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短文写作(通用8篇)
• 第一、先明白命题的考核目的,然后准确、全面、透彻地解读文本。抓住关键句,进行思路分析。
• 第二、赏析短文的表述:文章结构要完整,一般采用“总说——分说——总结”的结构。首先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也就是提出你对该文的总体评价。然后就原作内容进行复述、介绍、引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也就是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一定要“述 ”和“评”相结合。• 第三、适当地运用鉴赏的常用术语。• 第四、表达要准确、简洁。
写作赏析短文的专业术语(一)主题思想:
立意深刻独到,鞭辟入里;突破定势,标新立异;主旨深远,意蕴丰富;言近旨远,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人无我有,人有我奇;意境深远.(二)构思技巧:
构思,是作者对自己将要动手写作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所作的总体设想。构思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章结构。文章的构思技巧主要从作品的立意、选材、结构安排、体裁、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去判别。常见的鉴赏角度和术语:
①从立意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开门见山、见解独到、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形散神聚、以小见大、发人深省、托物言志、寓言寄意、对比反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擒故纵、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等。
②从选材、组材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
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正反映衬(对比对照)、摇曳多姿,形散神聚、巧设线索、明暗交织,选材典型、多角度描写、详略得当等。
③从结构安排(或者说上下文的关系)的构思来看,常用术语有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铺垫、巧设伏笔(铺垫)、巧设悬念、巧妙勾连,层层推进(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层层剥笋,对比烘托、摇曳多姿,红线串珠(彩线串珠)、形散神聚、浑然天成,总分总式,并列结构,纵横捭阖、开合自如,情节波澜、张弛有度等。
④赏析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构思技巧,常用术语有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思维严密、构思精巧、不落窠臼、运用蒙太奇手法等.(三)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2.表现手法:比兴,联想和想象,象征, 烘托,对比,渲染,用典,讽喻.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等。
4.写作技巧: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侧面描写;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绘形绘声绘色;
5.描写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6.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乐景衬哀情)。(四)语言特色:
清新明快, 简洁洗练, 含而不露, 简笔勾勒,浓墨重彩, 体物入微, 穷形尽相, 诗情画意,富有哲理, 耐人寻味, 形神兼备, 语言浅近明白如话, 言简意丰, 行云流水,平实质朴,诙谐幽默, 辛辣讽刺, 准确精当, 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淋漓尽致, 留有空白, 情韵悠长,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把握赏析短文的写作方法,规范答题格式 ㈠、标题 基本要求: ①使用题目给定的标题
②格式:正标题空四个格子,副标题另起一行,空六个格子 ㈡、领起段写作要求:
①明确赏析对象,紧扣所选的题目写(正标题是观点,副标题是写作角度)②做出总体评价 基本格式:
(1)赏析“主题思想及其表现”的常用格式:
a、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项链》通过描写玛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b、……是《……》的主题.
例: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是鲁迅的短篇小说《药》的主题思想. ②赏析艺术手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手法+表达效果)例: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摹景色形象生动,表达感情细腻入微。(《鲜明的比喻—— 艺术手法简析》领起段)③构思技巧:
a、……是《……》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
例:以时间、地点、情感为线索,三线并进,娓娓道来,是《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简析 谋篇布局的技巧》领起段)b、《……》构思上最大的特点是……. 例:《在山阴道上》一文在谋篇布局上最大的特点是文章以明、暗两条线索相互交错,使文章条理清晰,布局精巧。(《简析 谋篇布局的技巧》领起段)㈢、主体部分基本要求:
①紧扣领起段提出的观点分析. ②边叙边议. ③注意条理,适当运用序数词. ④适当提段. ㈣、总结段 基本要求: ①再现观点
②运用术语(如“总之”“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等)例:a.总之,《在山阴道上》一文以时间、地点、情感三条线索,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从而使情感升华,主题深化。(《简析 谋篇布局的技巧》总结段)b.总而言之,《荷塘月色》一文运用鲜明的比喻,既形象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传达了作者对荷塘的喜爱之情。
范文引路:
怎一个妙字了得(正标题是观点,是写作的小的切入点)——赏析《登泰山记》的艺术手法(副标题是写作角度)《登泰山记》一文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和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领起段: 手法+表达效果 ①明确赏析对象,紧扣所选的题目写②做出总体评价)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评)例如,先用“其级七千有余”(叙)暗暗点出泰山的雄伟(析),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叙)从侧面烘托泰山的高峻(析)。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叙)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象,又生动有趣(析)。
本文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也各具特点。(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叙).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析).“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叙),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析).“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叙),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析)。(主体部分:①紧扣领起段提出的观点分析.②边叙边议.③注意条理,适当运用序数词.④适当提段.)总之,本文巧妙的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让人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真乃怎一个妙字了得。(总结段:①再现观点②运用术语(如“总之”“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等)文章的写作技巧为设喻说理,借拔牙写剿匪,特别指官匪,生动 形象。作者自己口中的那些虫牙,不但不能为自己的身体服务,反而危害自己的身体,根本没有替作者造福的能力。作者非但不能通缉他们,还要袒护他们,但他们却仍要与作者作对。这巧妙的隐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当时官员的腐败无能。不为民为国造福,反而危害人民,危害国家。而人民还要在他们的苛政之下生活,还要送东西孝敬他们。
作者起先反对在口中剿匪,认为自己要有文王之德,而后受到了劝告,要剿匪;事成后,全无痛苦,还装了十来根方方正正的假牙。这隐喻;贪官污吏被满门抄斩后,换上一批尽职尽责的官员,为人民造福。通篇采用设喻说理,暗喻当时的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十分有趣。
本文语言幽默、诙谐。把拔牙比作剿匪,把牙齿拔光就是要把国土上的官匪肃清。作者没有一本正经地讲述自己的主题,而是从自身出发,从牙齿出发。庄严之中也带着一点小俏皮。作者形象地揭露出一些官位处于国家栋梁之位,被人民滋养,却危害国家;不为人民造福,却残害人民。本文的语言让读者欣赏的同时,也给人一种幽默的感觉。可读完后,却能使读者陷入沉思。
一、巧用象征, 意蕴丰富
在《日》中, 开篇写的是“飞蛾”, 一种渺小不美丽的生物, 但是它“为着追求光和热, 将身子扑向灯火, 终于死在灯下, 或者浸在油中, 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 也得到热了。”文章又从飞蛾到夸父, 从渺小写到伟大, 他们都是为了光明, 为了热量, 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这里的飞蛾和夸父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物和远古神话中虚无缥缈的人物了, 巴金赋予了他们一个新的内涵。而人也要像他们那样, 应该“为着追求光和热”, “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在《月》中, 作者生发联想,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里的姮娥和《日》中的飞蛾、夸父都是相似的, 为了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 只不过飞蛾和夸父是追求光和热, 而姮娥却“妄想”去改变这个冰冷的星球, 改变那冰冷的月光, 他们都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是作者所运用的象征, 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 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 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二、情感浓烈, 爱憎分明
《日》充分表现了巴金热情洋溢的一面, “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飞向火热的日球, 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 失去知觉, 而化做一阵烟, 一撮灰。”文章倾注了作者浓烈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执著地追求理想的人生, 为了得到光和热不怕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
在《月》中, 作者以细腻的语言, 写面对冷月的独特感受。一个人踱步在月光之下, 孤寂凄清, 作者有着沉重的忧愁。但作者没有就此沉溺, 表达了对“姮娥”的渴望, 对她的精神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赞美, 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
三、精心对比, 突出表达
在《日》中, 作者主要写光和热, 同时提到了冷,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 而事物在对比之下, 特征才会更加突出, 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 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 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 远离黑暗和死亡, 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 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 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 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一、通读文本,掌握方法
阅读对于鉴赏来说,就是一个占有材料、分析研究的过程,只有读懂文本,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赏析正确与否,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读懂文本。根据写作要求阅读时,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如果浮光掠影,蜻蜒点水式的阅读,就会对所赏析的内容把握不准,或理解失误,就好比走路走错了方向,赏析就无从谈起。
阅读文本时,要很好掌握方法及步骤。一般采用“总体——部分——再总体”的步骤。其中“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部分”,是要对重要部分即重要的句子、段落,仔细地阅读、揣摩参悟,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发现特色(或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思路、结构、主旨做出自己的判断。根据湖南2005~2006年试题的信息,分别从作品的主题思考,艺术手法人物形象,构思技巧等方面设题,考生任选一题写作。
二、确定方向,安排结构
在鉴赏表达前,首先要审读题干,理解题意,明确了题干之后,还有切入角度的问题,角度宜小、巧、新。要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也就是说,要选自己有深刻体会的心得,有较大把握的能赏析的来写作。要扬长避短,否则赏析起来困难。其次要定好中心。要确定赏析的中心,就必须从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见解、真知灼见出发来确立。由于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可以避免雷同,就能创新,评出新水平,写出好短文。当然,像2005年、2006年湖南高考写赏析短文的题目,范围已经不存在选择角度的问题只存在选择题目写作的问题。所以我们尽量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最熟悉的、最能结合作品的、最能深入阐发的题目来作答。
虽然只写300字左右的短评,但结构安排仍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出地提出评论点,也就是提出你对该文总体评价。然后就原作内容进行复述,介绍引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也就是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一定要“述”和“评”有机结合。概括为“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总——提出观点(评论点),分——从文章中找出支撑观点的材料,总——归纳总结(或拓展或照应或评价)。
三、运用术语,讲究文采
进行文学鉴赏,必须借助鉴赏术语。因为鉴赏术语是进行文学鉴赏的必要材料。适当地运用鉴赏术语不仅有助于准确、简洁、生动地表达鉴赏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能显示鉴赏者的鉴赏素质。使用得当,一方面将有助于提高鉴赏术语的含义,更不能张冠李戴,否则将弄巧成拙。很多资料对于鉴赏术语都已列举,希望考生熟记即可。
文学鉴赏题不仅是对于考生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的检测,也是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检测。很难想象,那种表达繁琐、平淡无奇的鉴赏文字,会赢得阅卷教师的青睐。因此写作赏析短文,更要讲究文采。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300字的赏析短文中,我们在行文时既要用最简洁的、能体现思维深刻的、展现语言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又要运用鲜活词语,选用灵活句式达到词清句丽、妙语连珠的境界。这样既使人一目了然有如欣赏盆景的感觉,又能令阅卷教师读后口角生香回味悠长。如此,高分或满分就在握了。
比如行文构思的一些常用术语:开门见山,起承转合,卒章显志,首尾照应,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详略得当,情节起伏,构思精巧,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出自机杼,匠心独运,浑然天成,结构严谨,思维严密。比如主题、意境、感情方面的常用术语:主题(中心)突出,深化主题(中心),主旨深远,意蕴丰富,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意在言外,言近旨远,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切景语皆情语,感情细腻,感情真挚,怀古伤今等,这些术语的运用能培强赏析文字的表现力。
四、表达清楚,书写规范
在评价作品的一个方面时,表达一定要清楚。如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时,切不可弃思想内容而不顾;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万不可不提及表现手法;内容与形式要互相联系,表达要注意顾及,千万不要互相排斥,要清楚地表达在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书写要规范,标点要正确,这是对作文表层现象的要求。古人说“字乃文人之衣冠”,所以表层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要避免错别字、病句,字数不能少于280个字。
总之,赏析短文的写作,既注重思想内容的写作,又不能忽视表层形式。
2009-03-16 22:51
(1)段落开头常用词语
As far as „.is concerned就„而言,就„什么而论;When it comes to 谈到„;As regards至于..关于..;with respect to 至于„关于..;As the proverb goes有句谚语说道„;It is commomly believed that人民普遍认
为„;generally speaking一般来说;First of all首先;In the beginning首先;In the first place 首先;To begin with首先;To start with首先;At first glance乍看起来’„;Secondly其次;Last but not the least最后一点,但也是最总要的一点;It can be argued that也许有人会说„;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不言而喻;It is no doubt that毫无疑问;According to..据..;until recently直到最近;So far=by now迄今为止;It has been found that..已经发现;It has been provedthat..已经证明..;It can’t be denied that..无可否认..It is possible that..有可能..;It is estimated that..据估计..;It is evident that..显而易见的..;It is generally
agreedbelieved that..人民普遍认为..;It is predicted that..据估计估测;It is proposed that..有人建议;IT is claimed that..有人声称;It is expected that„有人希望盼望;It is well-known that众所周知;It is no secret that..无庸讳言;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必须指出的是..;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It stands to no reason that..„是有道理的;Now that we know that„现在既然我们知道„;So long asAs long as..只要;We are all aware that„我们都认识到„;What calls for special attention is that..值得引起特别注意得是..;While..虽然„;In spite of..虽然„;As..so..正如..也„;It is hardly an accident that„..不是偶然的;In addition to„除了„还有..(2)表示举例的常用词语
For instance 例如;for example例如;A case in point is..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An interesting example is that..一个有趣的例子是„;As is shown by the case of„正如同..的例子说明..;Let me cite an example of..请允许我举一个„的例子。
(3)表示衔接和转折的常用词语
表对比和转折:although..尽管..;however但是;yet但是;conversely相反地是;on the contrary恰恰相反;expct for 除了..;;in contrast与之形成对比的是;nonetheless 但是;despite虽然;in spite of 虽然;otherwise 否则;on the other hand另一方面;still..可还是„;whereas„可是..instead..反之..;unlike不像„while虽然..;different from 和..什么不同得是..;It does’t follow that„„并不意味着„;in like manner 类似的;likewise 和„相似,similarly与之相似的„just as..so..正如„,„.也„;by compaarrison相比较;unlike„和„不同;distinguish from与„不同 表因果:because(of)因为;consequently..所以,„结果„;accordingly按照„;therefore..所以...;for this reason„正因为如此;As a result„结果;owing to „因为..;tankd to „因为..,多亏..;hence„所以;thus..所以;on account of „因为;in that..因为;result from.因为..而导致;result in
导致;lead to导致;lie in在于;
表递进和补充:furthermore还有;moreove还有;in addtion另外;what’s more 另外apart from..除了..;coupled with加上;besides除了„;not only..but also不仅..而且..表强调:above all„特别是;certainly当然;indeed确实;more importantly更重要的是;obviously很明显;to be sure 当然;undoubtedly毫无疑问;coupled with加上。
表结论:in short..总之; in brief..总之;to sum up..总之;in conclusion总之;in summary总之;to summarize总之;all in all总之;in a word总之;to make(cut)a long story short„简而言之;everything considere„总而言之;I will conclude by sayingciting 最后我要..;therefore,we haveb every reason to believe that..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
常用谚语
As a popular saying goes,“Nothing venture,nothing hav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As a proverb says,“Everything has two sides”凡是都有两面性
As a proverb says,“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着,事竟成。
As a popular saying goes“A man is known by company he kepts.”观其交友,只其为人
As is known to all,“No pains,no gains”没有苦就没有甜(不劳而获)
A full cap must be carried steadily.学问越大越要谦虚
Action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动比语言更响亮
Adversity leads to prosperity痛苦通向昌盛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结果好就一切都好
Beauty is but skin deep.美丽只是外表罢了(不能以貌取人)
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Look before you leapp.三思而后行
Later better than never.迟做总比不做好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Birds of a feather flo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Bitter pills may have wholesome effects.良药苦口
Once bitten,twice shy.一次被咬。下次胆小
Blood is thicker thanwater.血浓于水
A new broom swoops 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
Misery loves company.同病相连
Misfortunes never comes singly.祸不单行
There is a crook in the lot of every one.人生总有不如意处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What’s donecannot be undone.事已定局,无可返回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swim.不要般门弄斧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晒草要趁太阳好(抓紧时机)
Better be the head of an ass than the tail of a horse.宁为鸡头,毋为凤尾
1.作为现代商业的一大产物,广告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s
a product of modern commerce /trade /business ,advertisement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etant part in outr daily life
2.网络能使我们了解最新的时事,跟上科技最新的发展。Allow sb to do make sb do keep sb informed of current events and allow us to keep up with
Keep pace with
catch up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ology
Enable sb to do
make it possible for sb to do Internet keep us
3.along with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cultural interact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c
exchange变得比以前更重要了。Economy is becoming than befreo
4.不言而喻,环保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It is self-evident /no doublt /noticable that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enviromental protection--is significant to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survival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is of significance to
it is wothout doubt that significant
5.能源危机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Energy crisis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that we are faced with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想有三
个因素必须考虑在内。In an effecitive way
solve
work out
remedy
6.许多学生沉溺于上网以致影响了学习。Numerous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are addicted to /indulged in /hooked on surfing the internet, which has had a bad effect on their study 可见,网络有可能对孩子智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 响。
7.对我们来说,采取切实而有效的措施根除迷信思想既必要又及时。
As fas as we are concerned , as for us
it is both necessary and timely to tak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get rid of the superstition 8.人们普遍认为,在过去的 10年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It is generally thought /acknowledged that in the past decades there has been a striking improvement in the living standard of Chinese people has strikingly/dramatically been improved /boosted/enhanced
9.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due to /with /because of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economy
出国留学变得比以前更加流行。Going abroad to study has gained more popularity thatnbefore
它不仅使我们获得知识,开拓视野,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有机会拥有海外经历,这对我们未来的事业成功意义重大。Not only can it enable us to acquire knowledge, but also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broaden our vision/horizon.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we can have experience in overseas study through this opportunity , which is of significance to our future caree r
10.完全可以这么说,每个人都曾有购买伪劣产品的不快经历。无数的例证证实了,伪劣产品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1.毫无疑问,中国入世一方面使我们面临挑战和激烈的竞争,但同时它也为年轻一代提供 了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
12.对现行考试评估体系的态度因人而异。有的人认为它具有许多优点,而另外一些人则坚 持说,它会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13.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开始意识到了交流的重要性。
14.课外阅读在诸多方面对我们有益。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拓展知识面,而且会有助于我们开 阔视野,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
15.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经济的增长又会极大地促进教育的进步。
16.正是友谊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丽。对我们而言,友谊至关重要,我们不能没有友谊,就仿佛我们生存不能没有空气和水一样。
17.我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妥善地解决人才交流问题。
18.和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较,素质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
19.人们建议,公共场合应该禁止吸烟,因为它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20.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说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离婚率上升 等等。
21.新采纳的教学方法将对学生的智力产生巨大的影响。
22.人们对私人轿车发展的争论非常激烈。有人认为它为我们带来便利,而有的人说,它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威胁人类生存。
23.根据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在7月至8月间,耐用消费品德价格大幅上升。
24.人们一直就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这个问题进行着广泛的争论。
本文节选自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田育英主编的《考研英语写作专项突破》
1.评分原则
考研短文写作的评分原则采用总体评分的原则。总体评分原则不是把短文的内容和
语言分开来计分,而是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如果语言文字很好,但是内容不切题,会被评为零分;反之,如果内容切题,可是文字错误百出,语句不通,用词当,也不能得高分。与四、六级写作不同的是考研短文写作评分标准更加强调语言的规范性与条理性,更加强调文字的准确、连贯及句式的变化。
2.评分标准
1991年至短文评分标准都共同强调了五方面的标准。放在首位的是内容切题,其次是表达清楚,第三是文字连贯,接下来是句式有变化和语言要规范。达到这几项标准是考生夺取高分的保证。下面我们首先阅读以下三年的具体评分标准,然后分别简述这五项标准。
评分标准
本题以通篇分档计分,计分标准如下:
(1)15分一13分: 内容切题,包括图中说明“effect”的有关信息;清楚表达其内涵,文字连贯;句式有变化,句子结构和用词正确,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2)12分一10分: 内容切题,包括图中说明“effect”的有关信息;比较清楚地表达其内涵;文字基本连贯;句式有一定变化,句子结构和用词无重大错误,文章长度符合求。
(3)9分一7分: 内容切题,基本包括图中说明“effect”的有关信息;基本清楚地表达其内涵;句子结构和用词有少量错误,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4)6分一4分: 内容基本切题,基本表达图中信息,语句可以理解,但有较多的句子结构和用词错误,文章长度基本条例要求。
(5)3分一1分: 基本按图写作,但只有少数句子可理解。
(6)0分: 文不切题,语句混乱,无法理解。
评分标准
本题以通篇分档计分,计分标准如下:
(1)15分一13分: 内容切题,包括图画的全部信息;清楚表达其内涵,文字连贯;句式有变化,句子结构和用词正确。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2)12分一10分: 内容切题,包括图画的全部信息;比较清楚地表达其内涵,文字基本连贯;句式有一定变化,句子结构和用词无重大错误,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3)9分一7分: 内容切题,基本包括图画的信息;基本清楚地表达其内涵;句子结构和用词有少量错误。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4)6分一4分: 基本表达图画信息;语句可以理解,但有较多的句子结构和用词错误。文章长度基本符合要求。
(5)3分一1分: 基本按图画写作,但只有少数句子可理解。
(6)0分: 文不切题,语句混乱,无法理解。
(7)长度计分标准: 120词一150词:扣2分
90词一120词:扣5分
90词以下:最高分不超过6分
评分标准
各档评分标准如下:
(1)15分一13分: 内容符合要求,包括对各图的说明,对趋势的预测及理由,数字表达正确,语言流畅,句式变化多样,用词面宽,虽有个别不妥之处,仍表明作者语言基本功较好,表达能力较强,长度符合要求。
(2)12分一10分: 内容符合要求,包括对各图的说明,对趋势的预测及理由,数字表达正确,思想表达清楚,文字连贯,句式变化较多,结构与用词有少量一般性错误,长度符合要求。
(3)9分一7分: 内容符合要求,包括对各图的说明,对趋势的预测及理由,表达基本清楚,但结构与用词错误较多,数字表达有误,长度符合要求。
(4)6分一4分: 内容基本符合要求,语句尚可理解,但结构与用词错误多,有些是严重错误,数字表达错误,长度符合要求。
(5)3分一1分: 内容与本题要求部分有关,除事先备好但与要求不符的语句外,结构与用词错误多且严重,词不达意,条理不清,不成篇章,数字表达混乱。
(6)0分: 语句几乎无一正确,数字表达混乱,长度不合要求。套用事先备好的文章,但文不对题,不能给分。
1991-评分标准
各档评分标准如下:
(1)15分一13分: 内容切题,包括提纲的全部要点;表达清楚,文字连贯;句式有变化,句子结构和用词正确。
(2)12分一10分: 内容切题,包括提纲的全部要点;表达比较清楚,文字基本连贯3句式有一定变化,句子结构和用词无重大错误。
(3)9分一7分: 内容切题,基本包括提纲的要点;表达基本清楚;句子结构和用词有少量错误。
(4)6分一4分: 内容基本切题,语句可以理解,但有较多的`句子结构和用词错误。
(5)3分一1分: 基本按题意写作,只有少数句子可以理解。
(6)0分: 文不切题,语句混乱,无法理解。
一、加强学习,激发写作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为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读等方面技能的强化和训练,而且应注重学生笔头表达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写作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在加强学习,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时,教师可以:首先,应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为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然后,听、说、读、与写相结合。最后,鼓励学生坚持写英语日记。
例如,在英语写作练习中,由于学生词汇贫乏、不会句型、不懂语法,导致不少学生经常写“中式英语”,教师又没有及时引导,导致学生越来越不会写,不敢写。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在英文短文写作教学中,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可以从重点词汇的造句开始练习,从一句话开始积累,同时教师应为学生讲解经典句型,逐渐使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一段话,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将听与写相结合(如:听写单词、短语,做听力题等),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性的交际性语言练习;说与写相结合(如:让学生在练习口语交际使,可以先将对话内容写出来),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写作框架,同时可以丰富写作内容;读与写相结合(如:做阅读理解),培养学生模仿能力,增加学生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英语短文写作内容。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坚持写英文日记,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积累素材,夯实写作基础
词汇是学生英语短文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词汇教学,鼓励学生多积累词汇,夯实英语短文写作的基础。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从多种渠道汲取营养获得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到《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课后的单词,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的用法。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写出例句,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运用。同时,教师教师可以为学生延伸课后词汇相关同义词或反义词,拓展学生的词汇量,为之后的英语短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重点句型的用法,并为学生创设“vacation”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情境对话,在对话中用到重点句型。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注意积累阅读材料中的精华,通过日积月累的阅读,逐渐扩展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维。通过不断的积累,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三、开展活动,加强写作训练
初中英语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其中写是一种综合技能。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在训练活动中,教师可以:1.教学生正确的写作方法。2.加强学生的词句训练。3.为学生创设情景。4.让学生互改短文。
例如,教师首先应教学生写作紧扣主题,表达清楚要叙述的内容,用自己擅长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对不确定的词汇另找代替,保证短文结构正确。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仿句的练习,在日常教学中,遇到重点词汇、经典句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丰富学生的短文写作。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编写情景对话,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题目,让学生练习短文写作。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改短文,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可以向教师求助,经过教师的引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与理解。
四、总结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基础技能训练与综合写作训练相结合,合理设立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并加强短文写作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短文写作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
摘要: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写作是语言操练的基本形式,也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短文写作,现状,应对,探讨
参考文献
[1]赵丽娜.初中英语短文写作现状和改变现状的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115+152.
[2]唐绍友.初中英语短文写作训练方法初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6:52.
一、结构
了解短文写作的文章结构,弄清作文的体裁(通知、书信、日记、便条、人物或地点介绍、小论文、看图作文或改写等)。如果要求写信,就要弄清收信人、写信人;如果是口头通知,就要记住前言后语,打招呼就要说“Attention, please.”之类的话,结束语要说“That’s all. Thank you”等;如果是看图作文,就要注意时态,故事性的作文时态一般为过去时,而如果是描写一个地方、介绍一个产品,时态一般用现在时。对试题所提供的信息,不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要认真分析、反复推敲,有一个清醒的思路之后再动笔。
从近年的命题特点来看,湖北省高考英语短文写作多属于半开放式,采用三段式结构,即引言(introduction)-主体(body)-结尾(conclusion)。引言部分通常给出,让学生在限定的范围内组织要点,完成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2007~2009年湖北卷的短文写作都是书信格式,开头和结尾部分已经给出,考生只需把所给要点进行适当安排,组织成文即可。
由于中西方人在思维习惯上有明显差别,因此书面表达的组织方式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英语作文的组织方式是按直线进行的,主题句放在句首,其余的句子作为支撑句,对主题句起到解释作用,也就是先概括后具体。而汉语作文通常是先描述具体事实,然后再进行归纳。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摆脱母语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容易按照汉语作文的组织方式处理,导致文章的结构不明确。短文写作词数最多120个词,所以不需要有过多的铺垫,直接切入主题即可;短文最好分段,一段一个要点,以使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主体部分控制在10~12个句子,以刚好写满答题纸为最佳。
二、文字
考纲的书面表达部分要求考生具有以下能力:(1)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纵观近几年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不难看出,句式单调的文章,即使没有任何表达错误,也不能得高分。而“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量使用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得分也在最高一档(21~25分)。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一个重要要素,词汇能力是衡量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尺度之一。评分标准也明确鼓励考生多用高级词汇,比如要表达“聪明”,大多数同学的第一反应就是“clever”,这个首先想到的clever只能算作基础词汇。其实,表示“聪明”的单词我们学过不少,比如bright,intelligent等,类似这样的词汇才可以算是高级词汇。一个好词往往能让句子增色不少。例如:
①突然,我想出了一个注意。
Suddenly I thought out a good idea. (一般)
A good idea occurred to me. (高级)
A good idea suddenly struck me. (高级)
②雨很大所以我昨天没去那儿。
I didn’t go to the concert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一般)
The heavy rain prevented me from going to the concert yesterday. (高级)
③你能很容易找到我家。
You can find my house easily. (一般)
You’ll have no trouble/difficulty finding my house. (高级)
④我们每天有许多作业做。
We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every day. (一般)
We have endless homework to do every day. (高级)
⑤非常感谢你的帮助。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very much. (一般)
I feel thankful / grateful for your help. (高级)
I appreciate your help very much. (高级)
要想在高考作文中用到更多的高级词汇,同学们在备考时可以做一些构词法的练习,掌握合成词、派生词以及转换词的规律,这样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扩大词汇量。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归纳同义词和近义词,英语中有着最丰富的、最庞大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体系,同一种含义可以由不同的词汇来表达,比如表示“认为”的词就有think,believe,consider,feel,figure,regard,expect等。另外,养成Brainstorming的好习惯,看到一个新话题时首先想想自己可能用到哪些词,将它们列出来,然后翻一翻参考书和字典,把自己认为不错的词补充进去。久而久之,建立起自己的词库(word bank),考试时就不会捉襟见肘了。
至于复杂结构,也就是说句式要富于变化,如使用被动句、倒装句、定语从句、强调句型、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等。
例如:“他生病了,没有上学。”这个句子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
①He was ill so he didn’t go to school.
②He was so sick that he didn’t go to school.
③He suffered from such an illness that he didn’t go to school.
④He was absent from class because he was ill.
⑤The reason why he didn’t go to school was that he was ill.
⑥He was too sick to attend the class.
⑦His being sick led to his absence from class.
⑧Being sick/ill, he didn’t go to school.
⑨His illness stopped him from going to school.
⑩He missed his class for his illness.
{11}It was because he got sick that he was absent from school.
{12}If he hadn’t been ill, he would have attended the class.
当然,也没有必要每句话都追求这些复杂的语法结构,但整篇作文中一定要有所体现。从某种程度讲,作文就是“做秀”,应当把自己多年的语言知识的积累通过短文写作“秀”出来。
三、连贯
评分标准指出,短文写作应该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并能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这里说的连贯性,就是指通过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连接性副词)、非谓语动词短语等语法成分,使两个或多个意义相互关联的事情或观点在同一个句子内得以表达,从而使整个段落或篇章浑然一体,连贯流畅。短文写作的每一个分数档都对连贯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五档 (21~25分):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
第四档(16~20分):应用简单的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
第三档 (11~15分):应用简单的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内容连贯。
第二档 (6~10分):较少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缺少连贯性。
第一档 (1~5分):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不连贯。
也就是说,在考查考生语言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文章的连贯性,连贯性越强则得分越高。
有效地使用关联词会使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使整篇文章更加条理清楚,连贯流畅。在写作的过程中,以下关联词的应用非常关键。
有了这些词的连接,就会使文章变得语句通顺,层次清楚,有声有色,让评卷人感觉到考生的语言功底。
另外,短文作为一个整体,考生应当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用到一些过渡性语言,使得作文在结构上严密和连贯。以下是文章的起承转合中常见的过渡语:
①启
A proverb says......
At present......
As the proverb says......
Currently......
Generally speaking, ......
Now, ......
In general, ......
On the whole......
It is clear that......
Recently......
It is often said that......
Without doubt, ......
②承
First(of all), ......
Moreover, ......
Firstly, ......
No one can deny that......
In the first place, ......
Obviously......
To begin with, ......
Of course, ......
Also, ......
Similarly,......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we should realize that......
Certainl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n addition,......
What`s more, ......
In fact......
It can be easily proved that......
Meanwhile......
③转
But......
Still, ......
But the problem is not so simple...
There is a certain amount of truth in this, but we still have a problem with regard to.......
However,.......
To our surprise,......
Nevertheless, ......
Unfortunately......
On the other hand, ......
Yet difference will be found and that is why I feel that......
Others may find this to be true, but I do not. I think......
④合
Above all,
In brief, ........
Accordingly, .....
In conclusion, ........
All in all, .......
In other words, it is hard to escape the conclusion that........
As a consequence, .........
In short, .........
As I have shown/said/stated/....
In sum, ........
In summary, .......
As has been noted, ....
Obviously, .........
By so doing, .....
On the whole, .....
Consequently, ........
Presumably, .......
Eventually, .........
To conclude, ......
Finally, ........
To sum up, .....
In a word, ......
To summarize, ......
四、检查
检查是短文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最后一道工序也意味着稍有疏忽,则很难弥补。因此,认真仔细地检查对于最终的得分是十分重要的。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通读全文,仔细检查内容是否完整,要点有无遗漏,文章的人称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2.检查格式是否正确,有无文不对题或欠缺之处。
3.检查语法是否正确,有无句式或用词错误,尤其要注意名词单复数-冠词及动词的使用, 还要注意句与句、段与段的过渡是否自然得体。
4.检查书写是否规范,有无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等错误。
5.检查字数是否符合要求。
总之,短文写作并非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平时的积累,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训练,以求水到渠成之功。功夫在平常, 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徒劳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只要持之以恒,夯实基础,再加上考前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在高考中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