticed input。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变成了有效注意, 也就排除了无效信息的干扰。
如:选择与你所听到的句子意思最接近的选项。
1.A.I suppose you’ll catch the train.
B.I think you’ll change trains there.
C.I don’t think you’ll catch the train.
同:人---我事---与火车有关
异:A:能赶上B:换乘C:赶不上
2.A.You can’t eat anything after you see the doctor.
C.You can eat something if you don’t see the doctor.
同:人---你事---吃东西, 见医生
异:A:见后不能吃B:见后能吃C:不见能吃
3.A.That camera is cheap enough for me to buy.
B.That camera is too expensive for me to buy.
C.The camera isn’t good enough for me to buy.
同:人---我事:买相机
异:A.够便宜, 买B:太贵, 不买C:不够好, 不买
4.A.None of the sharks are alike.
B.All of the sharks are the same.
C.Some of the sharks are alike.
同:物---鲨鱼事---相像
异:A.都不相像B.全一样C.有些相像
5.A.The Changjiang River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China.
B.The Changjiang River is among the longest rivers inChina.
C.The Changjiang River is as long as the other rivers inChina.
同:物---长江事---长范围---中国
异:A:最长B:在最长的河流之中C:和其它的一样长
(2) 合理推测
根据生活实际或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合理推测。
例一:上面第4小题
4.A.None of the sharks are alike.
B.All of the sharks are the same.
C.Some of the sharks are alike.
分析:A与B均不符合事实, 只有选C, 正确答案就是C
例二:上面第5小题
5.A.The Changjiang River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China.
B.The Changjiang River is among the longest rivers inChina.
C.The Changjiang River is as long as the other rivers inChina.
分析:A为事实, 正确答案就是A
例三:2014年江苏省人机对话考试
听一段对话, 回答第11-12小题
( ) 11.Which is Wangmei’s favourite festival?
A.Chinese New Year
B.Mid-Autumn festival
C.Dragon Boat Festival.
( ) 12.Why does she like it?
A.Because she can eat mooncakes.
B.Because she can get a lot of presents.
C.Because she can eat some rice dumplings.
分析:选项中6A对应7B, 6B对应7A, 6C对应7C
推测:确定其一, 两题均得
录音:
M:Hello, Wang Mei!
W:Hello, Luo Sang!
M: Which i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W: I like Chinese New Year best.
M: Why do you like it?
W: Because I can get a lot of present from my parents andfriends.
例四:听一段材料, 回答第13-15小题
( ) 13.What does Mary’s father do?
A. A workerB.A doctorC.A farmer
( ) 14.How many cows does Mary’s father have?
A.over 45B.less than 45C.only 45
( ) 15.What can buy for Mary’s father?
A.Oranges and apples
B.Apples and pears.
C.Apples and bananas
分析:14题问玛丽的爸爸有多少奶牛。15题问我们可以向玛丽的爸爸买什么?题支为苹果、桔子、香蕉中的哪两种。
推测:玛丽的爸爸是农民。故13题应该选C, 正确答案的确就是C。
(3) 连贯反揣
听短文为听一篇短文, 做五道题。即五道题是从同一篇短文中而来, 所以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连贯五道题, 反过来揣测短文意思。
例如:听一段材料, 回答第16-20小题。
( ) 16.How old is Mimi?
A.2 years oldB.3 years oldC.4 years old
( ) 17.What colour are Mimi’s eyes?
A.blackB.blueC.green
( ) 18.What is Mimi’s favourite food?
A.fishB.meatC.bread
( ) 19.Where does Mimi like to sleep?
A.in the gardenB.in a basketC.under the tree
( ) 20.Why does Mimi never worry?
A.Because it is very silly.
B.Because we take good care of it.
C.Because it often plays with balls and pieces of string.
连贯可知:Mimi极有可能是一只猫。
反揣可知:根据猫的特性可知猫的眼睛是绿色, 猫最喜欢的食物是鱼, 故17题选C, 18题选A。20题A、B两个题支与从不担心没有太多关系, 故选B。
事实上正确答案就是:17.C 18.A 20.B
录音:听第二篇短文, 回答16-20题。
I have a cat.Its name is Mimi and it is three years old.It hasshort, grey fur and white paws.Its eyes are green.It weighs abouttwo kilograms.
Usually, it eats cat food from a tin, but her favourite foodis fish.It also likes milk if it is not too cold.It likes sleeping in abasket.When it is not sleeping, It often plays with balls and piecesof string.
I feed Mimi every day and give it clean water.Sometimes, Ibrush its fur and it enjoys it very much.It never worries becausewe take good care of it.Mimi is my good friend.I like very much.
结语
学生只要多读多听多思, 熟练技巧, 提高听力水平和成绩还是有径可循的。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初中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听力部分得分偏低这一现状, 分析了造成学生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听力,现状,反思,技巧
参考文献
[1]孟宪忠.英语语言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1.音标教学是听力教学的基础
只有先学会音标,才能产生基本的语感。有了基本的语感,听力才有了可靠的基础。关于音标,不同的教师对音标的学习时机看法不同。笔者认为在七年级上学期逐步渗透音标教学更为合理。因为经过小学六年的英语学习之后,每个学生各自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与方式,这时增加音标的教学,以进一步提高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此外,音标教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音标自学单词,从学到用必须有一定的过程,所以不要急着在两三节课里专门进行音标教学,笔者比较赞成利用渗透教学,每节课学习七八个音标,一个月内逐渐地让学生认识大部分的音标。接下来主要是反复练习利用音标拼读单词,在每个模块学习新单词之前,都要让学生自己先尝试拼读单词音标,一开始可能很困难,不过熟能生巧,学生在之后的英语学习中,会越来越熟练。掌握了音标,语感有了,听力也就有了基础。
2.单词的掌握是听力学习的关键
对于提高听力来说,单词的熟练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把单词、读音、汉语意思三项串联起来,一般遵循三步走的步骤:(1)跟读。让学生学会自己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做到看到单词,读音就能够脱口而出。(2)记住汉语意思。教师报中文解释,学生读出英文单词;反之教师读英语,学生报汉语解释。在课堂句型操练中,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单词的读音和中文意思的联合掌握及运用。(3)最后反复串连单词拼读、读音、汉语意思,教师快速读每一个英语单词,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下单词,最后为单词注汉语意思,看谁记得最快、最全、最正确。
值得注意的是,在初学阶段,教师对单词识记的听写检查方面,最好是能因生而异,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掌握新学习方法的速度不同,只要有进步,教师就要多鼓励,少批评。
3.听力教学
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日积月累。
(1)平时熏陶。教师课堂上尽量用英语授课,加强听说教学的力度,彻底改变用汉语翻译的教学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表达思想、展开讨论、传递信息、回答问题,从而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
(2)课堂听力练习。利用录音磁带开展听力训练教学。提前将听力材料抄在后面的黑板上,让学生翻译预习。在听力训练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适当的任务要求,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上通过跟读、听写、听述、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层听力训练。
(3)补充课外听力材料。除了课本的听力训练外,笔者还大量补充课外听力材料。在听力训练的选材上,选择诸如《英语听力入门》(Step by step)《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课外材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早发一份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预习。在大课间时,每天用十分钟组织学生集体听课外材料,并且当时就对答案。学生在得到充分的听力训练的同时,也对本阶段所学词汇、语言知识、语法等内容做了很好的复习。
值得注意的是,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切忌内容太难,这样学生会不感兴趣,应选择内容浅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资料,其中影视节目、英文歌曲为最佳。
二、听力测试教学反思
各级各类的英语考试都有听力测试内容,分值约为30分,学生因此倍加看重听力测试。笔者认为,与其说学生看重听力测试,不如说学生看重的是听力测试的分值。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这种重视程度,将听力测试内容作为精听内容,以弥补目前专门供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使用的材料不足的缺陷。
1.适当讲解
对每一套听力题的讲解,一定要边放录音边进行。先把整套听力题听一遍,然后倒回来再放音讲解。放音讲解时一定要求学生逐字逐句重复。如遇到较长的句子,可在意群或从句处“暂停”,待学生重复完前半句后再放后半句,让学生再跟着重复。可采取学生单独重复,两人对话重复,甚至小组、全班重复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看谁,看哪个组重复得更清晰、准确、完整。当遇到听不清的词语或较难懂的句子时,可多放几遍录音,甚至写在黑板上适当讲解,直到学生完全明白为止。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答案的选择上,应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录音内容上,心里跟着录音重复默念。虽然只放一遍,但此时学生已是心领神会,眼睛看着答案加深印象。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教师形成性评价中逐渐培养起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心也相应提高。
2.教给学生听力测试的答题技巧
学生听力测试成绩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和答题技巧有关。涉及数字、时间、人物区别的听力测试,要记录这些最重要的信息,一句话的问题往往是关键词最重要(what、when、who、where等)。另外,先阅读答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答题技巧。试卷发下来后,快速将所有听力答案看一遍,做到放录音时有的放矢,有备而“听”。答案选错了,也不要费时费力地擦了重写,这样往往错过下一句的听力内容。直接划掉选错的答案,在前面写上正确的,全做完之后再一起整理。无论发生什么,做题的速度一定要跟上放音速度,这样才不至于丢题、漏题,不能为了写一个答案、一个单词而漏掉了后面的两道或三道题。
(一)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而英语学科中的听力教学则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对习惯汉语交流的初中生来说,英语听力难听懂。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听力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我们这里的学校只有在初三总复习时,仅仅寄希望于考试前的听力模拟,才考听力,平时初
一、初二质量检测时不考。导致训练少。
2、还有训练方式方法不当。
3、缺少必要的听力技能。正因轻视听力教学,所以听力技能的训练欠缺。学生对不完全爆破、连续、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等英语语音知识知之甚少;导致听不懂。对人物、地点、时间和事件等进行意义辨别的能力弱;因此,学生在听力中,词义的语境判断差、猜字的技能技巧低、主要内容抓不住,重要细节也捕不牢。
4、学生对单词的发音差。部分学生为了很快会读,用汉字来注上发英方法。如:tomorrow(托猫肉),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听力水平。音发的不准,就听不懂单词。
5、学生们记单词的方法是死记硬背,花很长的时间记住单词,只是瞬间的记忆,导致掌握的词汇量不够,这样就听不懂听力信息,就不愿意继续听。
6、听力习惯差。在做听力时,往往在脑子里将听到的东西先译成汉语、用汉语进行思维理解,缺乏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不能做到边听边理解边记忆。
7、学生心理素质欠佳。在听的过程中一道题没听懂,就会影响在简单的听力题都听不出来了。表现焦虑和紧张。
我们英语老师都存在以上的困惑,同时我们也坐在一起集思广益,讨论以上困惑,觉得今后因该运用活动教学。积极创设各种英语学习情景,认真开展各类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提升兴趣,得到听的训练。如组织开展英语角、英语小表演、英语单词竞赛、小翻译比赛、英语诗歌朗诵等活动。
1、所开展的活动要难易适当。学生的英语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2、小组活动能够在课堂上起到操练语言、有目的地实践语言能让组中的每位学生做到听说,从而创造学英语的氛围,用英语交流。
3、小组活动向其他同学提供了大量听的机会。
4、在小组活动中传授听得技巧,告诉学生抓住关键词听。在听前熟悉听力题,有的放矢的去听。
总之我将在今后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听力教学,反思自己的听力课堂,愿每次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我成功的敲门石,能成为我坚定航向的指路标。
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保证学生有足够“听”的语言量,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学生的上课发言以及考试反馈,我感觉学生应该加强英语听力方面的训练。结合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老师的经验,我认为小学生活泼好学,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小学阶段无疑是培养学生听力的最佳时期。
首先,先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听”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说”是表达,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听说训练包括听音答问、听后复述、听后解释和听后辩论等。小学阶段主要锻炼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回答。
其次,尽可能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力求自身语言表达准确、流利,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听的环境。只要每一位学生注意老师的英语说话特点,比如语音语调、表情、手势等,就很自然理解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在听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养成听的习惯。学生听得投入,才会学得有趣,才有兴趣尽量模仿语言进行交流,体会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快乐。
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小学英语的课时安排,每周三课时,学生不是天天能接触到英语,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只靠上课时听两三遍远远不够的,还要课后加强听读。我们所使用的配套磁带和光盘里面的发音准确,语音语调好听。在听录音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做有准备之战。每位学生养成每天听读的习惯,对每天所学的内容至少听读三至五遍,并加强对所学内容的听读练习。
总之,小学生英语听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不可能靠短期强化、突击训练取得较好效果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它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只有这三方面结合起来,小学生的听力水平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三)这节课,由于没有明显句型结构,我把重点放在了如何呈现新课文上。在呈现新课文时,要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呈现的内容又不能与我们的新课文脱节,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后来,我就用了金太阳为我们提供的精美课件来呈现,从今天来看,我操作起来简单实用轻松,学生在动画的帮助下也能很快地了捕捉整篇课文的含义,还能提高他们的兴趣。
这节课,我把另外的一个重点放在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上。大家都知道要学好一种语言,首先是听,然后才到说,接着到读,最后才是写。我很赞成彭老师说的,要把这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渗透到平时的教学里去,不能把他们脱节开来教,这点对于学英语是很重要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打下了基础。这节课,我以培养学生的听力为主,心理学测试表明人们通过视听觉所获取的知识占全部知识的80%以上。听的能力在英语四项能力中也是排在首位,因此从“听”开始不仅符合教学规律,也符合学习规律。学生学说英语是从听开始的,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便会跃跃欲试说话了。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大多数中国小学生来说,听,是他们获取英语知识和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的唯一途径。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听力,才能听清、听懂别人说的英语,才能使学生有信心去说,与别人用英语进行交际,才能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整个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我们每节课都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充足的“听”的语言量中学习英语。在每一次听的过程当中,我都给学生定了任务,比如第一遍去感知,第二遍带着问题去听,第三遍尝试去捕捉key words,第四遍带着难度更高的问题去听,第五遍打开书眼睛看着书耳朵听,()学生要把听到的和看到的对上号。这样一来,学生总共听了五遍,时间花去了不少,但是值得。学生在每一次听时,我都给他们提出了他们能够做得到而不觉得困难的任务。
接下来就是读,我让学生跟读一遍以后,给时间让他们自己读,自己去消化,把觉得难上口的句子划出来,我再来教,由于生本班学生知识面广,个性张扬,敢说。我没有在机械操练读这快花太多的时间。接着就是表演,我让他们比赛,看哪组表演得好。
首先,先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听”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说”是表达,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听说训练包括听音答问、听后复述、听后解释和听后辩论等。小学阶段主要锻炼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回答。
其次,尽可能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力求自身语言表达准确、流利,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听的环境。只要每一位学生注意老师的英语说话特点,比如语音语调、表情、手势等,就很自然理解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在听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养成听的习惯。学生听得投入,才会学得有趣,才有兴趣尽量模仿语言进行交流,体会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快乐。
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小学英语的课时安排,每周三课时,学生不是天天能接触到英语,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只靠上课时听两三遍远远不够的,还要课后加强听读。我们所使用的配套磁带和光盘里面的发音准确,语音语调好听。在听录音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做有准备之战。每位学生养成每天听读的习惯,对每天所学的内容至少听读三至五遍,并加强对所学内容的听读练习。
吴爱华
又是一节听力课,我发现:在英语教学中有的学生听力差,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来自学生,即学生不重视听,很少花时间去练习。其二来自教师,只重视外语知识基本语言问题。
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充足的词汇量及相关的语法。因为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具体问题有:语音障碍。有些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就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对同音异义词难以辨别。英美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有差异,在语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我国英语教学基本采用英国语音教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逐渐增多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语速障碍,中学生平时学习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连读、弱读、重读、爆破、重音转移等有关语音语调变化的听力材料,便无所适从,所以平时训练时就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向大纲要求过渡。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大小,掌握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听力理解。
文化背景知识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搞好听力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同时,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如果这方面知识贫乏,就会影响听力。文化背景可分为两大类: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主要包括社会文化习惯和民族文化特点的交际用语和词汇,比如姓名(Name)、打招呼(Greeting)、感谢语(Thanking)、告别(Farewell)等,中西方表达不尽相同。
母语干扰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以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听力习惯问题
听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
心理因素的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认为,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受影响。另外,外部环境也有影响,如在教室、语音室与户外听的效果不一样。
逻辑思维问题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倡导课堂教学与在校园网上运行教学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学习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作为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听力在语言习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听力水平差成为不少中国大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一大障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必要的听力策略和方法。
反思活动关注学习过程,使得行为主体能够以批判性的眼光全面审视学习过程,而反思性学习策略的灵活运用以及反思能力的发展则有赖于扎实有效的训练与培养。
国内外针对学生反思策略的研究基本聚焦于传统课堂环境,[2,7]对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反思策略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研究试图探索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反思策略培训对网络自主学习的影响。
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1)通过实验前后网络自主听力成绩的对比研究,分析反思能力培训是否有助于提高网络自主听力学习效果?
(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网络自主听力学习效果与反思行为运用的情况有何不同?何种反思行为影响网络自主学习成效?
2.研究对象
受试者为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共248人。实验班128人,对照班120人。实验班教学引入反思策略培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班都采用课堂听力教学与新时代视听说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方式,课堂听力教学每周2课时,网络教学平台规定每周完成1个单元。所用教材一致。
3.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听力考试成绩、反思问卷和访谈。
(1)听力考试试卷
鉴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的信度和效度,运用已考真题的听力部分作为测量工具,试题包括:短对话、长对话、短文理解和听写填空,满分为35分。
(2)反思问卷
问卷借用了Kember et al[1]的“测量反思水平的问卷”。
(3)访谈
为了切实了解问卷分析中的问题,在实验中期(第一学期末)和后期(第二学期末),随机抽取实验班和对照班高分、中分、低分组各3名学生进行访谈。
4.教学实践
教学采用显性方式,培训贯穿于课堂教学和网络辅导,相关内容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培训形式包括:课堂内外对于反思的讲解和网络平台上的辅导、电子档案袋、合作学习、反思作业和同伴评估。
5.数据收集和处理
听力成绩取自2011年9月、2012年1月和2012年7月的听力测试。客观题均采用机器阅卷,听写填空的阅卷由不担任受试教学任务的教师承担。问卷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发给学生填写并当场收回。实验班发放135份,收回有效问卷128份,对照班发放125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48份。采用SPSS13.0软件对问卷及成绩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结果与讨论
1.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分析
根据表1,实验班和对照班第一次听力成绩的平均数、标准差都很接近,t检验表明,前测听力成绩间无显著差异(t=-0.299,p=0.766>0.05)。根据第一学期末数据统计分析,两班在平均数和标准差上均体现出较显著差异(t=3.391,p=0.001<0.01),即培训对听力成绩有显著影响。第二学期末数据统计显示,两班差异更为显著(t=5.172,p=0.000<0.001),即培训对听力成绩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表明经过两学期的学习,实验班的听力学习成效明显高于对照班,反思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网络自主学习成绩。
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网络自主学习效果与反思行为运用的情况
表2列举了三个语言水平(高、中、低)学生4类反思行为使用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及t检验结果。
分析表明,在习惯性行为、理解性行为和反思行为中,两班高分组和中分组都存在显著差异,而低分组只在习惯性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深层反思行为方面,两班只有中分组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班高、中、低分组的理解性、反思和深层反思行为的使用频率均高于对照班相应组。三类反思策略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分组、中分组和低分组,而对照班各组的行为无规律,培训提高了反思策略的运用水平。
实验班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的反思策略排序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理解性行为、反思行为、深层反思行为和习惯性行为。高分组和中分组的理解性行为为高频,而低分组为中频,表明实验班高分组和中分组能有选择地、有意识地利用所听材料的语言和语境等信息,对主题思想和重要细节进行预测和理解,填补漏听或没听懂的信息。但两班低分组无显著差异。访谈表明,可能是由于低分组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薄弱。
反思行为方面,实验班中分组比对照班均数高0.345,可见策略培训大幅提高了其反思行为的运用能力。两班高分组的反思行为差异不如中分组对比显著,可能因为高分组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有意无意地使用了反思策略。低分组的反思行为有一定提高,但与对照班相比无显著差异,是由于他们缺乏管理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训并未促使其反思行为发生质变。
深层反思行为方面,实验班高分组为高频,而中分组和低分组为中频。实验班能较客观地进行深层反思,对学习态度、注意力、动机、情绪等进行监测和调控,并能监控和评价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策略、学习材料、学习结果。
习惯性行为方面,低分组使用最频繁,中分组其次,高分组最后。实验班高分组习惯性行为均数明显低于对照班,说明经过培训,高分组减少了无意识行为,增加了有意识的反思行为。中分组的习惯性行为有明显改善,而低分组仍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监控意识。
结语
研究表明:(1)实验班英语听力成绩进步明显优于对照班,反思策略培训有助于提高网络自主学习的成绩;(2)问卷调查和访谈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培训前后的反思能力呈现显著差异;(3)语言水平不同的学生使用反思行为的水平差异较大,相对于中分组和低分组,实验班高分组各类反思行为的使用更频繁。
摘要:文章研究了在计算机和课堂两种教学模式下,运用反思策略对网络自主听力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反思策略培训有助于提高网络自主听力学习的成绩;问卷调查和访谈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培训前后的反思能力呈现出显著差异;语言水平不同的学生使用反思行为的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相对于中、低分组,实验班高分组对各类反思行为的使用更加频繁。
关键词:反思能力,自主学习,听力,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Kember,D.“Development of a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reflective thinking,”Assessment&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5(2000).
[2]Lor,W.,“Studying the first-year students’experience of writing their reflection journals with the use of a webbased system”(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8).
[3]Nunan,D.“Learner strategy training in the classroom:an action research,”TESOL Journal 6(1996).
[4]Whitney,M.D.“Critical reflec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through audiotaped journals,”System 30(2002).
[5]孙立立、钱小陵:《元认知指导下的反思性物理学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年第3期。
[6]杨静:《语文反思性学习的操作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6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听力实训教学;教学改革;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6-0074-02
高职教育的特色在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应用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适销对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英语教学的内容确定上,我们遵照“必要”、“实用”、“够用”的原则,采用精简理论内容,加强实用内容,突出实用性;整合重复、繁琐、冗长的内容,突出针对性;弃旧图新,突出先进性。
英语基础课程多向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英语听力课程集中了听、说技能的培养。该课程对打好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能运用英语语言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
1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听力现状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听、说、读、写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生成信息的重要基础和手段。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缺一不可。通过听读,学生可以使外部语言内化,而借助说写,学生可以使其内部语言外化,从而达到了习得语言、表达思想的目的。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对听说能力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1.1 “教”的现状
受传统教学的长期影响,英语课一直在教师的单向讲授下进行着,提到如何学好英语,想到的无非是“读了再读、写了再写、背了再背”、“背单词、背词组、背课文”等等枯燥无味、死板老套的方法。
“为什么要学好英语?”、“为了考好试呗!”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学,正是在这种“应试”思想影响下,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从而逐渐步地剥夺了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主体地位。中国学生是考试的机器,而以往的英语考试侧重的是学生的语法知识和写作水平,这就造成一些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听说课程的相对忽视,从而渐渐地削弱了高职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失去了竞争点,也就使高职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特色。
1.2 “学”的现状
所谓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英语听力“教”的效果受到“学”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的成效。
如今,职业学校学生,虽然大都经过一些正统的英语学习,但是其对于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较为薄弱。一些基础知识,如基本的单词、词组,常常会影响到学生做听力题时对题目的理解。
此外。很多学生常因为听不懂、跟不上等原因,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情绪不佳,对英语听力产生了心理障碍,常常会出现自暴自弃等现象。于是,在做听力题时,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学生,像抽签一样地胡乱猜个答案。课堂上没有练习,课余也没有实际行动去弥补,听的能力逐渐在不知不觉中丧失。
2 “听”的重要性
许多学生只是一味的为考试做准备,没有意识到,听力在整个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其实,我们任何人学习语言的目的都很简单,那就是交流。如果不能听懂别人在说什么,答非所问,那么我们学习语言又有什么用呢?
2.1 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W. M Rivers统计表明,听在外语学习信息获得中、在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重高达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听力教学在外语学习、外语教学和交际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听力作为语言测试的一部分的做法,已得到国内外的充分肯定,如美国的TOEFL考试、CET考试,国内的PE7S考试、大学入学分班考试,以及各种英语竞赛,都把听力作为必考部分,而且有日益加强的趋势。
2.2 听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只有当学生的听力能力得以发展时,他们才能对其语言充满自信。
同時Rivers指出,“讲话自身不能构成交际,除非讲话内容被另一个所理解。”由此可见,听力无论是在语言掌握本身,还是在促发动机和调动情感因素方面都非常重要。
3 开展听力实训的依据
英语听力实训,着眼于专项培养学生英语实用能力,有针对性地训练听力技巧,培养听者的听力技能,从而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运用综合能力。
3.1 高职英语专项教学发展的方向
根据高等教育的层次和要求,体现理论教育为技术应用服务理念,培养出符合高职特色的职业或技术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中,语言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一般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避免英语教学“聋哑症”的弊端,造成了教与学的很大浪费。
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转化过程,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基础,说和写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听和读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因此,在整个英语教学中,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是符合语言的规律的。
3.2 高职生英语学习技能要求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教学上注重口头表达,强化听说训练,英语文化知识为专业课服务,少了一份升学考试的压力,多了一份社会实际运用的压力;学生方面,大部分的理科生英语基础薄弱,没有学习英语的欲望,不了解英语对其将来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小部分的学生甚至已荒废英语学习,ABC都认不全。
【听力课程反思】推荐阅读:
汉语听力课程教案03-29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12-20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实施及反思06-26
初一英语听力训练-附听力材料03-31
英语听力训练:听力训练的四个阶段11-12
考研英语复试听力:高频考研英语听力词汇12-03
听力考题10-27
听力 教学 技巧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